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永昭郡主-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丫头点头应诺。
谢元姝又吩咐她们拿了荷包来,许是之前他已经和她表明了心意,等她把玉佩装在荷包时,感觉自己的心噗通噗通跳个不停,而除此之外,心底最深处也感觉有一种暖暖的感觉。
第121章 不敢反驳
出了这样的事情,郑皇后气急攻心,险些没晕过去。
赖嬷嬷急急扶着郑皇后靠在了金丝迎枕上。
郑皇后闭目一会儿,半晌才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嬷嬷,本宫千防万防,没想到竟然是郑家那边出了岔子。”
赖嬷嬷如何能不晓得娘娘这会儿在气头上,自然会疑心是郑淼在背后动的手脚。她虽然也有些心惊,想为郑淼说几句话,可这坤宁宫的人是万不可能背叛娘娘的,而唯一的可能,只可能是郑家了。
赖嬷嬷更是知道,因为郑闵被皇上责罚,撵出御林军之事,国公夫人柳氏虽不敢对皇后娘娘心存怨怼,可到底心中是不喜的。难不成,是因为这个,柳氏才暗中怂恿了郑淼。
那这么一来,御花园一事,许也不是意外那么简单了。
这点,赖嬷嬷能想到,郑皇后又怎么会想不到。
她气的差点儿一口气没喘过来。这就是自己偏宠多年的侄女,没想到,自己却在她身上栽了跟头。
赖嬷嬷犹豫了下,开口道:“娘娘,柳氏递了折子入宫,想来是想和您请罪的。这里面,或许有什么误会……”
赖嬷嬷虽心中也疑心柳氏,可有些话,也不是她这个当奴才能说的。
话音刚落,只见郑皇后气急败坏道:“哪里会有什么误会,本宫早就看出来了,因着闵哥儿的事情,她早就对本宫心存怨怼。加之本宫近来抬举郑晟这个嗣子,她可不就沉不住气了。可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这样算计到本宫头上,更不该算计太子。太子大婚在即,她这是逼本宫呢。”
此时此刻,郑皇后当真杀了柳氏的心都有了。
而之前对郑淼的偏宠,她觉得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若早知今日,她怎么会肯给她机会,接近太子。
却在这时,梁禺顺在屋外小声回禀道:“娘娘,皇上刚才宣了殿下往东暖阁。”
郑皇后叹息一声,没有说话。
赖嬷嬷看她这样,安抚她道:“娘娘,您别担心,太子殿下这次确实是让皇上失望了,可皇上再失望,东宫大婚在即,那些封疆大吏也都相继往京城来。何况,皇上还打着两广的主意呢,又怎么可能真的苛责殿下。”
郑皇后点了点头,可心里如何能不忐忑。
“之前那些糊涂事儿,本宫都遮掩了下去,即便是有些流言蜚语,皇上即便听说了,也没有证据,不会真的责罚了太子。可这次,事情闹腾这么大,郑家也被牵扯了进去,皇上怕是真的和太子生了嫌隙啊。”
“这样的事情,如何能不遭了御史的谈话,一句太子私德有亏,怕是会成为皇上心头的刺儿。”
而且,如今闹腾成这样,依着她的心思,郑淼就该搅了头发送到庵堂去。可她狠得下心,皇上呢,皇上和太子生了嫌隙,或许会顺水推舟让郑淼先于顾氏入了东宫。
这么一来,太子大婚虽是喜事,可如何能不尴尬。她这中宫皇后,面上也不会好看。
皇上本就对太子生了猜忌,如此一来,郑淼的存在,也算是让太子的错成为了事实。
可她这个时候,又不好往东暖阁去。
皇上正在气头上,她去了,非但不能替太子求情,更怕一个不好,皇上愈发动怒。
而这一切,都要怪自己这好侄女。
“孽障,仗着本宫的恩宠,竟然恬不知耻的敢勾搭了太子。难不成,你还存着效仿本宫的心思不成?”
