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昭郡主-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嬷嬷口中的白盏是慈宁宫的大宫女,很得太后倚重。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那几个姐妹,都是极其会生养的,就连她母亲,也生了兄弟姐们七个孩子。这也是为什么景嬷嬷这个时候提及这事儿的缘故。
  再说,让她往东宫去侍奉太子,也不算是委屈了她。反倒是格外的体面。这再合适不过的。
  太后听着,微微顿了顿,半晌,笑着道:“还是你伶俐,哀家怎么就没想到呢?”
  好快,承平帝就来了。
  郭太后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就把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
  承平帝沉声道:“这是母后的意思,还会皇后的意思?”
  郭太后暗暗叹息一声,道:“不管是哀家的意思,还是皇后的意思,总该解决眼前这危机的。否则,皇帝你是要治罪顾家,赐死太子妃,还是要真的废掉太子呢?”
  郭太后鲜少这样威严,承平帝到底是退了一步,道:“那边依母后的意思,由您下这道懿旨。”
  看承平帝终于松口,郭太后压在心头的石头也终于落了下来。
  之后她又提及了把自己身边的大宫女白盏指去侍奉太子,如此小事,承平帝自然不会反对。
  说完,母子间便是一阵静默。
  毕竟不是自己肚子里出来的,郭太后也不留他,缓缓道:“皇帝若有事,就先回去吧,哀家也乏了。”
  承平帝却是道:“母后,您这道懿旨,可给儿子解了围呢。”
  太后没想到他竟然会说这番话,不由也有些感慨,“哀家老了,若不是这些肮脏事,哀家也该颐养天年了。哀家其实不是没有想过,趁着这次畅春园过寿,不如便常住畅春园,这样,也不至于看这些乌烟瘴气。”
  太后之前就有这样的心思,却因为郑皇后的哭诉而消了这念头。
  可太子的丑事一出,她觉得自己不能不给淮安侯府留条后路了。
  是以,便把自己的心思说了出来。
  承平帝果然有些意外,不过却没有反对,反倒是笑着道:“这整个天下都是儿子的,不管母后住在哪里,儿子必对母后以天下养。”
  母子间似乎有找到了当年养在她膝下时的感觉,郭太后不由有些感慨。
  等到皇上离开,景嬷嬷低声道:“娘娘,您真的准备往畅春园去常住?”
  郭太后意味深长道:“若哀家再没这个眼色,怕是不能给淮安侯府留了后路啊。皇后的野心太大了,哀家再不能这样凡事都依着她了。”


第211章 薛芫
  很快,郭太后下了懿旨许太子妃顾氏往郊外的庵堂常住的消息,就传了出来。
  东宫,顾氏低着头,有些不敢相信这个消息。
  昨个儿她一时绝望,撞了柱子。战战兢兢一夜,生怕连累了家族。
  让她意外的是,父亲竟然上了折子弹劾太子,这让她忍不住落下泪来。
  让她更难以置信的是,在她以为没有退路的时候,太后娘娘竟然出面了。
  能离开这东宫,能不牵连到家族,顾氏虽然有些难以置信,可对她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惊喜。
  苏嬷嬷看她眼中的欣喜,也开心极了,“娘娘,以前老奴总听说福祸相依,没想到,还真有这个说法。这太后娘娘下了懿旨,您终于有出路了。”
  苏嬷嬷是知道自家娘娘的,无意争宠,更不想落得恭妃娘娘一般,连累了家族。
  这个时候,虽说是往庵堂去,一辈子青灯常伴,可对于娘娘来说,也算是老天爷开眼了。
  只是娘娘离开这东宫,只怕那郑氏要取代了娘娘了。
  听着苏嬷嬷的忌惮,顾氏微微勾勾唇角:“皇上对太子只会愈发忌惮,我有预感,终有一日,皇上会废黜太子的。郑氏到时候怕也只是枉费心机。”
