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昭郡主-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元姝笑着坐下,想到往年这下了雪,宫里的贵人总少不了观赏冰嬉。
  今年,想来因着这迟来的雪,冰嬉这事儿更是盛大了。
  听女儿提起冰嬉,凤阳大长公主还当她这些日子在府中闷坏了,笑着附和道:“是啊,照这今个儿这鹅毛大的雪,后海那边用不了多久也该结冰了。”
  “只是这往年冰嬉,总是太子那队赢。今年,也不知会有什么变数呢。”
  听着母亲这话,谢元姝似笑非笑道:“往年太子殿下赢了输了其实也没什么,可今年,太子殿下势必要赢的。否则,岂不愈发失了脸面。”
  谢元姝没说的是,如今东宫这危机,大皇子又出了这样大的风头,到时候比赛,那些世家子弟们未必如往年一样,唯太子殿下马首是瞻了。
  这时,有丫鬟进来回禀,“殿下,郡主,方才从宫里传了消息出来,说是皇上因着这瑞雪,龙颜大悦,重赏了大皇子。”
  闻着这消息,谢元姝微微一笑,“这瑞雪兆丰年,皇上赏赐大皇子再多,都算不得多的。”
  说完,谢元姝瞧着外头这越发大的雪,嘴角的笑容更甚了。
  而此时的坤宁外头,也是一片雪白。
  昨个儿晚上郑皇后闻着下雪的消息之后,便再未睡着。
  也因此,此刻的她瞧着憔悴了许多。
  赖嬷嬷知道自家娘娘心情不爽,安抚她道:“娘娘,这雪下的这么大,想必用不了几日,后海就结冰了。到时候,依着惯例是要观这冰嬉的。殿下素来威武,年年都是赢家。这次,想来也能大出风头的。”
  人到底都得向前看的,郑皇后即便这心里再想不开,还能管得住老天爷下雪不成?
  她只恨,连老天爷都在帮着大皇子。
  她更恨,这好好的机遇,竟然就这样白白让给了大皇子。
  这若太子没有慌乱的求到畅春园,若不是他这样不经事,如今又岂会便宜了大皇子。
  就冲着这瑞雪,东宫的地位肯定是愈发稳固的。
  到时候,更是会因此事替太子立了威名。
  可惜,如今这一切太子非但没有沾了边儿,还弄的狼狈不堪。
  郑皇后怎么会不知道外头是如何戳太子的脊梁骨的,更知道因为这场瑞雪,会有不少人重新审视大皇子。
  可遗憾的是,这些,她也只能冷眼看着,动不得大皇子半分。
  慈宁宫里,因为这瑞雪,郭太后瞧着也一夜间苍老了许多。
  她觉得自己太心软了,若不是因为心软,何以会这样自作聪明,白白便宜了大皇子。
  “娘娘,这事儿又怎会是您的错。您一心为了太子和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要怪也只能怪太子殿下不扛事儿,又怎么会和您生了嫌隙呢。若没有您,皇后娘娘只怕会愈发艰难呢。”
  郭太后却忍不住感叹一句,“她逼的哀家答应给皇帝的生母追封,这几日可是日日往哀家慈宁宫请安。可今个儿,就因为这天降瑞雪,她至这会儿都未露面,若说不是生哀家的气,又会是为何?”
