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情赊美人心-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就嗜睡又畏冷的她,那一日,还记得心情是极度糟糕的。
  可文怡兰瑾,被关了半月有余,乍一出笼,便如脱僵野马,横冲直撞,虽奏本里所说虚夸,并没有数人之多,却曾是也踏死过一个乞讨老妪。
  为着不再发生这等惨事,为本来就岌岌可危而不自知的自家父亲,日后再填上种种罪状,她不得不打起精神跟在二女身后。
  清晨的闹街,烟雾渺渺,十几匹马蹄身后,跟着的是滚滚黄烟,马速极快,檀婉清几次让文怡兰瑾停下马,可正逢她们娇蛮又任性的年纪,早已是玩疯不顾,两人居然比赛般用力甩鞭向前快速的冲刺,绕着整个城街一圈又一圈。
  檀婉清骑在马上,腿内侧已隐隐作痛,许是被颠簸的破了皮,她向来只慢骑而不策马,就连身披狐裘,也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可见速度之快,连脸颊被寒风扫过,都要疼的如被无数细刃细刮一般。
  还要不得不跟在他们背后,收拾着一个又一个烂摊子。
  发生的过程,一切都是乱糟糟的,心情恶劣的程度让她一直不想再记起来。
  不知何时拐进一条旧街,行人吓的四处逃窜的尖叫,声音直冲脑门,让人嗡嗡作响,檀婉清是想停下来的,根本无法陪着这两个疯了的丫头继续疯耍下去,待要勒马,偏偏那时。
  一粗衣妇人被人碰倒在地,别人早已远远躲开,她却吓的傻了似的,呆呆坐在那里。
  兰瑾的马已到她眼前,胆大包天的檀兰瑾,有了老妪之事,更是肆无忌惮,竟是拿人练起马技,打算从妇人头顶纵马一跃,可檀婉清却知道她马术之料,当即没有犹豫的抽出了鞭子,给了那妇人一鞭,银鞭本就是母亲之物,通体银色,弹跳有力,虽无甚么力道,却也将人从马下抽移了位置。
  妇人滚落得一身黄尘,可却鞭子生疏,未掌握好方向,从兰瑾马下,抽到了自己的马前,此时的她,是进退不得,前方有人,身后又是乘马十匹一直跟随的小厮。
  可那妇人却是趴在地上听着马蹄将近,不逃开,却只爬不起,眼见自己的马就要从其身上踏过,躲闪不及,檀婉清不得不再度扬起鞭子。
  抽下去的那一刻,鞭尾被冲过来的一个平民小孩儿徒手抓住。
  当时的场面之混乱,无疑于十数量车追尾,幸而马匹灵活,躲过了连番的撞击,后面的小厮不敢碰她分毫,宁愿人仰马翻,自己受苦。
  那时的檀婉清,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的心情,恐怕是早起的烦躁,对寒冷的厌弃,对身体的两位叛逆的妹妹无法宣泄,以及她对一切都无法改变的担忧与恼恨,又或者是被那个不过十来岁的小孩儿眼中的愤怒所激怒。
  她将鞭子从他手中抽了出来,回手便挥了过去,等到回来神来,已是连抽了三鞭。
  虽未用力,却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手中之鞭,果真不负见血其名。
  那时的她,坐于马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一个人。
  还只是一个孩子,可他看向自己的眼神里却充满着屈辱与愤怒。
  那样的目光,将她心中的生起的一丝愧疚冲刷的一干二净。
  心里不无这样的想法:就连我自己,都要与人妥协,都要苦苦的忍耐,都要时不时的身不由已,都要向人弯下脊梁,跪拜顺从,不敢有一时的为所欲为,你又哪来的骨气,在这街头跟我显示你的不屈与坚硬的骨头?
