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如意缘-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必不会露出一丝半丝的。”
皇后还有点犹豫,毕竟这才刚结盟呢,德妃道:“也是臣妾见娘娘难免为此事忧虑,才大胆说这样的话,也是因着臣妾的忠心的缘故。”
德妃显然是提醒皇后她刚才为皇后捂死了太后,这话还是很有力度的,且皇后想着横竖德妃已经知道了,已经遮掩不住了,她说的也很对,自己在深宫显然没有诚郡王在外头容易,皇后思前想后,终于便应了。
那当然就把还活着的当年的知情人一一卖给了德妃。
德妃顺利的拿住了皇后最大的把柄,从此以后,皇后就彻底的上了诚郡王的船,自然再不可能脱身了。
这对于诚郡王来说当然是个很值得欢喜的事,他既然有志于夺嫡,如今在后宫,不仅有母亲德妃,还有皇后支持,比起直郡王在后宫全无支持强的多了。
诚郡王得意欢喜,当晚就去了黄侧妃的院子,要论黄侧妃的容貌,在这诚郡王府其实算不得一等一的,可是黄侧妃与别的嫔妃不一样,对诚郡王来与不来,都有点儿淡淡的,诚郡王来了,黄侧妃虽然也还恭顺,却也没有什么欢喜的样子,更别提打叠起百般温柔的伺候,不来她这里,她也从来没打发人去请过,更没有什么垂花门等着请安,书房送汤送点心的花样儿。
诚郡王有一回较劲,一个月没上她的院子去,黄侧妃也就那么安然的过她的日子,到诚郡王自己忍不住要去的时候,黄侧妃好像完全没有感觉到诚郡王冷落了她似的,依然那么淡淡的,跟以前完全一样。
黄侧妃越是如此,诚郡王越是热辣辣的放不下,忍不住就要往她院子去,心情不好的时候去纯睡觉,心情好的时候就去穷折腾她,闹半夜不睡,这一日从宫里出来,诚郡王就心情极好,于是又去了她的院子。
听说郡王爷进来了,黄侧妃有点意外的迎到了门口,抬眼一看,她这样不揣摩诚郡王心情的人都一眼就看出诚郡王的心情极好来,果然诚郡王见了她就伸手捏着她的下巴笑道:“吩咐人整治一桌菜来,再从库里头抬一坛好酒,爱妃陪我喝两杯!”
爱妃?黄侧妃无语,诚郡王这是什么事这样昏头了?她又不好说什么,只得回头示意了丫鬟一眼,不大功夫厨房里就巴结了一桌精致菜肴,并一坛子梨花酒,黄侧妃坐在炕沿替诚郡王布菜,倒酒,她本来就不太爱说话,诚郡王倒也惯了,照样喝的尽兴,还搂过黄侧妃来,强要她在他手里喝酒。
一时诚郡王喝的热了起来,把她按倒在炕上就要扯衣服,黄侧妃连忙推他的手:“国丧呢,郡王爷可使不得!”
“什么丧不丧的!”诚郡王到底是男人,又是酒后,肆无忌惮,黄侧妃那点儿推拒能有什么用,这初夏的衣服本就轻薄,两下就被扯散了,露出湖绿色衫儿底下粉红百合花的肚兜,叫诚郡王越觉得热了起来。
“太后娘娘的头七还没过。”黄侧妃轻微的挣扎起来,越是这样,反而越叫诚郡王兴致盎然。
诚郡王压着她笑道:“谁还管她这么多呢,横竖要不是病死,迟早也要让人药死。”
“郡王爷这话什么意思?”黄侧妃下意识的推拒着,却让诚郡王颇有一点儿欲迎还拒的感觉,一边喘着气一边道:“那位皇后娘娘,下毒可是一等一的,若是太后总不死,她不耐烦了,难保不一服药结果了她!”
“郡王爷这话可乱说不得。”黄侧妃吓一跳,诚郡王道:“这可不是我胡说,说出来只怕吓到你,当年大公主,就是这位娘娘下的手!”
