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金为后-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城的外城区,那是低品阶武将聚集的地方。
  那姚夫人母女高高在上,看她时那居高临下,轻蔑的眼神她可没忽略,既然如此,就索性再误导一下她们好了。
  殷嬷嬷点头,拉了车帘就对外吩咐了一声。
  重新放下了帘子,她再转头对明舒道:“姑娘,小心些还是必要的。”
  “你可知道,刚刚那位夫人不仅是辽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的夫人,还是是英国公世子夫人,你的大伯母的嫡亲妹妹,她们姐妹关系亲厚,且听说那姚姑娘也深得英国公世子夫人的喜爱,和英国公府几位公子姑娘关系也很亲密。”
  “姑娘今日之举怕是已经得罪狠了她,如果她知道了姑娘的身份,先写了信去英国公府,岂不是你还尚未回国公府,就先已经先得罪了你大伯母,英国公府的当家主母?等有什么谣言传出去,对姑娘今后在国公府的处境和将来的前程定是大为不利。”
  也是知道这孩子心性坚定,不会因这样的话恐惧害怕,反是棱角太盛,需要磨一磨,她这才直白地把这些话说了出来。
  明舒没出声。
  殷嬷嬷就续道,“其实姑娘刚刚完全可以婉转一些,听到她要人,就直接把这件事情交给武英堂的管事处理,而不是和她直面冲突。”
  在殷嬷嬷看来,如果武英堂的管事直接跟她们说,那十三姑娘是军部的人,不可能跟她们走,那明舒和姚家的这场冲突也就可以避免了。
  明舒心里轻哼了下。
  她对英国公府,对英国公世子夫人还有夏明珠,对太子的厌恶和痛恨实在太过尖深,所以一见到姚夫人和姚淑玉,根本就没有办法对她们客气的起来。
  对着那样一大一小的两张脸,她就是不愿婉转,她们还张口就趾高气扬地想要她的青兰,她没直接拿鞭子抽她们脸上已经算是她克制了。
  其实,她根本就不怕她们认出她的身份。
  她也根本不怕她们早早把这事告诉英国公府,在他们面前诋毁她。
  因为,这一世,就算她回京,进长公主府,她也没打算和那些人和平共处。
  表面和平,然后等他们在自己背后咬自己一口吗?
  那还不如先发制人!
  但这些她自不会跟殷嬷嬷说。
  她只垂了眼,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道:“嬷嬷教训的是,下次我会注意的。”
  ***
  自从重生回来,或许是因为忙于处理当前的事,也或许是因为重生到了幼时,应对的事情也是早就已经有些遥远的孟家之事,这些时日明舒睡觉倒是还算安稳,但这日明舒再见到青兰,再见到姚夫人和姚淑玉那一大一小的脸,那两张脸不停地和英国公世子夫人还有夏明珠那对母女俩的脸重回,白日里也就罢了,但这晚她却发了好几次的噩梦,醒来时满头满脸的大汗。
  她梦到了自己临死时的情形。
  梦到自己毒发,全身犹如被万针穿骨,万蚁噬心,梦到英国公世子夫人崔氏还是挂着那么一副招牌的慈和笑容,跟她慈爱道:“侧妃娘娘,您安心的去吧。摄政王,燕王殿下他那么宠爱娘娘你,等娘娘去后,他定会将那几家想要将女儿嫁给他的人家一个一个屠戮殆尽,为娘娘你报仇的。”
  她瞪着她,用尽全身的力气想去摸那把她一向不离身的匕首,可是她痛得厉害,眼前一阵阵发黑,根本没有办法集中精神,手上也没有半点力气。
  崔氏见她如此,低声叹息了一下,道,“你是想说你死在这里,我们英国公府也脱不了嫌疑,他也不会放过我们吗?你这傻孩子,就算我们想害你,又怎会在你娘的亡灵前害你?你是我们夏家的女儿,燕王殿下宠爱你,对我们只有好处,又怎么会害你?”
