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冷傲王爷,逆天宠-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传闻槐树阴气重,不宜种在家宅之中。
当初建这七王府时,此树就已长在这里了,见其枝繁叶茂,陆泓琛便没叫人挥刀砍去,之所以系上红绸带,是为了讨个吉利。
石子从竹箐手中“嗖”地飞了出去,正中那绸带。
福来一溜烟跑过去瞧,见绸带上多了一个拇指粗细的小孔,立刻眉开眼笑地拍手叫好:“竹箐姐姐,你真厉害!”
杜青却看得分明,这点力气、这点准头,与她之前的身手相去甚远,一时半会儿倒还用不着提防什么……
竹箐与福来这一大一小很是投缘,很快就混熟了。
这日冬儿出府买胭脂,福来在府里闷得慌,便也要跟去玩儿。
临走前,还特地问了竹箐是否要带些东西回来。
“我记得街头有个姓李的卖货郎,他做的糖豆最是好吃,不如你帮我买个几两,余下的钱你自己也买些零嘴。”竹箐递过几两散碎银子。
福来接过银两,喜滋滋地去了,不出半个时辰就带回了满满一布袋糖豆。
糖豆晶莹剔透的,有红有绿,捏一把在手里甚是好看。
福来眼尖,瞧见其中一颗非红非绿,而是紫的。
正待细看,已被竹箐一股脑全拿了过去:“这糖豆,你没偷吃吧?”
福来摇起了头:“当然没有,冬儿姐姐昨日告诉我,偷了东西,个子就长不高了,我才不想当个矮子!”
“那就好……”竹箐轻轻舒了口气。
与此同时,冬儿匆匆来到了秦雨缨房中,递给一个精致的小盒:“王妃娘娘,街上新开了一家蔺记点心铺,您尝尝他们这糕点!”
打开盒子,里头是搭成井字小塔的豌豆黄。
雪狐走丢,秦雨缨本无心吃这些,见冬儿一脸认真,便拿起尝了一口。
这豌豆黄入口即化,那叫一个沁人心脾。
她点点头:“着实不错。”
若小胖狐也在,定是极喜欢吃这些……
这么一想,她不由有些恍神。
冬儿哭丧着脸,打断了她的思绪:“王妃娘娘您有所不知,那蔺记可不得了,不止豌豆黄做得格外好吃,驴打滚、山楂糕也是喷香扑鼻、甜而不腻,一下子就将糕点铺子的生意全给抢走了……”
如今已是深冬,河里哪还有什么虾?
故而,麻辣小龙虾早已断了货。
没了招牌小吃,铺子里的老式点心极少有人问津,堆积成小山,眼看就要快发霉了,倒是新开的蔺记生意一日好过一日……
冬儿见了,心里那叫一个焦灼。
第一百零三章 表兄
“做生意当然有赚有赔,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秦雨缨倒是淡定。
只是她没想到,她没打算理会那蔺记,那蔺记的人,居然主动找上了门。
这日下午,小厮忽来禀告:“王妃娘娘,有位公子说是您的表兄,送来了许多点心。”
表兄?
大舅牧伯宏膝下只有女儿,并无儿子,二舅牧仲奕则尚未婚娶,她何来的表兄?
秦雨缨正听得诧异,那小厮又补充了一句:“那人说,他叫蔺长冬。”
那人姓蔺?
这一姓氏并不常见,秦雨缨想了想,让小厮将人带了进来。
那蔺长冬一身玄色长衫,长得温润如玉,手里还挥着把泼墨折扇,瞧着一点也不像个生意人。
一见秦雨缨,他就牵着唇角笑开了:“表妹,许久未见,听说你已是七王妃了?”
“许久未见?”秦雨缨柳眉微挑,“我何时见过你?”
