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飘在大唐-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头却去白了李愔一眼,低声说道:“你却是‘轻色重义’,不是好东西,比滕王要差远了。”
李愔一愕:“什么轻色重义?”
“那春水娘子被你如此便轻意送给了我,不是轻色重义是什么?”
古人向来有“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之说,重色轻友的事儿向为人不齿。妻子才不过是一件衣服,歌妓向来不过是用来取乐。时人向来以互赠美人,或将自己的姬妾送给友人为豪爽。
滕王“重色轻物”,本应被人不齿,反被杨悦褒扬。李愔“轻色重友”本来应是豪爽之事,而且李愔原本知道杨悦是女人,不过是顺着她胡闹而矣。反被她数落。李愔不由苦笑不得。
滕王一向一个纨绔子弟,寻花问柳,自命风流。对女人却极为珍爱,凡他喜欢的女人一向当做心头宝贝一般,这种“重色”之人,一向为众人取笑。没想到却被杨悦大大夸赞,一呆之下,却也立时看杨悦顺眼了许多,心有戚戚。
李愔看杨悦与滕王推杯把盏,竟然在片刻之间与腾王化敌为友,无可奈何。
……
*******
三更时分,几个大醉的少年,骑在马上东咧西歪。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千万要躲开……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午夜,静寂的街头被几个少年又跳又唱划破。
这首怪声怪调的曲子,自从杨悦在弘福寺前指挥众美姬大唱之后,立时被时人传唱,有专业乐人评为:此曲诙谐有趣,曲调活泼,语句直白,风格大胆……甚至还传唱到宫中,博得当今圣天子李世民一笑。
一火街使巡卫见几个边唱边东倒西歪的少年,原本要抓住冶个“无故喧哗”之罪。不过其中一个巡卫看到大光头尉迟洪道,认出是“三车法师”,便没有开口。
从少年见挑战成功,更加大笑着的唱得欢了。
“嗖!”突然,一支冷箭直击杨悦面门。
“什么人?”李愔拔剑将冷箭击落,一纵身已向伏在街边屋顶的一个身影扑去。
“大胆鼠辈!”一支冷箭从另一个方向射过来,尉迟洪道将杨悦向左边一拉,已躲过冷箭,不及细想,也向射箭的方向扑过去。
“嗖,嗖”
又有两支箭从身后射过来。
“豫之爬下。”杨悦一纵马,“月光”如飞已将两支箭甩在了身后。杨悦竟然有闲向杨豫之大叫一声,自己也伏在马上,一动不动。杨悦暗道一声“侥幸”,幸亏这些日子与李愔一起“溜马”,骑术大进。
“什么人要来害我?”杨悦暗自盘算,四支箭的目标分明便是自己,“高阳?还是腾王?”
杨悦看了一眼手中的青霜剑。七颗彩石在夜色中闪出幽然冷光。刚才与腾王吃酒,她到还不至于真以为腾王会甘心送他“青霜剑”。
教坊距离卫公府不过两条里弄小巷,穿过十字街便是,杨悦打马直奔卫公府。
转过教坊前巷,杨悦立时知道自己月光虽快,却也不过是快步冲向敌阵而已。前面有四个黑衣人挡住了去路。
杨悦摞马细思,是快马冲过去,还是……不过看到不远处一高一低两条绊马索,杨悦立时放弃了这种打算。
对方显然对自己十分熟悉。左右两支箭将李愔与尉迟洪道引开,后面两支箭又将杨悦逼着向前跑出,甚至“月光”也在来人的计算之内……以“月光”的脚力之快,加上李愔与尉迟洪道若被引向相反方向的话,两人便是赶来相救,只怕也已来不及。
杨悦自知不是对手,已从怀中取出铁哨,撮唇而吹。武权这几日被杨夫人派出去办事儿,所以没有跟在杨悦身边。不过,听到铁哨声,李愔与尉迟洪道自然知道自己又遇到险情。
李愔向东去追放箭之人,已追出一里左右,追着追着,心中越来越感到不安;只到听到铁哨声,心中一凛,大惊,立时转身向哨声方向掠去。
“调虎离山——”看来尉迟洪道也被调开了杨悦身边,李愔心中暗骂自己大意,顾不上召唤青骢,发足急奔。
哨声时断时续,李愔心急如焚。几乎能听到杨悦的娇斥声……
不远处传来尉迟洪道的叫声:“豫之,豫之,你怎么样?”
