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永昭郡主-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氏,你当真是好毒的手段。
这样感叹着,郑皇后再没这样后悔过,当初怎么就没斩草除根。
对啊,当初若不是姨母拦着,她又怎么会让穆氏在那里碍眼。
都怪姨母,才留了这样的后患。
想着这些,郑皇后也没了再为难柳氏的心思,直接就让她退下了。
等她离开,郑皇后再忍不住,对着赖嬷嬷道:“嬷嬷,那穆氏,本宫再容她不得的。”
赖嬷嬷蹙眉道:“娘娘,奴婢知道您心中有气。可如今这个时候,您万不能动穆氏的。这不是让皇上揪着您不放吗?”
“皇上刚把郑姑娘指为太子良娣,您转身就逼死穆氏,这是对皇上心存怨怼呢。您让皇上怎么想,您这是在打皇上的脸呢。”
“还请娘娘先忍了这委屈,等太子大婚之后,您有的是机会给穆氏颜色看。”
这件事情就这样忍着,郑皇后别提有多不甘心了。
可她也知道,眼下她确实是动不得穆氏。
郑皇后努力的让自己现在不要为这事儿困扰,便岔开话题道:“皇上下秘旨宣卢家的人入京。若真的是打的那样的主意,这京城防卫,本宫是绝对不能放手的。”
“可本宫虽有心抬举郑晟,到底是有些力薄。他毕竟是嗣子,许现在也该考虑考虑他的婚事了。”
“若是有个得力的岳家,他也不至于走到哪里,都被人冷嘲热讽。”
赖嬷嬷含笑道:“娘娘宽厚,想抬举世子爷。娘娘可是想好哪家的姑娘合适了?”
郑皇后原也没想好的,可不由想到那日淳嫔急急带了宁德公主离开,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本宫看安顺侯府虞家二姑娘就不错。那大姑娘是庶出的,前几年已经嫁了人。如今,这二姑娘该也到了议婚的年龄了。”
这安顺侯府虞家可是淳嫔娘娘的娘家,淳嫔娘娘格外的宠着她那娘家侄女。可皇后娘娘却要把这姑娘指给郑晟。
可见是因着那日的事情,对淳嫔娘娘动怒了。
第124章 空白圣旨
对于郑皇后这些小心思,谢元姝并不知道。毕竟上一世,郑晟还未大婚就被那柳氏给下毒害死了。
谢元姝只知道,经过郑淼的丑事之后,郑皇后竟在坤宁宫养花弄草起来。除了每日往慈宁宫去晨昏定省,倒也不见郑皇后再有别的什么动作。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终于,各地封疆大吏陆续都入京了。
而首先入京的,是靖南王父子。
对于这靖南王府,谢元姝上一世关注的并不多。只知道靖南王偏安一隅,这些年也算是安分。
她不由又想到郑皇后早有心思把郭二姑娘指给靖南王世子爷做续弦,不用想,趁着这次入京,太后娘娘那里,瞒是再也瞒不住了。
不过在谢元姝看来,郭二姑娘嫁给靖南王世子爷朱湛倒也没什么不好。这自打靖南王世子妃过世,已经有三年了。能守了三年的孝,可见朱湛品性首先是不错的。
可惜郭太后未必能想得通,她早就透了口风,是绝对不会让郭蓁外嫁的。如今,郑皇后背着她做了这样的事情,她怕是要气糊涂了。
谢元姝以为,可能要等到太子大婚前两日才能见到这靖南王府的人。毕竟,他们风尘仆仆入京,先是要往乾清宫去请安,之后又因为和郭家联姻之事,少不了要花费时间。
让谢元姝诧异的是,这日她正靠在金丝迎枕上看话本子,就见母亲身边的丫鬟流朱笑着过来回禀。
“郡主,靖南王和靖南王世子爷刚往鹤安院去了,殿下让奴婢过来通传您一声。”
两人竟然来了府邸,而且是在没有提前下帖子的情况下。
谢元姝不由有些惊讶。
可她也来不及想那么多,放下手中的话本子,就往鹤安院去了。
等她过来,才刚走到屋檐下,就听见里面一道爽朗的笑声。
她攥着手中的帕子,顿了顿,缓步走了进去。
凤阳大长公主见她来了,招手便让她上前。
谢元姝恭敬的给母亲行了礼,不由把视线落在靖南王朱胤身上。
朱胤比承平帝还年长几岁,很早就随着老靖南王就藩了,所以,这些年和这个表哥,谢元姝并不相熟。何况,两人还差了那么大的岁数。
可再怎么不熟悉,谢元姝也知道自己不能失了礼。
她缓缓欠了欠身,笑着道:“表哥此番入京,定是舟车劳顿吧,不知京中的府邸可安排妥当了没有?”