  真是不识好歹,不识时务……
  直到有一日,她被衙役驱赶,同样受着他们的冷鞭时,她有时会想,自己的目光或许也与那时的小孩儿一样的吧,或者那几个衙役心里,也同样如自己当初那般想的。
  便如同他们的话,“这样的不识好歹,不识时务,还以为你是丞相之女?哼,不过是个犯人罢了,给你台阶下,便乖乖的顺从我们,兴许一路上有吃有喝,还对你有诸般照应……”
  正如那句话所说,永远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却不可扭曲如蛆虫。
  原来那个挡在母亲面前,用手抓鞭子,似替母讨公道的小孩儿的母亲,当时是有了身孕的,原来他那么愤怒,并不是只为了争那点穷人的骨气,而是纯粹为人伤了母亲身体发怒而已,原来真相居然是这样的,她曾折辱过少年时为母挺身而出的昭昭之心。
  檀婉清才知道自己原是错了的。
  她已忘记当时自己抽在了妇人哪里,普通人受着不过是点皮肉之苦,可受了惊吓的孕妇,那一鞭,却是要去半条命,在她今日得知后,心底一瞬间其实是怔然后悔的。
  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
  她便是因侮辱过一个少年,才会落得这样的一个苦果。
  檀婉清仔细的想着今日发生的事,一字一句从中慢慢理出些线索,心下已隐隐猜到,或许从她逃出来时开始,或许在她们一行路过益州地界内,就仿佛一直被人攥在手里,以着猫捉老鼠的方式反复戏弄与监视,而最后迎接自己的必是少年给与的最寒冬的冷酷。
  可她是最怕冷的人,就算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仍然不愿承担这样的后果,了结这段仇怨。
  这时,瑞珠将已熬好的红枣糯米粥端了过来,然后上了暖炕扶着檀婉清起身,边看着小姐吃东西,边眼红红的吸着鼻子,直到等到心焦发慌,小姐才用完放下了筷子。
  五年前,瑞珠还是个十岁的小丫头,才刚入府两年,檀婉清很少带她出去走动,所以那次的事,她并不知情,檀婉清也没有跟她提及,只说出谢承祖已知道了她们的身份。
  单是这一样,便吓得瑞珠当场软了手脚,战战兢兢的瘫坐在那儿,她与小姐逃了出来,最怕的是什么,反而不是歹人,而是被人发现犯人之女的身份,可现在越怕什么,越来什么,竟被一城之主的守备大人知晓了,将她们押入大牢,恐怕就是一声令下的事儿,如何能不怕,这可比查户籍,还要绝望的多了。
  檀婉清见她面无血色,手脚发软的样子,便知没有全部告诉她是对了,若她知道当年两人之间还有过那样一段因由,恐怕当场就要眼晴一闭昏倒在地,或者索性先撞了石头,省得之后受牢狱苦。
  “瑞珠,这次,我们可能又要走了。”她侧脸望着窗外影影的三两枝桃枝,叹气道:“可天下之大,却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她感觉到累,只想在一地安歇下来,而不是这般年纪还要四处飘泊不定。
  这般年纪?想来有些想笑,可惜,经历太多,心也就老了,只想安安静静,简简单单的过活。
  “瑞珠。”她唤了一声
  “小,小姐。”还没反过劲儿来的瑞珠,哭丧着脸道。
  “一会儿,将那副喂鸽图拿去裱背了吧,裱好了就给聚贤坊送去。”枕婉清想到什么,稍振作起来,“我们手里还存着多少银子?”
