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重娇_斑之-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匈奴人纵横驰骋下,还没吃过这样大的亏。
如今见着汉人,还是汉使,怎么会轻易放过?
张骞虽远在西域,却也隐隐听到了大汉打了胜仗的消息,心中一想起就为之欢欣鼓舞。是以,哪怕此刻被匈奴人扣下,只怕凶多吉少,也没有胆怯。
他是汉使,就是大汉的脸面!斑之说感谢运气不好的熊打赏的香囊!感谢很少看中文宝贵的三张月票!感谢妍熙梦槿宝贵月票!!拜年好累,啊啊啊,都没有时间写。好在到了十三=、十四就不需要拜年了,时间稳定下来一定给大家加更补偿,谢谢大家!鞠躬!!!
☆、第三百五十三章 骇人
就在出使西域十年的张骞终于在元朔元年踏上归途时,又被匈奴所俘虏。
其实为了避开匈奴的控制区,张骞已经和甘父商量后,改变了回程路线。他们计划通过青海羌人地区,以免遇上匈奴人。
他们行沿塔里木盆地南部,循昆仑山北麓的“南道”。从莎车,经于阗、鄯善,进入羌人地区。
但出乎意料,羌人也已沦为匈奴的附庸。
他们遇上了巡逻的匈奴骑兵,又被搜出了符节。立时就被送到了匈奴王庭,严密地看守起来。
而被张骞牵肠挂肚的千里之外的大汉,却是一片晴色。
李广带兵及时驰援了渔阳,渔阳被守住了,前世城破后匈奴人杀戮满城的惨剧终于没有发生。
消息传到长安,阿娇欣喜之下几乎忍不住泪水。
这一段时间,她总是心悬在渔阳,忧心不已。就连椒房殿中的那些龌龊倒还让了一步,说到底也就是阿娇已经模模糊糊地猜到了真相,只是等待刀切切实实地落下来。
刘彻亦是欣然,当即封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把匈奴进攻性可能更大的右北平交给了李广,历史再度在跑偏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这多少让阿娇有些无奈又恼火,她总有一种重重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似乎无论她再怎么努力,历史也不会改变太多,它还是规规矩矩地朝着写好的方向跑去。
但阿娇不预备认命,她已经改变了太多太多。
她目光温柔,望着榻上坐着玩耍的儿女满心都是柔软。
暠儿和璟儿半岁就能坐,开始用稚嫩的乳牙吃些蔬菜瓜果。
到了七个月的时候,已经能清清楚楚地说些话了。
两个孩子最先说的都是“母后”,其次就是“父皇”。
但孩子一般开始说话都是叠音词,或者是单字词。能完整地叫出“父皇”和“母后”的时候很少,大部分都是“后,后——”地叫阿娇,到了刘彻那就是“浮浮”,好几次都差点把馆陶的肚子笑破。
不过,也有例外。
璟儿能清晰地说出“给我”,自从能说话后,她就很少哭闹,开始了各种“给我”。
看到喜欢的花时,“给我——”
看到母后戴了她喜欢的什么首饰,“给我——”
看到父皇抱了哥哥没有抱她,“给我——”
看到午膳有她最喜欢的鸡蛋羹时,“给我——”
当小小的她发现“给我”这两个字几乎是无往不利时,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两个字。
弄的平阳好一段时间没来,再进来和阿娇说说话时,就被璟儿的“给我——给我——”逗的前仰后翻。
她直说这真是天生就是长公主的架子十足呢,长大了还得了?