  景嬷嬷宽慰她道:“娘娘,皇后娘娘想必也是一宿没睡,加之半个时辰前皇上重赏大皇子,皇后娘娘许心里正憋闷着呢。这六宫都在看皇后娘娘的笑话,皇后娘娘又是最要脸面的人,又如何肯这个时候出坤宁宫半步呢。”
  闻言,郭太后也没再多说什么。
  这不管是为何吧,皇后毕竟叫她一声姨母,如今这局面,她又怎么会真的和她置气。
  不管郭太后和郑皇后怎么后悔,因着这场瑞雪,京城的紧张的气氛终于是缓和过来了。
  这不,转眼间离除夕夜只有两日了。
  想到这是自己重生之后的第一个年,谢元姝便想往佑安寺去上香。
  凤阳大长公主又哪里会不同意。
  是以,这才用过早膳,谢元姝便携了萱姐儿和薛芫往佑安寺去了。
  宝桐倒也想去,可外头如此大的雪,天寒地冻,她怀着身子,谢元姝又如何敢让她冒这个险。
  笑着说自己会替她和肚子里的孩子求了平安符,让她放心。
  宝桐自然也不敢拿肚子里的孩子冒险,笑了笑,只能点头同意了。
  很快,谢家的马车就到了佑安寺。
  和上一次来时不一样,眼前的佑安寺,整个都被覆盖在了白雪中,瞧着庄严肃穆极了。
  许是因为重生一世,谢元姝对于佛祖更多了敬畏,是以谢元姝也没让人提早清了寺院前来上香的人。
  所以,当她下了马车时,便见眼前众多来上香的香客。
  “小姑姑,想来大家都是想借着眼前这场瑞雪,过来上香图个好兆头呢。”谢云萱笑着道。
  薛芫初往京城来,更是第一次见到这皑皑白雪,眼中也是难掩兴奋。
  这早就听说冬天北方雪景很漂亮,她生在江南,也只在书中看过,如今终于亲眼见着了,她如何能不觉得新奇。
  说笑间,两人随着谢元姝进了寺庙。
  谢元姝虔诚的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多谢佛祖保佑,谢家才能脱离危险。愿佛祖继续保佑谢家,平平安安。”
  拜完佛祖,谢元姝又带着两人去求了平安符,给寺院添了香油钱,才出了寺院。
  知道小姑姑要抄经卷供奉在佛祖面前,谢云萱和薛芫也回了隔壁的屋里,也准备学小姑姑抄几卷经书。
  只这才抄了不过半卷经书,芷东便笑着进来回禀道:“郡主,世子爷过来了。”
  说话间,韩砺浅笑着走了进来。
  见他满身的寒气,谢元姝笑着放下手中的笔,不由佯装生气道:“你给我乖乖招来,是不是你暗中差人盯着我啊,否则,怎么我前脚才来这佑安寺,你后脚就来了。我就不信世间有如此巧合之事。”
  闻言,韩砺噗嗤一笑,瞧着根本就不准备辩解。
  谢元姝这会儿也诧异极了,这到底是谁呢?这按说自己身边侍奉的人,是没这个胆量把自己的行踪透露出去的。
  即便这人是韩砺。
  见她这副认真的样子,韩砺也不再逗她,笑着抓了她的手,道:“我又哪里敢派人盯着你,这不要过年了嘛,方才带了年礼往忠国公府去,没想到如此不巧,你竟然往佑安寺来了。”
  谢元姝也没忍住笑出来,玩着他的手指,“谁让你不提前下了帖子,哪里有你这样直接就上门来的。”
  韩砺紧紧抓了她的手在手心,“还不是为了给你一个惊喜。”
  听着这话,谢元姝脸颊不由微微有些泛红。
  看她这样子,韩砺笑着捏捏她的脸颊,道:“听说郡主来佑安寺求平安符,也不知有没有我的份儿啊。”
  谢元姝鼓鼓腮帮子,“就没见过你这样自恋的人……”
  可话虽这么说着,她还是笑着从香囊里拿了特意给他求的平安符来。
  见她这言不由衷的样子,韩砺更是忍不住搂了她在怀里,“幼姝,我真的希望时间能过得更快一点,这样我就能早点把你娶回家了。”
  谢元姝笑着偎依在他怀里,却是道:“你入京为质,皇上未必肯轻易放你离京。到时候,还得好生谋划一番呢。”
  闻言,韩砺笑笑:“我想要离京,还没人能拦得住我。何况,皇上的睿智早不如往年了。”


第247章 喜降麟儿
  很快就到了除夕夜,依着惯例,各家自然少不了团圆饭。
  忠国公府里,大太太早在几日前就已经安排除夕夜吃的饭菜。感受着府邸这气氛,谢元姝也开心极了。
  大家聚在一起用着团圆饭,只这才刚用到一半,就有消息传了进来。
  “回禀殿下,国公爷,听说成国公府那边闹腾起来了。之前把郑家世子爷过继给成国公府那家人,嚷嚷着要把世子爷要回去。”
  这事儿可真是新鲜呢。尤其是这个时候。
  谢元姝是知道的,郑晟的生父生母都是成国公府的远亲,也因着这个,当年成国公府才肯把他过继过来。
  这样的人家,可想而知是老实本分的。何况这些年肯定多少也仰仗着成国公府谋生,又哪里有胆子敢这样闹腾。
  而且是在这合家欢快的日子。
  何况,上一世里,并未有这样的事情的。
  谢元姝下意识就觉得此事肯定有蹊跷。
  凤阳大长公主闻着这消息,感慨一句道:“这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先不说他那生父生母是否因着郑晟在皇上生母追封之事有功有没有动了别的心思,这即便真的动了这样的心思,郑晟若能和成国公府脱离关系,长远来看,也免了被皇后和太子牵连。”
  听着母亲的话,谢元姝心里猛地一咯噔。
  是啊,她方才怎么没有想到呢?