  瑞珠忍不住抹了下眼晴,道:“还有二十一两,加上几块碎钱。”
  “从许掌柜拿到二十五两后,便有四十多两了,这次离开,总不必似刚逃出来时那般拮据。”檀婉清习惯苦中作乐的笑一笑,这才正色道:“你从许掌柜那里拿到银子,顺便到银庄换成方便带的金锭或金叶子,再向他打听下,这几日有没有从谷门离开的粮车……”
  “粮车?”瑞珠立即抬高声音。
  檀婉清当即嘘了一声,“我们逃出来离开庵寺,就一直被人跟着,或许人就在周围。”
  瑞珠吓的瞪大眼晴捂住嘴,连点了几下头,眼晴红红,可怜兮兮的,檀婉清抬手摸了摸她的头发,才十五岁,放在她那时,还是个孩子,却跟着她吃了一路的苦。
  “最好是清晨运粮草出门的马车,若是打听到了,就寻到管事的车夫,塞一些银两,不要吝啬,也不要太大方,让他许我们藏在粮草里,带我们一路。”
  瑞珠听着急忙点头。
  “只要我们离开了卫安城,就不必太担心了,等谢大人发现,你我也早已坐船离开,他必是不会放下卫安城,前来追赶我们。”
  六神无主的瑞珠,听着这话儿,总算是定下心来,不由悄声的问:“可是小姐,离开这里我们去哪儿啊。”
  檀婉清也是认真的想了想,“既然人生地不熟,也无什么熟人,便先去师太所说过的寺院看看吧,只要过了江水,船到临城,就可寻人打听。”
  那老尼是个好人,瑞珠放心的点了点头,随即又紧张的极小声问道:“如果真有人盯着我和小姐,那我们可要怎样离开才好啊。”
  “你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你先去吧,出门的时候,记着把眼泪擦一擦,不要让人看出来。”
  瑞珠这才用衣袖擦了擦眼角,有了丝精神,连嗯了三声,跑去厨房用水洗了脸,故作一脸的不紧张,匆匆拿着画儿与包袱出了门。


第27章 
  萧瑟的午后,枯黄的落叶打着旋从树上飘落下来,后院儿里静悄悄的。
  檀婉清满腹的心事的躺在烧得暖热的暖炕上,不知怎么睡了过去。
  梦中的她,周身冷极了。
  就像当初被人赶到寒的刺骨的溪流,淌进肮脏腥臭的泥泞中一样,后背传来一阵火辣辣的疼痛,加杂着模糊的不怀好意的笑声,一切都是那么让人喘不过气来。
  她拼命迈动的双脚,不敢停下来,忍着疼和溅出的泪,暗暗的告诉自己,还有机会,不能在这里倒下来,不能,不能……
  喘息着的从梦中惊醒的时候,汗与内衫已湿透的黏在了一起,额头细细密密的汗,她平复了许久呼吸,才起身。
  早上本还是光风霁月的青空,此时阴霾密布,只一个晌午的时间,就变了脸,正如檀婉清此时的心情。
  这样不甚好的梦,是不是也在告诉自己内心的忧虑,与其说承受不了精神上的压迫,更不如说是她对这具身体,无什么办法。
  别说是百倍奉还,就一鞭子就已经是极限。
  瑞珠还没有回来,檀婉清打起精神,从旧南阁子里取出几件衣服出来,随便包了包。
  随即起身下地,便去了院子。
  看似延着蜿蜒的石子路随意走动,但目光却小心的在周围青砖墙处轻扫,直到走到推放柴火的厨房外侧角看了一会儿,才又返回卧室,想了想,起身找出了几块瑞珠买来,准备给她做衣裙的细棉,用剪子将其剪成了条,系在了一起。
  待到瑞珠回来的时候,檀婉清正坐在杌凳上,轻蹙着眉头。
  见她回来,便轻声问:“拿到了?”
  瑞珠一路走的飞快,有些喘不过气,抱着东西连连点头,接着将包袱放到桌上,伸手飞快的打开,拨开了用于障眼的旧衣,露出里面四个金灿灿的小金锭。
  路上她已按小姐的吩咐,将四十两银子换成了四两金,剩下的银子全都换作了碎银和铜钱,方便路上取用。
  檀婉清见到点了点头,淡定的从袖中取出两只未绣花色的荷袋,将碎银分装其中,待瑞珠缓了口气,才又轻声问:“可寻到出城的人?”
  “是的小姐,寻到了,但不是粮车,是运布匹的车马。”瑞珠也赶忙坐下,抓了把铜钱悄声道。
  “布料?”
  “是的。”瑞珠小声道:“我打听放掌柜,他与城里的绸缎商曲家交好,他说前些日子曲家托谢大人的福,帮忙运了一匹料子入城,留下一些分到城中的布铺,还剩下几车,打算通过渡口运到临城呢。”
  一听谢大人三个字,檀婉清本能的手一顿,看向瑞珠:“运送路上有军兵?”
