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乖,叫夫君-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邵恪之刚接了帕子来擦手,看到那粥却并未去接。
  
  赵源见蔡鸣看向自己使眼色,便也跟着道:“大人,蔡知府说的是,不管怎样总要顾着自己的身子。莫非大人忘了临行前是怎么跟郡……姑娘保证的,不是说好了要照顾好自己吗?”他情急之下郡主二字险些出口,幸好反应快倒是没让蔡鸣听出什么端倪来,只邵恪之却是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阿宁是有嘱咐他好生照顾自己的,不过,今夜他的确是没什么胃口。
  
  “搁那儿吧,我暂时还不饿。”他淡淡说着,转而对蔡鸣道,“你派人送信给付明善,限他明日抵达冀州,若再延迟半日,置百姓生死于不顾,纵然他背后有太子撑腰我邵敬霆也是不怕的。”
  
  “是。”蔡鸣不敢多言,颔首应着。
  
  邵恪之这才面无表情地阔步离开。
  
  今夜月淡星疏,只临时搭建的营帐里尚有光亮打过来,将周围笼罩的十分亮堂。
  
  邵恪之在河边一处大石头上坐着,抬头看了眼头顶那被云层遮挡,只隐约瞧得见形样的月儿,突然取了腰间的玉箫吹奏着。
  
  箫声悠扬婉转,宛如天籁,又夹杂着绵绵无尽的情思和想念,听了只让人一颗心都随之变得柔软起来。
  
  信鸽忽闪着翅膀飞过来,落在他宽阔平坦的肩头,似乎沉浸在这柔婉的箫声中一般,静静地,一动不动。
  
  一曲奏罢,他回头看了眼肩上那只白色的小鸽子,拿玉箫轻轻敲两下它的脑袋:“怎么,在此地待的无聊了?”
  
  鸽子乖顺地站在原地,仍是未动。
  
  邵恪之默了须臾,突然道:“回去看看阿宁,她如果还不肯送信给我就去长浚伯府找稀儿,她会写信回来的。”
  
  得了任务鸽子似乎很高兴一般,当真扑腾着翅膀飞走了。
  
  他抬头望着空中盘旋几圈飞向远处的鸽子,心上突然升起一丝羡慕。这个时候,如果他是只小鸟就好了,就可以回去看看她此时此刻再做些什么。
  
  不过,那丫头平日里也没什么要紧事,想来还是老样子吧。
  
  正兀自想着,听到有脚步声由远及近,是赵源过来了。
  
  “大人,付大人回来了。”
  
  邵恪之收回手里的玉箫,略勾了勾唇:“他这会儿倒是回来的够快。”说着,从石头上站起身,径自向着府衙而去。
  
  冀州府府衙根基牢固,此次地震不过轻轻晃动几下,倒是并未坍塌,此时仍是办公之地。
  
  回到府衙,付明善已经在大堂候着了,看到邵恪之虽上前来迎,面上却无多少敬意:“大人,下官已经把物资押运回来,想必这些能撑到今年秋收。”
  
  邵恪之瞥他一眼,自己去主位上坐着,这才看向付明善:“付大人倒是神算,明日灾民就该断粮了,你这续接的很及时嘛。”
  
  付明善对邵恪之的冷嘲热讽十分不屑。当初他被太子殿下派遣来冀州赈灾时,太子殿下明确授意过自己,要尽量拖住这边的局势,让邵恪之不能尽快回京。
  
  为此他这一路上走走停停的,的确浪费了不少时日。原本在他的计划里,还要再等个七八日再回来,也给邵恪之制造些麻烦出来。
  
  只是后来太子殿下又改了主意,他这才马不停蹄地赶回来。
  
  他是太子殿下近臣,邵恪之不过一个礼部侍郎他才不会放在眼里。不过,这表面上的和气总还是要保持的。
  
  付明善对着邵恪之拱手施礼,讪讪笑着:“山路崎岖,又总有大石堆挡路,搬运石头开辟道路自然是需要时辰的,好在下官心系百姓安危,命人彻夜不休地赶路,这才总算不辱使命,赶在断粮之前押运了这些物资回来。”
  
