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乖,叫夫君-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第一次觉得这样的岑璋有些陌生。
“……太子哥哥,你怎么了?”她小心翼翼地问他。
岑璋缓缓回过神来,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没什么,你若当真不喜欢,我便不让你为难了,咱们还如往常一样,你见了我也不必觉得不自在。不管怎么样,我都还是那个最疼你的太子哥哥不是?”
“太子哥哥当真这样想吗?”他的转变太快,漪宁莫名觉得有些不安,尤其想到他方才的神情,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岑璋却只是很温和地冲她笑笑,抬起食指刮了刮她的鼻端,语气里满是宠溺:“自然是真的,太子哥哥的话你还不信?好了,父皇召见不能耽搁,我就先走了。”
说完,笑着转身离开,仿若早把之前两人的对话抛在脑后一般。
漪宁默默盯着他的背影凝神片刻,一时间也没了射箭的兴致,只随手将方才岑璋递还给自己的弯弓扔在一旁,重新寻了块空地坐在草地上,又瞧见旁边摆着的茶水,自斟一杯缓缓饮着,平复心情。
邵稀和穆妧见她停下来,便也携手走了过来:“郡主怎么不练了?”说话的是邵稀。
她说完在漪宁旁边坐下,也斟了杯茶水,又往漪宁那边凑了凑:“郡主,方才太子殿下跟你说什么呢?”方才太子过来,穆妧和邵稀二人自觉避远了,故而并没听到两人的谈话。
不过她小心观察了两人的表情,隐隐约约有个猜测。二哥不在,她得帮二哥看着点儿才是。
邵稀问起这个漪宁只觉得一阵不自在,撇过头去把玩着手里的青瓷盏:“问这个做什么,不过随意聊了几句。”
邵稀眯着眼睛笑了笑:“郡主不说我也猜得到,方才太子殿下柔情蜜意的表情那么明显,任谁瞧不出来?不过,我看殿下后来神情又有些不太对,郡主是不是说了什么拒绝的话?”
漪宁瞥眼看她,抬手在她额头上弹了一记:“你何时脑袋瓜子会分析问题了?”
邵稀颇有些不服气:“郡主这是什么话,我聪明着呢,阿妧你说是不是?”说罢,她转而问旁边的穆妧。
阿妧默默在旁边坐着,神情有些恍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骤然被邵稀扛了扛肩膀,她回过神来,微微一笑,困惑地问:“怎么了?”
漪宁看她有些心不在焉,打量她片刻:“怎么了,你有心事?”穆妧一直是那种文静贤淑的姑娘,平日里话不多,因为生活环境简单的原因,心思单纯,其实也是有些藏不住事儿的,但凡有什么心事总挂在脸上。
穆妧被漪宁问得颇有几分心虚,她顿了好一会儿才笑道:“也没什么,只是在想你的终身大事究竟是如何考量的。你与太子也算青梅竹马的,太子殿下也对你颇为关照和疼惜,你当真不想嫁给他吗?”
说到这个事漪宁沉思片刻,轻轻摇摇头:“太子哥哥的确对我挺好的,不过我倒觉得如果我们俩一直做兄妹感情才会一直这么好。否则,他日后有佳丽三千,我和他之间的那份情意早晚会被消磨殆尽的。”
邵稀和穆妧都是她的知心好友,对她们说这些漪宁也觉得无所顾忌,心里怎么想也就怎么说出来了。
穆妧看着她,略想了想:“或许吧……”
邵稀忙插嘴:“我也觉得挺好的,这样我二哥才有机会嘛。对了郡主,我二哥上次不是飞鸽传书给你了吗,你可有给他回信?”