  “你去吧,明珠是你娘亲一手抚养长大的,她生前最是宠爱她,将所有她能给的,原本属于你的一切都给了她,她的疼爱,她的嫁妆和珠宝首饰,还有公主之女的县主之位,你娘亲统统都给了明珠,她甚至还想让明珠嫁给太子,坐上女人最尊贵的那个位置,可惜当年太子已经有了太子妃,让她十分遗憾。”
  “现在好了,等你去了,燕王殿下她爱屋及乌,必会肯娶了明珠,也就圆了你娘亲当年想把明珠嫁给太子,将来坐上那个位置的愿望。而燕王殿下他又没有别的女人,时日久了,必会把对你的感情也全都转移到明珠身上,把这世上最好的东西全都双手捧上,送给明珠,把她放在心坎里疼,就跟你娘亲一样。”
  “你生来,就是做我们明珠的踏脚石的,你的血肉,就是用来养她的珍贵的。”
  


第21章 第21章
  “啊!”
  明舒从噩梦中惊醒过来,心跳得像是要蹦出来,大口大口的喘息。
  明明已经醒过来,但那种因为毒发,那种万针穿骨,万蚁噬心的痛好像还游移在自己全身的骨血之中,久久不散,让她的手都忍不住地颤抖。
  “姑娘,姑娘你怎么了?”
  香草冲了进来,扶着她焦急地唤道。
  殷嬷嬷听到了动静也走了进来,见明舒这样应该是被梦魇魇住了,忙命了小丫鬟熬了一些养神汤过来给明舒喝下,再命香草服侍了明舒睡下之后,就拿了帕子慢慢替她抹汗。
  此时她见小姑娘面色发白,眼神抽离,头发湿湿的黏在鬓角,白日里还觉得她戾气太重,脾气太大,此时却看她大汗淋漓,无所依的样子只觉得分外可怜。
  心道,再稳重再有主意也到底还是个小姑娘,想必是被孟家人要把她卖到窑子里的事吓狠了,才会变得那般大脾气,轻易不让人惹,明明是个千金大小姐,却要遭遇这些。
  她心里忍不住就又添上了几分怜意。
  明舒醒来后,脑子里全是前世那些事情,翻来覆去的在自己脑子里重现,后半夜都再未睡过。
  翌日一早明舒用过了早膳,就命香草准备了纸笔画架,她去了外面院子里作画。
  香草心里嘀咕,这天寒地冻的,跑到外面作什么画啊?
  可是嘀咕归嘀咕,劝不住,她就还是只能去认认真真地准备了。
  她准备了袄子,裘衣,手炉,还让外面的小丫鬟熬了姜汤,一丝不苟的像是她们要出去郊游。
  明舒没阻止她,只笑吟吟地看着她准备。
  跟着她才没多少日子,前世那个香草已经慢慢回来了。
  香草回来了,她的嗓子没坏,还好好的。
  青兰也回来了,身上没有那么多深可见骨的伤痕,都好好的。
  一切都会好的。
  她就是想出去吹吹风,好像只有外面冰雪的凉意才能镇住她身上那种隐隐约约的毒发似的痛。
  ***
  明舒的画技很好,但这个时候她还不想露出来,只是在画纸上信手涂鸦。
  反正就是一些雪景和枯树而已。
  她站在画架前画了一会儿,就有人禀告说武英堂的十三姑娘过来了。
  明舒想起那刘管事说过,今日十三处理了武英堂那边的事,就会过来她这边报到,只是没想到会过来的这么早。
  她忙命人将她翎到了院子里来。
  没有让她等着,而是停了笔握着手炉就开始问她话。
  说了几句之后,明舒就问起她以前在家中的名字,十三道:“回禀姑娘,属下原名青兰,青色的青,兰草的兰。”
  明舒就笑道:“那以后你便还是叫回青兰吧。”
  两人正在说着话,明舒就听到了身后一阵沙沙的声音传来。
  是靴子踏在雪地上的声音。
  她回头,就看到了正由远及近向着她走过来的赵景烜。
  明舒待他走近站定之后就上前给他行了一礼,道:“臣女见过世子殿下。”
  赵景烜没理会她的装模作样,他的目光在青兰身上扫了一眼,最后再落到明舒的画纸上,嘴角抽了抽,收回目光,道:“就是为了这个侍女,你不惜得罪辽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的夫人和千金?”
