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燕南归-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得不问。”萧四爷坐的笔直,看着不远处的白从简,神情更是凝重。
其实在这门亲事之前,萧四爷便从其他大人的嘴里得知一些关于白家的事情,他当时极度的讨厌白清,导致看白从简的目光,也带了几分挑剔。
白清明显是想利用自己的女儿,还惹了那么多闲话出来。
作为白家如今的家主……白从简怎么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所以,尽管许多人都说白从简深不可测,他却以为他们是在夸大其词。
一个连庶支出来的孩子都管不了的家主,能有什么本事?
直到他见到了白从简后,才对眼前的人开始改观。
白从简容貌生的隽秀,因为常年都笑着,所以看起来十分的和蔼,像是十分好说话似的。他温和有礼,却也知进退……
明明是个看起来年纪轻轻的少年,却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
“我想知道,白家是否……有私兵?”萧四爷问。
他话音刚落,坐在屏风后的文忠礼,差点气的从屏风后跳了出来,指着萧四爷大骂,问他是不是没脑子。
这种话能随便问?
而且,就算问了,谁又能回答。
在大楚的律法里,无论是谁都不能拥有私兵,除非是陛下特许。否则,会被扣上忤逆大罪……轻则流放,重则满门抄斩,谁都不会例外。
律法上写的清清楚楚的东西,萧四爷又怎么会不知道?
既然知道,那么这个愚蠢的东西,居然在白家问出这种问题。
白从简显然也没想到萧四爷会问他这样一个问题。
他苦恼的笑了笑,依旧和蔼地说,“伯父让我怎么回答呢?”
萧四爷自然知道自己的唐突,他低着头说,“作为臣子,我本不该怀疑陛下。可是……我也不愿意相信你会生了忤逆的心思。”
“若是白家真的有忤逆之心,当年就不会从官场上退出来,也不会放弃手里的兵权。”
“所以,我不相信。”
萧四爷一字一句说的无比缓慢,“我不相信,没有用。陛下是相信的……我今天之所以会问你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我想从你这拿到什么,而是因为大楚。”
“我不是个好臣子,也不是什么好父亲。”萧四爷苦笑,“但是我却明白,有些人,不该死。”
萧四爷双手握拳,像是受了什么刺激似的,“你可知前些日子,蒋家收留了不少流民的孩子?”
白从简叹了一口气,“我知道。”
他当然知晓这个,他还知道更残酷的事情。
“其中有个孩子,我陪夫人在京郊买花的时候,曾见过她。”萧四爷说,“那个孩子生的乖巧,我夫人还拿了些典型给她。夫人本来想带她回府,后来却得知蒋家人愿意收留她。我夫人不好说什么,便又给了那个孩子一串佛珠,说是希望佛珠能保佑这个孩子!”
结果……
结果昨日,他从御书房出来头,脑海里一片混乱。
他抬起头,看着不远处脚步匆忙的两位道童,又想起方才道人身上的血腥味,便跟了上去。
结果,萧四爷在炼丹房的角落里发现了这串佛珠。
因为他是习武之人,脚步轻缓,所以那道童也没发现他跟了过来。
道童在收拾残留在地上的枯叶后,便低声对身边的人说,“前些日子送来的孩子,都没了……哥,你说我们会不会也被丢进那些炉子里,变成丹药啊?”(未完待续。)
正文 265:出兵(4000字大章)
“休得胡言乱语。”稍大点的道童,捂住了身边孩子的嘴,“若是被师父听见了,你可真的要随他们去了。”
稍大点的道童的力气不小,几乎是拖着那个说错话的孩子离开了角落,留下了一地还未来得及清扫干净的枯叶。
萧四爷站在角落里,目光失神。
即使很久以前他便知道那些妖道蛊惑人心,却依旧固执的相信,万启帝只是一时被小人蒙蔽了双眼,绝对不会做出那些天怒人怨的事情。
可现在他才知道,这不过是自己的自欺欺人。
万启帝怎么会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那些……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
萧四爷还记得在京郊遇见的那个丫头,穿的虽然破烂,却是个十分有善心的孩子。即使顾氏给了她不少吃食,她也没有立即狼吞虎咽填饱肚子,而是转身递给了身后的弟弟。明明瘦如柴骨,却依旧想着弟弟是否吃饱、穿暖。
可就是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却因为妖道们妖言惑众而消失了。
她又做错了什么呢?