原不过是一句气急的话,可话音刚落,郑皇后却是愈发心惊。
难不成,那柳氏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好啊,你们好大的胆子,连本宫都玩进去了。
她这些年宠着郑淼,可当初为何没有想过让郑淼做太子妃,一来,是为了避嫌,可最重要的,其实是怕惹了流言蜚语。
郑淼若是成了太子妃,宗亲间,朝臣们,不免会想到她。
郑家同出两位皇后,而她,却是尴尬的那个,逼的穆氏避居长春宫,到时候,阖宫内外如何能不看她的笑话。
可现在,事情却是更棘手了。当初她逼的穆氏毕竟长春宫,如今,她的好侄女,同样是郑家的闺女,做了这样的丑事,难道也要逼的顾氏让出这未来的后位不成?
郑皇后千算万算,没想到自己当初害怕的,还是发生了。
却说朱崇这边,他一路忐忑不安的去了东暖阁。
他心中紧张,知道御花园那件事,是自己太不小心了。
可之前,母后已经训斥过自己了。还说梁禺顺已经查过了,御花园当时并未有当值的人。母后身边的人规矩大,那些奴才不至于会背叛母后。
可这样的事情,又岂会这么巧?
朱崇不由也想到了柳氏和郑淼。
往日里,因为母后的偏宠,他对郑淼这个表妹,也很不错。可若她敢算计到他头上,他说什么也不放过她的。
“殿下,皇上已经在等着了。”
出了这样的事情,赵保早就守在殿外了,见太子一来,轻声道。
朱崇听他这句话,心里猛地咯噔一下,缓步走了进去。
东暖阁静的可怕,承平帝坐在龙椅上,见着太子进来,竟然一时间有些恍惚。
当年他宠着郑氏,立郑氏为皇后,更早早就立了朱崇为太子。
他认为,太子之位,除了这个儿子,不会有更好的选择。
可现在,他有些不确定自己当初这个抉择了。
御花园幸了那郑家姑娘,大婚在即,他都敢这样胡来,可想而知,往日里那些流言蜚语,也未必就是空穴来风。
不用想,那桩桩丑事,都是被皇后给掩盖下去了。
想到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皇后做了多少肮脏事儿,承平帝的眼神就更冷了。
不用看,朱崇也能感觉到父皇的怒火,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道:“父皇,儿臣有罪,儿臣日后再也不敢了。”
承平帝见他求饶,更是怒上心来。
这太子,哪里有半分储君的样子。
跪在他面前哭求,可私底下,干的哪一件事情,是顾及他这个当父皇的颜面了。
他猛的一把甩了手中的折子在地上,狠狠道:“看看,上面写着什么?你是第几次遭了御史弹劾了?朕看你是在太子的位子上,呆腻了吧。”
话音刚落,朱崇连连磕着头,额头都出了血,“父皇,儿子知错了,儿子真的再也不敢了。父皇便饶恕儿子这次吧。”
瞧着他的痛哭流涕,承平帝长叹一声,没有说话。
可这样的静默,却让太子差点儿没晕过去。
父皇方才的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父皇真的动过废太子的心思?
还是说,父皇只是在气头上。
可不管是哪一个,想到废太子这三个字,朱崇便觉得浑身一阵寒颤。
侍立在一旁的赵保也颇有些震惊,虽他早就知道,皇上对太子不满已久,更不满郑皇后这些日子一次又一次的小动作。可方才,皇上虽没有直接说出废太子这三个字,可言语间的意思,也很明显了。
这可是他侍奉皇上这么多年,皇上第一次说这样的话。
难道说,因为婳嫔娘娘肚子里的孩子,皇上真的生了废太子的心思。
可婳嫔娘娘肚子里的孩子,不到落地那一日,谁能肯定一定是个皇子呢?