酒酣耳热之际,面对心爱的小妾,多少男人说话都全无顾忌,诚郡王也不例外,反是黄侧妃道:“郡王爷快别说了,妾身可不敢听。”
“你怕什么!”诚郡王重重一杵,引得黄侧妃一声娇喘,眼中迅速的蓄了泪,越发显得眼波盈盈,引人怜爱,诚郡王喘着气道:“难道你还能卖了本王不成?”
一夜说了多少体己话,诚郡王自己都不记得了。
第102章 一百零二
黄侧妃虽然听诚郡王说了以前的秘辛; 不过那到底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早已尘埃落定; 又与她无关,她也就是听在了耳朵里,藏在了心里。不过想到安郡王妃是皇后的义女; 平日里走的近,黄侧妃想,安郡王妃又是那样的好人; 哪一日遇到安郡王妃; 隐晦的提醒她一句; 叫她留神些皇后就是了。
过了些日子,黄侧妃开了箱子,把诚郡王给她一匣子珍珠; 细细的挑了二十颗品相极佳的装了盒子; 又拿了一匣子燕窝; 一副小孩子用的带铃铛的金镯子; 打发丫鬟送去护国长公主府; 贺安郡王长女满月。
护国长公主显然是不能请客的了; 黄侧妃心中知道; 还是打发人送一份儿礼去。
因太后薨逝,许多人家的安排都被打乱了; 太后停灵四十九日,便要送去先帝的陵寝安葬,圣驾要出动; 自然非同小可,安郡王是领京城防务的大将军,自要安排关防,会同内务府、礼部等商议进行速度,何处休息,何处用膳,何处礼仪,停留时间多久等等,每日忙的脚不沾地。
且护国长公主也要随同送灵寝到先帝陵,楚安安小姑娘已经满了两个月了,偏爹爹和祖母都不在家,只得放下了,直等护国长公主和安郡王回来,已经是六月二十二,楚安安快三个月了,护国长公主府才请亲戚们到公主府,只当过双满月。
因这一年的国丧期,官员勋贵等不许宴饮婚嫁等,安郡王家的大姑娘双满月自然不敢大肆请客,也就是家中亲眷们来走一走。
来的也不过就是楚四夫人、楚安安的几位姨母,姑母们,自然也有侯宝如这位表姑。
赵十姑娘原本是今年四月的婚期,没承想一切都预备好了,偏生遇到太后薨逝,禁嫁娶,不得不推迟一年,只能订在明年四月了,国丧一过就办礼,还好十姑娘自己没觉得多不好,能多在家里当一年小姐,真没什么不好。
横竖这事儿是大环境所致,不是自己的错儿,也不是夫家的错,赵淑秀特别心安理得。
十姑娘赵淑秀倒也真喜欢孩子,一来就抱着楚安安不肯松手,她当然不大会抱孩子,抱的楚安安不舒服,挣了两下就叽咕叽咕的要哭不哭起来,赵如意瞧见了,过去教她:“你得托着她的背,这时候的孩子还软,自己立不起来的,你不能让她空着。”
一边的奶娘心惊胆战,生怕这位小姑奶奶把大姑娘摔了。
还好赵淑秀学了一会儿,就会抱了,虽然还不熟练,不过楚安安已经没有叽咕叽咕的样子了,她现在已经十斤六两重了,长的白白胖胖,肉嘟嘟的小脸儿,黑亮的大眼睛,因天气热起来,露在外头的手臂如藕节一般,小胖手上一个一个的窝儿,谁看了都爱的不得了。
赵七姑奶奶赵淑云来了也赶紧接过来抱,因是特特来看小外甥女的,赵淑云特地细心的吩咐里外衣服都不要熏香,只头上插着一只玉簪花,十分清爽。
赵淑云身后一个丫鬟捧着大红锦盒的礼,赵淑云的夫家蓝家是著名的豪富,赵家自己的嫁妆也极为丰厚,出手很舍得,衣料药材等礼昨日就打发人送来公主府了,这会儿捧着的,是赵淑云特为楚安安打的赤金八宝璎珞的项圈儿,几种石头颗颗都有拇指大小,赵如意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还是亲自给小姑娘戴上,笑道:“给小孩子特特的打这个,也太贵重了些。”
小丫头水汪汪的大眼睛直盯着那花儿看,两个多月的宝宝已经能看人了,她看着人的眼睛里虽然陌生,却又好奇,赵淑云点了点她嫩嫩的脸蛋,楚安安张大嘴打了个圆圆的呵欠。
单就这样一个小动作,就叫旁边还没有宝宝的姨母姑母们都兴奋起来。
“九妹妹果真是有福气的,养了个这么乖的姑娘。”赵淑云说。
赵淑秀心直口快的说:“瞧着不太像九姐姐,像郡王爷的多,真可爱。”
“喂!”赵如意又好气又好笑,赵淑秀忙笑道:“嗯,要是像九姐姐,就更好看了!”
