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衾灿兮-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只是她单方面的考虑,那个当事病人,从那个晚上之后,根本就没见她。后来见面了,人就又是在路上,是以并无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阿玄怎么也没想到,就在此刻,他看起来竟又发病了!双目紧闭,脸色血红,额头和脖颈之侧的青筋迸绽,痛苦地蜷在地上,便如下一刻就要死去。
隗龙亦是一愣,随即回过了神,迅速地来到阿玄身边,将她从地上扶了起来,拖着她便疾步而去。
阿玄被隗龙拖着,跑出去十几步路,忽听身后传来一阵痛苦的呻吟之声。
她在心里告诫自己,断不可回头。
既已下定决心做了这样的选择,也迈出了第一步,那么此刻开始,身后那个男人的一切,便都再也和她无关了。
然而,在被隗龙带着跑到马的近旁之时,她终究还是回了一下头。
便是这一个回头,前功尽弃。
她看到庚敖仰在地上,双目紧闭,能清楚地看到他牙关紧咬,咬的面庞两侧的下颌骨突兀而起,而他的唇角,正在不断地往外溢血。
根据血量判断,阿玄断定他已经咬伤了舌。
人若出于极端痛楚的情况之下,极有可能咬断舌头,或是对舌造成巨大损伤。
这有数种结果。可能因剧痛引发休克,导致呼吸系统紊乱,也可能因断舌和短时间内大量涌出的血液倒流导致窒息,或者,倘若一直任由他这样,等随扈找来这里,他极有可能已经死于失血。
阿玄手心忽然发冷,捏了一捏,方觉沁满冷汗。
“阿玄!快走!”
隗龙已经上了马背,催促阿玄。
阿玄再次看了一眼地上的庚敖,一咬牙,转头跑了回来,蹲在庚敖身边,试图启开他的嘴。
但他牙关咬的太紧了,阿玄很难打开,遂以肘用力击了一下他的胸窝,他一下启齿,阿玄迅速将手指探入,抵住了他的牙关,清理口内积血。
隗龙原本坐于马背之上,见她忽然跑回去,稍一迟疑,翻身下马,快步跑到阿玄的身边。
“快帮我,取布垫他齿间!”
阿玄道。
隗龙一怔,但立刻照她吩咐,嘶啦一声,撕下自己的衣襟下摆,手忙脚乱地折成一叠,垫在了庚敖口中。
庚敖紧紧咬着布,仿佛终于长长呼出了一口气,双目却依旧紧闭,再不复平日的英伟模样,宛如一只受了致命之伤的兽,收起了它平日的利爪和尖牙,蜷在阿玄的脚边,乞求她的怜悯。
已是凉秋了,汗水却不住地从阿玄的额头滚落。
隗龙在旁,怔怔地看着她用微微发抖的手,不断擦拭庚敖嘴角溢出的血,又看了一眼地上的那个男子,忽道:“阿玄,他看起来病的不轻,你手边没有医囊,怕是帮不了他,我且将他那些随扈唤来吧!”
他的语调有些低沉,但说完,也不待阿玄回答,转身便飞奔过去,翻身上了马背,朝阿玄和庚敖起先来的那条路,疾驰而去。
阿玄一颗心跳的几乎跃出喉咙。
她张了张嘴,慢慢地转头,他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视线的尽头。
……
片刻之后,那一队随扈赶到,见庚敖倒在地上,后脑、前胸全是血迹,大惊失色,纷纷下马,将他抬放入马车里。
就在此时,庚敖那双原本一直闭着的眼睛慢慢地睁开了。
他的眼内依旧充血,目光有些迷乱。阿玄知道,这应是早上他吞下的那颗药的药力所致。
但是他的神志,此刻依然是清晰的,阿玄能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
他一口吐掉了塞他嘴里的那块染满了血的布,两道目光笔直地落在阿玄的脸上,用含糊却又能听的清清楚楚的声音,一字一字地道:“不惜代价,扣住他们,等孤亲讯!”
