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金为后-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她很感激他。
  前世明舒见到燕王妃的时候燕王妃的身体已经不怎么好。
  现在她再见到她,见到她笑吟吟地,看自己的目光温和又慈爱,身体健康笑容温暖。
  这让明舒很高兴。
  明舒眼中的亲近和感情燕王妃自然看见了。
  亲近却又不腻,更不是为了讨好她而装出来的那种亲近。
  好像两人熟识很久,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眼神和笑容,那种信赖就自然地流了出来。
  这样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用这样的眼神看着你,还是很难让人拒绝的。
  因此燕王妃除了爱屋及乌,又对明舒格外喜欢了些。
  而且,她发现这孩子实在是个妙人。
  今儿个这事既然是落在了明舒身上,那她就不仅能让这姚左布政使和崔氏参不了他们北疆,还能让他们不仅是在北疆,就是在京城都颜面扫地,吃不了兜着走。
  燕王妃心里这般想着,但面上却是丝毫不显,反而是“吃惊”地问明舒道:“舒儿,你这话是怎么说的?”
  连称呼都从“明舒”变成“舒儿”了。
  她皱了眉,道,“什么叫‘穿戴寒酸,行为举止粗蛮无礼,缺乏教养,低阶武将家的姑娘’?自从接你回来之后都是我亲自教养你的,你身边的嬷嬷也是当年先太后赐给本王妃的宫廷教养嬷嬷,谁人敢说你‘行为举止粗蛮无礼,缺乏教养至极’,这是在质疑本王妃的教养,还是在质疑先太后娘娘的教养?”
  


第24章 第24章
  姚夫人听得燕王妃这么一席话简直是惊得一头的冷汗, 忙拉了姚淑玉跪倒在地,满心的惊疑不定。
  这,这姑娘竟然是燕王妃娘娘教养的?
  可她为何还穿成那样, 还住在了北城的外城区?
  姚夫人跪下,燕王妃却还是不理会她们。
  她说完这些,话音却是又一转,对明舒道:“舒儿, 这武英堂到底是怎么做事的, 怎么能让你受这样的委屈, 行事也太过鲁莽没有章程了, 回头姨母定要召了她们训斥她们。”
  明舒忙道:“娘娘, 此事并不关武英堂之事, 还请娘娘勿责怪她们。武英堂并没有说错,十三姐姐的确是精英堂弟子, 只是她不仅是武英堂的学生, 还是臣女父亲的部将之女。臣女感怀身世, 知道当年青州之战父亲的很多部将也都于青州之战中战亡, 便想着他们若是有遗孤便很有可能被武英堂收留,所以臣女就特意去了武英堂查问,果然就让臣女找到了十三姐姐。”
  “十三姐姐的父亲是臣女父亲的副将, 也是正四品的武将军衔, 所以武英堂说十三姐姐不可能跟这位夫人走, 更不可能为这位姑娘的侍女, 并无丝毫错处。十三姐姐本也是官家女, 父亲还是为保卫我们大周的边疆战亡,她怎么可能为人奴婢?”
  姚夫人先还是惊惶,听到后面却是被气得面色发白。
  她道:“你,你简直一派胡言!”
  她对燕王妃道,“娘娘,请娘娘明察,臣妇过去之时,的确听到说这位姑娘是在挑选侍女,后来更是口口声声说那十三姑娘是她的人,臣妇这才误会,想要那十三姑娘做玉儿侍女的。”
  她这时候急着辩白,这话和她前面说的话有矛盾都顾不上了。
  明舒听她这般说却是一挑眉。
  她微抬了下巴,冷冷道:“做不做侍女的,那也是我和十三之间的事,关这位夫人什么事?难道十三如果不是官家女,不是武英堂精英堂的弟子,只是我的侍女,那么就因为我是粗鄙的武将之女,这位夫人你就能仗着自己的丈夫位高权重,强抢我的侍女了吗?这种事情说破天去,我也不会相让,我就不信夫人你的丈夫就能一手遮天到这种地步了!”
  “你!”
  姚夫人听了明舒的一席话简直气得吐血。
  她竟然被一个小丫头给这般训斥了,还给强按上了这般大的罪名!