这还差不多,赵如意笑着瞪她一眼,转头去跟侯宝如说话:“这会儿没有,就安分点,明年再养,横竖你就是明年也才十八呢,不必急,我看沈小公子也不急。”
“他是不急。”侯宝如容光焕发,乌油油的头发间一只赤金红宝石双鸾朝凤的华胜闪耀着光彩,华贵异常,沈家世代在东北一地做木材、皮草、人参等买卖,家底颇为厚实,冬天给赵如意送来的皮草,比外头进来的格外丰厚润泽,与皇上赏出来的也差不多了。
侯宝如笑道:“是婆母急,就除夕那日,大约喝了两杯酒,心里也欢喜了,就拉着我的手说,安郡王妃不是有生子秘方吗,你们那么好,你怎么不去要来使?我真是不晓得说什么好,还是他来把母亲哄走的。”
侯宝如嫁了良人,得偿所愿,眉间舒展,赵如意瞧她的身体也没有问题,便笑道:“上回我跟你们家小沈公子也说过,姑娘家过了二十再生孩子没什么不好,当娘的好,孩子也大个!”
侯宝如噗的一声笑:“瞧你说的,跟挑什么东西似的!不过啊,我看你这回生了姑娘,神医的招牌就砸了吧!那天我还听二婶娘说,不是说安郡王妃有生子秘方吗?怎么自个儿倒生了个姑娘?”
“她们家姑娘特别会说话。”侯宝如笑着比划:“人家姑娘跟他娘说,这才是神医呢,想生姑娘生姑娘,想生儿子就生儿子,回头人家要想生个一对儿,只怕也不难。”
一边说,一边笑的哈哈的。
赵如意道:“谁理他们呢,爱怎么说怎么说罢,横竖我们家郡王爷不嫌弃我就行了!”
赵如意这样的作派,还是很少见的,多少人就怕名声不好,只是赵如意这神医的名声,真正说起来,没有倒比有还强些。
侯宝如给楚安安送了七八块丰厚的白狐狸皮,跟赵如意说了,这比世面上的强,留着冬天给小丫头做衣服,又说:“我见二舅母也来了,外祖母怎么没来?”
赵如意笑道:“听说二姑奶奶今日也得了郡王妃恩典,许她回娘家瞧瞧,老太太得了信儿,大约在那边先等着看看孙女吧。”
楚老太太虽然希望赵如意生儿子,不过生了女儿也还不算嫌弃,终究还是姓楚的。
侯宝如深知道楚老太太那点儿秉性,所以才问了一问,一听到楚荃,侯宝如就撇撇嘴:“她!你少理她。”
赵如意煞有介事的点头:“嗯,我已经少理了。”
到了近午,那边楚老太太才来,楚荃穿金戴银,头上珠翠堆满,穿一身桃红衫儿,在一边扶着老太太,叫把安安抱过去看。
安安玩了一会儿,已经睡着了,小小的肉拳头搁在红扑扑的脸边上,一概都是肉嘟嘟的,楚老太太点点头:“倒是长的好。”
然后楚老太太就说:“我听见你们给姐儿取了名字安安叫上了?”
赵如意一听,这楚长寿的剧情要重演了吗?赵如意只是很简单的点头笑道:“是啊,就叫楚安安。”
她横竖是预备着,老太太要给个什么福啊,贵啊什么的名字,是绝对不干的,大名皇上赏了,小名儿那也不行。
没想到楚老太太听了,点点头:“这名字好,又好听,兆头也好,正合我们家姐儿。”
赵如意不妨老太太居然换了风格,还傻了一下,老太太这是转性了还是怎么的?
