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的荣耀-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焦点还是集中在业社、胜社和仁社三个派系政党身上,这里都是他们的主战场,岂能落于人后,胜社财大气粗,有的是钱往里砸,各项选举活动看上是最风光热闹的;业社则有强大的劳工、城镇市民和中小工商主做后盾,每次召开集会都是人山人海,众多劳工联合会、商业协会的旗帜可谓是遮天蔽日,再加上业社的人都是刘浩然的嫡系,算是真正得过真传的,加上多是新学派的学子,胆子也大,当着数万人就发表热情激昂的演讲,虽然大部分人都听不清他讲什么,但是气氛却是有了。仁社则是扎根农村,充分利用农村无比庞大的人口基数,走村穿乡,大拉选票。
待到明历十六年十一月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五省奉议会尘埃落定时,结果让人意料不到。平社和德社不用说了,纯粹就是来凑热闹的,获选的省奉议员寥寥可数。但是胜社的失败却是让很多人下巴都掉了。平均下来,胜社拿到的五省奉议员还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可以说那些钱都打了水漂了。要知道,当初胜社可谓是砸进去不少钱,不少邸报满版都是胜社候选人的介绍,想不到却是这个结果。
而剩下的五省奉议员业社和仁社基本上是对半瓜分,形成这个局面是有原因的。仁社虽然在农村大有优势,但是农民对这种选举热情不高,再加上交通不便,很多农民不愿意去凑这个热闹,因此仁社流失了很多选票;业社拥有的劳工等支持者虽然人数不及农民,但是贵在集中,而且他们受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对这种选举活动也相对比较热衷,劳工联合会、商业协会等组织一号召,超过六成的会员都跑去投票,而且绝大部分是投给业社的候选人。
胜社吃了个哑巴亏,业社、仁社心满意足,平社、德社除了看了一场好戏之外还学到了不少经验。
但是刘浩然却频频召集陆海军部、学部、军方将领、大学教授、三院院士等人,最后由内阁推出了几条法令和修正案。其中一条是《大明图政结社律》,里面规定了大明不限制国民为了政治目的结成会社,但是必须在户部登记,不得从事违法等事项,其经费和政治献金也要受到严格监查,不得在童学、中学、业学、大学、研究所、三院等场所内和外围一定范围内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不得在教育科研机构、工厂、商社等机构和场所内设立分支机构,只能在公共场所召集集会,但是不会限制业学、大学学子和其他社会人士自愿加入各政治会社等等。
在《大明陆海军律》修正案中明确指出,大明任何陆海军、武备军军人都不得加入任何一个政治会社,而任何一个政治会社也不得在这些军事单位内及外围一定范围内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
仁社、业社在奉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尝到甜头的他们开始再接再厉,努力将自己会社党派的政治理念变成大明的律法,但是拥有立法权的资政院却不比奉议会,那里还是以胜社实力最为见强,于是各派各社开始合纵连横,各自打着各自的牌,一时间,资政院里气氛活跃,各会社提出的议案接连不断,有的被通过,如融合了业社、胜社理念的《大明民权保护律》获得通过,确定了大明国民私人财产和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并开始细化确定大明国民应该享有那些权利。有的没有获得通过,如仁社提出的《大明农牧业者福利保障议案》由于牵涉太广,耗费太大被“毙”了,但是为了拉拢仁社不要对自己的议案进行阻扰,胜社和业社联手在《大明民权保护律》中增加了许多有关农牧民权益保护的条例,也通过有关灾年赈济等相关议案。