他说完,人直直地往后仰去,真的昏了过去。
……
听到那一句话从他嘴里出来的时候,阿玄彻底地懵了。
但就在电光火石之间,她忽然又顿悟了。
原来他根本就没发作头疾。
方才的一切,都不过是他在欺骗自己。
她先骗倒了他,但这个狡诈无比的男人,就在片刻之前,他同样也骗倒了自己!
阿玄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如何做到能够在强撑了这么久之后才彻底昏迷过去。
或许是他本身体质天赋异禀,或许是他意志力惊人,又或许,他靠着咬舌这种能感受到的极大的剧痛来刺激被药物麻醉的神经。
总之他做到了,然后再借假装头疾复发,硬是将她骗了回来,极其漂亮地反将了她一军!
阿玄看着他被送上马车,御者驱车匆匆离开,随扈们随后围向她和隗龙,用恭谨却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玄姑,请勿为难我等。”
自从那次在回往丘阳的路上遭遇到刺杀,庚敖的身边就多了这些随扈,全部都是一等一的搏杀高手,必要时刻,完全可以挺身代替国君挡住刀剑的那种死士。
这一刻,阿玄也不知道自己是何等心情。
茫然、绝望、懊悔、愤怒、失望、无奈……各种心绪混杂在了一起。
但最令她难受的,还是连累到了隗龙。
原本隗龙已经精心选好路线,她也可以易容,他们有很大的几率,能够避开追赶去往目的地。
但是,因为她的那一下回头,不但断送了这个绝难再有的大好机会,而且也连累了隗龙。
她慢慢地看向隗龙。
他神色却无多大变化,只看了一圈围住了自己的那些武士,慢慢地收了刀,转头,朝她微微颔首:“我无妨,不必为我担心。”
第34章
回去的路上; 头顶乌云浓密聚卷; 一滴冰冷的水; 打在阿玄的额头之上。
天下起了雨,雨水落在身上,很快湿透衣裳,风吹来; 浸肌入骨般地凉。
终于回到馆舍,阿玄在堂前的夹道等了许久; 不断看到医士进进出出; 等到原本紧贴于肌肤的那层湿透了的内衫渐渐被体温烘的半潮之时,茅公终于匆匆来到她的面前。
阿玄忙迎上去,尚未开口,茅公已摆手:“我知你何事; 君上方醒,不欲见你; 你再多说; 恐更增君上之怒。”
老寺人想起庚敖方才醒来; 舌肿胀不能言,亦不能进食的样子; 再看一眼阿玄; 立在夹道之上,面色苍白,瑟瑟发抖,终叹了口气:“去吧; 换身干的衣裳。勿四处走,免再生事。”
……
这天晚上过去,次日绝早,阿玄随了王驾,动身离开浠邑。
她被独禁在一辆车中,夹杂在队伍里,上了回往丘阳的路。
这一路行程安排甚密,往往天不亮出发,深夜方入宿。
阿玄一直未见隗龙,更无他的任何消息。路上,她数次恳求面见庚敖,但庚敖始终没有见她,直到王驾抵达王宫,当天阿玄被送入宫,禁在了一间夹室里,连门外也不能走出一步,唯一能活动的空间,就是那间容她居住的四方之室。
她手足虽未戴枷锁,却真正地成了一个囚徒,彻底失去自由。
……
庚敖回宫次日,宫廷内外,便传开了一个消息。
司巫占卜穆晋联姻之卦,出象不吉,三卦皆同,因天意不可逆,国君只能放弃此念。
数日后,公子颐动身离开丘阳回往绛城的前夜,庚敖于宫中设宴相送,附赠美玉一双,珠宝若干,以此作为对晋公女的补偿。
妫颐心中之失望,无可比拟。
倘若没有那夜汭水之畔的一番对话,收获今日结果,也算是在他的预料之中。
但在汭水之畔,他和庚敖进行那番密谈之后,他虽不敢断言庚敖当时确已被他许出的条件所打动,但无论如何,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在妫颐看来,是一个良好的暗示。
所谓司巫占卜,对某些人来说固然重要,但对于另些人来说,不过只是一种手段。
妫颐清楚这一点,所以那日,当宰夫买告知他这个消息之时,他的心情犹自峰顶坠入谷底。今晚夜宴,面上依旧言笑晏晏,宴毕回到传舍,一夜无眠。
次日,妫颐被送出丘阳,于道上行了一日,当夜落脚之后,等到了秘约而至的齐翚。
“如何?周王宫中可有消息了?”
