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飘在大唐-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悦嘿嘿一笑,伸出三根手指在李愔左颊上也擦了擦,众人洪然大笑。杨悦扮个鬼脸,早已跑出门外。
尉迟洪道呵呵笑道:“殿下被她阴了,你帮她擦掉墨迹,她却帮你擦上三道墨迹。”
李愔嘿地一笑,只觉胸口一热,一股电流穿过左胸。当下也不擦去墨痕,径直往门外走去。
————
来送马的人是卫公李靖的正牌孙子李业诩。见到杨悦自我介绍了一番,杨悦见说是卫公的家人。忙行礼说道:“正待要去拜访兄长,没想到兄长反先来看我,实在不敢当。”
李业诩不过二十三四岁模样,但一幅少年老成的样子。虽与李靖长像有几分相似,但与李靖的洒脱怪异大不相同。见到杨悦除了眼神有点热气,脸上却一幅不冷不热的神情,向杨悦说道:“祖父已叮嘱在京城的府中为妹子准备了院落,让你有时间常到家里住。他老人家过几日可能也要到京城中来……”
“多谢祖父记挂。”杨悦心中一热,感到卫公这个祖父对自己真不错,“明天我便到府上去。”
二人正说间,李愔已走到门口,见过礼,忙请李业诩到府中去坐。
见到李愔,李业诩神情却更加冷莫了几分,摇头说道:“今日还有事儿,改天再说吧。”
将“月光”交给杨悦,说道:“祖父大人为了你方便让将马送来,我猜是想让你时时去看他。如果你没地方养,便回咱府上去养。”
说完此句不再多话,立时便告辞而去。
杨悦见李靖如此记挂自己,望着李业诩的远去的背影,有点激动。对李业诩的冷莫神情并未放在心上,连说一定常回家看看。
————
杨悦拍拍“月光”,跟它亲呢地打招呼。笑问李愔:“我的‘月光’如何?”丝毫不掩示心中的得意。
李愔笑着点头。
杨悦牵着“月光”边往府中走,边向李愔说道:“武府马厩会委屈了我的‘月光’,我想暂时先寄养在你府上怎样?”
李愔笑道:“再好不过。”
“你可不能亏待它。”
“放心,只会待它比待我的马好。”
“你的那匹灰毛马叫什么,看上去也不错。”
“那是一匹波斯马,叫‘青骢’。热血躁进,性子极烈。”
“千万别让它踢我的‘月光’。”
“放心,我让月光住单间。”
……
二人说说笑笑已到了马厩。
“要不要溜一圈?”李愔提议道。
“好!”杨悦点点头,已翻身上马。
李愔的跑马场虽然比不上卫公府的“大草原”,但也足有四百米长。跑道两旁植有各色花树,缤纷落英铺了一地,香气宜人。
李愔将自己的“青骢”牵了出来。
“比赛一场如何?”李愔迷起双眼,看了看杨悦说道。脸上被杨悦摸上去三道墨迹还在,在他白皙地脸上反填了几分英武气。
“比就比,谁怕谁?”杨悦附身拍拍“月光”的脖颈,对月光说道,“‘月光’,对吧。”“月光”咴咴回应,似是在说:“怕它作什”。
“如果你赢了,你想要什么只管提,只要我府中有的,或者我府中没的,只要你提出来,我必然会给你找到。”
“好,一言为定!”
“如果我赢了,你输给我什么?”
“那也要等你赢了再说!”杨悦嘿嘿一笑,已打马蹿出。李愔打的主意她立时猜到几分,岂会给他机会。
李愔见她耍赖却并不着慌,不紧不慢地翻身上马,双脚一夹,不见有什么打马动作。“青骢”已马尾甩直,纵身而出,蹄下生尘,云雾顿起,电挚追风,再看李愔身体向前微微倾出,立时人马合一,如出弦之箭……不到一半路程,早已追上杨悦,超过她的马头。
杨悦虽然骑的也是宝驹,怎奈骑术不及李愔万分之一。只知一味打马急进,手中马缰拉得太紧,“月光”竟然被她摞得极其难受,口中嚼子挂住牙齿,一时暴怒,竟然人立而起,立时将杨悦抛到了空中。
李愔见到大骇,忙飞身跃起,抱住杨悦,一齐滚落地上。幸好李愔功夫了得,二人虽自空中重重摔下,却在落地之时顺势而滚将劲力全消,两人个均未受伤。却是恰好滚到旁边的一棵杏花树下,猛撞树干,顿时片片花飞,飘飘而下,落了二人一头一脸一身……
见到杨悦惊魂未定,伏在自己身上紧紧抱住不敢放手,李愔嘴角浮起一丝微笑:“怎么,不肯起来?”
