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荣耀-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请容我考虑一二。”方国珍也不急于答应。

杨宪笑了笑,立即放下话题,开始说起闲话来,酒席上很快就一团和气。

送走杨宪后,方氏四兄弟开始讨论开来。

“三哥,这会不会有诈?”方国珉有点不相信地问道。相比之下,江南行省实力要强许多,怎么会给予太多而索取甚少?

“我想刘浩然现在考虑的是来自西边徐寿辉的威胁,那个天完帝听说已经占据了大半个湖广,一定会顺江东进。而江南行省富庶的东南诸地全部靠海,我们从庆云出发,一两天可至杭州、松江甚至直入长江。刘浩然不得不花点力气安抚我们。”老成的方国璋说道。

“二哥说的极是。刘浩然这个人乃当世枭雄,下江南、占江宁、取东南,运筹帷幄,精于算计,而其部定远军号令严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现在已横戈于我等西边。我们如是不应其和,恐怕会有一场恶战。我军强于海战而弱于步战,一旦战火连绵,恐三地难保。不如暂且同意他的要求,与其结好,互为声援,以观其变。”方国珍最后定夺道。

“那绍兴来使如何处置?”方国瑛接着问道。

“先留置城外几日,待杨宪走后再细谈。”方国珍当即说道,“虽然元廷江浙行省仅孤绍兴一地,但是我们南边还有福建行省,而且天下局势,谁说的清楚?这绍兴,江南行省不打,我们也不打!”

盘桓两日,方国珍同意了刘浩然的要求,正式与江南行省结为友好同盟,愿意接受行省平章一职。并保证江南商船在其辖下海域通行无阻,还拨出昌国州沈家门(今普陀)为商船靠驻之地。

八月初二,杨宪被方国璋送出台州西门,达实特穆尔的使者假行省参议周伯琦被方国瑛迎进了台州北门。

八月初九,刘浩然以孙炎为处州府知府,胡深为同知,以乐韶凤为衢州府知府,汪仲山为同知,分治两地。

八月中,杨宪回到江宁,向刘浩然禀告了与方国珍交涉的结果。刘浩然立即上表安丰,取得小明王圣旨,遣夏煜往台州宣诏。

这个时候的刘浩然除了调兵经略台州以西两地外,正在集中精力平息境内的一些叛乱。境内总有些心向元廷的人,有的直接打着朝廷义兵的旗号,有的则间接打着反对刘浩然“乱政”的旗号,在建德、湖州、平江、宁国等地举旗起事。傅友德、丁德兴、杨璟、陈德等人率兵分路破之。还有鄂勒哲苗军残部、长枪军等游兵散勇在杭州、嘉兴、宁国、建德、徽州一带流窜作乱,甚至与“义兵”合流,也被一并击破。

九月,婺州有民女甑氏,自称通天文,受命于天,愚民纷纷附庸,刘浩然命胡大海领兵将其击破,被按察司以惑众乱民之罪,判绞杀于金华闹市中。

九月中,台州密探回报,方国珍虽然受了江南行省平章一职,也接受了元廷海道漕运万户,其兄国璋为温州路总管,并兼防御海道事,其弟国珉为台州路总管,国瑛为庆元路总管。

紧接着另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倪文俊图谋举兵杀徐寿辉篡位,事情败露,直汉阳奔至黄州,被其部将陈友谅袭杀。

********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四十七章 西线新动向

渔民出身的倪文俊是徐寿辉手下头号大将,此人虽然打仗有一套,但是贪权好利。至正十五年他乘势大败元廷水陆大军,克复汉阳,当时就准备投降元廷,接受招安,只是价钱没有谈拢,于是就迎徐寿辉复位,重立天完朝,自任丞相。后来他南征北战,权柄一日甚于一日,于是就不把徐寿辉放在眼里,开始想着取而代之。

徐寿辉也不是吃素的,他属下也有一帮人马,并对倪文俊小心戒备着。倪文俊一击未成,只得逃回黄州他属下大将陈友谅处,准备正式与徐寿辉分道扬镳,另立门户。谁知道县吏文书出身的陈友谅早有异心,看到倪文俊送上门来,当即率兵将其斩杀,并收拢其部。