李愔顾不上躇足。哨声嘎然而止,心中一沉,憋足一口气,大喝一声,扑向十字街口。
十字街口,一个人倒在地上,一个人立在倒在地上的人身边。
“悦儿……”
激动之下,李愔扑过去,将杨悦紧紧搂在怀里,整个人几乎虚脱……
杨悦挣开李愔,满脸都是诧异。倒在地上的人并非是她,立着的那个人才是。
随着杨悦的眼光去看,李愔看到一道伤口,倒在地上的人一身武士装,面朝着地面,只看到背上一道长长的剑伤。
“你?”李愔满脸疑惑,看了看杨悦手中的青霜剑。
杨悦摇了摇头,知道李愔误以为是自己刺伤那人。眼中闪过一道笑意:“我还没这本事。”示意李愔将那人翻转过来。
“柴令武?”李愔失声叫道,惊诧之极。
杨悦点点头。柴令武显然受伤过重,已昏迷过去。
“原来是他伏击我们。”李愔眼中闪过一道笑意。
“是他救了我……”杨悦脸上露出怪异地笑。
第八十四章 真真假假
“大哥。”
杨悦瞅着正在练剑的李业诩,轻声唤道。
李业诩使完一招“老君攀树”,收了剑势,略带点诧异地看了看杨悦。
杨悦将手中的“青霜剑”递给李业诩,微微一笑:“得了一个小玩意,送给大哥。”
李业诩不苟言笑的脸上,泛起一丝微笑,拿起宝剑,仔细观摹了一番,说道:“腾王出手够大方,青霜剑,听说是他花了不少心思才弄来的。”
“哦?”杨悦微微有点诧异。她知道青霜剑是腾王所有,但不知道青霜剑的由来。
“青霜剑相传是汉高祖斩白蛇之剑。腾王向来有三大爱好,一是画,一是剑,一是美色。听说他为了得到这把剑,派人在江湖上追寻一年有余,从叶下老人手中半抢半买,花了二百两黄金得来。”
李业诩随手一挥,青霜剑劈出,身边一根铁杆应声而断。半眯双眼,抽了一口气。腾龙挪跃,已舞了起来。
杨悦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腾王如此爱剑,她不知道。不过上次李愔得到青龙剑,李业嗣向李业诩说起时,杨悦看到李业诩眼中闪过少有的一丝羡慕,已知道他十分爱剑。
剑光四射,李业诩舞得性起,四处只见剑影不见身影……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参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公孙氏的舞剑大概也不过如此。”杨悦心中不由想到杜甫的《剑器行》。看到李业诩的剑舞,眼花缭乱,与他平日练的剑招大不相同。看到险要处,但见青霜剑脱手飞出,李业诩纵身上跃,还剑入鞘,在晨曦之中的飞鸟一般,不由高声喝彩。
“多谢妹子。”李业诩收住身形,刚好落在杨悦身边,脸上露出难见的喜色。
杨悦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只怕腾王不会罢休。”李业诩看了看杨悦,低头沉吟片刻说道。
“无妨。”
“那天在街上遇到腾王,我看你瞅着他腰中的剑微笑,便猜到你想要得到此物。”
杨悦嘿嘿一笑:“原来什么都瞒不过大哥。”
“听说你在教坊与腾王争风吃醋……”李业诩看了杨悦一眼,突然说道,“这样也好,众人只以为你不过胡闹,反而不会太注意到‘西苑’……”
杨悦一呆,笑道:“连这个心思也被大哥看破,看来卫公‘识人’之术,大哥尽得真传。”
李业诩只微微一笑,并不作答。
杨悦却转口问道:“昨晚遇伏,大哥怎么看?”