杨悦脸上一红,感到自己的姿势的确有点不雅,忙讪讪地松开手。刚要站起身来,却被李愔猛然揽到怀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杨悦大惊,气怒之下举手便是一掌。却又被李愔抓住手臂,双眼紧紧盯着她,说道:“嫁给我。”
杨悦心头一跳,不敢去看李愔,跳起身来,叫道:“嫁你个头。你再敢非礼,小心让师父将你碎尸万段……”
“母亲如何舍得。”李愔嘿嘿一笑,也跳起来,追上去,说道:“这些日子你一直跟我在一起,难道不是喜欢我?不喜欢我为何又要事事找我?”
“喜欢个头啊。我天天跟洪道也在一起?难道也要嫁给他。”
“那个自然不是。不过你对我难道没有特别一点的感觉?”
“特别,很特别。感到你特别地无聊!”杨悦嘿嘿一笑,已重又跳上“月光”,打马飞奔。
“无聊?!”李愔心头一暗,无奈地摇头。信马由缰,缓缓而行。伸手摸摸自己的左颊,看到杨悦穿过花林激起的片片花飞,心中不知应作何感想……
(求收藏、求推荐,谢谢支持啊!!!!!!!)
第六十四章 木牛流马(上)
卫公府在京城的宅邸座落在平康坊内,要比池阳的卫公府小多了,不过比起武府还是要大很多。卫公府是圣上亲赐的府邸,门前有圣上特别加许的双戟、军旗,与众亲王府不相上下。杨悦在府中的住所是一处独院,在卫公府内院的西北角。向北跨过春明门横街,正是崇仁坊,武府在崇仁坊的东南隅,摇摇相对,到也不远。
杨悦将油墨之事交给傅渐去头痛,顿时轻松了不少。第二日依言到卫公府上去。看到自己的小院异常幽静,穿过月门,是一道流水,步上木制拱桥,是花廊藤架,四处是胜开的花树,院左似是一个练武场,箭靶、器械不少,院右却是一架秋千在西角。
院内正屋五间,客厅、卧室、书房、琴室一应俱全。里面的装饰除时下女孩子最流行的各种化妆、用具等东西外,还有各种玉玩、字画、云屏,包括刀、剑、琴、箫在内,应有尽有……
这些装饰即文也武,似是公子居所,又似是女子闺房。
杨悦看了自己的住处,十分满意,不住点头称赞。
见到杨悦满意,李业诩脸上有了一丝笑意:“这儿本来是叔父当年的住处。祖父吩咐改为你的院落。你看还缺什么,尽管说。”
李业诩带着杨悦参观她的住所。脸上比昨日温暖了许多,但还是一幅被人欠了二斗谷子一般。
“缺?我看是东西太多了才是真的。”杨悦笑道。
杨悦见说此院原是李靖的二公子的住所,不解地问道:“叔父现在何处?他不用了吗?”
