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飘在大唐-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悦面上一红,说道:“不早了,我要告辞了。”
李愔见到她发窘,嘿嘿一笑道:“急什么,这里不过是书房。”
“管你是什么地方,我要走了。”杨悦白他一眼,转身便往门外走去。
“只怕没有我,你又要迷路。”李愔笑吟吟地望着杨悦,一动不动。
杨悦见他有意捉弄自己,回过头来,横他一眼,怒道:“你要怎样?”
李愔见到她发怒,心头反而一阵大跳,便似第一次在宫中见到她时一样……半晌才回过神来,说道:“你别急。我只是想请你弹只曲子。”说着指了指四脚几上的七弦琴。
“第一次听你弹曲子,似乎断断续续不成曲调,没想到很快便达到如此高明的地步,我只是好奇,怎会如此之快。吴王当年算是悟性极高,也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杨悦见他不过是好奇此事儿,放下心来,嘻嘻一笑道:“只能说明我悟性更高呗。”
“这到也是,似你这般冷雪聪明之女子只怕天地间绝无仅有。给我弹一曲怎样?”
“不弹!”杨悦不是个听人赞扬便忘乎所以的人。
“就弹一曲。”李愔软语求道。
“不弹,不弹!”
“念在我刚才给你吹曲子的份上,弹一曲吧。”
“我又没请你吹,要不是你吹曲子没准还扰不了我的好梦呢。”
“那看在我昨天收到你的传话,便急着去救你的份上……”
“别忘了你又没救到我,反而救了高阳。”
“前几天我总是为你担心了一夜,还打了一架……”
“又没人请你打架……”
“那看在你我合作成立诗社的份上……”
“又没人请你……”杨悦一想不对,过河拆桥也不能还没将桥搭起来便拆,不由嘻嘻一笑道,“不弹不成么?”
李愔见她松口,大喜道:“好悦儿,就弹一曲,就那曲《幽兰》……”
杨悦没注意到他对自己称呼的改变,白他一眼道:“我弹什么你就听着吧,还要挑三拣四么?”
两人像孩子一样吵来吵去,想了想很是好玩,便相视大笑起来。
“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佛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是一支什么曲子?”
“友情地久天长。”杨悦没有说李叔同填词的名称——《送别》,而是将苏格兰原调的名字告诉他。并且改了一个字,大概古代还没有“友谊”这个词吧,杨悦心想。
“‘友情地久天长’,好,为了友情,我们也要干一杯!”不等杨悦反对,李愔从架子上取下两只晶莹剔透的“玉杯”,到上殷红色的葡萄酒,递给杨悦……
第五十六章 柴二郎求婚
长安城外曲江池畔的梅树林里,夜幕在一弯新月昏黄的光照下昏黄,繁星似锦,四下里静谧而黑寂。
时光若能倒回到昨夜。当会看到同样的月夜下的另一幕。
一个黑色身影站在梅林深处,望向身边的青影,轻声问道:“今天发生了什么?”
“还是高阳公主。这孩子听到高阳公主劫持了你的女儿,便奋不顾身的去了。”青影的语气里即有疼爱又有欣慰。
“到底是你的女儿……很像你。”黑影斜睨了他一眼,语气中满是娇嗔。
“是的,很像我。我好喜欢。”青影将黑影揽到怀里,“青青,谢谢你!”轻轻抚摸着黑影的发丝,低声细语……
“不过她很聪明,很像你。”许久,青影将头从黑影的秀发里抬起来,说道,“在去之前,她请了助手。”
“助手?是谁?”
“蜀王。”
“李愔?!”黑影显是吃了一惊,从青影怀中霍地立了起来,不相信似地看着青影。
“当日在芙蓉殿,蜀王也曾前去救她。”
“怎么会?她怎会跟他在一起?”黑影语气中似是充满惊讶与气恼。
“我看蜀王似是十分喜欢她。”
“不行,绝对不行!”黑影坚决地说道。
“为什么不行,只要她喜欢……”
“他……不配!”