  明舒抿了抿嘴,脑中闪过那姚夫人母女的嘴脸,然后接着又是英国公世子夫人崔氏和夏明珠的那两张脸。
  因为想到那些,身上竟又隐隐作痛了起来。
  她想,也不知道她死后,他是不是真的娶了那夏明珠,对她百般“宠爱”。
  一想到那个画面她就作呕。
  可是她亲娘在她失踪之后,的的确确就像是崔氏所说,对夏明珠百般宠爱,把能给的都给了她的。
  人的心总要有一个安放之处。
  想到这些,她心里莫名其妙就有了一些不舒坦,愤愤道:“我可没有做错,我只是没有让着她们,让她们抢我的人而已,殿下难道觉得我就该让着她们吗?那姚淑玉不过是英国公府的表姑娘,就能要我的侍女,那等我回了京城,遇到英国公府的姑娘,是不是什么都得让着,她们想要,我就得连我的亲娘,我的夫婿,都得让给她们?恐怕就算我肯让她们也还不会放心,最好我死了才能让她们彻底放心。”
  明舒说到这里猛地住了嘴。
  她在说什么呀?她怎么头脑一热脱口而出就说出了这种话?而且,说亲娘什么的也就罢了,说什么夫婿。。。。。。
  她感觉到他紧盯着自己的目光像是要烧起来,又像是要刺穿自己,简直如芒在背。
  她咬着唇,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而且心情还有些起伏,索性就低了头看着地上的积雪不出声。
  “你们先下去吧。”
  静寂之中,她听到他声音清冷道。
  “是,属下/奴婢领命。”
  香草和青兰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明舒没有抬头,却听到了他的脚步声,然后就看到了他的黑色靴子出现在了自己眼前。
  他没出声,她想解释,却不知道从何解释起,只能喃喃道:“我,我不喜欢别人抢我的东西,我本来就什么都没有,她们已经拿走了我的一切,可是为什么后来我那么小心翼翼,想要守护的东西,她们还是想要拿走。”
  她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可是说到这里眼眶却开始发酸,有泪滴了下来。
  他知道她在哭。
  可是他还从来没有安慰人的经验,更别提是个小姑娘。
  他听到了她说她的亲娘,她的夫婿,他觉得她定然是梦到了她的夫婿,他没有因为她只是个小丫头,竟然说什么夫婿而觉得好笑,他直接的反应是,她的夫婿是谁?
  他脑子里闪过的是梦中长大的她被别的男人抱在怀中,这让他心里有一种很古怪的滋味。
  他想问她她梦里的夫婿是谁,可是他也知道这种时候他不该问这种话,而且就算他问了她也不会答。
  他递给了她一张帕子,道:“我听说你昨晚被噩梦惊醒了几次,后半夜就再也没睡过,是做了什么关于英国公府的梦吗?”
  明舒忍住了还有些破碎的心情。
  她伸手接过他递过来的帕子,抹了抹脸,转身坐到了一边已经铺上了皮毛软垫的石凳上。
  直接站在他的面前,让她觉得压力有些大,怕自己再说出什么不恰当的话来。
  她看了看亭子外的雪景,刚刚有些失控的情绪才慢慢冷静下来。
  果然睡不够是要出问题的。
  她心道。
  她转头偷偷看了他一眼,见他只是略微蹙了眉,沉了脸看着她。
  那样子倒不是觉得她是个神经病,也没有不耐烦和厌恶的表情,心里才稍微定了下来。
  她道:“你想让我告诉你吗?你不会觉得我总是做这些阴暗古怪的梦,是有问题的吗?我怕跟人说了,别人会把我当成妖孽烧死,或者让什么高僧收了我。”
  赵景烜当然不会当她是妖孽。
  也不会觉得她有问题。
  因为他自己这两年就反反复复地梦到她。
  只不过他的梦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是反反复复的她,年幼时的她,长大后的她。
  所以,她会梦到什么,有什么奇怪的?