陈友谅一直跟随倪文俊,四处征战中也立下赫赫军功,在倪军中威望甚高,所以他一出面,再打着大义的旗号,倪部大部分人马都归了他,实力骤然膨胀。

陈友谅自称宣慰使,并将倪文俊的首级送至汉阳,向徐寿辉大表忠心,说其对倪文俊擅权专横早已不平。徐寿辉见其忠心可嘉,便封其为平章。至此,陈友谅取代了倪文俊,成为天完朝头号打手和最大的实力派。

刘浩然接到这个消息,不由长叹一声,历史的车轮还是顽固地往前行驶着,历史上朱元璋最大的敌人陈友谅还是如期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但是事情发生了,必须想办法去应对。刘浩然也顾不上方国珍阴持两端了,自己也不见得对其有多大的诚意,都是暂时的利益关系而已,能保持表面上的安宁就好了。但是陈友谅就不能轻视他了。

在网上看过一些有关朱元璋历史帖子的刘浩然知道陈友谅有多厉害,他兵强马壮,又占据长江中游地理优势,动不动就顺流而下,打得朱元璋狼狈不堪,甚至有一次都打到江宁城下。要不是后来陈友谅冒险轻进、战略错误,加上老天猛给朱元璋开金手指,让其在鄱阳湖侥幸大败了陈友谅,这历史还真不知怎么写。

刘浩然不奢望老天爷像照顾真命天子一样照顾自己,他必须利用自己预知历史的优势,做好准备,用绝对的实力打败陈友谅。

刘浩然考虑了一下自己的处境,比历史上朱元璋强多了,至少东边的东南被自己抢先一步弄到了手,不但不用担心腹背受敌,还多了一大块富庶的根据地。退回江北的张士诚有大江阻隔,加上已经被自己打丧了胆,暂时不用考虑他到时全力进犯,只要提防他在背后使小刀就行了。

方国珍倒是要好好考虑的,这家伙两面讨好,而且又拥有强大的水师,随时可以北上攻击自己,倒是一个大敌。不过此人没有太大的野心,只要抓住一两次机会打痛他就好了,而且自己的地盘紧挨着他仅有的三块地盘,他敢海上偷袭自己,我就从西边捅他一刀。

刘浩然板着手指头开始算下来,发现自己最要紧的是发展水师,发展火器,西进建立一道防线。

水师不用说了,一可以控制江防,不再像历史上的朱元璋一样,被人直接打到江宁城下,二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海军,预防方国珍对东南的偷袭。

算起来火器就最重要了,水师海军需要它,陆军也需要它,只要能建立一支火器装备的水陆大军,陈友谅就算是人多势众又如何?一排火枪加火炮轰过去,打不死他也要吓死他。

西线防线,刘浩然看了看地图,决定在池州、祁门、婺源、信州一带建立一道防线。这一带是皖南、赣东山区,不利于大军行进,领过兵打过仗的陈友谅自然不会弃长江便利而走这里,自然只要分兵扼守要道就好了。不过这里可以做为一个奇袭的据点,到时自己从这里遣一支部队,直趋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威胁江州(今九江)等地,算是在陈友谅的腹地插上一把刀了。

刘浩然最担心的是池州、铜陵、和江北的无为一线。听说倪文俊缴获了整个元廷湖广水师,其中有不少巨舰大船,现在全部落在陈友谅的手里,占据了水战的优势。而且无为北边是庐州的左君弼,这家伙一直与自己不对付,自立一派,防不住他到时会给自己捅上一刀,那这一线的江防就危险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抢先动手,先把这个钉子拔掉,巩固自己江防南北两线。主意一定,刘浩然马上行动起来。

现在的定远军已经编练出三十五个步兵团,近十二万人,守备部队也有四十个步兵团,还有水师十个营,总兵力达到近三十万,这还不算各地正在加强训练的民兵,实力比历史上的朱元璋要强多了,这也是当然的,刘浩然现在的江南行省地盘也要比历史上朱元璋的大上几乎一倍。