“蜀王虽然不是十分得到圣上喜爱,却也是文武双全,在众皇子中最为出众,我看还是不错。”
“休想!你对蜀王了解多少,他可是京城最有名的纨绔……且不说他常到教坊,只他已有王妃这一点,也决无可能。”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以女儿的年龄似是已没有合适的人相配。”
“这个不用你操心,但决不会是蜀王!”
“你——”青影似是有一点气恼,“我知道你还是放不下……绝对不可能,我不会让我的女儿跟你一样……”
“哼!”黑影充满讽刺地冷哼一声,“她是我的女儿,你管得着么?”
不再理会青影,黑影已甩开青影的手臂,飘然远去,象一朵轻盈的花儿,在风中翩跹飞舞……
“唉——”青影长叹一声,自语道,“我怎么觉得蜀王反而更象圣上当年,性情豁达……”
从腰间取出一支长箫,呜咽声起,一弯新月伴在天边,昏黄的夜色中梅林风吹,池水微波……
*******
此时武府上下谈论的却是另一件事儿。
夜色初暮,八百下初更鼓落过。杨悦才从蜀王府做客回来。时间有点晚,看到大家都在用异样目光看她,还不时掩嘴偷笑。杨悦有点莫名其妙。
没等杨悦到杨夫人府中探问情况,杨夫人已让婢女来唤她过去。
“悦儿今日又去了哪里?”杨夫人看了一眼她微醉的眼神,微微皱眉。
“去了蜀王府。”
“怎会这么晚?”
“谈诗社的事儿,不知不觉中便晚了些。”杨悦有点心虚地说道。
“诗社?蜀王也参与诗社的事儿?”
“准备让他当‘冤大头’。”杨悦咯咯一乐。
“冤大头?”
“就是由他出资……”
“咱们又不是没钱!”杨夫人皱眉,语气里有点怪怨。
“到不是钱的问题。主要还是要防着高阳。”
“高阳公主那儿还有麻烦?”
“谁知道。不过以她的性格似是不容易罢休……”
“实在不行,请杨贵妃劝劝她。”杨夫人想了想说道。
“没有用的,天知道她什么时候发难。再说她怎会乖乖听师父的话。”
杨夫人沉默了一会儿,杨夫人突然话题一转:“你可是有了中意的人?”
“怎么会,如果有,悦儿必然第一时间告诉母亲。”杨悦见杨夫人误会她喜欢上蜀王,忙道,“母亲不会以为我到蜀王府上转了一圈,便是喜欢他吧!”
杨夫人嘴角怪怪地笑了一下道:“当然不是。”
“怎么会事儿?”杨悦一进府大家都在怪模怪样地笑,此时看到杨夫人的异样,更加奇怪。
武眉儿在一旁嘻嘻偷笑,说道:“小娘子不肯说,夫婿都已找上门来提亲了。”
“提亲?”杨悦大奇,“谁?”心中腾腾大跳,如果是李愔他也分身乏术啊,今日一天他都跟自己在一起,除了他,还会有谁来提亲?
武眉儿笑道:“当然是那个不打不相识的柴家二公子。”
“柴令武?妈唉高的,开什么玩笑,他竟然来提亲?”杨悦喷然失笑。
见杨悦如此,杨夫人也抿嘴一笑,反问道:“难道不是你让他来的?”
杨悦将头摇地像拨郎鼓一般:“他不是发了什么神经吧。他不是驸马吗,还敢另娶他人?”
杨夫人笑道:“他还说要为你向圣上讨封,与公主并列为夫人。听他的意思似乎是与我儿已商议好了一般。”
“哪有此事儿,柴令武与高阳等人一伙,怎么会是我的朋友?”杨悦见杨夫人如此说,看来真有如事儿,直气得火往上冒。
原来柴令武自花魁大赛,被房遗爱等人所逼,说出自己喜欢杨悦。才顶住众人当下要找杨悦晦气之势。
这几天,柴令武辗转翻侧,一会儿想到众人逼他娶杨悦,一会儿又想到在武府门前被杨悦抢白……愁眉不展,不知该如何是好。
想到自从芙蓉殿之事儿,杨悦说他柴令武还算是个英雄。再到杨悦因他带走高阳公主而发怒。左思右想认定杨悦定是误会了自己,鼓足勇气到武府去找杨悦,想向杨悦表明自己不是和高阳公主一伙儿。杨悦却一早被尉迟洪道拉到蜀王府吃馒头去了。
武元庆见是柴令武柴驸马都尉到访,自然不敢待慢,亲自相陪闲叙。柴令武向武元庆不住打听些杨悦的事情,都是些杨悦喜欢什么,爱吃什么……之类的小事儿。搞得武元庆也很郁闷,因为他对杨悦的这些事情一无所知。
柴令武问了半天,不得要领,这才说道:“‘长安公子’可有婚配?”
