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农家日常-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消息后立刻南下去看货。不光贩水果,还打算贩南边各种稀罕东西回来卖,这么一转手就是好几倍利润。
  三姐妹中,杜方菲虽然温柔贤惠却是个没什么头脑的;杜方苓精明却大大咧咧。两人嫁都是人口简单人家,丈夫又极好,没什么烦恼,平时能让她们动心眼子的事情就少。
  唯有杜方蕙,经过读书识字,又因为设计园林跟人诸多接触,早已不再是小时候那个懦弱沉默的小姑娘了,平时不声不响的,但心里极为有数。而且她嫁的是方家,这种世家大族人口多关系复杂,说话做事不妥当,就容易产生矛盾,这也给了杜方蕙极好的历练。
  此时见杜锦宁不接她们的话,只管问一些家常里短,她便知道杜锦宁是不方便说这些事。
  她首先遣散自己的丫鬟:“玲珑,你先出去。顺便把巧儿也叫上,到院子外面随便找个地方呆着。别呆在这院子里。”
  她这么一说,杜方菲和杜方苓也反应过来了。
  两人责怪着自己的粗心,也赶紧把自己的丫鬟婆子遣了出去。
  杜方苓作为主人,还让自己的下人把姐妹的下人都领到另一个院子去,自己不放心,还出去巡视了一番,发现院子里都没有了下人,院子外面作粗活的下人也离得远远的,这才放心回了屋子。
  杜锦宁小心谨慎惯了,生怕她们这样做反倒让人生疑,到时候来偷听就不得了了。
  因此杜方苓一进门宣布说周围没人了,她也不浪费时间,立刻掏出了丹书铁券,开门见山地道:“我研究稻种有功,皇上应我的请求,赏赐了我丹书铁券。”
  说着又把丹书铁券的作用解释了一遍。
  三个姐姐一听有了这东西,便是欺君之罪也不怕了,一个个喜极而泣。
  “锦宁,真是苦了你了。”杜方菲一边哭一边道。
  杜锦宁一摆手:“接下来我会想办法恢复女装,不管传来什么样的消息,你们都不要担心,我跟娘都不会有事的。娘已让我安排到了别处。等事态平息之后再传信给你们,你们再把她接回来。”
  杜方苓一听不对劲,赶紧抹干了眼泪问道:“你既拿了丹书铁券,直接向皇上说明情况不就好了?怎么还要把娘安排到别处?你不会有什么事吧?”
  其他两人也紧张地握着帕子,双眸紧盯着杜锦宁。
  杜锦宁苦笑着摇摇头:“事情没那么简单。现在皇上被世家束缚着,说话办事并不好使。而世家,向来看不惯我,想置我于死地,在我考上状元的时候就坑害过我一次,被我避过去了。如果他们知道我是那个,即便我有丹书铁券,他们也会逼着皇上治我的罪的。有这东西在,死罪能免,但活罪难逃。”
  以防隔墙有耳,她连“我是女子”这几个字都不肯说,就生怕被人听了去。
  三姐妹本以为拿到这东西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个大吃一惊,刚刚放回肚子的心又悬到了嗓子眼里。
  “那那……那怎么办呐?”杜方菲刚刚收住的眼泪又下来了。
  杜锦宁道:“姐姐们你们别担心。为了这一天,我策划了多年。我计谋水平如何,你们回去问姐夫们就知道了。经我精心策划,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而且我一切都以保命为上策,稍有风吹草动我就不露面了,自会遁去过逍遥日子。”
  许成源、鲁小北、方少华都是跟杜锦宁一起成长的,三人没少在妻子面前对杜锦宁的各种能力大加夸赞。
  听了杜锦宁这番话,三姐妹稍稍放了些心。
  “好了,我来就是为了让你们放心。”杜锦宁站了起来,“我还有许多事要做,就先回去了。”
  “怎么这么急?好歹吃个午饭。”三个姐姐都依依不舍。
  “以后有的是机会。”杜锦宁对三人作了个揖,起身正要离去,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陈立那里如何了?”