“此事只怕正如妹子心中所想,不过是贼喊捉贼……”
“哦?为何不是高阳?”杨悦饶有兴趣的看着李业诩。
“高阳公主这些日子似乎已不掂记你。”
“那也不一定,前几日,我到是做了一件事儿,只怕高阳知道,不生气才怪……”
“什么?”李业诩微微诧道。
******
五天前,弘福寺。
李愔与玄奘法师坐在院中下棋。杨悦立在一旁百无聊赖,刚好看到辩机。自从辩机搬到寺外去住,杨悦已许久不曾看到他。刚要上前说话,辩机却目不斜视,似是没有看到她一般,兀自向前走去。
“和尚”
“辩机”
……
杨悦连唤几声,辩机却仍未停下。杨悦大奇,跟在他身后追上。转过正殿,辩机行到“兜率宫”,杨悦也走了进去,是杨悦第一次见到辩机与高阳公主的地方。
“你怎么不回声?”杨悦见辩机终于停下,笑道。
“为什么?”辩机霍得转过身来,双眼痛红,怒目杨悦。
杨悦一怔,不明白辩机为何发怒:“什么,为什么?”。
辩机怒道:“我一直当你是朋友,你却利用我,让她到花魁大赛上出丑……”
杨悦这才明白辩机是因为高阳公主的事儿发怒,心中好笑,花魁大赛上,高阳公主艳舞,便是她本人也没放在心上,辩机却耿耿于怀。不由轻笑一声:“怪不得我,那是她的本性而矣。”
“你!”辩机怒极,双拳握紧,几乎想冲上来暴打杨悦一顿。
杨悦瞥了一眼他握紧的双拳,微微冷笑:“怎么,你想打架么?沙弥还知有十戒,你呢?”
“你!”辩机嗔目怒视,看到杨悦轻蔑的眼神和嘲讽的微笑,终于长叹一声,颓然坐下。
“我说过我当不得和尚!可是师父……”
“你是说玄奘法师已知道你的事情?”
辩机叹一口气将玄奘法师当日劝他的话说于杨悦。
“玄奘法师让你学鸠摩罗什?到寺外结庐?”杨悦愣愣地站住,没想到玄奘会有如此,甚至不追究辩机的出轨,只是想挽留一个才子。她看了看辩机,心中暗叹:“玄奘法师说的不错,辩机一身所学皆是佛学,出了佛门更有何用处?只作高阳情夫?可是辩机却如此不自爱……”
杨悦习惯性的摸摸下巴,盯着辩机,想到他这样下去,过不了多久便会被李世民腰斩,不由长叹一声,继而大笑道:“玄奘法师如此优容,你却仍然不自醒,不知悔过,反而就此沉伦。可笑你一个假和尚,可悲玄奘法师一个善菩萨……”
辩机一怔,这些日子比起从前,自己与高阳公主在一起,心中的负担少了许多。从前与高阳公主在一起,总是担心别人会知道会发现,慎小谨微,惴惴不安。自从玄奘法师以鸠摩罗什来喻他,他心中未尝不也生出此想。觉得自己只要尽心尽力为佛门作事,为佛学多做些贡献,便会减少自己罪孽。因而自从得了玄奘法师的允许,他与高阳公主在一起时,心中反安慰了许多,也终于尝到爱情的甜蜜。这些日子,出了寺门他沉浸在红尘爱恋之中,进了寺门则又沉浸在佛法研究著述之中,过得也还算安稳平静,不再似从前那样,日日心如火煎,陷在冰火两重天里。
此时被杨悦喝骂,猛然间似又重回到过去,立时面如死灰。想到自己一面是贪恋红尘,一面却又心向佛法……羞愧万分,双手抱住头,渐渐地低到腿上……
杨悦却并不放过他,冷“哼”一声,继续说道:“你即犯戒,就活该痛苦。从前正是因为看到你会因此而痛苦,知道你与那些故意犯戒的花和尚不同,是个真正的佛门弟子。而且你能得到别人的谅解,正是因为你还知道痛苦……再看看你现在,没有了痛苦,你与花和尚有什么区别?玄奘法师之所以不追究你,是给你时间来选择,不是让你尽情去逍遥。”
“为了一个淫荡女子,你还要执迷不悟到什么时候?你值得么?”