而且,这即便是皇子,不养到一定年龄,早夭了也有的是。
皇上怎会拿江、山社稷冒险。
可不管怎么,他侍奉皇上多年,颇得揣摩圣心,他知道,太子若再这样糊涂下去,皇上容忍不了他太久的。
所以说啊,这早早就被立为太子也未必就是好事。这小时候还看不出来,大了,不管是皇上,还是太子,都有了自己的心思,父子间又怎么还能如当初那样。
何况,郑皇后也是个野心大的,若她不那么蹦跶,许皇上也不至于就这样牵怒到太子身上。
可见,人啊,有时候真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朱崇几乎要被吓死过去时,承平帝终于又开口了,“出了这样的事情,太子,朕问你,你该如何安置那郑氏。”
朱崇瞬间浑身冷汗,父皇这么问他,这个问题,绝对不会那么简单的。
父皇这到底是愿意让郑淼入了东宫,还是不愿呢?
他从未有这样进退两难的时候。
他还未想好答案,却听承平帝意味深长道:“御花园之事,确实是你先失了规矩,罢了,便让淼丫头侍奉你左右吧。”
说完,又似笑非笑道:“她自幼得你母后宠爱,不如就封她为太子良娣吧。”
当年尚在潜邸时,郑皇后可不就是太子良娣,而今,父皇又把这太子良娣的封号给了郑淼,朱崇不愚笨,如何能不知,父皇这是故意让母后和他下不来台。
父皇明着没有罚他,可事实上,却是给了他和母后最大的羞辱。
可他又能说什么,他怎敢反驳,说到底,父皇是君,他是臣。
赵保听着皇上这话,心中也忍不住唏嘘。
皇上这是故意给皇后娘娘没脸呢,若娘娘知道郑家姑娘成了太子良娣,也不知会不会气死过去。
不过,唯一能确定的是,这日后啊,宫里可有好戏看了。
这往日里皇后娘娘宠着郑家姑娘,如今郑家姑娘成了太子良娣,她还能一如既往的得宠吗?
第122章 使坏
皇上并未责罚太子,反倒是册封了郑淼为太子良娣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六宫。
而消息传到坤宁宫时,淳嫔和宁德公主正过来给郑皇后请安。这郑淼自幼也算时常出入宫廷,怎么突然就和太子有了这桩丑事,两人闻着这消息,急急便往坤宁宫来了。
淳嫔这些年仰郑皇后鼻息而活,对于太子做些的那些丑事,她不是不知道。可这次,竟然会是郑家姑娘。饶是她见多了宫里的肮脏事,也觉得这事儿有些诡异。
可这些话,她又不好在皇后娘娘面前说。这郑淼毕竟是郑家的姑娘,皇后娘娘往日里也极其偏宠她,她即便是心中觉得诧异,也不会这么没眼色,提及此事。
宁德公主却是沉不住气的,前些日子母后宣郑淼入宫,说是小住些日子。可这才没几日,就急急出宫去了。她闻着消息时,虽也有些诧异,可到底也没想太多。觉得许是成国公夫人柳氏那边,有什么事情吧。
她怎么都没想到,这郑淼竟然会和太子哥哥搞到了一起。
她私下里也问了宫女,可那些宫女都说不清楚此事,她也不好再多打听。可方才一进屋,她就瞧着母后脸色不对,看样子,没少动怒。
她此刻还不敢确定这丑事到底是不是这郑淼算计的太子哥哥,可即便不是她算计的,外头那些流言蜚语,怕是也和她脱不了干系。
难不成,这消息还是从坤宁宫流露出去的。
要知道,即便是她和母妃,也被母后瞒着死死的,之前是丁点儿风声都没听到的。可见,绝对不可能是坤宁宫出了差错。
想着这些,宁德公主气呼呼道:“母后,您那有宠着郑姐姐,她怎么能这样在背后给您一刀呢?我看啊,这事儿绝对是那柳氏怂恿的,否则,郑姐姐不会有这样的胆子。”
宁德公主都气成这样,何况是郑皇后了。
可再大的火,她眼下也无处可发,只感觉自己的太阳穴突突的跳个不停。
淳嫔见此,悄悄拽了拽宁德公主的袖子,示意她别再惹了娘娘烦心了。
宁德公主鼓鼓腮帮子,虽心中还是有些恼火,可也不好再闹腾。
这时,梁禺顺脸色苍白的走了进来。
宁德公主知道母后方才肯定是差梁禺顺打听东暖阁的动静了,看他脸色这样苍白,不等郑皇后开口,她便急急道:“怎么了?可是父皇责罚太子哥哥了?”