刘浩然与冯国用协商之后,在步兵团的基础上开始分设诸路军,第一路军以常遇春为统制,陈德、张赫、赵大勇为副将,下辖八个常备步兵团,负责庐州经略;第二路军以赵德胜为统制,花云、张铨、仇成为副将,下辖六个常备步兵团,八个守备步兵团,驻守铜陵,并伺机经略池州,水师桑世杰、陈德胜、金朝兴率四营水师在铜陵协防;第三路军以傅友德为统制,华云龙、胡大海、严德、吴复为副将,下辖六个常备步兵团、六个守备步兵团,驻守婺源,伺机经略信州;第四路军以邓友德为统制,朱亮祖、茅成、陈耀为副将,下辖四个常备步兵团,八个守备步兵团,驻守金华,镇守建德、衢州、处州新占三地,防御方国珍、福建行省;第五路军以冯国胜为统制,杨璟、曹良国为副将,下辖四个常备步兵团,六个守备步兵团,驻守平江,镇守东南,预防张士诚南下和方国珍海上偷袭,廖永安、廖永忠率四营水师驻瓜州、刘家港,进行协防;第六路军以丁德兴为统制,王弼为副将,下辖三个常备步兵团,六个守备步兵团,驻守江宁,拱卫金陵,并做为机动部队;第七路军以缪大亨为统制,濮英、张温为副将,下辖四个常备步兵团,六个守备步兵团,驻扬州,负责江北一线的防御,俞通海率两营水师,驻当涂,以为机动。

部署命令流水介地发下去,各部队立即行动起来,而都知司和内察司也打起十二分精神,秘密地探知内外的一切动静。

这日,刘浩然和冯国用去了江宁造船厂,他原本是想按照大航海游戏里的威尼斯炮艇造出一种新式战舰,用于江河水战。但是他只知道威尼斯炮艇的外形,却不知道内部结构,这就让造船工匠们为难了。

这时,一位祖先来自安提俄克的工匠,说其祖父原本是位造船木匠,曾经跟他提及过当时地中海多桨船的构造。大喜之下的刘浩然立即以他为首,召集一批工匠,结合了中国楼船的理念和技术,造出一种新式内河战舰。船长三十米,分三层甲板,每边有二十支长桨。最下面的甲板是专门划桨的动力层,每四水手负责划动一支长桨,一百六十位桨手外加四个负责传达命令,控制同步的作头,总共一百六十四人。

第二层是火力层,每边布有十四个可以关闭的窗口,每个窗口有一门火炮,四个炮手负责操控,加上分段负责的火力指挥官四人,总计一百一十六人。

第三层甲板就是船面了,也就是接舷作战层,有弓箭手、火枪手、刀手等一百四十人,加上舵手、水手长、作战副官、军令副官、舰长等十余人,总计四百三十人。

而每艘船上还有三根桅杆,各有三角大软帆两幅,硬蓬帆一幅,顺风的时候张开可以增加速度,并且可以测试两者在实战的功效,而船首吃水线上方加装了一个大的金属撞角。

这艘战舰的原型船很快被造了出来后,刘浩然检查了一番,发现它长桨一动,速度极快,而且在作头的指挥下,只要训练得当,便转向灵活,加上结构又坚固,便定为长江水师的主力战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负责接舷战的十二桨船和六桨、八桨辅助小船。

船只定型了,可惜火炮却还在研制中。

刘浩然大量收集铜,甚至借口鞑虏捐建,将江南各地寺庙的许多大铜佛像也融了,用来做青铜炮,引起不少非议,让刘浩然的御用文人在《江南邸报》上很是花了一番力气去解释。他根据自己的知识,确定了几种火炮,一是步兵用的鹰炮、赛寇炮和米宁轻型长炮等容易携带运输的轻型火炮,二是战舰所用的四开加农炮。至于海军舰载所用的重炮,只能等一步再说了。