  郑晟早就效忠韩砺了,就凭着郑晟的忠心,韩砺势必早已经允诺过他会让他全身而退。
  而既然要全身而退,又如何能在和郑家有什么关系。
  想着这些,谢元姝更是怀疑,这背后肯定是韩砺算计的。
  谢元姝也没为这件事情太过纠结,左右这事儿且有的掰扯。不过在她看来,也并非就没有希望。毕竟郑家如今已经有了郑闵这个嫡子,想来成国公和成国公夫人柳氏,还是乐见此事的。
  因为要守岁,等用过晚膳之后,谢元姝并未急着回自己院里。
  凤阳大长公主难得见女儿这般黏着自己,又如何能不开心。
  只是再一想,这个除夕夜怕是女儿出嫁前和自己最后的一个除夕夜了,凤阳大长公主便不由有些伤感。
  谢元姝如何能不知母亲在想什么,整个人埋在母亲怀里,笑着道:“母亲,您相信我,我们总有一日还能一起过这除夕夜的。”
  凤阳大长公主只当她是孩子气的话,忍不住伸手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笑着道:“你这孩子,这出嫁的姑娘那就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了,又岂会再在娘家过这除夕。”
  谢元姝笑着紧紧搂着母亲,没有说话。
  她原是准备守岁到天明的,可不知不觉竟然睡了过去,等翌日一大早醒来时,她迷迷糊糊,半晌都没晃过神来,自己这是在哪里。
  褚嬷嬷见她这迷迷糊糊的样子,笑道:“郡主这是还没睡清醒呢。”
  谢元姝揉揉眼睛,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在母亲屋里。
  很快,芷东和芷青就走了进来,侍奉她梳妆净面。
  因为是大年初一,一会儿大家都往祠堂祭祖。
  而祭祖之后,依着本朝的惯例,是要往宫里去给太后娘娘磕头请安的。
  谢元姝其实很不想往宫里去,真的想回来睡个回笼觉。尤其今年这因为大皇子祭天祈雪之事,到时候入宫内外命妇肯定是各有心思。
  谢元姝若是可以,真的不想再跟着她们皮笑肉不笑的。
  好在,依着她的身份,还有谢家的地位,不用在宫门口天还未亮就排着对等着入宫请安。
  想到那些这么寒冷的天气侯在外面的那些外命妇,贵女们,谢元姝也就不那么纠结了。
  很快,谢元姝就随着母亲入了宫,让谢元姝诧异的是,她才扶了母亲下了马车,便见了不远处定国公老夫人和陈莹的身影。
  自打那桩丑事之后,这是她第一次见定国公老夫人。
  而定国公老夫人之所以敢露面,想来也是因为大皇子如今得势,她借此出山来给定国公府造势的。
  正在谢元姝思询的这会儿,只见定国公老夫人缓步走了上前,恭敬的给母亲行礼问安。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凤阳大长公主倒也没有故意为难定国公老夫人,点了点头,就乘了轿撵往慈宁宫去了。
  瞧着凤阳大长公主离去的背影,定国公老夫人脸色讪讪。
  她自然知道这事儿怨不得殿下,要怪也只能怪自己那不争气的孙儿。
  一旁的陈莹却有些动怒,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道:“祖母,这谢家的人也太骄傲了,您都主动示好了,凤阳大长公主殿下竟然不给您台阶下。”