见到齐翚之面,妫颐开口便问。
公子颐和庚敖之间曾经发生过的那段扑朔迷离的关系,齐翚自然了然于胸,却只字不提,只微笑道:“使者以世子之名持玉珏去往洛邑,周王亲自接见,确证玉珏无误,王欣喜不已,王子跃亲出洛邑,正在来往丘阳途中,不日便可抵达。”
“极好!”
妫颐心中郁闷之情被这消息一扫而光,面露笑容,忽又想起一事,看向齐翚:“实不相瞒,我今夜之所以密约夜邑君,是想向夜邑君打听一个人。君耳目众多,想必能够为我解惑。”
“公子请讲。”
妫颐眼前仿佛浮现出那张美人玉面,出神片刻,问:“庚敖身边,可有两个名为玄的医女?”
齐翚目光微微一闪:“此言何意?”
“夜邑君先前曾告知颐,王姬极有可能便是那个名为玄的医女,然其貌平平。我却在秋狝之时见到了另一名医女,亦名玄,随庚敖同行,只是彼玄女容貌美丽,故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君可否为颐解惑?”
齐翚注视着妫颐:“世子莫非钟情于那美貌医女?”
妫颐不答。
齐翚一笑:“也是巧,倘若再早些天,世子便是问我,我也不知。恰前些日,我于穆国宫中得了些消息,告知世子亦是无妨,倘若我所料不错,彼玄女便是此玄女,二者同一人也。”
妫颐一怔:“怎讲?”
齐翚道:“我听闻玄女入王宫后,一夜之间,容貌大变,似从前曾以异物易容,故我初次与她相见之时,她容貌平平,如今世子所见之貌,才是玄女真容。”
妫颐呆住了,忽回过神,目中光芒大盛:“如此说来,我于秋狝所见的那位玄女,她……她便是当今周室王姬?”
齐翚道:“王子跃未到之前,翚不敢断言,但十有八,九,应当便是如此了。”
妫颐心情激荡不已。
秋狝之时,黄昏溪边偶然一面,那一抹倩影便令他萦绕于心,再难忘记。此后他也试图与她接近,但那次借着送鹿和她近距离见了一面过后,他便再也寻不到合适的机会靠近于她了。
原本他想过,倘若她不得宠于庚敖,那么等到合适的机会,他可开口要她,条件由庚敖提出便是,只要他能办到,必定应允。但是秋狝结束,大军拔营回归的那日,庚敖王驾不随大队,单独去往浠邑,原因似是她染了风寒,他要携她去往城中养病。
那一刻,他便明白了,她不但是庚敖的宠姬,而且,庚敖对她的宠爱还非同寻常,至少目前看来,想从庚敖手里得到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只是,越得不到的,或许越是叫人难以忘怀。
那个名为玄的医女,对于妫颐来说,便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他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极有可能就是王姬,这怎不叫他心情激荡,难以自抑?
他忽又想到了一种可能性,看向齐翚:“倘若她是王姬,到时庚敖若是不放,乃至将她隐匿,则如何是好?”
齐翚道:“世子所言,不无道理。好在庚敖至今分毫不知玄女身份,王子跃亦恐夜长梦多,正日夜兼程而来,到时我为扈从,与王子跃一道面见庚敖,人证物证齐下,庚敖纵再多不愿,也断无私扣周室王姬的理由。”
妫颐起身,对齐翚恭敬地行了一礼:“听夜邑君一言,茅塞顿开。颐在此再表心迹,倘日后得偿所愿,必倾尽全力,助君复国!”