  “付大人一路辛苦。”邵恪之淡淡望着他,眼底里俱是冷意。
  
  “不敢当。”付明善权当没看见邵恪之阴沉的表情,想了想又道,“邵大人,下官这一路上思忖再三,冀州灾民众多,全权交由大人来打理怕也是力不从心的,当初陛下派遣你我二人一同前来,下官自然也想为灾民出一份力。你看这样如何,咱们把冀州一分为二,北方的交由大人治理,南边儿的归下官治理,如此也好节约时间,尽快回去向陛下复命不是?”
  
  邵恪之抿唇未语,只仔细打量着付明善的神情,好半晌才笑道:“本官竟是不知,付大人如此为百姓着想。既然付大人有心,我自是不好阻拦,冀州南边便交由你来打理,只盼望着大人以百姓为先,不负圣恩才是。”他话语里带了严重的警告。
  
  付明善笑着颔首:“那是自然,下官自当尽心竭力,不让陛下和太子失望。”
  
  “时候不早了,付大人一路辛苦,早些休息吧。”邵恪之说罢,从位子上起身,径自离去。
  
  赵源跟在他后面,十分的不能理解:“这付明善一看便是个专耍滑头的,大人把南边交给他打理,他能做好吗?”
  
  邵恪之脚下步子未停:“他方才所言句句在理,我若拒绝反倒显得我抢他功劳了。押运物资一事他虽然迟了,可到底未曾误了事,自然是不好治罪的,如今他又由此提议,不答应又能如何?何况,我与他政见不同,不在一处倒也省心。”
  
  说到这儿,邵恪之又停了下来:“我只是尚有些没想明白,他既然延迟粮草物资的押运,必然是想给我制造麻烦的,阖该再晚上三五日,怎么今晚就抵达了冀州?莫非……是太子殿下给了他什么命令?”
  
  赵源有些没太明白:“大人说什么?”
  
  “没事。”邵恪之随口应着,继续往前走,只脑中还在反复思索着这事。
  
  付明善一回来便提议要将冀州一分为二,分明是怕最后自己得了头功,他一无所获。只是,他初来时尚不是如此态度,因何突然间会有如此转变呢?
  
  莫非……
  
  他抬头去看天上灰暗的苍穹,有一只明亮的星子高高而挂。
  
  望着那星子,他眯了眯眼,一语未发便回了房中。
  
  


95章、赠弓 。。。

  宫里的日子一如既往的平淡; 漪宁上午去晋江阁跟随范女先生念书做学问,下午则是在校场里由霍先生教习骑射,一连多日下来; 都是这般平平无奇。
  
  许是朝中政务繁忙; 她一连好几日倒是没再瞧见过岑璋。不过; 这于漪宁来说反倒是松了口气。
  
  这日,她想到好些时候不曾去长乐宫见太后了,一时心中想念,下午从校场放课后便先行去往长乐宫。
  
  路过御花园时,不料却看到了太子岑璋。
  
  他今日穿了件宝蓝色菖蒲纹交领直缀; 腰间束着墨色玉带; 左侧悬挂着一块晶莹通透的和田玉; 和田玉下面是明黄色流苏; 随着他转身看过来时,那流苏轻轻摇曳,随风飘摇。
  
  顺熙帝和皇后娘娘皆是相貌出众之人,岑璋是他们的儿子自然也是不俗; 修眉凤目; 鼻若悬胆,身材也是颀长挺拔; 宽肩窄腰; 再配上今日这套极为修身的服饰,越发趁得他俊美不凡。
  
  漪宁只看了一眼,目光缓缓落在他腰间悬着的和田玉上。
  
  其实这玉佩是她刚回宫时送给岑璋的见面礼; 当时是一心把他当兄长待的,不过如今再看他将自己送的玉佩挂在腰间,感觉到底是不一样了。
  
  如果没有先前的事,她和岑璋直接或许可以永远做兄妹,如此多好啊。不想如今竟成了现在这副局面。
  
  见他人在前面的长亭下站着,离自己还有一段距离,漪宁犹豫片刻,决定还是不打招呼了。于是直接略过他,径自往着前方的小路而去。
  
  谁知,她还未走几步,身后传来岑璋的声音:“阿宁!”
  
