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昭郡主-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婳嫔?!
  这颜氏之前在畅春园落水,差点儿伤及肚子里的孩子。可她见着自己时却那般惶恐的样子,这根本就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
  这样的她,如何肯替慈宁宫解围。
  她如今倚仗的也不过是肚子里的孩子,这个时候,岂会去趟这浑水。
  见娘娘皱眉,赖嬷嬷也不由叹息一声。
  是啊,这颜氏在宫里能有一席之地,全都仗着她识趣。这个时候,怕是没这个胆子的。
  可除了颜氏之外,谁又可以呢?
  赖嬷嬷不由想到了那道士杨天弘。
  可下一瞬,她又摇了摇头。
  这安插在皇上身边的杨天弘可以说是娘娘如今手中唯一的筹码了,娘娘如何肯轻易冒险。
  皇上猜忌心一日比一日重,这个时候杨天弘若冒险说些什么,只怕会被皇上迁怒呢。
  娘娘肯定不可能冒这样的险的。
  可除此之外,这该怎么办呢?
  这大过年的弄出这样的事情,岂不让众人看了笑话。
  郑皇后也不由有些心急。
  可她绞尽脑汁都想不出还能有别的什么法子。
  也因此,她更觉得谢元姝恃宠而骄,对她没有任何的敬畏之心。
  这时,宫女进来回禀:“娘娘,世子爷过来给您请安了。”
  很快,郑晟就缓步走了进来。
  谢家让出京城防卫之后,祁王世子就接管了京城防卫。而郑晟也被郑皇后指给祁王世子做左右手。
  在这个郑家的嗣子面前,郑皇后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
  可今个儿,她却忍不住红了眼睛,道:“晟哥儿,本宫见你和镇北王世子爷交情倒也不错,你可有把握让世子爷劝了永昭郡主入宫,往慈宁宫一趟。”
  这个时候,郑皇后也顾不得丢脸了。
  她若这个时候还怕丢脸,那过几日她只会更没脸。
  郑晟显然有些意外,半晌之后,恭敬的开口道:“姑母,我和世子爷也只是一起打过几次猎,倒也谈不上交情。世子爷未必肯开这个口。”
  说着,不等郑皇后再开口,他又道:“何况,郡主是什么性子,当初对皇上御旨赐婚就不满,这个时候若世子爷再掺和进去,只怕郡主愈发和世子爷对着干了。”
  郑皇后听着这番话,更是一阵无力。
  半晌之后,郑皇后看他一眼,沉声道:“你心里可有主意没有?姑母这些日子真是头痛极了。这若再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
  郑晟斟酌半晌,有些犹豫的开口道:“姑母,皇上如今也不过是和太后娘娘置气罢了。可皇上还能真的不顾及孝道不成?您如今只想着皇上和太后娘娘低这个头,为什么就不能先让太后娘娘低头呢?”
  这话瞬间让郑皇后愣在了那里。
  是啊,她之前想着让永昭郡主入宫来,也是想着皇上能闻着消息往慈宁宫去的。
  可出了这样的事情,皇上在气头上,未必真的肯低这个头。
  可若是姨母首先低头的话,事情是不是就有转机了?
  想到这个,郑皇后不由有些激动。
  可下一瞬,她又不由有些为难,这可怎么办呢?姨母即便肯低这个头,可这事儿也不是送个宵夜或者送点点心往东暖阁就能解决的事情。
  郑皇后想的脑袋都要炸了,这时,郑晟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看他这样,郑皇后急着道:“你在本宫面前还有什么藏着掖着的,都这个时候了,你想说什么便说吧。”
  郑晟迟疑了下,到底是开口了,只是言语间仍然有些避讳,“姑母,皇上这些年尊着太后娘娘这个嫡母,可为人子,心里如何能不想着自己的生母。可这些年,太后娘娘却只字不提这个。”
  说到这,郑晟没再说下去。
  可郑皇后却不会不懂。
  她难掩惊讶的看着郑晟,如何能想到最是小心谨慎的他竟然会想到这一点。
  可她不可否认,他这番话,真的太有道理了。
  皇上这些年不会没有想过为自己的生母追封,而不是人人提及时,只是一个卑贱的宫女。
  可若要追封,就得设了陵墓,供了画像在皇陵。这个,姨母又如何会答应?这不是打姨母的脸吗?