  甚至因为她的梦,让他有种奇怪的,甚至不愿承认的心安。
  他当然不愿自己梦中一个人,可在那个人心里,他一点痕迹也没有。
  他道:“除了我之外,不要再跟其他人说这些事。你说过,你梦到过护卫托付你给周家的事情,梦到过孟家人想将你卖去花楼,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或者之后的确要发生的事情,所以不管梦到什么,不管将来会不会发生,都应该做好准备。”
  他再问她,“你到底梦到了什么?”
  明舒看着他。
  她没有见过她的生母,前世福安长公主是在文和十六年的春天,也就是一年半后,在她十岁的时候就过世了。
  她对回京其实心里根本没有底,如果她不做好准备,她的生母过世,她就会落入英国公府那些人的手中。
  可是她却必须回去。
  不管是为了前世她从没见过的生母,还是为了报仇。
  所以,这就是这一世就算她并不想再嫁给赵景烜,但还是选择跟他合作,愿意替他做事的原因。
  她需要更多自保的力量。
  而且潜意识里她大概还是有一些小心思,想不断告诉他,英国公世子夫人和夏明珠的真面目,不管将来他娶谁,都不要娶夏明珠的意思。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前世她死后,他到底有没有娶夏明珠好像已经成了她心底的一根刺。
  她道:“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我总是梦到英国公世子夫人想要杀我,说只要我不出现,我母亲所有的一切,都会是夏明珠的,我母亲的一切,还有公主之女的县主之位,都会是夏明珠的。她还想要。。。。。。”
  说到这里她顿住了,转头去看赵景烜。
  赵景烜的脸色越发地沉了下来。
  京中的事情他非常清楚。
  他刚刚才得到密报说福安长公主半个月前已经过继了英国公世子的幼女夏明珠为继女,并且已经在商议上折子为其请封县主之位的事。
  想来等他们的信去到京城,那折子怕是早就递上去了。
  这些事情都是刚刚才发生不久的事情,根本还没有传到北疆来,更不可能有人跟她说。
  那就是她梦到的都是真的。
  英国公府有人要对她不利,英国公世子夫人想要杀她的事情也就很可能是真的。
  依大周祖制,公主虽然可以为自己的女儿请封县主之位,但却只能为一女请封。
  若是她回去长公主府之时,那夏明珠已经册封。
  那她回去之后的地位,必然会十分尴尬。
  他的手搭在了她的画纸上,慢慢地摩挲了下,听着那“沙沙”声,道:“你放心,我既然送你回去,就不会让他们伤害到你分毫,这件事情我会处理。”
  不过就是个县主位,他还看不上眼。
  但他也不愿让她受委屈。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从最初只是想着“送了她回京事情就了了”,到现在“我既然送你回去,就不会让他们伤害到你分毫”,他好像已经管得太多了些。
  他顿了顿,又道,“今天下午我带你去见我的母妃。”
  


第22章 第22章
  且说回姚府的姚夫人崔氏和姚淑玉。
  回到姚府的姚夫人阴沉着脸,觉得简直就是受了奇耻大辱。
  姚淑玉也怒气冲冲道:“阿娘,她们也太不将阿爹,不将我们布政使司放在眼里了,连个孤儿院都能欺到我们头上来。阿娘,这件事情难道就这么算了吗?还有那个丫头,是个什么东西竟敢那般狂妄,如果是在京城,我早就命人掌了她的嘴了,这北疆,真是一点点规矩都没有!”