  陈立早在一年前就出嫁了,陈氏为此还特意上过一回京城,主持她的出嫁仪式。
  “好着呢。”杜方苓道,“她一成亲,唐闻就跟他大哥分家了。唐闻对她挺好的,夫妻俩过得挺和美。现在陈立已怀孕六个月,眼看就要做娘了。”
  杜锦宁笑道:“那就好。”又道,“当初也是亏得她,帮我挡了许多麻烦。她在京中也没亲眷,有个什么你们也帮衬一二,别叫人欺负了她去。”
  “放心,我们都知道,隔三差五地就叫人送些吃食小物件给她,唐家人没人敢欺负她。”杜方蕙道。
  杜锦宁便放心了,又拱了拱手:“如此,我就回去了。”
  “一定要当心。”
  三个姐姐怀着满腹的心思,送了她出大门。回到院里也没敢讨论这事,默然坐了半晌,又商议好别露出了马脚,杜方菲和杜方蕙这才回家去。
  杜锦宁从杜方苓家里出来,又去了陆九渊家里。
  渡边大师前些日子已养好了身子,经他们与鸿胪寺的官员确定,拟定明日一早,陆九渊几人就随渡边乘船去日苯。因日苯僧人跟大宋是常来常往的,因此倒没多少人去关注这事。


第813章 静王相邀
  陆九渊等人的消息也甚是灵通,知道杜锦宁昨日进京领赏,今日一早就在家里等着了。杜锦宁一进门大家就一阵恭喜。
  杜锦宁指着从昨日起就当成贴身小厮跟在自己身后的安适道:“看看谁来了?”
  陆九渊等人顿时惊喜:“安适?”
  安适赶紧上前给他们请安。
  “他也想去见见世面,求到我这里,我答应了他。”杜锦宁道,“不知明日早上能不能扮成你们的小厮,跟着你们一起去日苯?”
  四人一开始认识的时候,陆九渊等人的气焰就被杜锦宁打败了,后来一直都跟着杜锦宁走,杜锦宁去哪儿,他们就跟着去哪儿。虽给杜锦宁辅导过文章,但三人一直没敢在杜锦宁面前摆先生的谱儿。
  后来杜锦宁办报纸,带着他们出名,又创造出茶道,让他们也成为了茶道的宗师,现在还代表大宋去日苯传道;杜锦宁自己以高产水稻又再次升官,三人更是坚定了以杜锦宁为首领、一百年不动摇的决心。
  这会儿杜锦宁说她答应了安适的请求,三人自然不会拒绝。再说,安适又不是以琴师的名义去,而是以小厮的身份去日苯,三人就更没什么意见了。
  陆九渊道:“这有什么?自然没问题。”
  他看向安适:“只是这样委曲了安适。”
  安适赶紧道:“安适本是低贱之人,能得杜大人相救,又得陆先生、史先生、彭先生礼待,没有因我以前的身份看不起我,安适已感激之极。现在杜大人携我上京,三位先生愿意冒风险带我去日苯,安适更是无以为报,何谈委曲?”
  说着,他给几人都深深行了一礼。
  陆九渊赶紧亲自扶了他起来。
  安适琴技高超,又自强自立,品行很让陆九渊几人欣赏,所以几人在园林里比邻而居住了一年多,陆九渊等人从没有看轻安适。这也是他们丝毫不抗拒带安适去日苯的原因。
  把安适安顿好,杜锦宁又跟几人聊了一些去日苯的注意事项,在陆府吃了一顿午饭,便告辞出来。
  她从陆府出来上马车时,就看到一个穿着跟安适一样衣衫的年轻男子在马车里,这人长的跟安适还有几分相似。
  赤木担心她被吓着,赶紧解释道:“这是秦老爷安排的。”
  杜锦宁点点头,正要上马车,就听一路过的男子犹豫着问道:“可是杜锦宁?”