  这么些年,皇上对她以天下养,可如今却要追封那卑贱的生母,这让她颜面何存。
  姨母未必肯低这个头呢。
  可不管如何,郑皇后却是知道的,若姨母真的肯低这个头,不仅能缓和皇上和慈宁宫的关系,就仗着这个,皇上定会龙心大悦,坤宁宫和东宫的危机也未必不可解。
  毕竟这可是解了皇上的心头大事呢。
  甚至比起今冬这迟迟未下的雪,都让皇上耿耿于怀。
  赖嬷嬷却是吓得差点儿没有晕过去。
  她不由看向郑晟,心中忍不住感慨着,这世子爷也太大胆了吧。
  平日里丝毫没有存在感,可现在,却提出这样的主意来。
  可再一想,她却觉得,这世子爷或许也学聪明了。
  他在娘娘面前提了这主意,皇上不可能不知道。若真的能追封了皇上的生母,只怕皇上会重重的奖赏他,也会愈发器重他。
  难道就是因着这个,世子爷今个儿才特意入宫来的?
  想到这个,赖嬷嬷如何能不感慨。
  要知道这皇上的生母死了都多少年了,这个时候追封,对于世子爷来说,可是大功一件。
  难不成是因为郑闵即将娶了祈王妃娘家那侄女才让世子爷有了危机感。
  可不管怎么说,世子爷这主意,可算是解了皇后娘娘眼前的难题。
  想着这些,赖嬷嬷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却愈发头痛了。
  娘娘这该怎么劝了太后娘娘低这个头呢?
  这可无异于拿刀子戳太后娘娘的心口呢。
  等到郑晟离开,郑皇后瞧着他离去的背影,也不由感慨道:“他确实是愈发有野心了。”
  赖嬷嬷瞧着娘娘不像是动怒的样子,缓声道:“娘娘,世子爷再得意,不也逃不出您的手掌心。要奴婢说,娘娘才是最厉害的呢,若不是您这样抬举世子爷,许也解决不了眼前这难题。”
  听着赖嬷嬷的话,郑皇后也不由点了点头,“是啊,只要他能为本宫所用,本宫也不怕他有自己的心思。他和闵哥儿相争,本宫也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娘娘,这世子爷平日里不动声色的,今个儿能这样替您分忧,确实是难得呢。”
  “若这事儿真的成了,皇上绝对会嘉奖世子爷,愈发倚重世子爷。其实真正赢了的人,是您才对。”
  郑皇后如何会想不到这点,也因此,她脸上难得的有了笑容。
  如今唯一需要她为难的,是如何能劝了姨母低这个头。
  姨母的性子虽说是和软,可这件事情,只怕姨母不会轻易同意呢。
  这可怎么办呢?
  “娘娘,太后娘娘固然有自己的私心,可比起眼前这危机,还有淮安侯府日后的平安,太后娘娘不会想不开的。”


第244章 妥协
  慈宁宫里,因为承平帝给大皇子府赐的福字和对联,郭太后的脸色愈发不好看了。
  皇帝这到底是要做什么,往年大皇子的福字可都是她这当太后的实在看不过去,亲自赐下的。
  可现在,皇帝却越过东宫,这般给大皇子体面。
  郭太后想着这些,心里如何能不酸涩。
  她知道这次自己回宫,又逼着大皇子代替太子祭天祈雪,多少是和儿子有了嫌隙。可闹成这般境地,她是着实没有准备的。
  这若再僵持下去,这年还要不要过了。
  郭太后想到皇帝那性子,脸色愈发变得苍白。眼眸深处也都是伤感和悲怆,她老了,本该安享晚年的,没想到却弄得这般没脸。
  让这宫里宫外的人瞧着,不定看了多大的笑话呢。
  景嬷嬷也发愁极了,这娘娘一直和皇上这么冷战着,最后下不来台的只会是娘娘。
  谁让皇上不是娘娘肚子里出来的呢?