“当然是小时候了,那时你还是个鼻涕虫,由表姑的丫鬟带着,在院子里玩泥巴,玩得满身都是,”蔺长冬眉飞色舞地说着,扇子在手里一晃一晃,“那个丫鬟叫什么来着……哦,对了,叫东荷。”
母亲身边,的确有过一个叫东荷的丫鬟。
只是秦雨缨并不记得,自己何时玩过什么泥巴。
她看了看那蔺长冬,问:“大冷天的挥着扇子,你不冷吗?”
蔺长冬收起那折扇放入袖中,道:“表妹果真是个直白人,表哥我只是担心满身铜臭味地来见你,你那家丁不肯放我进来,故而才随便拿了把扇子装一装斯文。”
秦雨缨听得玩味,若说直白,这人与自己相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是我姨母的儿子?”她问。
蔺长冬闻言一笑:“表妹又在同我开玩笑了,你只有两个舅舅,哪有什么姨母?”
这么一试,竟没能套出他的话来。
秦雨缨眯了眯一双清澈的眸子:“那……你是大舅母家的亲戚?”
“非也非也……”蔺长冬摇了摇头,“我是你外祖母仲弟的长孙。”
“外祖母姓贺,你若是她仲弟的长孙,怎会姓蔺?”秦雨缨戳穿他。
“表妹有所不知,我祖父年轻时看上了一个南疆女子,也就是我祖母,后来他做了上门女婿,连带着我爹与我也随了母姓。”蔺长冬一本正经地解释。
他的确有南疆口音,见秦雨缨似乎仍旧不信,不急不缓地从怀中摸出一封信,递上道:“我先前去了辽城一趟,祖姑母得知我要来京城,便让我将这封家书带给你。”
祖姑母,指的应当就是外祖母了。
这亲戚关系绕来绕去,听得秦雨缨脑仁有点疼。
拆开信,果然是外祖母的笔迹,说家里安然无事,自己的病也逐渐痊愈,问她在京城可还安好,还有,那七王爷是不是得罪了皇帝,为何忽然被免了官职……
收起那信,秦雨缨看了一眼蔺长冬:“原来真是表兄,恕我方才多疑了。”
蔺长冬摆了摆手,一副并不怪罪的样子,袖中的扇子不知何时又捏在了手里:“表妹这么说,就太见外了……”
“不知表兄此番前来,所为何事?”秦雨缨径直问道。
“当然是为了铺子的事,我蔺家世代经营各色点心,只不过一直只在南疆,未将生意做到京城来。近来南疆数月未雨,已是闹起了干旱,这一闹干旱,生意就不好做了,故而我才来这儿开了几间铺子,巴望着这几间铺子多少能带来点收益……”蔺长冬将事情的原委一一道来。
秦雨缨却没有这个耐心听他说下去:“重点是?”
“重点就是,表哥我在京城人生地不熟,表妹贵为王妃,可否帮衬一把?”蔺长冬倒也不绕弯子。
“如何帮衬?”秦雨缨问。
蔺长冬忙不迭诉起了苦:“自然是帮我与那永安街上的地头蛇打个招呼……表妹你是不知啊,这两日我的铺子刚开张,隔壁铺子就派了人过来砸起场子,来的小丫头片子那叫一个牙尖嘴利,一下说我这儿的豌豆黄太甜,一下又说我这儿的驴打滚味咸,还诅咒我早日关门大吉……”
话未说完,忽然转目瞥见了一个人,不由奇了:“诶,表妹,这小丫头片子怎么在你府上?”
“是你?”冬儿是来送茶的,一抬头瞥见了蔺长冬,满眼皆是敌意,“你来干什么?”
蔺长冬总算明白过来了,脸上不由多了几分尴尬之色,问秦雨缨道:“这……这是你府上的丫鬟?”
“是啊。”秦雨缨淡淡点头。
“误会一场,真是误会一场……”蔺长冬干笑了一声。
“王妃娘娘,这人就是蔺记的老板!”冬儿连忙禀告。
言下之意,此人绝非什么好货色。
“这位姑娘,在下先前并不知你是表妹的丫鬟,多有得罪,还望海涵……”蔺长冬拱手。
表……表妹?