  漪宁眼见躲不过,只好停了下来,缓缓转身装作刚看到他的样子:“太子哥哥,好巧啊,你竟也在此。”
  
  岑璋大步走过来,低头看着她:“我在等你呢,你倒好,连个招呼都没打就走。”
  
  漪宁不自在地揪了几下耳朵:“……我一心想着去长乐宫给太后娘娘请安呢,方才没太注意。”
  
  “是吗?”岑璋挑了挑眉,“我看你是故意躲着我才是真的。”
  
  “怎么会?”漪宁笑笑,面上染了几分尴尬,小脑袋垂得很低。
  
  岑璋对她的反应十分无奈,单手放在她的左肩,叹了口气:“阿宁,咱们不是说好了吗,还跟以前一样。难道你无心嫁我,我便不是你的太子哥哥了吗?”
  
  漪宁被他问的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硬着头皮抬起头来,默了片刻方道:“太子哥哥永远都是太子哥哥,是阿宁的兄长。”
  
  岑璋冲她灿然一笑:“这才对嘛。”
  
  说着,他把一直背在后面的另一只手伸出来:“这个给你。”
  
  漪宁垂眸一看,面上不免惊讶:“这是……”
  
  “那日不是说了要做一个适合你的弓吗,喏,这可是太子哥哥亲手做的,你试试怎么样。”太子把手里那把弓递给她,好看的凤目里满是宠溺。
  
  漪宁呆愣愣望着那弯弓,心里一阵纠结,亦不知自己该不该接。
  
  “怎么,如今连太子哥哥给的东西都不想要了?方才是谁说还会把我当哥哥的?”岑璋说着这话,把弓又往她这边递了递。
  
  漪宁硬着头皮接过来:“多谢太子哥哥。”这把弓做工精致,手感和重量也是刚刚好,漪宁一握在手里便微微惊讶了一瞬。
  
  “练习射箭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弓,箭才能射的远,你以后就用这个练,必然会突飞猛进的。”他笑着对她道,俨然一副好兄长的模样。
  
  虽然这般,但漪宁心里却很清楚,岑璋这个人不是个轻易放手的性子。如今他这般,不过是因为自己态度强硬,他想稳住她罢了。
  
  不过,他既然嘴上不说,她也就权当不知道,冲他甜甜一笑:“太子哥哥有心了。对了,我还要去长乐宫给皇祖母请安呢,就不陪你了。”
  
  “刚好我也许久没去长乐宫了,既然如此,便一同前去吧。”岑璋提议道。
  
  漪宁不好拒绝,又刚得了他送的弓,只得轻轻点了点头,转而继续往前走,岑璋则并肩走在她左侧。
  
  此处离长乐宫还有一段距离,两人一直走着不说话,漪宁也觉得颇有些不自在,便只得努力寻找着话题:“好几日没看到太子哥哥了,可是朝中政务繁忙?”
  
  岑璋笑了笑:“倒也没有,弓倒是好做,但上好的材料自然难寻,这几日都在忙活这个。”
  
  漪宁闻此倒是一愣,下意识低头看着手里那把弓。
  
  岑璋道:“春秋战国时的《考工记》里有这样的记载,‘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也’。你可知,这六材是为哪六材?”
  