笑过后平阳到底忍不住叹息,“这兄妹俩真是太可爱了,每每和母后学了他们的嘴回去,她老人家都叫我再说点再说点——”
说到这,忽地望见阿娇漠然的脸色便戛然而止。她打着哈哈,讪笑着把这话揭过去了。
阿娇不喜欢别人念叨这些,上次修成君没有眼色非逼着阿娇表态被阿娇刺的跟王太后直哭。说自己到底不是真正的金枝玉叶,皇后瞧不上她这样的大姑子。
平阳估摸着她又是想在母后跟前上皇后的眼药,就差没说出您如今还在,皇后就不把我们当人看了。
没成想,母后没有接话茬,只做没有听到。
母后自己尚且如此,只怕也是理亏。
平阳若是非要掺和在里头为母后说话,非但要讨阿娇的嫌,就是连母后也不会谢她。
她便止了话头,拿些别的无关紧要的事情说起来。
但是如此几次后,平阳到底受不了了。她和修成君不一样,她是由王太后亲手带大的,感情深厚。
平阳明白和阿娇说没有用,便特意寻了刘彻去说。她作为长姐,难得地求幼弟一回。“这暠儿和璟儿眼看着就要一岁了,母后还一面都没有见过。你一向是最孝顺她老人家的,这是怎么了?”
刘彻瞟了眼平阳,良久后才淡淡地说:“谁也没有拦着母后去看啊?”
平阳气极,话中禁不住有了些火气。“母后到底是长辈——再说了——”她狐疑地看着自小就没有多少弟弟样子的幼弟,“这中间到底瞒着我什么事?”
这话终于引来了御座上的天子眼眸中寒光一闪,平阳却好似没有看到,仍自顾自地往下说着:“就是再大的事,你要和母后怄气,又还能怄多久?等以后后悔的不还是你自己啊,阿彘——”
或许是大姐话中的温情脉脉或多或少地打动了天子一二,他终于从案牍间仰起头,态度耐心了许多,不再敷衍大姐。但说出的话,还是叫人气结。“我说了,没人不让母后看,是她自己不去。”
平阳既然说都说到这了,便索性说的更敞亮了。“阿彘,到底是什么事?什么大事?能让亲生母子间都疏远至此——”
有些秘密,是永远都不知道的为好。
天子想起生下来就死了的长子,想起阿娇回宫后在椒房殿的那些小动作,心头恍如压了沉甸甸的千斤巨石,只觉得憋屈的没处发泄。他摆了摆手,已经不想和大姐说话。“你下去吧,朕现在不想说这些。”
平阳欲言又止地看了刘彻一眼,他却已经重新提笔埋首在厚厚的奏折中间,再也不抬头看她一眼。
这个弟弟从小就是这样,聪慧的吓人,早熟的也是吓人。便是她,也没有得到过他的依赖和撒娇。几姐妹平时都有些怕他,笑说他倒有些像兄长了。
是以,平阳见了刘彻这番姿态,也不敢多劝。只得起身行礼后转身退了出去,她到了门口时禁不住停下来回头看了刘彻一眼才下定决心般地大步走出去。
姐弟间的这番对话很快就传到了王太后耳朵里,她一夜无眠。既放不下长辈的架子,又想那嫡亲的一对孙子孙女想的不行。
宫中都说太子像极了陛下小时候,格外聪慧透彻。
老人家辗转反侧了不知道多少夜后,终于下定了决心。
在一个暮春的午后,她上了肩舆真就亲自往温室殿来了。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尤其是活在世上,怎么也得做些表面功夫。阿娇到底也不是前世那个看谁不顺眼就明明白白撕破脸的陈阿娇了,她不会给人话柄。
她亲自迎到殿外,又告罪说兄妹俩都还小,身子骨也都不是特别壮实,便一直没有带他们过去给太后问好。
王太后怎么会怪罪?牵过阿娇的手亲亲热热地说那是应该的,这也是到了最近天气才暖和点,可不敢叫孩子生病,御医来了都不敢用药。
一时间,婆慈媳孝,其乐融融。
便是太后自己都没有说阿娇的不对,旁人就更挑不除阿娇的毛病了。
王太后第一次见兄妹俩,被他们俩的机灵样乐的不行。在温室殿这待了整整一下午才回去,等到第二日平阳再进宫瞧她时,硬生生地和平阳念叨了一天太子怎么怎么像小时候的阿彘,元暶又是怎么冰雪聪明。
弄得平阳心中又是欣然又是讶异,母后还真去温室殿。
王太后自从迈开步子去了第一次后,第二次第三次也容易了许多。至多隔上半月总要去一次,平日里不去便时常把手边的好吃的好玩的送到温室殿去。想着小孙女喜欢花,王太后还特意送去了许多。
