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飘在大唐-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点头笑道:“这样的女子,天下虽然不多,但也的确有些。看她的诗词,也可想而知此女情趣。”

禇遂良已有八分酒意,说话有些猛浪:“这样的才情俱佳的女子,圣上自然见识过不少。不说别人,便是徐充容,只怕也是无人能及……”外臣品评内宫,虽然是誉美之辞,却也有点不恭。

李世民与群臣宴乐向来无拘束,不以为忤,反呵呵笑道:“‘千金始一笑,一诏讵能来?’朕这个徐充容聪慧异常,才情甚高,可谓冠于内宫,莫能及也……”

“‘千金始一笑’与这‘和羞走’相比若何?”杨师道平日于政事极为严谨,但一提到诗词才情,终难免有些诗人的狂狷之气。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可爱少女之趣也……”李世民哈哈大笑。

长孙无忌笑道:“圣上,不如……”

李世民微微摇头,知道长孙无忌是想让他将“武二娘”纳入内宫,止住话头说道:“朕到了这个年岁,却也一心只想作阿翁。到是春宫之中,令朕十分担心,听说朕为太子选的几个良家子,他不喜欢,唯独衷爱一个箫良娣……”

“圣上,太子不过刚刚一十七岁,正是缠绵之时,难免独爱痴情,等到年纪稍长,自然会解晓情事……”长孙无忌忙道。

“这个‘武二娘’到是有些情趣,不知是否会合雉奴心意……”李世民说到此时,也已大醉……

******

“武二娘”一夜之间走红,令杨悦十分兴奋。但是她如果知道李世民想要将武照直接送入东宫,一定会苦笑不得。两仪殿里李世民与众臣的言谈,外人自然不知。杨悦此时沉浸在武照会被诏入大内的美梦。

“这个武二娘,不会就是你自己吧。”

总裁办里,李愔看到杨悦在拿着《天下新闻》,不时瞅着“武二娘”的介绍,嘿嘿大笑,不由疑惑地问道。

“当然不是。”杨悦笑道。

“豫之说,从没听过他的‘照妹妹’做诗,这首诗定是你做的。”

“豫之知道什么,照妹妹做诗不一定非让他知道。”

“我觉得有点蹊跷,你写的那个‘笑向擅郎唾’情趣之美,与这个‘倚门回首’大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看风格相同,是出自一个人的手笔……”

“胡说八道。”杨悦心中大笑,“一个是李煜的词,一个是李清照的词,一男一女,性别都不同,偏被你自以为高明,当成一个人的风格……”

******

“武二娘?这分明便是她自己。”

不只李愔怀疑,便是柴令武看了报道,也做此想。向程怀亮笑着说道。

“嗯,长安公子的诗才的确不错。”程怀亮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

“这招英雄救美之计,亏大哥做得恰到好处。”

“今日一早,她同她的兄长一起来看过我。”柴令武面露喜色。

“武大郎?”

“不是,是李业诩。”

“李业诩?他一向与他祖父一般,不理会任何人。”

“他肯来,证明对我的确心存感激。”

“他们说了什么?”

“到是没说什么,不过既然来了,就是最好的证明……今日我已向母亲说过,请她帮我向圣上求情。”柴令武做着不错的美梦。

“长公主答应了?”

“虽然还没有,不过我将芙蓉殿的事儿说了,母亲说她先看看这个长安公子再说。”

“长公主真的会帮忙?巴陵公主与长公主感情不错。”程怀亮有点怀疑地说道。

“放心,如果母亲见到长安公子一定会喜欢她。只要她肯,母亲一定会帮忙……”柴令武极有信心地说道。

“如此,便再好不过。”程怀亮不知怎么却是暗暗摇头。

“只是,有一点很可惜。”

“什么?”

“青霜剑,腾王的青霜剑,果然是把极好的剑。”

“青霜剑?”程怀亮诧异地说道。

“可笑腾王居然为了一歌妓,将青霜剑给了她。”

“你是说青霜剑在长安公子手中?”

“昨晚她曾借给我用了一时……我还以为我背上这一剑,会换一把剑回来。”

“哦?”

