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昭郡主-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岂会这样猜忌我。”
  听着她言语间的感伤,郭太后也不由有些感慨。
  其实郑皇后说的倒也没错。
  可也正因为如此,她才应该更小心谨慎一些,不该让皇帝抓了她这样大的把柄。
  郑皇后见郭太后沉默,心里愈发的心酸了。
  又忍不住提及了淳嫔被降为贵人的事情。这些年,阖宫内外谁不知淳嫔仰她鼻息而活,即便这次宁德再不懂事,皇上也不该这样直接降淳嫔为贵人的。
  她这几日心里也因此事羞恼的很,她是中宫皇后,执掌六宫,可如今,前朝的事情不好插手,就连这后宫的事情,皇上都这样让她难堪。
  郭太后听着她的哭诉,又能说什么,也只能安抚她道:“如此,你才愈发该看清自己如今的位置,不要鲁莽行事。你既然知道坤宁宫和东宫的日子不好过,日后凡事儿都动动脑子,三思而后行。别总还以为自己是养尊处优的皇后。”
  原本以为姨母多少会宽慰自己几句的郑皇后,听着郭太后这番话,心里更是酸涩了。
  唯一让她欣慰的是,眼前这事儿算是有了解决的办法,她也不由暗暗觉得自己有些迟钝了。
  她怎么早没想到把大皇子也牵扯进来呢?
  很快,太后回宫的消息就传了出来,而连同这消息一同传出来的还有皇太后预让大皇子替皇上祭天祈雪的事情。
  一时间,京城更是流言蜚语肆起。
  而大皇子府,也瞬间被推到了风头浪尖上。
  闻着这消息时,谢元姝正在鹤安院陪着母亲吃茶。
  等回禀的小丫鬟出去之后,谢元姝轻抿一口茶,不无讽刺道:“太后娘娘那恭顺的性子,如今肯为了太子回宫不说,还把大皇子也牵扯进来,可见,是准备豁出去了。”
  凤阳大长公主听她言语间的讽刺,笑着道:“真不知该说太后这事到底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不过这招倒也勉强解了东宫的尴尬。只是,落在皇上眼中,就成了她联手郑皇后故意算计大皇子。就依着皇上如今的猜忌心,虽顾及着孝道,可这母子间的嫌隙,怕是愈发深了。”
  谢元姝微微一笑:“太后娘娘老了,不经事儿了。太子又这样神色慌张的求到她面前,看着孙儿这样战战兢兢的,她怎还能继续在畅春园侍弄那些花花草草呢。”
  太子走投无路求到郭太后面前,对于这事儿,凤阳大长公主很是看不上。
  亏他还是太子,这样窝囊软弱,这江山若真的交到他手中,这天下苍生该会如何?
  见母亲眼中的讽刺,谢元姝又道:“太后娘娘敢这样做,一是仗着自己是皇上的嫡母,二来这马上就要过年了,皇上也不可能真的闹的不好看了。”
  说到这,谢元姝其实也不知是该佩服郭太后还是该说她失了稳妥了。
  皇上这些年尊她,给她体面,更多的是因为她的识眼色。
  可她此番回宫,却是把以往的一切都给推翻了。
  凤阳大长公主并不知她在想什么,想到大皇子突然被牵扯到这件事情中,她不由感慨一声:“大皇子府现在怕也乱了。大皇子性子木纳恭顺,原本一个闲散王爷当的好好的,谁能想得到,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呢?”
  此时的大皇子府,果然如凤阳大长公主所说,人心惶惶的。
  大皇子更是吓的差点儿没有晕过去,只喃喃的重复着:“我从没想过和二弟争什么的。”
  看他战战兢兢的样子,陈敏不由更是提了心。
  等大皇子往书房去之后,陈敏想了想,还是急急往定国公府去了。
  如今,她也只能过来找祖母拿拿主意了。
  看她几乎是没了头绪,定国公老夫人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说出的话却是让她瞬间怔在了那里。
  “好孩子,太后娘娘到底打的什么主意,这又有什么要紧的。如今你该看到的是,太子不愿意替皇上分忧,求到畅春园,还惊动了太后娘娘。如此,才把大皇子推到这风头浪尖上的。”
  “这些,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那皇上这般圣明,就不会不知道。”
  陈敏强忍着心中的不安,声音颤颤道:“祖母的意思,是让大皇子真的挺身而出,替皇上祭天祈雪?”