  杜锦宁转头一看,发现此人竟然是她乡试时的副主考官汪时彬。汪时彬在她入京时就放了外任,此时也不知是已经调回了京城,还是有事回京公干。
  她忙拱手至礼:“老师,学生杜锦宁有礼了。”
  汪时彬忙走过来,虚扶了她一下,笑道:“咱们现在已同朝为官,杜大人亦是天子门生,这‘老师’二字,在下万不敢当,杜大人还是称我名字的好。”
  杜锦宁从善如流,改了称呼:“汪大人是调回了京中,还是回京公干?”
  “我已去年初调回京中,在户部任职了。”汪时彬道。
  “恭喜汪大人。”
  汪时彬摆摆手:“我跟吏部齐大人,相交莫逆。当年乡试之前,我是从他口中听说过杜大人的才学;乡试之中,又为杜大人的才华倾倒;今日不期而遇。说起来,你我也算有缘。不如咱们去前面茶楼坐一坐,叙叙别后离情?”
  杜锦宁的目光不着痕迹地朝四周扫了一眼,并未看到相熟的面孔。末了,她的目光又回到了汪时彬脸上。
  她也知道,当年要不是汪时彬受齐伯昆之托对她与齐慕远多有照拂,她能不能拿到解元还两说。按说,这个汪时彬是齐伯昆的人,值得信赖,去的地方还是茶楼,跟他去喝一杯茶并无危险。
  但此时正是多事之秋,关键时刻,稍有不慎就满盘皆输。且齐伯昆自己也算是世家之人,只不过他站在了赵晤一边,以国为重,为君分忧而已。这个汪时彬到底如何,谁能知晓?而且这么热络地邀她去喝茶,虽有可能看在高产水稻的份上,但她行事总得小心。
  她抬起手来,十分歉意地道:“真是不巧,我有急事,要回去一趟。改日晚辈再登门向汪大人赔罪,见谅见谅。”
  说着不等汪时彬再说什么,她抬脚就上了马车。
  赶车的周运生也十分机灵,马鞭一甩,马车启动,很快就远离了汪时彬。
  汪时彬的脸色十分不好看,在心里狠狠骂了一句:“敬酒不吃吃罚酒。”带着下人转身离去。
  杜锦宁坐在车上,松了一口气。
  看了看新来的小厮,她道:“你就叫蓝生吧。”
  反正他顶的是安适的身份。安适原先叫蓝生,现在仍然叫这个名字便好。
  “多谢少爷赐名。”小厮行了一礼。
  前面周运生问道:“少爷,咱们去哪儿?”
  杜锦宁想了想,正要说话,就听车外有人喊道:“里面可是杜大人?”
  杜锦宁掀开车帘一看,来者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
  她记性好,见过的人都知道。这人虽只见过一面,她却是认得的,正是静王府的府丞鲁迁。这鲁迁虽是一位府丞,却也是正儿八经的正六品官。要不是杜锦宁刚刚升了官,官职还在他之下。
  “原来是鲁大人。”杜锦宁拱拱手,然后转头朝前面道,“停车。”
  眼看着周运生嘴里叫着“吁”,手上就要勒缰绳,鲁迁忙道:“不用停不用停,直接去静王府吧。我们王爷听说杜大人进京,特地叫下官在下朝后去府上寻大人,却不想吃了个闭门羹。下官不好回去交差,正打算在街上转悠,看看遇不遇得上大人呢,没想到在这里碰见了。”
  杜锦宁的眉头微皱了皱。
  赵昶相邀,她还真不好拒绝。毕竟赵晤那里也没给她布置什么任务,旧官职未交接,新官职未上任,想找个借口表示公务繁忙都不行。
  她相信自己的眼光,赵昶真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应该不会联合世家给她下绊子。既然她的任务是在街上转悠,以待齐慕远那边布置妥当,不如干脆就去静王府一趟。


第814章 眩晕
  这么一想,她就吩咐周运生:“去静王府。”
  说着她又朝鲁迁歉意地笑道:“我这车夫是润州人,不大熟悉京城的路,走得可能慢一些。”