“可惜,她已将送给了李业诩。”

“哦。”……

第八十六章 牡丹花开

三月三日,牡丹正好。经过一冬的蛰伏,以及倒春寒的折磨,春暖花艳时节,长安城的贵族妇女们开始出洞了。长广公主在自家花园子里召开牡丹花会,大宴宾客。这些宾客自然都是公主,长沙公主、襄阳公主、平阳公主、高密公主、万春公主、永嘉公主等,都是上一辈的长公主。

杨夫人与长广公主关系非同一般,即是族人,又是极好的朋友,也在被请之列。奇特的是长广公主一再叮嘱,一定要杨夫人带女儿同往。杨夫人便让杨悦同去。

这些日子杨豫之与杨悦一起忙诗社,与武照偶尔也私下相会,杨夫人却也没有发现过。杨悦见杨夫人要自己相陪,猜想杨夫人是不想让武照到杨豫之家,微微一笑,欣然同意。

看武照坐在窗前依然在不紧不慢地绣着花,杨悦不由暗暗皱眉。武照的名气现在已十分轰动,现在唯有等待李世民听到她的名气,接她入宫。她现在应该“指点江山”才对啊。杨悦看到武照一幅温柔贤淑的样子,有点哭笑不得。想到因此而拆散杨豫之与武照,杨悦心中又十分纠结,毕竟杨豫之对于她来说便如亲兄弟一般,而武照是自己的干妹子,如果二人真的被拆散,是否是有点太残忍?

……

花会自然少不了要附庸风雅,吟诗作对。既然是赏花,便以花名为题写诗。见到这许多公主,最大的长沙公主已有五十多岁,最小的常乐公主竟然与赵王李福年级相差无几。杨悦虽然知道在古代这种现象十分普通,还是感谢了一番:“李渊与李世民这父子俩一共六七十个子女,男婚女嫁,再加上许多二婚的公主,一夫多妻的亲王,这满朝文武不是皇亲国戚的大概不多吧。”

李渊乃是独孤氏之子,独孤氏之美勿用再提。而这美男子之后,也自不是盖的,无论老幼个个如花似玉,其中最美的当数永嘉公主,刚刚二十五岁,正值青春成熟之时,娇艳欲滴,可与高阳公主媲美。

“她便是史上记载与杨豫之乱伦的姨妈?”杨悦暗暗好笑。想到杨豫之不过一个天真的少年,不由大大地摇头。

听永嘉公主写了一首《咏桃花》,“柴扉桃色红满树,粉蝶双双时时舞”句字不错,看来也是个才女,不过却是大有“招蜂引蝶”之意。

其他人莺莺燕燕虽然十分工整,却无什么新意,更不能成为佳句。

杨悦懒得陪她们玩,便直接引用了刘禹锡的一首《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略加改动成为:“堂前芍药尽妖娆,水中芙蓉冷无情,惟有牡丹真国色,不媚不娇动京城。”

平阳长公主听了她的诗,连连点头赞道:“不媚不娇,当真是巾帼英雄本色。”

长广公主已引见过,杨悦知道她便是平阳长公主,虽然对柴令武极其腻歪,但对平阳长公主却十分仰慕,是她一直想要结识却一直未能结识的女英雄,当下行礼谢过,说道:“常听人说公主当年在太行山中聚兵的事迹,那才是真正的巾帼英雄,晚辈仰慕已久。”

今天这个花会,原本便是平阳长公主的提议,她是听了柴令武说的关于长安公子的所作所为,产生兴致,要看一看杨悦,才会特意请长广公主邀请杨夫人及“武二娘”。见杨悦明艳照人,举止间带着勃勃英气,十分喜欢,召她坐到自己身边,有一搭无一搭的闲叙。

平阳长公主低声问杨悦:“‘长安公子’果真是你?”