不过对于刘浩然来说,当务之急是把炮造出来,他从占据江宁开始就考虑造炮的问题,这个时代,造炮比造枪要简单,他考察过江宁少量造火器工匠的技术,发现现在的火炮都是用铸造法,虽然简单迅速,可惜废品太多,这主要是现在的冶炼技术不过关,铁水里的杂质砂眼太多。后来张士诚送来了不少工匠,其中就有一部分是在大都专做火器的,虽然技术有所提高,可依然达不到刘浩然的要求。

刘浩然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决定用铜做火炮,在钢铁的坚韧性和硬度达不到要求时,青铜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青铜铸造也会存在气泡砂眼问题。刘浩然一边提高冶炼温度和技术,尽量减少杂质,并根据他偶尔知道的一个历史故事来减少铜水里的气泡。

十八世纪,单筒望远镜开始应用,但是很多国家的玻璃达不到光学要求,因为玻璃里面总是有微小的气泡。可据说威尼斯人却做得非常出色,他们出产的玻璃很少有气泡。为了得到这个先进技术,法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终于由间谍获得了这项技术。很简单,用铁棒在熔化的玻璃水里不停的搅拌。刘浩然虽然不知道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但是也给了他极大的启发,用一根钢棒在铜水里搅拌。

接着刘浩然采用网上曾经看过的失蜡铸炮法。先用蜡制成一炮形,与真炮丝毫无异,尺寸精度非常高。再将蜡模用泥封密阴干。铸时用火烘模开孔,让蜡熔化流出,然后将青铜灌入,五日后再开模,将青铜炮取出,用各种工具将炮管内外打磨光滑。制好的火炮拉到荒野之地,将炮管里塞满火炮火药,用长引火绳点燃,人员躲在远处土坑里。过一会随着一声巨响,火炮在空中腾越,最后落地,以没有裂纹为标准进行验收,完成一门火炮的铸造。

由于众多先进工匠的加入,以及刘浩然提供许多新技术和思路,也确定了精度极高的度量衡,使得江南行省的冶炼、制造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江宁铸炮厂也能够很顺利地造出一批火炮来。

除此之外,刘浩然也在加紧燧石滑膛枪的研制,力争早日装备部队。

龙凤三年九月,赵普胜奉陈友谅之命,再攻安庆,余阙拒战月余,赵普胜败走。十月,陈友谅亲自领兵前来攻打安庆,苦战四天四夜,终于打败了元廷义军元帅胡巴延,攻占了安庆门户要冲-小孤山。陈友谅乘胜追击,在山口镇再败胡巴延,大军直至安庆城下。

余阙镇静自如,指挥部下据城坚守,击伤了攻城的饶州民军元帅祝寇,陈友谅军士气大落,只得领兵暂退。

十月,赵德胜与陈德胜领水陆大军进取池州,四面围攻,重点攻北门。四个时辰下来,北门城破,守将元帅洪二被斩于乱军中,副将魏寿、徐天麟等被擒。入夜,败走官军聚船只数百艘,试图收复池州,被陈德胜伏击,大败而逃,池州落入定远军手中。

十一月,常遇春率四万大军围攻庐州合肥城两个月,城中援绝粮尽,军民难支,左君弼部将万贵等人遣使求降,并趁夜打开东门,放定远军入城。左君弼见城破,只是率千余残部突出重围,西逃六安。

十二月,徐寿辉遣大将明玉珍攻陷重庆路。明玉珍原本仅有兵士一千多人,船不过五十余艘,沿长江溯夔州(治今奉节)而上,准备只是捞一票就走人。谁知道镇重庆的四川行省左丞相鄂勒哲图想夺辖下义军元帅杨汉的兵权,设宴欲杀之,被杨汉察觉逃走。

杨汉率五千本部人马顺流而下,在巫峡遇到了明玉珍,便归降于其,并怂恿去攻打重庆。明玉珍犹豫不决,其属下万户戴寿劝道,反正大家是来捞一票的,万一攻陷了重庆,就可据蜀自保,就算是失败,大家退回来也没有什么损失。