冬儿听得好不诧异,王妃娘娘何时有了一个这么二皮脸的表兄?
“永安街上的地头蛇,你已见过了。”秦雨缨眉梢微挑。
一说起话来便滔滔不绝的蔺长冬,难得地结舌了一次:“这……”
“听说你带来了不少豌豆黄?”秦雨缨问。
“是啊……”蔺长冬连忙点头不迭。
“将豌豆黄的配方留下,地头蛇便不找你麻烦了。”秦雨缨道。
蔺长冬未加犹豫便答应下来:“不过是个配方罢了,不管表妹想要多少配方,我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冬儿取来笔墨纸砚,蔺长冬略一思忖,提笔写了满满一页,才将配方写完。
其中不止包含原料,且还一一写明了制造步骤,包括如何细筛能使口感更佳,加哪种糖能让甜味更浓……
秦雨缨看完,道了声谢,叫下人将那页纸收入了书房中。
蔺长冬并未久留,拱手告了辞。
“王妃,您要这豌豆黄的配方,是打算同那蔺记争生意?”冬儿好奇地问。
争生意?
秦雨缨倒没想到这一层,她不过是想试试蔺长冬是否真如他自己所言,只是个经营糕点铺子的商人。
毕竟她对外祖母的笔迹只是认得,却并不熟识,那封家书,旁人轻易就能伪造……
第一百零四章 算账
可他方才分明信手拈来,一点也不像是在撒谎。
秦雨缨略一思忖,吩咐道:“去叫大舅母来。”
冬儿应了声是,脚步轻快地退下了。
常氏过来时,脸上带着忧色:“缨儿啊,我听说那旧宅起火了,还烧死了一个老太监?”
这样的事发生在牧家的地盘,着实不是什么吉利的兆头。
秦雨缨闻言不免自责:“大舅母,先前你给了我一些银票,让我将旧宅修整一番,若我及时叫人动工,或许也不至于闹出这种事……”
之所以迟迟未动工,倒不是因为那些银票被衙门充了公。
近来除了糕点铺子收益不佳,余下的铺子依旧生意极好,所赚的银两早已远远超出了那被充公的数目。
秦雨缨的顾虑,与那“牧伯”有关。
若贸然修整旧宅,免不了打草惊蛇,这一打草惊蛇,或许此人就不会再露面了。
而如今“牧伯”已死在大火之中,身份已被查明,旧宅也被大火烧得一干二净,眼看是要荒废了……
毕竟是出过人命的地方,就算重建,只怕也没人敢住。
“莫要这么说,有些事是天意……”常氏感叹。
“天意?”秦雨缨听出这话里似乎另有深意。
常氏勉强苦笑了一下:“也许是我这个当舅母的糊涂事做得太多,这才遭了老天爷的报应。”
“大舅母如此能干的一个人,怎会做出糊涂事?”秦雨缨问。
常氏摇起了头:“若非我一时糊涂,你母亲生前也不至于落到那般田地……”
此事一直是她心里的一个结,人已死了,这结便成了死结,拧在心头怎么也打不开,难受之余,还带着浓浓愧疚。
其实,常氏这辈子并非只做过这么一件问心有愧的事,还有一件事,她从未曾跟秦雨缨提及过。
那桩事最好是烂在肚里,一辈子也不用再说起……
“那些与大舅母无关,母亲遇人不淑,种种不幸皆是因秦洪海与赵氏而起。”秦雨缨说着,眸光渐沉。
常氏不提,她都险些忘了,母亲的人命债,她还未同那两个狼心狗肺的人一一清算……
从常氏口中得知秦洪海与赵氏狗咬狗的一幕之后,她心中出奇恼火。
有时她真怀疑秦洪海这人根本没有心,又或者他那颗心塞得了钱财、权势,任由这两者在其中腐烂、发霉、变臭,如今早已臭不可闻……
“你可有什么法子对付他二人?”常氏关心道。
若秦雨缨想不出办法,自己大不了亲自出马,去秦家替外甥、外甥女出一口恶气!
