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欢-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信纸斜飞着掉到地面。
卢氏忍不住偷瞄了几眼,脸上顿时现出震惊慌乱的神情。
此时的卢氏万般后悔偷看到了信上的内容,更恨不得自己的这双眼睛立马瞎掉。世子爷说什么?他居然让贵妃娘娘打掉龙胎,这岂不等于谋杀皇嗣?太震憾了!
萧贵妃心里慌乱得厉害,因此也没注意卢氏的异样。
卢氏慌忙告退。
萧贵妃心不在蔫地挥挥手,“你去吧。”
卢氏如逢大赦,忙匆匆地回了萧府。
可是即便回到府里,心里的那块巨石也没有彻底放下,反而更加沉重了。
自己该怎么办?该不该将这件事禀报给皇后娘娘知晓。记得上回进宫给皇后娘娘请安的时候,皇后娘娘曾暗示她要多了解贵妃娘娘的性子。还说世子爷对贵妃娘娘这个妹妹宠得太过分,会不会有其他目的等等。
也不知世子爷怎么想的?贵妃娘娘有孕,这是大喜事呢。不但对皇室,对萧家也大有好处。偏偏世子爷还劝贵妃娘娘打掉孩子。这样子真的好吗?
这么重大的事情,要不要跟老太太说说?
卢氏一时举棋不定,搓着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正巧刘氏挺着大肚子过来给她请安。
卢氏心里忽然有了主意。
她笑眯眯地招呼刘氏坐下。
刘氏心里发慌,不知道这卢氏要干什么,以往过来请安的时候。可从没有给过她好脸色。今儿个是太阳打从西边出来了?
“妹妹,你来府里不少日子了吧?”
“劳夫人惦记,来了快一小月了。”
“还习惯吧?”
“回夫人,一切还好。”刘氏毕恭毕敬地回道,偷眼去瞧卢氏的脸色。
卢氏脸色如常,看不出丝毫端倪。
“今儿个我带你去给老太太请安。想必你也晓得,宫里的贵妃娘娘正受宠,那也是老太太的心肝,你呆会儿说话可要仔细些。”
“奴婢晓得。”
“昨儿个我进宫,听说贵妃娘娘有了身孕。这是大喜事啊。贵妃娘娘还没来得及告诉老太太,你不妨将这事儿提前说给老太太知晓,让老太太也乐呵乐呵。”
刘氏吃了一惊,右手下意识抚了抚自个儿的肚子。
“唉,你也晓得,老太太不待见我。就算我去说了,就算我去说了,老太太也不一定高兴。你就不一样了,肚里怀的可是萧家下一代的世子呢。我也瞧得出,老太太喜欢你。我也希望你能为我们这一房争点气。”
卢氏说得十分伤感,也十分无奈,到最后忍不住流下泪来。
刘氏不由心动,她正愁找不着机会接近老太太。接近萧贵妃呢。
“妹妹,你如果不愿意,就算了。我还是自个儿去吧。”卢氏用衣袖一边抹泪,一边站起身来,到里面换衣裳去了。
刘氏咬着唇,犹豫半晌。决定不浪费这个机会。
待卢氏换好衣裳出来的时候,她便点头答应了。
两人带着丫鬟婆子一道往老太太的上院走去。
老太太正在喝一碗参汤,听说卢氏和刘氏来了,很是惊讶。
忙让人传了进来。
老太太瞧着刘氏的大肚子,心里就乐开了花。甭管是哪个女人生的,只要是潜儿的种就好,也好堵住外面那些乱嚼舌根的女人的嘴。
卢氏冷眼看着老太太打量刘氏的肚子,恨得绞紧了帕子。
请过安后,老太太忙让下人将刘氏扶到一边的锦杌上坐了,接连赏了她好几道点心。
刘氏忙又道谢。
卢氏心里很不是滋味,却也只得跟着陪笑。
刘氏便趁机说了贵妃娘娘的喜事。
老太太听了果然高兴,赏了她好几匹上好的缎子。
喜得刘氏笑不合嘴。
卢氏心里酸酸的,难受得厉害。
老太太等不及了,便要马上入宫去给贵妃娘娘道喜。
卢氏也不拦她,心里却在冷笑。就看你们母子兄妹几个闹腾去吧。
萧贵妃没曾想母亲会入宫。
等她听到母亲进宫的原由时,心里气得不得了。
皇后,一定是皇后将这事告诉母亲的,不然母亲怎会晓得?