  一旁锦绣也开口道:“是啊,太后娘娘这不把白盏姑娘指给太子殿下了吗?她是慈宁宫的大宫女,素来得太后娘娘的赏识。太后娘娘若不是防着郑氏,又怎会有这样的举动。”
  消息传到谢家时,谢元姝正在凤昭院里,看着手中韩砺新寻来的话本。
  闻着这消息,谢元姝也愣了愣。她倒是没想到,这个时候太后娘娘会出山。
  不过有了这懿旨,顾氏算是勉强全身而退了。
  比起上一世她的郁郁寡欢而终,这一世,起码没牵连到顾家,自己也有了一片宁静之地,无需再战战兢兢。
  想到自己重生一世,有这么多的改变,谢元姝心中如何能不高兴。
  虽她和顾氏往日没有交情,可她还是不由的替顾氏感到开心。
  这时,丫鬟进来回禀,说是大奶奶来了。
  谢元姝笑着看向门口,果然见萧瑗浅笑的走了进来。
  萧瑗也听说了宫里的事情,也不由有些感慨:“太子妃也是个可怜的,若不是因为东宫的日子太难熬,又如何会绝望的撞了柱子。”
  听着宝桐的话,谢元姝不由想到上一世宝桐入宫,侍奉太子身边。
  依着宝桐的性子,宝桐肯定是不懂得争宠的。可想而知,宝桐也受了很多委屈。
  想着这些,谢元姝便忍不住抓了她的手,指尖都微微有些颤抖。
  萧瑗也发觉了她的异常,不由有些诧异。
  自打郡主大病醒来,她总觉得郡主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可过了这么长时间,她仍然说不清楚那种感觉。
  尤其是方才,郡主眼中的那种愤怒,悲怆,似乎是因为自己。
  可怎么会呢?
  看她眼中的诧异,谢元姝一字一顿道:“宝桐,有你在我身边,真好。”
  莫名的话让萧瑗不由更诧异了。可听到郡主说的这般直白,她也不由有些感动。
  她是陪伴郡主身边不错,可比起她给郡主的,郡主对她的恩情,她是一辈子都还不清的。
  看她眼睛微微有些湿润,谢元姝怎能不知她的心思,打趣她道:“好了,可不许哭。你若是敢哭,看我找机会去捉弄砚青去。”
  果然,话音刚落,萧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只是握着谢元姝的手,更加的用力了。
  之后,两人又不由提到了太后寿辰的事情。
  出了这样的事情,寿辰那日,想必气氛再不能如常呢。
  谢元姝更是讽刺的开口道:“也不知道那些人暗中捐了银子为了太后寿辰雕刻的羊脂玉菩萨,还敢不敢献到御前呢。”
  萧瑗轻抿一口茶,缓声道:“太子这次是险险才保住自己,可瞧着虽是全身而退了,难保不在皇上心里留了刺。想来,那些朝臣们,是白费心机了。除非他们想惹了这麻烦,在皇上的黑名单上记上一笔。”
  谢元姝道:“即便这次没有太后的懿旨,我觉得也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罢了。不管碍着什么原因,皇上如今对废太子一事也只是有些试探,若没有十全的把握,他怎会这样不留后路。”
  萧瑗听出了她言语中的意有所指,道:“这宫里宫外都在传婳嫔娘娘肚子里的孩子是个皇子,若真是这样,有了这幼子,皇上自然更喜欢幼子了。”
  “而婳嫔娘娘母凭子贵,不一定就争不过皇后娘娘。”
  若没有上一世谢家满门覆灭的事情,谢元姝许也就帮婳嫔一把了。
  可现在,婳嫔再是得意,也不过是暂时的风光罢了。
  等到一切被揭穿,她和皇后,谁都逃不过。
  只是不知道,太后娘娘这招往畅春园长处,会不会让承平帝对淮安侯府动了恻隐之心。
  可依着谢元姝上一世对承平帝的了解,承平帝的猜忌心,绝对不会觉得郭太后是无辜的。
  就冲着她这些年对郑皇后的纵容,她现在想撇清关系,已经是迟了。
  这时,丫鬟缓步进来回禀:“郡主,方才从鹤安院传来了消息,说是薛家人后日就要入京了。”
  闻言,谢元姝难掩激动道:“真的吗?”