杨悦微微一愣,柴令武既然知道,平阳长公主自然也会知道,笑笑说道:“长公主见笑。小女子胡闹而矣。”

平阳长公主上下打量她,微微点头,笑道:“看到你,便想起我年轻的时候,当真是英雄年少。你与我家二郎的事儿我都听说了。”

杨悦见她提她柴令武,心中有些扫兴,只道她说的是与柴令武先前比武的事儿,淡淡地说道:“是小女子自不量力,多蒙柴都尉承让,才略占了上风。”

平阳长公主摇摇头道:“我这儿子一向以父亲为榜样,游侠任气,有时行事鲁莽,受人蒙骗,到也不是恶人。”当下将柴令武当日是受了柴荣、柴进哥俩儿蒙骗,才会与杨悦作对的事儿说于杨悦。

杨悦到此时方才明白,起初柴令武为什么要与自己作对,笑道:“原来柴都尉是在‘打报不平’。虎父无犬子,有公主这样的巾帼英雄,柴都尉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去。”

想起当日在芙蓉殿中,柴令武在吃药酒之前,却也还没有受制于“箫声”,但也不曾对自己无礼,可见的确也还算得上是条好汉。前几日柴令武“英雄救美之计”虽然让人疑惑,却也没有真凭实据。柴令武虽然痴心妄想,令人生厌,但也不算是坏到哪里,想了想,摇头说道:“柴都尉与我恩怨已经两清,实在是虽然算不上朋友,却也不是敌人。”

平阳长公主见杨悦如此说,显然对柴令武不冷不热,没有什么儿女情意。与柴令武所说似乎有不小的差异,正待问清楚些。杨豫之不知从哪里钻出来,被长广公主揪了来向众姨母行礼。

引见到杨悦,杨豫之一愣,他还从未见到过杨悦女装,杨悦向他“哧”然一笑,悄声说道:“怎么连大哥都不认识了?”

杨豫之这才醒悟过来,拍拍脑袋大笑道:“大哥换个装束,真让人叹为观止。”

众人听到他的笑声,齐向他看过来。杨悦忙向他闪闪眼,杨豫之意会,向杨悦行个礼,含笑跑走。一会儿又折回来,偷偷对杨悦说:“大哥,要不要去斗鸡园看看。小弟按你的方法配育的‘混血儿’已有不少长大了,与‘凤凰’一般十分神俊……”

杨悦点点头,低声说道:“你先去,一会儿我去找你。”

杨豫之出去后不久,杨悦向众人告个罪,装作去厕所,出了花厅。杨豫之正在不远处等他,二人同往斗鸡园去。

杨豫之一路走一路哈哈笑道:“大哥,不对,应该叫你姊姊才对。没想到你穿了女装是这个样子。”

杨悦除了到宫中看杨贵妃,平日极少女装,被他笑得头痛,佯怒道:“什么样子,你再笑,看我不将你打晕。”

杨豫之笑道:“大哥,你原来这么漂亮。这里,不,全世界都没人及得上你漂亮。”

杨悦眉毛一扬笑道:“那是自然。怎么,大哥是不是比照妹妹还要漂亮。”

杨豫之搔搔头说道:“漂亮是漂亮,不过照妹妹可比你温柔多了。谁若娶了大哥,只怕谁会倒霉。”

杨悦气道:“胡说八道!”扬手要打。

杨豫之笑着躲开说道:“以大哥的手段,定会将他耍的团团转,岂不倒霉。”

杨悦想起高阳公主与吴王李恪。心想高阳公主喜欢过自己,结果被自己带出去当一会舞女;那李恪喜欢自己,却始终以为自己是男人,当真是一对倒霉蛋儿。不由呵呵一笑。

杨豫之继续笑道:“那柴令武更倒霉,被大哥耍得团团转,却还想成天想着娶大哥为妻。大哥不会真嫁给他吧?”

杨悦摇摇头怒道:“柴令武虽然不是坏人,看他笨笨的样子,闷也要闷死。谁会喜欢他。”

杨豫之笑道:“我就说大哥不可能肯嫁给他,巴陵公主还在哪着急哩。”

杨悦奇道:“巴陵公主?他着什么急?”

“昨日巴陵公主叫我去诉苦,说柴令武央求平阳长公主,居然想娶大哥。还问我大哥长得什么样子,好不好看……”

杨悦大怒,气得咬牙切齿:“姓柴的这斯真不知足,明明已有了妻子,还痴心妄想。以为本公子是好惹的么?”