  她还想说些什么,却听定国公老夫人一声低斥,“好了!这宫里人多眼杂,这些话岂是你能够说的。”
  慈宁宫里,承平帝一大早已经给郭太后拜了年。
  等谢元姝和母亲进去的时候,皇长孙正给郭太后磕头问安。
  见凤阳大长公主来了,承平帝恭敬道:“给姑母请安。”
  说罢,浅笑的看着谢元姝,道:“这有些日子没见,幼姝又长个子了。”
  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谢元姝又岂会在意,笑着欠了欠身,道:“给皇上表哥请安。”
  见她这般乖巧,承平帝想到她用不了半年就要出嫁,心里顿时一阵感慨。
  也因为这感慨,他伸手拽了自己腰间的玉佩,笑着道:“这往年你入宫拜年,总少不了和朕讨压岁钱的。如今长大了,竟也变得羞涩了。”
  说罢,不等谢元姝开口,他笑着又道:“不过朕可不会忘了这事儿,这玉佩便给你拿去玩吧。”
  众人也未料到皇上会有这样的行径。
  郑皇后更是瞧着眼前这情景,心中一阵酸涩。
  她之前指使解骏上折子弹劾谢元姝,皇上若是顾及半点儿自己的颜面,就不该这样独宠谢元姝。
  可皇上却把如此贵重的玉佩给了谢元姝,郑皇后心中如何能欢喜。
  她往日里并不在乎皇上对谢元姝的心思,可如今,谢元姝都快要出嫁了,皇上竟然还这般宠着她,她谢元姝何德何能呢。
  这时,郭太后却开口了,慈爱的看着谢元姝道:“既是你皇上表哥给你的,你就收起来。想必皇上也是念着你即将出嫁,想给你留个纪念。”
  太后娘娘既然已经这么说了,谢元姝再拒绝,那便是不识趣了。
  等众人给太后娘娘磕头请安,依着惯例该往御花园去听戏的。
  听完戏之后又是宫宴,是以这日谢元姝和母亲回到府邸时,已经是暮色时分了。
  谢元姝也有些乏了,就直接回了自己院里。
  看着承平帝赏给她的玉佩,谢元姝却觉得碍眼极了,直接丢给芷东道:“把这个收起来吧,日后别让我再看到。”
  虽不知道郡主为何突然动怒,芷东也不敢说什么,接过玉佩就收了起来。
  这时,有丫鬟进来回禀:“郡主,世子爷差人给您送来了礼物。”
  随着小丫鬟的回禀,芷东已经从她手中接过黑漆兰花纹盒子,呈了上前。
  等谢元姝打开,却见里面还是一个盒子。
  这韩砺,这是又拿什么逗自己开心呢。
  如此,谢元姝接连打开五个盒子之后,才在最里面看见了一个平安符。
  难道那日他也替自己求平安符了?
  谢元姝拿起盒子里这平安符,不由心里暖暖的。
  这往日里,韩砺送给她大多是一些贵重又稀奇的东西。
  可此刻在谢元姝眼中,却没有哪一个,能让她觉得这样珍贵。
  也因为这样的珍贵,这晚睡觉的时候,谢元姝都攥在手心,睡得别的有多安稳了。
  等到第二天醒来,看着郡主神清气爽的样子,芷东笑着道:“这昨个儿郡主入宫累了一天,晚上却睡得格外安稳,倒是少见呢。”
  谢元姝笑着从她手中接过清茶,轻抿一口。
  见她眼中的笑意,芷东笑着又道:“郡主,今个儿一大早就从宫里传来消息出来,说是昨个儿晚上,婳嫔娘娘生了个小皇子。”
  “皇上别提有多开心了,直说喜降麟儿,还亲自赐名为瑞。婳嫔娘娘更是母凭子贵,直接晋了妃位。”
  谢元姝倒没有想到,这不过一夜的功夫,宫里竟然有这么大的变化。
  毕竟上一世里,婳嫔肚子里的孩子还要十几日后才出生。
  这孩子如此巧的在大年初一降生,这真的是巧合吗?
