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荣耀-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唬簧於氐纳羲浩屏苏庵谐良牛幼攀墙佣木薮笊煸诤C嫔舷炱稹

预备见习军官们的眼睛变得无比的狂热,他们看到一发发炮弹在怒吼中向岸上和港口飞去,然后绽放出一团火球,硝烟弥漫在整个海面,渐渐地将整个舰队笼罩在其中,最后整个海面只听到轰鸣声,只看到硝烟中迅速绽放的火光。

“大都督,在我们左翼两里处有十二艘船,他们都是阿比西尼亚、印度和大食的商船,像是在观看我军炮击,要不要遣护航舰驱散他们?”章续臣在陈孝林耳边高声吼道。

陈孝林往左翼看了看,在硝烟中的确看到了那么一群船只。大明海军打起仗来惊天动地,甚是壮观,使得经过的他国商船都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观看起这难得的大戏。

“不必了,让他们看吧。他们多看一次,就对我大明海军的畏惧加深一层。”陈孝林挥挥手道。大明海军一般都不会去管这些爱看热闹的商船,除非是秘密行动。而这些商船也不会胆大和糊涂到去干涉和影响大明海军的行动,那纯粹是找死,他们有时还在一旁为大明海军呐喊助威,打打下手,算是向大明海军缴纳“门票”费用。

一个时辰过去了,勃生港浓烟滚滚,举目望去几乎看不到什么完整的船只和设施。各舰火炮奉命停了下来,而桅杆上的瞭望手在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炮击效果,然后向旗舰汇报。

经过多年的经验,大明海军已经摸索出一套估算炮击效果的方法和程序,章续臣在得到各舰的汇报后,与参谋军官们经过紧张地计算,最后得出了结果。

“大都督,经过我军炮击,勃生港船只已摧毁九成,码头设施已摧毁七成,勃生港算是被废了。”

“嗯,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传令起锚,成战斗序列向白古湾(今莫塔马湾)驶去,准备接应登陆部队。”陈孝林传令道。

当舰队向白古湾驶去时,原本在那里观看的商船们一哄而散,各自回到各自的航程中去,只有一艘阿比尼西亚商船还跟在后面。

“大都督,这艘阿比西尼亚商船叫四月风号,根据我快速警戒船的登船检查,的确是一艘商船,没有什么威胁。据船长说,他们是被一位威尼斯商人雇下,准备到延年港。威尼斯商人见我军威武,便希望能够继续跟随观摩,并愿意将船上装载的两百吨小麦无偿捐献给我军做粮草。”

听完章续臣的禀报,陈孝林不由皱了皱眉毛,威尼斯商人,欧洲人跑到这里来凑什么热闹。这一片海域原本是大食人的天下,自从大明崛起,与阿比西尼亚交好之后,大明商船和阿比西尼亚商船也多了起来,但是欧洲商人就几乎没有。

“继续监视,他的好意我们也就收下。”打起仗来,粮食不嫌多,“我们还有后续战斗,耽误不起,只要它不捣乱,就由他去吧。”

这是正常的事情,一来阿比西尼亚总算是大明友好国家,它的商船大明海军一般不会去动的,二来大海茫茫,大明海军采取军事行动,总不能阻止友好国家商船四处航行,而且这又不是什么秘密的军事行动,所以陈孝林也不过管它了,只是派人在外围警戒监视就行了。

“蓝将军在北边的阿瓦国应该已经打起来了,我们这边动作要快些,这样才能南北呼应,不知道李将军的陆军到了哪里?”陈孝林一边看着地图,一边对章续臣说道。

“大都督,只要我们登陆后就可以遣人去联络,我想李将军所部离这里应该还有一段距离,毕竟白古国主力会去迎击他们,一时半会不会那么快就突破了。”

“希望我们的登陆很有效地支援他们,雨季快要到了,对于我们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陈孝林喃喃地说道。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二百二十九章 阿瓦国

第二百二十九章  阿瓦国

明历八年十二月。蓝玉就对阿瓦国采取了行动。根据他的命令,泷川宣抚司两百头战象、三万步兵,昭通、威宁、西昌三宣抚司一万五千步兵,原大理路军民总管府、原威楚宣抚司(即楚雄府)的一百头战象、两万步兵总计战象三百头,步兵六万五千人加上他所部的五万大明陆军为北路军,对付阿瓦国;元江宣抚司、泸西宣抚司、通海宣抚司、景洪宣抚司、蒙庆宣抚司、孟杰宣抚司的四百头战象,五万七千步兵加李文忠的五万大明陆军为南路军,对付白古国;郭会忠、刘康率十万陆军坐镇昆明,以防不测,并在设府地区继续推行改土归流,统计百姓,分配土地。

十二月二十六日,蓝玉命泷川宣抚使召并法为左路统制,率所部攻打蒙怜路、蒙莱路,占据江头城,切断阿瓦城与上缅甸的联系,命昭通宣抚使罗禄为右路统制,率昭通、威宁、西昌三宣抚司所部和原大理威楚兵攻打木邦路、通西府、孟乃、孟併司,打通云南直通阿瓦城的通路,两军在阿瓦城北部门户…阿真谷城汇合。