“过去玄奘法师不知道,你可以自己去痛苦,但是玄奘法师既然已经知道,你应该明白他为此担的责任与风险。你是他座下弟子,你是他译场中人,弘福寺的清规更严于其它寺院,你应该明白玄奘法师的本心。如果你的事儿,一但被发现,他会担负什么样的责任,你应该再清楚不过……”
“你竟然拿着他对你的信任,而去逍遥,你……”杨悦越说越气,最后几乎是在厉声喝斥。
辩机掩面抱着坐在地上,双肩不住抖动,似已泣涕,苦不堪言。
“不要说了!”辩机大喝一声,疯狂的跑出别院……
******
杨悦不知道辩机听了自己的喝斥会不会醒悟,不过至少他跟高阳公主在一起时不会只有欢乐……杨悦的本心并非要他痛苦,只是不想东窗事发,辩机被处死……
杨悦说完叹了一口气,暗道自己的良苦用心,只怕会被高阳公主当作驴肝肺。
李业诩听了,却依旧摇了摇头:“虽然高阳公主很可能因此再与你为难,不过她一向只会‘光明正大’的找你,不至于暗中下手。更况她如何舍得不亲自看到你落难的样子。”
杨悦这才发现李业诩说话原来如此风趣,看了看他,发现他依旧是一幅极正经的面孔,忍俊不禁:“大哥说得一点不错。不过,也有可能是腾王,昨天我可是拿了他的青霜剑,听大哥说来,他对剑似乎很看重,如何肯就此罢休。”
“腾王如果要剑,到不至于要放冷箭。腾王剑术不错,如果昨晚不是尉迟洪道一上来便将他举起,令他抽不出剑来,只怕尉迟洪道一时也奈何不了他。”
“哦?那个纨绔,竟然也会使剑?”
“妹子,不可太小看此人。”
“那他与大哥相比,剑术如何?”
李业诩摇了摇头:“腾王剑术虽然不错,不过还敌不上蜀王。”
“李愔剑术很高么?”
见杨悦如此问,李业诩不由诧异地看了看杨悦,说道:“蜀王自幼好武。弓马骑射,无一不精,特别是剑术,学于诸多名师,自然十分精妙。你那个道友李淳风也曾教过众皇子练剑……”
“哦?”杨悦摇头自语道,“我一向以为他也不过一纨绔子弟,没想到还有这许多本事。”
李业诩突然微微一笑道:“能让妹子看上的人,怎会没些本事。”
杨悦一怔,摇头笑道:“这个,大哥却是误会了。”
李业诩摇了摇头,接着说道:“腾王想要回剑去,却也不用如此大费周折。”
杨悦嘿嘿一笑道:“只怕他便是大费周折,也要不回去了。”
李业诩点头道:“腾王要想从大哥手中夺回此剑,只怕还不够份量。”
杨悦见他说此话时极有自信,自然流露出一丝大将风度,不由暗暗喝彩,知道腾王定然不是李业诩的对手,心中大慰。
不过转头想到柴令武,又不由暗暗皱眉。难道昨夜一处戏,真是柴令武自导自演?
