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宦-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回过神来。
回过神来之后,他的下一步动作却是站起身向谢雍作揖行礼,道:“小婿恭喜岳父贺喜岳父,高升有望前途无量。”
谢雍皱眉,道:“高升有望前途无量?你这是什么意思?”
尹衡拉了椅子坐到谢雍旁边,压低了声音道:“陛下成立内卫司,说是要从宫中派人过来,若我所料不错,他要派的这个人,八成就是刚刚回京的御前常侍长安。”
“长安?这个太监的名字我倒是也略有所闻。只是,即便是派他过来,我又何喜之有?”谢雍不解道。
“岳父,您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受陛下信任,而您这个位置又是相当要紧的,若是在丞相倒台之前您不能顺利进入陛下的阵营,您觉着您还能保住这个位置吗?李儂的前车之鉴在那儿,当今陛下虽然未及弱冠,然而不发作则已,一发作那便是一贬到底相当狠厉啊!
“他不信任您,但是正如您刚才所言,他又需要您这个部门发挥作用助他扳倒政敌,所以,他必会派他身边最受他信任与重用的人来。这个人,就是长安。
“您别瞧着这长安只是个太监,其人可不一般,他此番兖州之行便是受陛下秘派,而在赢烨手里,他还救过钟羡的命。钟羡可是太尉的独子,与他有了这份生死之交,那长安与太尉府的交情能浅吗?
“这样一个深受陛下信任与重用,又与太尉府交情匪浅的人从今往后便与您在一个衙门里共事,与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可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只要您拢住了他,何愁不能翻身?而您作为司隶校尉,受陛下信重百官忌惮,根本不用陛下再行提拔,只要名副其实了,便是高升。”尹衡目光灼灼道。
谢雍思虑片刻,点头道:“你说的有几分道理,只是这个太监……”
“岳父大人不必担心,太监始终是太监,不可能顶替您的位置位列朝堂。而这位长安公公在小婿出使益州时曾经帮过小婿的忙,小婿还未来得及谢他。如果他与岳父大人成了同僚,小婿自是要请岳父大人代小婿向他聊表谢意的。”尹衡笑道。
谢雍眉目彻底舒展开来,在尹衡的罪过声中为两人将酒杯斟满,端起酒杯道:“我有了你这个贤婿,真乃如虎添翼,不愁大事不成啊。”
尹衡与他干了杯,谦逊道:“岳父过奖了,小婿年纪轻资历浅,该是小婿需要岳父的提携才是。”
他这一说,谢雍倒是想起一事,道:“对了,今日陛下在朝上说要设立理政堂用以分拣奏折,这可也是个相当重要的部门,目前由王咎负责,进入这个部门的官员名单,大约王咎也会参与拟定,你是他的学生,能在其中谋得一席之地吗?”