明玉珍就整顿兵马,逆江而上。鄂勒哲图闻讯立即逃走,城中父老举城投降。

在北面,形势也有了一定的好转,在龙凤三年六月,发了狠的刘福通遣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沙刘二、王士诚率兵入北渡黄河,转入山西、河北作战,准备从朔方直捣元廷的上都;遣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入关中支援李武、崔德;毛贵继续在山东经略。自己率领大军开始向汴梁进军。

八月,刘福通攻汴梁未果,干脆北上攻陷了大名府,归德府知府林茂、万户时公权见刘福通势大,便举城投降,未及,曹州也降,加上毛贵继续在山东攻城掠地,河北一时震动。

但是西路依然遭到了察罕帖木儿这个强人。几路人马在汉中汇合之后,西进攻陷了秦州、陇州,占据巩昌,并准备从凤翔进犯长安。察罕帖木儿遣一支兵马守凤翔,并引红巾军来攻。待到红巾军围攻凤翔时,自率铁骑昼夜急行二百里,然后分左右两翼冲击红巾军,凤翔城中守军也随即出兵,内外合击,红巾军大败,被斩首万余,分几路溃逃。李喜喜入蜀,朱元璋返回汉中,其余西遁。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四十八章 新式武器一

龙凤四年(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元月,相对天下其它地方,安宁的江南行省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越发地繁华起来,所以这一年的元旦又是一番热闹的景象。

这日,刘浩然带着李善长、冯国用、陶安、朱升以及奉命回来述职的常遇春、傅友德、冯国胜、邓友德、丁德兴等武将,来到江宁城外一处秘密地方。

这里地处偏僻,而且周围数十里都被军士们团团包围,闲杂人等根本无法入内,就连旁边的长江河道,也被水师派大批舰船把上下两段数十里给封锁了,并来往游弋,严禁有人泅水潜入。

冯国用、李善长知道这是刘浩然准备给他们演示新式武器,而陶安等人却不知情,坐在临时搭建的凉棚下低声议论着。

巳时一过,随着刘浩然打了一个手势,刘存孝便跑了出去,不一会,远处传来一阵鼓声,当众人立即安静下来,纷纷举目望去。

只见四名不到十五六岁的少年,穿着定远军标准的皮甲竹制斗笠,敲打着挂在胸前的鼓走了过来。这鼓与定远军原本用的小鼓不大一样,鼓身改用白铁皮打制,上面蒙了一层薄牛皮,而且要大许多,被斜挂在胸前。少年军士两只手各握着一根鼓棒,有节奏地敲打着。

这鼓声对于定远军出身的常遇春等人来说是非常地熟悉,定远军就是随着这鼓声缓步前进,走上战场,与敌对决。

随着鼓声,一队军士们列队走了出来。常遇春等武将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一队是标准的三百人,也是身穿皮甲竹笠,不过他们的装饰不太一样。腰间系了一块宽皮带,右边挂着三个硬牛皮制作的盒子,左边也还有一个皮盒子。他们手里端着的也不是定远军赫赫有名的长矛,而是一支长四尺多(四尺五寸,合一点四二米)的铁管子,这根铁管子嵌在一个长木架上,被军士们持在身体的右边,听刘浩然介绍,这也叫枪,不过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用。

定远军军士配备的短剑变成了一把藏在皮鞘里的直剑,看不清什么模样。三百多军士的后背还多了一个四四方方的背包,不知里面装些什么,背包最上面挂着一个斧头不像斧头,大刀不像大刀的兵器,前面部分藏在皮鞘里,只露一截木把。

随着鼓声,这队军士走到众人不远处,刘存孝发出一声口令,少年军士立即敲出急促的鼓声来。军士们连忙列成三队,侧对着众人。

刘存孝一举手,鼓声停止。他随即开始继续发令:“装弹药!”