经过一番运作和斗争,除了在奉议会各会社开始“组团战斗”之外,资政院各会社派系区别也更明显了,虽然时不时有各会社的资政大夫、奉议员个人不满会社的意见提出反对和个人意见,但是大致情况下资政院、奉议会中各会社基本上都是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三百一十九 泰西攻略
第三百一十九 泰西攻略
“孝闵,几年不见。你又黑瘦了许多。”刘浩然持着陈孝闵的双手,将他上下打量了好一番才感叹道。
“臣身负皇命国令,不敢有所懈怠。”陈孝闵恭敬地说道。
“孝闵,坐到朕的身边来,你们也都坐下。”刘浩然持着陈孝闵的手,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招呼陪同的李善长、开济、薛祥、陈孝林、阮智、赵钦等人坐下。
“听说你娶了一位泰西贵族女儿为妾?还生下一儿一女。”
“是的陛下。”陈孝闵如实回答道,他知道就算远隔数万里,自己的一言一行也会如实传回到国内和皇帝陛下的耳朵里,“胡安娜是阿拉贡王国巴伦西亚伯爵的二女儿,我是在阿拉贡王国国王胡安一世举办的宫廷舞会上认识她的。由于我已经有了妻子,按照泰西遵守的基督教义,除非我离婚才能与胡安娜结合,但是臣怎么能舍弃糟糠之妻呢?无奈之下只好避开胡安娜,回到丰岛(今马德拉岛)基地。谁知胡安娜居然乔装打扮,悄悄地坐上一艘我们的商船赶到了丰岛。”
“于是你就英雄难过美人关?”刘浩然笑呵呵地接言道。
“回禀陛下,当时我向胡安娜说明了一切,很直白地告诉她,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娶她为妾,但是这样的话对胡安娜就太委屈了。可是她不论不顾。持意要和我在一起。”
“我只好又赶赴阿拉贡王国,向德佩罗四世说明情况,臣不能以为私人之事影响了大明在地中海战略布局。德佩罗四世在听说这个情况后,最后做出公断,说胡安娜是臣在基督的妻子,把这件事情给糊弄过去了。但是臣一直过意不去,这次臣回国述职,将胡安娜也带了回来。一来是向陛下禀明,自请处置;二来让胡安娜与王氏见见面;三是胡安娜好歹为我生下儿女,是我陈氏血脉,臣带他们回来也好拜祭祖先,认认亲人。”
“应当如此,你孤身在外,为国家舍小家,的确需要有人好好照顾。只是你要好好对你家夫人言明底细,她带着孩子为你守在家里,不容易呀,不要有了新人就委屈了她。这样吧,我过后会和皇后言明,届时由她出面,居中斡旋。”
“臣记住了,多谢陛下!”陈孝闵恭谨地应道。
“好了,我们谈谈正事。我刚才听你提及丰岛,现在它已经是我大明在泰西前沿的重要基地,孝闵,你先给朕说说这丰岛。”
“是的陛下,丰岛位于葡萄牙王国西南大约一千公里的海上。方圆近八百平方公里。由于是月季花号护航舰舰长丰穗发现的,故而被命名为丰岛。该岛有两大丰富资源,一是水源,二是木材。”
“丰岛上既不见任何山泉、溪水,地底下也没有暗河潜流。可是岛上处处可闻流水潺潺,特别是在陡峭的海岸石崖,更有许多飞流垂瀑直泻而下,注入大海,好似飞珠落玉,十分壮观美丽。这水到底源头何在?根据地理学会的会员教授研究发现,原来丰岛四周一片汪洋,海风将暖湿空气吹到岛上,却为岛上海拔近两千米高的三指峰所阻,于是积云化雨,滋润大地。更为奇特的是岛上逢夜降雨,每天不误,这就是岛上水源丰富的秘密。”
“原来如此?”刘浩然和众人不由点点头,能够作为海军重要的基地,水源、粮食、木材是必须的。丰岛先占了两大优势,只要布置得当,在岛上充分利用水源进行种植。粮食又不用缺了。
“陛下,诸位大人,但是丰岛有一致命缺陷却是无法弥补的?”陈孝闵转而言道。
刘浩然略有所思,抚着胡须道:“是不是丰岛离泰西太远了?”