“那孩子被蒋家收留了,但身上的东西却出现在宫里。”萧四爷握着茶盏,用足了力气,“那孩子怕是,进了丹炉里了。”
草菅人命。
即使是帝王,也不该如此任意妄为,难道万启帝就不怕激起民愤吗?
白从简闻言,神情里意外的出现了几分动容。
旋即,白从简又悄然叹息,“这些事情,我知道。想必伯父也知道,在东夷那些部落里,莱夷族是最不喜欢和外界开战的国家。但是,这不代表莱夷族会惧怕外人和他们开战。莱夷族人擅制药和解毒,这些年来,一直休养生息……他们会对大楚开战,为的就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东西,并不是什么宝物,而是能让国破人怨的存在。”白从简声音轻缓,“只是陛下怕是不愿意奉还的。”
万启帝想要长生不老。
萧四爷手里握着的茶盏,在此时“咔”的一声碎裂开来。
茶水顷刻间打湿了他的手,而锋利的瓷片,更是如刀锋便锐利。似乎,只要他再用一点力气,便会划破他的掌心。
在一侧的白从简皱眉,“伯父,您是想亲自领兵出征吗?”
没有人比萧四爷更清楚,那些妖道是如何蛊惑人心的。
那些孩子和年轻貌美的女子,都会成为炼丹炉子里的灰尘。
萧四爷至今都还记得,自己在深山里救出顾氏的时候,一路上看到几堆高高的白色粉末里,掺杂着人骨。即使在白日里,他依旧觉得阴风刺骨,宛若在地狱里一般。
他是个军人,并不是没有见过这种场面。
只是,军人也有自己的原则。
对老弱妇孺,皆不会痛下杀手。
“我想亲自带兵出征,但是……”萧四爷淡淡地说,“我这次前去,并不是想和莱夷族开战,而是想弄清楚一些事情。”
说完,他又嗤笑,“我并不是什么好臣子。”
一个好臣子,即使粉身碎骨,即使家破人亡,即使会在来日的史书上留下最可怕的一面,也断然不会背弃君主。
萧四爷自问自己做不到。
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楚边境的百姓受苦,也觉得这件战事来的匪夷所思,他必须要亲自去查探清楚。
他更希望万启帝能真心悔改,不要再沉迷在那些丹药之中。
“伯父如果想去,便去。”白从简沉吟,“不过,伯父这一去,务必要多加小心。这件事情,应该不是莱夷族主动开战那样简单。”
萧四爷点头,“我知道。”
萧四爷从袖口里拿出帕子,将手上的水痕擦拭干净,过了一会又说,“若是我这次前去出了什么……”
“不会出什么事,你会平安归来。”白从简打断了萧四爷的话,“一定会。”
他的声音并不宏亮,唇畔也是挂着一抹随意的笑,但是明明是这样的一句话,萧四爷却愿意相信。
若白从简身子并不是如此的虚弱,那么该多好?这样,他把女儿萧子鱼送到白从简身边,也安心了。
然而世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十全十美的。
萧四爷低下头,“但愿如此,不过……”
萧四爷沉默了许久,又缓缓地说,“陛下一直认为白家有一支军队,也相信你有忤逆之心,所以,你好自为之。”
这段日子,萧四爷也明白了,万启帝愿意重用他,其实是有原因的。
他知道这个丹药方子的存在,也知道丹药方子里的大部分内容。
万启帝不愿意被人知道这个丹药方子的存在,万启帝恨不得将知道这个方子存在的人,都诛杀的干干净净……而萧四爷会得知这个丹药方子,纯粹是意外。
他是那群人里,唯一一个活下来的将领。
而且,萧四爷感觉自己会活着……是有人在暗中帮助他。
否则,为何就他活了下来?那些比他伤势轻的将领,却早早的去了。
这个人是谁,萧四爷暂时还猜不出来。