郑皇后也猛的抬眸,视线直直的盯着梁禺顺。
梁禺顺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战战兢兢道:“娘娘,殿下在东暖阁哭诉了一番,皇上多少是消了怒火。只是,只是……”
看他吞吞吐吐的样子,郑皇后更是怒上心来,“说!都到现在了,本宫还有什么承受不住的!”
听着郑皇后的呵斥,梁禺顺又岂敢瞒着,何况,这事儿原也就瞒不住的。
“娘娘,皇上指了郑姑娘为太子良娣,许过几日就抬入东宫了。”
别说是郑皇后了,淳嫔也差点儿没吓死过去。
太子良娣,怎么偏偏是太子良娣。
皇上这是在羞辱娘娘呢。
宁德公主也不笨,立马反应了过来,这会儿她再也顾不得忌讳了,气道:“母后,我看这就是柳氏和郑淼故意算计的太子哥哥,她们想要的,就是想能顺利入了东宫,侍奉太子哥哥。若等郑淼生下了子嗣,顾氏怕也难和她相较。她分明就是存了效仿您的心思!”
话音刚落,寝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淳嫔拉着宁德公主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急急道:“娘娘,这孩子都被嫔妾宠坏了,说话口无遮掩。可这孩子,绝对是无心的。”
郑皇后看着淳嫔这样,只自嘲的勾勾唇角,“淼丫头存了效仿本宫的心思?这虽是宁德一时失言,可即便她不说,这六宫里,还有宫外,因着皇上这旨意,不定怎么戳本宫的脊梁骨呢。”
郑皇后骄傲了一辈子,她万万没有想到,到头来,竟然是皇上的这道旨意,让自己成了真正的笑话。
原以为,那桩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她以为,她入主中宫多年,太子又是东宫储君,不会再有人明着提及此事了。可现在,她不用想,不过半柱香的时间,等这旨意传到宫外,不知有多少人看她的笑话。
而这一切,竟然都是败她最宠爱的侄女所赐。
她明明已经说过,让她好生呆在府中,等太子大婚之后,她会给她做主。
虽她也说过,比起在太子东宫当妾室,不如她给她择一门好姻缘,当真正的正妻。
难道,是因为她那番话,让她沉不住气了?
郑皇后想到这个,不觉有几分悲哀。连自家娘家的人都这样算计她。
柳氏和郑淼绝对不会有这样大的胆子,若不是国公爷默许了,她们怎么会这样?
这些目光短浅的东西,他们到底怕什么,她如今抬举郑晟,也不过是权宜之计,难道等到太子登基之后,她还会不照顾郑闵这个亲侄子。
可偏偏他们等不及,偏偏要这样在背地里算计她。
“娘娘,现在可怎么办呢?太子大婚之前,郑姑娘就入了东宫,皇上这是把您架在火上烤呢。”
赖嬷嬷声音也有些颤抖。
这时梁禺顺又开口道,“娘娘,还有一事,奴才需要回禀。”
郑皇后暗暗叹息一声,“说吧。”
梁禺顺道:“奴才听闻皇上训斥殿下时,还说了一句话。”
郑皇后突地有些紧张。
梁禺顺迟疑留下,终于还是开口了,“皇上质问殿下,在太子的位子上,是不是呆腻了。”
虽早就预感不是什么好事,可郑皇后还是有些不可置信。
自打皇上立儿子为太子,虽近来对太子有诸多不满,也心存猜忌,可从未说过任何废太子的话。
可今个儿,皇上竟然说了这样的话。她怎能不心惊。
这事儿,比起郑淼和太子的丑事,对她来说,更让她难以接受。
若她一开始就是皇上的发妻,皇上会这样为难太子吗?会动了废太子的心思吗?