“回信?”漪宁摇了摇头,她看了信还需要回信给他吗?她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收到书信后直接就把鸽子放走了。
说起这个她倒是想起来了,她初将鸽子放走之时那信鸽还围着她转悠了好久,当初她有些纳闷儿,如今再想来兴许便是那信鸽等自己回信呢。不过后来她当真没有要回信的打算,鸽子也就自己飞走了。
邵稀却是吃了一惊:“不会吧,郡主没有回信给我二哥?信鸽千里迢迢飞这一个来回,只送这一封信多辛苦啊。”
“……我不知道写什么好。”漪宁默默捧着茶水,低头说着。不知怎的,如今想到自己没回信给他,竟莫名觉得有几分心虚。
“郡主,你的脸怎么红了?”邵稀突然冲漪宁伸出手来,又表情十分夸张的尖叫一声,“啊呀,还很烫呢。”
“别闹。”漪宁十分不自在地打掉邵稀的手,心里也是纳闷儿,好端端的想到邵恪之,她怎么还脸红起来了。以前也甚少这个样子的。
邵稀手肘支在膝盖上,双手托腮,对着漪宁满含深意地笑着:“郡主还不承认呢,比起太子,你明明就是更喜欢我二哥嘛。”
漪宁灌了自己一杯凉水,没好气地看她一眼:“你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吗?”这话虽是在反驳她,可漪宁心里也是存了疑窦的。
喜欢一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莫非就像自己现在一样,想到邵哥哥会不自觉的脸红心跳?
可是这感情怎么来的莫名其妙,以前也没觉得什么啊。似乎自从他飞鸽传书之后,就变得不一样了。
邵稀却不知道她的那点子心思,仰脸道:“喜欢一个人什么感觉,我当然是知道的。就像我对三皇子一样,一天看不到他就觉得想念,看到了就觉得很开心很幸福。他跟我说话的时候,我觉得比吃了蜜枣还要甜。有一次听说他生病了,我还食欲不振了好久好久呢。”
她这般说着,目光却看向了远处马背上的俊美男子。
邵稀现在最喜欢下午的骑射课了,因为霍先生不仅教二公主和安福郡主,大皇子和三皇子也是由他教习的,大家同处在校场上,她可以时时刻刻看到他。
这种感觉真好。
她正这般想着,马背上的男子突然回了头,阳光斜打在他白皙的脸上,英俊挺拔,举手投足间皆是优雅矜贵,让人心上欢喜。
漪宁瞧她这花痴的模样,无奈摇摇头。又见穆妧一直不言语,如今听到邵稀的话似乎若有所思的模样,突然问她:“阿妧呢,阿妧觉得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92章、感动 。。。
穆妧没料到漪宁居然会突然问自己这个问题; 她默了好一会儿,目光顶着眼前青绿的草坪,缓缓道:“有他在时; 你的目光会不自觉地追随他而去; 他无意识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你的心魂; 让你牵肠挂肚,胡思乱想。他若是没在,你会在寂静无人时默默想起,然后很满足的微笑。”
说到这儿,她停顿了好一会儿; 悠悠然继续说:“我觉得喜欢一个人未必就要天长地久; 只要每天看着他开开心心; 无忧无虑的; 便觉得是一种幸福。”
漪宁早觉得穆妧心里藏了个人,如今又见她说话时如此语气神态,似乎每一句都意有所指,不由得莞尔一笑:“却不知……阿妧口里那个让你牵肠挂肚; 牵动着心魂的人又是谁呢?”