“陛下英明,正是如此。丰岛虽然可以集中停泊数十艘战舰,屯集数万将士,但是丰岛离泰西葡萄牙王国有近九百公里,离阿拉贡王国巴伦西亚有近一千五百公里,按照我军战舰的一般航速,就算是顺风,到葡萄牙王国里斯本需要五到六天,到阿拉贡王国巴伦西亚需要九到十天。泰西等地发生任何的异动,传到丰岛再做应对都已经为时太晚。”
“孝闵,那你有何建议?”
“回禀陛下,臣最初的想法是在地中海占据一处岛屿,阿拉贡王国的马略卡岛、两西西里王国的撒丁岛,甚至是地中海东部,现在落入法国和威尼斯人之手的塞浦路斯岛都曾经让臣实地考察过。虽然占据其中一地能够让大明嵌入泰西腹地,但是危险和问题还是众多。这些地方不是被泰西基督教势力包围,就是被基督教和穆斯林势力夹击,而这些地方离大明数万里,就算有丰岛支持,恐怕也是艰难无比。因此臣几经考察和思量,还是建议在直布罗陀海峡北岸谋取一处基地,这里是格拉纳达王国的地盘,其正处于北部卡斯提耳王国和阿拉贡王国的步步紧逼之下,正是势弱之时,只要我大明驻泰西海军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谋求一处港口之地不是难事。”
“陛下。诸位大人,臣到此地考察过,这里有一处港湾,适合做港口,周围又是山峦连绵,地势险要,无论是陆地或是海上的攻击,只要防御体系构建完善,应对起来不是问题。而且这里扼守地中海出口,可与丰岛、鲁岛(今加那利群岛)构成一个完善的三角防御体系,如此之下,我大明驻泰西海军对地中海地区的行动可进退有余。”
听完陈孝闵的话,刘浩然略一思量,挥挥手道:“孝闵,你再说说我大明海军驻泰西舰队这些年的一些行动。”
陈孝闵听出来了,皇帝陛下想知道目前泰西的形势和大明海军驻泰西舰队对泰西的影响力再做决定。
“回禀陛下,我大明海军驻泰西舰队以丰岛为中转基地,以鲁岛为补给点,这些年主要做的事情有几个,一,打通与英吉利王国的海路,将大明货品北欧地区的经销权授予英吉利王国。但是北欧地区现在也是纷争众多,商贸权把持在汉萨同盟的手里。他们拒绝英吉利涉入其利益范围。为了打开北欧商路,臣曾经派遣两艘护航舰、四艘武装商船会同英吉利王国的船队北上,在日德兰海域与汉萨同盟激战,获得小胜,迫使汉萨同盟签下城下之盟,总算是在北欧地区打开一个缺口。”
“二便是压制葡萄牙王国的海上力量。目前葡萄牙王国可能是泰西伊比利亚半岛上最有可能发展海上势力的国家,其国王看到大明海军兴盛,也跃跃欲试试图发展海军,臣率舰队找了几个借口,击败其海军,摧毁几处造船厂。在后来再加以引导,将对法国的商贸权授予葡萄牙,引导其向北发展。”
“三是扶植阿拉贡王国向东扩张,臣率舰队为阿拉贡王国商船保驾护航,确保其在地中海发展商贸主导权。”
刘浩然不由点了点头,陈孝闵麾下的大明海军驻泰西舰队实力相对较弱,不过六艘护航舰,十四艘武装商船和两艘快速警戒船,要经略这么大一块地盘,做这么多的事情,的确够他忙了。
“赵钦,你说说。”刘浩然转向赵钦问道,这位外务部侍郎在对日谈判中大放光彩后便一直忙着处理对印度等国的外交事务,在明历十三年,受刘浩然的委派,赵钦亲赴泰西,名义上是出使法国和教皇国,实际上是实地考察泰西的政治形势。