……
有人失,有人便以为得。
伯伊夫人得知庚敖婉拒联姻的消息之后,喜出望外。
不止她喜出望外,她的父亲伊贯、宗族,以及周季等人,也都是如此。
原本以为穆晋联姻已是板上钉钉,没想到临了事情变卦,公子颐被客客气气地送走。
既然不娶晋公女了,那么伯伊夫人的妹妹妱,显然就是庚敖接下来要考虑的君夫人人选了。
莫说伯伊夫人这些人在等待,就连宰夫买也按捺不住,这日求见庚敖,问及此事。
令人意外的是,庚敖却并似乎无此意,宰夫买加以催促之时,他竟搬出周礼“男三十而娶”之言,称此事日后再议。
宰夫买这下不愿了。
如今各国诸侯,是有大龄而妻位空悬者。譬如前代齐侯,为向周王求娶年幼王姬,硬是等到王姬行了及笄之礼,自己也老大不小了,才行婚姻之事。
但前提是,齐侯当时已经夫人众多,子嗣满堂。
庚敖如今非但没有子嗣,后宫有分位的姬妾,也就卢姬一人,何况,宰夫买也听闻,卢姬似失宠,久未侍于王寝。
宰夫买欲再进言,庚敖已面露不耐,以身体不适为由,转身而去。
他秋狝归来后,有一段时日,说话不便,于群臣议事之时,只听不言,若有话说,便以手书示人,据说君上口舌受伤,以致于饮食难以下咽,至于为何受伤,那就无人知晓,各种说法都有了。
宰夫买望着他的背影,喊道:“君上,汝拒晋公女在先,又不议我穆国贵女,买实是不解,君上到底欲立何人为君夫人?”
庚敖脚步微微一顿,随即加快离去。
他回到高室,有些心浮气躁,独自出神之时,寺人余入内,说伯伊夫人来了,欲见君上。
庚敖眉头微微一动,道:“请夫人至东序,孤稍后去。”
……
伯伊夫人被寺人余引至王寝东序(当时王宫东厢),等着庚敖之时,陷入了沉思。
穆晋联姻虽如她所愿的那样,以公子颐的离去而收场,但接下来,她却等不到庚敖表示出对自己妹妹的兴趣。
她多方打听,也未得知除自己妹妹之外,庚敖目前还有别的可纳入考虑的联姻对象。
这令她很是困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数日之前,她被寺人鲁秀子提醒,说君上对那个名叫玄的女子,不同寻常。
那个名叫玄的女子,伯伊夫人此前也听说了些关于她的事。
据说是个来自秭国的医女,因医术被带入宫中,容貌出众,似乎颇得君上宠爱。
一个隶女,容貌再好,于庚敖这样的男子,不过也就是图个新鲜,若过些时候,庚敖对她兴趣还在,最多也就收入后宫,封她一个名号,也就了事了。
譬如那个卢姬,当初被送来时,还是公族之女。看她今日情状,不过就是那个秭女的明日罢了。
再说了,即便没有秭女,庚敖身边也会有别的女子受宠。
一只玩物罢了。
是以伯伊夫人起先一直不大在意。
但到了现在,她也终于渐渐觉得不对劲了。
据鲁秀子探听来的消息,君上此次秋狝归来,之所以没和大队同行,完全是为了那个秭女的缘故。
她身子不适,故庚敖特意为她绕道行至浠邑,在邑中逗留多日,这才回都。
至于那个秭女到底因何开罪庚敖,以致于一回王宫就被禁在王寝西夹之中,虽无从得知,但这更令伯伊夫人起了疑心。
越这样,越表明此女对于庚敖来说,是个不一样的存在。
是以昨日,伯伊夫人终于起了好奇之心,借机来到王寝西夹。
她本想亲眼看一看秭女,到底生的何等容貌,能引庚敖如此特殊对待。
令她意外,也略感不快的是,寺人竟然阻止了她的入内,称奉了太宦之命,任何人都不能入西夹。
太宦之命,自然就是庚敖的意思了。
伯伊夫人当时虽若无其事地出来,但心里愈发觉得不对。
她的直觉告诉她,庚敖不立君夫人,或许就和这个如今被他紧在西夹的女子有关。
……
一阵脚步声传来。
伯伊夫人回神,抬眼望去,见庚敖入内,露出笑容,迎了上去。
庚敖向她见礼,毕,微笑道:“方才孤有事在身,来迟了,叫阿嫂久等。阿嫂见孤,可有要事?”