  她已经十二岁,虽然娇纵了些,但有些事情却也已经明白了。
  姚夫人黑着脸,好一会儿才道:“玉儿别急。这件事情阿娘自然不会就这么算了,但我们初来乍到,这件事情还是要跟你爹爹商议过后再说。。。。。。至于那小丫头,阿娘已经命人跟踪她,待得了她的身份再让你阿爹惩治他们也不迟。”
  半个时辰后。
  一个嬷嬷进了姚夫人的房间,禀告道:“夫人,刚刚阿旺来报说那几人的马车是去了北城的外城区,但那地方巷子窄小杂乱,他跟了几条街后就跟丢了,但那丫头是住在那片地方应该是没错了。”
  阿旺就是姚夫人派去跟踪明舒的小厮。
  “北城外城区,那地方有什么玄机吗?”姚淑玉问道。
  嬷嬷陪笑道:“唉,我的姑娘,您身份尊贵所以有所不知,这北城的外城区啊,那多是些粗鄙,家里又没什么底蕴的低阶武将的家眷杂居的地方,总之就是些出身底层,靠着些军功升了一点品阶,但家里却没钱,拿着军饷或赏银才能在那种地方买个或租个宅子的人家。姑娘您看那丫头,若是家里有钱,全身上下也不能就那么一副耳珰,那东西就是咱们家大丫鬟都会嫌弃不会戴。”
  姚淑玉听她这话就笑了出来,然后轻蔑地哼了一声。
  她道:“阿娘,这事要怎么办?可惜阿旺把人跟丢了,不然打听出那是谁家,定要好好惩治一番。”
  姚夫人听了嬷嬷的回报,心也慢慢定下来。
  她伸手取了桌上的茶,眼中满是厉色,声音却慢慢道:“玉儿别急,她不是从武英堂要了个十四岁,名叫十三的丫头吗?等后日阿娘带你去燕王府见王妃娘娘,就跟她讨个恩典,让她把那个十三赏给你好了。”
  燕王妃也是出身京城,和她娘家还沾着些亲,勉强算得上是远房表姐。
  燕王妃远离故里几十年,见到姚夫人也很是高兴,对姚淑玉更是亲切,颇让姚夫人生出些错觉,如果不是年龄不符,燕王妃说不定就有想要把她女儿定为燕王世子妃的心思。
  而姚夫人也未尝没有这个心思,她见北疆世家女子都是骑射上佳,燕王妃语气之中也有让姚淑玉学些骑射的意思,见姚淑玉身边的侍女柔柔弱弱,还建议她去武英堂帮姚淑玉选个伴读。
  这才有了她带姚淑玉去武英堂的事。
  谁知道就遇上了那么个糟心事。
  她们到这北疆时间尚浅,总是明里暗里被那些武将家的夫人轻视,她早就憋了一肚子的不爽快。
  若是武英堂的这事传出去,她怕是更要被那些粗鄙的武将夫人们踩在脚底下嘲了。
  而且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是地方最高级别的文官,如果她们被个小小武官这般欺辱,说不定还会影响到丈夫的威信。
  所以这件事无论如何也不能就这么算了。
  相信燕王妃定会替她做主的。
  如果燕王妃也置之不理,那丈夫就将这北疆乌烟瘴气,藐视皇权的风气,地方微末武将都敢踩到朝廷地方大员的脸上作威作福的事参到陛下面前,就不是小事情了。
  ***
  两日后,燕王府。
  姚夫人带着女儿姚淑玉陪着燕王妃说了一会儿话,终于说到去武英堂挑选侍女一事。
  姚夫人道:“娘娘,说到此事,臣妇还有一事想要求娘娘做主。”
  燕王妃看向她,那姚夫人便续道,“那日臣妇得了娘娘的话,就带了淑玉去了武英堂,想着给淑玉挑选一个功夫不错的学生陪她练练骑射。娘娘说的极是,那里的姑娘果然不错,淑玉一眼就看中了一个名叫十三的丫头。只是淑玉跟那武英堂要那学生的时候,却被武英堂的人拒绝了,说那姑娘是军部的人。”
  燕王妃握着茶杯的手就是一顿。
  武英堂的规矩她当然知道。
  只是军部的人,既是军部的人又怎么会把人叫出来给人看,看了却又不给人选?
  她扫了姚夫人一眼,在这北疆,上下都会轻视慢待甚至为难京城来的官员她是知道的,所以,崔氏这是来告状的?