  姚淑玉在一旁也是又气又急。
  她虽年纪小又娇纵却也已经有了满肚子的心眼,这时候她阿娘不好自辩,下人更不能随便插话,如果由着这死丫头说下去,她阿娘就要被打上“仗着丈夫位高权重,强抢他人侍女,一手遮天”的罪名了。
  她跪着燕王妃,转头却是对明舒愤怒道:“这位妹妹好生无礼,当时我阿娘以为你只是在挑选侍女,也知你还尚未定下是要哪一个,见我喜欢十三姑娘,这才礼貌地寻你和武英堂的管事商量,谁知你就直接对我阿娘出言不逊,无力顶撞,简直跟现如今这般一模一样。”
  说完她就给燕王妃磕头,委屈得泪水涟涟,道,“王妃娘娘,这都是我的错,是我看到十三姑娘比武身手了得,才起了想要她的心,我阿娘也才会寻这位妹妹好言商量,如果当初这位妹妹将刚才跟王妃娘娘说的话好生跟我阿娘说,那么怎么也不会发生后面的误会。可是当时这位妹妹就是这般,一上来就冷言相撞,无礼在先,我阿娘被辱,嬷嬷看不过眼,这才上前说了她两句,谁知她就又直接命她的婆子掌掴嬷嬷。”
  “王妃娘娘,这都是我的错。。。。。。”
  “哭什么哭,本来就是你们仗势无礼,你以为掉两滴眼泪就是你受委屈了吗?”
  明舒冷冷道,“本就是是你们先强抢人不成,就再让个下人上前来威。难道我被一个下人侮辱是‘哪里来的野丫头,缺乏礼数,没有教养’,我的嬷嬷都不能教训了吗?你以为你们仗势欺人,以为我是个低阶武官家的女儿,就可以由着你们扭曲黑白吗?”
  “明明是你们强抢侍女不成,却还要被你们污蔑粗蛮无礼,没有教养,是不是今天如果我不能站在这里,不能在王妃娘娘面前自辨,就已经被你们打下这个罪名,永世不得翻身了?!”
  “你!”
  姚淑玉气得恨不得扑上去挠花明舒那张惹人嫉恨的脸,她转头就对着燕王妃“哇”地一声哭出来,哽咽道,“娘娘,王妃娘娘,您听听她说话,到底是谁。。。。。。”
  “好了,我看这全是误会。”
  燕王妃对姚淑玉道,“你也不要哭了,哭得我头疼。”
  声音虽还算温和,但看向姚淑玉的眼神却十分严厉。
  姚淑玉听得心一颤,哭声也戛然而止,她抬头看燕王妃,对上她的眼神竟是忍不住抖了一下,下意识地就向她阿娘姚夫人身边靠了靠。
  燕王妃这才对着明舒道,“舒儿,这件事情皆是因为姚夫人她们误以为你是低末武官家的姑娘引起的,既是个误会便也罢了。你记住,你父亲是先帝亲口嘉奖的正二品的边关大将,你母亲是我大周的长公主,绝不是什么低阶武将家的姑娘,自从我儿接你回来,你便是本王妃亲自教养的,你身边的嬷嬷也是先太后娘娘赐给本王妃,曾经教导本王妃的嬷嬷,谁敢质疑你的教养?那就是质疑本王妃,质疑先太后娘娘的教养!”
  姚夫人跪着,听得燕王妃这席话压在地上的手都在痉挛。
  燕王妃这话明着是在对那姓夏的说的,但实际却是在说给她听,敲打她的,并且其实已经直接地把这件事定了性。
  事情的起因都是因为自己以为那丫头是低末武官家的姑娘才引起的误会,那不就是在说她仗势欺人,强抢那丫头的侍女,结果因为她并非是什么低末武将家的姑娘,自己没抢成吗?
  可这是燕王妃,这里是北疆,自己心里就算有再大的屈辱与愤怒也只能先忍下。
  这北疆欺人太甚,她必和丈夫商量,参他们藐视皇权,燕王府根本就是这北疆的土皇帝,一手遮天。。。。。。
  只是,什么“父亲是先帝亲口嘉奖的正二品的边关大将,母亲是我大周的长公主”,这丫头,这丫头到底是谁?