赵如意一边这样想,一边注意到楚荃在旁边扶着楚老太太,她只看了看睡着的楚安安两眼,就没再看了,显露出一些烦躁来,好几次似乎想要开口说一下什么话,不过还是忍住了。
赵如意一贯不喜欢楚荃,所以根本没有正眼瞧她,此时见老太太风格大变,才不由的转过来看看她,一看之下,赵如意看明白了。
楚荃涂了脂粉的脸微微有些水肿,看身体姿态,大约是有孕了。
她打量楚荃,楚荃也在打量赵如意,赵如意生了孩子,显然是养的极好,心情也舒畅,眉目间光彩盎然,脸上一层莹莹的艳光,虽然赵如意自己给孩子喂奶,还略微丰盈些,不过这衫儿穿的宽大,个子又高,依然显得身段玲珑,明艳无比。
楚荃看得心中不禁发酸,人家养个孩子众星捧月一般,自己怎么就这样命苦?
赵如意心中有数,这位楚老太太不大懂事,楚荃和她姨娘又特别把自己当回事,这会儿老太太这样子,显然也是在家里商量好的。
赵如意刚刚想到这里,楚老太太就拉一拉她,轻声道:“郡王妃,你妹妹从那边府里过来,大约走的急了点,心里头有点不自在,我原本要找个郎中来给她瞧瞧,偏她说,今日是大姐儿的好日子,找郎中来只怕忌讳,尤其又是小孩子,越发不好。我想着你是神医,你替她瞧一瞧,你说一句没事儿,我就放心了。”
这话说的有纹有路,赵如意心头明白,这话可不是老太太的风格,显然也是在家里就商量好的,这老太太对楚荃,果然是特别偏心一点。
赵如意便笑道:“没有事儿,二妹妹这是有身孕了罢?老太太是经过事来的,自然知道,这有了身孕,自然比平日里娇气些。要我说,二妹妹今儿原不必来的,打发人跟我说一声儿,我心里只有替二妹妹喜欢的,难道还能怪你?就是安安,有个弟弟,她也喜欢呢!”
“那……”楚老太太见赵如意不用把脉,只用看的就看出来楚荃的身孕,越发急了:“你二妹妹有孕了?多少月份了?”
赵如意装傻:“没有把脉我也说不准,只是略想一想也该知道,起码两个月有了吧,太后娘娘是四月二十四薨逝的,诚郡王又是嫡亲孙子……”
楚老太太见她这样说,还真心是以为赵如意不明白,连忙道:“就是这日子不好说,原是千盼万盼她有身孕的,这好容易有了,偏生又是国丧,所以来问问你,给她用个方子,让孩子早一个月出世,只怕就瞒得过了。”
“什么?”赵如意顿时变了脸色:“二妹妹难道这才一个多月?国丧有孕,这可是大罪!”
谁不知道国丧有孕是罪,可这楚荃显然是舍不得打掉,所以才趁着这会儿日子还早,回来想办法,赵如意心中明镜也似。
楚老太太道:“这不是没有办法吗?你就给她一副药吧!”
“哪有这样的药!”赵如意道:“孩子没长好,怎么敢生?再说了,郡王府难道不请太医把脉的?略一查看就知道了。”
“所以来跟你说啊!”楚老太太理直气壮的道:“你可是神医,又是郡王妃,只要你说她有两个多月了,哪个太医还能说才一个多月呢?”
“这是欺君的罪!”赵如意道:“老太太请慎言!”
楚老太太道:“这算什么欺君!再怎么说,这也是诚郡王的血脉,无非便是日子略迟了一个月,且这也不是你妹妹的错,她是诚郡王的姨娘,郡王爷去她屋里,她难道还敢不伺候不成?你说是不是?你就帮她一把,能有多难?”