武元庆这个到也知道,因为前些天也有人前来提亲,想要将自家妹子嫁于杨悦,虽然提亲人将杨悦当做男子,但武元庆回过杨夫人,知道杨悦还没有定过亲,因此说道:“回柴驸马,还没有。”心中暗乐,莫非这个柴令武与杨悦不打不相识,也要将他的妹子嫁于杨悦?
他那里知道,柴令武因为听了房遗爱说法如果不娶杨悦,只怕房遗等人终是不肯放过杨悦。他一直辗转翻侧,怕杨悦真的被众人报复,因此一直在心如何才能打破这一僵局。况且他对杨悦已十分的衷情,心里也不免存着要与杨悦结为夫妻的念头。因此听说杨悦未有婚配,十分高兴,脱口而出:“这么说武家娘子还未婚配?!”
武元庆一愣,这才明白原来柴令武已知杨悦是女儿,看他的神情显然对杨悦生情,心道:“不打不成交,莫非柴令武对杨悦有意,柴家可谓京城显贵,父子二人皆尚公主,特别是柴令武的母亲与当年圣上一母所生,情义相投感情十分要好,因而柴家在众皇亲中尤为显赫。如若两家联姻当真是再好不过。只是他已是驸马,以杨悦性情岂肯嫁给他作小?而且巴陵公主怎么可能同意?杨悦也不是好惹的,如若自己这里应下,等到她得知,只怕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因而淡淡地应道:“柴都尉原来对舍妹十分了解。”
柴令武点点头说道:“岂只了解……”想起与杨悦在芙蓉殿的事情,心中一片温馨,面上微红。
武元庆见他一脸迷情,心道:“莫非他与杨悦已私下里有什么约定?否则怎会知道杨悦是女儿?若果真如此,我又何必从中作恶人!看来这丫头来路不明,自己也知道,因而甘心作妾?……”想到此心中冷笑,而上却笑得更欢了,说道:“原来舍妹已对你说了,柴公子一表人才,难怪舍妹对柴公子令眼相看!”驸马都尉自来是驸马的职位,武元庆将柴都尉改成了柴公子,显然已对柴令武另眼相看。
柴令武不傻不呆,虽然被杨悦多次捉弄,但一向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见武元庆如此说,心中一阵狂喜,心道:“她对我令眼相看?难道她对我也十分……喜欢?”
武元庆看他一脸欣喜之色,心中终是担心杨悦的脾气怎会向人作小,为了稳妥起见,问道:“只是巴陵公主那里怎么办?”