起初万启帝在得知了他知道丹药方子的事情后,其实是想夺走他的性命的。后来万启帝没有动手,是因为这个方子里的药引,并不好寻找。
万启帝不能出宫,而锦衣卫和万启帝之间,看似关系密切,但是实际上,万启帝对这群人,却不是十分的信任。再加上,锦衣卫如果有大动作,必定会被外界知晓。
因为这大楚的百姓都知道,这群人做的事情,便是皇帝的旨意。
他们,是万启帝的手中最锋利的长剑。
万启帝想要悄悄的寻找药引,就必须让人知道这个丹药方子的事情……故而,万启帝想了许久,才决定用萧四爷。
因为萧家没什么背景,也不是什么大贵族家族,他若是抬举萧四爷,那么萧四爷必定会为他卖命。
然而万启帝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两件事情。
其一是,萧四爷对权势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连兵部尚书的职位,也吸引不了他的注意。
其二,便是,萧家居然和白家联姻了。
这下,万启帝更是头疼了。
他起初以为白从简对萧家,只有拉拢的意向,白从简想要的,是萧四爷的帮助。
却不想白从简看中的是萧四爷的女儿。
万启帝本就是个疑心病很重的帝王,即使当年白家人弃官从商,而且还放弃了手里多年的兵权,依旧不能让万启帝内心觉得安稳。万启帝和先帝文泰帝一样,从未彻底的相信过白家。
哪怕文泰帝曾将自己最心爱的丹阳公主下嫁到白家,也不过是权衡之计。
在万启帝得知白从简要娶萧四爷的女儿的时候,起初十分的震惊,差点摔了手里的东西。不过很快,他又彻底的冷静下来了。
于萧四爷而言,萧子鱼不过是个女儿……
一个微不足道且不能继承家业的女儿。
所以……万启帝答应了这门亲事,也是有原因的。
万启帝希望萧四爷亲自告诉萧子鱼,多注意白家的人的动静,就如当年的丹阳公主一样,将白家人看的牢牢的,不许白家做出什么背叛大楚的事情。
萧四爷并不知道昔日的丹阳公主做了什么,只是很不喜欢万启帝这样利用自己。
他在边疆多年,一心为大楚,无非是希望大楚能安宁,而妻女不再受苦。
如果妻女都护不住,那么他拥有再多的权势,又有什么用?
这段日子,萧四爷从未和萧子鱼提起过,万启帝的吩咐。而且,更是拒绝了万启帝要让他去兵部任尚书的提议。
他宁可带兵出征。
“多谢伯父。”白从简诚恳地回答。
萧四爷叹了一口气,起身便和白从简告辞。
等他一离开,文忠礼便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文忠礼皱着眉头,本来整齐的衣袂,也不知在何时被他握在掌心里,有了一些皱纹。他看着放在桌上已经被萧四爷捏碎的茶盏,薄脆的瓷器,在秋日的光线中,泛着剔透的光。
“小爷!”文忠礼说,“我知道你担心萧将军,可是……你不能调遣人去护他。”
白从简闻言笑,“我并没有打算动用白家的人,我有别的法子。”
白从简说完,又问,“我让你们准备的兽皮,可都准备好了?”
文忠礼扯了扯嘴角,他没想到白从简这个时候居然还和自己转移话题。
“准备好了,从姑苏那边带来的虎皮、豹皮,都在。”文忠礼说,“小爷是打算入冬了卖掉吗?”
这些东西白从简囤了许多年,连他和慕百然都帮着白从简一起收集兽皮,只是兽皮这种东西,虽然可以买到,但是想要大批的购买,却是十分的困难。
文忠礼想,白从简大概是想垄断所有的兽皮,卖个高价钱。
毕竟,白家人要吃饭,白家的下人们也需要银子过冬。
“卖掉?”白从简摇头,“这些能值多少银子?卖了做什么?”