穆妧原本还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 却没料到漪宁突然问自己这么一句,她神情略微怔住; 扭头看她时; 却见安福郡主此刻正笑意盈盈打量着自己。
一股莫名的心虚涌上来,她双颊染上一片粉色,躲闪着避开她的目光:“哪有什么牵肠挂肚之人; 郡主莫要取笑我,也有损姑娘家清誉。”
“这有什么要紧的?”漪宁看了看周围,“此刻便只有你我三人,无论说了什么话也不过你我三人晓得,自不会被旁人听了去。”
邵稀也被勾起了好奇心,摇晃着穆妧的胳膊:“穆姐姐心里的人究竟是谁,就跟我们两个说说呗,咱们是什么交情,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当真是没什么人的,你休得瞎说。”她双颊滚烫,随口嗔了邵稀一句,却没敢去看漪宁的目光。
漪宁只默默望着她,细想着她平日里那些细微的变化,只觉得恍惚间自己似乎猜测到了什么,却又一时间不敢相信。
见她不肯言说,漪宁也不好再问,转而看向远处的二公主岑锦瑶。
她今日穿了件橘色的束身骑装,聘婷绰约,风华万千,此时拿了弯弓骑在马背上,颇有几分英气。
不过,她此时却并未专心练习骑射,而是目光落在不远处认真擦拭着一把长剑的霍先生身上。因为隔得远,漪宁瞧不见岑锦瑶此刻脸上的表情,但隐约能猜得出什么。
刹那间她意识到,在不知不觉间大家都已经长大了,再不是曾经懵懵懂懂,纯粹天真的年纪。
——
南苑
因着岑璋和漪宁最近几日怪异的变化,皇后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暗地里还是让金嬷嬷去打探了一下。
如今听说庆昭训去校场的事,皇后略蹙了蹙眉头:“好端端的,她去校场做什么?”校场是皇子公主们的习武之地,可不是她一个七品的小小昭训该去的地方。
金嬷嬷在一旁回着话:“具体的奴婢不知,只听闻带了一盒子点心过去,只是没一会儿便从校场出来了。不知是否惹了太子殿下生气,庆昭训从校场回到东宫后,便着人将一切东西收拾后搬去西边儿的跨院儿里住着了。”
“跨院儿?”
金嬷嬷回禀道:“东宫西面有座跨院儿,因就无人居住早已荒芜,是个清凉之地。太子殿下让庆昭训搬去那里居住,想必是因为她在校场上惹了安福郡主不快吧?”
皇后想了想,倒是没再问什么,只无奈叹了口气:“原只是个侍妾,前几日无端端抬为七品昭训,如今还没多久呢又被遣送至那样的地方,也不知璋儿是如何想得。”
银嬷嬷在一旁擦洗着桌椅,闻此忍不住接话:“说不定是太子殿下为了郡主,故意把庆昭训给遣走了呢?若是如此,倒也足见殿下待郡主的心意了。”
皇后听着银嬷嬷这话,若有所思,缄默未语。
时间差不多时,金嬷嬷和银嬷嬷一起去了小厨房做晚膳,皇后在屋里看了会儿书,忽听到轻快的脚步声,笑着把书放下:“走起路来跟跑得一样,也没个端庄的样子。”
这话虽然是在责怪,但还是宠溺的味道更浓些。
漪宁进了屋,对着皇后行礼后跑过去蹲在她身边,挽上她的胳膊,侧脸贴在她的臂膀上:“这是急着回来见岑伯母嘛,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矜持。对了,岑伯母今儿个在南苑做了些什么?”
皇后抚了抚她后背披散下来的青丝,柔声笑道:“能做什么,不过缝些衣服,看看书册子罢了。”她如今住在南苑,后宫诸事被顺熙帝交由乔德妃打理,平日不出南苑,自然是清闲得很,所做的那些事全然不过是打发时间罢了。
“我听闻今儿个下午你太子哥哥也去了校场,庆昭训也去了?”
漪宁诧异抬头,巴掌大的小脸儿看着皇后,十分的不敢相信:“岑伯母,你如今住在南苑怎么还什么都知道?”
皇后笑着拉她起来,让她在自己旁边的小杌子上坐下,这才道:“你岑伯母到底还是皇后,金嬷嬷和银嬷嬷在宫中多年想知道这些事岂会困难?我听闻庆昭训被罚去了荒芜之地居住,莫不是今日在校场上得罪了你?”
漪宁闻此倒是有些诧异,庆昭训居然被罚了?太子下得令吗?
若说得罪……其实也无非就是多了几句嘴,说上些意味莫名的话,若因此被罚了倒也不至于吧?