这个问题,柴令武已经想了许久,说道:“武大哥放心,我决不会亏待武家娘子,便是软磨硬泡也定要让圣上舅父答应,与公主并列为夫人。”
其实中国古代也一直是一夫一妻制,只不过是后面多加了两个字——“多妾”。即“一夫一妻多妾”制。所谓三妻四妾,这“三妻”不是同是可以有三个妻子,而是妻子死后或者被休之后再娶的“正妻”,同时有两个妻子的事,不是绝无仅有,而是少之又少。如果非要追溯的话,那便是舜的二位妻子“娥黄女英”吧。当朝的确也有一例,便是尉迟敬德的两位夫人,同时受过李世民的册封,两位夫人不分大小。
武元庆听了大喜道:“若果真如此,我与母亲也就放心了,我等在此静候你的佳音。”心想自己从此与柴门结为姻亲,在朝中也便有了依靠。
二人兴奋的畅谈许久才依依分手。却忘记了这种想法近似于幻想。
且不说李世民答应不答应,只杨悦这里听了前因后果,早已气得柳眉倒立,大怒道:“柴令武这斯一向与我作对,这一次又是听了哪个混蛋的指示,前来消遣本公子,实在可恶。”
当下便要去寻柴令武晦气。被杨夫人好说歹说,才劝住。
第五十七章 先进技术
不过,杨悦顾不上理会这些事儿。这些日子她几乎忙得分身乏术。每日都在蜀王府的西院度过。与众人一起商议“天下诗社”的事儿。
既然存了让诗社自负盈亏的心思,杨悦便想着由诗社自己出版发行诗刊。大家反对诗社与生意连在一起。杨悦便说服李愔另外成立“公司”——印书行,负责诗刊的印刷与发行。
虽然李愔一再表示诗社的费用不用杨悦操心,但见杨悦一再坚持。便依着她所说,收购了一家印书行,改头换面,叫做“天下印书行”。杨悦则不失精明的提出二人各占股一半。李愔大笑,依着她写了文书,一个出资一个负责策划,一人一半。
杨悦自己并未想过是要占李愔便宜。她有自己的打算,怎么说她是后世来人。不会先进技术,但至少听说过。“活字印刷术”在中学的语文课上学过,是宋人毕升发明,其精妙先进之处自不待言。即然来到唐代,顺便进行点技术革新,也很有必要。“掌握了先进生产力”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这一点基本经济常识中学政治课上能学到。在杨悦看来李愔与自己合作,不是自己占便宜,反而是李愔占了大便宜。
但是在众人看来,出“头脑”的杨悦实则是占了李愔一个大便宜。甚至连尉迟洪道都觉得杨悦是个“财迷”。
杨悦心中冷笑,一心想让李愔看一看自己不是吃白饭的,见李愔说盘下印书行,便吵着去参观。说自己有绝妙的方法可以降低印刷成本。
李愔虽然买了印书行,但对买卖不感兴趣,只是派下人处理。见杨悦对此有兴致才会陪她去看,否则大概一辈子也不可能到“印刷作坊”里去。
富嘉谟、裴炎等人不感兴趣,在如今已是“天下诗社”社址的蜀王府西院,继续商讨诗社成立大会的具体安排,距离大会成立之日只剩四天。
尉迟洪道向来跟李愔一起混,如今又对杨悦十分佩服,见二人去哪里,自然也跟着去哪儿。
唐代印刷术延用隋朝以来的“雕版印刷”,而且还可以套色,印刷出来的书籍已十分精美。杨悦参观完印书坊,装模作样的赞叹几句,心中却在窃喜,看来自己的“活字印刷术”要排上用场了。
当下将作坊里负责印刷的师傅找来,把“活字印刷术”的概念向他讲解一番。
没想到老师傅却连连摇头:“公子所说的方法,我们也想过。刻字容易,但排版实在是太难。从几千个活字里找出要用的字,还不如立时雕刻一个快,太浪费时间。而且作坊里的师傅们大多不识字,有样照样雕刻可以,但如果用活字排版,非得读书人来作不可。读书人谁又喜欢作这种生计。”
杨悦立时有点傻眼,没想到如此先进的技术,却原来如此不实用。想了想不甘心地说道:“找字这个问题好解决,只要按一定规律将活字放好即可。但是雕版的师傅们都不识字么?你们平日怎么雕版?”
老师傅笑道:“虽然不识字,但有样学样,只要写出来的字,蒙在版上描出样,我们照着雕就行了。再说,那些图画样本用活字版没法印出来,还得用雕版……”
“啊?原来如此。”杨悦心中不由大声叹息。看了看李愔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嘴角带着三分戏谑。想着自己来时一路上还在大吹特吹自己有顶顶好的方法改进技术,不由脸上一红。偏偏李愔看到她的窘态,笑得太欢了。连尉迟洪道也在一旁哈哈大笑。
杨悦想了想不甘心地说道:“但是雕版印刷显然有自己的弊病,万一刻错一个字,整篇就得重刻。岂不是浪费?”