朱胤早有儿女,连孙子都那么大了,看着这个明显能当自己女儿的表妹,他微微咳嗽一声,才开口道:“早在一个月前,管家就已经提前入京了,不过府邸因为没有随行的女眷,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
看他这样,谢元姝再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
这表哥也真逗,她其实也因着两人的辈分有些尴尬,可也未想到,这么多年了,表哥见着她时,还是那么不适应。
她不知道的是,自己这么一笑,竟落入了一旁靖南王世子爷朱湛的眼中。
其实今个儿他是不欲往忠国公府来的,觉得父王这样做,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
之前,郑皇后已经表明了心思,说是想让他娶了郭家二姑娘做续弦。可自从父王听说皇上暗中给两广总督卢家送了密信,宣召卢家人入京之后,便生了别的心思。
“你可知唇亡齿寒的道理,这若等卢家和谢家两败俱伤,皇上下一个可就盯上我们靖南王府了。”
朱湛觉得父王有些太过战战兢兢了,靖南王封地那可是□□爷就指定的,这么些年过去,皇上难不成还存着撤藩的心思不成?
何况,这天下是朱家的天下,皇上这些年对靖南王府也算是宽厚。
靖南王冷嗤一声:“皇上猜忌心重,和父王也不过是表面上的关系不错。可这诺大的西南之地,皇上能不疑心?那两广总督卢家没能封了王,皇上都这样沉不住气,想要借着谢家的手除掉卢家,你以为,我们若是什么都不做,还能享多少年的荣宠。”
“到时候且不说这荣华富贵,怕是连子孙的命都留不下。父王再告诉你一句,什么时候都不能坐以待毙,否则,一切都晚了。”
朱湛眉头微蹙:“所以父王就准备背信弃义,转而让儿子求娶郡主?”
靖南王暗暗叹息一声,抓着他的肩膀,道:“这婚事也只那么一说,是下聘礼了还是交换八字了,怎么就到了背信弃义的程度?何况,为了靖南王府起码接下来三代的平安,你也得努力求娶郡主。谢家若是能和靖南王府联姻,于双方都有利。父王从未有太大的野心,能保子孙后代无碍,父王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这会儿,回忆着之前父子间的那番话,在看着眼前的谢元姝,朱湛有些说不清自己是什么样的感觉。
其实他对于这个小姑母,并未有太多的印象的。只知道她被姑祖母娇宠着长大,就连皇上都宠着她。
可让他诧异的是,方才郡主进来第一眼,他就看到了她。
他何曾见过这样的女子,身着玫瑰紫百花遍地金褙子,同色月华裙,头上戴着白玉珠花,可却是那样的耀眼,让人移不开目光。
还有那乌黑的眸子,竟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而且方才她进来时,相比父王的尴尬,她竟是那样的落落大方,竟然还忍不住笑了出来。
那笑声,让他的心忍不住咯噔一下。
谢元姝自然也感觉到了朱湛看着自己的目光,她心中不由有些疑惑,这人看着自己做什么?