看着常氏异常热切的眼神,秦雨缨深觉这个大舅母,对秦洪海夫妇二人当真恨得牙痒……
“大舅母放心,我有法子,今日我会亲自去一趟秦府。”她答。
常氏点了点头,却还是有些担忧:“我总怕你这小娃娃心肠软,下不去狠手……”
事实证明她的担忧纯属多虑,秦雨缨心狠手辣起来,简直与平日判若两人。
她来到秦府时,只有秦洪海在,并未瞧见赵氏的踪影。
彼时秦洪海正坐在厅堂中,端着茶盏看着窗外愣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那茶盏没有一丝热气,显然早就凉了。
短短几日不见,他似乎苍老了不少,那模样怎么看怎么狼狈。
转目见到秦雨缨,他短暂地诧异了一瞬,立刻面露不善:“你来干什么?”
“自然是来找你。”秦雨缨答。
秦洪海心知她来找自己绝不会有什么好事,质问起了一旁的几个下人:“是谁让她进来的?怎么不先禀告一声?”
“老爷……方才不是您点的头吗?”一个小厮弱弱道。
他分明已禀告过了,且还禀告了两次,只怕是老爷自个儿没听见。
近来老爷也不知是怎么了,整个人就跟失了魂似的,或许与夫人收拾东西回了娘家一事有关……
其实,若单单只是赵氏回了娘家,秦洪海还不至于这么失魂落魄。
只是赵氏一走,就愈发显得这府中寂寥无比。
若秦可柔这个女儿,或是秦瀚森这个儿子在身边,也许他的晚景还不至于如此凄凉。
就算有赵氏那个啰嗦妇人在耳边念叨念叨也是好的……总之谁在都行,只要不是秦雨缨这个逆女就行!
可哪晓得,柔儿和森儿都不见踪影,赵氏也一直不曾回府,反倒秦雨缨这个逆女,带着个丫鬟施施然地过来了。
说是登门拜访,实则还不是来触他霉头的?
秦洪海一瞧见她就气得慌,二话不说地吩咐那小厮:“送客!”
秦雨缨面色自若:“这么着急送客干什么?听大舅母说,你那米铺专卖发霉的陈米?”
“什么专卖发霉的陈米?只是那掌柜一时糊涂,弄混了而已,回去告诉你那大舅母,米可以退,别想拿这件事要挟我!”秦洪海脸色难看至极。
“可那陈米吃得我府里下人拉了许多天肚子,这误工的银子,是不是该由你秦大人来赔?”秦雨缨问。
“你……你别欺人太甚!”秦洪海闻言气结。
“我只是实话实话而已,”秦雨缨语气始终平平,转目吩咐身后的雨瑞,“给他算算账。”
雨瑞一看就是个厚道人,算起账来仔仔细细,一点也不坑人:“七王府共有一百七十名下人,每人每月的例银是三两,折算下来,每日的工钱是一钱。连拉十天肚子,误工费是一百七十两,加之请大夫、买药煎药,以及通茅厕的钱……总共七百两。”
请大夫,买药……还通茅厕?
这简直……简直欺人太甚!
秦洪海听得那叫一个火冒三丈,只差没从太师椅上跳起来:“七百两?你怎么不去当土匪!”
“如今就是土匪也懂得明码标价了,你若给得起就给,若给不起……也不是不行,只是过了今日,莫要后悔。”秦雨缨道。
她极少威胁人,因为对付旁人,根本没有威胁的必要。
秦洪海却是个例外,不见棺材不掉泪,是他一贯的作风。
此刻秦雨缨越是神色不惊,秦洪海就越发怒不可遏,目光阴沉地上下打量她:“我不给,你还能把银子从我手里抢去不能?”