伯伊夫人道:“你的后宫之事,你说是否要事?”
庚敖笑了笑,不语。
“非阿嫂多事,实在是子游你令人放不下心。先前阿嫂听闻你意欲娶那晋国公女,若婚事成,犹珠联璧合,待后宫女主到来之日,阿嫂也可放心而退,免得被人议论鸠占鹊巢,正由衷欢欣,不料司巫卜卦不吉,婚事中断,阿嫂虽觉可惜,却也知天意不可违。”
庚敖道:“后宫杂物,有劳阿嫂了。”
伯伊夫人含笑道:“本就是我当尽之责,何来有劳之说?只是我听闻,你此次回来,将那秭女禁于王寝西夹?”
庚敖面上依旧带着笑意,目光却闪过一道暗芒,看向伯伊夫人:“阿嫂连此事也知道?”
伯伊夫人笑道:“非我蓄意探听,乃昨日闲来无事,路过西夹,见门户紧闭,出于好奇,问了一声,才知有此事。”
庚敖淡淡道:“多谢阿嫂关切。她身子不适,亦不愿见外人,故孤令她于西夹静养。”
伯伊夫人颔首:“如此便好。子游若不嫌阿嫂事多,阿嫂有一言,不知可讲不可讲?”
“阿嫂请讲。”
“子游可暂时将立君夫人一事悬起不议,然子嗣迫在眉睫。阿嫂听闻秭女容貌出众,既如此,何不封她一个名号,收她入你后宫?令她与卢姬一道侍奉于子游,若能尽早诞育子嗣,则为我穆人之喜!”
庚敖微微一笑:“劳阿嫂费心,孤自会斟酌考虑。”
……
庚敖回到高室,至深夜,召茅公入,问:“她如何了?”
茅公望了他一眼,轻声道:“病了些天,这两日听寺人言,病况已有气色。”
庚敖唔了一声,拂了拂手,起身归王寝。
……
阿玄从梦中醒来,睁开眼睛。
一片黯淡的朦胧月光,透过西户筛入屋里。
昏暗夜色之中,遽然看到一个黑色人影出现在自己的床前,一动不动,仿佛一座凝固住了的山峰。
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天,她终于见到了这个男人。
她慢慢地坐了起来,看着那个人影,良久,用沙哑的声音问:“我阿兄如何了?”
那个已凝立了许久的身影终于微微晃了一晃:“你以为呢?”声音漠然,无半点的起伏。
她的心跳慢慢加速。
“你……杀了他?”
她定了定神,试探般地问。
他沉默。
虽然这个结果是可以预见的,这也是之前,她一直恳求希望能面见他的原因。
她需要弥补,以尽量将事情的结果控制在双方都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但他拒而不见。
这虽令她忐忑不已,但就在这一刻之前,她的心底里,对此总还是怀有一丝类似于侥幸的希望。
但此刻,希望随了他的这个默认,彻底地破灭了。
阿玄浑身血液仿佛骤然冰凉了,犹如身处冰天雪地,牙关控制不住地瑟瑟发抖。
她僵了片刻,胸腔深处突然发出一种类似于愤怒的呜咽之声,突然伸手,一把揪住那男人的衣襟,奋力一扯。
她从上路回丘阳后,就开始生病,原本病的已经全身发软,但此刻,也不知何来的气力,竟将一个人高马大的成年男子拽的扑到了被衾之上,接着,“咚”的一声,赤足重重朝他踹出一脚,踹在了他的肩膀上。
她是真的下了全身狠劲,咬牙踹出一脚不够,又踹来了第二脚,这一脚不偏不倚,正中他的面门,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庚敖被她踹的头往后仰去,鼻梁一阵酸痛,差点没掉眼泪,他终于反应了过来,抬手一把抓住她的足腕,一拖,阿玄仰面跌在了床上。
他爬了起来,屈腿压制住了她的双腿,俯身朝她逼了过去,咬牙道:“你再伸脚试试?”