老师傅摇头笑道:“公子过虑了。师傅们技术都很娴熟,不会出错。”想了想又说道,“万一出错,到是可以用公子的法子,先将那个字抠下来,再用一个活字补上。”
杨悦这才找回点面子。忙说“再好不过”,挥手让老师傅下去。
李愔与尉迟洪道早已笑得喘不过气来。杨悦瞪二人一眼,从作坊出来。心中郁闷,看来历史靠不住啊。活字印刷术貌似先进,却原来如此。
“天下印书行”在东市的东面,距离蜀王府不远。从印书行出来,三人穿过宣阳坊向北走。杨悦因被二人笑,心中气恼,自己一马当先走在前面。坊中巷里本来就窄,杨悦又一面走一面走神儿,走到平康坊的十字巷口,竟然撞了人,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婢。手里拿着一篮果子,斜刺里出来,没看到杨悦的马,等看到闪避时,有点晚了,一下坐倒在地,篮子里的果子撒了一地。
杨悦吓了一跳,忙摞住马,跳下来。看那小婢没有跌伤,才放下心来。一面帮她捡地上的果子,一面说“对不住”。幸好果子用纸包住没弄脏。
小婢那见过一个大男人,或者说一个骑马的贵公子如此和蔼。刚才她自己不注意,走得急,差点撞上马,却没想到对方不住口的道歉。心中感激,待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杨悦,却脱口叫道:“长安公子。”
杨悦看了看小婢并不认识她,不由暗自纳闷。那小婢见杨悦发呆,却也会意,莞尔笑道:“妾是绿箩娘子的婢女。公子不识得妾,但妾却识得公子。我家娘子对公子可是倾慕已久……”
原来是绿箩娘子的婢女,对于绿箩娘子杨悦印象很深,特别是在芙蓉园见到她与江夏王在一起,是个十分大胆的娘子。杨悦不由笑道:“原来是她。你家娘子可好?”
小婢见杨悦记的绿箩娘子,弯眉一笑:“我家娘子常掂记着公子,公子如果有空,不如到我家去坐坐。”
杨悦心道,去招妓?还是免了吧,没来由又会被绿箩娘子追着题诗。便说道:“我今日还有事儿,改日再去吧。代我向你家娘子问声好。”
小婢却也极懂人情世故,见杨悦推妥,自然不敢勉强。小婢自看到杨悦,惊喜之下只顾着说话,一直坐在地上忘记起来。
杨悦已将地上的果子全部捡到了篮子里,见她还不起来,笑道:“你还要坐会儿?”
小婢被她戏笑,脸上一红,忙爬起来,没想到起得急了,脚踠一扭又坐倒在地。这一次却痛了个嗞牙咧嘴。杨悦看到,忙去扶她,小心问询。
这个功夫,李愔与尉迟洪道一直在后面看着杨悦与小婢。特别是杨悦帮小婢捡果子,尉迟洪道没什么想法,李愔却看着看着,眼中露出一丝欣赏。待见那小婢受伤,李愔也跳下马,帮小婢扭了扭脚踠,见没伤到骨头,向杨悦笑道:“别担心,不严重。”
杨悦迟疑地道:“这个你也懂?没伤到骨头?”
李愔点头笑道:“这点功夫不过是常识而已,放心吧。”
杨悦见他如此有信心,也放下心来。点头向小婢说道:“你叫什么名字,看来我不去拜访你家娘子也得去了。”
小婢忙回道:“妾唤作阿玉,有劳公子了。”
杨悦将阿玉扶着上马。正待上马一起与小婢共乘,却被李愔一把拉住,低声说道:“傻瓜,你若当街与她共乘一骑,不把她羞死才怪。”
杨悦大奇,这才发现刚才自己抱阿玉上马,阿玉早已羞得双颊飞云。想起自己是“男人”,不由哑然失笑。
却听李愔又说道:“你不如跟我共乘一骑。”
杨悦脸上一红,见李愔似笑非笑,嘴角微微上翘,带着三分戏谑看着自己,啐他一口:“想得美。”
把阿玉的果篮捡起来,正要递给阿玉拿着,自己牵马而行。突然望着果篮里用纸包着的果子发愣。
阿玉看到,善解人意的说道:“正想要请公子到坊中吃果子,不知公子可否赏脸。”
杨悦微微一笑,知道阿玉误会,问道:“我只是看这包果子的纸很特别,不知是什么纸。”
李愔注意到杨悦的异样,看了看笑道:“不过是普通的蜡纸,有什么特别?大街上满地都是。”
“蜡纸?”杨悦心中一阵狂喜。
“铁笔、蜡纸”这在杨悦小的时候,是老师印卷子常用的东西。如果用蜡纸刻字,油印,即快捷又省钱,岂不是大大节省成本。唐代原来已有蜡纸,只是不知与后代用的刻字蜡纸是否一样,忙细问:“这种蜡纸能刻字么?”