她兀自想着,只笑着摇了摇头:“我与庆昭训不熟,她自也没有得罪我什么,太子哥哥处罚她,许是因为旁的原因吧。”
皇后拉着她的手,想了想叹道::“璋儿是太子,自幼便住在东宫,平日里虽会去椒房殿里请安,但因为一直有太傅太师他们教导,我倒是鲜少教育他什么。他是储君,自是众星捧月,养尊处优惯了。说句心里话,这孩子平日里究竟想些什么,我这做母亲的也未必就摸得透彻。倒不比你,是真真实实在椒房殿里由我带大的。”
皇后这话说得倒是没错,太子为一国储君,身上背负着江山社稷的责任,顺熙帝又素来严苛,早年里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东宫跟随太傅念书的。后来年长些,他还要跟着顺熙帝学习料理政务,便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在漪宁的记忆里,小时候他虽然总会跑椒房殿里寻她玩,但总待不了多久。若仔细计较起来,还是她这个外姓人承欢皇后娘娘膝下的日子久些。
只是,却不知岑伯母今日因何对她说了这样一番话。
她尚在困惑,又听皇后道:“他身处高位,自然有处于高位的孤独和寂寞,这是旁人无可替代的,也是他自己应该承受的。正因如此,他宠幸身边的宫女一事,我虽然知道,却并未对此多加管束。毕竟,我不能在他身边时时照看,有个知冷知热的在身边到底是好的。”
听皇后娘娘这语气似乎是想说什么,漪宁便认真听着,没有说话。
“庆茹那丫头我见过几回,表面上看着柔婉可人,倒像个心细的。不过,那姑娘一届小小宫女既能让璋儿待她与众不同,必然也不是个心思单纯的。我之所以容她在东宫立足,不过是看她一颗心当真在璋儿身上,便且随了她去。”皇后这般说着,又看向漪宁,“只是,她未必是个安分的,今后好自为之也便罢了,如若因为你与璋儿之事对你不利,我也不会对她心慈手软。”
漪宁听得心上一阵感动,鼻头传来阵阵酸涩之感,面上却只是笑笑:“怎么会,我与她又不牵扯什么利益。”
皇后凝视她片刻,突然道:“前些日子你与璋儿不怎么说话,可是因为感情之事?”
漪宁垂下头去,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她可以义正言辞地拒绝太子哥哥,可面对疼惜自己的皇后娘娘,她不知道该怎么说。
皇后看出了她的挣扎,其实又有什么不明白的呢?她也是从姑娘家走过来的,阿宁的小女儿心思她约莫也能猜出个大概,便也没再逼问,只是笑着拍拍她的手:“其实你还小,婚姻之事本不必如此着急,璋儿虽是太子,却也未必便是最好的,阿宁这么优秀,总得再挑挑看看。”
漪宁看着这个处处为自己考虑的岑伯母,眼眶红红的,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其实与她而言,处在这深宫之中,能遇到皇后娘娘这样的人照顾着,她觉得也是一种福分。
看她这般似是要哭了的模样,皇后无奈笑她:“怎么还哭上了,还跟个孩子似的。待会儿金嬷嬷和银嬷嬷怕是就要做好晚膳了,你下午练习骑射必然出了不少汗,去沐浴一番,待会儿刚好用膳。”
漪宁乖巧点头,起身对着皇后娘娘行了礼,默默退出屋子。
93章、愤怒 。。。
浴室里蒸腾着热气; 袅袅氤氲着薄雾,鹅黄色的轻纱幔帐被染上几丝湿潮,水印子自上而下蔓延; 随着越来越多的雾气凝结; 最后化作一滴晶莹的水珠子; “滴答”一声落在湿潮的地面上。
水滴的声音极小,伴随着浴桶内的哗啦声,它越发显得微不足道,整个浴室内并无人注意到这声脆响。
佟迎用半葫芦瓢从旁边的桶里舀了一瓢温水,缓缓顺着漪宁雪白娇嫩的玉肩流泻而下; 温热的水划过肌肤; 带来舒适的触感。最后落在浴桶的水面上; 漾起一圈又一圈涟漪。
漪宁坐在浴桶里; 对这一切置若罔闻,只愣愣地坐在,热水淹没整个身子,只双肩往上裸。露在外; 皓白如玉的脖颈纤细得不盈一握。那张娇美动人的脸蛋儿上因为热气的蒸腾此刻也生出些许薄汗来; 挂在鼻端,好似缀了一颗颗晶莹通透的琉璃珠子。
看她一直不说话; 佟迎不免问道:“郡主怎么了?在想什么?”