  不等定国公老夫人开口,她又急急道:“可这若祭天祈雪之后,雪还不下呢?父皇本就不待见大皇子,此事一出,岂不要迁怒到大皇子身上。”
  定国公老夫人却是摇了摇头,“确实,若真的不下雪,皇上难免迁怒大皇子。可他迁怒大皇子一分,那必定会迁怒太子十分。皇上老了,可眼睛毒着呢,岂会让皇后这一招祸水东引真的得逞。”
  “何况,大皇子祭天祈雪即便真的失败了,可对皇上那却是一片赤、诚,一片孝心。太子殿下避之不及的事情,他却顶着压力替皇上解忧,这点皇上心里不会不清楚的。”
  定国公老夫人的话说完,陈敏终于明白了祖母的深意。
  是啊,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大皇子府又不可能和东宫一般,这么多人出谋划策,替他扛着。明知躲不了,还不如不闹了笑话。
  若是能顺势挺身而出,那对皇上来说,就是最大的孝心。
  而且,大皇子生性木纳,老实。皇上也不会疑心大皇子如此做是算计什么。
  可也因此,在大皇子身上更会体会到难得的父子之情。
  不管是成功和失败,大皇子府邸势必会因此事获得皇上的圣心。
  一旁,陈莹也劝她道:“大姐姐,这机会难得呢,你之前不也和我说过,福祸相依。何况这件事情,大皇子府真的没得选。太子可以去畅春园找太后娘娘出山,可大皇子,又岂会有这样的退路。”
  陈莹的话更是让陈敏不由心生感慨。
  是啊,他们本就没的选的。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之前昭华大长公主想让莹姐儿侍奉韩家三少爷身边,她就和莹姐儿说过,要抓住机会。
  而这一次,换做是她自己了。
  她又怎么能连这样的胆量都没有呢?
  何况,他们大皇子府是真的无路可退。
  “大姐姐,你就别担心了。东宫如今岌岌可危,若再经过这一事,大皇子未必不能取代太子殿下。”


第241章 分忧
  等到大皇子妃离开,陈莹难掩兴奋的对着定国公老夫人道:“祖母,如今连老天爷都在帮我们陈家呢。前些日子,宁德公主才被禁足,淳嫔娘娘更是被降为贵人,如今,大皇子若借此机会表了孝心,我们陈家作为大皇子的岳家,岂不也水涨船高。”
  陈莹的话让定国公老夫人也不由有些激动。
  她原以为离陈家起复还需要多几年的耐心。
  没想到,郭太后这么一出手,机会竟然这么快就来了。
  看着祖母眼中的笑意,陈莹又道:“祖母,淳嫔娘娘被降为贵人,等到大皇子真的替皇上祭天祈雪,东宫只怕是愈发和皇上离心。如此,即便宁德公主是皇上御旨赐婚,是三少爷的发妻,我也未必不能与她相争。”
  想到前些日子她还在担心,她和宁德公主一同出嫁,宁德公主肯定会瞅着机会就给她立规矩。
  谁能想到,这才多久,局势就有了这样的变化。
  而此时的宁德公主,却在发着脾气。
  原本因为被禁足的事情,她这几日就够没脸了。没想到,太后娘娘突然回宫不说,还想让大皇子取代太子,代替父皇祭天祈雪。
  陈家又是大皇子的岳家,这件事情岂非便宜了陈家。
  还有那陈莹,这个时候想必很开心吧。尤其瞧着自己被禁足,她怕是早就在那里幸灾乐祸了。
  想着这些,宁德公主气急一把推翻了桌上的茶盏。
  噼里啪啦的声响中,淳嫔不由愈发头痛了。
  她早年就侍奉皇上身边,如今却被降为贵人。为着这个,她这几日都不由有些心悸。
  她原以为,宁德因着此事多少能懂事一些,可瞧着眼前她不知所谓的样子,她如今能不头痛。
  “好了,别闹了!你还没折腾够吗?非要亲眼看着母妃被打入冷宫,你才甘心吗?”