李愔摇头,不知她要说什么。
阿玉却笑道:“能啊,姐妹们常用蜡纸刻花做样,再用颜色印染到纸上,十分方便。”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杨悦哈哈大笑,兴奋地抓住阿玉的手叫道,“太好了,你真是我的福星。”
阿玉不知所措地被她抓住手,更加羞得满脸通红。
李愔看杨悦兴奋却不知她为何兴奋。杨悦也不解释,只神秘地笑道:“到时你便知道了。这一次绝对是最最先进的技术。”
这时候尉迟洪道也看出点门道,向李愔哈哈问道:“长安公子是否看上这丫头了,怎么对她如此好。”
堂堂一个贵公子为一个小婢牵马。在大唐时代,奴婢的地位连歌妓都不如,象杨悦这般不顾身份,为阿玉又捡东西又牵马,当真是天下奇闻。
不过在杨悦看来再自然不过,首先她撞人在先,已有十分的歉意。其次,小婢受伤虽然并非她所撞,但也是因她而起,送她回去义不容辞。再说,即便不是她的原故,出于人道主义,送她回去也再平常不过。
听了尉迟洪道的问话,李愔笑着回了句:“谁知道。”也不上马,牵着马与杨悦并肩走。尉迟洪道见二人都不骑马,也牵着马走。
三个锦衣公子,牵马送一个婢女,简直太骇人听闻。这儿离教坊不远,巷子里不少人识得阿玉,早已指指点点,窃窃私议起来。不一会儿一巷子里便站满了人,出来看稀罕。阿玉坐在马上即幸福又兴奋,两只小脸早已变成了一块红布。
教坊在平康坊东南堣。没走多远,便到了教坊门口。杨悦三人牵着马迎着众人各种复杂的目光走过去,身后传来啧啧叹声。
教坊师父早得了消息,一齐攒在门口。听阿玉讲了经过,众美妓早已对长安公子青眼有加,一齐向杨悦抛过媚眼来,闪了杨悦个目不睱接。
绿箩娘子过来相陪见礼。见到不只是长安公子,还有蜀王殿下,另一个不认识但也是贵族少年。忙请到坊中雅室去坐。这里杨悦却也来过,当日花魁大赛之后,便是到这里吃酒。叫做“怡香楼”。他们所坐的雅室还有个十分好听的名字叫做“绿水”。
绿箩娘子当日便十分衷情长安公子,见杨悦到来,更是十二分地殷勤。又约了几个姐妹来陪三人吃酒。却都是当日的花魁娘子,其中黄四娘、妖娆娘子、窈窕娘子等人都在。只有花魁之首罗素女娘子不在其内。
杨悦不由诧道:“罗素女娘子怎么没来。”
绿箩娘子笑道:“公子想要罗素女娘子只怕今日不行。罗娘子到大内演奏去了。”
杨悦想起曾听杨豫之说过,中了花魁的娘子便是外供奉,有机会到大内去表演。心道:不知道李世民这个爱才之人,见了罗素女这等才女作何感想,是否如苏味道等独具慧眼呢。
想着想着不由看着李愔低声偷笑,发现李愔与李世民果然是父子,样貌有许多相似之处,只除了李愔没有胡子外,基本上是一模一样。如果非要说不一样,便是李愔比李世民要俊美几分,皮肤比李世民要好许多。杨贵妃凝脂白玉一般的皮肤,虽然没有完全遗传给李愔,但李愔白面净洁,李世民与之无法相比。想到自己将李愔比作一个“小白脸”,不由看着他偷乐。
李愔早看到杨悦不时看着自己偷笑,低声问原由,杨悦却不肯告诉他。待见到众妓争着坐到杨悦身边,不住向杨悦劝酒,也低声笑她:“看你怎么收场。”