若不是想着阿娇心中不喜,王太后自己也没脸,真恨不得日日都去。
要不是王太后实实在在给阿娇下过毒,阿娇瞧了她这可怜巴巴的行事,都忍不住要心软了。
但到底王太后是做下了这等狠辣的事,这个从小被她叫舅母,后来被她叫婆母的王太后,是真的要毒死昱儿。是以逢着王太后来温室殿的时候,阿娇也只肯面上敷衍一下,却连话也懒得说。
不过,这于刘彻来说就已经足够了,他同阿娇缠绵到深夜的时候到底忍不住在她耳边是说了句委屈了。
阿娇微微一笑,没有问委屈什么。她抱紧他,好像没有听到这句话,又好像是因为这句话才说不出话来。
暮春彻底消散的时候,雪舞进宫来同阿娇说话。有了阿娇的大胆猜想,她便把之前查的全都扔下,从未央宫和椒房殿建造之初查起。
汉时的“未央”多与“万岁”、“延寿命”等语汇同时出现,包含吉祥之义。如“长生未央”、“长乐未央”、“长乐未央延年永寿昌”等。
作为吉语,“未央”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没有灾难,没有殃祸,含有平安、长寿、长生等意义。
是以,未央宫光是从名字上就可以听出其重要性。
“形胜”是汉长安城,也是未央宫选址的基本思想。
《史记·索隐》引韦昭云:“形胜”即“地形防固、故能胜人也”。“形胜”即山川地貌、地形地势优越,便于进行军事防御。
据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九·渭水〔下〕》十九载,秦朝时有条黑龙从南山出,饮渭水,经过的路线后来变成山脉,长六十多里,头临渭水、尾达樊川。萧何建造未央宫,“斩龙首而营之”'10',“山即基阙,不假筑”,正是体现了“形胜”这一点。
未央宫是大汉帝国的大朝正殿,建于汉高祖七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又称西宫。
未央宫总面积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亭台楼榭,山水沧池,布列其中。
未央宫总体的布局呈长方形,四面筑有围墙。
长乐宫与未央宫分列于汉长安城安门大街东西两边,因而它们又分别称为东宫和西宫。汉代尚“右”,方位以“西”为尊,西宫就是皇室正宫,即所谓“公宫”。未央宫又称紫宫或紫微宫,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分天体恒星为三垣,中垣有紫微十五星,也称紫宫。紫宫是天帝的居室,把未央宫称为紫宫,是因为它是人间皇帝的宫城。
未央宫中的椒房殿正殿坐北朝南,殿前设有双阙。宫殿之前置阙十分罕见,非一般宫殿所能为,显示出椒房殿建筑规格之高。
是以,椒房殿从建造之初就是为了给皇后居住。其取名是因宫殿的墙壁上使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进行粉刷。颜色呈粉色,具有芳香的味道且可以保护木质结构的宫殿,有防蛀虫的效果。
又一说,是因为椒者,多籽。取其“多子”之意,故曰:“椒房殿”。
自汉高祖七年长乐宫建成,高祖从临时都城栎阳搬到长安入住汉宫,吕雉作为皇后顺理成章地住进椒房殿开始,椒房殿正式成为皇后的象征。
此后的皇后都住在这,然而讽刺的是,没有一个皇后得到了椒房殿的庇佑而多子多福。生不出孩子的皇后不在少数,从前能生的也正当盛年住进了椒房殿却再没有动静的也不在少数。
从前雪舞还像只无头苍蝇般一点点地从最底层开始查起,但在听了阿娇带出宫的提示后。便是她心里也泛起了不详的预兆,这莫不是椒房殿一开始就有问题?才能瞒过这么多的皇后。
毕竟,任是谁千防万防,也万万想不到椒房殿在营造之初就被动了手脚。
于是,雪舞便从最开始查起。越查越叫她心下不安,当年参与营造未央宫的工人基本上已经都不在了,这正常。但是独独只有营建椒房殿的工人后人踪影都难寻,恍如从未存在过这世上,便叫人心下犯嘀咕了吧。
不是有问题,怎么会行斩草除根?