昨夜杨悦被四个黑衣人截住,见快马无法冲过去,杨悦不得不停下来,吹哨求救。看着四个黑衣人一步步走近,杨悦却也并不是特别着慌,暗暗握住袖中的按钮,这把袖弩还是第一次用。
便在此时,柴令武不知从何处而来,飞身挡在杨悦身前,与个黑衣人斗在一起。杨悦的银箭反不好发出。便在一旁静静观看。
杨悦先前几次与柴令武交锋,特别是杨豫之与柴令武还打过一架,对柴令武的本事,一向不以为然。只是看了这次打架,杨悦却也不由对他暗暗点头。
四个黑衣人手执宝剑,柴令武却徒手相斗。杨悦虽然不懂武功,但见四个黑衣挥剑而上,腾挪跳跃,显然不是平平之靠。四只剑将柴令武团团围住,从四面攻向柴令武。柴令武却也不慌不忙,在四只剑影中穿梭,虽然不是游任有余,却也还有空闲,猛然欺近一人,攻上一招半式。到也十分潇洒。只可惜的是,柴令武手中没有武器。
杨悦看看自己手中的青霜剑,略一迟疑,想将手中剑抛给柴令武,只是她劲力不足,怕是要反而抛给敌手。只好叫道:“柴公子,我这里有剑。”
杨悦不说话还好,四个黑衣人似是只知攻向柴令武,暂时将她忘记,听了她的叫声,立时分出一人攻向杨悦。
柴令武一见大惊,被另外三人缠住,脱不得身。眼见黑衣人已到了杨悦面前,顾不上自己,大喝一声,向杨悦这边扑过来。走到杨悦面前的黑衣人被柴令武拦腰抱住,向后拖去。杨悦袖弩还是不能用上,心中又好气又好笑。将手一扬,抛剑给柴令武。柴令武纵身将剑接住,与四个黑衣人再次斗到一起。这次柴令武有利器在手,立时占了上风。一把青霜剑寒光抖起,劈削之处,无不应声而落,四个黑衣人的剑被它越削越短,不多时,四个黑衣人见打不过他,呼哨一声,一齐败走。
杨悦见柴令武赶走众人,心中却不知是何滋味。刚要上前谢过柴令武,没想到柴令武却“咕咚”一声,载倒在地。
杨悦跳下马,跑上去看时,才发现柴令武不知何时背上受了长长一道剑伤。想是刚才情急之下,向走近杨悦的黑衣人扑过去之时,顾不上另外三人,背上吃了一剑。
杨悦见柴令武扑倒昏迷,捡起青霜剑,一时茫然。便在此时,李愔扑了过来……
“我看过伤口,剑伤虽长,但是不深,根本不至于昏迷。”李业诩说道。
“这么说,我看到的果真不过是一场苦肉计。”
李业诩点了点头:“至少有点蹊跷。”
“害得我的本事都没施展出来。”杨悦抬了抬手臂,摸了摸袖弩,有点气恼的笑道。
“你那袖弩虽然厉害,不过遇到真正的高手只怕也来不及。”李业诩摇了摇头。
“哦?”
“前些日子教你的口决,练得怎样?”
杨悦摇了摇头,苦笑道:“只怕是没什么用,我练了这些时日,也没什么成效。”
“练功急不得。”李业诩摇头道。
杨悦也自知练武要自小练起,自己只不过半路出家,李业诩想法很好,教了她轻功法门,只是她真要想达到飞檐走壁的水平,只怕没个十年的功夫还不能够。
这是个很无奈的事情,便不去多想。
不过,无论如何疑惑,柴令武是为了“救”她受伤,于情于理,她似乎只有感激。
杨悦想了想,皱眉说道:“柴令武那儿,大哥觉得应该怎么办?”
李业诩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我陪你去柴府一躺。”
……
第八十五章 武二娘,声名雀起
从柴府出来,杨悦刚走到半路,便看到李愔。李业诩见到李愔依旧面无表情,先自去了。李愔脸色不愉,望向杨悦。杨悦即知李愔并非纨绔,平日的放浪不过与自己故意胡闹一样,不过是掩示自己真正的目的。这些日子与李愔一起玩或者一起聊天、办诗社,不知不觉中,早已将他当作了知己朋友,每日见到他已成习惯,见不到他反而会有些失落。
柴令武即是魏王一派,自然与吴王一派势不两立。杨悦明白李愔是因为自己去柴府,因而不高兴。
“你去了柴府?”李愔有点气恼地说道。
“对,去看救命恩人。”杨悦微微一笑。
“救命恩人?”李愔一呆,又气又怒,“他也配!”
“配不配,反正是他救了我。”
“那柴令武明明是在假装……”李愔皱眉怒道。
“受伤的不是你,你当然要这么说。”
“你莫要上当,不过是一场苦肉计。”
“上当?”杨悦“哧”得笑出声来,看来柴令武这场英雄救美之计太不成功了,不只自己,所有的人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觉得他大有问题,“我会上什么当?”