“是的陛下。首先是泰西基督教会的大分裂。明历十三年,也就是泰西的耶稣历1377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将基督教廷从法国阿维尼翁迁回罗马,明历十四年,格列高利十一世去世,罗马的教廷枢机团推举一位意大利人为教宗,是为乌尔班六世,而亲法国的十三位枢机大主教则不承认这一推选,他们自己推举了一位法国人为教宗,是为克芒雷七世,以阿维尼翁为教廷。”
“英吉利王国、威尼斯、热那亚、匈牙利王国、波兰王国、丹麦等北欧王国支持罗马教廷,法兰西王国、阿拉贡王国、卡斯提耳王国、那不勒斯王国和西西里亚王国支持法国阿维尼翁教廷,神圣罗马帝国和葡萄牙王国中立。
“赵卿的意思是我大明利用这种分裂从中渔利。”
“是的陛下,我大明介入泰西,基督教廷可以说是最大的阻碍,其权柄甚高,凌驾于诸国王权之上,又保守迂腐,视我大明为异教徒。”
刘浩然和众人明白赵钦的意思,基督教廷拥有这般权力。又思想保守,仇视非基督教世界,大明想介入泰西,的确是最大的阻碍,所以必须依靠这天赐良机,在分裂的教廷中左右逢源,或者是拉一派打一派,待到教廷恢复统一,大明已经在泰西扎根,届时就游刃有余了。
“陛下,依臣之见,大明对泰西的战略是正确的,扶植英吉利,发展北欧商贸以拓其实力,再帮助其与法国为争夺佛兰德继续国战,拉拢扶植阿拉贡王国打压热那亚,不过臣有一妄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讲无妨。”
“陛下,西西里王国王室原本出于阿拉贡王室,但是经过数十年分离已成两脉,而今西西里王国国王之位由前王腓特烈三世于明历十三年传于其女玛丽。此女王而今尚年幼,不到十岁,权柄被四位顾命辅助的男爵贵族架空,早晚会生出事端。玛丽女王现在的依靠处无非两处,一是法兰西王国,但是西西里人憎恨法国人,恐怕此路难行,那就只有依附远亲阿拉贡王国。依臣之见,与其便宜了阿拉贡王国,不如让我大明来做此好事。”
“赵卿的意思是?”
“陛下如以一皇子娶之,我大明便可顺理成章地介入西西里王国事务,还可顺势收复掌握在法国人之手的那不勒斯王国,一举两得。”赵钦看了看刘浩然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道。这个建议事关皇子,当然需要谨慎万分。
“我明白赵卿的意思,只是如此当不当值?”刘浩然沉吟一会说道。
“陛下,依臣之见,我大明早晚与泰西有一战。”赵钦镇静地回复道。
“说说你的理由。”
“是的陛下,一方面,热那亚不会甘心坐视大明打通对泰西商贸,夺其口食,而法国也会对我大明扶植英吉利心怀不满,热那亚长于海军,法国长于陆军,虽然两国为教廷分裂有所争持,但是在利益驱使之下,难保不会勾结在一起。从另外一方面,我大明海军远驱泰西,其贵族官民对我大明不再持有神秘之感,而是需要直面我大明。无论是信仰文化我大明与泰西都有巨大分歧。而我大明扶植一方,必有另一方不满,如此长久,必生祸端。而我大明如不以凌厉军威宣于泰西,很多人就不会切身体会到我大明实力。”
赵钦说得没错,这个世界上就是这般,如果大明一味以商贸为主,长此以往,泰西诸国的贵族王室就会视大明为纸老虎,一块肥肉,说不定就想着来啃一口,所以赵钦建议大明抓住机会大打一仗,充分显示自己的实力,这样才能让泰西众人心有忌惮,从而能够最大地保障大明商人的安全和利益。
“我大明海军新败阿曼等国,控制了锡兰洋,非洲攻略便可顺势而为,易如反掌,孝闵,你对于大打一仗有什么要求?”