尹衡叹气,道:“若益州之行没出岔子,小婿或许还有这个脸面去拜托一下王大人。可是,钟羡毕竟是吃了我带去的东西中的毒,虽然学生可以肯定这毒是藏在太尉府的内奸所下,但是太尉府至今也没有拿出人来证明小婿的清白,小婿……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
谢雍闻言,沉吟片刻,道:“若说这分拣奏折,若无一定的经验和阅历,也分不出个轻重缓急来。但是像你们这等年轻人,就算进去打打杂耳濡目染一下,于将来立足官场而言也是大有裨益的。”
“岳父大人所言,正是小婿心中所想。”尹衡忙附和道。
“既如此,那我就代你去与王大人打声招呼吧,总不能因为一时的不走运就剥夺年轻人学习的机会不是。反正也不是什么要紧职位,这点面子,相信他王咎还是要给我的。”谢雍道。
尹衡站起,向谢雍深深作揖,道:“那就有劳岳父大人了,岳父大人的提携之恩,小婿没齿难忘。”
第399章 心有所属
太尉府,钟羡已在家休养了十多天,身体已无大碍,但是朝廷迟迟未有新的任命给他,他也只能继续在家里呆着。
他已从父亲口中知道了王进宝是奸细之事,父亲怀疑此事是长安故意设计,但他却不相信。
若说长安借他之手在太尉府安插一个眼线,替陛下关注一下太尉的动向,这样的事她也许做得出来。可是,那奸细往他娘带给他的糕点中下了毒,而且是那样烈的毒,那么,此人就一定不是陛下和长安所派。虽然当时他如果被毒死在益州,或许有利于陛下和他父亲同仇敌忾,但他不能相信陛下会如此狠心。
再者,如果王进宝真是陛下派进来的,往他的糕点中下毒也是受陛下指使,那么长安救了他,岂不等于破坏了陛下的计划?此番回来陛下又何以会派人尽心竭力地照顾她伺候她,并隐隐透露出想要委以重任的意思?除非,陛下对她真的不仅仅是主仆之情。
这件事在他心中疑点主要有三,其一,这王进宝确实是长安托付他的,本来要送出城,可是后来一系列的变故此刻想来更像是刻意为之。其二,这王进宝偷了他爹的虎符。其三,这王进宝下的毒,长安竟然能解。
这王进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钟羡百思不得其解,但他心中还是相信长安的,不管怎么说,如果陛下要对他不利,那长安必定会知道。她既然还想回陛下身边当差,自然要以陛下的利益为重,此番兖州之行,若她真想要他死,根本都不用自己动手,机会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更别说她还替他挡过一支毒箭。
比起毫无根据的在这儿胡乱揣测,他更想以后有机会亲自听长安怎么说,也许,她也是受蒙骗的人之一呢。
抬眸看了看窗外阳光灿烂的庭院,他脑海中忽浮现出当初在兖州府衙的一幕幕来。他在三堂处理公务,当眼睛疲累时,他会看向窗外暂做休息,偶尔便会看到长安从他窗前经过或是在院中与人闲聊。她身姿轻盈步履从容,有时候浅笑盈然,有时候若有所思,然不管是哪种表情,阳光下看去都生动至极。当时不觉有什么,如今回想起来,却只觉那一刻真是风轻日暖岁月静好,若能将那一刻留上一辈子,也是挺好的……
“羡儿。”
钟羡正想得入神,耳边忽传来一声轻唤,他转过脸一看,忙站了起来,道:“娘,您怎么又过来了。”
“听听,怎么又过来了,你这是嫌娘来的次数太多呀。”钟夫人嗔怪道。
钟羡忙道:“哪里,只不过娘要总管这一府的庶务,已经够您累的,还这么一日几回地往孩儿院中来,岂不是更累了么?孩儿如今身子大好了,您尽可不必操心了。”
“你若什么时候能娶个夫人放在房里照顾你,为娘才能真正不担心你。”钟夫人令丫鬟将端来的汤盅放在桌上,屏退屋里的仆从,与钟羡分坐在窗下的几案两旁,道:“来,先把这汤喝了。”
钟羡刚听到钟夫人提起娶妻之事,正有些紧张,见钟夫人自己转移了话题,心中略略一松,道:“有劳娘亲。”说着端起汤盅来饮。
钟夫人看了看窗外,又收回目光看着钟羡问:“方才你独自一人,看着窗外笑什么?”
钟羡怔了怔,道:“我没有笑啊,娘您看差了吧?”
“哼,你娘我看别人或许看不清楚,看自己的儿子还能看不清楚?明明笑了还抵赖,有内情。”钟夫人一脸明察秋毫的精明。
钟羡无奈道:“好吧,您说笑了就笑了。”
钟夫人见他这敷衍的模样,忍不住叹了口气,道:“羡儿,实话跟你说吧,为娘的现在什么都不操心,就操心你的婚事。都说成家立业成家立业,当初你为了你的抱负,还未成家便孤身一人跑到兖州当官去了,娘也没阻止你。如今既然回来了,年纪也不算小了,无论如何,今年都应当把婚事给定下来了吧?”