杨豫之击掌笑道:“我也这样给巴陵公主说。大哥一向喜欢六哥,怎会嫁给姓柴的。”

杨悦一怔,气道:“又胡说八道,谁喜欢他。”

“反正六哥喜欢你。”

“你再胡说,真想让我将你打晕!”杨悦已举起拳头,杨豫之笑嘻嘻的向前跑去,杨悦追在后面,俩人一路笑往斗鸡园去了。

不远处有一个婢女跟在他俩身后,二人竟然没有发现。

原来平阳长公主见杨悦与杨豫之十分亲近,心中疑惑,杨悦不喜欢柴令武,难道喜欢杨豫之?见二人一前一后走出去,便派人悄悄跟了出来……

等到平阳长公主听了婢女的回话,已明白“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是自己的儿子一厢情愿。虽然有些怅然失意,但对巴陵公主那里却是好交待了……

杨悦转了一圈斗鸡场,不由连连喝彩,杨豫之的斗鸡场实在是豪华,湖光山色,鸡舍如别墅般掩映其中,个个一尘不染,实在是贵族待遇。而他的鸡也十分争气,个个身材高大,如果去斗鸡场,只怕没有鸡能跟这些鸡一个重量极。

“这些斗鸡你都训练过了么?莫让这些斗鸡锦衣玉食,只长胖而不能斗,反而失了斗鸡的本性。”杨悦赞叹之外,禁不住提醒道。

“这个自然。好斗鸡自然是在战斗中磨练出来的。兄弟这个道理还是懂得。”

“是我瞎操心,你是鸡神,对斗鸡自然比谁都在行。”

“我的斗鸡不仅能斗,而且还特别讲究阵法,如行军打仗一般,十分懂得号令。要不要现场看看。”

杨悦心道:“看来杨豫之的斗鸡法与唐明皇李隆基有一拼,是群斗。”有心看上一看,不过记着今日是来做客,不便久不出现,说说:“今日没空,改日再欣赏吧。”突然想起一件事儿,因而又说道:“这些日子忙着诗社的杂事儿,很久没去斗鸡场了,哪天咱们专门去看看如何?”

杨豫之想起杨悦从前在斗鸡场赢银子的事儿,笑道:“大哥不会手痒又想去赢银子吧。”

杨悦笑着点点头,说道:“你怎么如此了解大哥,猜的很对,我最近正好需要些银子,去斗鸡场取些来,岂不正好。”

杨豫之摇头取笑道:“大哥还需要银子?大唐军神制造给大哥赚了多少银子?‘飞鸢’一出,大家都争破了脑袋。李业嗣将价格已抬到两万文,还是供不应求……”

“两万文?这小子真有潜质,这些日子没空管他,他怎么黑心大涨……”杨悦笑道。

“这也怪不得他,大家急着想要,都争着多出银子,他只好看谁出价高,将谁排在前面……”

“没想到他到是个商业奇才。”杨悦笑着摇了摇头,转口说道,“这次不是银子的事儿,是有个哥们儿最近要娶亲了,但他孤身一人没产没业,这个婚结起来只怕十分寒酸。大哥我作为朋友当然要帮点小忙。如果直接给他银子,恐怕不肯要。但如果咱们让他在斗鸡场上赢点银子回去,即解了他的穷困,还能让他开心,岂不是两全其美。”

杨豫之听了感叹道:“大哥帮人还要花这许多心思,小弟实在佩服。别人帮人恨不得让人感恩戴德,大哥却只怕对方知道,实在是帮人帮到了至高境界。”

杨悦笑道:“你别说的这么高尚,我可受不起。要帮这个忙,还要借助你的鸡呢。”

杨豫之毫不犹豫地说道:“大哥有命,杨豫之敢有不从。”

杨悦笑道:“我想出个法,咱拿你的鸡跟人比赛,只怕一场下来便能赚个上百万。其实也不用太多,只要四五万足够用。”

杨豫之笑道:“这还不容易。不如咱们自己办个赌局。”