军士们伸出左手,从左边皮盒子里取出一个圆圆的金属丸子,含在嘴里,然后换左手持枪,右手先把枪后面的一个铁扣微微板开,露出一个铁池子,再从右边盒子里掏出一个长圆锥形的纸筒,用嘴咬破一个口子。

军士左手将枪略端平,右手从纸筒里倒出一些黑色粉末在铁池子里,然后再把纸筒里所有的粉末倒进枪管里,接着把嘴里含着的金属丸子灌进去,最后把那倒完火药的纸筒捏成一团也塞了进去。军士们随即从枪管前端抽出一根铁条,在枪管里戳了好几下,再插回原位。

这时的军士们右手持住枪的木把处,左手端在枪的前端。所有的人都在安静地看着军士们迅速地做完这一系列动作,期待着下一步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惊喜。当年刘浩然攻打江宁城时,用火药轰开了一段城墙,已经让众人感到匪夷所思,所以他们也知道,今日刘浩然一定会让他们看到前所未有的东西。

刘存孝大喊一声:“准备!”

军士们闻声用右手将那个略张开的铁扣完全张开,然后端起枪来,枪身后面的木板靠在右肩上,右手扣住一个类似弩机的东西,左手微曲,端在枪身前方。枪身被平举,枪口全部朝着前面两百尺远的一排木靶。由于军士们是密集站成三排,所以最后一排的枪管从最前面一排军士的肩上伸出。

这是要干什么,难道是火器吗?不过现在的火器与这些东西完全不同。元廷军队中也拥有一些火器,常遇春等人是见识过的,但是与眼前的这些铁枪截然不同。

“开火!”刘存孝大喊一声。

连绵不绝的炸声骤然响起,三百军士手里的枪管接连闪出一团火光,随即喷出一团灰色的烟雾来,声势极为吓人。而那排木靶也响起了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由于军士们反应速度不一,所以无法做到同时开枪,甚至有的军士第一枪没有打响,赶紧又张开枪机,再扳动扣机,打响了第一枪。但是依然有十几个军士的枪没有打响。

但就是这样,这三排火枪的开火射击让众人吓了一跳,如此巨大的声响,还有能喷火吐烟的声势,就是见惯世面的常遇春等人也不禁吓了一跳。

丁德兴性子最急,看到枪声响完后,跳起来就准备上去看个究竟,却被刘浩然一把按住:“大哥,不要着急,请继续往下看。”

在烟雾缭绕中,刘存孝又发令了:“上弹药!”

军士们又重复刚才的动作,而没有打响的军士们则是检查了一下,往铁池子里又放了一些药,没一会,随着刘存孝的命令声,三排火枪又开火了,密密麻麻的弹丸把木靶打得又一阵乱响。

常遇春等人不由目瞪口呆:“怎么这么快!”他们见识过以前的火器,第二枪要花费老半天工夫,相比之下,这火枪的间断时间实在是太快了。虽然还比不上弓,但是快赶上了弩。而且它释放出的声势却不是弩所能比拟的,听着这声响,看到这声势,一般的军士还不吓得尿裤子。

就在军士们随着刘存孝的命令继续第三轮射击时,一行人策马冲了过来,打头的正是刘浩然另一个义子刘存勇,他身后有数十骑,每四匹马后面拉着一个形状古怪的木架子,总计六个。这个木架子有两个大轮子,轮子中间是一个长木架,上面嵌着一根闪闪发光的铜管,这铜管估计有大海碗那么粗。而长木架还拖了一个长尾巴,也是木制的,最后微微翘起,被拉在马匹后面的绳子上。而木尾巴上有一个木盒子,盖着盖子,不知装了些什么。最后面是六辆四轮马车,上面坐着几十个人,上面还放在一些木桶。

六个木架子分别行到火枪士兵的左右两翼,刘存勇等人翻身下马,解开绳索,把木架子推到早就挖好的六个浅土坑里。

而马车上的车也连忙下车,分别拿着一些东西。有六个长长木柄,上面是铁制的弯钩,六个军士生好几盆火,把铁钩放在上面烧。其余的人有的打开一个木桶,露出里面黑色的粉末,有的用长长的前面带一团圆柱棉团的木棒在铜管里来回戳了几下。马上有军士们用一个勺子舀了一勺火药,用漏斗装进铜管里,另外有军士们装进去一团纸,再用另外的木棒在铜管里戳了几下,一个军士从木尾巴打开的木盒子里取出一个圆圆的铁球,小心的装进铜管里。最后一个军士在铜管后面的池子里倒了些火药,大家全部站立不动,等待命令。