钟羡垂着眸慢慢放下手里的汤盅,沉默了一刹,抬眸对钟夫人道:“娘,此事我还未曾考虑过,您容我好生想想。”
钟夫人道:“这原本也是急不来的事,你想归你想,但这个亲,总是要成的。娘呢,是不想委屈你,所以就想问问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子?你想何时成亲,你慢慢想,那娘也得给你慢慢物色人选不是?”
“娘,我如今年纪也不算大,您何必急着给我张罗亲事呢?当初爹不是也到二十七岁才有的我么?”钟羡道。
“那能一样吗?那时候多乱呐!而且你别搞错了,你爹成亲可不晚,只因为那时候天下大乱,他成年的在外头打仗,与为娘聚少离多,所以生你才生得晚了。如今天下太平,旁人家的儿子十七八岁就成亲了,只有那本身品行不端抑或家世不好的,才拖得晚呢。像你家世人品样样出挑,却迟迟不成亲,人家虽不敢说到为娘面前来,背地里还不知怎么编排你。”钟夫人道。
钟羡沉默。
他这模样让钟夫人心中愈发忐忑起来。她为什么如此着急地催着钟羡成亲,那是因为他那次中毒意识不清之下曾和那太监长安……那件事本来就成了钟夫人心中的一根刺,这次去兖州,那长安居然还秘密跟同随行,两人在一起近一年之久,这让钟夫人深感不安,催钟羡成亲,不过是她急欲证明,她的儿子,没有断袖之癖。更关键的是,那王进宝居然是长安那太监安排进来的,可见那太监对钟羡根本就是居心叵测,若钟羡还跟他牵扯不清,名声就不说了,他的安全才是她真正担心的。
“羡儿,你到底什么想法,你倒是跟娘说啊。”钟夫人按捺着心中的焦虑心平气和道。
钟羡起身,走到钟夫人面前,忽然跪下,道:“娘,请恕孩儿不孝,孩儿已有心仪之人,此生若要娶妻,只愿娶她。”
钟夫人听他说是娶妻,心中大大松了口气,微微笑道:“这怎么能说是不孝呢?你已有心仪之人,此乃好事啊,省得娘再费时费力地去给你寻摸了。说说看,是谁家的姑娘?”
钟羡低着头道:“孩儿之所以说不孝,是因为,孩儿暂时还不能告诉娘她的身份,也不能娶她。”
钟夫人愣了一下,蹙眉问道:“为何?”
钟羡道:“孩儿不能说。”
“为何不能说?以咱们钟家的名声,哪家的女儿娶不得?你尽管说来,娘为你做主就是了。”钟夫人道。
“娘,孩儿真的不能说,请您别再逼问了。待到能说之时,孩儿自会告诉您的。”钟羡有些愧疚道。
“那何时能说?”
“孩儿不确定。”
钟夫人盯着钟羡看了一会儿,道:“羡儿,你该不是在糊弄为娘吧?”
“孩儿不敢。”
“那是谁家的姑娘这般说不得?听你所言,仿佛要娶她还困难重重一般。既如此,为何又一定要是她呢?”
钟羡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因为,孩儿对她做尽了不该做之事,孩儿,必须娶她。”
做尽了不该做之事?以钟羡的人品德行,又怎会在婚前与人做尽不该做之事?
钟夫人震惊之余,忽然想起那次她去西跨院看望纪家姐弟,为了试探那位纪姑娘与钟羡的关系,她故意以她有个内侄还未成亲为由,要给她牵线做媒。当时纪姑娘坚辞不肯,她说对方只要人品好,不在意姑娘家世,她依然不肯,问她原因也不说,后来逼急了才说了句“配不上”。
莫非,她的那句“配不上”其实是指,她已失身于钟羡?
而钟羡怕她嫌弃纪姑娘婚前失贞,又无家世依托,所以才不敢明言?