李业诩眼中闪过一道异样,摇头道:“叔父当年被祖父赶出家门,已有二十年没有回来过。这处院子早就没人用了,祖父特意交待让你来用。”
“赶出家门?”杨悦有点纳闷,本想多问几句。不过见到李业诩似是不想多说此事儿,便没有再问下去。
卫公李靖一生只爱红拂女一个,没有侍妾。红拂女只生了两个儿子,这在古代可以称得上子孙太不旺盛。特别是与李渊、李世民这父子俩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李渊有二十二个儿子,十九个女儿;李世民差点,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
李靖的儿子,似乎与他一个脾气,大儿子也是只有一位夫人,也是只生有两个儿子。一个便是带杨悦四下里看的李业诩,另一个叫李业嗣,刚刚十二岁。
这样的富贵之家,却只有这样几位子孙,在李阀,在王公圈,连上整个大唐大概很难再找到。不过,在杨悦看来却再正常不过,有一种温馨如归的感觉。比起武府前后院落互相冷落要好多了。真正生出一种家的感觉。
李业诩已成家,也是只有一位夫人,是个文温闲静的娘子,姓韩,是李靖舅父韩擒虎的重孙辈,刚才杨悦已见过。如今李业诩的父亲,也就是卫公的大公子李德骞被流放吴郡,夫人也跟着去照顾他。因而这京城中的卫公府女主人便是这位嫂夫人。杨悦院中的女玩饰品都是她帮着买来的。
既然是在自己家中,李业诩也不客气,带杨悦看完住所,便留下她自己爱干啥干啥。自己不知往哪里去了。
杨悦在自己的新居中,东瞧瞧西看看。见书房中字画、书籍甚多,便随手拿起来翻看。这些书籍、字画似是十分沉旧,细看有不少地方还有厚厚地灰尘没有擦净。或者书架上的书有的只弹去一半的土,另一半则在一摸之下足有一指厚的灰尘。
杨悦笑笑,大概是婢女偷懒只做了表面功夫。心想,这些书画看来是卫公的二公子原来便有的书籍。杨悦随手捡起画盆里的卷轴,打开来看。大多是字,只有少数几张画。
字写得龙飞凤舞,极狂的草书,虽然认不出写得是什么,杨悦却只能叫一个“好”字。因为她自己的毛笔字写得太烂,哪有资格说古人的字不好。再看那些画,大多是写山水。只有一幅是画中有山有水有人物。
画中人不是仕女,而是一个年轻的仕子,身材修长,站在一座石桥上吹箫。只有侧半面脸,看上去十分英俊。不知怎么,杨悦一下想到李愔。画中景象与李愔当日在竹桥上吹箫的场境极似。只除了李愔是在竹林里,而画中男子是在一片梅林里……
如果不是知道不可能是李愔,杨悦几乎要以为自己有点魔症了。不过李愔虽然也十分英俊,但与画中的年轻人眉目之间大不相同。仔细观察发现画中年轻人与卫公李靖到是有几分相似。
杨悦心中一动,猜测此人大概便是卫公的二公子李德奖。只是他与卫公有何隔膜?竟然会被卫公赶出家门?
杨悦闲着无事,想起前些日子与武照相互学习绘画。她教武照西方现代绘画的立体构成,而武照教她中国传统画法。便随手拿起书案上的笔,对着那幅“仕子图”画了起来。
画着画着,画得入神,觉得此画与传统中国画画法不太相似,特别画中立体感强烈,似是运用了明暗五调子的方式……
等到画完,仔细对比,发现自己临摹得果然一丝不错。只是仔细观察画中人物,不由哑然失笑,原来她不知不觉中竟然将画中人画得与李愔有几分相似。“仕子图”中的人物,一双卧蚕眉,十分威武。而李愔却是一双剑眉,微微上挑,更多几分傲气。“仕子图”中是一双虎目低垂,而李愔则是一双单凤眼,凤眼半垂极细极长……不过两幅画境致一模一样,如果不仔细看,却也看不出来。谁还会耐烦仔细看画中人的长像?
杨悦正在暗自思忖观看。却听门外一阵“咵嚓、咵嚓”,似脚步声又不是脚步声的声音走过来,伴着一声高呼:“骗了祖父‘白玉’的家伙住在这儿?”
一个少年一阵风似地撞了进来,却不知为何他站立不稳,一声“哎哟”,一个小娘子的惊叫声,连屋门都还没有挨着进来,“叭嚓”倒在了地上。
杨悦不由又好气又好笑,忙走到院子里。见果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将一个十三四岁小婢撞倒在地。正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不知为何,脚下一滑又将小婢压倒。
杨悦拍手大笑:“怎么小小年纪便学会吃人豆腐?”