这么想着,她抬眸就向他看去。
朱湛就这样被她抓了个正着,忙双手抱拳向她行礼,“姑母。”
这样的场合,谢元姝也不好多说什么。可方才朱湛看着她的目光,确实让她也有些心生疑惑。
再想到今个儿靖南王府的人没提前下帖子就往府邸来,她这心中就更琢磨不透了。
难不成,靖南王府也存着和谢家联姻的心思。
这样的想法突地涌上心头,谢元姝身子猛地一僵,后知后觉道,是啊,依着靖南王在西南的势力,应该也已经听说了皇上暗中给卢家送了密信,靖南王也不是老糊涂了,定会揣摩到皇上的用心。
而两广之后,会不会下一个就是靖南王府,想来靖南王是怕唇亡齿寒了。
可郑皇后早就有把郭蓁指给朱湛的意思,此时靖南王府若是变卦,他们难道不会害怕得罪了皇后娘娘。
等到靖南王父子两人离开,谢元姝仍然有些神游九霄。
凤阳大长公主看她这样,伸手摸了摸她的头,道:“你和你大哥也是好大的胆子,皇上给卢家暗中送密信一事,你们也敢瞒着我。”
听母亲这么说,谢元姝微微有些诧异,可再一想,应该是方才靖南王和母亲说了什么的。
她撒娇的偎依在母亲怀里,道:“我和大哥不也是怕母亲担心嘛。”
凤阳大长公主当然也不是真的动怒,她轻轻拍拍女儿的后背,缓声道:“靖南王父子特意往府邸来,打的什么主意,你应该也猜到了。”
事情到了这个境地,谢元姝自然也不能再瞒着母亲了。
她和朱湛虽差了辈分,可毕竟不是同姓。史书上这样的事情,也算不得新鲜。
想了想,她便把那日韩砺往大哥书房去,之后又给自己送了玉佩的事情说了出来。
饶是凤阳大长公主见过不少风波,这会儿听着她这些话,还是沉了脸。
“你们一个个的都翅膀硬了,这么大的事情,竟瞒了我这么久。”
见母亲眼睛微红,谢元姝也觉得自己之前欠考虑了。她只想着不让母亲提着心,却忘记了,这样瞒着母亲,其实对母亲来说,才是最难以接受的。
她缓缓跪在地上,“母亲,这都是我一个人的主意,大哥并没想过瞒着您的。”
凤阳大长公主当然知道他们是怕自己担心,也有其他的顾虑,暗暗叹息一声,拉了女儿起来,“母亲老了,可眼睛还没瞎。我也知道你们孝顺,可这样大的事情,你们怎能丁点儿风声都不露。”
话音刚落,谢元姝猛的抱住了母亲,声音不由有些哽咽:“母亲,是我们错了。日后再不会这样瞒着您了。”
“母亲,皇上如今已经是容不得我们谢家了,若我们不早做打算,怕是到时候一道圣旨,我们谢家岂不被动。”
听着这样的话,凤阳大长公主又怎么会揪着这个不放,也不由感伤道,“是啊,方才听你表哥说的那番话,皇上这是坐不住了。我原还以为,有我护着,皇上不会在你的婚事上动心思。可陈家那桩丑事之后,皇上又岂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说着,她宠溺的摸了摸女儿的头发,想着大儿子已经应了韩家世子爷这门婚事,她不由就有些感慨。
私心里,她是不想让女儿离京外嫁的。
可其实这些日子,她心里也知道,要护的女儿的平安,怕是免不了要离京外嫁的。
这京城的世家子弟,因为陈家之前那丑事,有心求娶女儿的,怕也是存着私心的。而且,那些人又如何护得了女儿。若手上没有兵力,一切都是徒劳。
即便谢家如今在京城,可依着皇上对谢家的猜忌,这样的荣宠又能有多久。所以,她其实不是没有想过,谢家和韩家既然已经暗中结盟,若再能顺利联姻,这许是对女儿最好的选择。
何况,她也不瞎。且不提韩家世子爷两次救过女儿,就近些日子时常送了东西来府中,可见对女儿是有倾慕之情的。
可即便她有过这样一闪而逝的念头,她又怎能当真。韩家是异姓王,不必靖南王府。
皇上除非疯了,才会允了这门婚事。
即便是这会儿,听到儿子和女儿已经应下了这门婚事,她脑子里其实还是一片空白。
韩家世子爷到底能有什么样的法子,让皇上心甘情愿赐婚呢?