  “小姐放心,我打听清楚了,没有呢,拉布匹进城那时不过是谢大人顺手人情,曲家什么人,哪能次次都让大人帮忙,听说这次是雇了人护送,我已经托许掌柜找到了随同的管事,那个管事倒是好说话很,我只说走亲戚,路上怕不安全,想搭个便车,又塞了二两银子,他问都没问我们身份,就同意了……”答应的这般爽快,恁的好莫不是什么陷阱吧?
  倒是瑞珠想多了,对那管事来说,让两个女子搭个便车就能赚三两银,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儿,实在不算什么。
  在这里住了这么久,曲家多少也有耳闻,也是高门大户,有名有姓的,她倒没有疑虑。
  只道:“许掌柜可是知道?”
  “许掌柜以为小姐要买布呢,不知情……”
  听到这,檀婉清才放下心,轻轻将满了银钱的袋口拉紧,放在桌上。
  “明日什么时候出发?”
  瑞珠紧张的到现在还气不均,坐在那止不住的发抖,可回的却是利索,“那管事儿说了,明日赶渡口早船,四更就出发,让我们早一些到谷街道口那儿等。”
  “你观那管事儿可是信得过的?”
  “许掌柜也说他在曲家做了二十多年,极得主子的喜欢儿,又惯会做人,可奴婢却觉得这人油腔滑调,贪小便宜的很。”
  “他若正经不贪,我们也趟不上搭不上曲家出城的这趟车。”檀婉清反而不在意。
  瑞珠想到什么,有些担忧道:“小姐,我就是怕到了城门口,出不了城门怎么办?前些日子城门口还查户籍查得严……”也有许多牛马车被翻,她们两个大活人,怎么藏得住。
  “只能撞运气了,四个城门,唯有西城门走的车马粮货,又是四更那么早,兴许查的不是那般严,混出城的机会还是有的。”檀婉清也叹气口气。
  天色很快的暗了下来,平时这时,厨房已是点了火,热气腾腾的做起饭来,可是今日,卧室的两人都没什么心思,这个时候,都是满腹心事,哪有什么心情吃东西,檀婉清却不得不提起精神,催促着瑞珠道:“生个火也好,莫让人看出端倪。”
  瑞珠这才起身去了厨房,边升着火,切着面,差点落下泪来,下好了面,擦干净眼泪,将面端去卧室,眼圈还是红红的。
  檀婉清装作没看见的拿起筷子,可却只动了两口便放下了,食不下咽,便是这般感觉吧。
  瑞珠不是自己,她从未出过檀府,一旦走出了那道墙,外面的一切对她而言都是陌生的,这一路来一路去,飘泊不定的生活才最伤人。
  可又有什么资格说她呢,走出去,自己同样的茫然无措,一无所知。
  外面的天色越来越暗,屋子里已是模糊的看不清人影,两人坐在桌前已是半晌,这才想起来点蜡烛,火光在烛台上摇曳,这是黑暗里唯一温暖的光亮。
  也不知呆坐了多久,瑞珠想起什么,才从柜子里找出袄来,“今儿个下午北风呼呼的刮,都说明儿个有风雪,小姐可要穿厚实些,莫冻着,小姐最不耐冻的。”幸好她早有准备,前些日子冷时,就把冬天穿的厚袄取了来。
  那时候哪有什么钱,用的不过是布铺十来文一尺的粗棉,想到以前檀府时一到入冬,就有上百匹花样不同流光溢彩,滑不丢手的缎子送进府随小姐们挑选,暖绒的狐裘也是翻着花样的系,与之相比,显得手里的东西更寒酸。
  天上掉到地下,便是这样的滋味吧,她红着眼眶给檀婉清套上了。
  檀婉清侧身,轻轻的打开轩窗一点缝,外面黑不隆冬的一片,耳边听着的是外面的呼号的风声,似乎比下午时更大,这场风雪,倒是让她精神一振,道了句天助我也。
  才让瑞珠也将厚袄换上,然后取了四只小锭金子,一人两个,藏于袄内,再将烛光吹熄后,两人挨在一起坐于黑暗里。
  四更出城,她们便要提前三更离开宅子,怕睡过去,是绝不敢闭眼的。