  漪宁轻轻摇头,她虽然书也念过不少,但这个还当真不知情。
  
  岑璋又解释道:“分别为干、角、筋、胶、丝、漆。拓木为干,中青牛角贴于弓臂内侧,牛筋贴于弓臂外侧,再以黄鱼鳔制得的鱼胶粘合,择上等丝线缠绕,再刷上金漆,便是如今你手里的这把弯弓了。”
  
  “听上去似乎很麻烦。”漪宁突然觉得手里这弓似有千金之重,岑璋对她的好她自然是感受得到的,可自己既然做出了选择,如今再承受这样的宠爱,实在让她有些不太适应。
  
  岑璋却笑了:“不麻烦,你喜欢便好。”
  
  漪宁抿了抿唇:“其实原不必如此费事的,我技艺不精,反而糟蹋这好弓,还是太子哥哥你自己留着吧。”说罢,她将那弓又奉上给他。
  
  “怎么,你不喜欢了?”岑璋脸上笑意淡了几分,静静望着她。
  
  漪宁道:“也不是,只是这弓实在太过贵重,我……”
  
  她话还未说完,岑璋又将这弓推还给她:“既然给你做的你便留着,你若不要,此弓太轻也不适合我,可就要被扔在一边了。”
  
  他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漪宁只好硬着头皮接下来。
  
  眼瞧着长乐宫还未到,她不免又加快了步子。
  
  岑璋望着她娇俏的背影,眸中尽是依恋,他握了握拳,继续如沐春风地笑着,也信步跟了上去。
  
  ——
  
  到了长乐宫,漪宁和太子进去时却看到太后娘娘正在主位上坐着,一边喝着茶,一边吩咐玉嬷嬷收拾着包袱。
  
  漪宁见此快步上前,也顾不得行礼,直接蹲在太后身边挽了她的胳膊道:“皇祖母这是做什么,莫不是又要出宫去?”
  
  太后看到漪宁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好久没出去了,这段日子觉得宫里带着闷,出去转转,权当是散散心了。”说着又看到岑璋,“你们俩今儿个倒是一起过来了,若等到明日再来,可就见不到我这个祖母了。”
  
  漪宁却还未从这个意外里回过神儿:“皇祖母要出宫,也不提前让阿宁知道,阿宁也想去呢。”
  
  太后道:“你最近不是跟那个霍行胤先生学习骑射吗,跟我这老婆子出宫做什么,叫你岑伯父知道了,又说祖母拉着你到处跑,误了功课。”
  
  “怎么会。”漪宁靠在太后肩头撒娇,“阿宁就想陪着皇祖母,阿宁前些年不在宫里,都还没好好陪伴祖母在身边呢。”
  
  太后宠溺地点点她的额头:“真想去?”
  
  漪宁赶紧点头。这几日因为自己的终身大事她心里颇有些烦闷,每日里面对岑璋也不知该是何种态度,却又避不过去。如今有机会出宫,她自然是很乐意的。
  
  岑璋脸色却变了:“阿宁,你二月份才刚回来,怎么还想着跟皇祖母出去?该歇一歇才是。”邵恪之在外面,他怎么能容许阿宁此刻跟随太后出宫呢?虽然外面天大地大的,他们未必就能遇上。可岑璋就是有一种预感,阿宁如果跟着太后出宫了,说不准真的会去找他。
  
  这丫头,没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
  
  漪宁却没岑璋想得那么远,她现在所想不过是跟着太后出去散散心,顺便也避免了见到太子尴尬。不过,她倒是没料到太子居然会拒绝。
  
  “可是宫里很闷的,骑射学起来也颇为吃力,我就想陪着皇祖母出去走走。”她说着,整个人往太后怀里钻。她知道,只要太后愿意带她出宫,便没有人会反对。
  
  太后这回出宫,原本是没打算带人的,不过如今漪宁说想跟自己一起出去,她心里自然也是乐意的。老人家年纪大了,有儿孙们陪着承欢膝下,还能游山玩水,这于她而言自是再好不过的了。
  
  她这般想着,倒也当真起了带阿宁一起出宫的心思。
  
  只是还未开口,突然门口处传来顺熙帝的声音:“今儿个长乐宫倒是热闹,阿宁怎么也跑来了?”


96章。幸福 。。。

  看到顺熙帝; 漪宁和太子忙上前行礼。
  
  顺熙帝给太后问了安,在一旁的椅子上坐着,这才看向漪宁:“方才朕看到你在你皇祖母跟前撒娇; 莫不是有求于你皇祖母?”
  