郑皇后不由做了这样的设想。
淳嫔也是出了一身的冷汗,她这些年在皇后娘娘面前恭顺,有礼,为的就是能得了皇后娘娘的庇佑。这太子若真的出事了,她可怎么办?
还有宁德的婚事,想到若真有那么一日,太子倒了,淳嫔便愈发着急女儿的婚事了。
不行,这事儿不能都指望着皇后娘娘的,她也该暗中相看相看了。若真的能瞅着合适的,她回禀给皇后娘娘知道,皇后娘娘不至于不给她这个体面的。
想着这些,淳嫔又宽慰了皇后几句,就携了女儿离开。
郑皇后看她离去的背影,冷哼一声道:“看她那着急的样子,怕是要暗中张罗起宁德公主的婚事来了。本宫还没倒呢,她便有了不该有的心思,当真是个废物。也难怪这些年,依旧身处嫔位。”
赖嬷嬷低声道:“娘娘,皇上已经同意把公主指给韩家三少爷,这门亲是再好不过的姻缘。可奴婢就怕,就怕您这样不提前知会淳嫔一声,到时候两人闹腾起来,可就不好看了。”
郑皇后一声嗤笑,“她不是想给自己的女儿谋个好姻缘吗?就让她沾沾自喜几日吧。本宫如今可没这心情,去和她说宁德的婚事。”
听着这话,赖嬷嬷如何不知,娘娘这是要故意玩、弄淳嫔了。
她也忍不住暗暗叹息一声,可也知道,这事儿原也怪不得娘娘。宁德公主虽是身份尊贵,可享受了皇家的恩宠,到了该付出的时候,也该付出的。
这哪朝哪代的公主,不是这样。
而此时的凤昭院里,谢元姝正和芷东学着做针线。
韩砺送她的那块玉佩,她左思右想,还是想自己绣一个荷包。虽她也说不上为什么,可就是想这么做。
郡主是想一出是一出,芷东哪有不同意的。
可心里还是忍不住嘀咕道,近来府邸的人可都在说,借着这次太子大婚,大长公主殿下会择了合适的人选给郡主定下婚约。
可她贴身侍奉郡主身边,却觉得似乎并不是这样。
就郡主和韩家世子爷这样的状况,她总觉得郡主心中其实是中意世子爷的。
若非如此,郡主怎么会在这里绣起荷包来呢?
可这些话她也只敢在心里想一想,万不敢说出去的。
谢元姝以为之前也算给几位哥哥绣过香囊,这针线做起来也不至于就有多难的,可没想到,不过才半年多的时间,她之前学的那点功夫,早就生疏了。
她心里摇摇头,觉得自己到底没有这样的天分。
可也不知为什么,她竟然有些和自己较劲儿。
芷东见状,忍不住笑了出来,“郡主,您别急,这针线活越急手中就越乱了呢。”
谢元姝放下手中的针线,单手支着下巴,喃喃道:“确实是,那就先休息一会儿吧。”
才说完,便有丫鬟进来回禀,“郡主,宫里传来了消息,说是皇上斥责了太子殿下,还把郑姑娘指给殿下做了太子良娣。听说是殿下大婚之前,就会往东宫去。”
要说不惊讶是假的。
虽谢元姝早就知道郑淼上一世如愿入了东宫,可这一世,有了皇上这旨意,事情可愈发好玩了。
这阖宫内外谁不知当年的郑皇后也是太子良娣,皇上使了这么一招,可不是让人指着皇后的鼻子骂吗?
芷东和芷青对视一眼,也都有些震惊。
谢元姝的心情却格外的好,吩咐芷东道:“去,去拿了库房的那对流云百福白玉佩来,就当是我送给郑家姑娘的贺礼了。”
郡主这不是故意恶心皇后娘娘吗?
芷东微微迟疑了下。
要知道这对流云百福白玉佩,当初可是皇后娘娘赏给郡主的,如今,郡主又拿出来给了郑姑娘,皇后娘娘面儿上能好看了?不知道会不会觉得郡主是故意羞辱皇后娘娘的。
可郡主难道真的存了这样的心思?