  这时,有宫女进来回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过来给您请安了。”
  说话间,郑皇后已经缓步走了进来。
  恭敬的给郭太后请安之后,她便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皇后这个时候过来,难不成是有解决的方法了?
  郭太后是知道郑皇后打了永昭郡主的主意的,可她并不认为,永昭郡主会丝毫不记仇,配合皇后演这场戏。
  想着这些,郭太后再一次觉得皇后眼光太短浅了,否则,也不至于如今这样束手无策。
  郑皇后看郭太后神色憔悴的样子,一时间也不知怎么开这个口。
  看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郭太后目光中带了些苍凉,暗暗叹息一声道:“皇后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不能和哀家说的。”
  闻言,郑皇后身子不由一僵。
  半晌的沉默之后,郑皇后拿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才开口道:“姨母,想必您也闻着皇上给大皇子赐了福字和对联的事情了。这往年都是您给大皇子这体面的,可如今,皇上却一反常态,这如何能不惹了流言蜚语出来。”
  “皇上这是在和您赌气呢。”
  这话郑皇后即便不说,郭太后又如何会不清楚。
  也因此,她心中不由有些疑惑。
  她最是了解她这外甥女,若心里没有主意,又怎么会特意往她这慈宁宫来。
  被郭太后这样直直的盯着,郑皇后也豁出去了,开口道:“姨母,如今闹腾成这般,我们也不能指望皇上首先低这个头了。”
  郑皇后其实也不想拿刀子戳郭太后,可如今,留给她的时间也不多了。
  若继续这样僵持下去,她和姨母只会愈发成为众人眼中的笑话。
  郭太后闻言,果然眉头紧蹙,看着郑皇后的目光多了些愠怒,“皇后这意思,是让哀家主动和皇帝示好?”
  不等郑皇后开口,郭太后有几分自嘲又道:“哀家到底不是他的生母,也不是不愿意低这个头。可如今皇帝的性子那样喜怒无常,你以为这事儿是哀家差人往东暖阁送了宵夜或者送了点心就能轻易解决的。”
  “哀家老了,不中用了。可也知道知道自己有多少分量。哀家更知道,即便哀家肯低这个头,也未必会奏效。这若弄巧成拙,反倒是愈发没脸了。”
  郑皇后也听出了姨母言语间的自嘲,也因此,她抓着这机会开口道:“姨母,我倒是有个主意,只是不知当不当说。”
  郭太后就知道她会这么说,其实从她方才进来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郭太后如何能不知道郑皇后心里怕是藏着事儿的。
  “说吧,哀家还有什么承受不住的。”
  郭太后既然已经这么说了,郑皇后也不在藏着掖着,缓声道:“姨母,您也知道皇上这些年对您虽说孝顺,可心里只怕还记着他那生母……”
  饶是郭太后有这个心理准备,这会儿听着郑皇后提及皇帝的生母,也瞬间变了脸色。
  她老了,可不至于痴傻了。
  皇后打着什么主意,她只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皇后这是要她借着给皇帝生母追封的事情,缓和和皇帝的关系,如此,也能解了东宫和坤宁宫的危机。
  想着皇后如此良苦用心,郭太后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了。
  她之前确实盼着她能够聪明一些,可如今,她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郭太后如何能想得到。
  见郭太后一脸的阴冷,郑皇后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哽咽道:“姨母,我也并非故意让您难堪,这若不是真的没有法子了,我怎么会想出这样的主意来。”
  “您这样和皇上一直僵持着,只怕淮安侯府这个年也过不安心了。您之前不也教导过我,让我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若借着替皇上生母追封的事情,皇上一定会对您愈发孝顺的,之前过寿那会儿没能给您加了微号,许借着这机会,皇上会允了呢。”
  听着郑皇后最后一句话,郭太后一口气差点儿没喘上来。
  这皇后,都这个时候了还和自己玩心机。
  她是因为微号的事情寿辰那日丢了很大的颜面,可如今,皇上借着给生母追封一事,也允了她的微号,她难道就脸上有光了?