李愔看到杨悦笑,心头一松,说道:“以你的聪明,自然不会看不出是他搞鬼……”
杨悦故意摇头说道:“他搞什么鬼?我怎么没看出来。”
李愔见她成心,笑道:“不过,无论他耍什么花招也是白费,悦儿冰雪聪明,一眼便能看穿。”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杨悦见李愔夸赞自己,虽然知道他在大拍马屁,心中还是不由一喜,斜睨李愔一眼,嫣然一笑。李愔看到她的娇嗔神态,不自主地上前去拉她的手:“悦儿,有我保护你,谁也别想伤害你。”
杨悦甩开他的手,笑道:“即便真是他救了我,我还没有为了感激一个人便要……”杨悦原本要说不会为了感激一个人便要嫁给他。说了半截,看到李愔痴痴地望着自己,不由脸上一红,“嫁”字羞于出口,转身便走。
李愔见到,心头一热,追上去,怔怔地问道:“好悦儿,你要怎样才肯嫁?”
杨悦被他追问,脸上更羞,平日如男儿般的放浪形骸荡然无存,娇媚万分,李愔看在眼中,心头砰然大跳。不顾杨悦反对,上前拉住她的手。杨悦想要挣开偏又挣不开,气恼之下挥鞭落下。李愔促不及防,结结实实吃了鞭。一怔之间,手头一松,杨悦已纵马前行。
李愔摇头苦笑:“好个顽劣的丫头……”追在后面,大声问道:“你去哪?”
“管得着么?”杨悦并不停下,甩下一句。
“你不回西苑?今日《天下新闻》第二期出刊。还有,有几个印书商对你的‘油印’十分感兴趣……你这个总裁,不能什么都不管吧。”
“我先去看看豫之。一会儿再过去。”杨悦听说“油印”来了买卖,心头大喜。
李愔见她是要去看杨豫之,便不再追她,在远处笑道:“豫之没什么,不过是扭了脚,死不了……”
******
《天下新闻》第二期出刊,与上次不同,这次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主要是因为本期《天下新闻》基本上是作了一个“天下诗人”的专版。主要内容是介绍当前会集于京城准备大考的各地生徒、乡贡中有名望的诗人。同时也将《天下诗刊》上刊发过“好诗”的诗人一一进行介绍……
这些正是天下书生们最关心的话题,因而最先刊印的一千份,不到一天便被一抢而空,又加印了两千份,还是不够。
苏味道等人早已乐得合不笼嘴。
不只是《天下新闻》介绍的人,受到人们关注。同时天下新闻以平淡的语调、不夸大不贬低的态度进行介绍,立时受到不少有识之识的赞赏。唯独一个叫“武二娘”的诗人,《天下新闻》不吝益美之词,对她大加赞叹,并且介绍了她平日种种事迹,不仅才情卓越,而且端淑孝敬,外加容貌绝伦……一时成了众才子最为津津乐道的事情。
“哈哈,咱们《天下新闻》这次可谓是扬名天下了……”苏味道与文刊编辑部的几个人在“办公室”已坐不住。
走到书馆里,或者酒馆、教坊里,凡有士子所到之处,必有人拿着《天下新闻》在看,或者在讨论《天下新闻》这个新事物。因而苏味道等人干脆跑到街上,到酒馆里一边儿庆祝胜利,一边儿感受这种成功的喜阅与幸福。
“我刚才听那边有个书生在称赞咱们《天下新闻》。”孟利贞去了趟茅房,回来还未坐下便喜形于色地说道。孟利贞与是华州华阴人,一早加入天下诗社,家境较贫,见文刊编辑部有“津贴”,因而到了文刊编辑部。
“切。”众人不由大笑:“这还用说,现在不称赞咱们《天下新闻》的不多……”
“但是,他称赞的有见识。称赞咱们《天下新闻》用笔无偏无移,真实可信……”
“哦。当真是有见的。”
众人一齐随着孟利贞的指点去看,见是个样貌十分丑陋的年轻书生。
苏味道看了却是认识,笑道:“原来是欧阳兄,当然有见的。”
“欧阳兄?难道是小欧阳?”