  那丫鬟点了点头。
  萧瑗也是高兴极了,紧紧抓着手中的茶杯,感慨道:“太太不定有多欢喜呢。能见着自己的亲闺女,也算是老天爷开眼呢。”
  说罢,又道:“也不知这孩子生的更像谁一些?”
  谢元姝笑着道:“那还是像大嫂多一些的好,姑娘家,若是像了粗旷的大哥,岂不就坏事了。”
  听她这样打趣大老爷,萧瑗也不由笑了出来。
  而另一边,纪氏闻着这消息,忙安排了府中的侍卫和婆子明个儿往郊外就迎薛家的人。
  阮嬷嬷看自家太太眼中的欣喜,笑着道:“太太,您便放心吧。说什么,也不会怠慢了薛家人的。”
  纪氏笑着点了点头。
  她如今满心都是芫丫头,想到这个亲生女儿,她就激动的睡都睡不着。
  阮嬷嬷缓缓道:“太太,郡主当真是懂事的孩子呢,知道您挂念姑娘,便想着在皇上面前替姑娘求了县主的封号,若不是郡主真的敬您这个当大嫂的,只怕做不到这样呢。就是奴婢,也都觉得感慨的很。”
  提及此事,纪氏也不由红了眼睛,“可不是,这情分我一辈子都会记在心里的。”
  说罢,阮嬷嬷突然又想到了谢云菀,迟疑了下,她开口道:“依着大姑娘的敏、感,这个时候,许也知道薛家人要入京的消息了。她如今是祁王府的二少夫人,也不知道会惹出什么事情来。”
  闻言,纪氏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气急道:“她若敢再弄些小动作,看我不活、剥了她。”
  “就因为这孽障,我和芫丫头母女分离这么些年,如今好不容易能团聚了,她若敢使坏,我说什么也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且说薛家这边,哒哒的马蹄声中,薛家的马车已经过了又一个驿站。
  薛家三太太瞧着离京城越来越近,伸手宠溺的握住了女儿的手,之后忍不住红了眼睛。
  薛芫也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似乎前一天她还是不谙世事的薛家三房的姑娘,今天就成了谢家长房嫡出的大姑娘。
  这样的变化,让她也不由有些不安。
  她更害怕的是,这次入京,她再不能回江南去。
  想着这些,她喃喃道:“娘亲,我不要和您分开。这京城,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即便回了谢家,可在我心里,您才是我的娘亲,还有爹爹,这些年娇宠着我,我不要一个人留在京城。”
  薛家三太太膝下没有子嗣,所以这些年对薛芫几乎是捧在手心里,也造成了她天真的性子。
  说实话,听着她孩子气的话,薛家三太太心中多少是欣慰的。
  虽不是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可胜似自己亲生的孩子。
  别说芫丫头舍不得,她和老爷又何尝舍得。
  她这会儿心里也害怕的很,害怕谢家和他们要人。虽她也知道,这孩子能养在她身边已经是老天爷厚待她了,可毕竟是自己拉扯大的,她如何舍得她离开。
  小时候怕她摔了,磕着了,现在却怕她不适应京城的生活。
  她倒不会疑心谢家人不善待这孩子,可她素来听闻京城规矩多,谢家又有凤阳大长公主这位老祖宗,她怎舍得谢家人给孩子立规矩。
  看遮母亲的沉默,薛芫忍不住偎依在她怀里,哽咽道:“娘亲,你不要伤心。我会和殿下说的,想和您一起回江南去。我们一辈子都不分开。”