  淳嫔鲜少有这样动怒的时候,宁德公主被她这样训斥,不由眼眶红红,委屈道:“母妃,您还在生我的气,是不是?”
  说着,她哭着就扑倒在淳嫔怀里,哽咽道:“母妃,若知道父皇会降了您的位份,女儿说什么也不会找惠安的麻烦的。可女儿怎么知道,父皇恰巧会出现在御花园,女儿再不懂事,可如何能不知道,母妃这些年为了女儿费尽心机。”
  宁德公主的话让淳嫔也不由红了眼睛。
  她暗暗叹息一声,轻轻拍了拍女儿的后背,开口道:“母妃确实因着此事觉得失了颜面,可比起这个,母妃何尝不是怕因为这件事情,昭华大长公主殿下对你有什么看法。”
  “母妃如今成了这宫中的笑话,若因为此事,韩家人低看你,母妃如何能忍心。”
  宁德公主万没有想到母妃会是这样的心思。
  她急急开口道:“母妃,不会的,您这些年恭顺小心,如今被降为贵人,也只是一时的。父皇要拉拢韩家三少爷,就不可能让您处于这样尴尬的地位。等父皇气消了,一定会给您体面的。”
  “何况,还有皇后娘娘,瞅着合适的机会,皇后娘娘肯定会替您说话的。”
  听她提及郑皇后,淳嫔讽刺的勾了勾唇角,道:“皇后娘娘如今都自顾不暇,这会儿又如何会顾得上我们母女。”
  说着,她顿了顿,又道:“这往日里我仰仗着皇后娘娘,可现在宫中这局势,母妃也有些看不明白了。”
  “太后这样急急的回宫不说,还想着让大皇子取代太子替皇上祭天祈雪,这京城的天,怕是真的要变了。”
  而她,这个时候若再不识眼色的继续依附着坤宁宫,后果可想而知。
  听着母妃这样的顾虑,宁德公主却觉的母妃多心了,她不屑的开口道:“母妃,太子哥哥如今也只是一时遭了父皇的不喜,父皇即便真的有废太子的心思,这宫里就大皇子和太子哥哥两个皇子,即便婳嫔娘娘肚子里的是小皇子,也不过是乳臭未干的孩子,如何能作数。”
  一句话却是戳中了淳嫔的心事儿,她这些日子想了许多。
  若这婳嫔肚子里的是个皇子,许真的是最有福气的。
  皇上如今这样猜忌太子,不就是觉得太子长大了,有取代自己的危险。
  而婳嫔这孩子,却会让皇上放心。
  这事儿谁又说得准呢。
  皇上毕竟是君,虽还未铁了心废黜太子,可这段时间这一连串的事情,何尝不是为了日后废太子在做试探。
  就太子祭天祈雪一事,做的更是决绝,也难怪太子会慌乱的求到畅春园去。
  可东宫如今的危机就解了吗?
  不会的,这有失孝道这件事情,怕是愈发坚定皇上废太子的心了。
  “母妃,不会的,即便太子哥哥真的被废,也不会轮到婳嫔肚子里的孩子的。郑氏如今怀了身孕,若生下的是个哥儿,即便太子哥哥出了事儿,皇后娘娘和太后也拥立这孩子为皇太孙的。还有朝臣们,绝对不可能弃掉东宫而选择婳嫔的孩子。”
  “婳嫔除了有父皇的宠爱,背后可一丝倚仗都没有。她绝对不可能斗得过皇后娘娘的。”
  听着她的话,淳嫔暗暗叹息一声,伸手捋了捋她耳侧的发丝,“这些事情也不是我们娘俩能插手的。母妃如今只盼着你早些出嫁,也不至于在看着京城这血、雨腥、风。”
  就在这时,有宫女缓步走了进来,缓声回禀道:“回禀娘娘,听说大皇子往东暖阁去了,亲自求旨愿意替皇上分忧。”
  “皇上龙颜大悦,称赞大皇子最是孝顺。刚刚下旨让钦天监挑选吉日了呢。”
  大皇子竟然会主动往东暖阁去求旨?!
