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千岁家的小女儿-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她和阿姐,从小就不志趣不投,算来这么多年没见,不知道她生成了什么模样,又在做些什么?
萧沅叶闷闷喝下酒,透过酒楼的花格,她看到对面一桌坐着两个人,对着她的那个富家公子还有些眼熟。她疑惑地扶住了额头,那是谁呢?旁边还有个俊俏的小厮在斟酒,被他顺手摸了几把,脸上挂着猥琐的笑容。
她终于想起这个人是谁了——长公主婚宴上的秦三!
秦三对面的男人,看模样也是个浪荡子。虽然看不清他的脸,但听着那熟悉的嗓音,萧沅叶用手挡住了半张脸,心道黄姨娘那不成器的侄子,竟跟他混到了一起。既然有缘相会,那就别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过两天可能有点忙,我有个考试。。。


第21章 
下药?
殴打?
还是将他们捆起来游街?
萧沅叶漫无目的地想着戏弄这两个纨绔子弟的损招,只是不及做出实际的行动,那二人便勾肩搭背地起身,一前一后走出酒楼。此时暴雨刚刚停歇,她也不想让鞋子沾上泥泞,只得遗憾地放下了酒盏。
不过黄傲为何要跟秦三混在一起?萧沅叶晃了晃酒壶,发现里面的酒已经空了。她随意挥了挥手,不一会儿,面生的店小二捧着酒壶一溜烟跑了过来,殷勤地替她斟满了酒,才笑着告退。
她抿了一口,下一秒神色大变。
“你喝酒了?”
她摇摇晃晃地回到了东厂,不意在拐角处撞见了萧泽。闻到她的满身酒气,萧泽皱眉挡住了她的道,问:“好端端的,喝这么多作甚?”
“高兴。”她顺势将半边身子依靠在萧泽的身上,好似两人之间从未发生任何嫌隙一般。她拉了拉萧泽的袖子,眨着眼道:“你怎么来这里了?前一会儿,陛下才带着县主来过,今天真热闹……”
“办事。”萧泽言简意赅道,看着怀中柔柔的佳人,有些恍惚。他极少听到萧沅叶这样娇软的声音,耳根子反而不自觉地红了:“我要走了。”
“走?你想去哪!”
她的语气一下子变得凶巴巴的,一手撑住墙壁,抬起下巴瞧着他。只是身高到底比他矮了很多,气焰上也有些不足:“私……私会谁家的女娇娘,整日里没了人影,让我好等。”
本想推开她再说一声“别闹”,可如今,萧泽什么脾气都没了,他也有些沉浸于这等难得的温馨时刻:“这几日我有些忙,待我闲了下来,你想要做什么我都陪你去。”
“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就现在吧。”
萧沅叶拉着他便向外走,萧泽还有些理智尚存:“你不进去了?刚刚李煦还在念叨你,说你怎么这么久还没回来。”
“管他呢,我就是要旷工了,他能怎么着?”将他带至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萧沅叶嫣然笑道:“就说我发现了线索,一路追着余凶;只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追了三四个时辰还是丢了。”
她谎言编得十分熟练,萧泽叹道:“好吧,都随你。”
萧沅叶咯咯笑了,也许是酒劲上来了,就连步伐也比寻常轻快很多。她对路面的普通摊子都不感兴趣,反倒是撞见了成衣店,就直直地奔了进去。掌柜的见是两个‘大男人’,又衣着不凡,堆满笑容迎了上来:“两位公子是要……”
可萧沅叶的眼光直勾勾地瞧着那襦裙披肩,指着道:“看,我要那个。”
她看上了一套水蓝色烟波水纹裙,又亲自挑选了胭脂水粉。萧泽极是吃惊,他拿着包裹还要追着问:“你今儿是怎么了?你,你想要换装不成?”
萧沅叶没有反驳,笑盈盈道:“怎么?你不是一直想看吗?”
她上一次穿上女装,还是两年前,悄悄试桃叶的衣裳。见萧泽两眼放光,又忸怩着不说话,她一手抓过包裹,迈进了萧府的大门,回首道:“不过,不给你看!”
迎着风,萧沅叶的头脑又恢复了几丝清明。
萧泽没想那么多,以为她还醉着呢,傻笑着跟着进来。
“公子怎么回来了?”