  这种事情燕王妃也不能胡编乱造!
  姚夫人心思急转,不过燕王妃也没让她惊疑太久,她跟明舒说完话目光就转到了姚夫人的身上,道:“迎珍,舒儿是夏将军和福安长公主的女儿,我记得你姐姐不就是嫁到了英国公府,现在还是英国公府的世子夫人吗?那说起来舒儿也是你的晚辈,之前的误会就算了吧。”
  姚夫人的闺名就是叫崔迎珍。
  姚夫人目瞪口呆。
  什,什么?
  连姚淑玉都忘了维持自己在燕王妃面前的美好形象了,尖叫道:“怎,怎么可能?福安长公主哪里有什么女儿?”
  燕王妃的面色一沉。
  姚夫人一把扯住自己的女儿,但还是不敢置信地问道:“娘娘,这,这是不是搞错了?夏将军和福安长公主的女儿不是在几个月大,青州之战的时候就失踪。。。。。。失踪了吗?”
  说到后面“失踪”两个字的时候陡地声变,然后瞪向了明舒。
  不得不说,原本她还不觉得,可此时她再看明舒,看她那副傲慢得让人恨不得打她一拳的样子,竟是像极了当年艳丽无双的淑妃,淑太妃。。。。。。
  燕王妃笑道:“你也说是失踪了。舒儿幼时遭难,被人追杀,被她的一个乳嬷嬷偷偷养在了乡下,还是前些日子因为一些意外,世子发现了她的踪迹,接了她回来。自从她回来之后,我便安排了当年先太后娘娘给我的一个宫廷教养嬷嬷在她身边服侍,每日里由我亲自教养她,这孩子不愧是夏将军和福安长公主的女儿,什么都是一学就会,教起来也省心极了。”
  ***
  姚夫人简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燕王府的。
  回到姚府,姚淑玉砸了满屋子的东西,她哭着道:“谁知道那是哪里弄来的野种,说什么是夏将军和长公主的女儿,她说是就是吗?阿娘,难道这次我就这样由着被她欺辱了吗?如果这件事就这样算了,以后女儿还怎么在这北疆立足,还有,这事若是传到京城,我。。。。。。我。。。。。。”
  说到这里连东西也不砸了,就跌坐到地上“呜呜”哭着。
  姚夫人坐在扶手椅上,一直阴着脸没出声。
  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安慰女儿。
  她知道这回自己的脸是丢尽了,哑巴亏也是吃定了。
  只是这件事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
  如果将来这丫头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那这件事更会成为别人常拿出来嘲自己和自己女儿的笑柄,甚至会影响到女儿的婚事。。。。。。不,是已经影响到了,她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自己的女儿再想嫁给燕王世子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不,她一定不能让这丫头挡了她家淑玉的道!
  她转头就吩咐心腹嬷嬷道:“嬷嬷,给我拿纸笔来,我要给大姐写信。”
  她的大姐自然就是英国公世子夫人。
  她很清楚,她大姐一心想要把幼女过继给福安长公主,如果没有这丫头,福安长公主和夏将军所有的一切都会是她大姐的儿子女儿的,但这丫头要是出现。。。。。。想来她大姐也会不顾一切想要除掉她的!
  就算是不除掉她,也要让她在京城声名狼藉!
  


第25章 第25章
  京城, 英国公府。
  “啪”一下,英国公世子夫人崔氏的手抓着信纸就直接拍在了桌面上。
  旁边的心腹嬷嬷申嬷嬷吓一跳,小心翼翼道:“夫人, 这,这是怎么了?是姚夫人和表小姐在北疆发生了什么事吗?”
  崔氏却是阴沉着脸沉默不语。
  “阿娘!”