“吃人豆腐?什么意思?”少年听到笑声,不解地问道。
杨悦指了指少年,作了一个抱的姿式,嘿嘿大乐。少年立刻明白了杨悦的意思,窘得小脸通红。挣扎着跳起来,左右摇摆站立不稳。杨悦这才看清楚,少年穿的鞋子十分别致。竟然是在两只鞋底各装了一只大轮子,不滑倒才怪。
杨悦哈哈大笑起来,心道:这少年大概是想做“溜冰鞋”吧。没想到在远古的唐代,竟然会有人想出“溜冰鞋”这种创意,实在是不能不说是一个异想天开的绝妙发明。
杨悦刚才听到少年的话,已知他便是李靖的另一个孙子李业嗣。杨悦双手抱肘,笑嘻嘻地看着他。
少年左摇右晃一会,竟然站稳住脚。怒目杨悦:“你怎么骗得祖父的‘白玉’?”
不待杨悦说话,小婢已站起身来,双颊通红,去拉李业嗣:“二公子,回去吧。韩娘子让你过去。”
杨悦知道定是李业诩的妻子担心李业嗣胡闹,惹自己生气。摆了摆手,示意小婢先回去,说道:“放心,我们不会打架,你回去跟嫂夫人说我正要找他玩。”
小婢见劝不走李业嗣,杨悦又如此说,只好回去向夫人禀报。
杨悦看李业嗣能用单轮站住脚,有点暗暗吃惊,仔细观察,原来李业嗣似是用了内力,尽力让自己身体重力不落在滑轮上,才站得稳住,不过如果有人轻轻一推,只怕又要倒下。看了看李业嗣身上衣衫多处有破痕,看来这小子为这双鞋摔了不少跟头。
“这是你自己做的?”杨悦指着李业嗣的鞋微微一笑。
李业嗣似是对自己的创作十分得意,见杨悦注意到自己的鞋,一时忘记了来向杨悦兴师问罪,小脸一扬问道:“怎么样?”
“很不错。这个创新只怕也是划时代的。”
李业嗣听了虽然没太听明白后面的词,但“很不错”一词是听到了。知道杨悦是在夸赞他,更加得意起来:“我滑给你看。”
说着便在院里作飞翔状,滑动起来。可惜好景不长,被一个小石子儿一绊又摔倒在地。
杨悦忙笑着跑过去,将他扶起来。少年还有点不服气,挣扎着不让杨悦扶。
杨悦松开手说道:“我给你个小小的建议,改进一下。你这鞋底的滑轮太高太大,做小点,多做几个,做成一排,那样滑行起来,便不至于摔倒了。”
李业嗣能想出这种东西,自然是个行家,听了杨悦的建议,立时眼前一亮,笑道:“呀,对啊,我怎么没想到?”立时把鞋脱下来,爬起身便往外走去。
走了半截,又回过头来,殷切地向杨悦道,“二哥,跟我一起去吧?”他到是变得极快,刚才还恨不得骂杨悦一顿,一眨眼功夫已经叫“二哥”叫得很甜。
“好呀,我也正要见识见识你的本事。”杨悦被他这一声二哥叫得有点发愣。那李业诩叫自己“妹子”,显然知道自己是女子,这家伙叫自己“二哥”,看来又将自己当男子。这哥俩怎么叫得不一致啊。一会儿自己是以女子自居还是男子自居?