桃叶奉上茶,诧异地看着她随手摔上门,而萧泽竟乖乖地在外面坐着。
“他呀,不用理会。”萧沅叶将包裹打开,开始脱衣裳。桃叶顿时明了,忙着帮她将发髻散开,披在肩上。铜镜里的人正一点点抹去男儿郎的痕迹,乌黑浓密的秀发被盘成了螺髻,插上斜晃的步摇。
解开束胸布,薄薄的襦裙藏不住少**美的曲线,白嫩的肌肤和锁骨裸。露在微凉的秋日中,唇上染着淡淡的红。她慢慢睁开双眼,铜镜里的美人也在慢慢地睁开眸子,眸中划过一丝惊艳。
“她大概就是这个模样吧?或许,更好看一些?”萧沅叶喃喃道。
桃叶没听清楚,问:“什么?”
“没事,擦了吧。”
她吃了一惊,见萧沅叶已经手动取下发簪步摇,卸下手镯项链,不解道:“他还在外面,二姑娘不是穿给他看的么?”
“你会错意了。”萧沅叶语气淡淡,手中捧着水,将涂抹在脸上的胭脂洗清。
桃叶垂下眸子,轻轻道:“姑娘总是捏着尺度,我虽然相伴您多年,但有些时候,还是摸不清姑娘的心思。”
每月初一十五,向来是上香的时候。
城郊慈恩寺的香火极旺,来来往往的善男信女不断,祈求神佛的庇佑。萧沅叶将马系在寺外,从旁边的山民手中买了一把香,随着人流走入了寺院。
她虽然不信奉任何神灵,却还是恭恭敬敬地长上了香,叩拜再三。
慈恩寺栽满了银杏,时至深秋,金黄的银杏叶子落满了整座山寺,在灿烂的阳光下闪现出耀眼的金光。萧沅叶上完香,便在慈恩寺里四处游玩,除了那些有女眷休息的厢房,需要刻意避开。
这种时候,深宅大院里的夫人们总会携带未出阁的姑娘,前来礼佛上香。她手持折扇,正漫不经心地想着闲事,忽闻旁边的禅房里传来支支吾吾的挣扎声。
寺院清净之地,难道是有人在说梦话不成?
萧沅叶挑了挑眉,见左右无人,便悄悄走上台阶。用手指捅开窗纸,见一个丫鬟模样的姑娘被绑在禅床上,口中还塞着一团布,手脚不停地挣扎踢动。
她抬头看了看天,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还有这等事?
不远处传来脚步声,萧沅叶急忙将身子藏在隐蔽处,用余光瞄见一个胖和尚摇摇晃晃走入了禅房。
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萧沅叶嗖一下从角落里蹿了出来,未等胖和尚回过头,一拳打昏了他。她撞开了禅房大门,那姑娘如遇救星,急切地看着她。
“没事,我这就松开你。”
她安慰着姑娘,灵敏地解开了绳子。又合力将胖和尚拖了进来,原样给捆好,口中塞上一团布。等出了禅房,那获救的姑娘含泪下拜,道:“多谢公子救命大恩,请问公子名讳,来日也可相报一二。”
“都是小事。”萧沅叶随意挥了挥手,道:“你走吧,下次小心点。被困了这么久,想必你家夫人也该着急了。”
看她衣衫简朴,想必是普通人家的丫鬟,随着主母前来上香。
见恩公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姓名,那姑娘只得再次拜谢,才飞快地离开了。萧沅叶难得充当了一回英雄,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她一向是极度谨慎的,再次推开禅门,不由得眼前一愣。
那被捆在禅床上的胖和尚,怎么不见了?
唯有禅房的圆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张小字条,上面用簪花小楷写着一行字:见面礼送至,叶儿满意否?