本来想一直瞒着的,没曾想该知道的人居然都知道了,这下瞒也不瞒不住了,索性大方的承认。反正这事儿除了皇上,她,再没别人晓得内情。只要哄得皇上高兴,说不定就能顺利生下孩儿呢。
阿兄那法子,太狠了。
萧贵妃把心一横,心里顿觉舒畅了好多。
萧国公夫人心情高兴,不停地提醒女儿要注意这样注意那样。
萧贵妃一一听着,显出很有兴趣的样子,偶尔还撒着娇的嚷嚷道:“母亲,女儿又不是没生过,这些早晓得啦!”
萧国公夫人拍拍女儿的手,笑道:“知道了我也要说。你这孩子,记性不好。母亲也是怕你又忘了。”
萧国公夫人心里很是安慰。
这个女儿虽然不是亲生的,却胜似亲生,不但是所有女儿中最有出息的一个,也比那些亲生女儿还要孝顺懂事,也不愧当年赌这一场!
母女俩说了好久的话,萧国公夫人在丽颜宫里用了午膳,到下午申时一刻才万般不舍地出了宫。
待萧国公夫人出宫之后,萧贵妃脸色便沉了下来。随即吩咐大宫女福布道:“去打听一下,这事儿到底是谁传到母亲那里的?”
虽然已经下了决定,但也要了解事情的原委。(未完待续。)
PS: 这几天在外地忙事情,更新时间不确定,今天先更一章,后面会补上欠下的章节!
☆、第一百零八章 罪己
十月二十九日,大岳山封禅大典如期举行。早有礼部官员提前到山顶打点。
大岳山有三座主峰,互成三角之势。最高为擎天峰,海拔高达三千米,成“金”字塔形,最顶端高耸入云海,三面皆是陡峭的万丈悬崖,地势险峻无比。其次便是千云峰,山形重峦叠障,怪石磷峋。迎客松迎风招展,松涛阵阵。再有就是珠玉峰。珠玉山上有著名的珠玉湖,湖水四季常温,水质清澈湛蓝,是天然的温泉之湖。周边常年鲜花盛开,花香阵阵,沁人心脾。景致各有千秋。
一早,皇上率领王公大臣从珠玉峰伊始,慢慢步行往千云峰,正午一刻抵达擎天峰顶。
此时已是初冬,山上下起了小雪,漫天飘舞的雪花给这次大典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景致。
皇上身穿明黄龙袍,正襟端坐在华盖下。所有王公大臣皆着祭服,依次拱卫在皇帝身后。
不得不说,礼部官员的办事效率奇高。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居然将大典操办得如此盛大。
在一阵悠扬的乐声中,九九八十一位身着彩衣的美貌妙龄少女翩翩起舞。身姿妖娆,舞姿惊鸿,演绎着大都王朝的盛世华章。
歌舞过后,皇上率领王公大臣,亲自走向祭台,在礼官的指引下宣读祭文,焚香向昊天大帝祭拜,行“封”的仪式。末了一个悠雅的转身,换了祭台举行“禅”的仪式。
秦玥静静候在一旁。
此等大典,她一个无官无职的小女子,是没有资格参加的。
正当一切即将进行完毕,礼部官员唱赞“礼成”的时候——没料到,变故陡然发生!