  见姨母气成这般,郑皇后也知道自己有些失言了,急急又道:“姨母,您也知道我嘴笨,我不是故意惹您生气的。我这不是怕您不同意嘛。”
  连着多日和皇帝冷战,郭太后又岂会不知道借着台阶下。
  虽说皇后给她出的这主意让她着实没有想到。
  可若她忍了这委屈能换来东宫和淮安侯府的平安,她又怎么会不愿意。
  她老了,有多大的能耐一直和皇帝这样僵持着,只怕会最终连最后一丝母子情分都不剩了。
  想着这些,她抚了抚额,这先帝爷在时候,她是中宫皇后,膝下没有子嗣,皇帝便养在她的身边,更是记在了玉蝶上。
  也因为他那生母不过是南边逃、难来的宫女,祖籍家眷至今未查清,所以郭太后从未想过,这一个死去的人了有朝一日会让自己这样难堪。
  可这感慨归感慨,如今她也只有这一招可走了。
  见郭太后这神色,郑皇后如何能不知,姨母这终于还是点了头了。
  她难掩欣喜的开口道:“姨母,那贾氏当初不过一个宫女,即便被追封,还能越得过您不成?”
  “何况皇上寻了这么些年,也未找到自己这母族,届时也不会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入京,得了爵位。”
  听完郑皇后这番话,郭太后也不多说什么,只借口自己乏了,便遣了郑皇后下去。
  瞧着郑皇后离去的背影,郭太后目光也看不出喜怒,半晌之后才开口道:“你去打听打听,是谁给皇后出谋划策了。若说着主意是她自己想的,哀家才不信她有这脑子。”
  景嬷嬷开口道:“听闻今个儿郑家世子爷往坤宁宫去了,这是不是世子爷说了什么。”
  郭太后闻言,眼中更是诧异。
  可想到他如今的处境,郑闵又即将娶了祈王妃娘家侄女,她也就不觉得那么诧异了。
  这人都是为了自己谋生路的。郑晟也不会是例外。
  只他胆子倒是不小,竟敢给皇后出这样的主意,郭太后不觉对他有些刮目相看呢。
  慈宁宫外长长的宫道上,郑皇后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赖嬷嬷看她这样子,笑着道:“娘娘,这太后娘娘再是不愿意,可也得顾及淮安侯府的。又岂会真的不松口。”
  闻言,郑皇后轻轻点了点头。
  半晌的沉默之后,郑皇后意味深长道:“因着此事,晟哥儿肯定会得了皇上的青睐,等他真正掌控了这京城防卫那一日,本宫多少手中有些倚仗了。”
  郭太后既然已经下定决心低这个头,那这件事情也不可能再拖着,这不,直接就打发了人往东暖阁去,说明了自己的意思。
  是以,在郑皇后回了坤宁宫不到半个时辰,皇上往慈宁宫去的消息便传了过来。
  闻着这消息,郑皇后不免长叹一声:“晟哥儿这主意,真是做到皇上心坎上了。”
  赖嬷嬷缓声道:“依着奴婢看,是娘娘您有本事。若不是您抬举世子爷,也不会如此顺利的解决了眼前这危机。”
  听着赖嬷嬷的话,郑皇后眼中的笑意更甚。
  “好在那贾氏去了这么多年了,慈宁宫里也唯姨母独尊。而且姨母肯主动提及给那贾氏追封,皇上日后定会愈发孝顺姨母的。”
  此时的慈宁宫里,可不是一片和气。
  郭太后拿起桌上的茶轻抿一口,看承平帝眼中的笑意,她到底是开口道:“哀家老了,按说这事儿原本早该提上日程的。这若不是皇后提及此事,哀家许还有些想不到呢。”
  承平帝听她这么说,如何不知她是为了什么,笑着拿起身侧的茶轻抿一口,却并未表明态度。
  看他这样,郭太后也知道郑皇后一次又一次自作聪明,皇上不可能丝毫没有芥蒂。
  不过,左右这眼前的危机解决了,郭太后也没再多说什么,借口自己乏了,就遣了承平帝下去。


第245章 学坏
  太后竟然要追封皇上的生母?