在这阵忙碌中,火枪又射击了两轮,不过众人的注意力都被旁边的这两伙人吸引了,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不过他们很容易辨认出,这应该是火炮,因为这个形状相差不大。

“开火!”刘存勇大吼一声,六名待命的军士用烧红的铁钩子在药池里一点,六声更巨大的声响炸响,同时闪过六道火光,喷出六团巨大的黑烟。随着空中发出的尖锐呼啸声,木靶旁边原本堆积的破烂木架子和旧马车被击得尘土飞扬,无数的木屑在空中飞舞。

火炮开火后,几个军士一起用力,推动巨大的车轮,将后退的火炮推回原来的位置。一个军士立即往铜管火药池上盖了一块羊皮,羊皮上面的羊毛沾满了水,而有皮的一边正好盖住了火药池和后面的炮身。六个军士立即用蘸了水的棉团在炮管里使劲地戳了几下,然后又是装药,放弹丸,最后点火击发。

而与此同时,火枪兵又射击了五轮。

常遇春等人激动不已,火器的威力他们早就见识过,只是这个时候的火器由于质量和射速,简直成了鸡肋,只能在开始的时候齐放一次,打击敌军的士气,然后还要靠真刀真枪地去血拼。但是今天展现在他们眼前的这些新式火器,为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境界,质量和射速的极大提高,使得这些火器释放出来的火力连绵不绝而又异常凶猛,试问天下哪支军队能接受到这样的打击。

常遇春等武将继续联想到刘浩然最初对定远军采用长矛方阵,军士们受列队、闻鼓行进训练已久,早就将这些刻进了骨子里,集体和协作力量让他们发挥地淋漓尽致。因此定远军非常容易向这种火枪列队阵形转换,只不过把长矛、短剑等装备换一下而已。看来刘浩然早就有了长远的打算。他们不由地幻想起,数万定远军全部改换装备这种火枪火炮,到时定远军站得密密麻麻的军士们万枪齐发,百炮齐鸣,这天下还有敌手吗?

正想着,刘浩然传令一摇旗子,六门火炮还在继续轰鸣,而随着刘存孝的命令,火枪军士们停止了射击,从长皮鞘里抽出不短的一把三棱形直剑,不知怎么地就安在了火枪的前端,四尺多长的火枪加上这至少有两尺长的直剑,顿时变成了六尺长的长枪。

随着重新敲响的鼓声,刚才还在开火射击的军士们变成了定远军最擅长的长矛兵,举着长枪开始列队缓步向前行,而两边的火炮还在不停地怒吼着,帮这些军士们摧毁前面的一切障碍物。当军士们行进到半路时,火炮开始停止射击,在刘存勇的指挥下,火炮迅速被收拾好,系在战马后面,和马车一起向前驶去。

驶到列队军士前面不远,这些火炮又迅速被架开,不一会又开始轰鸣,为举枪前进的军士们提供巨大的火力掩护。

过了半个时辰,随着刘浩然的命令,这次演示终于停止了。常遇春等人一窝蜂地就冲了上去,而陶安、朱升与李善长、冯国用等人交头接耳、低声议论,并连连感叹:“真是人间凶器!不可轻用。”

刘浩然向陶安和朱升告了一声罪,也向军士们走去。

常遇春等人围着站立齐整的军士们在打转,上上下下打量着这些配备新式装备的军士。刘浩然赶到后,向刘存孝点了点头,同意将火枪交给常遇春等人。

常遇春等人接过火枪,只见这东西打造地非常精致,枪管内外都非常光滑,枪机等部件做得非常精巧,枪管上的直剑,即刘浩然所说的刺刀,打造得寒光闪闪,通过一个圆环扣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