  檀婉清便轻声,说的缓慢,将如何从宅子出去的想法告诉瑞珠,若虽以往寂静之夜,难免留下些许动静,可今晚却是狂风呼号,反而能遮人眼目。
  下午在宅院打量时,也细细看过,宅子左侧住着人家,右面临着墙,若真有暗哨监视,也只是在大门口附近徘徊罢了,总不能趴在墙头房顶窥探。
  尤其这样的风雪夜,当她们的灯熄灭的一刻,恐怕也是找个避风雪的地方歇了吧。
  不过两个女子而已,就算了是暗哨,应也不会全拿出探敌军一般精气神彻夜不眠的盯着吧。
  檀婉清稍放下心来,便有一搭无一搭的与瑞珠一人一句的说着话。
  当听到瑞珠说起,卫安城开的书院从城东那些富商那边赚了不少银子,有人便效仿京师,也办了个女私塾,用的全是女夫子,专门教些女子三从四德,琴棋书画刺绣等技艺,连曲家的几个年幼的小姐都进学了,许掌柜与开私塾的秀才颇是熟识,还跟他提起,是否有擅画的女子,许掌柜向我打听,问小姐有没有这般兴趣,可笑,一个月才三两银子,小姐一幅画便要卖二十五两呢……”
  檀婉清也只是笑笑,教三五小女孩画画儿这事倒是有几分兴趣,无关银子,不过消遣尔,只不过现在要离开了,再提这些已什么用。
  夜越来越深,以往这时,檀婉清已是沉入睡乡,可今晚只得强撑着眼皮,听着瑞珠黑暗里说着话,不知何时,提到了谢大人。
  “……小姐,那谢大人我还当是他多神气呢,今日才知,他身世凄惨着呢,听说没参军的时候父亲死了,留下孤儿寡母,都靠他一个人养,还有个生下来就痴傻的弟弟。”
  “弟弟?”本要眯上的眼晴,突然睁开来,黑暗里檀婉清震惊看向瑞珠。
  “是啊,听人说才五岁,他母亲头两年也病死了,就剩他和弟弟两人,你道他弟弟有多傻,五岁了还不会说话,大夫都说听说是有身子时没保好胎,受了惊,虽然最后生下来了,但脑子坏了……”
  弟弟?五岁。
  剩下的檀婉清没有听到,想到五年前那一鞭,心中惊疑不定,久未缓过神来。
  瑞珠一个人自言自语了许久,说到后面竟是垂下泪来,语气哽咽的道:“小姐,我,我们真的要走吗?”
  三更已到,檀婉清听到窗外已有星星点点的雪花打在窗上发出的沙沙响声,她咬了咬唇道:“要走,必须要走!一刻都不要留。”
  冬夜里的狂风肆无忌惮,直直的灌入衣襟之中,吹得人心口冰凉。
  这样的夜里,各家的窗户都紧紧实实地关着,未有一点灯光,瑞珠匆匆的用帕子将厨房的几块米糕与饼包起来,塞入包袱里,这才随着小姐钻进厨房旁边放着干柴的侧墙。
  幸好的这墙建的不高,否则便是踩着凳子也够不着顶。
  冰冷墙面贴着手心,刺骨的寒,檀婉清将系好的布绳搭过墙去,然后踩着凳子,在瑞珠的帮忙之下,翻过墙头,瑞珠用力扯住墙的布绳,让小姐顺着另一面的绳子滑下去。
  一落地,她便哈出一口雾气,看了眼四周,这时正是鼾声入梦,睡得入沉的时候,后墙半个人影都没有,因着风声,连牲畜也躲进了窝里,未发出一点声音。
  她急忙将手里的布绳紧紧栓在房后一株歪把槐树上,然后拽了拽绳子。
  另一边的瑞珠按小姐说好的,踩上凳子,将绳索在身前系了个套,然后一只脚伸进去踩着,借力爬上了墙头,在墙下面小姐的帮忙下,跳到了地面。
  瑞珠揉了下脚腕,却难掩兴奋之色,既然出了宅院,主仆二人便再也不敢耽搁,将绳子扔进墙里,便一刻不停的顺着小路快步向曲府马车经过的路口走去。
  瑟瑟的寒风在各大街上,呼呼地刮过,这样的寒冷,便是连乞丐都不见踪影,街道一角,却有人焦急的拿着包袱,不断跺着脚眺目张望。