  闻着这消息,谢元姝如何能不诧异。
  毕竟上一世,即便太子被废,圈禁那会儿,郭太后也未拿了这个来向承平帝示弱的。
  凤阳大长公主却嘲讽的勾勾唇角,道:“太后老了,也是要脸面的,这主意怎么可能是太后自个儿想出来的。怕是郑皇后暗中提点的。”
  听着母亲的话,谢元姝轻轻点了点头,“东宫如今这样的危机,加上皇上赐了福字和对联给大皇子府,皇后娘娘沉不住气,也是有的。”
  凤阳大长公主却意有所指道:“皇上是什么性子,若是早年登基那会儿,太后主动提及此事,皇上定会心存感激。可这么多年过去,如今皇上哪里还需要仰仗太后,这个时候提出,落在皇上眼中,只怕是觉得太后拿着这个当筹码了。表面儿上看着母子和气,可背地里,皇上会不会愈发和太后生了嫌隙,这谁又说得准呢。”
  闻言,谢元姝也不由一阵沉默。
  方才她倒没想过这个。
  若真如母亲所说,那郭太后这一招,也未必就如她想的那般奏效呢。
  凤阳大长公主却想到之前郑皇后还想召了女儿往宫里去,借此缓和太后和皇上的关系,即便郑皇后没能得逞,她还是不无讽刺道:“要说皇后就是心太大,太过自作聪明。她之前让你受了那样的委屈,还那般脸大的以为遣了小太监过来传句话你就得顺着她的心思。她这是不把我们谢家放在眼中呢。”
  知道母亲心疼自己,谢元姝劝道:“母亲,您就别生气了。我不也找了借口推了吗?郑皇后想必日后也不会这样自以为是了,除非她不怕丢这个脸面。”
  凤阳大长公主听她这样说,轻轻拍了拍她的手,道:“依着郑皇后的头脑,今个儿能想到这么一招,倒是挺让我意外的。这也不知是谁,暗中给她出谋划策。”
  谢元姝笑着道:“听说今个儿郑晟往坤宁宫去了。”
  这个时候郑晟往宫里去,还给皇后出了这样的主意?
  他一个嗣子,敢这样胆大,可见背后是有倚仗的。
  而这人是谁,凤阳大长公主不用想也知道,这怕是八成离不开韩家世子爷。
  想到郑晟能对韩砺如此忠心,凤阳大长公主愈发佩服这个未来的女婿了。
  有了这功劳,皇上不会不嘉奖他,日后也会愈发重用他。而这最终获益的人,只会是韩砺。
  想着这些,凤阳大长公主不由愈发欣赏韩砺了。
  谢元姝看母亲这神色,笑着没有说话。
  这时,有丫鬟进来回禀:“殿下,郡主,方才从祁王府那边传了消息出来,说是祈王妃准备大姑娘弄到外头的庄子里休养身子。”
  谢云菀小产了的消息,昨个儿谢元姝就已经听说了。
  对此,谢元姝只能说她是自作孽不可活。
  她若是个聪慧的,就不该早早就得罪了祈王妃和朱宝茹。否则,祈王妃也不至于这样算计她。
  凤阳大长公主闻着这消息,讽刺道:“这祈王妃倒是个八面玲珑的。之前还利用那些流言蜚语,坏你的名声。这会儿,倒是又知道忌讳了,把菀丫头弄到外头的庄子上。”
  谢元姝才不会把区区一个祁王府放在眼中。
  何况,如今谢云菀已经失了孩子,祁王府更是无足轻重了。
  凤阳大长公主也不纠结这事儿,想着这马上就要过年了,宝贝女儿也眼瞅着就要出嫁了。
  想着这些,凤阳大长公主便提及了嫁妆的事情来。
  她就这么一个掌上明珠,那自然是要精心准备嫁妆的。
  谢元姝笑着偎依在母亲怀里,不由的也有些不舍。
  屋里一瞬间的沉默让凤阳大长公主也不由红了眼睛,可她到底没落下泪来。