  “下官前面领路,你们跟着我就行。”鲁迁说着,不待杜锦宁客气,打马走在了前面。
  到了静王府,杜锦宁刚刚进了大门,就看到赵昶迎了出来。
  这一年半里,因为赵昶表现出来的淡薄名利和忠心,赵晤也给了他许多荣耀,时不时在各种场合抬举他,他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般尴尬了,走到哪里大家都对他热络了许多,他在赵晤和郑太后等人面前也更坦荡更放得开,这也是杜锦宁提点他的。
  再加上在茶道上受的益处,赵昶对杜锦宁那是真心的感激。
  要知道在这京城里,能有资格让赵昶亲迎至大门口的,还真没几人。
  “锦宁。”赵昶对杜锦宁喊得也比其他人要亲热,“真没想到你真的研究出了高产水稻。这样难的事,我原以为你起码要个十年八年的,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你就做到了。”
  “托皇上的福。”杜锦宁笑道,“要是没有皇上给的安定环境和无条件的大力支持,我再能干也研究不了这么快。”
  这是她的真心话。
  要不是赵晤这人不错,是个一心为国为民的好皇帝,她就是有这个能力,也有为民造福的心,恐怕也不敢这样锋芒毕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她的毕生所学拿出来。
  她知道赵昶身边肯定有赵晤的暗子,监视赵昶的一举一动。而她这番话,也将传到赵晤耳里,为接下来的一切搏得更大的赢面。
  相处几年,赵昶对杜锦宁也算是十分了解了,知道她不是个喜欢阿谀奉承之人。她这样说,必是这样想的。至于这话里有没有提醒他的深意,就不知道了。如果有,他对杜锦宁唯有感激。
  他脸上也没有丝毫不悦,顺着杜锦宁的话道:“没错,皇兄是个好皇帝。在其治下,大宋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为了表现自己刚才那句话是真心实意的,赵昶带着杜锦宁往里走,又道:“锦宁你应该知道吧,你那位老师,在南边可作出了惊人的成绩。去年的税收就比原来翻了一番;没想到今年更甚,现在这才过去了半年,税收又在去年的基础上再翻了一番。当地的老百姓日子过得异常红火,再没有吃不饿饭卖儿卖女的现象发生。”
  杜锦宁一直有跟关乐和通信,这些情况,她自是知道的,而且比赵昶知道的更详细。她还知道,为了想扩大推行这个新政,赵晤跟世家的矛盾激化,局势一下子反转过来。
  不过这些话她是不会跟赵昶说的,只是附和了几句,话题就转到了陆九渊几人去日苯的事情上。
  赵昶是非常想去日苯看看不同的风景的,但他也知道以他的身份不可能,只是兴致勃勃地道:“锦宁,你作出来花茶,实在是了不起。我受你启发,近来跟一群茶友也在研究新茶,不过还没成功。”
  “哦,是吗?拭目以待。”杜锦宁道。
  此时他们已经走到了一个处所。
  这不是以前赵昶招待杜锦宁的厅堂或书房,而是一处敞轩,看四周的景致,倒跟杜锦宁设计的园林里某个景致十分相近。一面临池塘,一面造了一座假山,假山旁边种了几株常绿树,四周则由苔藓、沙、砾石等组成,没有任何开花植物,特意营造出一种寂寥苍山之感,颇得日苯园林枯山水庭院禅意之精髓。
  这种意境,杜锦宁在润州的园林一角也造过。
  她好奇地看了看,问道:“这景致是你自己设计的,还是渡边大师来给你指点过?”
  “渡边?”赵昶诧异道,“他也会设计园林?”