忽听“轰隆”几声巨响,大地突然动了起来。
眨眼间,原本完好无损的祭坛忽然碎裂,皇上刚插上的三柱高香齐齐熄灭,斜斜掉在地上。烟灰随着大地的摇晃散洒在天地之间。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慌乱得变了脸色。
秦玥立马意识到:地震了。
对于地震,古代人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他们通常把这自然灾害当作上天发怒的警示,以此来表达对人间上位者的不满。
凤琛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在封禅大典上发生这样的事。任谁的脸色不会好看。
好在也就是那么一小会儿,片刻后己经恢复了平静。除了地上已经倒塌碎裂的祭坛,以及满地的烟灰,再没有任何痕迹。
可所有在场的王公大臣,亲自感受到了大地动的摇晃。也亲眼看到了祭坛的倒塌,当然不会当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和怀疑。
皇上黑着脸,背着手冷冷地看着众臣。
礼部官员忙诚惶诚恐地跪下,“请皇上恕罪,这不关微臣的事。”
“不关你们的事,难道关朕的事?分明是你们几个玩忽职守,事先没有好好检查祭坛,才造成这等憾事——来人!”
全身铠甲的龙禁卫立即上前。垂首听令。
皇上冷冷道:“将这几人押下去,听候发落!”
那几个大臣立时吓得面如土色,“皇上,臣冤枉!”
皇上闭上了眼晴?眸子里闪过痛苦的神情,大手一挥,“押下去!”
因着这场变故,封禅仪式不得不暂时中断。
皇上面无表情地走下祭台,一言不发往行宫走去。
历朝历代都有帝王在此举办仪式,因此行宫的规模一年比一年扩大,到如今己渐渐形成庞大的建筑群。
秦玥默默地随在最后。此时也不知该如何安慰他。
关于大地动,在千年后的社会有科学的解释;可是现在没有。
可想而知,他会承受多大的压力。
如果这件事情是天灾,那就罢了。如果真是人为。那就太可怕了。秦玥想不出,谁有这么大的胆量,又有这个实力策划这样的大事。
以燕渊的实力,或许有这个可能,可他去了南豫国。
其余大臣也都沉默地跟在后面,鱼贯进了行宫。继而诚惶诚恐地低头肃立,生怕皇帝的雷霆之怒发到自己的身上。
皇上坐在上首,目光冷然地看着底下众臣。半响,才沉声道:“朕自登基以来,上对得天,下对得起黎民百姓,并不曾做过任何一件愧对列祖列宗的事情。大地动造成祭台倒塌,到底是天灾还是人为,现在来说还为时过早。一切真相有待彻查!何卿听旨!”
被点名的何桓应声而出,“臣在!”
皇上肃然道:“朕命你彻查此事!记住——朕要的是真相!如果真是朕失德,老天降罪于朕,朕自会下诏罪己,不—负—天—意!”
底下群臣听得悚然一惊。
皇上,他这是拿大位在赌哇!
何桓没曾想皇上会说出如此严重的话,愣愣地呆在那不敢领旨。
“何桓!”皇上喝道。
“臣……臣……臣领旨!”何桓赞赞兢兢地应道,额上冷汗淋淋,双腿不自觉地颤抖。
其余诸臣皆以同情的目光看向大理寺卿何大人。
何桓顿觉压力巨大。
如果查出此事真乃天意,那他的罪过就大了。
何桓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查出幕后主谋,绝不能有其他意外!
何桓是长公主驸马何权的兄长。无论是为了何家,还是为了头顶上的乌纱帽,他都不能让皇上有任何差池!
不待大臣们说话,皇上已挥手让他们退下。
待大殿里只剩下皇上自己的时候,秦玥才从侧门走进。
凤琛深深地看着她,“玥儿,你信我不?”
秦钥毅然点点头,“我信!大地动即便是天灾,那也与你无关,不过是地壳的运动而已。”
“地壳运动?”
“嗯。”
“你不觉得,一切都太巧了?”