  听着她孩子气的话,薛家三太太终于没忍住哭了出来。
  “好孩子,好孩子。”
  这若换做常人,知道自己是谢家嫡出的姑娘,如何能不欣喜。可她的芫儿,却这么惹她怜爱。
  薛家三太太性子温婉,可听着看着孩子的孺慕之情,她心里也暗暗决定了,说什么都要搏一搏的。
  谢家以军功起家,她相信他们不是那些迂腐之人,若能留了孩子在身边,她这辈子都对谢家感恩戴德。


第212章 相认
  很快,就到了薛家人入京的这一天。
  一大早,谢家就喜气洋洋的。
  谢元姝用过早膳之后,就直接往鹤安院去了。
  凤阳大长公主也忍不住一次次的嘀咕着,“也不知道这会儿接到人了没有。”
  纪氏看凤阳大长公主关切的样子,笑着开口道:“母亲,萱姐儿和婆子们想必已经快接到人了,有萱姐儿在,不会有什么差池的。”
  听说薛芫要往京城来,谢云萱早就嚷嚷着想见这个姐姐了。这不,昨个儿又说要亲自去接薛芫回府,看着孩子如此懂事,凤阳大长公主哪有不允的。
  这不,今个儿一大早用过早膳之后,就急急出府去了。
  谢云萱对薛芫这样的善意,大太太自然是欢喜。如此一番比较,她心中更是不满谢云菀。若她在府中,只怕心中不知多么酸涩,早就暗中算计芫丫头了。
  纪氏原也准备自己去的,可凤阳大长公主说了,遇着那薛家三老爷和三太太,众目睽睽下,怕纪氏难掩激动。
  纪氏虽想去,可也知道母亲说的有理,她只要想起能见到芫丫头,这指尖都忍不住颤抖,何况亲自去迎接,那岂不真的吓坏芫丫头才是。
  谢元姝把纪氏的心情看在眼中,也忍不住感慨一番。
  由谢云萱代替大嫂去接人也好,薛家人也能稍微轻松些。
  一旁二太太也开口道:“大嫂,这薛家人既然带了芫丫头进京,又隔段时间就送来信笺来,可见不会有什么别的心思的。您啊,就放心吧。”
  三太太也笑着道:“就是啊,大嫂,老天爷也是长眼睛的,否则出了这么大的差错,都这么多年过去了,都能让您知晓真相。这个时候,又岂会再出差错。”
  三太太还待要说什么,却听外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闻着这脚步声,大太太急急就站起了身。
  却不想,薛家人确实是入京来了,没想到,前去迎接的人除了谢云萱和婆子之外,谢云菀也去了。
  “这孽障,到底想做什么?”纪氏差点儿没有晕厥过去。
  这样的事情,但凡是知道些羞耻的,就该乖乖的呆在祈王府,别出来碍眼。没想到,谢云菀却偏偏自己凑上去。
  谢元姝也诧异极了,可比起诧异,她更多的是愤怒。
  她如何能揣摩不到谢云菀的小心思,她今个儿定是盛装打扮,故意去给芫丫头下马威的。
  她虽然早就预料到谢云菀不会这样不吵不闹,可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心急。
  “大嫂,您也别太担心,有萱姐儿在,总不至于让芫丫头受了委屈的。”
  二太太的话让纪氏多少是面色缓和了些。
  且说谢云菀这边,今个儿她特意着了一身深紫色金丝兰花纹褙子,同色月华裙,头上更是戴了皇后娘娘之前赏赐的碧玺点翠凤尾簪子。
  脸上的妆容前所未有的精致,又因为怀了身孕,整个人瞧着却是更多了些韵味。
  谢云萱也不由愣在了那里,只是想到她来者不善,谢云萱的语气就有些愠怒,“二少夫人既然怀着身孕,还是好生养胎的好。”