  她笑道:“军部的人,那淑玉是如何看中那丫头的?是她们正在习武堂习武,被你们正巧碰上了?”
  姚夫人道:“的确是正巧碰上的,但却并非是在她们习武之时,而是武英堂的管事领了那学生给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挑选,我们正好看到的。”
  姚夫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就一直在看燕王妃的眼色,见她听见这话皱了眉,心里便定了下来,续道,“那名叫十三的学生功夫当真是不错,淑玉一看就喜欢了,就问管事说能不能就要那个学生。”
  “臣妇见淑玉实在喜欢那丫头,话也已经说出了口,想着那小姑娘也是才开始挑,还尚未定下要谁,就上前自报了家门,婉言和那小姑娘商量,问她淑玉可不可以挑那学生。”
  “不曾想那小姑娘听见了,就非常生气,说那十四姑娘是她的人。”
  “臣妇的嬷嬷见这小姑娘无礼,就说她说话行事如何这般无礼缺乏教养,谁知那小姑娘听言当即就命她的嬷嬷上前掌掴了我的嬷嬷。”
  “臣妇当即便也有些生气了,但也不会跟个小丫头计较,便跟那管事说,人也还尚未定下,就让她把十四姑娘送到我们府上,谁知那管事就回复我说,那十四姑娘是军部的人,是不可能跟我们走,更不可能做淑玉的侍女的。”
  “娘娘,臣妇初来北疆,有些地方也不知道深浅,武英堂想要拒绝臣妇就拒绝臣妇,可她偏偏要说那十三是军部的人,不可能为人侍女,但为何就能做那低阶武将家七八岁孩童的侍女?”
  说到这里她也红了眼。
  这事她如果不能从燕王妃这里讨回公道,以后就要沦为这北疆的笑柄了。
  燕王妃听得也有点目瞪口呆。
  武英堂的规矩她很清楚,若真是精英堂的弟子,军部的人,除了王爷和她儿子燕王世子的手谕,是没人能带走的,更遑论是做侍女?
  那那小姑娘能带走军部的人,要么就是武英堂的人在糊弄崔氏,要么就是那小姑娘手上有王爷或者她儿子的手谕。。。。。。
  可这般大胆直接,敢直怼从二品大员的夫人,还让嬷嬷掌掴崔氏的嬷嬷,低阶武将家的七八岁姑娘?
  谁家低阶武将家的姑娘这般蛮横大胆?
  她道:“低阶武将家七八岁的孩童?你可知那是谁?”
  姚夫人听燕王妃问起这个就道:“那武英堂的人并不肯告知臣妇那小姑娘的身份,但她是住在北城的外城区,臣妇看她穿戴寒酸,行为举止粗蛮无礼,缺乏教养至极,还有她带的下人也都是会些功夫的,臣妇便猜测她应该是哪个低阶武将家的姑娘。”
  燕王妃默了一会儿,转头就对她身后的嬷嬷道:“你派人去武英堂问问情况,还有打听一下那个小姑娘的身份,如果这事是真的,就让武英堂的人带着那小姑娘过来见我。”
  这事可大可小,这些皇帝派过来的文官,虽没有实权,但最擅言辞,又最注重脸面,这事情处理的不好,他们暗中去皇帝那里参上一本,说北疆的地方武将藐视皇权,联合起来欺辱皇帝派过来的地方大员,虽然虱子多了不痒,但皇帝本就猜忌燕王府,这种参奏多了总是影响不好。
  若再波及武英堂,让皇帝生了心思把手伸到那里。。。。。。
  燕王妃觉得有些不悦,这都叫什么事。
  嬷嬷应下刚准备退下去办,这时外面却有一个侍女走了进来,行礼禀告道:“启禀娘娘,夏姑娘过来了,就在外面侯着呢。”
  姚夫人听燕王妃沉着脸让人去查武英堂之事,心里正是一喜,可突然听到“夏姑娘”,心里莫名其妙就咯噔了一声。
  燕王妃却没注意到姚夫人的变色,听说夏姑娘过来,面色就缓了过来,笑道:“是明舒过来了啊,快宣她进来,外面冷,别让她冻着了。”
  


第23章 第23章
  昨天赵景烜就已经领着明舒见了她。
  她和福安长公主有旧,当年淑太妃又养了景烜,对他多有庇护,因此燕王妃十分喜欢明舒,还想让她住到王府来,只是赵景烜嫌弃王府人多麻烦这才算了。
  侍女领命下去,不多时便领了明舒进来,她身后还跟着殷嬷嬷和香草两人。
  明舒进到殿中便先给燕王妃行了一礼,道:“臣女给王妃娘娘请安。”
  燕王妃向她招手,一边就笑道:“快不必这么多礼,过来我这里坐。”
  等明舒走上了前来,她拉了明舒的手,发现明舒的手冰凉,小小的鼻尖又是冻得发红,虽然晶莹剔透,煞是可爱,但也十分惹人心怜,就笑道,“你就听信了烜儿的话,不肯住进王府,这天寒地冻的,这样每天跑来跑去若是冻坏了可怎么好?”