陈孝闵在泰西日久,对这一带非常熟悉,他为主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陛下,我大明海军已经有了远渡重洋,海外作战的能力。但是依照目前大明海军驻泰西舰队的实力,局部的中小战役没有问题,但是与国之间的国战却有心无力,如果非洲战略布局能够尽快完成,我驻泰西舰队有了坚强后盾,届时一旦有事端,可调集非洲等地区的舰队汇集,与泰西某国一战倒是可以的。”
“这个就要问你的兄长了。”刘浩然笑呵呵地说道,陈孝林占据锡兰洋之后,开始奉命对非洲,包括东非、南非金州和西非的战略布局,不过没有了穆斯林势力的搅局,大明海军在这一线的行动可谓是非常便利,按部就班就可以了,毕竟这些地方的非洲土著国家势力太弱了。
众人也不由大笑起来,而陈孝林脸上闪过一道忧虑,却端坐不语。
看到皇帝陛下正在兴头上,陈孝闵便继续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建议:“陛下,依臣之见,我大明不仅要在通往泰西的海路上设置包括船舶修理厂、仓库、医馆等设施的基地,也当选择合适的战略要点设置一两处造船厂和军械厂,以便利为前线提供最大的臂助。”
陈孝闵话一落音,却发现室内死一般的寂静,他不由诧异了,下意识地将头转向兄长陈孝林,他打仗不输给陈孝林,但是要谈到揣摩上意,在政坛官场里打拼,他怎么也比不上自己的兄长。陈孝闵迎面看到自己的兄长递过来的严厉眼色和带有责备的神情,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但是到底说错了什么,却不得而知。
“孝闵的建议不错,但是造船厂牵涉甚广,依朕之见,战船军舰方面的造船厂暂不考虑了,就布置一些中小型商船造船厂吧。”
刘浩然一锤定音,既然军用造船厂不能设置,那么军械厂自然而然也不能跟着配置了。
再谈了其他很多事项后,今天关于泰西攻略是谈话就到此结束,众人需要细细体会一下再继续明天的谈话。
“孝闵,你怎么糊涂,居然说出要求设置造船厂的要求?”走在僻静处,陈孝林就迫不及待地训斥道。
“怎么了哥哥,出了什么问题?”陈孝闵不由一惊,他长年累月地在海外泡着,消息不及兄长灵通,所以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孝闵,今天定下来的有关大明海外领地的调整,你看出什么问题来?”陈孝林在引导着自己的弟弟去自己思考这个问题。
“根据今天的商议,海外领地不是军政分开吗?海军驻军自成一系,由海军部统领,领地总督则由内阁吏部直接任命。不过我觉得这海外领地总督最大的权力除了领地治理权之外就是外务部授予的处理与领地邻国外交事务的全权代表权。”
授予领地总督的外交事务全权代表权也是外务部尚书开济参加这次会议的原因,大明外务部只是在部分国家派驻使节,处理外交事务,但是对于很多海外国家而言,大明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派驻外交使节,于是便授权给最邻近的海外领地总督,如对东非几个国家的外交事务权就交给了大明驻苏法拉总督。
有个这个权力可不得了,由于大明的强势,拥有外交事务权的总督就等于是大明派驻这些国家的太上皇,加上总督拥有的地方治安权,行政管理权等等,简直就是一个土皇帝。所以大明才将海军驻外舰队分开,与领地总督平行,只是互相协调,就是防止某些总督因为权柄太大而野心膨胀,你总督再牛叉,也经不起大明海军舰队的打击。因此,海外领地中大部分海军基地、仓库等设施都是直接由海军部管理,为了就是避免领地总督对海军舰队产生要挟和勾连。
陈孝闵经过兄长稍微那么一点拨,很快就明白了这样分配设置的原委在何处,无非就是为了牵制权衡,他对自己刚才哪里说错话开始明白了。
“哥哥,我说话太直白了,没有与你商量,这才创下祸事来了。”陈孝闵低着头说道。
“弟弟,你看看,如今大明军舰战船造船厂都分布在何地,辽宁、山东、南京、江苏、浙江,都是我大明腹地,就连偏远一点的边疆省份都没有,军械厂更是如此,一向集中在安徽省,因为需要南伐和西征,这才在河南、陕西和广东等地分设工厂,但是产能却远不及安徽。你知道这是为何吗?”