赵如意笑道:“既不是妹妹的错,那就回诚郡王罢了,横竖是郡王爷的血脉,自有郡王爷做主,妹妹说是不是?这欺君的事,我是不敢做的。也劝妹妹不要做,若是出了差错,就值得多了。”
若是回了诚郡王,楚荃显然没有把握诚郡王会不会命她打掉这个孩子,毕竟诚郡王虽然还没有子嗣,蒋姨娘已经有孕在身了,她这个时候有孕,自然忌讳,所以才回来指望赵如意帮她一把,这会儿赵如意一口一个欺君,楚荃便知道指望赵如意帮忙无望了。
“这也没人知道,有什么要紧的?”楚老太太开始不悦了。
赵如意笑道:“老太太再说下去,就有人知道了。”
楚荃心中一凛,见赵如意这样绝情的不肯帮忙,反说了这样的话,这就是连一家子的情分都不顾了,心中又气又怒,可是又知道赵如意不是个脾气软和的,倒也真怕赵如意宣扬出去,便也只得死了心,开口道:“祖母,罢了,我还是去回郡王爷就是,若是保不住这个孩子,那就是他无福罢。”
楚老太太怔了一下,张口就要开始嚎哭孙媳妇不孝,赵如意倒是无所谓,镇定的站在当地,反是楚荃也是深知道老太太的,赶紧搀了老太太走,一边道:“祖母快别这样,叫人知道,越发不好了。”
赵如意站在原地笑了笑,这件事最怕声张的,当然就是楚荃了。
楚荃回头看她一眼,眼中满是怨毒。
在赵如意这里不成,楚荃心中还有盘算,她是搭上了皇后的,只是皇后到底是皇后,楚荃还是选择先回家来求助,如今眼见得赵如意绝情,楚荃实在舍不得打掉这个孩子,犹豫了两三日,还是打发了丫鬟,回家去请她姨娘去见何太太。
第103章 一百零三
听到楚荃求何太太传给皇后的意思,皇后心中说不出的又酸又涩; 还是年轻好啊!
一样是用了那迷药; 楚荃终于还是如愿怀上了孩子; 虽然怀的时机不对,可也是怀上了,而她,经期依然紊乱,这两个月吃的丸药也没见多大改善; 心中又是常常烦躁; 一阵一阵的发热,晚上时常睡不着。
就是不用赵如意说; 她也知道,自己这种状况; 怎么可能怀得上孩子。
听说楚荃有孕了,皇后几乎本能的就是妒忌; 第一个念头就是既然是国丧有孕; 就该把孩子打了; 这样才叫人舒服。
可是皇后终究是皇后; 这个念头只想了一下,就抛开了,楚荃没了孩子,对她来说,除了心中舒服一点,其他一点儿用也没有; 但她帮楚荃一把,却不是没有好处的。
一则,楚荃替她办过事,虽然自己没有怀孕,但这怪不到楚荃的头上,自己得了她的忠心,在她有事儿的时候,却不闻不问公事公办,虽然楚荃是没任何办法,但落在别的人眼中,尤其是自己这些亲信的眼中,未免寒心。
赏功罚过,这是上位者最基本的原则,有功不赏,有过不罚,今后谁还肯实心效力呢?
二则楚荃是诚郡王的姨娘,是生活在诚郡王的后宅里的,皇后虽然与德妃、诚郡王结成了联盟,不过皇后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这样容易就掏心掏肺的和人好了?无非是利益所致,甚至是带着点儿把柄的,皇后当然还防着德妃母子一点儿的,如果收服了楚荃,便是在诚郡王的后宅安下一个暗线,虽然一时之间可能没有用,但今后能不能有用,谁也说不准。
而皇后付出的,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皇后这样一想,先吩咐何太太去见楚荃,叫她安心,自己会给她这个恩典,随后就打发人去请德妃来商议这件事,因着楚荃是自己悄悄请大夫瞧的,这个时候,德妃还不知道这件事,进来皇后的长春宫,行礼请安之后,便口气亲热的笑道:“娘娘叫我,是有什么好事儿呢么?”
她没想到皇后果真笑道:“你倒会猜,一猜就准了,不止是好事,还是喜事儿呢!”说着话,皇后已经吩咐人给德妃搬了座儿来。
“娘娘有什么喜事,说给我听听,也让我欢喜欢喜。”德妃也不客气的坐下来了。
两人看起来,真是又亲热又随和,亲热的好像是亲姐妹似的。
皇后笑道:“可不是我的喜事,倒是你的喜事呢!”