钟夫人越想越觉着合理,于是问钟羡:“你口中的那个‘她’,是否就是指的纪姑娘?”
钟羡一怔,抬起头道:“娘切莫乱想,孩儿与纪姑娘毫无关系。”
“毫无关系?那娘若是把她嫁了,你也无所谓么?”钟夫人以为钟羡是不敢承认,于是故意激他。
“娘切莫乱来。”钟羡忙道,“孩儿照顾纪家姐弟与李展,不过是受安公公所托,这三人是她带回盛京的,将来要如何安排,自然也该由她做主。”
“什么,又是受长安所托?”钟夫人只觉一阵头晕目眩,无力地歪在椅子上。
“娘,您没事吧?”钟羡忙站起身去扶她。
“我没事,你……”钟夫人抬头看了看,见钟羡一脸关切,有些话顿时就说不出口了,最后只道“你好生歇着吧,娘先回去了。”
钟羡看着钟夫人出了秋暝居,想起自己方才的回答,心中不免有些愧疚。
娶长安为妻,他并没有这个把握,但钟夫人一说到成亲娶妻,他心中能想到的人选唯有她而已。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他确实对她做了许多逾矩之事,虽说每次不是他被下了药就是迫不得已,但这一切都不能抹去他亏欠她的事实。另一方面,他始终觉着,作为一个女子,她这样活着实在是太累太辛苦了,若有可能,他愿意保护她照顾她。她若能无忧无虑,笑起来的样子一定更加好看。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在她不配合的情况下,他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钟夫人回到赋萱堂,越想越觉着心中发慌,于是派人找个借口把竹喧唤了过来。
“竹喧,少爷在兖州时,可曾与什么陌生女子接触过?”钟夫人思前想后,钟羡去兖州之前,从没有夜不归宿之事,出门也总会向她禀明要去哪里,和谁一起,大多是会见朋友与同窗,绝没有和什么女子做尽不该做之事的机会。那么,要出事,也只能是在去了兖州之后。
竹喧想了想,道:“没有啊,少爷到了兖州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府衙处理公务,身边伺候的都是咱们府里带去的人,并未与什么陌生女子接触过。”
“你再仔细想想,这近一年的时间,真的没有吗?”钟夫人问。
竹喧认真想了想,道:“回夫人,自奴才从益州回来之后,少爷那边的情况奴才不得而知,但在此之前,少爷真的没与什么陌生女子接触过啊。”
钟夫人心中暗自生疑:那羡儿此话从何说起呢?莫不是还是不愿成亲的借口而已?但看他神情,又不似作伪,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啊,夫人,奴才想起来了,若说少爷身边的外来女子,真的没有,假的倒是有一个。”竹喧忽道。
“假的?”钟夫人疑惑不解,“这女子还能有假?”
“嗯,是假的。安公公为了掩饰太监身份,假扮新雨跟在少爷身边伺候。那扮的是真像,不知他底细的人根本都看不出来是假的。”竹喧道。
钟夫人这下彻底懵了,喃喃道:“这是魔怔了,把假的当成真的了?”反应过来后又觉不对,那若是把假的当成真的了,做尽不该做之事,到底又是真的还是假的?