  还是婳嫔早有算计,故意要让皇上格外看重这个幼子。
  见郡主一阵沉默,芷东缓声道:“许是因为畅春园那次落水,婳嫔娘娘这孩子才早了几日出生呢。”
  芷东的话却是让谢元姝心里猛地一咯噔。
  是啊,她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呢?
  婳嫔和郑闵早有苟且,可她每每遭了皇上的宠幸,那都是有记载的。
  婳嫔怕也是碍着这个,才想着把事情做得天衣无缝的。
  这孩子早产了,大家也都会觉得是因为她畅春园落水的缘故。
  想到这些,谢元姝其实是有些佩服婳嫔的胆子的。
  而此时的坤宁宫里,因为这位小皇子的出生,郑皇后又是一宿未眠。


第248章 帝王家
  “娘娘不必紧张,这婳嫔虽生了位小皇子,可这稚子也不至于会威胁到太子殿下。”
  若说婳嫔只是生了小皇子,郑皇后倒也不至于就这样拈酸吃味。可皇上当晚就晋她为妃位,如此倒也罢了,还说什么喜降麟儿。这即便是当年太子出生,皇上也未有这样的言语的。
  那颜氏的孩子算什么东西,喜降麟儿,就他也配。
  郑皇后越想越觉得气不顺,又怎么能听得进赖嬷嬷这些劝慰的话。
  赖嬷嬷见状,也不知再说些什么。
  这样少许的沉默之后,郑皇后沉声道:“皇上这会儿还在钟粹宫吗?”
  赖嬷嬷迟疑了下,点了点头。
  闻言,郑皇后更是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这颜氏若只是个嫔位,依着宫里的规矩,这孩子是没有资格养在她身边的。
  可她如今已经晋升为妃位,这册封礼只等她出了月子了,这孩子想必要养在她宫里的。
  想到这些,郑皇后眼神便愈发冷了。
  更别说,这几日后的洗三礼,因为皇上那句喜降麟儿,不知多少人捧着这小皇子呢。
  赖嬷嬷看自家娘娘神色凝重的样子,斟酌了下,开口道:“娘娘,这洗三礼又有什么重要的。且让颜氏得意去吧。可若到了满月抓阄的时候,您想想,若小皇子抓了胭脂水粉在手中,皇上还会这样看重他吗?只怕现在这喜降麟儿四个字,就足以让皇上没脸了。”
  赖嬷嬷这话什么意思,郑皇后哪里会不知道。
  她执掌六宫这么些年,要安排些这点儿小事,也算不得难事儿。
  想到若三皇子能因此被皇上厌弃,就依着皇上的性子,只怕会记一辈子。三皇子且别说什么荣宠了,怕是就连颜氏,也别想在独宠后宫了。
  如此想着,郑皇后就不由有些激动,觉得赖嬷嬷这主意好极了。
  许是这事儿有了解决的法子,郑皇后轻抿一口茶之后,又提及了郑晟的事情。
  他自幼就被过继到成国公府,如今,那边却闹腾的要把郑晟要回去。郑皇后也颇为意外。
  要知道,就他们的身份地位,借他们胆子他们也不敢这样闹腾的。
  可偏偏,事情还是发生了。
  郑皇后如何能不疑心柳氏和成国公在背后动手脚。
  郑闵如今在宫里当了二等侍卫,郑晟却因为皇上生母追封一事而得了皇上的青睐,柳氏和成国公心里若因此有了私心,郑皇后其实并不意外。
  毕竟这些年,为了嗣子这事儿,柳氏没少闹腾。即便是哥哥,虽表面儿上不说,岂是暗中也是默许了柳氏这样做的。
  毕竟这谁能甘心让一个嗣子一直霸着世子的位子呢?