杨悦斜横他一眼,不慌不忙,来者不拒,左搂右抱,好不风流。直看得李愔有点傻眼,一味看戏,反到忘记自己身边还有美妓。尉迟洪道对女人一向并不上心,只一味与李愔吃酒。房间里欢声笑语,却是众妓只围着杨悦一人在转。
众人正热闹间,却听有人叫道:“是谁这样大胆,将我的绿箩娘子给抢了去。”
第五十八章 大唐军神(一)
不待众人回过神来,房门一推,走进来一个高大的中年汉子。
李愔看到已笑着抱拳行礼:“江夏叔。”
正是当日在芙蓉园与绿箩娘子大胆热吻的江夏王李道宗。身后还跟着一人,杨悦也认识,是裴行俭。
见到李愔等人,李道宗哈哈一笑:“我当是谁,原来是你们。”
绿箩娘子见到是他,忙起身迎上去,李道宗在她脸上拧了一把,坐了下来,笑道:“‘小白脸’在这儿,便忘了本王么。”绿箩娘子看一眼杨悦,投到他怀中吃吃只笑。
杨悦见李道宗叫自己“小白脸”气得蹭一下站起来,叫道:“大色狼,只许你来便不许我来么?”
李愔忙站起来,拉住她低声说了句:“看在我的面子上,别生气。”又冲江夏王深施一礼笑着叫了声“江夏叔”。
李道宗哈哈大笑:“大色狼?对,你说的很对,我就是大色狼。不过你叫我大色狼,我叫你小白脸,两下扯平,互不相欠。”
杨悦见他说得滑稽,却也不失豪气,不由笑着又叫了声:“大色狼!”
李道宗不客气地答应一声,又回叫一声:“小白脸。”
两人各自哈哈大笑。
裴行俭上前来向众人见礼。对于裴行俭,也许你没听说过,但号称隋唐第三好汉的裴仁基之子“裴元庆”应该听说过,使一对八卦亮银锤。他的原型便是裴行俭的哥哥号称“万人敌”的“裴行俨”。武德二年,裴仁基父子准备投唐,被王世充得知后灭其三族。只逃脱了一个遗腹子裴行俭。
裴行俭少年时遇上怪师苏定方,得到苏定方真传,而苏定方师承大唐名将李靖,因此裴行俭其实便是李靖神诡兵法的传人。只可惜一代儒将与他的师祖、师父一样,如受了什么魔咒,空负一身兵法绝学,总是大器晚成。
当日在花魁决赛时,杨悦与裴行俭结识,当下见过礼。李道宗与裴行俭也不另找他坐,便也杨悦等人坐在一处,重新排了坐次坐下一起吃酒。
李道宗最长自是坐在了上首,李愔身份最贵,坐在其次,其它人各自散坐。
众人坐下,边笑边谈。五人中五个人对战争感兴趣,不知不觉中便聊到行军打仗之事。
李道宗是身经百战的将军。讲起战争场面自然绘声绘色。杨悦又专爱听打仗的故事,不住提些问题,李道宗作答,众人参与讨论,几个人竟然是越谈越投机。
“如果评比一下,你们认为我大唐谁打仗最厉害?谁最当得上‘大唐军神’这几个字。”杨悦问道。
“当然是当今圣上!”李道宗回道。
“我怎么听说卫公李靖号称‘常胜将军’,从来没有吃过败仗。平南梁,战突厥,灭吐谷浑,战功赫赫,称得上‘大唐军神’几个字。”
“卫公!嗯,卫公打仗的确很厉害。当得起‘大唐军神’四个字。”
“圣上与卫公相比,谁更厉害。”杨悦问的问题,只合在后代评论,在大唐时代问出这话,有点太不识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