等雪舞从督建未央宫的开国功臣萧何查起时,更骇然发现在修建过程中,萧何被高祖因事召去了半月。
若是从前看到,都只会想到底是深受高祖倚重的重臣。但在发现椒房殿有问题后,这还正常吗?
为什么非要在修建过程中召走萧何呢?
既然是如此离不开萧何,何不把这担子交给其他人呢?
雪舞顺藤摸瓜地往下查去,发现椒房殿说是用花椒的花朵研制的粉末进行粉刷,但却怎么都找不到当时的样本。
换句话说就是,竟然没有人知道椒房殿到底是用什么粉刷而成的。
若不是动作实在太显眼,雪舞还有心把椒房殿拆下一块看看其中到底是什么。
但已经不重要了,查到这真相已经是呼之欲出,压也压不住了。
椒房殿是高祖送给发妻吕后的最大礼物!别管高祖是为了压制吕后,还是为了心疼戚夫人,他把椒房殿变成了毒殿,完全不顾忌后人。
☆、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意弄人
这天海棠是什么时候走的阿娇都一无所知,她在南窗下不知道木然地坐了多久。
初夏已然微微炽热的阳光白茫茫地洒在她身上脸上,晒的她发丝都滚烫,额上也泌出细微的汗。
阿娇却还是恍如泥雕木塑般动也不动,她双手不受控制地发颤,脸惨白的吓人。
这算什么?
这凭什么?
就为了保护柔软娇嫩却永不知足的戚夫人?
还是说更多的是为了克制吕后,她在前朝后宫的威望势力实在都太大了,倘如生出更多的嫡子嫡女后,便是高祖自己也不能直迎其锋?
那就拿汉室所有皇后的人生当儿戏吗?
他有什么权利把她们的人生全变成悲剧!
他知不知道薄皇后真的是阿娇有生以来见过的脾性最温柔和善的人,她一直盼望能有个属于她自己的孩子。但既然命里没有,她便把所有的爱都无私地给了先帝的庶出子女们,精心照顾着他们长大。
先帝所有生下的皇子帝女都平安健康地长大了,这份心性便是太皇太后都说苦了她。
薄皇后要是泉下有知,她亦有可能拥有她自己的一儿半女,会有小孩子软软甜甜地叫她母后,她的怨恨愤怒又该有多少?
凭什么呢?凭什么改变她们的人生?
尤其是——昱儿——他是生下来就死了的——
那难道不是活生生的人命吗?
何其无辜!又何其悲哀!
原来大汉的皇后只要住进椒房殿后,就会再也生不出孩子。还美其名日椒房殿多子多福,不觉得滑天下之大稽吗?
她想起前世时嫁了刘彻十年还是一无所出时,别说别人就是她自己也疑心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等她被废后住进了长门宫修养了几年后,再以李妙丽重入后宫成为帝宠第一人的时候,竟然有孕了。
那个时候她竟也没有半分怀疑,只想着到底上天还是厚待她。
却原来——原来——
废了她于她却是福源,她若一直住在椒房殿,只会永远的失去为人母的机会。
阿娇颓然地倚在南窗下的靠枕上,仿佛一直堵在心口的一口气突然泄掉了。这非但没叫她好受一点,反而叫她陷入更深的绝望和愤怒。
她周身都提不起半点力气。满心都被酸楚愤怒湮没,她特别想嚎啕大哭一场。
她从前许下的誓言算什么呢?