“留着它们,有大用处。”
………………………………………………
彼时,萧四爷从白府出来后,又去京郊买了几盆山茶花,拿回去哄顾氏开心。
夜里,萧四爷也和顾氏提起,自己可能会领兵出征的事情。
萧四爷本以为顾氏会不知所措的哭泣,然而却没想到顾氏淡淡地说,“你想去,我不阻你,只是……你一定要保重自己,平安的归来。”
萧四爷是习武之人,又是男儿身,志向自然远大。
顾氏知晓丈夫心里想什么,也知道自己不该如此束缚他,即使她的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却也不想因为自己的私心,而让丈夫不开心。
“小茴。”萧四爷翕了翕唇角,“我一定会好好的,你放心。”
“小茴,是我对不住你,我失言了……我之前说会好好陪着你,现在却又离开你身边,去了边境。”
“对不起。”
顾氏淡淡一笑,“你我夫妻多年,我怎么会不知你心里想什么?若不是迫不得已,你又怎么会亲自去边境。应景,不用和我说对不起。你对我很好。”
她,向来知道知足。
“我是个妇道人家,很多事情我帮不到你。”顾氏有些愧疚,“我能做的,便是站在你的背后……”
信任你会大胜,会平安的归来。
萧四爷眼眶微红,搂着顾氏不再言语。
此生,他又何其有幸。
因为得到了顾氏的理解,萧四爷在第二日清晨早朝后,便对万启帝说了自己的想法。
万启帝微微挑眉,握着墨玉玉佩的手,又紧了紧。
他盯着不远处的萧四爷,苍老的神情里,露出了几分不常见的精明和疑惑,“爱卿,虽说你在边境多年,也熟悉各种战事。但是,这次的莱夷明显是有备而来,你真的有信心好好的归来?朕不希望,朕送你的棺木,会在不久后,被你用上。”
万启帝看似关心,而言语里却带了几分威胁。
他赐给萧四爷棺木,本就不是什么好心。
他只是希望这副棺木能好好的提醒萧四爷,他能给萧四爷高高在上的位,也能随时将萧四爷送入这副棺木之中。
“陛下!”萧四爷跪在万启帝的身前,“臣有信心能让莱夷族退兵,请陛下下旨让臣亲自领兵吧!”
万启帝冷冷一哼,“信心?”
万启帝在帝位多年,并不是第一次见到萧四爷这样不识抬举的人。
当年的文家,也是如此。
不过,文家到了最后,也得到了属于他们的惩罚。昔日那样被人注目的文家,不一样在他的手里化成了虚无。
“你真的想清楚了?”万启帝的声音并不友善,他看着萧四爷的眼神,更是冰冷刺骨。
于万启帝而言,萧四爷的确是一枚不错的棋子,身手不凡而身边也有不少忠心的侍卫。
可惜就是太喜欢自作主张。
阳关道不走,非要走独木桥。
“臣,想的很清楚了。”萧四爷跪在地上,“臣想护大楚的安稳,这是臣该做的。”
“既然你这样说,那朕若是不成全你,是不是显得朕太一意孤行了?”万启帝笑,“那朕就给你三万大军,让你亲自带去郡城吧!”
萧四爷闻言,惊的抬起头来看着不远处的万启帝。
三万大军?
若他没记错的话,莱夷族这次带的兵力,比万启帝给他的兵,多了两倍还有余。
万启帝这和让他直接去送死,有什么区别?
不……万启帝不止想让他死,若是他战败丢了这三万大军,那么会倒霉的人不止是他,还有他的妻儿。
“怎么,萧将军犹豫了?”万启帝看着萧四爷,若有所思,“原来,你也有胆怯的时候啊,朕还以为你真的什么都不怕呢?”(未完待续。)
正文 266:决定
什么都不怕?
这世上又有谁能没有弱点呢!
他萧应景不过是凡夫俗子,自然也有软肋。
——他的软肋,便是妻女。
“朕年轻的时候,也和你一样,不相信很多事情。”万启帝道,“可是后来朕才知道,人会活着,无非靠着无边的贪欲。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所谓的知足。那些所谓的满足,也不过是自欺欺人。”
万启帝年轻的时候,闲来无事也曾喜欢弹琴、煮茶,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
只是后来,却慢慢的变了。
只有拥有权力的人,才能谈胜败,才能不被人掌握在手里。
“朕是大楚的帝王,能凭一己之力,为万民们维持轶序。”万启帝说,“在这浊世中,能安稳渡日,便是百姓们想要的结果。然而,百姓们能要的,朕却不能……朕要惩处贪官,要修葺黄河河道,在天灾来临的时候,朕又要考虑怎么去救济难民,让这大楚的河山更加的稳固。每一日,朕都要重复着做许多的事情,但是没有一件,是朕自己想做的。”
万启帝嗤笑,握着手里的墨玉玉佩,举高看了看,又继续说,“朕为他们做了那么多,他们难道不该对朕感恩戴德吗?”
万启帝说的理直气壮,似乎他屠杀了那么多无辜的孩子和少女,而这些人却该感激万启帝杀了他们?