  她确实是舍不得女儿,可比起被皇上算计的嫁给卢家公子,能有韩砺这样用心待女儿,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何况,韩谢两家结盟,谅他们也不敢让女儿受了委屈。
  另一边,谢云菀是满肚子的怒火,她知道祈王妃不会轻饶自己,可没想到,祈王妃竟然这么急着就要和自己撇清关系。把自己送到外头的庄子上去。
  若她是谢家真正嫡出的姑娘,祈王妃怎敢这样做。
  想到这些,谢云菀更是委屈了。
  伴雪也未料到王妃会这么急着就出手,可看姑娘这般动怒,她还是低声劝着道:“姑娘,您如今可不能这样动怒,伤了身子可怎么办。这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姑娘往日里不也总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今,姑娘可不能真的和王妃闹腾起来。”
  这话即便伴雪不说,谢云菀又怎么可能不清楚自己如今的处境。
  她倒是想闹腾,可她如今连孩子都没有了,拿什么闹腾。
  她再没这样可怜的时候,她怎能不明白,她这次往庄子上去,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想到这个,她不由就想起了那死去的傅氏,不由的她紧紧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不,不会的,她才不会和傅氏那短命鬼一样。
  她只要好生谋划,一定会找到新的出路的。
  转眼间,就到了祭天祈雪这日。
  一大早,大皇子妃陈敏就起来了。大皇子代替皇上祭天祈雪,要说她心里不忐忑那肯定是假的。
  也因此,她这几日日日在心里祈求上苍,这祭天祈雪能成功。
  如此,如何能不给大皇子积了威名。
  她虽知道这次大皇子祭天祈雪,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可毕竟对于大皇子来说,也算是一个机会。若真的能下了雪,那这可是天意啊。怕是皇上心里也会有了计较。
  而太子殿下,即便当了这么多年的储君,想必也会因为这场雪而处境尴尬的。
  “王爷不必多虑,这祭天祈雪即便不能如愿,父皇迁怒的也不是爷一人。这阖宫内外谁不知道是太子躲着,这事儿才轮到王爷的。”知道王爷是什么性子,陈敏不免安抚他几句。
  朱恪听着,点了点头,可又如何能真的不紧张。
  陈敏帮他理了理腰间挂着的玉佩,也没再多说什么。
  很快,朱恪就入宫去了。
  而这场祭天祈雪,也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
  凤昭院里,谢元姝却是喝着茶,看着手中的话本子。
  这时,宝桐过来了。
  谢元姝忙招手让她坐下。
  见郡主还有心思在这看话本,宝桐不由有些啼笑皆非。
  看她这神色,谢元姝笑着道:“这老天爷不下雪,急又有什么用?左右如今大皇子替皇上祭天祈雪,给了皇上台阶下。这宫里宫外也再没必要那样战战兢兢的。”
  宝桐听了这话,忍不住感慨一声:“想必现在如坐针毡的是皇后娘娘才是。小姑姑你觉得皇后娘娘是想让这雪下,还是不下呢?”