  说着又摇头道:“你不是在润州设计了这么一个景吗?我学你的。”
  杜锦宁这才想起,日苯园林发展没这么早,得到十三世纪才使用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院,以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赵昶抬了抬手,示意下人将烧好的水端过来,自己拿过一个瓷罐,打开来递给杜锦宁:“你看看,这是我们研制出来的,也不知成不成功。”
  杜锦宁往里瞧了瞧,又倒了些茶叶出来放到手掌上。
  只见茶叶条索形,大部分色泽黑褐,却不够油润,匀整度也不好,有些长有些短还有碎片,小部分的颜色则是青色或红色的。
  这是典型的花青茶啊。
  她正要说话,就见赵昶已快手快脚地用花青茶泡了一壶茶,分别给她和他自己都倒了一杯,道:“你尝尝味道。”
  不用尝,杜锦宁就知道这茶的味道肯定不怎么样。
  而且此时正是紧要关头,就算知道赵昶不会害她,她为人谨慎,也不打算喝别人给的任何东西。
  她没有伸手去拿那杯茶,只是看着赵昶。
  赵昶也不劝她,端起自己那杯茶吹吹凉,饮了一口。
  “是不是有明显的青气味?”杜锦宁含笑问道。
  赵昶万分诧异:“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在研制出花茶之后,也尝试制其他茶。这样的茶我也制出过。”杜锦宁道。
  “那你尝尝你制的跟我制的,味道有什么差别。然后我们来看看咱们的制法有什么异同,找一找原因。”赵昶道。
  这个要求再合理不过了,但杜锦宁就不想去碰那杯茶。
  她道:“这个需得平心静气,慢慢品味。”
  她指了指茶叶罐:“这样吧,你给我包一些,我带回去尝。今儿有事,心不够静,就算尝也尝不出味道。”
  赵昶抬起头来,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看得杜锦宁以为他要说什么的时候,他才慢吞吞地开口吩咐下人:“拿个油纸包,给杜大人包一点。”
  说着,他又歉意道:“我们就制了一锅,各人分了一点。我除了这罐里装的,再没别的了。所以只能分你一点,不能整罐都给你。”
  还真不稀罕。
  杜锦宁心里道。
  她张口正要说话,忽然就觉得一阵眩晕。
  她晃了晃脑袋,脑子迅速思索了一下,忽地踉跄起身,扑过去将燃在自己身边的那个香炉一把抓起,朝外面掷了出去。


第815章 被赵明月强了
  “赤木……”杜锦宁又高声喊了一声。
  进静王府,自然不能带太多人。杜锦宁进来时,只带了赤木一人。赤木早得了她的吩咐,要一直跟在她身边的。只是刚才进门的时候,赵昶吩咐他就呆在外面。
  杜锦宁想想这是个敞轩,虽也有推拉门,但现在门是敞开的。赤木就站在门口,有什么事她一呼赤木就能听见。再者赵昶又不会害她,而且人家是王爷,既然这样说了,她要是反对就不给赵昶面子。
  于是她示意赤木听赵昶的话,呆在了门口。
  现在,屋里这么大的动静,赤木却没有出现。
  意料之中的事。
  杜锦宁转头朝赵昶看去,就看到赵昶怔怔地fālèng,似乎没想到会有这一出。见杜锦宁朝他看来,他正要说话,就后面的门被拉开,一个女子走了出来。不是别人,正是盛装的赵明月。
  “五哥,你出去吧,我跟他说说话。”赵明月道。
  “明月……”赵昶看着赵明月,似乎想要说什么,却被赵明月伸手止住了,“五哥,你什么都不要说,这是皇兄安排的,听话。”
  赵昶沉默了一会儿,转头看看正努力跟眩晕做抗争的杜锦宁,嘴唇动了动,但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叹了一口气,转身出去了。
  杜锦宁在看到赵明月的那一刻,心忽然就放松了下来。
  赵明月要的是什么,她再清楚不过了。
  如果说,她还没拿到丹书铁券,今天这一出她自然会着急;现在丹书铁券到手,她倒可以跟赵明月开诚布公的谈一谈了。
  反正她的真实性别,赵晤那里也是要说的,与其让齐伯昆去说,损害齐伯昆在赵晤心中的信誉度,不如借赵明月之口转告。
  主动说,与被动被发现,性质完全不同。现代还有自首减刑的说法呢。
  敞轩的大门一直敞开着,只是杜锦宁刚才走到了里面坐下,那个香炉又离她太近,她才着了道。
  这会子香炉被掷出去,屋里又空气流通,眩晕的情况已好很多了。不过也不知那香里放了什么,她四肢竟然没有一点力气,只是虚弱无力坐在地上,静静地看着赵明月,等着她先开口。
  赵明月走到她面前,在她的面前席地坐下,算是跟杜锦宁平起平坐了,而不是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居高临下地跟她说话。
  她垂着眼敛看着地面,并没有看杜锦宁,声音也是低低的:“你知道几个大世家打算以各种手段,把你强抢回去跟他们家的姑娘成亲吗?”