“所以你更不必担心,一切总会水落石出!”
“是啊!一切总会水落石出的!”凤琛仰首叹道:“天灾也好,人为也罢。终归,我都要负一半的责任。”
“你不必如此自责。作为天子,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既然做得好,为何要有这样的意外?”凤琛眸子里流露出深深的痛苦,看得秦玥万分不忍。(未完待续。)
PS: 昨天网站抽了,进不了后台,没有更新哦!今晚回重庆,明天起定时更新!
☆、第一百一十章 治罪
大岳山封禅事变很快传到了京城。不但在朝野,连民间都传得沸沸扬扬。
“今上失德,所以老天爷才会捣毁祭坛。”
“今上这个皇位,本来就是抢来的。”
“谁说不是呢?端瑞太孙才是正统!”
“可惜当年太弱,被压制了。”
“听说端瑞太孙就是被这位秘密处死的。”
“太皇太后连死后都不能入皇陵。咱们这位皇上也的确够狠的!”
“这不,听说七王爷前些天也在大岳镇被皇上亲手杀死了。”
……
当然,这些大逆不道的言语百姓也只敢私下咬耳朵,并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大肆宣扬。
然而一传十,十传百,竟是越传越烈的趋势。
段宸铁青着脸从茶馆里走出来,手里的拳头握得死紧。
封禅的变故他当然已经知晓。
人云亦云。
不怪普通百姓相信这些鬼话,连那些朝廷大臣也受这些言语的影响,背后操作这事的人用心实在歹毒。
侍从见着他出来,忙从角落里驶出马车,停在自家主子面前。
段宸一言不发上了马车,吩咐侍从去到长公主府上。
到了今时今地,或许也只有凤阳长公主出面才能够压制谣言。宫里的人都居心正侧,连太后和皇后都不能全然相信。
为着大岳山发生的变故,长公主这些天也过得不好。
听到下人通传毅郡王来访,忙让人将他请到书房。
随后匆匆整理一番,来见毅郡王。
茶烟缭绕,下人奉上茶点后就悄悄退了下去。
六年来,这还是他们私下里的第一次见面;彼此都觉得生疏了许多。
段宸规规矩矩地对长公主行礼。
长公主暗暗叹息一声,受了他的全礼。
无论如何,彼此是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默了半响,段宸才道:“早朝上众臣反应不一,言语上多番指责秦国公。大有逼太子治罪秦家之意。”
“大岳山封禅,虽是皇上的主意。可是如果没有秦国公的一力支持,只怕也是难以成行的。如今出了事,众人自然得怪罪到秦家头上。难不成要让他们指责皇上不成?”
“你我都晓得,皇上的脾气就是这样,一旦他决定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即便没有秦国公一派的支持,他也会去大岳山。”
“我当然明白。可事到如今。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承担这个罪责。秦家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得不说,长公主是个冷静狠情的女人。当凤氏的皇权受到威胁时,她会毫不犹豫地牺牲别人,以保全凤氏的皇位。
段宸冷冷看着她道:“难道你一点也不顾虑秦五?”
“五儿?”长公主一怔,随即道:“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她的。”
段宸大声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公主,我相信你能保她的性命。可她一个六岁的女孩,没了家族的庇佑,没了亲人的陪伴。又能好过到哪里去?”
长公主凝眉不语。
段宸不由冷笑:“公主殿下身为凤氏子孙,自当以皇权为重。昔日如此,今日也是如此。故人之情又算得了什么?”
长公主面色微愠,默然半响才道:“她毕竟不是瑾儿!”
段宸道:“我与公主的见解不同。她就算不是瑾儿,我也愿意倾力护她。公主若要治秦国公的罪可以,可万不能牵连其他人。否则不但我不愿意,只怕沈老王妃也会力阻到底!”