她想破脑袋,都觉得没有这样的可能性。
一个异姓王已经让皇上夜不能寐了,如今谢韩两家若是联姻,那就是明着结盟了,皇上怎么可能答应呢?
除非,除非是动用那道……
这样的念头让凤阳大长公主的身子猛地一僵。
谢元姝并未发觉母亲的异常,她确实也不知韩砺是怎么谋划的,可也不知为什么,她相信他。
而凤阳大长公主看着乖巧的坐在自己身边的宝贝女儿,也豁出去了,“幼姝,你别担心,若真等到不得已的那一刻,母亲拿了你外祖父的圣旨,逼也要逼着皇上答应。”
外祖父的圣旨?!怎么会?
谢元姝当即就傻了。
母亲怎么会有外祖父的圣旨呢?
这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上一世,她并未听说这样的事情的。可上一世,若母亲真的有外祖父的圣旨,谢家又怎么可能满门覆灭。
还是说,上一世,也是有这圣旨的。只是,皇上早已得知。而这圣旨母亲都没来得及用,就被人暗中偷了,呈到了皇上面前。
而那个人,会是谢云菀吗?
若非是她,谢家又有谁会存了背叛之心?
凤阳大长公主看着她的疑惑,沉声道:“这是道空白圣旨,是你外祖母去世前留给我的。你外祖父宠爱了淑贵妃一辈子,而你外祖母不争不抢,还亲自著书,写了内宫贤德。而这,最终换来的是你外祖父给的一道空白圣旨。你外祖母交代过,不到万不得已,万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这圣旨的存在。”
重生一世,谢元姝从未有这样震惊的时候。空白圣旨,她方才已经猜到了是空白圣旨,否则,母亲又怎能那么笃定,拿出这圣旨,定能逼着皇上赐婚。
她现在脑子都乱了,脑海中使劲儿的回想着上一世,她丝毫不记得自己听说过有这道空白圣旨。
怎么会呢?
第125章 记仇
谢元姝此刻都能感觉自己身上的凉意。这道圣旨,这个时候是万不能拿出来的。
“母亲,韩砺既然有求娶我的心思,那他定能想到周全的法子。这空白圣旨,您万不能拿出来。否则,岂不坐实了我们谢家有不臣之心。”
这些话不用谢元姝说,凤阳大长公主又如何不知事情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她第一次提及这空白圣旨的事情来。
谢元姝紧紧握着母亲的手,又道:“母亲,这空白圣旨的事情,除了您之外,府中可还有别人知道?”
凤阳大长公主看看褚嬷嬷,笑着道:“除了褚嬷嬷侍奉我身边这么多年知晓此事之外,便是连你爹爹,我也未告诉过的。”
听着这话,谢元姝握着母亲的手忍不住颤抖起来。
上一世她被软、禁在定国公府后院,不得出门半步,母亲怕是再也想不着别的法子了,才想到了这道圣旨。
可谢家仍旧没有逃离这劫难,她以为上一世是因为谢云菀伪造大哥书房中和莽子暗中来往的密信,才得以坐上皇后的位子。可现在想想,光是这些密信,又岂能帮她入主坤宁宫。
难道说,她向皇上表忠心时,除了这密信,还偷了这圣旨。
若真是这样的话,谢元姝当真是恨不得把这不忠不孝的东西千刀万剐。
她怎么能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枉顾谢家这么多条性命呢?
感受着女儿指尖的颤抖,凤阳大长公主还以为是方才的话把她给吓住了,忙道:“幼姝,你放心吧,这圣旨母亲保管在了极其隐蔽之处,不会有人知道的。”
谢元姝却是不放心,沉声道:“母亲,那道圣旨您可做了隐蔽处理,还是说,只是装在盒子中,藏了起来。”
凤阳大长公主心里猛地一咯噔,半晌没说话。
看母亲的神色,谢元姝如何不知,母亲怕是当做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的圣旨给藏起来了。
可她如何能放心。上一世,母亲也定是谨慎万分,可还是没能救下谢家满门。可见,做的还是不够隐蔽。
“母亲,我可否去看看这道空白圣旨?”