  正在这时门口传来了一个娇脆的声音。
  崔氏转头,就见到小女儿夏明珠从外面跑进了房来。
  她的神色稍微软和了些,眼神里也流出了慈爱, 夏明珠一入到房中便小跑着投到了她的怀中。
  夏明珠抱着崔氏, 撒娇道, “阿娘, 我好想你, 什么时候我能跟你住在一起啊。你看, ”
  她说着伸出小手,刚刚崔氏因为想着事没注意, 此时才发现女儿的手上竟然缠了白带。
  夏明珠小心翼翼地扯了那白带下来, 崔氏赫然就见女儿白嫩的手指上竟然有一块伤痕。
  夏明珠嘟着嘴嘟嘟囔囔地抱怨道, “阿娘, 你看,这都是女儿帮二婶。。。。。。母亲煎药时弄伤的,阿娘我一点也不想跟母亲住在一起, 规矩那么多, 在那里连话都不能大声说, 吃东西也这个限制那个限制, 每天小心翼翼的, 而且还要服侍她,明明她有那么多的丫鬟婆子,可嬷嬷却还是要我给她煎药讨她欢心。。。。。。”
  她被过继才不过半个月余,因此仍不习惯唤福安长公主“母亲”,在长公主面前还能装的乖巧,在自己生母面前就说的格外别扭。
  崔氏抬头看向跟着女儿进来的嬷嬷孟嬷嬷。
  孟嬷嬷给崔氏请了安,笑眯眯道:“夫人,恭喜夫人,贺喜夫人。我们四姑娘很快就要熬到头了,老奴有一事正要向夫人禀报,老奴打听到了,原来长公主前些日子就已经上了折子给我们姑娘请封县主之位了,想来用不了多长时间陛下就会批复下来,到时候我们姑娘就是有品阶的县主娘娘了!”
  “什么?”
  “真的?”
  崔氏和夏明珠都同时转头看向孟嬷嬷,或惊或喜地失声问道。
  若是平时崔氏断断不会这般失色,但她才收到自己妹妹的信,说是福安长公主的亲生女儿在北疆找着了,她刚刚看完信还满心惊恐,害怕此事若是真的,那自己的女儿将会一无所有,却没想到长公主竟然已经上了请封折子了?!
  崔氏心中一阵狂喜。
  她按住了女儿夏明珠的手,忍着剧烈的心跳问孟嬷嬷道,“嬷嬷,你这消息可属实?”
  长公主竟然已经上了折子,国公府这边可是半点没有听到风声。
  “千真万确,”
  孟嬷嬷笑成一朵花似的道,“夫人,这是长公主房里服侍的小丫头在长公主和柳嬷嬷说话时听到的,应该不会有错,不过夫人回头也可以去长公主府试探试探,或者让世子爷去宫里打听打听。依老奴看,陛下和太子爷都信重我们老爷,只要长公主上了折子,陛下必然会很快就恩准下来的。”
  柳嬷嬷是福安长公主身边的掌事嬷嬷,也是福安长公主身边最受信赖的人。
  崔氏听得心都快要跳出来。
  这种事情,她们也不可能,更不敢胡诌!
  而且以长公主性格孤高冷傲的性子,她做出这种事也没什么奇怪的。
  思及此,崔氏的眼泪一下子就飙了下来。
  孟嬷嬷和夏明珠等人都吓了一跳。
  “阿娘?”
  夏明珠疑惑地唤了她一声。
  “没事。”
  崔氏抱着夏明珠,含着泪水,慈爱地摸了摸夏明珠的脑袋,笑道,“珠儿,阿娘这是高兴的,我们珠儿终于要熬到头了!”
  不过想到刚刚信上看到的内容,心头又是一凛。
  这个当口,夏明舒找到的事情绝对不能传出去,更不能传到福安长公主的耳朵里!
  只希望燕王妃那边的信还没有到长公主府,丈夫也能运作一下让女儿的爵位快点册封下来!