漪宁回过神来; 目光望着前方那湿潮的鹅黄色幔帐,轻摇了摇头:“也没什么。”
佟迎帮她擦洗着背部,瞧她这般微微一笑:“奴婢猜……郡主是想念邵侍郎了吧?”
漪宁双颊粉粉嫩嫩的; 只嗔了她一眼:“你倒也学会多嘴多舌的了。”
佟迎笑道:“不是奴婢多嘴多舌,只是郡主表现的也太明显了些。仔细算起来,邵侍郎已经离开一个多月了呢,也不知冀州那边到底怎么样了。”她幽幽地说着,目光落在自家主子身上,神情暧昧莫名。
漪宁被她看得心里怪怪的,胡乱撩了水洗着身子,默了好半晌突然问道:“佟迎,你说这是不是就是喜欢的感觉?”最近总是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想到他,想着想着就希望他能赶快回来。
她觉得自己八成是魔怔了,这感情来得又些莫名其妙,她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
佟迎笑着摇了摇头:“这个奴婢可不知道,如果郡主觉得是,那没准儿便是了。”
漪宁睨她一眼:“就你会贫嘴,说了跟没说一样。”
泡了这一会儿也洗得差不多了,漪宁从浴桶里站起来,佟迎搀扶着她从桶沿跨过来,又忙拿了白色的浴巾毯子将她整个人裹起来,细细擦拭着身上的水珠子。
“郡主,以前在奴婢心里一直觉得您与太子殿下长处在一起,关系更为亲近些,邵侍郎自从不做三皇子伴读,已经鲜少入宫,有时成年数月的不曾见过面,必然是比不得太子殿下在郡主心中的位置呢。但如今想来,到是奴婢自个儿想当然了。”
“或许正是因为太子殿下时常见到,郡主便把他拿兄长似的待,而邵侍郎不长预见,每次见了都有极大的变化,郡主的心态也便不一样了。”
佟迎这番话到是说到漪宁心里去了,仔细想想,似乎也确实是如此。
其实小时候的漪宁看来,邵哥哥和太子哥哥与自己而言的确是没什么不一样的,他们就像自己的亲兄长一样,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呵护。
后来邵哥哥不再给三哥哥做伴读,她在宫里几乎就再也遇不到他了。曾有过一段时间,她甚是怀念邵哥哥带来的琼花软糖糕的味道。也在夜静无人时忍不住地想,不知道此时的邵哥哥是何等模样。
后来五年后再次于大街上预见,他高中状元,骑着高头大马,被所有人众星捧月般围着,那样的丰神俊朗,飘逸宁人。她还曾感叹过,觉得邵哥哥是她见过的所有人当中,相貌最最出众的那一个。看着他那样优秀,在外面美名传扬,她心上也会涌起一份骄傲。
再后来,她回家乡安葬祖母回来,岑伯父派遣邵哥哥迎接。那时的预见,邵哥哥成熟稳重了很多,她也不再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小丫头片子。看他年纪轻轻坐上礼部侍郎这个位子,她崇拜有之,钦佩有之。
记得当时佟迎无意间说邵哥哥这个年纪兴许已经有了妻室,她听罢后还为此莫名其妙难受了一下。
其实有些变化早在一次又一次的久别重逢里发生了变化,如果不是邵哥哥戳破,她可能没那个意识,日后再寻了合适的人成亲,倒也是一世太平。可如今戳破了,他竟为了等自己多年未娶,甚至连个通房丫头都不曾有一个,她仔细想来,还是会有那么一点点甜蜜的感觉的。
邵哥哥这个人,各方面都很好,她的确是很喜欢的。
或许,这便是心动的感觉了吧?