长公主叹着气道:“秦五——不得不说,她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
段宸看了长公主一眼,忍不住提醒道:“太后那里,公主可要早做准备。一旦她与皇后对上,后果就难料了!”
长公主顿时头疼起来。
母后不服老,始终眷恋着权柄。这些年被皇弟压抑得厉害,却又无时不刻想重掌朝政。眼下正是机会。只要治了秦国公的罪,就可以毁了秦家,扳倒皇后。只要掌控了后、宫,一切就都好办多了……
段宸点到为止,随后行礼告退。
长公主如此态度让他意外,也让他不得不提防长公主。至于平息谣言之事也莫提了。
从长公主府出来后。段宸径自进了宫。
太子自从散朝后就一直坐卧难安,正要吩咐内侍去找毅郡王。
段宸自己就来了。
太子眼晴不由一亮,急忙从书案后转出来,“毅郡王,你快想想办法呀,他们说要治外公的罪!”
段宸沉着道:“太子莫慌!秦国公不会有事!”
“真的吗?”
“真的——如果你皇祖母不插手,秦家就会没事。”
太子想了想,郑重道:“我会看着皇祖母的。”
段宸点点头,“其余事情,我来办就好。”
太子忽然想起了什么,道:“姑姑呢?她为什么没有随你一道进宫?”
段宸脸上有一刹那的怔忡,很快敛了神色道:“长公主也许呆会儿会进宫,直接去太后那里。太子如果有空,臣也愿意陪您去给她老人家请安。”
事实上,以他的身份,实在不便晋见太后,可不亲眼看看,心里始终不放心。
太子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两人说走就走,往太后的荣华宫而去。
路过御花园时,恰巧与皇后的銮驾相遇。
太子忙带着段宸一起上前给皇后请安。
皇后脸色并不好,显然也在为秦家的事儿焦心。
皇后与秦家,互为倚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她是绝不会让秦家有事的。
皇后牵了太子的手,敛了脸上的忧色,和蔼笑道:“昭儿,既是来了,便与母后一道去给你皇祖母请安吧!”
太子甜甜地叫了声“母后“,将头往皇后身上蹭了蹭,“毅郡王也是这样教导儿臣,要儿臣好好孝顺皇祖母。还说皇祖母是个很了不起的女人,当年为了扶持父皇上位,倾尽了全力,实在不容易呀!”
皇后听了心里老大的不高兴,下意识瞥了段宸一眼。
段宸面无表情,闲闲地站在那里,也不说话。因着谨儿,他对这个皇后并无好感,也一向不把她放在眼里,当然更不会在意她的心情了。
不过,此时的皇后也没心思跟他计较这些。她必须要想法子转移太后的视线,免得这个老婆子死揪着父亲不放。(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矛头
荣华宫里,太后正在饶有兴趣地与几个嬷嬷一起玩麻将。听了内侍的通传,毫不在意地“哦”了一声,“问他们有事情没有,如果没啥重要的事,不用进来了,哀家忙着呢。”
内侍应了声,转身就要去传太后的话,却在此时听到另一个内侍大声唱诺:“长公主驾到——皇后娘娘驾到——太子和毅郡王驾到——”
太后脸色蓦地一沉,一把将身前的麻将推倒,“不玩了!真是扫兴!”
嬷嬷们忙把麻将收好,行礼告退。
一行人进来时,瞧见的就是太后的这副臭脸。
谁都看得出来,此时的太后心里很不爽。
先前在宫门口,皇后刚让宫人进去传了话,长公主就到了。
长公主不等进去传话的人出来,就让另一个内侍领着到大殿来了。
她是晓得这个母后的,此时此刻她不一定愿意见到皇后和太子,倒不如在内侍的话还没传来之前,先进去再说。
因为是长公主,内侍不敢阻拦,只得领着进去。
太后冷冷看着底下跪着的几人,半天没有让他们平身。
若在平时,皇后早就自行起身了,可是因着秦家的事,她不敢造次,万一老婆子发怒,不管不顾地治了父亲的罪就麻烦了。
长公主跪了一会儿,就拉着太子起身,“母后,有正事儿要跟您商量呢。皇弟如今远在大岳山,关键时候,我们自己人可不能窝里反。您再有气,也得等事情解决了再说。”
太后斜睨了皇后一眼,“哀家能有什么气?倒是皇后,你应该好好想想,一边是你夫君,一边是你父亲,舍谁保谁,你心里应该已经有所决断了吧?”