次日一早,长乐宫东寓所。
长安穿戴整齐,对着镜子整了整帽子,又揉了揉自己稍显苍白的脸,这才转身出门,向甘露殿的方向去。
分别了近一年,这长乐宫似乎一点没变,一花一草一砖一瓦,依稀还是她离开前的模样,只路上碰见的太监们有个别眼生的,但对她都是点头哈腰恭敬有加。
宫里人耳目最灵,她养病的这十来天,太医一日隔一日地来诊脉,人参灵芝燕窝鹿茸就跟不要钱似的往东寓所送,这哪是一个太监该有的待遇?再加上司隶部下面要增设一个内卫司,陛下要亲自派人过去负责这个内卫司的日常工作的消息在宫里都已经传遍了。诏令下了这么久,司隶部都把内卫司的地方给腾出来了,陛下却迟迟不派人过去。为什么还不派人过去,原因这不明摆着的吗?因为他想派的人,暂时还不能过去。
长安虽不想自作多情,但也认为内卫司的这个位子应该是给她留的。她心中有些感慨,原本就打算此番回来要为了掌权而对他不择手段了,然而不等她动手,他却自己放权了。慕容泓这个男人,旁人永远都猜不到他下一步到底要做什么,又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个凭她的智慧也无法完全掌控,地位上比之于她又有绝对优势的男人,果然就是不能如钟羡一般让她心不设防全然信任啊。
不过,根据这十几天来他对她非一般的厚遇来看,她觉着他目前八成是想向她发射糖衣炮弹。糖衣她是肯定要舔掉的,至于炮弹么,是替他兜着还是给他扔回去,就看他接下来的表现了。
第400章 相见
长安一路走到甘露殿前的海棠树下,看着右侧那棵海棠树树干上的刻痕,她心中不免有些感慨。这一趟她出去,因她而死的人可以刻满一小半树干了,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她这又算什么呢?
“诶?你哪来的啊?让让,这扫地呢。”耳边忽传来一道极不客气的声音,长安转过脸一看,是个面生的小太监。
她还未来得及说话,长寿便从甘露殿内疾奔出来,上来就呵斥那小太监:“作死呢,连安公公都不认得,那眼珠子莫非长着用来喘气的?”
小太监虽没见过长安,但显然听说过她这号人物,一听她的名头那脸顿时就白了,卑躬屈膝告罪不迭。
“寿公公,别这么严厉嘛,人家确实没见过我,不认得我又有什么稀奇的。”长安挥挥手让那小太监退下,笑着对长寿道。
长寿也笑道:“安公公,你不知,我这也是为他着想,如今这长乐宫规矩严着呢,像他这么没眼色,早晚得给发落了。不说他了,安公公你这身子大好了?”
“不过伤寒而已,不好我哪敢到御前来?陛下还未下朝?”长安问。
“是,陛下最近政务繁忙,上朝时间都比较长。”长寿说着,看了眼长安,试探道“安公公,你此番秘去兖州,可是立了大功了吧?”
长安面露得意,道:“那是,如若不然,谁又能知道大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居然聘过赢烨的亚父当幕僚呢?”
长寿神色一僵,讪讪道:“确实是不可思议。”
“你方才说如今这长乐宫规矩严着呢,什么意思?”长安问他。
长寿道:“是中常侍张公公,他对陛下说长乐宫宫人多有偷奸耍滑怠忽职守之弊状,实在是不成体统,所以建议陛下要整肃宫纪严于律下,陛下同意了。在以前,陛下若是不在甘露殿,咱们去一下净房甚至在外头逗留一会儿,那都没事,现在可不行了,我出来跟你说话,那都是违纪,待会儿若是他要追究,你可得帮着求个情啊。”
长安笑道:“那你还是回殿中去吧,我也不能一回来就坏他的规矩不是?”
话音方落,紫宸门那边隐隐传来侍卫的行礼声。长安抬眸看去,远远便见一人肤白如玉金冠龙袍,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向这边行来。其风姿仪度,如同一朵迎风傲举的牡丹,那束带当风秀骨清像的模样,让长安很是不合时宜地想起一句“美人在骨不在皮”,虽还看不清眉眼,然观其身形,便知来者定是个美人。
慕容泓心中还在盘算着方才朝上所议之事,漫不经心间一抬头,看到海棠树下站着的那个人后,他步伐忽而迟滞。
这一瞬间的迟滞,不仅仅是因为他看到长安站在那儿,更是因为,直到长安站在了那儿,他才注意到,原来那两株海棠早已到了花期,开得纷披婉垂云蒸霞蔚。
这样繁茂热烈的两树花开在他的殿前他都未曾发现,可见没有长安在身边的日子,他的心里眼底,到底还剩下了些什么?