  杜锦宁瞪大了眼睛,适时地表现出惊讶之色。
  她并不知道世家的打算,但这不妨碍她能猜测出来。最重要的是,齐慕远从昨儿个起就一直在做这个事情,想挑动世家对她下手,好把她失踪的锅栽到世家头上,激化矛盾,以达到清除敌对势力的目的。
  虽然这样做有些冒险,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世家以为他们会在杜锦宁没有防犯的情况下会着他们的道,但他们自己同样是没有防犯的,并不知道齐慕远紧紧地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齐慕远自打从翰林院出来执掌特务机构起,就一直在向世家进行渗透;而在进京考进士之时,杜锦宁就在做这件事了。她打入内部的人数比齐慕远的少,但因为潜伏的时间长,比特务机构的人更接近中心,更容易获得一手消息和左右有些人的举动。
  所以,杜锦宁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完全可以一试。
  她虽然很谨慎很惜命,但当初敢女扮男装参加科举,骨子里还是有点疯狂的冒险因子的。在感觉有一定的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她很敢放手一搏。
  赵明月看到她吃惊,很显然并不知道这个消息,心里不免有些得意。
  她道:“我不知道在进静王府之前有没有人去试探你,但你一会儿踏出静王府,肯定就会有人找到你头上,以或软或硬的手段逼迫你。”
  她顿了顿:“而我皇兄,为了整个社稷与亲人的安危,即便有心护着你,也无可奈何。”
  她抬起漂亮的眼眸,看向杜锦宁:“所以,我以为,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如跟我成亲。否则不管你怎么样,都难有安生日子过。除非你愿意娶张家贵女,做世家的女婿。”
  她将下巴抬起,露出个傲慢的姿势:“好歹我俩认识,我还真心喜欢你。你娶她们,不如娶我。”
  说着这话,她紧紧地盯着杜锦宁,一瞬不瞬,生怕错过杜锦宁的一丝表情。
  杜锦宁是真真正正地被感动了。
  如果她是个男子,她一定会娶了赵明月的。
  赵明月真是个很好的姑娘,对她又情根深种,她是修了多少年的道才能获得她的一片真心呢。
  “谢谢你,在这种情况下,还愿意跟我成亲。”她真心实意地道谢。
  她正要往下说,就听赵明月激动地伸出了手,挡在了她的面前:“不要说但是。”说着,忽然扑了过来,一把搂住了她。
  “……”卧槽。
  感觉到赵明月浑身都在颤抖,却仍十分坚定地伸出手来想要扒杜锦宁的衣服,杜锦宁就满头黑线。
  “我不能娶你,因为我是女的,跟你一样。”杜锦宁赶紧声明。
  赵明月的手停了停,她抬起眼来,给了杜锦宁一个“是你蠢还是我蠢”的眼神,手下未停,继续解杜锦宁的衣服。
  刚开始时她的手还颤抖。可杜锦宁说完这句话后,她竟然神奇地镇定了下来,手脚比刚才更麻利了,直接将杜锦宁的外衫解了开来,又动手去解她的中衣。
  杜锦宁都快要哭了。
  艾玛,赵明月这是想强暴她吗?可她是断袖,不是百合呀。
  “我真是女的,真的,骗你是小狗。”杜锦宁勉力抬起手来,挣扎着想要脱离赵明月的魔爪,“真的,我是女的,我发誓。”
  “你不用说了,我是不会相信的。”赵明月拔开杜锦宁的手,奋力将她中衣的带着解开,“从今儿起,你就是本公主的人了,不从也得从。”
  现在正是农历六月,最炎热的天气。杜锦宁只穿了两件衣服,外面一件官朝,里面一件中衣。现在中衣被赵明月解开,她贴在胸前的那块猪皮做的假胸就露了出来。


第816章 相信了吗?