  谢云菀看她对自己的不敬,心中一阵气急,只是她如今肚子里有太子的子嗣,如何会真的这个时候被气的跳脚。只听她阴阳怪气道:“呦,二妹。你这改口改的可真够快的。我们毕竟是一块长大的,怎的,你连称我声大姐姐都不屑了?还是说,如今整个谢家,都这样的没规矩。”
  谢云菀就没见过她这样不要脸的,明明是她自己不知所谓,让大伯母寒了心,还连累了谢家的名声。怎么到她口中,竟然是谢家亏待她了。
  “你!你怎这样颠倒黑白!这阖宫内外的人谁不知道,谢家从未苛待过你。若不是因为谢家的缘故,你这些年怎会享受那么多荣宠,若不是因为谢家,你又何以会顺利嫁到祁王府。只怕你如今不知躲在哪个犄角旮旯,说不准也和你的生母一样卑贱呢。”
  既然谢云菀已经被逐出家谱,谢云萱自然也不需要对她客气。
  她其实早就厌恶她多时了,如今,终于无需在顾及长幼尊卑,谢云萱又岂会真的输给她。
  比起往日,谢云萱觉得自己现在在面对谢云菀的时候,口才都不自觉的好了很多呢。
  果然,谢云菀瞬间就被激怒了。
  尤其是挺她提及自己的生母,谢云菀脸色顿时青一阵白一阵的。
  只是这还没来得及发疯,便见不远处薛家的马车到了。
  谢云萱打发了婆子上前寒暄,没一会儿,只见薛家三老爷,三太太和薛芫缓步走下了马车。
  看着谢云萱身侧的谢云菀,薛家三太太不由多看了她一眼。
  瞧着这装扮,倒不像是来接人,反倒是来故意彰显自己,来示威的。
  只她初入京,也不好多言。
  却在这时,谢云菀缓步走了上前,用一种上位者的目光打量了几人一番。
  尤其是目光落在薛芫身上时,她的眼中更是多了些嘲弄和愤恨。
  “呦,这位怕就是芫妹妹吧,长得这样水灵灵的,瞧着这眼睛像是刚哭过的样子,怎的,是不愿意往京城来,还是不愿意入京认亲呢?这若是被母亲知道了,岂不要伤心死了。”
  被她这样刁难,薛氏约莫确定了她的身份。
  只她还未开口,却听薛芫像是看疯子一样的目光盯着谢云萱道:“我还以为京城人都是极其重规矩的,没想到,这才刚入京,就遇上一个满嘴胡话的人。”
  谢云菀原以为她是小地方来的,只怕看她气势凌人的样子,吓得都不会说话了。
  哪里会想到,她竟然还敢反驳。
  谢云萱看她气的脸色发白,上前恭敬的给薛家三老爷和三太太行礼问安:“三老爷,三太太受惊了。祖母和大伯母一早就在等着了。”
  说罢,又笑意嫣然的看着薛芫,温柔道:“我在家中姑娘中行二,不如便称呼你芫姐姐吧。”
  感受着谢云萱的善意,薛芫眼中含笑,点了点头。
  一旁,被当做透明人的谢云菀气的险些没吐出血来。
  今个儿伴雪早就告诉她,不该来这么一趟。可她就是不服气,想给这薛芫一个下马威,挫挫她的威风。
  她哪里会知道谢云萱竟然也来了。
  又哪里会知道,这薛芫就是只小野猫。
  直到看着谢家和薛家的马车离开,谢云菀才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她今个儿非但没达成目的,还被人众目睽睽之下看了笑话。
  伴雪看她气不过的样子,心里暗暗叹息一声,姑娘这是何苦呢。
  原本姑娘怀着身孕,王妃轻易不让姑娘出门。今个儿,姑娘更是偷偷溜了出来。
  如今,又惹了这样的流言蜚语,只怕王妃娘娘更加不待见姑娘了。
  她最近也愈发怕了,姑娘仗着肚子里的孩子,这些日子愈发居高自傲的,似乎马上就要母凭子贵,能入主东宫,甚至取代太子妃娘娘。
  可东宫这些日子已经岌岌可危,姑娘怎么就看不到呢?