第35章
“啪”的响亮一声,阿玄挥出那只未受禁锢的手; 一个巴掌甩了过去; 打在了庚敖的一侧面颊之上。
庚敖彻底懵了。
等反应了过来; 他自喉间发出一声可怕的低低的怒吼; 这表示他正处在极度的愤慨之中:“你竟敢打我?”
他不再只是压住她的双腿; 这次整个人朝她扑了过去; 连同她上半身和两只手腕; 一道牢牢地钉在了床上。
阿玄在他身下,犹如一条砧板上被大刀压住的鱼般徒劳挣扎; 方才积聚出来的身体里的力气随了她的挣扎迅速流失; 很快; 浑身变得没了半分力气。
她停止了挣扎,切齿:“我真是后悔,那日竟会上你的当!你既杀他; 何不连我一道杀了?否则余生只要我再有机会投药; 我所投的,便绝不可能叫你只是再睡上两个时辰!”
庚敖呼吸渐渐变得粗重。
“那个人; 他对你竟如此重要?他死了,你就不愿独活?”
阿玄眼眶泛红,怒目以对。
庚敖盯着她,慢慢地放松了对她的压制; 忽然一个翻身; 从她身上滚了下去; 仰面躺在她的侧旁; 沉默了下去。
昏暗的夜色里,只闻阿玄短促而紊乱的呼吸之声。
半晌,他忽道:“雄才卓识,虚怀纳谏,任人以贤……”
他顿了一顿,轻笑一声,笑声中似是包含了几分苦涩和自嘲。
“这当是你对野利氏亲口所言的吧?既如此,我自问于你也不算薄待,你为何对我虚以为蛇、费尽心机也要离开?”
阿玄冷冷道:“那些不过是我当日为劝服野利氏,信口胡扯罢了!”
庚敖再次陷入了沉默,忽然翻身下榻,头也不回地大步而去。
阿玄怔怔地望着他迅速消失的背影,原本绷着的身体慢慢地软下,闭目,将脸埋在枕中,久久一动不动。
……
三更已过,北城门的方向,渐渐来了两骑,当先那人身裹黑色披风,看不清容貌,身后一人状似随扈,纵马来到城门之下。
国都入夜便施行宵禁,两骑渐渐行来,发出的马蹄敲打路础之声,于这深夜听来分外入耳。
城门令上前,接过那随扈递出的启节,见竟是代表国君使者的玉节,一惊,抬眼细看,认出竟是太宦茅公,何敢再问,归节后立刻命打开城门。
两骑飞纵而出,朝着丘阳之北的熊耳山疾驰而去,约一个时辰后,抵达山脚,那男子下马,抬眼眺望一眼半山方向,随即朝筑于半山的一处房舍行去。
月悬中空,男子沿着石道疾步上山,待行至房舍之前,门户早已紧闭,他叩门,清晰声音传入院中。
片刻后,门内传出一阵轻快脚步之声,门“吱呀”一声打开,站了一个十五六岁的黄衫少女,貌秀丽甜润,一边揉着惺忪睡眼,一边问:“何人夜半至此,扰人清眠……”
那男子摘下披风。
少女一怔。
“敖?”她语调有些惊讶。
少女年纪分明比庚敖要小上许多,张嘴却直接呼他名字。
“小姑,叔祖可睡了?”