“我不是土匪,没有抢银子的习惯。”秦雨缨回敬。
“那就给我出去!”秦洪海一指大门,二话不说又下了逐客令。
多看这个逆女一眼,都能把他活活气死!
“大胆,你这是对王妃娘娘不敬!”见状,雨瑞蹙眉呵斥。
她还从未见过如此无礼之人,难道这人不知律例有云,以下犯上者要被流放三千里?
秦雨缨抬了抬手,示意雨瑞不必多言。
转目看向秦洪海,她淡淡道:“我这就告辞,秦大人好自为之。”
出了秦家大门,雨瑞仍旧好不恼火:“王妃娘娘,难道您就这么任由秦洪海欺负?”
“当然不是。”秦雨缨眸光甚是清澈,眼底有淡淡戏谑闪过,如平静的湖面泛起细碎波澜。
若秦洪海这么轻易就给了银两,未免也太没意思……
次日,一袋霉米被堆在了秦家米铺的大门口。
近来接连下了好几场雨,那绿霉都已长到布袋外边,绿的绿、白的白,厚如青苔。
布袋上印着秦家的字号,字号颇为醒目,过往的行人一眼就能瞧见。
秦洪海很快就叫人将那米扔走,也不知扔去了哪里。
“这是有人故意陷害,我秦家米铺行得端坐得直,身正不怕影子斜!”他脸色铁青地站在门口辩解。
不晓得是谁将事情传了出去,不多时就传得沸沸扬扬,几乎整个京城的百姓都听说了。
第一日说是霉米。
第二日传成了毒米。
第三日就有人说秦家米铺的米吃死了人,还害得南疆整整一个县城的人患上了痢疾……
秦洪海气得几近吐血——南疆那场痢疾明明是干旱所致,与他有何干系?
这些米面在京城都销路不畅,何曾销往过南疆那么远的地方?
可一传十,十传百,谣言凶狠如洪水猛兽,压根无人愿听他辩解。
当日下午,在店里买过米面的人纷纷找上了门。
“老爷,不好了,那些人把铺子围起来了……”管家慌慌张张过来禀告。
“他们要干什么?这里可是天子脚下,我倒要看看谁敢乱来!”秦洪海也是怒了。
“他们……他们要退了那些没吃完的米面,还要您赔银子……”管家结结巴巴地答。
“王八犊子!”秦洪海闻言猛一拍桌子,拍得自己手掌那叫一个疼,“都退了,叫我卖给谁去?”
“可是老爷,他们说若不赔偿就砸了铺子,这……这可如何是好啊……”管家也很为难。
“你个榆木脑袋!一家米铺罢了,就全砸个稀巴烂又如何?能比一个个赔银子亏损得多?”秦洪海当即训斥起了他。
管家连忙称是,心道老爷到底比自己有远见,算账算得如此高明……
可哪晓得,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
米铺很快就被砸了,紧接着,秦家的其余几家铺子也遭了秧。
一家是当铺,一家是银铺,还有一家布匹铺子,卖的是江南有名的织锦,最便宜的也要卖十两白银一匹……
第一百零五章 稀罕物件
常氏听闻消息,心中颇为快意:“这就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说着,看向秦雨缨的眼神略带挪揄:“看不出来,你这个小娃娃可真不是什么善茬……”
“大舅母谬赞了。”秦雨缨也调侃开来。
“看到你应付得来,我也就放心了,在京城待了这么久,过两日也该回辽城了……缨儿啊,你有空也多同森儿一起回家瞧瞧,老太太可惦念你呢。”常氏道。
“大舅母这么快就要走,为何不多住几日?”秦雨缨挽留。
常氏摇头:“不了不了,这年关将至,家里有许多事要打点,我若还不回去,老太太该着急了。”
提起外祖母,秦雨缨忽然记起一事:“对了,大舅母,外祖母是否有个弟弟,年轻时在南疆那边入了赘?”