  思及此,她擦了擦眼泪,转头就对孟嬷嬷道,“孟嬷嬷,我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要处理,你先带着珠儿去给老夫人请安,待会儿我再过去。”
  夏明珠听言有些不愿意。
  她虽然三四岁几岁时就被养在长公主府,但却还是跟自己的生母崔氏最为亲近。
  这也是因为崔氏虽然把幼子幼女送去了个福安长公主养,但她怕他们被养得跟自己不亲近,所以平日里他们过来长公主府时就对他们格外的娇宠溺爱,好让他们依恋自己。
  夏明珠撒娇道:“阿娘,我待会儿跟你一块儿过去。”
  崔氏摇了摇头,又摸了摸她的脑袋,怜爱道:“珠儿乖,你先去陪你祖母说说话,阿娘稍后就会过来,阿娘买了满香楼的点心,让双环带上,你拿给你祖母,就说是孝敬你祖母的。”
  满香楼是京中有名的酒楼,那里不仅饭菜好吃,就是点心也格外的美味,虽然一盒外卖点心要好几两银子,但也要一大早去排队买,去晚了,就只能等第二天了。
  夏明珠最爱满香楼的甜点,但长公主府的嬷嬷认为吃东西当有节制,并不常给她买,所以她每次过来国公府,崔氏都会准备好些给她,由她吃个够。
  夏明珠听言嘟了嘟嘴,道了一句“好吧”。
  又巴巴道,“那阿娘你可快点过来,陪祖母说话也好闷,我想阿娘陪着。”
  崔氏“嗯”了一声,道,“阿娘一会就过来,珠儿放心,阿娘会一直陪着你,属于你的东西,阿娘也绝不会让别人从你手里抢走,我的珠儿,值得这世上最好的。”
  说到后面,眼中已隐现厉色。
  ***
  孟嬷嬷带了夏明珠离开。
  崔氏捏着那信坐在椅子上坐了良久,申嬷嬷觉得很不对劲,她小心道:“夫人,到底是怎么了?长公主为我们姑娘请封,这可是大喜事啊?”
  自小公子得封伯爵位,自家夫人的心事不就剩下这一桩了吗?
  崔氏听了孟嬷嬷的话脸上的肉抖了抖。
  她把手中的信默默递给了申嬷嬷,待申嬷嬷面色大变地看完,她才缓缓道:“嬷嬷,你是知道的,这么些年,为了让林儿和珠儿讨得公主的欢心,我忍受着母子母女骨肉分离的痛苦,将他们送到了她身边养着,忍受着他们唤她阿娘,在外面却只能唤我大伯母时心如刀割的痛苦,这一切为的还不就是给林儿和珠儿讨一个好前程?”
  “可是长公主那个人你是知道的,她一向冷心冷情,这么些年林儿和珠儿费尽心力地讨好她,才将她捂得稍微热了点,可若是她知道她的女儿没死,等那丫头一回来,我们这么多年的盘算,林儿,珠儿这么多年的努力就很可能都会白费了。还有林儿,若是她不回来,长公主府的东西将来都会是林儿的,可她一回来,除了一个一代都不能传的伯爵位,林儿很可能也什么都得不到了。”
  “那我们这么多年所受到的煎熬,忍受的痛苦是为了什么?我们珠儿还很可能被京中人笑话!”
  她口中的林儿和珠儿就是她的幼子夏延林,幼女夏明珠。
  英国公府的爵位是可传五代的爵位,本来在现在的国公爷这一代便要被收回去了,只是明舒的父亲战死,皇帝体恤夏家,就又册封了明舒的大伯为英国公世子,可以多承一代的爵位。
  但那也只是多承一代。
  为此,世子夫人崔氏为了给子女谋个好前程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机。
  “而且,你看二妹的信中说了,那丫头粗蛮无礼,明知道二妹的身份,却为了个侍女对她出言不逊,还命她的嬷嬷掌掴二妹的嬷嬷,又在燕王妃面前诋毁二妹和玉姐儿,给二妹定下仗势欺人,强抢侍女,妹夫为官一手遮天等等各种罪行。小小年纪,心思就这般恶毒狠辣,咄咄逼人,不肯饶人,若她回来了,长公主府哪里还有我林儿和珠儿的立足之地?怕不是要被她搅得天翻地覆!”
  “夫人?”