话已至此,凤阳大长公主又岂会不答应。这自打女儿大病醒来之后,做的哪一家事情出过差错。她如今再不能把她当做孩子看了。
等谢元姝跟着母亲走到内室,只见褚嬷嬷轻轻转了转八角桌上的青瓷花瓶,只听一声响动,谢元姝眼睁睁的看着面前出现了一个暗室。
凤阳大长公主紧紧抓着她的手,携了她进去。
褚嬷嬷又从花盆底拿了钥匙,打开面前的黑漆如意纹盒子。
里面,可不就是明晃晃的圣旨。
谢元姝虽早有心理准备,可这会儿还是感觉双腿有些发软。
她颤抖着手轻轻拿起那道圣旨,待看到上面果真是一片空白时,她的神色越发变得凝重。
凤阳大长公主也是一脸的严肃,“这圣旨,我以为一辈子都不需要让任何人知晓。可现在,皇上虽表面尊我这个姑母,实际上早就容不下谢家。”
说着,凤阳大长公主的声音不由有些哽咽。
谢元姝放下圣旨,紧握母亲的手,一字一顿道:“母亲,谢家不会出事的,绝对不会出事的。”
说罢,她为了以防万一,吩咐褚嬷嬷去拿了一幅字画来。
褚嬷嬷有些疑惑,可也没多问,没一会儿,便把字画拿来了。
谢元姝又让她找来了小刀,鱼鳔胶。
在凤阳大长公主和褚嬷嬷惊讶的目光下,只见谢元姝小心的把眼前的字画拆开,再小心翼翼的把那道空白圣旨隐藏在字画里面,之后重新装裱回去。
凤阳大长公主就是再愚钝,也知道女儿这是担心什么。
她忍不住感慨道:“还是幼姝想的周全。”
谢元姝看着手中重新装裱过的字画,沉声道:“母亲,这最危险的地方其实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您这个暗室,虽瞧着隐蔽,可真正若是寻到,这圣旨又如何藏得住。”
“要女儿说,这字画就直接明晃晃的挂在原处,任谁都不会疑心的。”
谢元姝又让褚嬷嬷寻了些珠宝首饰来,放在了原先放圣旨的盒子里,才算放下心来。
等她回了凤昭院,凤阳大长公主忍不住和褚嬷嬷感慨,“嬷嬷,你说这孩子到底随了谁呢?她自幼被我娇宠着长大,往日里是无忧无虑的。可现在,事事都这样小心翼翼。”
褚嬷嬷虽心中也有疑惑,可也只能宽慰殿下道:“主子,郡主是长大了。国公爷不也说了,郡主其实是随了老国公爷。郡主别看面儿笑嘻嘻的,可经常往宫里去,近来又这么多的事情,郡主免不了要操心府中的事的。”
凤阳大长公主拿起桌上的茶轻抿一口:“我原以为这道圣旨,等我死了也就成为了永久的秘密了。可现在,我也不确定了。”
褚嬷嬷低声道:“殿下,郡主心思缜密,方才还劝您万不可拿了这圣旨逼了皇上赐婚。想来,这圣旨若日后真有用得着的地方,郡主一定也会谨慎使用的。”
凤阳大长公主听着这话,顿时一阵沉默。
而凤昭院里,谢元姝也久久未回过神来。
这道圣旨,如今只她和母亲还有褚嬷嬷三人知晓。
她不是没有想过,毁掉圣旨。可是,最终她还是犹豫了。
毁掉圣旨简单,可谁又说得准日后真的用不得这道圣旨呢?