“赌?你肯么?”杨悦诧道。杨豫之一向不拿鸡赌博,杨悦是知道的。

“大哥如此义气,兄弟还有什么豁不出去……”杨豫之望向杨悦,眼中一片真诚。

杨悦看了,心中却是十分沉闷。想到自己让武照出名,明里看似是一片好心,实则却在“釜底抽薪”,望着杨豫之的眼神,心中万分惭愧……

第八十七章 英雄相惜

杨悦上厕所的时间有点长,不过,除了杨夫人与平阳长公主,其他人却也不会注意到。回到宴会上时,众公主正吃酒方到酣处,长广公主对杨夫人说道:“杨夫人琴技高超,何不为大家弹凑一曲?”

杨夫人见杨悦恰好进来,说道:“臣妾久不动丝竹,只怕不能入耳,我儿近日刚刚习练琴技,让她献上一曲为大家助乐吧。”

平阳长公主也正要看杨悦本领,先已极力赞成。

杨悦见推托不过,便弹了一曲《有凤来仪》,鸟语花香,层层叠叠,十分动听……众人听了拍手叫好。

长广公主却说道:“武娘子虽然弹得不错,但比起杨夫人弹的《胡笳》还是差了一些。”

众人又请杨夫人弹来,杨夫人再无借口托辞,只得弹了一曲《胡笳》,琴声铮铮,弦色如裂,“……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如诉如泣,摧人泪下,肝肠寸断……

《胡笳十入拍》因胡笳二字,现代不少人会以为不过是“胡笳”乐曲,其实是蔡琰(字文姬)所作的乐府诗,配乐为琴曲。郭沫若称其为“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唐代时有《大胡笳》、《小胡笳》之分。

杨夫人所弹正是《大胡笳》,是《胡笳十八拍》的嫡传之作。本为器乐,杨夫人却配以诗歌,边弹边歌。悲凄衷婉,雁南琴冷,魂消影绝,涕泪相交……一时间,花厅座中诸人无不面见戚容,悲声迭起,叹息感伤,还有不少人眼中垂泪,低声泣涕起来,其中长广公主更是泪水磅礴……

杨悦不由诧异地望向杨夫人,但见杨夫人神思飘远,泪影婆娑,甚是悲凉……心中暗暗纳闷:“母亲明明琴艺已致移情地步,比杨贵妃还要高明许多,但为何不亲自教我,反而让我到宫中拜师?”

见长广公主悲不自胜,知道她定是记起自己已故的前夫与大儿子赵节,二人一个在攻打尧君素时被俘战亡,一个在贞观十七年因为太子谋反案死去,平阳长公主叹口气劝道:“人生不如意处实多,五妹何苦非要自伤……”回头向杨悦笑道:“今日赏花吃酒,正当高兴才是。杨夫人的琴技惊人,终是太过悲伤,还是武娘子的琴声,婉转明媚,悦耳动听。再给众人弹一曲如何?”言语中对杨悦已是十分欣赏。

杨悦微微一笑,看了看杨夫人。杨夫人已收了琴,向众人告罪:“长公主说的是,悦儿为大家再弹一曲,祝祝兴……”

杨悦略一沉吟,弹了一曲《英雄吟》,是她当日在曲江边自创的曲子,曾弹给李愔听,李愔为她勘正,定名《英雄吟》,成为“天下诗社”的社歌。

杨悦看向平阳长公主,徐徐弹来,一改场中悲戚,铮铮之声起,气势开合,纵横四方、高亢奋进、威武不屈、英姿伟岸……令人振奋。

平阳长公主听得神醉,不自主英眉上挑,大声喝彩。命人拿剑在,竟然和着琴曲舞起剑来……

在众公主美色中,平阳长公主并不十分出众,却极为英气。看到平阳长公主的神采飞扬,剑影凌厉,衣袂飘飞,当真是一个英风烈烈的巾帼将军,杨悦不由暗叫一声“好”。一曲弹完,平阳公主的剑舞也刚好收势,二人不由相视而笑。

一时座中之人哄笑声中也多了几分豪气。长广公主拍手言道:“三姊今日到是找到了知音……”

平阳长公主大笑。杨悦上前向平阳长公主祝酒,平阳长公主与她连干数杯,拉住她不肯放开,竟然是越看越喜欢。大有惺惺相惜之意。

……

等到从长广公主府上出来,回家路上杨悦想起杨夫人的《胡笳》曲,心中满是疑问,忍不住问道:“原来母亲的琴艺已至移情地步,为何平日从未听过?”