  “岑伯父这话说的; 倒像是阿宁犯了什么错似的。不过是太后想出宫; 我也想跟着去罢了。”漪宁说着,亲自过去给顺熙帝斟茶。
  
  顺熙帝接过她递来的茶水,闻此却是微微一惊:“你不是才回来,怎就又想着出宫了?”
  
  “这不是觉得在宫里面太闷嘛。”眼瞧着岑伯父不好说话,漪宁原本想退至一旁的步子又折了回来; 继而站在顺熙帝身后; “岑伯父政务繁忙; 怎么还有时间到长乐宫里坐坐; 阿宁给你捏捏肩可好?”
  
  顺熙帝挑眉,又见漪宁当真有模有样给自己捏肩,他一张脸笑眯眯的,十分享受的样子:“还是阿宁贴心; 知道心疼你岑伯父。”
  
  漪宁十分嘴甜地道:“那岑伯父允许阿宁跟皇祖母一起出宫可好; 等回来了我天天给你捏肩。”
  
  顺熙帝听得颇为无奈:“你呀,我看是在外面那几年性子野了; 竟是在这宫里闲不住。”
  
  对于漪宁来说; 岑伯父说什么都无所谓,只要准许自己出宫就成,便继续软磨硬泡:“岑伯父; 方才皇祖母可是已经答应了,您不会拒绝皇祖母的意思吧?”
  
  太后听了不由笑她:“你这丫头,我何时答应了你来着?”
  
  漪宁甜甜一笑,厚着脸皮道:“您心里应了,阿宁与皇祖母心有灵犀,可是听见了呢。”
  
  “你这丫头,嘴巴倒是乖巧。”太后被她搞得哭笑不得。
  
  站在一旁的岑璋眼瞧着父皇也快要被阿宁给说动,抢先一步道:“阿宁,你留在南苑还能与母后做个伴儿,如若跟着太后出了宫,倒是余下母后一人了,只怕不好。”
  
  岑璋这话对顺熙帝很管用,原本想松口的,想到皇后一人在南苑,到底还是又把话咽了下去。
  
  顺熙帝体内蛊毒尚未找到解药,担心自己命不久矣,这段日子一直早晚来长乐宫请安,只想着老人家这辈子不容易,如今他能多陪陪她便陪陪她。前些日子皇后搬去南苑,太后为此生了气,顺熙帝无奈,便也将实情告知于她。
  
  当然,关于他中毒一事,除了皇后对旁人仍是只字未提。
  
  太后知道皇后如今住在南苑是做样子给陈贵妃看得,如今又听了太子的话,只觉得十分有理,便道:“你太子哥哥说的是,你岑伯母如今一人住在南苑,阿宁还是留在宫里陪着你岑伯母吧。”
  
  如若是旁的漪宁还会出言拒绝,但陪伴岑伯母一事,阿宁自然不好说什么。何况,经太子这般一提醒,她自己也觉得岑伯母一个人呆在南苑,她如今不是出宫的时候。
  
  左右她也不过是想出去散散心,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闻此也便乖巧应下了:“也好,那皇祖母等回来的时候可别忘了给阿宁带些新鲜的玩意儿回来。”
  
  “好,一定给你带。”太后宠溺地道。
  
  见阿宁当真断了此时出宫的念头,岑璋也跟着松了口气,又恐她心情不好,安慰道:“阿宁也不必心急,日后总还会有出宫的机会的。”
  
  “这倒是,等什么时候得了闲,让你太子哥哥带你出宫玩儿。”顺熙帝还一心想让阿宁做自己的儿媳妇,也想着日后该给他们一个单独相处的机会。
  
  不过,漪宁听了这话只是莞尔一笑也未应声。如若跟着太子哥哥出去,依着二人如今尴尬的处境,她到觉得还是算了吧。
  
  回到南苑,漪宁想到不能出宫心上虽有遗憾,感情却不浓烈,面对皇后时也依然有说有笑的,仿若没这回事。
  
  皇后待她不错,阿宁觉得不出宫留在南苑陪着岑伯母也还好。
  
  皇后今日的心情似乎很好,亲自下厨做了几样小菜,太子和漪宁都在,三人围坐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
  