  申嬷嬷也是听得心惊。
  她看了那信,也不敢相信一个八岁养在乡下的小姑娘竟然这般大胆狠辣,这哪里像个像个乡野养大的小姑娘,倒像是个妖孽。。。。。。
  但她还是忍着心惊劝道,“夫人,不管怎么样,这长公主殿下的请封折子已经递上去了,想必这册封圣旨很快就会下来了,只要我们瞒着这消息别让长公主那边知道,等陛下的圣旨下来,君无戏言,就算是将来三姑娘回来了,这圣旨也不可能收回去了。”
  “而且夫人您想,三姑娘一直养在乡野,粗蛮不知礼,跟我们姑娘肯定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算她是回了京城,也不可能取代我们姑娘地位的。”
  又道,“这京城可不比北疆,由不得她撒野,长公主她最重规矩,就算她是长公主的亲生女儿,粗蛮不懂规矩,脾气还差,到时候我们做点手脚,在全京城都成了笑柄,想来长公主也会嫌她丢脸,嫌弃她的。”
  崔氏听了申嬷嬷这话心总算是慢慢安稳了些。
  是啊,不过是养在乡下的一个野丫头,只要使点手段,就能让她在长公主府,在国公府住不下去,脾气那么暴,稍作挑拨,说不定就会和长公主反目。。。。。。
  不过,不管怎么样让她回来总是有风险。
  若是能让她永远消失,才是最好,最一劳永逸的办法。
  她点了点头,道:“对,这消息绝不能传到长公主那里知道。还有,嬷嬷你说的这些话也有理,不过等她回京打压她这都是下策,让她回不来,才是上策。”
  


第26章 第26章
  当晚, 英国公府西院正房。
  崔氏在房里心烦气躁地来回走动。
  她在等他的丈夫英国公世子夏成倧。
  现在夏成倧很少宿在她的房里,一个月三十天就有二十天是宿在孙姨娘那里,剩下的十天也不过只有三四天才在她这里, 其余的不是去了书房就是去了另一个通房处。
  她让自己的心腹嬷嬷申嬷嬷去了外院等夏成倧。
  想来夏成倧见到申嬷嬷,就能明白她是有重要的事情跟他商议。
  一直到酉时末崔氏才等到了夏成倧。
  夏成倧过来时面色有些不郁,道:“可是有什么要事?”
  崔氏看着他那样子心里一阵地憋怒。
  她在这里为几个孩子操碎了心,可他却只管往姨娘那里风流快活, 难道林儿和珠儿就不是他的儿子女儿?
  他的眼里就只有那个姨娘和庶子庶女?
  但想到今天要谈的事, 她还是把怒气给忍下来了。
  她把姚夫人的信递给了他, 道:“是我二妹给我来的信, 说是燕王府养了个孩子, 还说她是二弟和长公主的女儿。”
  夏成倧的面色先还是不耐烦, 听到后面面色却是猛地一凝,伸手就从崔氏的手里一把夺过了信。
  崔氏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他。
  看他面色越来越沉, 心总算是落了一些下来。
  看样子, 丈夫也是不希望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丫头出现的。
  崔氏小心翼翼道:“老爷, 原本二弟的遗孤没事, 能够平安找到是一件好事,可是,为何我看了二妹信中所说, 却总觉得有些怪怪的?妾身看那丫头行事, 伶牙俐齿, 心机深沉, 竟是把二妹给套得死死的百口莫辩, 倒不像是长在乡野之间的丫头,而更像是从小训练出来的似的。而且照那燕王妃所说,如果那丫头是一早就找了回来住在了她那里,为何却只是养着她,而我们这里却是半点没得到消息?”
  “长公主府那边应该暂时也还不知道,我今儿个才听申嬷嬷说,长公主才将为珠儿请封的折子递到了宫里去,若是她得了这个消息,又怎么可能还替我们珠儿请封?”
  夏成倧没出声,好一会儿才沉着脸道:“你是怀疑什么?”
  夏成倧说话时眼神阴森,崔氏心里咯噔了一下,但还是忍着忐忑道:“老爷,我听说陛下对燕王府猜忌很深,而陛下和太子爷都对老爷信重有加,妾身是怀疑,妾身是怀疑这丫头的身份,到底是真是假。。。。。。若她根本就不是二弟的孩子,而是燕王府养了个样貌相像的。。。。。。”
  “老爷,您是知道的,长公主她思女心切,若是那丫头果真跟她或者跟二弟有些相像,不管她是不是真的是二弟和她的女儿,她都很可能要认了她,那我们这里,岂不是插了根燕王府的钉子?那陛下他,还能对我们英国公府信重有加吗?”