杨夫人摇头说道:“我只是《胡笳》一曲弹得好,其它曲子一般,因而才让你拜杨贵妃为师。”

杨悦奇道:“难道琴艺还要分曲子?”

杨夫人点头说道:“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因此对每首曲子的感受不同,因而不同的曲子弹出的意境也不同。如若谈《胡笳》你不如我,但如若弹你那曲《有凤来仪》和《英雄曲》我却不如你。”

杨悦仔细咀嚼杨夫人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不过却更加让她好奇,又问道:“母亲对《胡笳》一曲,为何有如此强烈的共鸣?难道母亲曾经有如蔡文姬一样的经历?”

杨夫人没有说话,许久才道:“我小时候赶上群盗四起,大隋江山风雨飘摇,生活离乱,因此对《胡笳》感受颇深。”

杨悦从未经过战乱,但在电影中见过不少这种场面,恍然叹道:“原来如此。如今天下泰平,百姓才有好日子过啊!”

杨夫人听了,愣了半晌,似是依旧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神色黯然……

******

“果然是个少见的奇女子,当真不错……”回到府中,平阳长公主盛赞杨悦。

柴令武见母亲十分欣赏杨悦,心中大喜,忙央求道:“母亲这就代孩儿向圣上求请,请圣上答应孩儿的婚事儿如何?”

平阳长公主却笑道:“你不要再痴心妄想了,她对你没有半点意思,你还是绝了这个念想吧。”

“前天她还亲自来慰问我,怎会对我没有一点情意?”柴令武一呆,急道,“更况我已见过她赤身,她……”

平阳长公主摇头道:“那又怎么?幸亏你当日没有做蠢事儿,如果真要趁人之危,莫说长安公子不会放过你,便是母亲也决不会偏袒于你。高阳公主自作自受,长安公子对她小示惩戒,已是十分便宜了她。”

当下将婢女听到话说给柴令武。柴令武听了如坠冰窖,知道自己无论作什么,杨悦始终不为所动,心灰意冷,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想到自己为了杨悦不惜与房遗爱等人反目,为了她在门前痴痴等候,为了她还背上吃了一剑,没想到她却如此无情,越想越怒,大喝一声:“既然你如此无情,别怪我无义!”

平阳长公主一怔,吃惊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说道:“什么意思?”

柴令武狠狠地说道:“既然她不愿意嫁给我,只怕不能留她。”

平阳长公主没想到自己儿子如此阴狠,心头不由怒气上升:“岂有此理。”

柴令武看到母亲凌厉的目光,知道一时失言,忙解释道:“不是儿心狠,只怕此人并不简单。母亲可还记的‘齐王妃’之事……”

“你是说她可能是……”平阳长公主惊道。

柴令武点头,皱眉说道:“自从知道她是女子,我对她的事儿前后调查得十分清楚。听说吴王之所以在华山游猎,是因为爱上一个人,而她也在同一时间曾到过华山。吴王爱上的人只怕便是她。她拜杨贵妃为师,自然也与吴王有关。吴王一向好琴,曾在曲江二人琴音相和,恐是早已私下定情。若果真如此,她为何不嫁给吴王?反而与蜀王一起搞那个诗社?母亲应该明白天下诗社虽然没有涉及朝政,却也集了不少才子在门下。与当年圣上的文学馆十八学士相比,虽然比不上,却也有几分相似之处……”

平阳长公主眉头一跳,心中打了个突,立刻明白了儿子的意思:“你是说,她之所以不嫁给吴王,而是另有目的?”