  宁德公主身子猛地一僵,这,这怎么会呢?
  她最是了解这个大哥的,这个时候应该担惊受怕才是,不可能这样主动入宫来的。
  坤宁宫里,郑皇后也是神色凝重。
  这件事情虽是她故意算计的,可大皇子真的求到东暖阁,却还是让她心生不悦。
  他这么急的入宫,难不成真的存了和太子相争的心思?
  赖嬷嬷见她神色不悦,低声道:“娘娘,您这个时候万不能在节外生枝了。大皇子是什么性子,您还不知道。最是胆小怕事的。闻着这些流言蜚语,又如何能坐得住。想必也是因此,才战战兢兢的往东暖阁去的吧。”
  赖嬷嬷的话让郑皇后神色多少是缓和了些。
  是啊,这大皇子,她是自幼看着他长大的。木纳,憨厚,还有那榆木脑袋只怕都没转过弯来,自己被人算计了。
  可让她耿耿于怀的是,皇上竟然大赞大皇子的孝心。
  她如何能不知道,皇上这是故意打她的脸。
  可她愿意这样吗?
  若不是皇上算计太子,她也不至于这样。
  这么想着,她冷冷道:“今年这雪最好真的别下了。”
  闻言,赖嬷嬷心里猛地一咯噔。
  这皇后娘娘,莫非是气糊涂了。这瑞雪兆丰年呢,若今冬真的不下雪,来年有多少灾、民啊。
  这若涌入京城,岂不成了隐患。
  这更别说,若真的不下雪,皇上怎能不动怒。太子殿下又如何能真的全身而退。
  只怕皇上迁怒大皇子一分,就要迁怒太子殿下十分呢。
  赖嬷嬷的沉默让郑皇后终于是回过神来,也知道自己有些失言了。
  郑皇后拿起桌上的茶水轻抿一口,转移话题道:“今个儿皇上还未往慈宁宫去看太后吗?”
  这往日里,皇上多少是重孝道的。
  可这次太后回宫,皇上竟然连晨昏定省都忘记了。
  可见,皇上这是和太后置气呢。
  郑皇后倒是有心缓和这气氛,可如今她遭了皇上的猜忌,这个时候也不好出这个头。
  可若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两人这样僵持下去,这传出去,其实是她和姨母失了颜面呢。
  “娘娘,这个时候谁敢在皇上面前替太后娘娘说话呢。这后宫的人可都是人精,奴婢也不安的很呢,这若真的再这样僵持下去,可如何是好。”
  皇上这样丝毫都不顾及太后的颜面,这也是郑皇后未想到的。
  可惜,皇上到底不是太后肚子里出来的,若非如此,他又怎么能这样不顾及流言蜚语呢?
  郑皇后暗暗叹息一声,一时间也难住了。
  这到底不比至亲骨肉呢,否则,她也不至于这样头痛了。
  “娘娘,不如召了永昭郡主往慈宁宫吃茶,皇上最是宠着郡主了,闻着郡主进宫来,许还真的往慈宁宫去了呢。”赖嬷嬷低声道。
  郑皇后微微眯眼。
  这可行吗?皇上虽说宠着郡主,可这节骨眼儿上,又岂会真的改了主意。
  可不试一试怎么能知道呢?