“兄长,我明白了。”
“我等海军驻外舰队孤悬海外,与国内经常是一年也联系不上几次,国内大佬们能安心吗?我们兄弟一个在泰西,一个在后方非洲经略,已经让很多人看不过眼了,你再提出设置战舰造船厂,别人会怎么想?”
“兄长,那该如何是好?”
“我原本早就想调回国内舰队,我们兄弟扎在一堆不好,以前中间还有大食势力,现在锡兰洋已经平定,我也该回来了。我们兄弟俩总不能都泡在海外,总需要留一个在国内照顾家。”
“兄长,对不起。”陈孝闵当然知道这是兄长以自身的牺牲来成全他,调回国内,现在整个太平洋都快成大明的内海了,挑战性怎么比得上可能会和泰西和穆斯林势力发生激战的向西呢?
“我们兄弟俩,何必说这些了,我估计接替我的可能是阮智将军,他的才干不在我之下,而且与我的关系不错,你可以放手去干。”
“兄长,那你呢?”
“我争取调到第四舰队去,目前第四舰队基本上已经将南海诸岛消化得差不多了,开始准备经略澳洲群岛,那里虽然多是些土人,但是总比给商船护航要强多了。”陈孝林装作满不在乎地说道。
“再说了,根据美洲勘测船队最新的汇报,他们一路南下,已经发现美洲南部地区,那里据说有一个看上去很庞大,实际上却非常落后的帝国,而且多出黄金和铜,根据地理学会的推测,应该和澳洲群岛在同一纬度地区,中间相隔不是很远,说不定我届时直接就从澳洲出发经略那里了。到底咱俩可要比一比,看谁给咱大明运回的黄金白银多。”
“好的,兄长,咱们就比试比试!”陈孝闵毫不犹豫地应道,但是他不知道,他其实已经输定了。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三百二十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
第三百二十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
刘浩然看得很仔细。这是王侍尧、叶淙温等业社骨干捣鼓出来的大明经济与金融改革方案,也算是他们打响第一炮的依仗。
看了一部分,刘浩然已经能够初步确认业社在这份经济金融改革方案的意图,那就是“国退民进”,掀起一股私有化的狂潮,而且有了反对垄断的苗头。
跟着业社制定的这份改革方案,大明很多行业都要进行股份制,然后再通过股份分流进行私有化。不管是目前官府控股的大型棉布厂、丝绸厂、瓷器厂,还是与军事密切相关的造船厂、钢铁厂、军械厂,或是已经成长为大鳄级别的金融保险,改革方案中都是一股脑地进行私有化,统统通过股票发行进行。只有像目前还保持半军事化的驿站邮传、交通转运等企业,改革方案中谨慎地进行官府控股,经营经理人化。
可以看得出来,业社的这份改革方案不知让这些大明精英分子死了多少脑细胞,他们根据自己派系多年治理民政、经济金融调研等多方面的经验,再结合刘浩然平日里“无意”中给他们灌输的一些半吊子“先进经济金融知识”而完成的。
但是这份方案让刘浩然看得心惊肉跳,不由自主地想起另一个世界北极熊的全面私有化,休克疗法。虽然他不知道这两者到底有多大的区别,但是这份方案中那些频繁出现的字眼,在刘浩然看来。似乎有那么一丝联系。
在刘浩然看完之后闭目冥思时,王侍尧、叶淙温紧张地观察着皇帝陛下的一举一动,试图从一个微小的细节中看出陛下对自己方案的支持或反对。而坐在一旁的刘焕翼一会看看自己的父皇,一会看看父皇这两位嫡系重臣,眼珠子乱转,不知心里在想着什么。
“承华,念祖,你们说说,你们这套改革方案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刘浩然突然睁开眼睛问道。
“回禀陛下,臣等拟定该方案时所想的是让大明工商企业摆脱约束,增强活力,更好更快地发展。”王侍尧谨慎地问答道。
“你们是不是觉得目前的大明经济体制已经对大明工商业有了一种阻力?”