  明舒忙道“并不怎么冷”,两人说了一小会儿话燕王妃这才拉了明舒的手给她介绍姚夫人,道:“明舒,今日给你介绍个人认识。这位是我们辽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姚大人家的夫人和她家的千金。说起来和你也是亲戚,这位夫人便是你大伯母英国公世子夫人的嫡亲妹妹。。。。。。”
  她说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发现气氛好像有些不对,再看姚夫人和姚淑玉两人,就发现这两人的面色也都十分不对,不由得就停下了话。
  她有些奇怪地看了看姚夫人和姚淑玉,再看自己拉着的明舒。
  明舒从她手中挣开了手,退了一步,认真给她行了一礼,道:“王妃娘娘,臣女昨日便已经见过姚夫人和姚姑娘了。臣女唐突,刚刚在殿外候着的时候隐约听到这位夫人说话,臣女应该就是这位夫人口中‘穿戴寒酸,行为举止粗蛮无礼,缺乏教养至极,低阶武将家的姑娘’。”
  燕王妃:。。。。。。
  姚夫人的脸色涨得赤红,又是吃惊又是不敢置信。
  她瞪着明舒,因为太过吃惊就连刚刚燕王妃说“是你大伯母”也忽略了,脑子里只转着“她到底是谁?燕王妃为何对她这般亲热?”
  姚淑玉更是瞪大了眼,手指着明舒,道:“你,你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燕王妃心思灵敏,看这情况再想到之前姚夫人母女的告状,不过稍微咂摸了一下就大概知道了事情是怎么回事。
  原来姚夫人口中“低阶武将家的姑娘”竟是明舒。
  她就说嘛,谁家武将家的姑娘能跑去武英堂要隶属军部的精英弟子了?
  至于明舒,那自然是她那好儿子做的事情了。。。。。。
  她那儿子,他自己怕是没发现,但她却发现了,他简直是把明舒当个什么在护着,生怕她受丁点委屈。
  儿子五岁就被送去了京城,十五岁才回来,那种环境长大,变得心思深,性子冷,相处的时候就是她这个亲娘有时候都觉得寒气四溢。她对他心存愧疚,想给他什么,可他却什么都不需要,什么都不喜欢。
  所以这回好不容易儿子求上门来,她自然格外用心些。
  而明舒,前世她先是赵景烜的妾侍,后是他的侧妃,而赵景烜军务繁忙,对女…色淡漠,由始至终,也只有她一个女人。
  外人都说她狐媚惑主,就是赵景烜的很多部下和臣属都对他只“专宠”她一个很不满。
  可是燕王妃却没有。
  她一直对她很好,没有因为她出身艺坊而鄙薄她,没有因为赵景烜“专宠”她而打压她,这让她在他的后院除了要应对他的“宠爱”之外,日子要好过了许多。
  所以她很感激他。
  前世明舒见到燕王妃的时候燕王妃的身体已经不怎么好。
  现在她再见到她,见到她笑吟吟地,看自己的目光温和又慈爱,身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