要为昱儿把元凶挫骨扬灰、抄家灭族,结果却是她自己的太外祖父一手促成的。
这誓言多么可笑,又多么可悲!
她双眼失神没有焦点地往外望去,初夏的天宛如澄静清透的宝石般,几丝浮云慢悠悠地飘荡着,正是风轻云淡的好天气。
人往上看去,只觉得满头的蓝色中几线纯白勾勒的叫人格外舒畅惬意。
风从敞开的窗子里面吹进来,暖煦煦的叫人想睡去。
庭中的红色已然很淡了,或者是被满眼的浓绿逼人对比下,人不自觉地就被生机勃勃的绿色黏住了目光。空气中满是清新的绿叶味,来往的宫人眉目间满是欣然。
一切都那么充满朝气,阿娇却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心间浸透了五脏六腑后又往周身漫开去。
她听着随风传来的那些隐隐约约的欢声笑语,只觉得恍如九天之上传来的,离自己太远太远了。
或许是她坐的太久,殿中又太静。时间好似被凝滞了,她几乎有一种已经到了地老天荒的错觉。
阿娇倚在靠枕上,一时想起前世时为了求子时馆陶逼她喝下的那些墨汁一样的苦汤药时的苦涩期望,一时又想到被废后在长门宫中听说卫子夫生下了皇长子得以册后的心灰意冷。其中艰辛苦涩何足为外人道?
更不能忘记的是当她终于答应刘彻重新开始后,她以李妙丽重回后宫,脾性跋扈飞扬到了为人侧目的地步。却在听到来请脉的御医说出“夫人有喜”这四个字后,就哭的跟个泪人一般。
孩子纵便不是一个女人活着的全部意义,但是阿娇还是忍不住听凭着母性的本能,她期望能养育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小生命。
前世那些时光铺天盖地地向她涌来,她看见刘彻的泪眼,也看见自己的泪眼。
她极力克制住周身的发颤,死命地咬住双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忽地,她又想起前世时在她有了身孕后,刘彻曾万千感慨地说了句“若是早点该多好”。她当时以为他只是单纯感概,但今日明了前尘往事后,阿娇竟有了个大胆的念头:刘彻会不会也模模糊糊地猜到了椒房殿的底细?
这生怎么想刘彻都像知道点什么,自她回宫后只在椒房殿打了个转便再也没回去过,一直跟刘彻住在温室殿,夏日炎热的时候才去清凉殿。
而且细细回忆起刚回宫的那天,她当时正愁怎么才能不住在椒房殿,听到刘彻主动提出立时松了口气,自然也没有多想。
但是现在想起来,怎么都不对。
他从前也是起居和她在一起,从未想起去他自己的温室殿。也就夏天热起来了,会去清凉殿住上些日子。怎么突然就不让她住椒房殿了?
就为了向天下人证明他对她的宠爱?
难道盛宠十多年还不够吗?难道后宫三千都作摆设还不够吗?
怎么会好端端地想到要她再也不住椒房殿了?
这个极大的可能刹那间就如烈阳般消融掉了阿娇心中大半的寒冷,她这生比起前生实在得到了太多。
自阿娇想起自己是谁后,无数次地反思前世的对错。
到最后,她不得不说。若不是她和刘彻中间有足够浓烈的爱,他们一年都过不下去。
她和他,实在是两个都是很自我的人。
他是君临天下的帝王,美人后妃对他来说无非是消遣所在。宠幸她们,就如逗弄猫狗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他不明白他真正放在心尖上供着的阿娇为什么就这么计较这些,明明这些人乃至卫子夫都不能撼动她。
而阿娇其实什么都可以不要,她什么都不在乎,只要刘彻能忠贞不二对她,那么她纵使为良人乃至少使又有什么所以然呢?
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刘彻口口声声说最在乎的是她,却还是能接二连三地去宠幸那些隔天脸都记不起来的美人?