若是以前,芷东也有些不敢确定,可现在,她总觉得郡主其实就是故意使坏。
谢元姝见她迟疑,故作无辜道:“我库房里那么多内造的东西,哪里还记得哪件是皇后娘娘赏的。”
第123章 颠倒黑白
皇上下了赐婚的旨意,还让女儿做了太子良娣,柳氏闻着这消息,再没这样开心的时候。
这太子良娣,可是仅次于太子妃了。
有皇后娘娘在,有太后在,那顾氏怕也不敢拿女儿怎么样。
看着母亲脸上的兴奋,郑淼心里却有些慌乱。
按说,闻着这消息她该感到高兴的,可外头那些流言蜚语,若姑母因此和她生了嫌隙,日后可怎么办好。
柳氏当然知道她在担心什么,可对于她来说,郑皇后是郑家嫁出去的姑奶奶,淼丫头如今得了旨意入了东宫,皇后娘娘也万没有这个必要,揪着此事不放的。
何况,皇后娘娘当初确实是逼的穆氏避居长春宫。如今,还不让人说了。
况且,这事儿又和淼丫头有什么相干。淼丫头也算是皇上看着长大的,难不成还配不上这太子良娣的位份?
“好了,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前几日你还担心娘娘不想让你侍奉殿下,怕娘娘故意拿捏你的婚事。如今这好不容易旨意下来了,你又有什么担心的。能入了东宫,这比什么都好。何况,你姑母自幼宠着你,她是傻了才会抬举那顾氏,而不是抬举你这个亲侄女。”
“若你能生下皇子,日后儿子也能被立为太子,我们郑家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点,皇后娘娘难道会不知道。”
“至于那些流言蜚语,其实主要还是因为那恭妃娘娘,和你一个孩子又有什么关系?你是我们郑家出去的姑娘,和太子殿下又有自小的情分,何况又是皇上亲自赐婚,你怕什么?”
郑淼看着母亲嘴角的笑意,安慰自己说,许是自己多心了。
看她这样,柳氏又道:“你若不放心,母亲这几日便一直往坤宁宫递请安折子。皇后娘娘总会召见我的。到时候,我会和娘娘解释的。都是一家人,娘娘还能为难我不成。”
话音刚落,郑淼急急就道:“母亲,姑母虽说是郑家出嫁的姑奶奶,可您怎好说这样的话。若姑母没有入主中宫,您自然可以仗着长嫂的身份。可您现在万不可这样的。姑母如今更是在气头上,您小心谨慎些,总没错的。”
柳氏撇撇嘴,“好了,我不就和你这么一说吗?我怎么可能在娘娘面前失了规矩。”
如柳氏所言,果然到了第三天傍晚,坤宁宫就传了话来,说是娘娘准了她的折子。
郑淼闻着消息,多少也松了一口气。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柳氏用了早膳之后,就往坤宁宫去了。
她如往日一样,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可让她意外的是,郑皇后并未如往日一样,让她起来。
娘娘这是故意给自己没脸了,柳氏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脸上虽还算是恭顺,可心里却是气急了。
当初是你逼的穆氏避居长春宫,如今淼丫头往东宫去,说到底是你连累了淼丫头的名声,怎的竟然贼喊捉贼了。
可柳氏也不蠢,她再是心里不高兴,也不会被郑皇后拿捏了把柄。
尤其想到她往日里对郑皇后再是恭敬不过,可郑皇后是怎么做的,生生看着郑闵被皇上责罚,也不知替郑闵求情,那御林军的差事也让郑晟补了缺不说,还格外的抬举这嗣子。
这些日子,她都不敢往外头吃茶去,这谁不知道,皇后娘娘如今宠着这郑家的嗣子,反倒是对郑闵这个亲侄子不管不顾。
柳氏如何能没有怨气。
而这日子久了,难免心中对郑皇后,再没有往日的敬畏。
这人的前程,还是要自己挣得。还好女儿争气,若日后淼丫头真的生了皇子,若是能立为皇太孙,她也不至于这样在皇后面前受气了。
“柳氏!本宫往日里觉得你是个规矩的,断然没有想到,你会在背后算计本宫!你可知道,只要本宫一句话,这成国公府国公夫人的位子,自然有很多人挤破脑袋想取代你。”
柳氏知道皇后娘娘会动怒,可说出这样的话来,却是她没有想到的。
她瞬间就急了,脸色苍白的辩解道:“娘娘,您就是借臣妾胆子臣妾也不敢这样对您啊。淼丫头往日里也时常往宫里来小住,臣妾也没敢想,她在宫里会出了那样的意外。这人心都是肉长的,臣妾这些年也不是没有看到娘娘在宫里的艰辛,又如何舍得自己唯一的闺女往这后宫来。何况,还是给殿下当妾室。淼丫头怎么说也是臣妾嫡出的闺女,好好的女儿臣妾怎忍她受这样的委屈。”
柳氏说着,哭的别提有多伤心了。
郑皇后看她痛哭流涕的样子,心中也不由有些疑惑。
难道,难道真的那件事情只是个巧合,是自己多疑了?