第22章 
她一眼认出了这行字出自何人之手,捏住字条的手指微微颤动,当下一言不发,将它碾成团握在手心,径自离开了。
昨日店小二送上来的那壶酒,让她喝出了阔别多年故乡的味道。酒壶下有字,邀她于今日来此地相会。萧沅叶如期赴约,那人却没有现身,只是赠上一份‘大礼’。
一晃多年,那人还是先前的脾气和秉性,擅长将别人玩弄于手心,躲在某个看不到的角落里算计着一切。也许就是现在,那人藏在鹅黄色的帷幔后,用那双犀利冷漠的眼盯着自己……
她打了个寒颤,加快脚步离开了慈恩寺。
这几日萧泽左眼跳个不停,总觉得最近会出什么事。
虽然秋狩遇刺一案刚刚露出端倪,东厂派到南方的探子有了回音,那特制的金疮药本是湘西某一教派特制。本朝最忌讳民间的杂乱教派,但对于手伸不到的地方,总有些监管不力。那伙人蹲在深山老林里,很难寻见。
看周焱的意思,是有心派他去那里‘历练’一番。只是九千岁明确表露了反对之意,便只好作罢。
再加上前几日被萧沅叶无端地戏耍了一次,让他白白高兴了一场,最后不了了之。也许是在她面前逆来顺受惯了,他心里堵着一口气,只是什么都没说。前脚踏进了府门,遇到随秋,仍旧是习惯性地问了句:“她回来了没?”
随秋知道他问的是谁,顺口答道:“没呢,二公子一早便去了慈恩寺上香,出城那么远的路,还没回来呢。”
她去上香?
莫说是萧沅叶,萧府阖家上下没有一个烧香拜佛的。他不觉皱了皱眉,转身又重新出了府。京都也不乏其他香火旺盛的寺院,她好端端的,非要跑那么远作甚?萧泽闷闷地走着,背后有人唤道:“萧公子!”
他回眸一看,那英姿飒爽的姑娘有些面善,一时想不起她的名字来:“姑娘认得我?”
那姑娘笑道:“公子这样健忘,莫不是忘了十多日前,我与您有过一面之缘?”
萧泽愣了愣,仔细端详这姑娘的面容,倒有些像李煦。他恍然大悟,一拍脑袋:“是了!原来是李姑娘。”
李慧意双颊微红,注视着他笑盈盈道:“那次承蒙公子相救,小女子感激不尽。今日得以相遇,不如我请您喝酒,不知公子可否赏脸。”
她的言行举止毫不羞涩忸怩,萧泽本想谢绝,但是他忽然想起自己中午还没用膳,兼有一肚子的闷气,便欣然应允了。
李慧意选了一僻静街道的酒楼,挑了个临窗的位子。
“这家的饭菜我常吃,就让我点了罢。”她熟练地点了几个菜,抬头笑道。见萧泽只是凝视着窗外,有些气馁:“公子莫不是觉得我举止粗鲁,没有大家闺秀的端庄作风?”
哦?
论起举止粗鲁,有谁能比得上萧沅叶,能撸起袖子跟壮汉掰手腕。萧泽回过神来,挑眉笑道:“李姑娘出身将门,一身好武艺,萧某敬佩还来不及,怎可能嘲笑姑娘。人各有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怎么能强求姑娘随同大流,那世上岂不是少了一个巾帼英雄?”
李慧意怔怔地听他说完话,忽然拍手道:“公子说出了我的心声!他们都说我是个疯丫头,注定是嫁不出去,可我就爱这样肆意的活着,我可不要闷在家里绣花作画,幸而我哥哥支持我……”
她话音渐弱,垂眸盯着眼前的杯碟,笑道:“公子,我唤您一声大哥如何?”
她措不及防地发问,萧泽差点要说‘好’,及时将这个字咽了回去。李慧意眸光一黯,轻声道:“我只是觉得,你这一声‘姑娘’我再一句‘公子’,总觉得谈话的时候很累,好像我们非要这样客气地称呼对方。”
经她这么一说,萧泽有些不好意思,微微颔首道:“李小妹豁达,是萧某愚钝了。”
李慧意猛然抬头,欣喜道:“没事的,萧大哥!”
这场午饭吃得格外漫长。
李慧意虽爱舞刀弄枪,却也是个话唠子。她喋喋不休地从枪法谈论到了宫廷八卦,见萧泽始终是神色郁郁,不禁紧张地问:“萧大哥可是遇到了什么为难事,能说给小妹听听吗?”