上次她就想问问常氏,却因秦洪海的事打了岔,一时给忘了。
常氏回忆了一下:“这个……我也不甚清楚啊。”
“前两日有个叫蔺长冬的找了过来,自称是我表兄……”秦雨缨将整件事说给了常氏听。
“蔺长冬?这名字我怎么没听老太太提过?”常氏听得满头雾水,想了想道,“这种远亲,少有往来也是常事……对了,前阵子你大舅去了南疆一趟,这蔺家或许就是从那时起才开始与牧家走动的。”
说着不免感叹:“你看你们这些小娃娃,一个个都已长得这么大了,开的开了铺子,嫁的嫁了人……唯有你那个不省心的二舅啊,迟迟不肯娶妻生子,可把老太太给急坏了!”
牧仲奕腹有诗书,长相斯文,并不是个难相处的人,只是为人到底古板了些,不善与人交际。
他虽是个读书人,但牧家世代经商,难免被那些官宦人家所瞧不起,寻常人家的女子,牧老太太又看不上眼,觉得配不上自己这小儿子,这么高不成低不就,一耽搁就耽搁到了三十来岁……
如今牧老太太终于急了,牧仲奕自己却不着急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连来到七王府,也极少外出,成日与秦瀚森二人待在书房,言语甚是交心,举止很是默契,其余人等几乎一概不搭理。
若非是舅舅与外甥的关系,怕是都有人要将他二人视作龙阳癖了……
不多时就到了常氏与牧仲奕回辽城的日子,秦雨缨亲自将他们送上了马车,又让冬儿悄悄将那五千两银票塞在了常氏行囊中。
暂别了常氏这个大舅母,秦雨缨回到府中,此时冬儿正一遍遍看那蔺长冬写下的方子。
她已琢磨了整整两日,琢磨得颇为苦恼,不禁向秦雨缨问起了主意:“王妃娘娘,婢子都照着方子试了不下十次了,也不知为何,怎么也做不出那蔺记的味道……”
雨瑞却不觉奇怪:“你啊你,平日里那般聪慧伶俐,怎么这种时候反倒想不明白了?哪有人会如此大方,将秘方随随便便告诉旁人?这其中定是省略了什么步骤……”
冬儿恍然大悟:“那个蔺长冬,他居然敢欺瞒骗王妃娘娘?奴婢这就去找他算账!”
雨瑞也是服了她的冲动:“你如何去找他算账,难不成拿刀架在他脖子上,逼他将步骤写全?”
冬儿结舌,心有不甘道:“不然呢,就这么算了吗?生意都快被蔺氏抢没了,眼看又要交年租了,这一亏损下来,这几个月的糕点生意岂不是白做了……”
听着两个丫鬟叽叽喳喳地争辩议论,秦雨缨思忖说:“眼看快到年关了,不如做些年糕卖一卖。”
“年糕?”冬儿听得不解,“那是何物?”
这里居然连年糕都没有?
秦雨缨很是汗颜,顿觉自己有必要改善一下大夜朝百姓的生活品质。
教下人舂米做了年糕,又亲手弄了些芝麻、花生馅儿的汤圆,下锅熟了之后,冬儿和雨瑞忙不迭尝了起了。
年糕和汤圆皆是很烫,烫得二人龇牙咧嘴。
可那软糯的口感,着实让人惊奇,尤其汤圆,里头的馅料浓香四溢,那叫一个好吃!
一一尝完所有点心,两个丫鬟皆是满脸喜色。
有了几样东西,何愁生意做不起来?