跟着李业嗣一路到了另一个偏院中,杨悦看到眼前的境象,不由目瞪口呆起来。看来这里是李业嗣的院子,满院子乱七八糟,东一堆西一堆什么都有,木板、铁轮、铁棒,半成品……到象是个木匠或者铁匠住的地方。木凿、推刨、钢锯……应有尽有,还有各种打铁用的工具……这里简直就是个机械工场啊。
“这是什么?”杨悦指着一个似马非马,似牛非牛的庞然大物问道。
“这是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诸葛亮的秘技?”杨悦唬了一跳。
李业嗣点点头,顾不上与她多说,已拿起钢锯在锯木棒。
“这些都是你弄的?”杨悦有点不可思议地问道。
“不是,大部分是大哥弄的。”
“大哥?”杨悦想起那个总被人欠了二斗谷子的李业诩,怎么也想不到他会有这个“雅兴”。
杨悦围着“木牛流马”看了半晌,没看出什么门道。
心中暗暗纳闷。从“动力学”的角度看,没有“力”的作用,机械不可能自己移动。所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除非在高坡向下借助“势能”才能自动行走。否则便是在里面装有“发动机”,木牛流马自行移动的可能性等于零,因为它违背了机械原理。
杨悦望着李业诩地木牛流马,里面构造极其繁杂,不知道是否真能自行移动,莫名其中懊妙……
(求收藏、求推荐,各位多多支持啊,谢谢!!!!!!!)
第六十五章 木牛流马(下)
杨悦一面讲一面画,把现代“旱冰鞋”的结构画出来给李业嗣看。李业嗣在这方面极有天赋,不等杨悦画完,早已明白,立时开始制作。
画线、拉锯,打磨……不愧是将作少匠的儿子,对机械制造有天生的灵感。天知道他们也是卫公李靖的孙子,怎么会对兵法不感兴趣?
其实杨悦不知,军械在战争中一样重要。军器在古代就是木匠与铁匠的活。卫公李靖自身除了兵法奇诡之外,就是对军械十分有研究。这也是在实战中得来的经验。大儿子李德骞好器械也是遗传自李靖的绝学。
杨悦帮着李业嗣捣捣鼓鼓,竟然在不到一个时辰之内便坐好了木制滑轮,一共八个。用铁皮和铁卡子抓紧固定到鞋底上。李业嗣穿上滑行,有不合适的地方又调试几次,一双完美的“滑轮鞋”很快制作成功。
院中青砖铺地,虽然没有现代的水泥地面光滑,滑动起来却也十分流畅。李业嗣单轮都能滑,更何况被杨悦改进后的真正“滑轮鞋”。滑起来得心应手,十分畅快,与自己开始必须小心拿捏着滑行,象是在表演杂技大不相同,体验到滑旱冰的真正乐趣,边滑边大声欢呼。
杨悦本来也是此中高手,看到李业嗣玩得通快,心头大痒,忙请李业嗣帮自己也作一双。李业嗣毫不推辞,三下五除二,熟能生巧,不到两刻钟便为杨悦作好。二人在院中你追我赶溜起旱冰来。
俩人玩得兴起,自然不会只在“机械工场”院内玩,在卫公府四处飘荡,欢声笑语。府中一下子热闹起来,婢女仆丁都躇足观望,拍手叫好,看着二人嬉戏。
李业诩的妻子,韩娘子原本担心李业嗣找杨悦麻烦,等到她出来看时,见二人玩儿在一起,也站在房门口看二人玩儿。
只是唯一遗憾的是,府中院门太多,而且大多院门有高门槛。李业嗣学过功夫,根本看都不看,径直跳过去,如履平地。杨悦却不能,只能小心奕奕,扶着门边走,因而落在李业嗣身后。
李业嗣回头笑她:“追不上了吧。一个小小的门槛,也跳不过来,还是我技术高。”
杨悦不服,便学着他的样子去跳,结果别说跳过去,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幸亏一个人影迅速地蹿过来扶住了她。定睛看时却是李业诩。看身形也是个功夫高手。
杨悦刚要说声谢谢。李业诩却已皱眉说道:“胡闹!”也不知他是在说杨悦,还是在说一旁哈哈大笑的李业嗣。
韩娘子忙走上来,先向杨悦关切地问了有没有伤着,才向李业嗣说道:“郎君这么早回来了,今天不是要值守么?”韩娘子已有身孕,快五个月了,身体微胖,脸上温柔慈爱,是个性子极绵的人。
杨悦这才知道李业诩原来去“上班”去了,她已知道李业诩现在在军械监作丞。军械监属兵部,管理甲弩武械,是个七品官。
看来是因为杨悦第一次到府上,他告了假专门回来陪杨悦吃饭。杨悦见他还是一幅不苟言笑地样子,暗暗心道:“原来是个面冷心热的人。”
等到吃完饭,杨悦想起李业诩的“木牛流马”,将自己的疑惑说出来:“没有外力,单纯一个机械怎么可能会自己移动呢?”