“没什么。”他淡淡道:“若是吃完了,走吧。”
“哦,是了,已经吃了很久了,”她慌忙起身,陪着笑道。本想招呼小二结账,却见萧泽走下楼,一言不发地把账单给付了。她不知该怎么说,忙追上了萧泽的脚步,堵住他,正色道:“好啊,我本说要请你,这样一来我还是欠你一顿饭了。”
“李小妹何须介怀。”萧泽摇头苦笑:“只是一顿饭而已。”
“哪里是一顿饭,这是道义。”李慧意跟在他的身后,渐渐走到繁华的街道。她想找些话说,便问:“对了,最近怎么没见萧二哥?”
萧泽道:“她去慈恩寺上香了。”
“好巧,今日我嫂子也去了慈恩寺。”李慧意见他接话,心情顿时愉悦不少:“原来萧二哥也一心向佛,真是难得。我小的时候顽皮,一做错了什么事,或者是偷偷溜出去玩,母亲就罚我跪佛堂,抄佛经,导致我现在一看到寺院就膝盖疼。”
想起幼时的事儿,她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萧泽安静地听着,没有接话。
前头是民间梨园,今日唱大戏,围拢着不少人。本是两不相干地穿行而过,那梨园里头不知是怎了,吵吵闹闹的,像是什么人在闹事,又有噼里啪啦桌椅打碎的声音,最后忽然有人高声叫了一句——
“杀人啦!不得了了,杀人啦!”
此话一出,围拢看热闹的人没有散去,反而是拼了命地往前挤,好像想去看看是否真的杀了人。
没多久,开始有人跌跌撞撞地往外跑,满面惶恐,身上还沾满了血。顿时间,嘈杂的人群发出了声声尖叫,密密麻麻十几圈的人一哄而散。梨园的大门是敞开的,依稀可以看到里面桌椅狼藉,四下一片安静。
李慧意想要去看看热闹,被萧泽抬手拦住,示意她等等。
不多时,京兆尹的人赶来,官差封住了梨园。看热闹的虽然散了,却还三三两两聚在不远处,议论纷纷。
原来是两个纨绔子弟在争夺戏子,发生了争执后便大打出手,还闹出了人命。
有人唏嘘不已:“谁家的人,这下子惹了祸,砍头还是流放,得看他老子的神通有多广大啊。”
“哼,他老子没什么神通,可还有人撑腰呐。”旁人砸了砸嘴,悄悄道:“听说那人,可是当朝那人的养子呢。”
“谁啊?”
“嘘!还想不想要脑袋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有谁?”
他们的声音虽轻,还是让萧泽同李慧意听见了。李慧意诧异地看了看他,难道是萧沅叶在这里抢戏子?不太可能啊。她轻声道:“萧大哥别多想,这些人什么水都乱泼,你好端端地站在这里呢,萧二哥还在慈恩寺呢。”
“不是,”萧泽沉着脸道,“还有一个人,不是养子,却总顶着这个名头。”
真的是黄姨娘的侄子黄傲么?
他的猜测在不久之后就得到了证实,梨园被官差围住后,不多时,黄傲甩着袖子,轻飘飘地从梨园里走出来。他不像是被捕的嫌犯,反倒像是个请来的大爷。
被他打死的那人,虽然也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却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子弟,乃先帝庶弟秦王之子周缈。
傍晚萧沅叶回府的时候,总觉得有人在府外指指点点。
她觉得有些奇怪,虽然萧公担负骂名已久,但是平日里谁有这个闲空,来府外闹事。她换完衣裳,问桃叶:“怎么了?我总觉得外面有点不对劲,这气氛是出了奇的诡异。”
“好像是黄公子跟人争夺戏子,打死了人,事情闹得不小。”桃叶边叠衣裳,边道:“听说下午督公已经回来过了,听黄姨娘哭了一阵子,现在赶去处理这件事。”
“他的口味真独特。”萧沅叶皱眉道,和衣躺在了榻上。她和萧泽忐忐忑忑,老实做人都招得别人唾弃,这个黄傲怕是不知天高地厚,兼有上次谢江一事,她真想彻底弄死了这个人才好。
正想着,耳畔传来了桃叶的声音:“姑娘见到那人了?”
“她不在。”想了想,她又补充了一句:“他也不在。”
桃叶没有再问,听着窸窣的脚步声,应是出去了。她又从袖子里摸出了那团字条,眯着眼睛细细地瞧了一会儿,直到门外萧泽唤道:“小叶子!”