不出十天半个月,那门前冷落鞍马稀的,估计就会是隔壁的蔺记了……
冬儿和雨瑞兴冲冲地教伙计做起了年糕和汤圆,与此同时,秦雨缨却有些茶不思饭不想。
一来,小狐狸依旧不见踪影。
二来,离生死册上的日子越来越近,她心中不免惶惶然……
陆泓琛派出的暗卫,找到了不少罕见的奇书,其中有些毒药、偏方,就连秦雨缨都未曾听说过。
只是那下册医书,依旧没有任何线索。
这日秦雨缨依旧在书房中一手执笔、一手拿书,一目十行地翻阅那些典籍,想从中找出些医书的线索。
窗外已是渐暗,独自一人坐在满屋子略带霉味的书中,心中忽然泛起一种说不出的空荡……
翻着翻着,她就发起了呆。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恍过神来,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在泛黄宣纸上写下了一行蝇头小楷——永安年间,腊月初七……
“永安年间,腊月初七……”看着那行字,她不觉喃喃念出了声。
念完,眉心微蹙。
她已许久未梦见过阎王那厮了,不知是不是那厮心虚,担心自己找他算账,所以才久久不肯露面……
对那厮来说,这种事,或许不容通融。
可要是小狐狸还在,不是没有解决之法,毕竟雪狐之血有奇效,说不定能帮陆泓琛安然度过这一劫难……
可如今雪狐也不见了踪影……难道,事情真的没有转机了?
细细想来,脑海中千头万绪,如一团乱麻,怎么也从中抽不出一根有用的丝来。
苦恼之际,外头忽然传来一阵轻轻的叩门声:“王妃娘娘,该用晚膳了。”
来的是冬儿,一脸神秘兮兮:“娘娘,王爷从市集上给您带回个稀罕物件,您快去瞧瞧吧……”
第一百零六章 还真有些像王妃娘娘
陆泓琛带回的是块小小的白玉,乍一看平平无奇,仔细一瞧,玉上的花纹甚是繁复。
那似乎是一幅仕女图,图中两名仕女,一个在花中捕蝶,另一个则在树下捧书。
二人一动一静,皆只瞧得到侧脸,虽如此,却一点也不失婀娜,反而更添了几分恬静与慵懒,看上去格外的令人神往。
不止仕女,就连那小小蝴蝶振翅刹那的微颤、百种花朵在艳阳下怒放的娇姿……都如此活灵活现……
瞧着瞧着,洁白玉佩上那方小小的天地,好似染上了缤纷的色泽。
无论鲜花、蝴蝶、还是侍女,皆一点点变得鲜艳夺目、栩栩如生……
秦雨缨正看得出神,身边的冬儿见她发愣,忍不住小声唤道:“王妃娘娘?”
随着这一声轻唤,视线又倏忽变成了一片洁白。
仔细一瞧,玉佩仍是玉佩,并无任何变化,方才的一切仿佛只是场幻觉。
她抬起头看向陆泓琛:“这玉佩……”
“这是南疆来的暖玉,触手生温,有安神之效。”陆泓琛道。
说着,将玉佩轻轻贴在了秦雨缨手心。
果然是暖的,并不似寻常羊脂白玉那般,刚触及时总是冰冰凉凉。
“南疆?”她有些疑惑。
近来不知为何,总能听到南疆二字。
据说那边正闹饥荒,且瘟疫肆虐,故而京城附近突然涌现出不少难民。
见她凝神,陆泓琛问:“你不喜欢这玉?”
“当然不是……”秦雨缨连忙摇头。
此物做工如此精细,绝非凡品。
只是不知为何,她心中有那么一点细微的古怪,倒不是与这玉的品相、做工有关,而是那玉上的图案……看起来为何如此熟悉?
“这是从何处得来的?”她忍不住问。
“有南疆的难民在街边卖货,本王路过之时,一眼就看到了这枚玉佩……雨缨,你有没有发觉,那捕蝶的女子颇为像你?”陆泓琛问。
虽只是一张侧脸,但那眉宇间的神韵,的确与秦雨缨有些相似之处。
“听王爷这么一说,还真有些像王妃娘娘!”一旁的冬儿直点头。
立刻有下人不失时机地拍起了马屁,说玉佩上雕刻的不是观音就是佛,余下的便是嫦娥一类的仙子,王妃娘娘果真是貌若天仙,堪称国色天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