“只要构造合理,还是能够作到。”李业诩一幅胸有成竹地回道。
“怎么可能?这有违……”杨悦很想说“这有违动力学原理”,想了想还是说了句,“有违自然规律呀。”
“规律?什么自然规律?”
“一个东西要想移动,必然会有一个力量作用才行,不论是拉力、推力,或者是借助风力、人力,但是如果没有力的作用,怎么可能动呢?”
“嗯。”李业诩大概没想到杨悦会想到这些,诧异的抬头看着她。
“一个纯机械的构造,如果没有力,它自身如何能动?”
“只要设计精巧,还是能够。许多机关都是机械构造,不一定非要靠外力。”
“机关?”杨悦想到电影中有很多古墓中常设机巧的机关,一触即发,的确是单纯靠了机械自身的构造,但是那也要触动机关才行啊,想了想,又道,“机关一般是设了弹力之类的装置吧,那也是借了力呀。”
“没错。”
“难道木牛流马也设了弹力机关?只是一弹之下能走多远?又不象发条一样……”杨悦灵光一闪,突然间象是捕捉到什么。对啊,“发条”这东西,不也是机械构造么?后世的机械表不就是纯机械的东西?难道说“木牛流马”是用了“发条”之类的机械动力构造?
想到此,杨悦不由大为激动,忙问道:“木牛流马是否快要造成,真想看一看。”这可是古代的“机械人”啊。
李业嗣在一旁撇了撇嘴道:“早着呢,缺东少西怎么造?”
杨悦大奇:“缺什么东西?买来不就是了?难道买不到?”
“怎么会买不到,只是没钱怎么买?”
“没钱?”杨悦更加大奇,“大哥没钱么?”卫公府这么阔绰的地方,会少钱花?真让人想不到。
“这些年,你大哥将所有的俸禄都用在了那些木头、铁片上,不知扔进去东少钱……”韩娘子幽幽地说道。
李业诩尴尬地咳了一声,瞪了韩娘子一眼:“妇道人家知道什么?”韩娘子当即住口。
“我院里的那些东西花了不少钱吧。”杨悦突然意识到,自己那个小院极尽奢华,难不成把李业诩给花穷了。
“没花几个钱,院子里大部分的东西原本是二叔留下来的……”
李业诩话音未落,李业嗣已说道:“谁说的,我听嫂子说,你那院子可是花了大哥两个月的俸禄……”
“别听他们瞎说,咱府上虽然不是特别阔绰,但也不至于没钱……”李业诩忙说道。
杨悦仔细推想,卫公府如今只有李业诩“上班”,唐代俸禄较低,分年俸与月俸两部分。一个七品官年俸八十石,月俸一千七百五十,加上食料杂用三百五十,月收入不过刚刚二千。另外有职份田四顷,加上职事官给二顷五十亩,总共不过六顷五十亩。收入有限。
一个七品官养着一个从一品的卫公府,府中婢女、仆从都靠他这些俸禄来养。看来李业诩养这一个大家庭一定很不容易。特别是李德骞被贬出京,少不了上下打点,一定花费不少。偏偏卫公根本不理俗务,他自己是从一品的贡俸,致仕后李世民特旨俸禄不变,有得是钱,自然不知道李业诩的难处。让李业诩为杨悦准备院落,肯定想不到李业诩早已捉襟见肘。
杨悦看了李业诩一眼,眼中一热,心头一阵感动。如果一个人有钱花钱无所谓,但是一个人没有钱却为了欢迎她,不惜如此花费,实在是令人感动。心里一热,叫李业诩兄长叫得也更加诚肯起来。
杨悦知道自己如果表示感谢之类的话,只有使李业诩更加尴尬。便转开话题,跟大家说起自己诗社的事儿。暗中却在琢磨如何才能帮一帮他。
李业嗣听了杨悦的诗社兴致十分高,吵着也要加入。
杨悦笑说:“马上就要开成立大会了,一定带你去玩儿。”看了一眼李业诩,笑道:“大哥要不要参加?”