  “娘娘,这件事情奴婢看您不如顺水推舟。郑晟难道离了这世子爷的位子,就不会效忠您了。不会的,奴婢倒觉得到时候他身份的落差,会让他愈发对您忠心。而郑闵,若能顺利夺回世子的位子,日后在宫里,也肯定会愈发卖力的。这俗话说的好,家和万事兴,娘娘若因为这件事情,和国舅爷生了嫌隙,这总归不是一件好事。何况,郑闵到底才是郑家真正的血脉。”
  郑皇后却有些拿不定主意。毕竟郑晟这世子的位子,是先帝爷还在那会儿,就已经请封了的。
  如今,要让他交出这世子的位子,这岂不惹了流言蜚语。
  “娘娘,此事权且看怎么谋划了,若世子爷心甘情愿的交出这位子,又有什么不可以的。何况,如今是那边闹着要把世子爷要回去。”
  “而且,皇上不会不知道郑晟插手京城防卫的事情,就凭着皇上的猜忌心,许皇上还乐见此事呢。毕竟这郑晟脱离了成国公府,心中怎能不生了怨恨,就是和您,怕也离心了。如此,皇上肯定会觉得他愈发忠心的。”
  “可实际上,世子爷若是个聪明的,就只能继续依附于您。其实仔细说来,那边这么一闹腾,其实对娘娘您来说,是一件好事呢。”
  郑皇后犹豫了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赖嬷嬷怎能不明白娘娘这是已经下定主意该怎么做了,便把话题扯到了宫里这炭火的事情上。
  今冬虽下雪晚,可这宫里的红罗炭却有些不够用了。这一大半的红罗炭,皆被那杨道士拿去炼丹、药用了。
  前些日子还好些,毕竟还未下雪,可这几日,外头这大雪纷飞,少了一篮子红罗炭就足以生了流言蜚语呢。
  郑皇后其实也未料到有这样的情况。可杨天弘是她安插在皇上面前的,她又岂会在这件事情上插手。
  这么想着,她冷冷道:“杨天弘替皇上炼制丹、药,为的可是江山社稷。若谁敢嚼舌根,直接回禀给本宫,看本宫不好好收拾她们。”
  郑皇后自然不会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毕竟这宫里,少了谁的也不可能少了坤宁宫和慈宁宫的。
  如此,她并不觉此事有什么不妥。
  赖嬷嬷犹豫了下,却是又道:“娘娘,听说因着这炼、丹的缘故,外头不少世家大族也缺了这红罗炭了。”
  闻言,郑皇后冷哼一声,道:“若他们有谢家这显赫的地位,又有凤阳大长公主这老祖宗在,他们又怎么可能缺这少那的。所以说,这要怪,也只怪他们没这命。”
  原本不过是一句讽刺的话,可说到后来,郑皇后又不由想起那日皇上把自己随身戴着的玉佩赏给谢元姝的事情。
  皇上待她,到底是不同呢。
  按说郑皇后也老了,不该为了一个小姑娘这样拈酸吃味了。可想到谢元姝前些日子借病不往宫里来,不肯给她台阶下,她这心里便一阵不舒服。
  “娘娘,这郡主在这京城也呆不了多久了,您又何须纠结这个。”赖嬷嬷确实有些不解。
  郑皇后却是意有所指道:“你看皇上待郡主那样不一般,怕是不舍得让郡主离京呢。何况,韩家世子爷本就是入京为质,如今镇北王因着击退阿穆尔丹之事,愈发功高震主。你说,皇上会心甘情愿的放世子爷回西北去吗?”
  这么一说,赖嬷嬷也觉得这话颇有些道理。
  可又觉得,这皇上真的能拦住韩家世子爷回京?