“只怕和当年齐王妃嫁给齐王的原因相同……”柴令武拧眉说道。柴令武转瞬之间,看上去已极为冷静,完全没有一点沉迷于杨悦的意思,与杨悦平日见到的柴令武竟然完全不同,脸色冷酷,嘴角挂着一丝阴沉,有点残忍的冷笑,“如今武二娘名声雀起,只怕目的……”

“你是说她有意于东宫……”平阳长公主打了一个激灵,柴令武所说的可能不是没有。自来大位之争不是你死便是我活。武德九年,玄武门那一幕,平阳长公主记忆犹新……

“这期《天下新闻》对‘武二娘’的吹捧可以说到了天上,圣上正一心为东宫选人,保不准……只怕又是一个‘齐王妃’……”柴令武冷笑着说道。

平阳长公主陷入深思,柴令武也许久没有说话。室中极静,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室外的婢女想要进来点灯,发现二人一言不发,拧眉相对,吓了一跳。

平阳长公主挥了一下手,婢女点完灯赶紧出去,长叹一口气,说道:“可惜……”无论是武德九年,还是贞观十七年的事儿,她都不想再看到。平阳长公主心中不断翻腾,武德九年父皇的痛苦,和贞观十七年,李世民的失声痛哭,都让这个奇女子十分清楚的知道,兄弟相残乃是人间最痛苦的事情。当年,她虽然一向与李世民关系更加密切,但也不赞成宫变。十七年后,儿子倒向魏王一党,她也曾严厉的警告过。她即不偏向太子李承乾,也不偏向魏王李泰,她只想让一家人平平静静……大概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女英雄,内心深处想要的只是这个。不是政治上的你争我夺,甚至不去考虑谁更加适合当皇帝,只想让家族平安……

“或许,并非想象的那样……”平阳长公主想到杨悦爽朗的笑脸,疑惑地说道。

柴令武阴冷地摇头道:“不会!她的聪明不下母亲,从当日败我的手段可以看出。不是万不得已,我也不想下此恨心……”

平阳长公主终是不忍,有点讽刺地看着柴令武,爱一个人原来如此脆弱,在一瞬间为了某一个借口便可以牺牲……想到那曲《英雄吟》,一时的英雄相惜,其中不也可以嗅到一丝不能安份的欲望?她想要什么?难道真如“齐王妃”那样,为了某一个人,而不惜嫁个另一个人……

平阳长公主心中很乱,看了儿子一眼,问道:“你想怎么作?”

“或许,不用我出手,高阳公主也不会放过她。”

“如果真如你所说,以高阳与杨贵妃的关系,杨贵妃岂会不压制高阳?”

“或许不只高阳,还有人比高阳更想让她死……若是都不能够,孩儿也只好亲自出手……”说到此,柴令武竟然眼中闪过一丝颤抖,这个颤抖在他那冷漠似铁的脸上显得极不相称。

平阳长公主不自主的倒抽一口冷气,对儿子的冷漠极不喜欢,挥手让他出去。

柴令武默默地看了母亲一眼,站起身来向外走去,走到门边却又顿了一顿,回头看向母亲,见母亲望向自己的目光十分冷漠,嘴角抽动一下,没再说什么。

平阳长公主突然问道:“你与魏王还有联系?”

柴令武一震,没有回头,向外走去。

平阳长公主彻底坐倒在椅背中,愣愣地发起呆来。

……

(求收藏、求推荐,谢谢大家支持!!!!!!!!!!!!)

第八十八章 义斗(上)

贞观十八年的春天,长安城里奇事多,让人目不暇给。长安城的百姓或许已习惯,各地会聚来的“考生”,走在长安城的街头不免要不时张着惊奇的眼神,四下里感觉长安城与另处的不同。最让人新奇的莫过于穿梭于街头人群中的一队队少年,足踏“飞鞋”翩然掠过,如飞鸟一般,动作潇洒,让人羡慕不已……

再低头看一眼被“飞鞋少年”塞到手中的“传单”,更加令人新奇,据说这是一种新的印刷方式,叫做“油印”。是一个叫“傅渐”的“历学”生徒发明,为此蜀王特意向圣上请恩旨褒奖,圣上赐绢五匹。“五匹绢”到是没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