“我在。”她将字条重新收好,答道。
“你可回来了。在歇息?”一进到室内,光线昏暗,而她又懒懒地躺在榻上。萧泽仔细地看了看她的脸:“你没事吧?”
“没事,就是山路走多了,累得慌。”萧沅叶眼也不睁,懒洋洋道:“听说黄傲打死了人,是不是要问斩了啊。”
“还没,不过他打死了皇家的人。”萧泽道:“秦王就这么一个孩子,下个月便要娶亲,这下怕是闹大了。”
“呵呵。跟人抢戏子的人,还要娶亲?”她笑了声,睁开了双眼。“义父是什么意思?黄姨娘已经去求情了?”
“她求情的时候,我也在。”萧泽回忆着场景,缓缓道:“她说,督公若还记得当年的庭花一事,就请救救这个孩子。”
“她说……庭花?”
“嗯。然后义父就走了,”萧泽道:“我想了半天,还不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
庭花,庭花!
她笑了,眸中泛着冷光:“当年庭花一事,先帝废后,梳头婢子获封贵妃。义父也是凭借着这件事立下的功劳,才能一步一步爬到今天啊。想来德妃和黄月也是立了大功,让义父难以忘怀。”
“梳头婢子?”萧泽疑惑道:“她是……难道是太后!”
“哥哥果然聪慧呢。”萧沅叶轻声道,一字字道:“可别轻瞧了她,也别小瞧了这件事。李哲即将还朝,很快,又是一场风云变幻……”


第23章 
“陛下啊,陛下!”
殿外传来呼天抢地的悲嚎,声声凄厉,有如失去雌儿的鸟儿般悲鸣。偌大的文宣殿上,周焱盯着手中的奏折,忽然恨恨地掷下笔,将案上的书卷一扫而落——
皇叔这是要逼朕么!
他心头划过这样一句话,无助和疲倦涌上全身,随即而来的是愤怒。王科小心翼翼地跪在地上,慢慢捡起被他丢下的纸笔。火盆里的炭火滋滋燃烧着,并不能驱散那弥漫在他心头的寒意。
殿外北风呼啸,落叶如雨,秦王已经跪着两个时辰了。
前日秦王的独子在梨园与人争夺戏子,不意被人打死,罪魁祸首是九千岁萧公的‘侄子’。可到了大理寺,经过严谨的‘查案’,最终证明周缈是自己撞到了桌子角上,流血而死。可秦王并不相信。
那些逃回府中的小厮们说,明明是看到黄傲拿着木棒,砸中了世子,怎么就成了世子爷自己撞桌而亡?
他半截身子已入黄土,今日若不能替枉死的孩子讨一个说法,真是枉为人父,枉为周家的子孙呐!
两侧候着一排排宫女内侍,终于有个老太监看不下去了,上前好言劝他:“王爷,天冷了,指不定哪日就要下雪了,您这么大的岁数,还是早点回去吧。”
秦王瞪着他,声音沙哑:“陛下还不肯见我?”
“哎呦!您呐,也得替陛下想一想啊。”老太监将手捂在怀里,低声道:“咱们陛下,心里是想帮着您的,只是这面儿吧,您懂得。与其在这里干跪着,不如想想其他的法子,搜集些证据,也让陛下好为您做主。”
他的话提点到了秦王,后者二话不说,拎起衣袍起身。也许是跪久了,差点摔倒在殿前。目送他的身影渐渐变成一个小黑点,消失在宫外,老太监叹了声,回了远处。
片刻后。
王科佝偻着腰,隔着窗向外看了看,回禀道:“陛下,秦王爷已经走了。”他小心翼翼地看着那个蜷缩在座椅上的少年,好似睡着了一般,没了声息。
殿外又传来轻轻的脚步声,那少女身材玲珑有致,隔着门娇滴滴道:“王公公,我是婵婵,太后娘娘让我给陛下送来羹汤。”
他想着皇帝午膳吃得并不好,如今天寒地冻,确实该暖暖胃了。便自作主张,开门让她进来了。
谁料这轻微的动作却惊醒了周焱,他睁开双眸,不满地问:“谁?”