现在想想,前世时他们彼此都不能理解对方,却还是纠缠了一生。
说句矫情的话,这如果不是爱,那什么又是呢?斑之说感谢呆呆木瓜的宝贵月票!过年总算过去了,接下来咱们正常更新。没有意外的话,以后9点30一更,12点30二更,谢谢大家!!,
☆、第三百五十五章 献美
这世阿娇清醒了很多,她明白以如今的大环境和刘彻的地位,她根本不应该奢求这么多。
拿两千多年后才通行的思维逻辑来要求现在的人,无疑是给自己找罪受。
便是高祖宠爱戚夫人到了要改立她所出的刘如意为太子,把吕后母子逼的活不下去时,不也照样宠爱那些千娇百媚的美人吗?孩子可也没少生,只不过到底只有戚夫人才是他的心头肉。
帝王们的性和爱向来泾渭分明,算的很清。
就如前世时刘彻对阿娇也已经尽到了他最大的努力去爱她去宠她,只是和阿娇的预期到底还是差了许多。
其实再退一万步来说,便是乡野间的农夫略微富裕起来尚且想着纳妾,阿娇纵便就是没嫁给刘彻,等待她的也是要应付妻妾成群庶子一堆的局面。
以阿娇的出身来说,她的表弟是皇帝,母亲是当朝最尊贵的大长公主。
她完全是可以不嫁,或者嫁了过不开心就一拍两散选择和离。
汉时礼教尚不像后世明清那般严苛到毫无人道,就是王太后和薄太皇太后不都是再嫁之身,尚且入主中宫?
阿娇和离后是再嫁三嫁哪怕四嫁都没有人说三道四。
如果不想嫁人,学京中的贵妇们养上三四个面首也是无伤大雅的。
但是,阿娇偏偏在幼时就被许给了刘彻,等待她的只有那一条看起来金光耀眼,实则却是狭窄到了极处的路——成为皇后,继而成为太后。
如果做不到,等待她的只有万丈深渊。
她没有任何退路。
更要命的是,她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刘彻。她天真又倔强地要求自己的天子夫君能对她忠贞不二,所以前生时纵便是后宫第一人,万千宠爱在一身。
刘彻亦对她许愿说要把皇后和太子之位还给她和孩子,但她听在耳朵里却只觉得可笑又可悲。她一直不开心,很不开心。
她陈阿娇如果为了所谓的地位所谓的荣耀,又怎么会斗不过卫子夫?
但有些苦苦追求的东西却在这生已经失去了执念的时候,轻而易举地得到了。
也难怪阿娇有时候也不得不叹一句天意弄人。
这生自她嫁给刘彻的那天起到现在,弹指一挥间竟然已经整整十三年了。
这十三年里,后宫等若虚设,中宫盛宠不衰。
尤其是阿娇去岁所出的一对龙凤胎,刘彻为他们先后两次大赦天下来积福。
哥哥被立为太子,早早就被朝臣们奉为明日之君,已经开始计较起帝师该为谁这样的问题了。妹妹被越级封为长公主,食邑万户,天下谁人不知元暶长公主是陛下看的跟眼珠子一般的掌上明珠。
便是馆陶也惊叹阿娇还如新婚时和刘彻过的蜜里调油般,如她从前所想阿娇成婚后最好趁着情浓意切的时候早些生下子嗣,这样夫妻间总也有话说,感情不也就这么维系住了。
但偏偏叫所有人都猜不透的是,到了今日皇后还是被天子捧在手中珍而重之。略皱皱眉,都能引得天子小题大做。
帝后日日如平民夫妻般腻在一起,却还嫌不够。
天子每逢议事被耽搁了回去同皇后用晚膳的时间,总是立刻叫人回去传话叫皇后等,而后一直有些焦躁地往刻漏上瞟。
等着议事结束,陛下几乎是飞一般地出了宣室殿。
就更别说平日里时不时要给皇后亲手画首饰衣裳样子,纵便不合礼制,却又叫满长安城的贵妇们又妒又羡。原先她们别管如意不如意,好歹都能有个安慰自己的由头。
只是小妾的安慰自己总比夜夜独守空闺的好多了。
徒有名分的正室安慰自己谁不是这么这么过的?好在任是怎么样,不也谁都越不过她去吗?