“欧阳通?大书法家欧阳询的四公子?”
“便是他尽传其父书法之妙,与其父一起被称为‘大欧阳、小欧阳’?”
众人问道。
苏味道点了点头,已站起身来向欧阳通走过去。欧阳通看到苏味道,热情的打过招呼,笑着介绍桌上众人。其中一个薛元超,苏味道也认识,是前隋著名文学家薛道衡之孙,颇有才名。另一个却没见过,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不像文人。
欧阳通笑道:“这位便是宋令文宋兄,《天下新闻》中称赞‘书、画、力’三绝之人便是他,味道反而不识。”
苏味道见说忙见礼笑道:“宋兄之名远播,书画极佳,神力无穷,据说曾经于禅定寺内折牛角而使之颈骨皆折而死。味道只听才名,不识才子,罪过罪过。”
宋令文样貌粗豪,话语却也极为斯文,忙拱手说道:“在下不过有几分力气,才名不敢当。到是远在汾州,也知天下诗社之大名。没想到《天下新闻》如此抬举在下,实不敢当。”
欧阳通一张黑里透红的脸,笑起来更是难看,拉苏味道坐下,说道:“某也正想加入天下诗社,苏兄弟可要引见引见。”
苏味道忙道:“好说,好说。长安公子言道‘天下诗社乃是天下人的诗社,无论男女老幼,只要喜欢诗,即可加入诗社’……”
“长安公子真是奇才。昔日有魏武帝不拘一格求贤才,无论德行,不仁不孝之人皆可使用。长安公子更进一步,连女子都认为可以加入诗社。”薛元超啧啧称赞道。
“薛兄所言极是。长安公子的见识非一般人能及,他曾言道‘才能面前人人平等’,因而无论贫富贵贱,无论男女老幼皆可入社。”苏味道自《天下新闻》一夜之间卖得大火,对杨悦早已拜服,见薛元超称赞杨悦,甚是自得。
“可不是。这个‘武二娘’一曲《点绛唇·蹴罢秋千》只怕天下士子不得不甘心居下。果然闺中也多才女。”宋令文称赞道。一座人等不由皆点头称是。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写尽闺中少女可爱顽皮之趣,与长安公子那‘斜凭娇无那,笑向檀郎唾’,可谓如出一折,相应成趣。”
“呵呵呵。”苏味道笑道,“大家有所不知,这‘和羞走’的作者‘武二娘’正是长安公子的妹子……”
“长安公子的妹子?真是一时才俊,出自一门。长安公子如此了得,他的妹子原来也是极有才情,难怪长安公子要不拘限于男子……”
*******
“文人相轻,自古亦然”,曹丕“文论”开篇之言,道尽天下士子心境,刻画天下才子间相互嫉妒的心态可谓是入木三分。便是贵如天子的隋炀帝杨广,诗才极高,对才子诗人也是嫉妒成狂,据说当年他杀了大文学家薛道衡之后,还狠狠地说了句:“看你还能作出‘暗牖悬珠网、空梁落燕泥’的句子!”
但是对于一个女才子,却恰恰相反。众才子不仅没有一点妒忌之心,而且视为奇珍异宝,不遗余力的夸赞传播。一时间,“武二娘”之名,不胫而走,竟然冠于众才子之上,成了众口一致吹捧的对象。
不只如此,除了众才子的赏识,便是大内也是如此……
“武二娘?怎么这个写‘和羞走’的武二娘,原来是武大叔的女儿。”李世民拿起书案上的《天下新闻》,不由赞叹道,“武公原来生得这样的好女儿。”
两仪殿内,李世民正在宴乐,在座的依次为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中书令杨师道、谏议大夫禇遂良等人。
长孙无忌笑道:“观文中所言,此女美艳才德一应俱全,便是个完人一般。”
李世民点头笑道:“这样的女子,天下虽然不多,但也的确有些。看她的诗词,也可想而知此女情趣。”
禇遂良已有八分酒意,说话有些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