皇后闻言心里一凛。这老婆子,摆明了是想让父亲顶罪,以堵天下悠悠众口。
太子抢在皇后之前开了口:“皇祖母,朝政之事孙儿还不太懂。可是孙儿晓得。这事儿不是外公的错。于国,他是臣,臣就必须忠君,为君分忧。于私,他是父皇的岳父。就更要支持女婿的决定了。皇祖母,孙儿说的可对?”
太后一时被太子的言语噎住了,不知该如何反驳他的话。
段宸也在此时说道:“皇上临走时交待过臣,如果大岳山发生意外,首要便是稳住京城,不让宵小之人有机可乘。以臣看,大岳山祭台倒塌之事很有可能是人为。之所以这么快传到京城,引起百姓和朝臣的恐慌,也是幕后之人的操作所至。臣此次来,便是想请太后出山。查出这幕后之人的阴谋!”
段宸说着给太后磕了好几个响头。
太后这才面色稍缓,叹道:“唉,终归都是琛儿太年轻了,做事容易冲动。这次就当给他个教训吧!”顿了顿,换了更温和的语气,“阿宸,你先起来吧!哀家知道,你是个好孩子,琛儿信任你,才会让你陪着太子一起监国。眼下出了这样的事。哀家,哀家也不可能真的坐视不管哪!”
段宸顺势起身,站到一边。
太后的视线在皇后身上停留了许久,才淡淡道:“皇后。你也起来吧。这宫里,就剩我们几个孤儿寡母,必须得齐心协力,才能度过这次难关。”
皇后忙点头称是,小心站到太子身边。
太后端足了架子,才让众人一一落座。
少顷。宫人上了茶点,很快又退下。
段宸便将刚才的话重说了一遍。
皇后咬着唇,内心里挣扎了好一会儿,才顺着段宸的意思求太后出面主持大局。
太子也表示同意。
只有长公主,默然不语。
她慢慢看向段宸,进宫之前两人曾在长公主府有过一番交谈。想必阿宸是觉得自己不值得信任了。比起阿宸对瑾儿的维护,自己真是自愧不如啊。
长公主心里黯然,眉宇间隐隐有几分失落。
段宸不再看她,只陪着太后说笑。
末了太后留一干人在荣华宫午膳。
待皇后回到凤仪宫的时候,已是未时三刻了。
皇后累得半死,瘫在榻上半天不想动弹。这老婆子也恁折腾人了,吃个饭也要那么多规矩,等这回事情解决,一定要让皇上把她赶回南边去休养。
皇后心里恨恨地想着,宫女南儿过来低声禀道:“娘娘,燕公子捎了书信给您。”
燕渊!
皇后蓦地一惊,急忙翻身坐起,“信呢?在哪?”
南儿四下瞅瞅,见周围没人,才从怀里掏出书信来呈给皇后。
外臣私会后/宫女眷,这是大忌。轻则降位分,重则打入冷宫。燕渊,他也真是大胆,居然敢传信入宫,他不要命了……皇后一时又激动又紧张,还隐隐地有着担忧,颤抖着手打开信纸。
南儿忙知趣地退下。
主子的秘密,知道得越少越好。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皇后看完书信,不由长松了口气。
书信里并无特别的内容,只是几句请安的问候。这样的书信即便落在有心人手里,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只是,燕渊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封书信给她?