还和夫君算得上举案齐眉的受到敬重的对自己的人生就更满意了,便是对庶出子女也能和善几分。
说到底,做人不能太贪心了,哪有什么都得到的?
但在瞧着皇后荣宠不衰,甚而越来越当红的时候,谁不咬碎银牙。凭什么皇后嫁的是普天下最尊贵的男人,却还地位宠爱什么都占了?
这十三年太多人盼望着皇后失宠了,谁心里不想皇后纵便是再国色天香,但到底陛下也瞧了这么多年,便是再美的花也该有些看发腻了吧。
只是一年又一年,始终也没有叫她们如意。
甚而有那想攀龙附凤的不是没想过献美,只是这条路看起来不是很好走。
天子的姐姐中除了隆虑公主和皇后关系亲厚非常外,平阳和南宫谁没为天子献美过?
尤其是平阳早些年卯足了劲想学馆陶的威风八面,四处搜罗千姿百媚的美人,天子却是连看的兴趣都没有。
平阳又猜测天子是喜欢皇后这种出身不凡气质高雅类型的,千辛万苦才寻来了几个诸王的分支贵女特意献给天子。
结果倒好,引来天子对大姐发了顿脾气。便是王太后也劝她,少掺和弟弟的后宫。
平阳献美的热度这几年也慢慢地降下来,尤其是和皇后交好后,更是只字不提了。
天子的亲姐姐尚且如此束手束脚,何况别人?
他们可没有如平阳和天子那样的血脉相连,气过了照旧还是天子的姐姐,哪受的住天子的一次呵斥?
而如今后宫中还留着的那一双手数的过来的嫔妃中,大多是连天子的长相都记不清楚的,唯一能对皇后造成零星威胁的也只有名下有皇子的林灵和宁蒗。
但就是这两个也是不成气候的。
林灵性子最谨慎胆小,自从有幸养育三皇子刘胥后,一向安安分分。
宁蒗心性高,满心想的都是爬到天下最高的位置。虽说经了天子立储君的打击险些一蹶不振,但她若是这样就轻言放弃,也绝不可能从家中庶女任人摆布的位置上一跃成为皇子生母。
宁蒗已经打定了主意,不到最后就不认输。
谁知道太子会不会是个不当用的?
难道陛下将来就能眼看着太子无能昏庸还不管不顾地把大位传给太子?
就是陛下自己开始不也不是太子吗?
宁蒗还是不准备认命,她重整旗鼓,对三皇子刘闳愈发严苛要求。满心只想着把刘闳教好的她又怎么有闲心来操心如何争宠?何况她私心里巴不得帝后能对太子多加溺爱。
须知,爱子如杀子。
一时间,前朝后宫竟都对皇后的独宠视若无睹。
但就如那看得清的人曾说的,陛下愿意宠谁都是他的自由,哪有他们这些人说话的地方呢?
阿娇沐浴在炽热明亮的阳光中,心中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良久都说不出话来。
☆、第三百五十六章 心疼
纵便是前世时,比起薄皇后的贤惠大度,甚至比起卫子夫看似荣宠无限却身不由己的一生,她到底还算是受尽了上苍偏爱。
更别说今生她得偿所愿,得到了刘彻全部的爱,照说她该知足了。
但在一思及昱儿的死,阿娇心中还是恍如千万根细针密密麻麻地碾过,麻痛的她心脏一阵阵抽紧。
阿娇也不知道木然在南窗下的软榻下保持着一个姿势坐了多久,就连暮色四合后宫人们轻手轻脚地进来点亮宫灯亦无所知。
刘彻踏进殿中见到的就是背影都蒙上一层清冷冰霜的阿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