短暂的停顿过后,他又恢复了正常步伐,款款来到殿前。
长安与长寿行过礼后,他看着长安,语气与表情一般平静,道:“好了?”
“托陛下洪福,奴才已经大好了。”长安笑盈盈道。
“甚好,进来吧。”慕容泓转身向殿中行去。
到了内殿,长福等人伺候他换了常服,将龙袍挂在殿中铜镜旁的衣架子上。
慕容泓在书桌后坐下,屏退众人,独留了长安在殿中。
“上次钟羡已经跟朕汇报过兖州之行的情况,但很多细节他都语焉不详,朕想听你再说一次。”他抬眸看着站在御案对面的长安道。
长安道:“是,那奴才就从遇到李展开始说起吧。”
兖州之行,若说钟羡向慕容泓汇报的不过是个框架,那长安此番无疑就是来填充细节的。
比之钟羡,她自然知道许多只有她才知道的细节,比如说李展和那块铜牌,比如说她与冯士齐的来往,又比如说,她决定刺杀赵王父子的原因。
她在说话的时候,慕容泓就坐在那儿静静地看着她。她与去年离开时不同了,瘦了,高了,气质比之当初更加沉着稳重,言辞虽一如既往的恭敬婉切,举手投足间却多了一丝以前所没有的气势,似是有什么强大的力量在背后支撑着她一般。
当然,这些他其实都不是很在意,若论强大,这天下,谁又真正比得上他呢?更别说只要不死,他会越来越强大,名正言顺地强大下去,直到真正的睥睨天下唯我独尊。
他在意的是,她的眼神还是那么生动灵活,她的表情还是那么从容自若,甚至于她的语气,都跟以前一般,恭敬中略带一丝讨好般的亲昵。但是,在她身上,他找不出一丝与想念有关的痕迹。
近一年的时间,三百多个日日夜夜,在此时的她眼中,就好像根本不存在一般。她像是昨日刚刚离开,而今日就已归来,不需要思念任何人,也根本不会去思念任何人。
慕容泓发现了这一点后,便渐渐收回了投在她脸上的目光,转而看着自己御案上的笔挂。
他所不知道的是,其实长安在初初见到他的瞬间,心中是有些不合常理略带感伤的跃动的,只是他表现得那样平静,平静得那样自然,自然得甚至让人有了疏离感。于是那份原本就不算强烈的跃动,也就随着这丝疏离感渐渐消散了。
长安原本就是个自制力不弱的人,她想让自己表现出何等模样,自然就能做到百分百的相像。
“……察觉刘璋与冯得龙不对付,而刘璋又欲借刀杀人的计划后,奴才就想着,决不能让钟羡毫无意义地死在他们的内斗中,如若不然,不仅太尉与陛下要生嫌隙,失去钟羡这样的臣下,对陛下而言也绝对是一大损失,兼之当时别无选择,所以奴才才出此下策……”
慕容泓听着长安对刺杀赵王父子之事的解释,这样的理由即便是真的,在他看来也不足以给她刺杀赵王父子的胆量,但是她给出的这个理由的核心使他心中倍感熨帖,于是他也就不打算深问了。
长安的汇报告一段落后,慕容泓问她:“在赢烨手中有没有受什么罪?”
“没有,除了冬天不给汤婆子外,他倒也没怎么为难奴才与钟羡。”长安深知慕容泓小肚鸡肠,她若敢说在赢烨手中受过的罪,嘉容那小哭包接下来的日子估计就真不好过了。
慕容泓顿了顿,复又抬眸看着她道:“听说在回程中你为钟羡挡过一支毒箭,钟羡对你甚是感激。”
长安有些无奈道:“奴才跟他解释过多回了,他就是不相信。陛下,您是了解奴才的,您觉着奴才是愿意为了旁人献出己命的人吗?”