  不过,尚未开饭顺熙帝却也过来了。
  
  “一进院子便闻到股子饭香,看来今日朕留着肚子过来倒是来对了。”顺熙帝站在屋门口,对着里面围坐在一起的三人笑道。
  
  他平日里唯有夜半无人时才会过来,如今瞧见他皇后也十分意外,亲自迎了上去行礼:“陛下怎么来了。”
  
  顺熙帝握着她的手拉她起来,眉眼温润:“在承乾殿用膳没什么胃口,突然便想过来尝尝南苑的膳食。”他说着将身上那套太监服饰脱掉,里面是他惯常穿的玄色便衣龙袍。
  
  皇后接过他脱下来的衣服递给金嬷嬷,自个儿搀扶着他去桌边坐下:“尚食局的饭陛下若都觉得不合口味,只怕南苑这粗茶淡饭陛下就更吃不惯了。”
  
  顺熙帝看向她满含深意地笑了笑:“却也未必,用膳不仅要看手艺,还要有氛围。”
  
  皇后嗔他一眼,接过银嬷嬷递上来的碗筷搁在他跟前,又见方才顺熙帝进来时岑璋和漪宁二人站起来,此时还未过来坐,便笑着道:“难得一家人凑在一起,别拘礼了,你们俩过来。”
  
  岑璋和漪宁听话的重新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来。
  
  顺熙帝率先夹了一筷子尝了尝,目光看向皇后:“你的手艺,朕今日有口福了。”
  
  皇后笑道:“也是凑巧,今儿个下午闲来无事,索性便在厨房里做几样小菜,倒是没想到陛下会来。否则,倒是可以多做几样陛下爱吃的。”
  
  “无碍,只要是皇后做的,朕都爱吃。”
  
  听岑伯父和岑伯母之间旁若无人的亲密,漪宁清了清嗓子:“咳,咳。”
  
  顺熙帝撇她一眼:“嗓子不舒服?”
  
  “没有没有,很舒服。”漪宁乖乖低头扒饭。
  
  岑璋见了夹菜给她:“你怎么只吃米不吃菜啊,母后做的菜可是难得吃上一次,来,多吃些。”
  
  漪宁本来是闹着玩儿的,如今又见岑璋这般体贴给自己夹菜,她一时没忍住,直接被米粒给呛着了。
  
  金嬷嬷忙倒了茶水送过来,好一会儿才算缓和了,只一张小脸儿却囧的通红。
  
  接下来漪宁便很乖了,自己默默吃饭夹菜,偶尔跟岑伯父和岑伯母说上两句话,大家其乐融融的模样。
  
  晚膳过后,太子要离开去东宫,顺熙帝不言而喻,必然是要留下来的。岑伯父和岑伯母难得待在一处,漪宁也不掺和,早早地退了出来。
  
  只是出了院子才发现,岑璋居然还没走。
  
  见她走过来,他笑看向她:“吃好了吗?”
  
  漪宁点头:“岑伯母的手艺还是那么好,我都吃撑了呢。”她尽量想找回二人之前的感觉。
  
  岑璋却突然道:“阿宁,你觉得父皇和母后关系好吗?”
  
  漪宁隐约猜到了他想说什么,抿着唇一语未发。
  
  岑璋突然拉了她的手:“你看,他们其实也很幸福的是不是?阿宁,父皇能给母后的我都可以给你的,甚至以后会比父皇做得更好。”
  
  漪宁挣扎着将手抽离,抬头看他:“太子哥哥不是说好了,永远都是我的兄长吗?你白天刚说过的话,怎么到了晚上便忘了个一干二净?”
  
  岑璋自知理亏,可到底是放不下,他道:“阿宁,我是真的想跟你在一起的,我们……”
  
  “太子殿下!”漪宁打断他,“你只看到了他们现在的幸福,可陛下宠幸陈贵妃时,宠幸魏淑妃时,你可曾看到过皇后娘娘的难过?”
  