  姑娘怎么就这样笃定,皇上不会真的动太子殿下。
  鹤安院里,纪氏终于等到了薛家人入府的消息。
  待丫鬟打起吉祥纹帘子,纪氏更是忍不住站了起来。
  薛家三老爷和三太太恭敬的给凤阳大长公主和谢元姝请了安,又和几位太太见了礼。
  谢云萱早忍不住,亲昵的拉了薛芫的手上前,笑眯眯道:“祖母,芫姐姐很好玩呢,一看这性子,就是我们谢家的人。”
  谢云萱说完,就亟不可待的把方才发生的事情说给了大家听。
  薛家三太太不由有些战战兢兢,生怕殿下怪罪,觉得芫丫头不懂规矩。
  没想到,大家却是哈哈笑了起来。凤阳大长公主更是,慈爱的招手让薛芫上前,挽了她的手,满目的笑意道:“是啊,这性子,可不就是我们谢家出来的。我们谢家以军功起家,就没有那些弯弯绕绕。”
  感受着凤阳大长公主的善意,薛芫却不由有些羞涩,恭敬的叫了声,“祖母。”
  看她乖巧懂事的样子,凤阳大长公主神色间更是满意,笑着道:“景秀院那边你母亲已经给你早就布置妥当了,这日后啊,你但凡往京城来,都可以住在这院里,都会有专人打扫,不会让你受了任何委屈的。”
  听着这话,薛家三太太和薛芫都不由愣了愣。
  薛家三太太更是不可置信的看向凤阳大长公主,又看向大太太纪氏。
  在她这样的目光下,凤阳大长公主首先开口道:“这孩子若不是因为遇上你们夫妇,怕是不知受什么委屈呢。我们谢家,素来门风正,不会做这样忘恩负义的事情。孩子虽是谢家的种,可既然是你们养大的,那就是你们的孩子。这辈子,都不会有改变。”
  “孩子已经经历过一次骨肉分离的事情,如今她长大了,知事了,我又怎会强人所难,让个你们经受这样的痛苦。我们谢家,做不来这样不上台面的事情。”
  话才说完,薛氏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哽咽道:“多谢殿下……”
  大太太忙扶了她起来,挽了她的手,道:“这些年你替我照顾芫丫头,该是我谢你才是。”
  说罢,就要跪下来。
  薛家三太太急急扶了她起来。
  谢元姝看着眼前这情景,微微也有些动容。
  却在这时,薛芫有些羞涩的看着她。
  看她脸上的疑惑,谢元姝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想必她也知道谢家有她这个小姑姑了,可看着年龄和她如此相近,怕是这声小姑姑着实不好叫出来呢。
  这样的四目相视中,谢元姝不由朝她眨眨眼。
  凤阳大长公主却把她这小动作看在眼中,微微闭眼,笑骂一句道:“你这孩子,都是当长辈的人了,怎还这样捉弄芫丫头。”
  话音刚落,众人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薛芫终于缓步上前,叫了声小姑姑。


第213章 遵命
  薛家人舟车劳顿入京,大家一块用过午膳之后,就安排他们歇下了。
  薛三老爷却称自己毕竟是外男,早在京城登记了客栈,说是改日再来给殿下请安。
  他既然这么说,谢家也不能强行留了人下来。不过对薛家人,更是不免称赞。
  薛芫就这样住进了景秀院,因为怕薛氏人生地不熟,感到拘束,大太太便安排她和薛芫同住一个院落。
  想到能每日见到女儿,薛家三太□□氏更不由对谢家人心存感激。
  她只以为这次入京,谢家排场之大,就怕谢家强行把女儿留下来,没想到,谢家却礼数周到,丝毫都不倨傲。甚至还格外的给她体面,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
  薛芫也开心极了,能和娘亲一块回江南去,对她来说,也算是放下了心里最大的石头。
  安氏更是抓着女儿的手,久久没有言语。
  却在这时,丫鬟进来回禀道:“姑娘,三日后便是太后娘娘的寿辰了,大长公主殿下和郡主的意思,想寿辰那日带姑娘往畅春园去,把姑娘介绍给诸位贵人。如此,京城也算知道您是我们忠国公府长房嫡出的大姑娘。”
  竟然要面见圣上和太后娘娘,这让安氏如何能不诧异。
  可再一想,谢家如此显赫,皇上更是尊凤阳大长公主这个姑母,殿下和郡主有这样的想法,也无可厚非的。
  只芫姐儿一直在江南长大,怕是不知道宫里的规矩,这若是不小心御前失仪,可不惹了麻烦了。
  像是知道她怎么想似得,那丫鬟笑着道:“太太和姑娘勿要担心,那日郡主会陪伴姑娘的,不会让姑娘受了委屈的。”
  入京前,安氏也听说过这位永昭郡主,更听说连圣上都格外的宠着她。
  想到芫姐儿有她护着,安氏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永昭郡主是殿下的老来女,她只以为少不了骄纵,没想到,郡主这样的平易近人,安氏更是一阵感慨。
  凤昭院这边,折腾了大半天,谢元姝也有些发愣,便躺在大迎枕上,小憩了一会儿。
  等她醒来时,外头已经是暮色时分了。
  屋子里静悄悄的,芷东和芷青也不知去了哪,她正要开口唤了芷东,鼻尖却闻到一股熟悉的苏合香的味道。
  看着韩砺浅笑的走到自己床前,谢元姝不由有些恍惚,半晌才回过神来,伸手笑骂一句:“你这人,来无影去无踪的,也不怕让人误当成采花贼了。”
  韩砺笑着抓了她的手在手中,眼睛亮亮道:“幼姝可见过像我这样俊朗的采花贼?”