  这一待便是漫长的一个时辰,直到隔了一条街的澡浴堂子开了门,传来伙计的泼水声,等得全身冰冷,焦急万分的檀婉清瑞珠二人才总算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嗒嗒马蹄声。
  等得近了,借着点光亮,模糊看得清车的样子,车体颇长,带着棚子,布料可不同其它,路上湿了染了卖不出去可是不好,全都搭了棚子。
  前面赶马车的人,看到街角模糊有两人站着,还纳闷半夜三更寒冬刺骨在这干什么呢,待到最后一辆车经过,才有个人跟在后面偷偷摸摸冲她们两个召手。
  “快点快点,小点声,哎呦喂,这天儿冷的,我还以为两姑娘来不了,得儿,既然来了,就送佛送到西,这最后一车棉布我让人故意装了八分满,倒出点地方来,姑娘就委屈一下,进去蹲一蹲,等出了城门,遇到合适的地方,再悄悄放你们两个下来。不过,咱有言在先,我是看着两位姑娘可怜,才答应稍上一程,本就是瞒着人的事儿,你们可别给我出声捅漏了,否则可别怪我不认帐……”
  檀婉清二人一听,相视一眼,欣然点头答应,这人既然能偷带她们出城,必是与守备的军兵熟络的很,两人自然求之不得。
  在那管事儿掀开块布,露出一小块空隙,檀婉清与瑞珠只一顿,便将头一低,缩了身子钻了进去,那管事儿将布一放,拍拍了手,绕过车,一屁股坐了上去,对着赶车的伙计便不耐烦的道:“快走,天都快亮了!”
  深夜的寒风里,一行拉着布匹的马车,浩浩荡荡向西城门行去。


第28章 
  严风刮地,马拉着车辆,在寒风中快速奔跑起来,这让躲在车棚内里檀婉清,暗暗叫起苦来,她这样的身子骨怎么受得了这样的罪,跟像用刀割的一样难受。
  瑞珠离得最近,能清楚听到紧紧抱着膝坐在那里的小姐,牙齿上下“咯咯”的声音,十分可怜,她也冷,车板底下一直往上凉飕飕的窜着寒风,连她手脚都快没有知觉了,何况是更畏寒十分的小姐。
  赶紧把包袱里的衣袄取出来,搭在小姐的身上与腿上,可即使如此,仍不觉暖和。
  檀婉清鼻息吐着白色雾气,虽受着这样的罪,心里却是舒了下口气,看着车行的路,似乎已经顺利的离开内城了,她忍着冷,轻掀起盖布一角,看了眼外面。
  凛凛严风,天色仍然昏暗,却已能看到周围无什么城墙,人家,隐隐的一片荒芜田地的样子。
  “瑞珠,已经出城了。”檀婉清悄悄的在瑞珠耳边轻轻道。
  瑞珠听罢眼里是有欣喜的,表情是大大的舒了口气,黑暗里拍了拍自己胸口,然后双手赶紧拉着小姐的手,欣喜的用自己手心里的唯一的一点温暖搓着。
  檀婉清呼着冷气,此时也只能手脚僵硬的靠着瑞珠的一点点体温坚持下去,
  出了城门,一行马车哒哒的向外城行去,最后一辆赶车的管事儿马夫两人坐在车前,马夫有经验,带了一壶廉价的烧酒,路上与管事儿一人一口,边说着话儿,边吃着酒御寒。
  车里被瑞珠搓手的檀婉清听到声音,却是侧着耳朵细听,隐约能听着两人断断续续的说话声。
  “娘的,还以为这趟讨了个好差事儿。”掌事冻的啐了一口吐沫,恨恨的骂道,“早知道是这么个鬼天气,还不如在家搂老婆孩子舒坦!”。
  那赶车的伙计讨好道:“虽是风雪大了点,但这一趟,主家怎么也能给管事儿十两八两的赏银,这可比在府里当差赚多了。”
  管事不知说了句什么,那伙计在风里声音有些大,“不瞒管事,我这是第一趟赶外面的差,一直走的心惊胆战,虽然只有两个时辰的路程,可小的听说现在外面不太平,不少地方都有土匪瓦刺出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遇到啥事,这心总觉得空落落的不得劲,您说,咱这趟差,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怕什么?前面拉的那一车壮士是吃干饭的?瞧你那点胆子,还养家糊口呢。”