  郑皇后也只能祈祷着皇上待谢元姝那份不同寻常了。
  想到这个,她不由有些自嘲。
  自己竟然有朝一日还需要仰仗谢元姝,这真是太讽刺了。
  尤其想到自己之前授意解骏弹劾谢元姝,郑皇后就愈发头痛了。
  哎,当初自己确实有些欠考虑了。
  “娘娘,若郡主真的能缓和了太后和皇上的关系,这也不枉这些年皇上宠着她。想来,郡主不会拒绝的。”


第242章 闹鬼
  “皇后娘娘请我往慈宁宫一同吃茶?”闻着这消息,谢元姝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
  大皇子亲自求旨替皇上分忧,这样的结局,多少是解了东宫的一些危机。
  可奈何,太后娘娘这么一招,可谓是把双刃剑,否则,皇上也不至于这几日迟迟未往慈宁宫去请安。
  谢元姝倒也好奇,郑皇后如何能帮着太后娘娘找个台阶下。
  却从未想过,郑皇后竟然把主意打到了自己身上。
  “芷东,你去差人往坤宁宫回了话,就说我这几日偶然风寒,不便往宫里去。”
  谢元姝说完,眼中的笑意更深。
  郑皇后这样病急乱投医,可不代表她就一定要配合她演这场戏。
  何况,郑皇后怕是高看她了。虽这阖宫内外都知道皇上表哥宠着自己,可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她才不会愚蠢的掺和到这件事情中去。
  听着郡主的吩咐,芷东却有些担心道:“郡主,您这样拒绝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岂不忌恨您。”
  谢元姝拿起桌上的茶水轻抿一口,似笑非笑道:“她如今都自身难保,我又何惧她?何况,皇后娘娘怕是忘记上一次她暗中指使解大人弹劾我之事了。皇后娘娘好大的忘性,可我却是个记仇的。借着这事儿,好好提醒提醒皇后娘娘,又有何不好。”
  郡主既然已经拿定主意了,芷东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正在这时,有丫鬟缓步走了进来,低声回禀道:“郡主,听说祁王府后宅这几日闹鬼了,大姑娘因此被吓得夜夜不能安睡。外头这会儿都在传,是郡主差人丢在祁王府门前那丫鬟的魂魄作祟……”
  说着,那丫鬟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芷东看她这样子,有些不忿道:“这祁王府肯定是故意的,我看祈王妃心里早就怀恨郡主了,否则,怎么会闹出这样的流言蜚语来。这根本就是故意败坏郡主的名声的。”
  谢元姝却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这皇上最忌讳这些怪力乱神之事,按说祁王妃这么些年小心翼翼,不该任由这样的流言蜚语传出来的。
  可偏偏,还是生了这样的流言蜚语。
  谢元姝如何能不怀疑,其实这幕后主使之人,就是祁王妃。
  若她猜的不错,祈王妃想必也知道谢云菀肚子里的孩子是太子的了,或许,谢云菀早已经仗着这个,自恃身份了。祈王妃许开始还有些忌讳,给她体面。可她差人丢在祁王府那具尸体,却让祈王妃和朱宝茹有了主意。
  她们这样将计就计,故意用闹鬼的事情吓唬谢云菀。
  这再是心理强大的人,也不可能不受了惊吓。
  而谢云菀又怀着身孕,这若不小心滑胎了,岂不解了祈王妃的心头事儿。
  何况,这一切矛头都对准了自己,毕竟当初是自己把那丫鬟的尸体丢在祈王府门口的,谢云菀到时候也只会觉得自己是罪魁祸首,不可能怀疑祈王妃和朱宝茹丝毫。
  想到这些,谢元姝都有些佩服祈王妃这手段了。
  她自知自己不可能担了谋害皇嗣的罪名,这若被发觉是她动了谢云菀肚子里的孩子,谢云菀如何能不闹腾开来。
  可这一招祸水东引,却能让谢云菀把所有的恨意都转移到自己身上。再加上自己和她之前的嫌隙,谢云菀只会恨毒了她。
  而到时候,可就是一笔糊涂账了。