李业诩微微笑了一下,摇头道:“我作不来诗……”
杨悦笑道:“大哥专门研究器械,自然不稀罕作什么诗。”想了想,突然说道:“大哥,我们成立个玩具行或者车行、运动器材行之类怎样?”
“车行?玩具行?”李业诩疑惑地说道。
“比如象业嗣的滑轮鞋,如果多造些出来,到市场上卖的话,一定有人想买。”
“好啊好啊。”李业嗣见自己的创造被杨悦重视,立刻拍手叫好。
李业诩却已明白杨悦的心意,知道杨悦是因为他“没钱”想帮他,摇头说道:“你不用担心,大哥还不至于养不起家……”
“不是这个意思。”杨悦摇头道,“大哥对于机械的热情,虽然只是爱好,但是能够设计些东西出来,让大家能够实用,不也很好。比如大哥如果能造出‘飞鸢’之类的东西,给小孩子当玩具,岂不是给孩子带来不少乐趣?”
杨悦回到古代,对古代孩子们只有布老虎之类的玩具,早已深表同情。
“‘飞鸢’?那东西一定很好玩儿,大哥给我造一个来玩儿吧。”李业嗣已拉着李业诩的手臂撒起娇来。
李业诩笑了笑说道:“鲁班公的东西哪那么好造出来。”
杨悦摇头道:“以大哥的能力,我想不难。”因为杨悦自从想到“发条”这种机械动力结构,对纯机械的东西能“自行”,已十分有信心。李业诩既然“木牛流马”都能造,一只小小的飞鸟岂会难得住他。
果然,李业诩摸了摸李业嗣的头,说道:“好吧,大哥有空便给你造一个来玩。”显然对这个弟弟极为疼爱。
李业嗣大喜,美滋滋地连叫大哥最好。
杨悦则又提出一大堆东西,比如滑板车、独轮车、自行车……现代有的,可能在古代造成的东西,凡是她能想起来的,一股脑向李业诩说了一大堆。
李业诩听着听着,对杨悦这些“新奇”的设计,越听越感兴趣。当下三人干脆到“机械工场”,杨悦一边画一边讲,那种东西有什么用途,市场前景怎样,分析的头头是道。最后李业诩也大为心动。
“这样即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又能嫌钱,更重要的是大哥的兴致所在,一举三得,岂不美哉?”
听得李业嗣拍手叫好,李业诩也连连点头。
“大哥,如果不喜欢生意,只管研究设计创造,咱们将创造出来的东西,请木工铁匠照着作即可,工场市行生意的事儿都不用大哥操心,大哥只管设计出东西来便可。”
唐代虽然商人不准入仕,但是并没有禁令做官的不能做生意。事实上唐代的俸禄较低,很多贵族朝官都有自己的生意。
见李业诩心动,杨悦更是打包票一定能成功。最后三人合计着如何成立“公司”。只是这公司的原始投资从何而来?杨悦担心打击二人兴致,便没有提出来讨论,心中却暗想如何筹备……
(求推荐、求收藏、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第六十六章 天下诗社
(致歉:原66章成立大会,写得不满意,改为现在的“天下诗社”,请大家辛苦一下,忘记昨天的“成立大会”,看一下这一章,谢谢:D)
二月十日,蜀王府西花园子里彩带飘飞,在花香鸟语之中,一片喜气洋洋。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日是天下诗社成立的大好日子,杨悦衣帽一新,如昨日所言带上李业嗣,早早到了蜀王府西苑。尉迟洪道、杨豫之、富嘉谟、裴炎、王勮、苏味道、傅渐等一众人等早已聚齐。越王李贞、纪王李慎也一早来凑热闹。
李愔见杨悦高高兴兴,却忍不住向她泼冷水:“你不要期望太高,没准没多少人来参加。”
富嘉谟不以为然:“蜀王放心,我在国子监一说,众人都哄然叫好,认为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大家早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