皇后百思不得其解,脸上却莫明地涌起一阵红晕,她忽然想起上次在御花园里的见面,那样风姿如玉的少年,那双潋滟灼人的凤眸,嘴角似有实无的笑意……一切都变得无比清晰。
皇后心里禁不住“咚咚”跳了起来。
寝殿里一室静谧,却仿佛荡漾着无边春意。
直到南儿的声音再次传来,皇后才猛然回了神。
南儿道:“启禀娘娘,秦大人求见。”
皇后这才想起,自己约了三哥见面,忙让人将秦三爷请进来。
因着父亲的事,秦三爷这些天在衙门里也备受煎熬,似乎每个人都在指责秦国公纵容皇上轻涉险境。
秦三爷心里很冤。这事儿即便没有秦家的支持,皇上也会有此一行。终归,这趟大岳山之行,封禅只是幌子,将七爷党一网打尽才是本意,可惜谁也没想到死了个七王爷凤殊,还有更大的隐患出现在封禅大典上。
只要稍有政治敏感的人都明白,祭台倒塌之事,绝非偶然。
秦三爷常年混迹于官吏之中,各种各样的手段见识了不少。可即便晓得这是人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查出端侃。
就像眼下,明明是大岳山出的事,却非要将矛头对准秦家。(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二章 摧毁
秦家这些年的确风光,不但是皇后的母家,老太爷更是受封当朝国公的头衔。较之萧国公府、段国公府更胜一筹,背地里不知羡煞了多少勋贵的眼。
可惜世人并不晓得内情。
秦国公府外表光鲜,内里却是渣渣。世子这一辈里除了秦三爷,再没有任何撑得住场面的子辈。如果秦家在这一次事变中出事,即便有东山再起的可能,那也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毕竟,现在秦家孙子辈们的年龄都还太小,即便再优秀,也根本不足以影响到朝局。
秦三爷明白,皇后也明白。
所以,皇后才会在太后跟前伏低做小,任她贬损也不还口。
两人是一母双生,感情自然较之其他兄妹更亲近一些。
秦三爷落了座,抿了口茶喝了,才道:“娘娘莫要心急,我已经派人给玥儿送了信。玥儿在皇上那里,也是说得上话的。秦家,不会这么容易倒下!”
“就怕远水救不了近火。今儿个,毅郡王也进了宫,恳请太后出面主持大局。我本来不同意的,可是如果不同意,又怕那老婆子暗地里使鬼,倒不如让她处在明面上,或许还好提防一些。”
秦三爷想想也觉有理,“为今之计,只得尽量拖延时间。对了;皇上说了没有,他什么时候回京?”
皇后摇头,“没有。以皇上的性子,他势必要将这事查个水落石出才会班师回京。”
秦三爷不由苦笑,“查个水落石出?谈何容易?”
皇后面上露出凄苦的神情,“昭儿还小,如果皇上真有不测,咱们……就都完了!”
秦三爷忙安慰她道:“事情远没有那么糟糕,您想多了!”
“三哥……我和昭儿,就都靠你了!”想到那些不好的事,皇后心里一阵阵难受,忍不住哽咽起来。
秦三爷神情亦是黯然。
朝堂之事,瞬息万变。谁也说不准。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皇后的这个担忧,并不是多余。不说别的,就大岳山之事,俨然已经在京城闹翻了天。皇上甚至还放出了狠话:如果真是天灾。他愿意引绺自责,下诏罪己!
或许,这才是幕后之人的真正目的——皇上,他是中了幕后之人的圈套啊!玥儿,也不知道玥儿怎么样了。这孩子,也真是狠心,出去后连封家书也没写过,害得她母亲天天念叨……
秦三爷心里揪着,又不好在皇后面前表露,略歇了一会儿就告退出宫。
回到秦家,江氏忙迎了出来。
“宫里的情况怎么样?娘娘怎么说?”江氏的肚子已渐渐显怀,因为担忧女儿神情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