她胡思乱想之际,佟迎已经帮她穿好衣物,扶着她回到卧房的妆奁前坐着了。
望着镜中的自己,她突然回了头,言语间带着娇羞:“佟迎,邵哥哥说如若她此次赈灾回来,岑伯父问他封赏时,他便跟岑伯父提亲。”
说完这话,她双颊染上一片霞色,眉眼间皆是女儿家的羞态。
佟迎那巾帕帮她擦拭着头发,听到这话不免笑了:“看郡主这态度,似乎真决定嫁给邵侍郎了?”
漪宁捋着胸前一缕青丝,敛眉轻道:“其实我还小,也不急着嫁人,只是邵哥哥却是不小了的,他想把亲事订下来……”
佟迎观察着漪宁的表情,面带笑意:“前些日子郡主提及此事还是发愁的,如今反倒是另一幅模样了。以前奴婢总觉得太子殿下是日后的帝王,郡主身份尊贵,阖该便是母仪天下的。不过如今瞧郡主提起邵侍郎时的模样,或许……心里面喜欢的那个才是最好的。”
漪宁静静望着镜中的自己,一时倒是没再说话。
门外,太子原是来找漪宁说话的,又见她房里的灯亮着,便直接过来了。
谁知到了跟前却听到她跟佟迎二人在说话,隐约间似乎提到了自己,便耐不住好奇站在外面静静听着。待听到漪宁提及邵恪之时的语气,他心上某一处被刺痛了一下,下意识握紧了拳头。
抬手本欲敲门,犹豫片刻却忍下了,默默转身出了南苑。
金嬷嬷端了水盆从皇后房中出来时瞧见了,本欲张口唤人,却见太子殿下失魂落魄的离开了。犹豫片刻,她迅速将水盆搁置在一旁,复又回了卧房找皇后禀报。
皇后约莫已经感觉到阿宁对璋儿无意了,如今又听到金嬷嬷的禀告,虽然对自己的儿子有些心疼,却也不想逼迫阿宁什么,只听了听,倒是什么也没说。
太子回到东宫,满脑子还是方才听到的那番话。
阿宁说邵恪之赈灾回来,便会向父皇提亲。听阿宁那口气……她似乎是极为愿意的。
果然,那个邵恪之当真背着自己哄骗了阿宁什么,这个小人!
“来人!”他突然对着外面大喝一声。
外面有侍卫推门进来,对着他弓腰行礼:“太子殿下。”此人是岑璋的贴身近卫,名唤高义。
看到他,岑璋沉声道:“冀州那边什么情况,付明善可曾来信?”
高义回禀道:“付大人今日来了信,还未来得及向殿下禀报。”说着,将一封书信递了上来。
岑璋展开书信细看,上面的大致内容是,他谨遵太子殿下之命,尽量拖住邵恪之,不让他尽快抚慰灾民,回到长安。前几日邵恪之让他去押送粮草物资,他也故意拖延着至今还未送达,相信半年之内冀州赈灾一事不会尽快解决。还让岑璋只管放心。
“蠢货!”岑璋气得将书信扔在地上,咬牙切齿,“枉他身为朝廷命官,居然做出这等事情来。冀州地震,粮草和物资对百姓来说刻不容缓,孤让他拖延时间,该有千百种法子,岂能拿冀州百姓的生命当儿戏!这个付明善,怎如此的没有脑子!”