  “砰”得一声,夏成倧一手砸到了桌子上。
  崔氏的心头一跳,她倒是没想到丈夫的反应竟然这么大。
  然后她就听到丈夫道,“好了!这件事你切莫再跟任何人提起,更不要跟爹娘说!这事,我自有打算。”
  崔氏看着丈夫手中被他捏成一团的信纸,忍着惊疑,心道,他这么大的反应,总是好事!
  她果然还是赌对了。
  她知道,若是跟丈夫说那丫头可能会妨碍幼子幼女的前程,他未必会出手,但若说那丫头可能要影响他的圣宠,妨碍他的前程,国公府的前程,那就不一样了。
  只要丈夫起了除了那丫头,或不让那丫头回京的心思,就好办多了。
  毕竟内宅的事她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外面的事她却是无能为力的。
  但还有一事她要补充。
  她道:“老爷,这事妾身自然不会跟人说,但妾身担心长公主那里,我们能收到我二妹的信,燕王妃那里也很可能会给长公主来信,老爷看能不能寻到法子拦一拦,至少也要等珠儿的县主之位册封了下来再说。。。。。。”
  夏成倧皱了皱眉。
  在他眼里,女儿的县主之位根本就不重要,他担心的只是夏明舒的“复活”归来,会把很多旧事翻出来,让国公府的恩宠不保而已。
  崔氏忙道,“老爷,珠儿只是我们的幼女,若是能有县主之位,将来她的婚事也能更上一层楼。。。。。。”
  “好了,这事我会处理,你不用管了。此事再不要跟人提起,就是珠儿那里,她人小容易露出破绽,还有她身边的人,也决不能透露。”
  “是,妾身知晓的。”
  夏成倧说完话就要转身离开。
  崔氏没想到这么晚了,他人都过来了,竟然说完话就又要走。
  她是早不在意他,两人早些年,在她怀上了珠儿之后就再也没有过夫妻生活了,可他这样,让她这个正房夫人的颜面何在?
  崔氏道:“老爷,天黑了,既然过来了,就留在这里用膳吧。”
  夏成倧看了崔氏一眼,道:“今儿个我要去荟娘那里,崔氏,你是一点都不记得,今儿个是明柔的生辰吧?她好歹也唤你一声母亲!”
  说完就甩袖转身离开了。
  崔氏看着他的背影面上一阵扭曲。
  夏明柔就是那孙姨娘所出的庶女,本来比明珠的月份小,但却七个月就早产了,结果反而比明珠大上了一个月。
  夏明珠出生后一直身体不怎么好,断续续没好过,她找算命的算过了,说是明柔的命太硬,克了明珠,明珠才会一直生病的,为这事,她当时就想要把夏明柔送到庄子上去。
  可夏成倧宠爱孙氏,竟是斥她无稽之谈,更是替那孙氏请了高僧,说两人的命相并无相克。
  可崔氏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
  闹到最后,还是老夫人看不过眼,就作主把明珠送到了长公主府让长公主养着,这事才总算是消停了下来。
  也因着这些旧事,崔氏一向见不得夏明柔,更别说记得她的生辰,为她庆祝。
  ***
  翌日,英国公世子捏着那封姚夫人给崔氏的信在书房里思虑了很久。
  最终他没有去正房寻自己的父亲英国公,而是让人备了马车,去了东宫。
  他一向得太子信重,是太子最重要的谋臣之一。
  ***
  福安长公主府。
  福安长公主捏着手上的信有些发抖。
  柳嬷嬷察觉有些不对,忍不住唤了声,道:“公主,这是哪里来的信,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长公主转头看她,柳嬷嬷发现,她的脸上竟然已满是泪水,她不由得大惊,失声道,“公主,公主您这是怎么了?”
  长公主摇头。
  她明明眼里留着泪,但眼睛里却有笑意流出来,哽咽道:“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