慕容泓目光清澈而幽深地看着她,不语。
长安腹诽:一年不见这小瘦鸡怎么深沉了这么多,真有些不习惯。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孟槐序派来的杀手在围剿我们,钟羡他们把奴才护在身后,奴才身无缚鸡之力,丝毫也帮不上忙,只能留意周边情况,以期给钟羡他们减轻一些负担。就在那时,奴才无意中看到道旁的树后有人用弓箭瞄准钟羡,情况紧急,若出言提醒恐怕他来不及躲闪,于是奴才就伸手推了他一把。谁知奴才去推他时他正好往前一跃,奴才推了个空,重心不稳踉跄了过去,钟羡一回身,就见奴才挡在他面前,还中了一箭,然后才有了这场误会。”长安解释道。
慕容泓听罢,半晌不言。
殿中静默了良久,慕容泓道:“替朕磨墨。”
长安过来给他磨了墨,慕容泓当着她的面写了一道封官诏书,吹干后递给她道:“此番兖州之行,你不仅替朕剪除了心腹大患,更将钟羡毫发无损安全带回,不负朕望功在社稷,这,就是朕给你的封赏。”
长安双手接了诏书,忙跪下谢恩,平身后却又磨磨蹭蹭地挨过来道:“陛下,奴才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陛下可否应允?”
“什么请求?”
“就是奴才这官职名称能不能改一改?您看,内卫司督司,内卫司都死,这也太不吉利了。”长安嬉皮笑脸道。
慕容泓见她故态萌发,心中倍感亲切的同时,面色自然也忍不住轻松起来,问:“那依你之见,改成什么名称为好?”
长安想了想,道:“内卫司指挥使如何?”
慕容泓只得重新再写一封诏书。
“陛下,那这个内卫司,是由奴才一个人全权负责么?”长安问。
慕容泓点头道:“自然,谢雍手下有一千二百名徒兵,如有需要,这些人你也可随时调用,但是,一定要通过谢雍,你不能亲自发号施令。”
长安明白,这意思就是刺探调查之类的事情内卫司去做,而抓人抄家之类的事情,则由谢雍去做。换言之,谢雍和她乃是一明一暗互相配合的关系。
“奴才省得,谢陛下隆恩。”不费吹灰之力便达成了目标,长安此刻可谓心满意足。
慕容泓从她身上收回目光,摊开案上的奏折道:“若无它事,你退下吧。”
“是。”长安拿着诏书退出内殿。
慕容泓看着她的衣角在殿门处一闪即逝,捏着奏折的手指却渐渐发了紧。
他觉得自己方才表现得很好,冷静克制,从容不迫,丝毫不损他身为皇帝的威仪与气度,可是……
长安出了甘露殿,向东寓所走去,走着走着,便出了神。
慕容泓他变了,以往,只有两人在冷战之时,他才会用今日这般平静的目光看着她,如若不然,他看她的眼神,总是柔软而温艳,如同三月江南开在霏霏细雨里的花一般,有种让人不能去就不忍去折的美丽。
而如今,这种美丽,不见了。
他与她,仿佛终于各归其位,除了主与仆的关系之外,再无其它牵扯。
这本是长安一早盼望的结果,然而当这一天终于来临之时,她不知自己心里为何还会升起这般清晰而深刻的失落,就仿佛被人夺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却永远不能开口去要的那种失落。
她有点难过,但她知道自己很快就会熬过去的。感情是把双刃剑,既能让她得到旁人得不到的利益,也能让她承担旁人不必承担的责任。没了这份感情,她固然在慕容泓这里失去了一份保障,但同时也多了一份自由,而这份自由,足以让她赶在他卸磨杀驴之前,为自己留好退路……
“安哥,安哥!”
长安正琢磨着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身后忽传来长福的叫唤声。她驻足回头,只见长福站在不远处对她道:“安哥,陛下召见。”
长安再次回到甘露殿内殿,发现殿中只有慕容泓一人,而他正站在书架前看书。
“陛下,召奴才回来有何吩咐?”行过礼后,她立在门内道。
“把殿门关上。”慕容泓手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