他们的性命能为万启帝所用,在万启帝的眼里,是这些人的福气。
萧四爷闻言,眼神里闪过一丝戾气。
他不是读书人,也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是他很清楚一点——在其位谋其政。
帝王的确辛苦,但是却也拥有高高在上的地位,没有人敢反驳帝王的不是。
万启帝这话,简直就是强词夺理。
萧四爷双手藏在袖口里,紧紧的握成一团,而他却依旧不敢去看万启帝的眼神。
万启帝也不在乎萧四爷没有回答他的话,“朕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句话,上面说‘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朕认为,这玄鸟便是凤凰,知晓涅槃重生,生生世世不灭的法子。据说,当年莱夷族丢失了一枚玉佩,在遇热后会显现出玄鸟图腾。”
“朕想要得到这枚玉佩。”万启帝将里的玉佩往桌上一扔,他的力气极大,玉佩在接触到冰冷的桌面时,便生了出几道纹裂,“你如果愿意任兵部的尚书,便帮朕去找这枚玉佩。如果你不愿意,那么就去郡城吧……”
这便是万启帝给萧四爷的选择。
但是萧四爷很清楚,如果自己选择留在京城,任兵部尚书的职位,找玉佩只是第一件为万启帝做的事情。往后万启帝还会让他去寻找,这世上容貌出众且又干净的女子用来炼制丹药。如万启帝方才所言,人的贪欲是永远不会被满足的,而万启帝的对他的要求,依旧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他现在任了兵部尚书一职又如何?他的军功并不显著,根本不能让人臣服。
萧四爷沉默了许久,拿不定注意。
“朕自幼便没什么耐心。”万启帝眯了眯眼,“既然爱卿如此为难,那便领兵出去散散心吧。朕相信,你一定会想明白的。”
说完,万启帝便唤了李德全进来,送萧四爷离开。
萧四爷走后,李德全端了些茶水进殿内,“陛下,您用茶。”
“李德全你去炼丹房帮朕将己岚道长请来,朕有事和他商议。”万启帝想了想又说,“还有,让兵部的几位侍郎,在午膳后进宫。”
李德全领命,转身退了出去。
放在万启帝面前的玉佩,虽然没有碎裂开,却已经出现了纹裂。
劣质的东西,怎么比的上正品?
万启帝没有告诉萧四爷,当年莱夷族丢失的玉佩,其实是一枚墨玉玉佩,这枚玉佩据说是莱夷族神女的私人兵符,这兵符能调动莱夷族不少的兵力。可惜,当年在莱夷族的神女被烧死的时候,这枚玉佩便没了踪迹。
他叹了一口气。
他寻找了多年的东西,眼看就要触碰到了。
可是不知为何,万启帝却隐隐觉得,这次莱夷族突然进攻大楚,会让他失去一些东西。
彼时,从宫内出来的萧四爷却开始十分忐忑。
如他所料,万启帝像是要给他教训,并告诉他什么是皇权不可违的道理。不过几个时辰,万启帝的圣旨便从宫内传出,而兵部的大人们,也迅速的知道了萧四爷要亲自领三万精兵去边境抵御莱夷族进攻的消息。
万启帝还赏赐了从二品镇国将军的职位给萧四爷。
然而在兵部里的人又怎么不知道,这个镇国将军不过是个散阶,根本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权利。
还不如一个能手握兵权的参将。
兵部有位姓古的侍郎和萧四爷关系不错,他惊的不顾礼仪规矩,扯着萧四爷躲到了一个角落,“你是不是做错了什么,陛下怎么会突然下旨让你去边境?”
“是我自己和陛下请旨。”萧四爷对古侍郎没有隐瞒,“我只是想让边境的百姓不再受苦!”
“哎哟我的大将军……”古侍郎急的跳脚,几乎红了眼,“莱夷族守在郡城外的兵力,足足有差不多七万人啊!你领三万人过去,不等于送死吗?前几日,尚书大人还同我说,等他辞官后,这尚书的位子,肯定会是你的。你怎么会如此的想不开,非要往危险的地方去。”
古侍郎在兵部多年,曾听闻过萧四爷百步穿杨的箭法,对此也十分的敬佩。
所以,此时的他是真的担心萧四爷在战场上出事。
即使古侍郎知道萧四爷善战,却更清楚莱夷族兵力上的压制。
七万人对三万人,大楚必败无疑。
万启帝向来器重萧四爷,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为难萧四爷呢?