师婵婵亲自举着托盘,施施然跪在了地上:“陛下,”她柔声道:“民女是婵婵,特意奉了太后娘娘的懿旨给您送汤来。天冷了,陛下该多穿些才好。”
他出神地盯着那碗羹汤,师婵婵会错了意,以为他是饿了,忙将托盘放到地上,亲手捧起瓷碗,送至了周焱的身边。
他还在回想。
他想起了小的时候,母妃和人争宠,若是父皇三天没来看望他们,自己总会莫名其妙地‘病了’。每次病退总是万般艰难,等到大了些,他想喝药,偏偏没人给他喝。后来父皇病了,走了,他以为母妃总能陪陪自己,可每日看到的只是高大冰冷的皇座,和空荡荡的寝宫。再到后来……
“滚!”
周焱一甩手,那碗羹汤被甩飞在地上,汤水飞溅地满地都是。不料到皇帝忽然翻脸,赶紧跪在了地上。触及王公公的眼神,她只得知趣地告退。
“传旨,让小叶子过来。”周焱道。
王科走近了他,颤悠悠道:“老奴斗胆说一句,这个时候传唤萧公子,怕不是什么合适的时机。”
“罢了,”他缓缓闭上眼,道:“秘密传召李煦,去吧。”
李哲班师回朝,确实是一件值得皇帝出城亲迎的大事。
且不说他在边疆这些年,几次打退了游牧民族的入侵,他手中那几十万大军的重量,便是他说话的分量。周焱大喜之余,特意加封他为太尉,这等荣宠,是寻常人八辈子也得不来的福分。
只是满朝文武,一半视若不见,一半欣喜若狂,还有一人哭丧着脸。
他与秦王素来交厚,这事儿无需刻意打听,也大概知晓了。回到府中,见妻子贤淑,弟弟年少有成,妹子也长成亭亭少女,该考虑婚事了。正唠着家常,家仆来报,秦王夜访至府中,还望一叙。
李慧意笑道:“秦王爷真是思念大哥,哪有夜里来访的?”
“你呀,姑娘家,少搀和这些。”她大嫂嗔道,将她拉回了内室。李煦无需回避,他只是有些担忧地注视着妹子的背影,叹了声。
“走,小弟,咱们在书房见见王爷。”李哲起身道。见他唉声叹气,有些奇怪:“你有什么烦心事,说给大哥听听?”
“这可是说来话长。”李煦道:“还是先去见王爷吧。”
李哲点了点头,带头走入了书房。老友相见,还不及叙旧,秦王就朝他们行了个大礼,老泪纵横道:“李太尉,本王可等到你了!”
李哲忙扶起他,握住他的手,宽慰道:“王爷想说的话,李某都知道,您不必再说了。您先坐着,跟我兄弟俩说说具体的情况。”
家仆送上茶,秦王爷擦干了眼泪,将事情再次一五一十地道来。说到情深处,他呜咽道:“犬子虽然不争气,可到底是周家子孙啊!本王日日为此奔波,不敢回府,不敢看到老妻……好好的一个孩子,就这么没了。本王若不能给他讨还一个公道,活着又有何趣。”
“小弟,东厂那边是什么情况?”李哲沉吟片刻,问他。
李煦道:“哥哥,王爷,想必你们也知道,这事儿肯定不归东厂管。只是我在大理寺那边也有朋友,当时在场的不是死,就是先说黄傲杀人,后又改口,于是案子就被定了。那边肯定是做伪证,要推翻并不难,只要……”
秦王问:“只要什么?”
“只要陛下允许重审。”
当下又陷入一阵沉寂。秦王苦笑道:“那日我在文宣殿前跪了两个时辰,陛下犹然不肯看在老叔的份上,替我逮捕那凶手……”
“您老求的也太直接了。”李哲皱眉道:“案子已经定了,若没有证据推翻,那岂不是说陛下不公?”
“是啊,后来本王也想到了这一点。”秦王接着道:“我孩儿的尸身一直没有入殓,那确实不是自己撞到桌角上所能致命的。本王又寻了很多在场的证人,有的是萧贼不知道的,他们都能证明。”
“好。”李煦颔首道:“根据本朝律法,若是能……”他看着秦王。
秦王恍悟,又有些纠结:“若陛下不理会,又当如何?”