德妃愕然了一下:“我?我有什么喜事?我都不知道,反是娘娘先知道了?那娘娘快告诉我。”
皇后便笑道:“前儿不是我们家如意的安姐儿大满月么?因有太后的事儿,也没请客,我也只赏了些东西,不过亲戚们总是要去坐坐的,诚郡王府上那位楚姨娘,就是安郡王的嫡亲堂妹么!郡王爷赏了恩典回去,这也巧了,倒是叫如意瞧到了个喜事儿。”
皇后一口一个如意,真是亲热的很,透着十二分的疼爱,德妃倒也不意外,皇后对赵如意的这个疼爱样子早做了个十足,整个宫里没有人不知道,甚至不少人还觉得,皇帝对赵如意好,也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上呢。
就连德妃,也觉得皇后对赵如意那是真情实感的好,毕竟赵如意救了皇后的命,谁得了这样的好处,能不对救命恩人好呢?
皇后接着道:“如意的本事,你也是亲眼瞧见过的,一眼就看出了楚姨娘的喜事,这可不就是诚郡王的喜事,也是你的喜事不是?”
德妃听懂了,便笑道:“是安郡王妃瞧出来楚姨娘有孕了?那自然是喜事,怎么这会儿郡王府还没来我那里报喜呢,倒也奇……”
这个了字还没说完,德妃就回过味儿来,自然也是想到了国丧,脸色略变了变:“月份不对?”
皇后轻轻颔首:“是不大对,不过你别急。”
皇后含笑道:“楚姨娘吓坏了,倒是如意镇定些,倒是悄悄的来回我,求我做主。我想着,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小孩子,偶尔大意些,也是难免,谁不犯点儿错呢?且这又是自己家孩子。诚郡王子嗣上也不顺,旧年里你瞧着黄侧妃好生养,赏了他,倒是有了孕,偏没保住。如今有个蒋氏有孕了,只是我说句实话,谁知道生下来到底是哥儿还是姐儿呢?”
德妃一听就知道皇后这是有意要保诚郡王的子嗣,一时不好开口,只默默听着。
皇后多精明的人,话里头透着极其为诚郡王着想的话:“直郡王那头生了皇长孙女,偏还没儿子,如今咱们本来是指望蒋氏,可这终究是说不准的,这会儿,倒又多了个楚氏,我想着,不拘她们哪一个能养下哥儿来,那就是皇长孙,这身份可就不同了,也压过直郡王了不是?”
德妃一脸感激的笑道:“还是娘娘周到,想到这些个,我刚听到这个信儿,可吓的了不得,这到底是忌讳的事儿呢,偏又有子嗣的事夹在里头,不瞒娘娘说,诚郡王的子嗣,我能有个不盼着的?”
皇后笑道:“可不是这个意思呢么?这也是皇上的长孙呢不是?我想着,太后娘娘素来是慈悲的,就是她老人家在地下,必定也不情愿为着她老人家伤了皇子皇孙的,是以我就自做主张,跟如意说,叫她打发楚氏安生养胎,对外头只说已经有了近三月的身孕,也就是了。”
“这就是娘娘的慈悲了。”德妃离坐跪下磕头,皇后早吩咐宫女搀起来:“太医那里,就打发王院判去,横竖这月份离的也不远,这多怀一个月半个月的,也是常事。”
“是。”德妃一脸感激,她当然也是百般希望诚郡王能早于直郡王有儿子,虽然这不是嫡子,可诚郡王现在还没儿子,自然就压过一头了,且不管谁生了儿子,就扶为侧妃,上了玉碟,这位分就不低了,也能子以母贵。
德妃说着许多忠心的话,对于皇后主动做这样的事,还真感激的了不得,心中还暗忖,看起来皇后这还真是一门心思保诚郡王了,居然这样替他着想。
皇后当然也不失时机的示好,两人自此越来越亲热,德妃打发人去诚郡王府安排了这件事,还隔三差五的带着诚郡王妃、黄侧妃等到皇后跟前问安伺候,俨然像是一家人一般。