可除了这个之外,她早就叮嘱郑淼这桩丑事不能张扬出去,可弄到现在这样的地步,除了她们娘俩,还能有谁有这样的动机?
柳氏却是一副委屈至极的样子,几乎都顾不得规矩了,猛的站起身,哽咽道:“娘娘,出了这样的丑事,姑娘家的脸面是最重要的。臣妾即便是真的想让淼丫头入东宫,也不会瞅在这个时候。何况,这事不仅牵扯到淼丫头,还牵扯到太子殿下,臣妾是疯了才会这样不管不顾。”
“成国公府有今日,全都倚仗娘娘和殿下,臣妾虽没读过什么书,可也知道不能自断后路。殿下遭了皇上的训斥,皇后娘娘您又弄得这样难堪,这样的结果,对臣妾有什么好处?”
看她气的浑身发抖,连礼仪规矩都忘了,郑皇后一时间也琢磨不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难道说,那日御花园,真的还有别人。
可到底会是谁呢?有这样大的胆子,敢这样算计她。
不由的,她想到了长春宫的穆氏。若不是她,谁又这样对当年那件事情那样耿耿于怀。
见皇后眼中晦暗不明的样子,柳氏不难揣摩她的心思,低声道:“娘娘,前不久皇上给惠安公主指婚,这阖宫内外可都在揣测,皇上是对穆氏生了恻隐之心呢。她若仗着这个,有了什么想法,这也不算什么意外。”
郑皇后狠狠瞪她一眼,“你懂什么?”
柳氏却知道自己方才那番话其实已经戳中皇后娘娘的心思了,继续道:“娘娘,臣妾知道有些话不中听。可有些事情,还是需要防备着的。”
话音刚落,郑皇后的眼神更冷了。
当真是穆氏吗?
她到底想做什么?
她这些年的恭顺,难道都是假的?
难不成,她还想把自己也拉下皇后的位子不成?
这样的揣测让郑皇后瞬间一股怒火席卷心头,猛的一把就甩了桌上的茶杯。
噼里啪啦的声响中,柳氏都被吓得浑身一个寒颤。
若是穆氏,那一切就解释的通了。
这宫里,也唯有她会日日盯着她的坤宁宫。
也唯有她有这个动机,偏偏在太子大婚之前揭穿这样的丑事,不过是让自己颜面尽失罢了。
真是好厉害的手段,若不是她今个儿准了柳氏的请安折子,她怕是就被穆氏算计了。
她因着这丑事和淼丫头生了嫌隙,姑侄间再不如往日,这不是更让众人看了她的笑话吗?
穆氏,你当真是好毒的手段。
这样感叹着,郑皇后再没这样后悔过,当初怎么就没斩草除根。
对啊,当初若不是姨母拦着,她又怎么会让穆氏在那里碍眼。
都怪姨母,才留了这样的后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