到时候,可是后悔都来不及了。
她这正暗自出神,这时芷东缓步走了进来,回禀道:“郡主,听说皇上把昭华大长公主府侵、占百姓土地,还发生命案的事情,交给了大理寺彻查。”
闻着这消息,谢元姝不由微微勾了勾唇角。
这御史连日弹劾,承平帝当然不可能装糊涂了。不过她也知道,到最后最多不过是斩了公主府的老管家罢了。承平帝又岂会真的在此事上揪着不放。
可即便是这样的事情,对于向来高傲的昭华大长公主来说,无异于是在打她的脸了。
而且,因为这接二连三御史的弹劾,皇上之前一直压了她回京省亲的折子。前些日子才准了这请安折子。听说是那韩家三少爷护送她入京的。
这同出镇北王府,镇北王先入京,昭华大长公主和韩家三少爷却晚了些日子。这如何能不让人议论纷纷呢?
可昭华大长公主又怪得了谁,要怪也只能怪她自己当初作妖,想故意给镇北王难堪。
她若非有这样的坏心思,何以弄得现在这样尴尬的境地。
也不知道她一路上往京城来,又闻着老管家被问罪的消息,会不会气的病过去。
而此时的韩砺,早已经听说了靖南王和靖南王世子爷往忠国公府去的事情。
他漫不经心的转着手上的白玉扳指,而一旁,常安犹豫了下,开口道:“世子爷,这靖南王府,难道也想掺和郡主的婚事?”
话音刚落,他看着世子爷眼神愈发冷了,想了想,他又道:“世子爷,皇后娘娘不是想把郭家二姑娘指给靖南王世子爷吗?如今,靖南王府单方面毁约,他们难道不怕彻底得罪皇后娘娘?”
“何况,太后娘娘可格外宠着这郭家二姑娘,若知晓此事,如何能不动怒。”
韩砺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道:“太后娘娘即便动怒,她也只能怪郑皇后瞒着了她这件事情。毕竟,这双方都还未交换庚帖,这件事情也只是口头上的决定。如何就能当的了真。靖南王府如今想求娶郡主,该是也听闻皇上递了密信给卢家的事情了。唇亡齿寒,靖南王这可是为了自保,郭太后就是再动怒,还能拦了靖南王不成?”
常安是知道世子爷和郡主的婚事的,可还是不由有些担心,王爷还有两日就要入京了,王爷若是知晓此事,也不知会不会同意。若不同意,世子爷该如何劝王爷呢?
而且,就算是王爷同意了,皇上又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韩谢两家联姻。
他想破脑袋都觉得这事棘手的很,几乎就是把人推进了困境,根本就没有解决的法子。
看他这神色,韩砺不觉一笑,“你不用担心,我已经想好该怎么让皇上心甘情愿的把郡主许给我了。”
常安正要开口问,却见韩砺意味深长道:“天机不可泄露。时候到了,你自会知晓。”
常安知道自家主子再是聪明不过,可还是有些好奇,主子到底想了什么法子,真的能让皇上答应。
可不等他开口再问,就听下人进来回禀说,靖南王世子爷今晚宴请诸位公子哥,也给世子爷下了贴子。
按说往日里世子爷和靖南王世子并未有太过交情的,常安还以为世子爷会找了借口推了去,没想到,他却听世子爷笑着道:“既然是靖南王世子爷亲自下了帖子,岂有不去的道理。”
而这晚,常安眼睁睁的看着自家世子爷和靖南王世子拼酒,愣是把靖南王世子爷给喝趴下了。
世子爷,您可真记仇呢。常安忍不住腹诽一句。
第126章 警告
而谢元姝翌日也闻着了这消息。
她搂了雪团在怀里,揉了揉它胖胖的肚子,眼中的笑意掩都掩不住。
芷东看她这样,缓声又道:“郡主,听说昨个儿太子殿下和大皇子也去了。只是太子殿下中途就离席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郑姑娘做了太子良娣的事情,阖宫内外又都提及当年皇后娘娘尚在潜邸的情景,让太子殿下心中苦闷。”