赵如意还不知道自己被当了一回借口,只是很快听说了诚郡王府的楚姨娘有了三个月身孕的事,既然是三个月身孕,那当然就不是国丧时候有的了,很显然,这是诚郡王府决定留下这个孩子了。
赵如意的屋子里有幼儿特有的依依呀呀的声音,三个月的楚安安已经能认人了,睡的也不如以前多,这会儿吃饱了睡在炕上玩,听见娘亲说话的声音,就兴奋的扭过头来找娘亲,赵如意握住她的小胖手逗着她玩,听莲心跟自己说这件事。
楚荃怀了孕,虽然也不确定是不是赵如意的方子的功劳,但对莲心还是有赏的,大概也跟皇后的想法差不多。说不定还有用到莲心的时候,自己横竖拿着莲心的把柄呢,把她放在赵如意跟前,替自己效命,说不准就有用了。
楚荃现在是恨极了赵如意,这样举手之劳都不肯帮,还威胁着要嚷嚷出来!幸好她当时咬着牙也替皇后弄到了药,搭上了皇后那条线,真是谢天谢地。
可偏楚荃现在还不敢真得罪赵如意,她虽恨赵如意,可也知道,赵如意是京中出名儿的神医,若是赵如意恼了,往外头一说她日子不对,这事儿只怕就难收场了,若不是这个顾忌,楚荃就真要去出口气再说了。
是以楚荃现在对莲心还是照样儿,因有把柄在,不怕她不忠心,虽不是拿她当心腹,也多少算是拿她当了自己人,不太避她,莲心便跟赵如意说:“听说是皇后娘娘保下来的?”
皇后?赵如意现在是深刻怀疑皇后谋害大公主了,只是现在只有何太太那一条线索,不敢确定,但立刻就支起了耳朵:“皇后怎么会突然管起这件事来?哦我想起来了,楚荃献了药呢!”
“好像不止是这个。”莲心站在一边,见赵如意把楚安安抱了起来,小丫头有人抱就喜欢,咧着小嘴笑呢,她胖乎乎的,眼睛又黑又大,是个极漂亮的小姑娘,她也是经常见莲心的,一点儿也不陌生,伸着满是肉窝窝的小手就要去抓她捧着的红底梅花茶盅儿。
莲心连忙避过:“这个烫呢,小祖宗!”
楚安安还以为莲心是在跟她玩,笑的更开心,整个上半身往她那边扑,赵如意连忙抱稳些,把她拉回来:“怎么小姑娘还这样淘气!”
有娘亲一起玩,楚安安更开心,一手一点儿也不迟疑的就去抓赵如意头上亮晶晶的簪子,赵如意抱她坐腿上,随手拿了个佛手给她玩,楚安安倒也不嫌弃,并不非要簪子,低头就玩起佛手来,露出肉肉的脖颈,赵如意随手捏了捏,又软又嫩。
莲心这才接着说:“听说如今德妃娘娘跟皇后娘娘走的近,时常去皇后娘娘处请安,就是诚郡王妃和黄侧妃,每次进宫给德妃娘娘请安,德妃娘娘也必把她们带去长春宫说话。”
赵如意想了一想,皇后接手内宫大权,不是最近的事了,以前德妃可没有那么殷勤,难道是皇后见生子无望,打算支持诚郡王了?
这也很有可能的,以前皇后不插手储位之争,是因为她还指望自己生,皇上年纪还不算大,在位一二十年应无问题,她若生下嫡子,就天然压了众皇子一头,且还来得及长大,不过如今眼见得自己不能生了,她就打算扶持一位皇子了。
赵如意回头就把这件事跟安郡王说了,赵如意虽然也不大管这些事,但她却清楚,安郡王虽然是忠于皇帝,从来不插手储位之争,但却是很关注的。
安郡王是道地的帝党,只忠于皇帝,也只打算忠于皇帝,今后或许会忠于皇帝册封的太子,皇帝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把京城防务这样的要职交给他,只是人总是有偏向的,安郡王本身与直郡王交好,又不齿诚郡王为人,显然是不会喜欢看到诚郡王有皇后支持的。
果然,赵如意说了这事儿,安郡王就皱了皱眉,很大不敬的道:“皇后娘娘这是迫不及待要学太后的章法了!”
“这种事,总是难免的。”赵如意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