“是的陛下,从明历十五年下半年开始,大明经济的发展速度一直非常缓慢,海外市场迅速拓宽,但是出口额和关税却没有跟随迅速增长,而且出现一定的物价上涨。内阁几经调整,但是时好时坏,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太好的转变,依臣等之见,这其中除了有发行纸币,使得货币量迅速增加,从而带动物价上涨,以及海外市场迅速拓宽,但是国内工业产能、海途运输能力无法快速跟上等原因之外,应该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臣等悉心探讨一番后觉得,这应该是大明工商企业受官府约束较多、反应缓慢而造成的。”
“这些东西我不是很懂。但是朕听你们分析的原因,感觉还是有点似是似非,看来你们也没有彻底搞明白这里面的原因,承华、念祖,你们有些心急了。心急办不好事,万一你们分析有误,砸了自家的招牌,以后还如何在大明庙堂上混了?”刘浩然最后半开玩笑地说道。
王侍尧和叶淙温脸色微红,他们想不到皇帝陛下一下子看穿了这套方案的弱点和自己的用意,也明白这是皇帝陛下在好心提醒。业社一帮人最擅长的就是搞经济建设,因为他们基本上是刘浩然手把手教出来的,可以说是得了真传。如果真的万一这份改革方案考虑不当,贸然施行,结果造成不良后果,业社这块金字招牌就算砸了,万一砸了这块招牌,业社就等于老虎没有了爪牙和虎威,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大明政坛上如何立足。
“臣等知错,下去后必当听从陛下训示,组织人手对大明工商经济进行深入调研。”王侍尧惭愧地答道。业社手里多的是这方面的高等人才,对大明经济调研分析也是他们最擅长的。
“不过有一点我需要提醒你们。你们无论是对大明工商业进行调研和基于调研分析基础上的改革都必须有立足之处。在你们这份方案中我看到有所不妙之处,你们要好好反思。”
“还请陛下训之。”王侍尧和叶淙温不由拱手恭声道。
“一个国家的经济,除了创造财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财富如何分配。如果分配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国富民穷,贫富差距加大,这样的后果就会引起政治方面的诸多问题。你们都是博学之人,应当熟读过史书,应当明白前朝历代变故的根源很多便是贫富差距悬殊,财富过于集中。”
“一个国家有富人,必定有穷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国家必须限制富人的财富和穷人的数量。如果富人财富过于集中,他们就会对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利用国家的权力使得他们的财富聚集得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国家创造的财富太多,还是富人更富,穷人更穷,而且穷人越来越多,最后的结果你们也可想而知。”
“既然富人和穷人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你们就必须考虑该如何对财富进行分配,尽可能的使得财富分配给更多的人。一个稳定的国家,富人可以有,甚至他们富甲天下也没有关系,身无分文的穷人也可以有,但是衣食无忧、家境中等的百姓必须占主流,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
“臣等还是有点糊涂。”王侍尧和叶淙温对视一眼答道。
“衣食无忧、家境中等,他们有工做,有饭吃。有衣穿,病有医,学有教,你们觉得这些人会没事去造反吗?他们多数受一定教育,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手里虽然没有权,没有太多的财富,但是人数众多,恰恰可以与富甲天下的富人进行抗衡。而且他们羡慕富人的财富和生活,不甘落于穷人之列,便为更多地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