  两人都一僵,赵明月的手一下子放松下来。不过瞬间她又抓了回去,挑着眉得意扬扬地看着杜锦宁:“想骗我,没门。”
  当初给杜锦宁做猪皮假胸的那个老头,是勾栏里的奇人,能把这块猪皮做得以假乱真。假皮跟真皮的连接处就在脖子下面和两腋及两侧,杜锦宁平时都会细细地描补一番,再扑上粉,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本来她现在发育越来越好,有两个馒头在,就是上面捂上假胸,仍能看得出她胸肌发达得有些异常。为了这个,她将胸往下到腰部的地方都垫高了些,让其过渡自然,这样就看不出来了。
  今天是个注定要发生大事的日子,杜锦宁假扮得比平时更仔细。再加上赵明月并不好意思往杜锦宁仔细身上看,自然看不出破绽来,只知道杜锦宁的胸跟女子不一样,完全不相信杜锦宁刚才的话。
  “……”
  虽然赵明月是女子,看的还是个假胸,但杜锦宁还是浑身不自在。正尴尬呢,听到这话,她一阵无语。
  她抓起两襟拢起来,对赵明月道:“你去把门关上。”
  赵明月这一回没有拦着她拢衣服,不过也没动,仍一脸高傲地微扬着下巴,给了杜锦宁一个鄙视的眼视:“你又想打什么鬼主意?我告诉你,这四周都是我的人。你那个下人,早被迷晕了抬出去了。你就算打鬼主意也逃不掉。老老实实从了本公主,自有你的好处。”
  “没打鬼主意。”杜锦宁道,“咱俩办事,你总不想敞开着门让人看到吧?羞不羞?”
  赵明月顿时红了脸。
  不过她死要面子,刚才扒杜锦宁衣服时内心都窘得要命,仍装出一副豪放女满不在乎的样子,这会子就更豁出去了。
  她扬着下巴道:“这有什么可羞的?她们都是我的心腹宫女。”还斜睨了杜锦宁一眼,“便宜你了。”
  杜锦宁哭笑不得。
  赵明月心一横,又去扒杜锦宁的裤子。
  杜锦宁一急,赶紧死死地揪住裤头,道:“我自己来,我自己来。你去关门。”
  赵明月也不回头,直接高声喊道:“宝瓶,宝瓶,过来帮我把门给关上。”
  外面“咚咚咚”跑过来一个宫女,目不斜视地伸手把两边门给拉上了。
  赵明月得意地看了杜锦宁一眼:小样,哪怕你奸似鬼,老娘也不上当。
  “我反正跑不掉,你就算用强,你强得了我吗?”杜锦宁仍然死拽着裤头不放,“我自己来。”
  赵明月想想外面都是自己的人,还真不怕个被下了药的杜锦宁跑了,便放了手。
  杜锦宁没有脱裤子,而是把中衣又敞开了。
  见杜锦宁主动,赵明月反而不好意思了,两颊微红的别开了脸去。想了想,就想伸手解自己的衣服。
  “呃……你别急,先别脱,我给你看样东西。”杜锦宁差点没被赵明月的动作雷死。
  她要是任赵明月也解了衣服,等一会儿知道她是个女的,赵明月定然恼羞成怒,还不定怎么恨她呢。反正她灵魂是现代人,开放很多,就当在游泳馆冲澡换衣服了,当着赵明月脱个衣服给她验明正身也不打紧。
  赵明月再大方,被杜锦宁一句“你别急”也说面红耳赤。她干脆不动了,转过身来看着杜锦宁,想知道杜锦宁是不是又出幺蛾子。
  杜锦宁在锁骨处摸了半天,这才摸到口子,稍稍用力一扯,假胸就缓缓从她身上剥离开来。
  假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