“你放心。”他淡淡笑道:“陛下曾秘密宣召我,你尽管放心去做。”
秦王告辞而去,李哲瞥了他一眼,道:“你有什么要说的么?”
见左右无人,李煦便轻声将那日皇帝密诏他的话,原本不动地跟李哲说了一遍。不免有些感叹:“陛下为萧贼束缚多年,真是难为他了。”
“陛下有如此雄心壮志,不愧是先帝的儿子。”李哲赞叹道,“我们李家世代忠心为主,绝不跟奸佞同流合污。如此匡扶皇室才是正业,只是此事要从长计议,免得萧贼警觉,反而害了陛下。”
“大哥不知,陛下密诏我后,太后也宣我过去。”
李哲道:“哦?”
“陛下虽和太后不睦,但是太后娘娘爱子情深,怎么肯看着萧贼糟蹋**基业。太后说,若我等匡扶帝业,她必然鼎力相助。娘娘还说,若是除掉萧贼,可许慧意四妃之位。”
这下李哲真的惊了,喃喃道:“四妃之位?”
自**开国以来,李家虽世代功勋,却从未出过皇妃。李家女儿行事粗犷,容貌也并不出众,没能入宫也是情理之中。李哲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他摇了摇头,道:“小妹那个脾气,恐怕不适合入宫。再说自古以来,后宫纷争不断,四妃的地位虽然尊崇,但到底不是皇后。”
他语气淡淡,但李煦听得出他话中的意思,接着道:“先前太后有意让师家的女儿为后,只可惜陛下同师姑娘彼此无意,这件事便耽搁了下去。太后只是随口一说,陛下,也还没有娶亲。”
那就是说,一切都还为时未晚。
李哲随口问:“小妹最近都在做些什么?”
“她呀,”李煦惭愧道:“是小弟没看好她,让她整日乱跑……私底下,她好像还认得陛下。”
“是么?那这些日子,也该让她嫂子教她学学规矩了。”
“是,大哥言之有理。”
今年的雪早早便飘落了下来,积满了街道庭院,给万物铺上一层纯白绒毯。
宫中来的人带走了黄傲,陛下宣布重审此案,半朝文武呼应,又列出了人证物证,不容萧公反对。
萧沅叶披着狐裘大衣,站在廊前看雪。她看着园子里的雪花琼树,凝视着天空中的琼英乱舞,轻声道:“怕是已经开始了呢。”
桃叶将手炉递给她,抿唇一笑:“姑娘怕什么?恶有恶报。”
她没有答话,摇了摇头,将手炉重新塞回桃叶的怀里。她转身踏入了雪地中,走出萧府,钻进了马车里。趁着现在出行还算自由,先去见一见想要见的人。
一个时辰后,马车缓缓行驶出宫门,萧沅叶卧在车厢里,眼皮子有些沉。
正在她昏昏欲睡之际,车轮吱呀一声停了下来,将她彻底惊醒。萧沅叶掀开帘子,问:“怎么停了?”
没有人回答她。车夫似乎是中了哑咒,全都呆呆地站在原地。
她走下马车,白茫茫的雪地中,一人蒙着银色面纱,长发如墨,翩然立在原地。那人忽然开始唱,声音分辨不出男女,声音随风而递,好像唱的是——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那人展袖而飞,萧沅叶怔了怔,不顾风雪交加,纵身追了上去。不知跃过几家几户,她看到那人站在树下,背对着她。
萧沅叶喘了喘气,指着那人的后背,道:“宗越!你以为我怕见到你们吗?”
“一别多年,叶儿果然没变啊。”
宗越缓缓转过身,摘下了面纱。他有着一张极美的脸,眸光璀璨,当令闺阁少女自惭。他一身白衣,似乎要与天地融为一体,只是眉眼过于倨傲。他瞄了眼她握紧的拳头,轻笑道:“看来是一点都不想见到我啊。”
“她呢?”萧沅叶冷着脸问。
他挑了挑眉,不远处传来清灵的笑声,刹那间佳人翩然而至。与宗越的清冷相反,佳人一身红裳似火,身量高挑,比萧沅叶大约高出了一头有余。
“叶儿这些年是不是没吃好,”佳人嫌弃道,伸出玉手摘下面纱。萧沅叶痴痴地看着那张与自己有五分相似的面孔,呜咽一声,奔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