  “这不是心里打着鼓吗,咱出了城,不是还得走一段荒道吗……”
  “放心吧,别的地儿不好说,卫安城周边三十里内没什么土匪出没,早就被谢大人手下的兵马扫了个干净,谁还敢到这一片来,渡口这一条道一年来我来回个六七趟,一点事都没有,你就把心落进肚子里,我保你没事……”
  风大,加上车轮轧道的声响,檀婉清听的有些模糊不清,但大概意思是弄清楚了,这趟货,五车的布料,一车的打手,虽然到渡口有一段荒道,可周围的土匪窝子都被谢大人带人清理个干净,那管事走了一年,也无什么事。
  总的来说,跟着这一趟车,安全还是能保障的,不会担心出什么事,且能一直送到渡口坐船。
  檀婉清暗自算了下,现在这个时辰大概是三时左右,两时辰到渡口,那就是早上七时,自不去坊市卖货后,平日她与瑞珠无什么事。
  她习惯睡到自然醒,瑞珠怕吵醒她,近些日子起的也晚,冬日的早晨六时天儿还是暗的,等到七时那暗哨发现了不对劲,自己与瑞珠已赶上了船,离开了益州卫安,就算策马最快一个时辰,也是赶不及的。
  那时,她已与瑞珠二人混进人群,如水滴入海消失无踪了。
  想到此时,檀婉清轻轻的舒了口气,只要再忍耐两个时辰,就能离开了,再以后,可真的要再加万万小心谨慎,夹着尾巴做人才是,若有下次,可就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
  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三更时还干巴巴的刮着风夹着粒,出了城后,风是小了些,但天上却是开始下起了密密的雪花。
  出了外城进入了山道,天色隐隐有些光亮,并不只有一行马车前行,偶尔还有进城的小贩,一些赶渡口的百姓,随着雪光渐大打在棚顶的沙沙声。
  檀婉清心下有些担心,这样的天,渡口是否有船,不过天微微亮之后,风却是小了些,虽有雪花,应是无碍的吧。
  车的空间实在狭小,只能蜷着腿,这般坐上一时还好,时间一长,实在难熬至极。
  与装了满车的布匹相比,两人挤在那里,就如钻进洞的小鼠,可怜至极,却又不敢作声,只能紧挨着忍耐着坚持着。
  不知过了多久,似乎到了更不好行的山道,车轮颠簸的厉害,被如固在箱中翻身不得的檀婉清,似被人抬着箱子往地上来回撞那般,着实遭了罪,可就是这般,也得忍着一点声都不敢吭,只能用力的抓着身后咯着后背的竹架,一动不动,使左右的颠簸能稍稍减轻一点。
  直到翻过了山路,走到平坦之地,总算才好了些。
  “应是快到渡口了吧。”她算着时间,和外面的光亮,已介于六时到七时之间。
  “小姐,路上的人也好像多起来了,刚过去一批粮运呢,不知是哪户粮商的货,也是赶渡口的吧。”两人在车里极小声的耳语,毕竟什么也看不到,靠的便是耳朵了,刚听得那管事这般说起。
  本以为这样的风雪天,船只不行,既然也有同样赶渡口的,那便是渡口有船吧,看着风向,应是顺风而行吧,再想到,这时应已被人发现宅院人走屋空了,就算传到谢承祖耳中,她人也到了渡口,心下便是一松。
  昨晚只吃了两口面,硬生生熬了一宿,如今紧张的心情恢复过来,竟是又累冷又饥,这一趟真要被折腾去半条命,直到瑞珠取来早上翻墙前匆匆装的米糕与饼。
  “小姐,吃点吧,掂掂肚子,要不一会都没力气上船了。”
  檀婉清很容易露疲色,米糕本就没什么色相,此时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