  这话一下子就把谢元姝逗乐了,她忍不住打趣宝桐道:“宝桐,你也学坏了呢。敢这样调侃皇后。”
  宝桐笑着轻抿一口茶,没有说话。
  谢元姝笑着道:“你这话倒是真的没有说错。这雪下或者不下,都不能让皇后娘娘开心呢。”
  “若大皇子祭天祈雪真的成功,那这便是天意,如何不会愈发威胁到东宫的地位。可若不下,皇上只会愈发厌恶太子殿下。所以其实这一招一开始皇后就失算了。”
  可话虽这么说,对于郑皇后来说。她显然没有比这更好的法子。
  也因为这个原因,不管结局是什么,她也只能认了。
  如谢元姝所说,此时的坤宁宫里,郑皇后一脸凝重。
  赖嬷嬷怎能不知道自家娘娘心里的纠结,她想了想,缓缓开口道:“娘娘,大皇子即便祭天祈雪成功,那愚钝木纳的样子,如何有资格坐上那个位子。您又何须多虑。”
  “何况,郑氏如今肚子里也有了孩子,您手中还是有筹码的。”
  郑皇后瞧着外头的天空,半晌之后,终于是点了点头。
  “你说的是,这瑞雪兆丰年,今冬这雪不仅关系皇上威名,还关系天下苍生。本宫也希望这场雪,真的能早些来。”
  却在这时,太子冷着脸走了进来。
  看他这脸色阴沉的样子,郑皇后不由暗暗叹息一声。
  不等郑皇后开口,太子便气呼呼道:“母后,大皇子那废物,竟然有今日。这口气,我实在咽不下去。”
  似乎这会儿太子早已经忘记了,是他自己跪求在郭太后面前,求着郭太后给大皇子这体面的。
  郑皇后知道他心里不爽,其实她自己又如何能不纠结,可这会儿,再不好节外生枝的,也因此,她沉声道:“太子慎言。你父皇最看重的就是你和大皇子能兄友弟恭。这个时候,你万不能再闹出什么流言蜚语来的。你记住了吗?”
  太子冷着脸,紧紧攥紧了拳头,可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见他这样,郑皇后又道:“好孩子,你能知道教训,母后实在宽慰。如今,你祖母主动和你父皇低头示弱,我们的危机多少是解了。这个时候,我们更该耐心些,稳妥些。”


第246章 瑞雪
  大皇子祭天祈雪,对于这结果如何,谁都料不到。
  是以,这晚谢元姝看了会儿话本之后,就早早就寝了。
  正睡得迷迷糊糊间,却听外头一阵脚步声传来,没一会儿,便听到芷东难掩惊喜的声音,“郡主,外头下雪了呢。鹅毛大的雪,这许不用到明早,就已经是厚厚的积雪了呢。”
  竟然真的下雪了?
  谢元姝不由怔了怔。
  这大皇子今个儿才祭天祈雪,当晚就下了如此大的雪,这如何能不惹了流言蜚语。
  不过这些流言蜚语也不关谢家什么事儿,谢元姝也没纠结,没一会儿就又睡过去了。
  很快到了第二天,由丫鬟们侍奉着净面梳妆,一切都收拾妥当之后,谢元姝缓步朝门外走去,果然外头已经是厚厚的积雪。
  “郡主,还是披件披风吧,小心着凉。”一边说着,芷东一边拿了白狐披风披在了自家郡主身上。
  瞧着眼前的皑皑白雪,谢元姝笑了一声,“今个儿便往母亲房里用早膳吧。”
  说完,谢元姝便出了院子,往鹤安院走去。
  芷东又急急递了手炉在她手中,“郡主,这瑞雪兆丰年,殿下想必也开心的很呢。”
  很快,谢元姝就到了鹤安院。
  许因为昨个儿下了这大雪,母亲屋里的地龙烧的似乎比往日更旺了些。
  一进去,谢元姝就感觉暖呼呼的。
  大太太纪氏也在,见她来了,大太太笑着道:“这雪下的比往年还大呢,瞧着这天气,许得连着下好几日呢。”
  谢元姝笑着解开身上的披风,“皇后娘娘费尽心思,也终于是如愿了。”
  谢元姝这话不无讽刺,纪氏听着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凤阳大长公主更是一阵感慨,“是啊,这雪偏偏在大皇子祭天祈雪当晚就下了。即便再迟钝的人,这会儿怕也忍不住心生揣测呢。”
  谢元姝笑着坐下,想到往年这下了雪,宫里的贵人总少不了观赏冰嬉。
  今年,想来因着这迟来的雪,冰嬉这事儿更是盛大了。
  听女儿提起冰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