  岑璋怔愣在那儿,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漪宁也没给他机会,直接越过他回了自己房里,并重重关上了房门。
  
  靠在门后面,她长长吐了口气,侧目看向旁边的佟迎:“你是不是觉得我太狠心了?”
  
  佟迎不知道该说什么:“其实,太子殿下也挺好的,奴婢看得出来,他对郡主是真心实意的。”
  
  漪宁心里一团乱,岑璋这个人,其实对她的确很不错,只是庆茹的事……她闭了闭眼,什么也没再说。
  
  ——
  
  夜深人静之时,皇后房内的烛火却仍旧亮着。
  
  两人刚行过鱼水之欢,皇后倚在顺熙帝怀里,难得静静躺在一起说说话儿。
  
  皇后道:“听闻母后明日出宫,阿宁原也想去的?”
  
  顺熙帝点头:“那丫头性子野了,总不喜欢待在宫里头,不过后来说让她在南苑陪你,她也就应下了。”说着,他俯身吻了吻她的额头,“阿宁那孩子喜欢粘着你,有她在南苑陪着你,你也不会无聊。”
  
  皇后无奈笑笑:“我天天不过就是这个样子,陪不陪的也没什么,我看她最近心情欠佳,让她跟母后出去转转也好。”
  
  “你真这样想?”
  
  皇后轻轻点头。
  
  顺熙帝思索片刻,缓声道:“也好,你若无聊,朕多抽空过来陪你。母后明日出宫,阿宁若想去便让她去吧。”
  

97章、出宫 。。。

  顺熙帝说完这话; 想了想又道:“不如让璋儿跟着去,我看他们俩之间最近似乎怪怪的,出去两个月散散心也好。”
  
  皇后听罢微微一怔:“璋儿留在宫里还能帮你料理国事; 他若走了你不免要辛苦些; 还是让阿宁跟着母后去吧。”
  
  “朕是怕他们二人之间真的生了什么嫌隙; 日后如若成了亲也影响感情。”
  
  皇后抬眸看着他:“陛下当真打定了主意让阿宁嫁给璋儿,不管他们愿不愿意?”
  
  顺熙帝闻此十分不解:“阿媛这话是何意?阿宁和璋儿的事不是咱们从一开始便默认的吗,何况……阿宁背后还有景旗当年的旧部,关乎着朝中大局,她只能嫁给璋儿。”
  
  皇后一时缄默。
  
  当初阿宁被接入皇宫; 封为郡主; 陛下又对她颇为怜爱; 皇后其实心里清楚; 除了因为阿宁是景旗的女儿以外,还因为这丫头背后的萧国公旧部。
  
  他是天子,每一步都要为国家的社稷考量,这本无可厚非; 她也不是不懂。可对于她来说; 阿宁便只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像亲生女儿一样。
  
  她不想她日后过得不幸福。
  
  璋儿和阿宁这段日子确有古怪; 她也约莫能猜出个大概。阿宁这孩子恐是随了她娘的心性; 知道璋儿宫里有了人,八成是不愿再嫁他的。
  
  其实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的一生,皇后觉得; 阿宁的心思她还是懂的,也能够理解她的想法。
  
  作为一个女人,谁又不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够待自己一心一意呢?这于寻常人家里或许还有些许希望,可身在帝王家,便成了奢望。
  
  她自己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一朝入了这深宫,这辈子也不过守着奢华富丽的宫殿了。表面上看是光鲜亮丽,幸福无比,可实际上呢,便像个金丝雀一般,没有自由。
  
  在她的记忆深处,最最怀念的还是宫外的那段日子。她不是那等吃不得苦的人,那时候跟着婆婆一起做活卖包子,和宁姝一起料理家务,做好了热腾腾的饭菜等着阿禹和景旗回来。
  
  那样的日子,快乐而美好,甜蜜而幸福。
  
  只是时过境迁,光阴不在,一切都回不到当初了。
  
  好在,他对自己的心意未改。这于如今的她而言,该是莫大的安慰了吧。
  
  “怎么不说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