他说着,突然抬头对着高义道:“你亲自去一趟冀州,马不停蹄地前去。告诉付明善,孤改主意了,此次赈灾一定要让他好生操办,而且要办得漂亮,让冀州百姓尽快得以安抚,莫要最后让邵恪之得了首功。”
“是!”
高义领命离开后,岑璋仍是气得脑壳都觉得疼。付明善那个猪脑子,居然敢延误物资押运,这若是传到父皇的耳朵里,不仅他性命难保,还要治他这个当朝太子一个举荐不利的罪名。
简直气死他了!
他揉了揉脑仁儿,努力平复着心里的那团怒火。只盼望着,付明善能够将功折罪,莫要再给他出了什么乱子。
他只要接下来好生做事,将邵恪之的功劳抢过来一半,父皇也就不至于对邵恪之另眼相待。届时,他纵然想提跟阿宁的亲事,父皇也未必肯给他这个机会了。
付明善这个没脑子的,只盼望着这回可别再给他出岔子。
94章。抢功 。。。
河北冀州
经过一连几日的抢救; 大多数灾民们都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却也免不了有些人就此离了这世间,亲人们哭天喊地; 呜咽婆娑。
但斯人已逝; 留下的仍要在这世间好生活着。
由于邵恪之一番苦口婆心的安慰; 这几日大家的心情也跟着有所好转。他又亲力亲为地帮百姓们搭建房屋,开棚施粥,百姓们对他自然是感恩戴德,尊敬万分。
这日傍晚,又到了晚饭时间; 灾民们排了长长的队伍等着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白粥; 以抵御夜里的风寒和饥饿。邵恪之过来巡查时看到这样的画面; 便也拿了勺子亲自为灾民盛饭。
有他带头; 冀州知府蔡鸣自是也不敢懈怠,殷勤地为他递碗。
邵恪之一边接过碗来盛饭,一边问他:“付明善去押运粮食,多少天了竟还未回来?”
蔡鸣颔首回着:“禀大人; 已经十二日了。”
邵恪之皱了皱眉头; 不过六七日的路途,他竟走了十二日还未回来; 这个付明善; 分明是故意给他添麻烦的。
他抬头看了眼前方长长的队伍,又瞥了眼锅里的粥,问:“余下的口粮还能撑多久?”
蔡鸣略思忖了片刻回道:“冀州因地震而塌陷; 所有的吃食都埋在地底下了,如今灾民众多,应该……只剩下一天的口粮了。”
他说罢,小心翼翼端详着邵恪之的表情,生怕他突然间雷霆大怒,祸及自身。
对于邵恪之这个钦差大臣,蔡鸣心里是敬重的。这个钦差虽然不过跟他儿子一般的年纪,但幼年便才名远扬他也是有所耳闻的,据说还是当今圣上跟前的红人。尤其这几日看他安抚灾民很有一套,百姓们也对他十分依赖,这让他这个当地的知府不得不钦佩。
除却面对百姓时的那份宽厚,邵恪之此人平日里不多话,面上也很少带笑,这让蔡鸣一时也摸不透他的脾性,这些日子一直小心谨慎,生怕哪里做得不好惹了他。
毕竟这钦差大人代表的可是陛下,得罪钦差,日后他回了西京长安再禀明圣上,可就没自己什么好果子吃了。
蔡鸣提心吊胆着,邵恪之倒是没什么反应,只继续一碗一碗给百姓们盛饭,并面色和缓地递上前。
等百姓们全都有了一碗饭吃,天色已经黯淡了下来。
赵源递了帕子过来给邵恪之擦手,蔡鸣盛了最后一碗粥弓着腰上前道:“大人自早上用了一碗粥后便未曾再进食,如今天色已晚,再不用膳只怕身子也吃不消,还是用些吧。”
邵恪之刚接了帕子来擦手,看到那粥却并未去接。
赵源见蔡鸣看向自己使眼色,便也跟着道:“大人,蔡知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