  看他还有心情打趣自己,谢元姝更是噗嗤笑了出来。
  不过还是忍不住嘀咕一句:“这芷东和芷青如今是愈发大胆了,都不通报我一声,该罚。”
  韩砺笑着摇摇头,“我看该赏才是,应该重重的赏赐。如此有眼力劲儿的奴才,自然是赏罚分明才是。”
  看他伶牙俐齿的样子,谢元姝拽了他坐在身边道:“今个儿我忙活了大半天呢。芫丫头入京来了,不过几十年没见,和大嫂不免有些生分。你说老天爷怎会开这样的玩笑呢,原本是亲母女,可如今大嫂只有羡慕薛家三太太的份儿。”
  韩砺也知道这件事情,听了她的感慨,他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道:“要我看,大姑娘是个有福气的。之前有薛家夫妇宠着她,如今又有谢家人护着她,这双倍的宠爱,又有什么不好呢?即便之前有那样的差错,如今的结局不也圆满了吗?”
  听他这么说,谢元姝的心里舒坦了许多。
  是啊,若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看嘴角的笑意,韩砺笑着岔开话题道:“幼姝,你知道吗?王府的院落已经有整体的轮廓了,等到我们明年大婚,就都修缮好了。”
  提及这个,韩砺不由有些兴奋。
  谢元姝却不由脸颊微微有些泛红,嘀咕一句道:“谁告诉你明年要大婚了?母亲说不准还想多留我几年呢。”
  韩砺笑着搂她在怀里,“幼姝可知,我早就盼着娶你回去了。等到了西北,真正的天高皇帝远,幼姝肯定会喜欢的。”
  看着他亮亮的眼睛,谢元姝不自知的点了点头。浑然不觉,自己这样子落在韩砺眼中,是多么迷人。
  “这次修建凤昭院,是祖母拿了体己钱呢。我闻着消息时,也小小惊讶了一番呢。”这件事情韩砺完全就当做笑话来说的。
  谢元姝却诧异极了,猛的坐直了身子,不可置信的看着他,“怎能让长辈拿体己钱呢?”
  说着,迟疑了下,还是开口道:“你实话告诉我,你可是缺钱?”
  一句话逗得韩砺险些没笑岔气。
  谢元姝见状,不由也脸颊泛红。
  她忍不住伸手捏了他一下,佯装动怒道:“让你逗我?”
  韩砺顺势搂了她在怀里,笑着道:“祖母这样做,自然有祖母的用意的。你放心,我还不缺这个几个钱。”
  谢元姝却突然想到了什么,微微眯眼道:“这哪里有嫌钱多的。我看王爷打了胜仗之后,大可以给朝堂上了折子,就说要犒军,想来皇上即便心里动火,也会让国库拿银子出来的。”
  闻言,韩砺更是一阵笑意,伸手轻轻点了点她的鼻子,道:“你呀,我之前还不知你是个小财迷。”
  谢元姝不置可否,尤其想到上一世韩砺帅兵打入紫禁城,这日后用钱的地方多得是。
  钱虽然不是万能的,可要顺利打入京城,军、备方面若有充足的银两,这可是必不可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