  看郡主一阵沉默,芷东气呼呼道:“郡主,这祁王府也太欺负人了。我们绝不能这样眼睁睁看着他们这样肆意妄为。”
  谢元姝闻言,噗嗤一笑。
  见郡主还能笑得出来,芷东愈发急了。
  谢元姝却是微微勾勾唇角道:“怕什么?即便真的出了什么事儿,谢云菀迁怒于我,她还能真的伤着我不成?她如今算是什么东西。”
  何况,没了孩子的她,又拿什么做倚仗。
  她不至于嚷嚷出去,她失去的孩子是太子殿下的。这事儿谁又信呢?即便传到皇后娘娘耳中,皇后娘娘如今已经和郑氏联手,又怎么会纠结这么一桩糊涂事儿。
  何况,就东宫如今这处境,若再闹出这样的丑闻,郑皇后只怕不会饶过谢云菀。
  所以,她若是敢闹腾,谢元姝就敢陪她玩。
  此时的祁王府里,因为连日的惊吓,谢云菀的脸色苍白,整个人蜷缩在被子里,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
  伴雪看她这样子,暗暗叹息一声。
  这自打那日郡主差人丢了那丫鬟的尸体在门口,当晚就闹起鬼来。
  伴雪原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窗外飘忽而过的黑影,不是那死去的丫鬟,又会是谁。
  “这贱婢,冤有头债有主,又不是我夺了她的性命,她怎敢这样追着我不放。”
  起初,谢云菀还嘴硬,可这话才出口,屋里的灯瞬间就灭了。空气似乎凝滞了一般,伴雪也是吓得脸色发白,动都不敢动。
  浑身的寒意在那黑影破门而入时更达到了极点。
  伴雪听着自家姑娘一声尖叫,拿起东西就朝那黑影摔去,可没想到,那黑影伸着长长的舌头,就朝姑娘扑来。
  受了这样的惊吓,谢云菀当晚就发烧了。更可怕的是,那黑影之后第二天又来了,原本喝着汤药的姑娘吓得更是躲在了墙角。
  这样一日又一日,伴雪也没法了,她虽知道这京城最忌讳这些怪力乱神之说,可还是没忍住求到了祈王妃面前。
  听说谢云菀屋里闹鬼,祈王妃却是猛的一拍桌子,厉声呵斥道:“不知所谓的东西,皇上最忌讳怪力乱神之说,如今京城更是人人自危,你怎敢编造这样的谎言!”
  伴雪急急磕着头,她看得出王妃根本不信她的话,这若再说下去,王妃如何能绕的过自己。
  似乎早就预料到她无功而返,谢云菀眼中不禁满是恨意,冷声道:“伴雪,你偷偷把后宅闹鬼的事情散播出去,祈王妃再是胆小怕事,外头这愈演愈烈的流言蜚语,她不可能丝毫不顾及的。”
  谢云菀是真的知道自己院里有不干净,只求着能利用这些流言蜚语祈王妃找人在自己院里做了法事。
  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可惜祈王妃那边仍然未有任何的动作。
  谢云菀却因为连日阴魂不散,变得愈发战战兢兢的。
  从昨个儿开始,更是整个人蜷缩在被子里,瞧着有些疯癫。
  此刻,看着姑娘这样,伴雪不由心生怜惜,正想着要不要再去求了王妃娘娘。
  却在这时,她突然看到姑娘突然皱了眉头,整个人像是因为疼痛都蜷缩在了一起。
  “姑娘,你这是怎么了?”伴雪急急掀开被子,下一瞬却被眼前骇人的鲜血给惊在了那里。
  怎么会这样?
  谢云菀也被眼前这情景吓坏了,突然红了眼睛,急急抓了伴雪的手,“快去找御医,去寻了御医来……”
  伴雪这个时候才晃过神来,急急差人往王妃屋里去传话。
  “怎么办?我的孩子,我的孩子……”
  谢云菀之前也不是没有听说过小产的事情,可她却没想到,如今被自己给遇上了。
  她费尽心机才得了这样孩子,如今,却要失去了。
  她真的好害怕,好害怕。
  没有了这个孩子,那她在祁王府,又拿什么做倚仗。
  祈王妃和朱裕,又如何会轻饶自己。
  正院里,祈王妃闻着谢氏小产的消息,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她这几日一直等着这消息传来。
  好在是,老天爷没让她失望。
  “去吧,找了常给谢氏看病的桂太医来,谢氏最信得过他,不是吗?”