谢元姝听着,冷哼一声:“他心里再是委屈,那也是郑皇后做的孽。这郑皇后若不是急着想为太子积势,也未必就会这样难堪。”
芷东也忍不住有些感慨,“就这情景,郑姑娘入了东宫,委屈还在后头呢。这若皇后娘娘因为这流言蜚语而和她生了嫌隙,即便那太子妃顾氏不得太子喜欢,郑姑娘也未必就能居于太子妃之上了。今时不比往日,郑皇后即便是为了避嫌,也不会放任这侄女效仿她当年的。”
而此时的郑淼却想不了这么多。那日柳氏从坤宁宫回来,说是她故意在皇后娘娘面前提及了穆氏,用了一招祸水东引,终于是让皇后娘娘对穆氏生了疑心。
郑淼闻着这消息,如何能不开心。
“母亲,还是您聪明。在这宫里,姑母的死对头可不就是这恭妃娘娘,您这个时候把她抛出来,姑母即便心中仍然有些疑心,也会消了大半的。”
柳氏摸了摸她的头发,笑着点了点头:“是啊,你姑母最是疼你。顾氏这个太子妃呢,需要贤良,端重。这个时候可不就是你的机会了。若你能先于她生下皇孙,你姑母哪有不高兴的。”
母女二人这厢正说着贴心话,这时,有丫鬟进来回禀,“夫人,皇后娘娘差人传了话,让您往坤宁宫一趟。”
柳氏有些疑惑,她前几日才往坤宁宫去了,怎的,皇后娘娘又要召见自己。
难道说,是因为女儿往东宫去的事情。
郑淼也想到了这事儿。
虽说太子大婚在即,可她也不能就这样没有任何仪式就被抬进东宫吧。
若真是这样,姑母脸上也不好看的。
皇后娘娘召见,柳氏也不敢耽搁,重新梳妆之后就往宫里去了。
只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皇后娘娘竟是要给郑晟指婚。
郑皇后懒懒的靠在明黄色吉祥纹大迎枕上,看柳氏突然苍白的脸色,她轻笑一声道:“晟哥儿早早就被请封为世子,就他这个年龄,换做别的府邸,早就大婚了。可现在就这样耽搁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这当嫡母的故意给他没脸,瞧不上他嗣子的身份呢。”
柳氏确实是这么想的,可又怎么敢在皇后娘娘面前真的说出来。她往日里往皇后面前哭着让她替郑闵做主是一回事,可让她承认她故意苛责郑晟,却是另一回事。
她强忍着心中的不甘,缓声道:“娘娘,这事儿确实是我糊涂了。我还想着让他尽心为您办事,成家立业缓个一两年的。”
郑皇后也不戳穿她,笑着道:“你没那样的心思,本宫也就是放心了。”
说着,她顿了顿,又道:“本宫知道你也没来得及细细替晟哥儿相看,本宫倒是有个不错的人选,也不知你觉得可否合适?”
柳氏不蠢,娘娘这哪里是问她的意思,这根本就是已经打算直接给郑晟指婚了。
她强撑着嘴角的笑意,道:“臣妾不知,娘娘看重的是哪家的贵女?”
郑皇后笑盈盈道:“你也听说过的,就是那虞家的二姑娘。”
安顺侯府虞家?
柳氏差点儿没晕过去,郑晟不过是嗣子,她早就存着拿捏他的婚事,替他择个不显的岳家,这样,他日后还拿什么跟闵哥儿争。可她万万没有想到,皇后娘娘竟然和她恰恰相反,是要抬举郑晟。
若她没有记错,这虞家二姑娘可是嫡出,安顺侯府又是淳嫔娘娘的娘家,虽说不比忠国公府这些人家,可配郑晟这个嗣子,确实是郑晟高攀了的。
若没有皇后突然的指婚,郑晟这个身份尴尬的嗣子,哪家姑娘愿意嫁给他。即便他如今得皇后娘娘恩宠,但凡聪明的人家都不会让女儿趟这浑水的。
怎么会这样?
之前她也未听到半点儿风声的?
难道说皇后娘娘还对御花园一事存了疑心,是故意在敲打她们母女。
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