  在郑皇后和赖嬷嬷说话的这会儿,凤昭院里,谢元姝正在挑选三皇子洗三礼那日的贺礼。
  三皇子是皇上登基之后第一个子嗣,又是个哥儿,又有眼前这场瑞雪,可想而知是要大办的。
  所以这各家送上的贺礼,想必也是精挑细选的。
  想到皇上那句喜降麟儿,宝桐也忍不住感慨道:“便是当初太子殿下出生,也未有这样的事情呢。皇后娘娘怕是因着这四个字,该睡不安稳了。”
  谢元姝冷哼一声:“她就是再心里气不过,这洗三礼,还敢出什么岔子不成?她就是再傻,也肯定会让内务府把这事儿办的体体面面的。”
  宝桐闻言,没忍住笑了出来,“是啊,这若真的出了什么岔子,皇后娘娘即便是无辜的,也难逃皇上的猜忌呢。”
  谢元姝轻抿一口茶,伸手轻轻摸了摸宝桐的肚子,笑着道:“现在外头人都说三皇子是个有福的。可这么大的福气,也不知他受不受得住。”
  “许这便是生在帝王家的烦恼吧,这才一出生就成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时,有丫鬟进来回禀道:“郡主,大奶奶,方才从外头传了消息过来,说是那傅氏生的孩子,夭折了。”
  闻言,谢元姝怔了怔。
  宝桐轻轻挽了她的手,道:“这孩子生下来就有早夭之像,如今这么个结局,倒也不算意外。”
  说着,不得谢元姝开口,她又道:“傅氏怕是在地下也不敢相信,她费尽心机,算计一切,最终却是这样的结局。也不知重新给她一次机会,她还会不会这样选择。”
  谢元姝微微勾勾唇角,嘲讽道:“这孩子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在大皇子得势这节骨眼儿上,夭折了。世间真的有如此巧合之事?”
  听着郡主的话,宝桐不由有些心惊:“小姑姑的意思,是定国公老夫人动的手脚?”
  谢元姝却是摇摇头,意味深长道:“大年初一那日,在宫门口恰巧遇上了定国公老夫人和陈莹。当时我还诧异呢,这陈莹瞧着和往日里变了许多。”
  宝桐闻言更是一惊,“小姑姑是怀疑这陈莹做的?”
  谢元姝轻轻点了点头,“之前陈家想让穆嬿给陈延之做续弦,却因为我的插手,他们并未得逞。可定国公老夫人如何能不忧愁陈延之续弦之事,可这京城但凡是有些身份的贵女,即便不计较他和傅氏的丑事,又岂会不计较那孩子的存在。”
  “定国公老夫人又岂会真的下这狠手,可陈莹却不一样,瞧着大皇子府如今这荣宠,作为大皇子岳家的陈家,许也能结交一门姻亲。她又如何会让这孩子成为阻碍。”
  宝桐听了,感慨道:“这段时间她怕也尝尽这人情冷暖了。如今,看陈家有起复的可能,自然是像是救命稻草般的,想死死抓住这个机会。”


第249章 死后哀荣
  “你给我老实说,这事儿到底是不是你做的?那傅氏已经去了,这孩子到底是我们陈家的血肉,你怎么就能下这样的狠手呢?”
  定国公老夫人闻着孩子夭折的消息,怎能不怀疑是陈莹背后动了手脚。
  她这孙女,近来愈发是主意大了。可再怎么,她都没想到她竟然会朝一个孩子下手。
  陈莹跪在地上,也不否认,面上更是一丝后悔都没有,开口道:“祖母,初一那日我们入宫参加宫宴,您忘记谢家人给您的没脸了。谢家敢这样做,还不是看低我们陈家。”
  “而且上次,若不是永昭郡主横插一杆,陈家和穆家的联姻,许就成了。可偏偏,永昭郡主仗着皇上宠着她,凤阳大长公主殿下也纵容她,故意撮合穆家二姑娘和谢家五少爷。这阳陵侯府日后怕是要唯谢家马首是瞻了。孙女想起此事,心里如何能甘心。”
  “如今,大皇子代替皇上祭天祈雪成功,就照眼前这势头,有多少人想拉近和大皇子府的关系。而我们陈家作为大皇子的岳家,想来也有不少世家大族真的动了心思和和我们结亲。可那些贵女们,即便不在乎之前傅氏那桩丑事,又怎么可能不在乎那小孽种。”
  “祖母,您当我愿意手中沾了血,可这当断不断,我们陈家若是错失了这样的机会,只怕到时候后悔都晚了。难不成老天爷还会给我们陈家再一次机会?”
  陈莹的话让定国公老夫人也不由有些感慨。
  是啊,她老了,到底是心慈手软了。
  这么想着,她亲自拉了陈莹的手起来,坐在自己身边,缓声道:“也不知会有哪家的贵女会看上这门亲事。”
  闻言,陈莹却是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见她像是藏了话,定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