  听着母亲这满是嘲讽的话,朱宝茹也难掩激动道:“母亲,我们总算等到这一日了。这谢氏没了孩子,如何还敢在那样自恃身份。她算什么东西,要我看,母亲日后再不必手下留情的。”
  祈王妃当然也是这么想的,她当初因为听了高术士的话,算计这谢氏进了门,差点儿就铸成大错。而现在,她好不容易不需要有顾及了,又怎么会再容忍谢氏留在府中。
  太医很快就来了,可看着太医轻轻摇头的样子,谢云菀如何能不清楚,自己真的失去了这孩子。
  “姑娘,方才太医也说了,让您注意着自己的身子。您可不好哭坏了身子。这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听着伴雪的话,谢云菀紧紧攥紧了手中的帕子,眼中满是恨意。
  看她这样的眼神,伴雪如何能不知她这是迁怒到了郡主身上。
  “姑娘,奴婢知道您心里恨,可郡主身份尊贵,您拿什么和郡主斗呢?”
  伴雪的话更是激怒了谢云菀,她的指甲几乎陷入掌心,可她却感觉不到丝毫的痛意。
  她当然知道如今的自己奈何不了谢元姝。
  可她从不信命的。
  她不会就这样被打倒的。
  这么想着,她又忍不住落下泪来。
  伴雪忙拿了帕子替她拭去眼角的泪水,声音颤颤道:“姑娘,如今当务之急不是对付郡主,王妃娘娘和二姑娘怕是因为您失了孩子,已经动了别的心思了。”
  谢云菀闻言,身子猛地一僵。
  是啊,她之前仗着肚子里的孩子,很是给了祈王妃和朱宝茹没脸。
  而现在,自己没有倚仗了。
  她们又怎么可能放过自己呢?
  还有朱裕,这个时候只怕得找自己秋后算账了。


第243章 首先低头
  “永昭郡主真这样说的?”闻着谢元姝偶染风寒的消息,郑皇后到底没忍住,一把摔了桌上的杯子。
  这谢元姝,到底仗着什么。
  敢这样拂了自己的面子。
  赖嬷嬷缓声道:“娘娘,您又何必动怒,永昭郡主任性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这不,前几日更是把一个丫鬟的尸体丢在了祁王府门口,因着这个,祁王府二少夫人被这闹鬼给吓得都小产了。您又何必在这个时候和郡主置气。”
  郑皇后又怎能不知道谢元姝自幼就被众人捧着。
  可不管怎么说,她总以为她怎么着都不会不给自己台阶下的。即便自己之前暗中指使解骏弹劾她。
  自己可是皇后,她就是小小受了些委屈,又怎能真的这样心存怨恨。
  郑皇后越想越觉得谢元姝没规矩。
  却在这时,有小宫女进来回禀,“娘娘,方才皇上给大皇子府邸赐了福字。还亲自写了今年的对联,已经差人往大皇子府送去了。”
  郑皇后原本就在气头上,这会儿闻着这消息,更是差点儿没有气晕过去。
  这过年赐福字是本朝的传统,图个吉祥。可往年里,且不说第一个总会是东宫,就皇上对大皇子的厌恶,这些年可从未亲手赐过福字的。
  这哪年不是姨母实在看不下去,从慈宁宫赏了给大皇子的。
  可今年,皇上却要推翻这个传统。
  这如何能不让人震惊。
  这御笔亲赐的福赏下去,大皇子府愈发不一样了。
  而且钦天监已经选了吉日两日之后就在保宣殿外祭天祈雪。
  因着这个,宫里也都在传,这若大皇子祭天祈雪失败了,会不会被皇上迁怒。
  可这流言蜚语才刚起来,皇上就赐了福字给大皇子,可想而知是故意来堵这些流言蜚语的。
  皇上这是要做什么?什么时候这样抬举大皇子了。
  这不是让众人戳她和太子的脊梁骨吗?
  想到这些,郑皇后心里如何能不着急。
  皇上不往慈宁宫去请安,再加上这福字,这可如何是好呢?
  “娘娘,皇上如今最是宠着婳嫔娘娘,若婳嫔娘娘能在皇上面前说几句话,这许真的能缓和了太子和太后娘娘的关系呢?”
  婳嫔?!
  这颜氏之前在畅春园落水,差点儿伤及肚子里的孩子。可她见着自己时却那般惶恐的样子,这根本就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
  这样的她,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