古侍郎想不明白,却也不敢主动问萧四爷,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萧将军你听我一句劝,无论陛下让你做什么你都要答应。君臣君臣,有君才有臣……”古侍郎叹了一口气,“你若是出事了,你的夫人和孩子怎么办?你的长子还未娶妻,你的女儿也刚刚定亲,你怎么舍得不管他们!”
(PS:2016年的最后一天了,谢谢亲们还在一直看小悟的书,非常感谢你们!新的一年,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事顺心,越来越漂亮!另,也希望在2017年,还能看到你们在小悟书评区出现!感谢,曾经陪伴过我每一日的小天使们~)(未完待续。)
正文 267:他和白家
君臣之间,只有臣服和忠诚。
古侍郎明白,萧四爷和他们这些人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这个人为人太过于正直。
但是,过刚易折。
这样的人根本不适合在官场上逗留。
萧四爷的身手不错,尤其是他的箭法,在大楚更是独一无二。古侍郎不忍心,看着萧四爷就这样背负着本不该有的罪名,成为大楚的罪人。
三万精兵?
若是萧四爷真的败了,也不知来日京城里会传成什么样子。
到时候万启帝想要怎么处置萧四爷,都不会有人有异议!不过,萧四爷到底是做错了什么,以至于万启帝如此的愤怒,像是失了理智似的。愿意拿出三万的兵力给萧四爷陪葬,让萧四爷的成为大楚的千古罪人。
古侍郎见萧四爷不开口,又说,“将军,你一定要多想想,你的初衷是什么!我不希望你,白白的送死!”
“怎么会是送死?侍郎,你的想法太有意思了!”
突然,有少年的声音传了过来。
古侍郎吓的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身后的大树上,蹲着一个握着树枝的少年。
少年生的俊朗,嘴里咬着不知从哪里摘下来的狗尾巴草,一脸笑意。
即使古侍郎再没有眼力劲,在此时也立即猜测到了少年的身份。
他立即跪在地上,“臣,见过八皇子!”
古侍郎说完话后,掌心里冷汗淋漓。
八皇子周隐竹是何时出现的?他居然一点也没有发现,身边有动静!
虽然,古侍郎一直曾听闻周隐竹是个吊儿郎当的人,根本不像是个皇子。不过仗着蒋太后宠溺罢了。这位八皇子在众位沉稳的皇子里,显得鸡立鹤群。
每次听闻八皇子的周隐竹的消息,肯定都是周隐竹又做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只是,无论周隐竹多么的喜欢闯祸,但周隐竹依旧是皇子,是高高在上的人。
古侍郎想到这里,赶紧伸出手去扯了扯萧四爷的衣衫,示意萧四爷给周隐竹行礼。
萧四爷反应过来,双手作揖,“臣,见过八皇子。”
“两位何必如此见外。”周隐竹从树上跳了下来,目光却依旧落在萧四爷身上,“我听闻萧将军的箭法出众,被人誉为百步穿杨,不知萧将军可否愿意赐教!”
萧四爷皱眉,没有立即回答。
和众位大臣一样,萧四爷也不喜欢这位,不知礼仪规矩的皇子。
他也曾在御书房亲耳听闻万启帝训斥八皇子,跟着道长们学炼丹,结果却将丹炉给掀了的事情。
为此,万启帝气的摔了他自己最喜欢的砚台。
在一侧的古侍郎见萧四爷的倔脾气又犯了,气的又扯了扯萧四爷的衣袂。
萧四爷不好意思违背古侍郎的好意,点头,“臣愿意!”
“那就随我来吧!”周隐竹吐出口里的狗尾巴草,双手将袖口挽起,“萧将军千万别让我。”
说完,他也不顾萧四爷是否愿意跟上来,便朝着不远处的围场走去。
在暗处的双天也迅速的出现在众人眼前,快速的跟上了八皇子周隐竹的脚步。
双天见周围没人,皱着眉说,“八皇子,若是被小爷知道了,你又乱来……那他肯定会让你,在太傅大人哪里,在学几个月的琴!”
前段日子周隐竹又被白从简教训了一顿。
周隐竹在赌坊里输了银子,又不敢问太后和陛下要,便去白府找白小爷,结果他人刚走到,白小爷的目光便放在了不远处的门栓上。
幼年的周隐竹被白从简拿着门栓教训的次数太多,导致现在的白从简一看门栓,周隐竹便会浑身哆嗦。
这次也不例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