庚敖朝内庭看了一眼,问。
原来这少女名玉玑,乃庚敖的季叔祖所生的幼女,季叔祖于十年前战死,庚敖的次叔祖武伯,便是此间主人,无子无女,收养了这个侄女,这几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居于此处。
武伯则是庚敖父亲文公的叔父,庚敖叔祖。
庚敖祖父平公临终之前,知武伯有乾坤定夺之能,托他辅佐文公。武伯不负王兄之望,呕心辅文公四十年,令穆国国力大增。文公薨,当时穆国公族里有公子庆、公子服虞等野心勃勃,暗中伺机行乱,亦是武伯力稳局面,扶持烈公上位,后为助烈公稳固国君之位,安排他娶了伊贯之女为妻。
如今武伯年过古稀,数年前起,便不再过问国事,在玉玑侍奉之下,一直闲居于城北熊耳山的此处屋宅之中。
庚敖继国君位后,每逢不决之事,常会来此请教武伯。是以玉玑见他此刻深更半夜竟纵马一个时辰赶到,以为有重大不决之事,忙请他入内,轻声道:“你稍等,我去瞧瞧。叔父刚睡下也没多久……”
她正低声说着话,身后一扇牖窗之内亮起烛火,一个苍老的声音传了出来:“可是敖到了?叫他入。”
玉玑应了一声,关门,带了庚敖入室。
……
室内地铺一张整洁凉席,侧旁摆一弈局,武伯已披一葛衣起身,坐于其上。
庚敖至他对面,恭恭敬敬叩首后,跪坐于旁:“深夜至此,惊扰叔祖了。”
“可是遇到难解之题?”
武伯须发皆白,面容慈和,虽年过古稀,但精神依旧健硕,双目炯炯。
庚敖先是摇头,后又点头,不待武伯询,自己先道:“叔祖,敖于数日之前,拒了与晋国之婚。”
他顿了一下。
“与晋联姻,扶公子颐上位,巩固穆晋两国之好,此原本为烈公之遗愿,公子颐又曾许诺,若助他上位国君,日后割定刑二邑为谢。”
武伯目光微微一动:“既如此,你为何拒婚?”
庚敖道:“公子颐心机颇为深沉,如今为登国君之位,自然可随意允诺,日后一旦上位,我料他必定不肯履诺。若真割让二邑,必激发晋人反对,他倘以借口拖延,到时我将如何?弃,不甘。不弃,兵戎相见。此非我所愿,亦非我所喜。”
“且公子产若继位,日后为稳固君位,必定也会求好于穆国。既如此,我又何必定要以联姻来纽结穆晋之交?”
武伯微笑道:“你考虑甚是周详。叔祖前次也曾有言,此事由你自己做主,如今也是一样。”
庚敖道:“叔祖当也听说了,我亦搁置了立伊氏女为君夫人之事吧?”
武伯微微颔首:“想必你亦有考虑。”
庚敖抬起眼睛,对上武伯的目光:“叔祖,敖若因自己之心,娶敖喜爱之女子为妻,叔祖是否应允?”
武伯一怔:“她是何人?”
“秭国之女。”
武伯哦了一声:“她如何就令你心生想要娶她之念?”
“想到和她朝朝暮暮,共此一生,我心中便甚是快乐。”
武伯不再开口。
庚敖注视着他,肩背微微绷紧。
“叔祖若是言否呢?”武伯终于开口。
“那么除她之外,敖必须要立的君夫人是哪家之女,请叔祖告我。”
武伯半晌不语。
“若无,敖为何不能娶她?”
武伯沉吟良久,终缓缓道:“你的故去兄长,以他国君之位而言,魄力不足,故需借力一强有力的妻家。至于你……”
他注视着庚敖,微微一笑:“此若为你慎重之虑,你可自行决断。叔祖虽觉意外,却也不会横加阻挠。”
庚敖仿佛松了一口气,面露微微喜色,向武伯叩首为谢。
他出来后,玉玑相送,望着庚敖,吃吃地笑。
庚敖知她必是偷听到了方才自己与武伯的谈话,笑道:“小姑因何而笑?”
玉玑道:“我只听说国君如何年轻隽武,惜乎不解风情,却从不知,原来竟是情种!下回你带那秭女来见叔父,顺道让我也见识一番,到底是如何的瑶池神女,竟能令你舍那两个城邑!不愿娶晋国公女,直说便是,还在叔父面前绕来绕去地寻借口!”庚敖因纠结多日的心事卸去大半,心情愉悦:“等时机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