蓝玉说得很清楚,前面的小规模战事必须由各土司完成。必须在一定期限里完成各自的作战任务,与阿瓦国主力军队作战则由明军负责。蓝玉下了严令,各路各部如果不能在期限内完成任务,大都督府将直接接管他们的指挥权。

各土司现在是有苦说不出,战事已经兴起,真要是有个三心二意,蓝玉可以立即带着各部调转枪口转为攻打反叛的土司部,现在蓝玉正愁没有借口找茬。而且蓝玉率领五万明军主力在左右两路军的后方,一可以监督两路军作战,二来可以防止土司军搞小动作。

几位土司左右盘算,利弊权衡之后,只好全心全意地去作战,往前一拼还有条活路,要是怠战或者起二心,第一个死的就是自己,现在明军在诸土司部不知安插了多少暗探,也不知道其他土司到底是什么一个心思,万一自己和他密谋“起事”,他一个转身就把自己卖了用以进身之阶,那就太怨了。毕竟在明军进入云南之前,这些土司杀来杀去,互相之间的积怨和陈见已经非常深了,谁也不知道别人会不会借明军之手除掉自己。

到明历九年三月初,左右两路兵马已经各自完成任务,云南土司军这次来势汹汹,而阿瓦国面对两路进攻,为了避免分兵而被明军围歼。只好主力退守阿真谷城,留下一部分兵力在左右两地进行抵抗,但是在人数占优势,又气势如虹的土司军面前很快就溃败。三月初六,左右两路人马在阿真谷城以北七十里的地方汇合。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又面对阿瓦国凭借天险囤下的七万大军,于是便安营扎寨,牢牢守住自己的营盘,等待明军的闪亮登场。

十余万大军人吃马嚼,每天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云南到阿瓦国又是地势险要,道路不便,后勤运输很是艰难,蓝玉便下令各部就地筹粮。左右两路各部得到这个命令后,便放开手烧杀抢掠,一路过来只见浓烟滚滚,赤地千里,数十万上缅甸难民在左右两路土司军的威胁和驱赶下一路南下,避入了阿真谷城,给阿瓦国带来的巨大的负担。

三月初七,五万明军在蓝玉的带领下全军压上。并迅速投入战斗。

三月初九,阿真谷城东北四十里处的王忙刺摸山,这里丛林密布,显得十分地寂静,除了虫叫鸟鸣就没有什么声音了。突然,一阵哗哗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正在鸣叫的鸟儿立即停止了声音,警惕地向来处张望。

一个个身影在丛林中慢慢地移动着,他们手持滑膛枪,一看就知道是明军步兵,但是他们没有穿传统的红色军装,而是穿着一件绿一块、灰一块的军装,头上的铁盔也蒙上了同样颜色的一块布,隐在草丛中几乎分辨不出来。

做为穿越者,刘浩然当然知道另一个世界中身穿红色军服的英军在丛林中被当枪靶子打,所以当明军准备对西南用兵,他就要求大明陆军下属的兵器研究所和格物院下属的纺织研究所研制出一种“迷彩服”,并在湖南、广西山区丛林中做了大量试验,最后定型。除此之外,还有根据明军在广西、湖南、安南等山区丛林作战的经验教训,丛林战地靴、开山刀、连环炮、小型臼炮等配置武器也被一起定型。然后由陆军部下订单给工厂,加紧生产,给成都卫戍区的部队全部装备上。

这支穿迷彩服的部队是成都卫戍区下属的甲二百二十一步兵团,算是一支山地丛林步兵团,他们这次的任务是占领王忙刺摸山,这座阿真谷城东北处的战略要地。

最前面的搜索队突然发现情况,对面似乎有上千阿瓦军借着丛林的掩护向这边的运动过来,连忙向后方打了信号,然后赶紧离开这块可能即将成为战场的地区。

得到命令的前导队士兵立即各自隐藏在树木等掩护物后面。目光死死地盯着前面,手里的滑膛枪都已经装填好弹药,击铁扳机都已经扣上,只等一声令下准备出击。

队正趴在地上,细细地观察着前方,发现前面从丛林中传来的脚步声越来越密集,晃动的人影也越来越多,只怕有上百人。看到距离差不多了,他连忙向旁边的军令官使了个眼色,军令官连忙点燃一支火箭,火箭呼的一声向对面声音和人影最密集的地方飞去,接着他吹响了口中的铜哨子,发出一声尖锐短促的哨子。

听到这声哨声,部分步兵立即闪了出来,端起滑膛枪向火箭飞去处进行集中射击,碰碰的枪声在丛林中响起,惊起了无数的飞鸟,整个丛林一下子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军令官接着吹响了两声尖锐急促的哨声,部分步兵连忙闪了出来,又是一阵齐射,接着是三声尖锐急促的哨声,随之又响起一阵枪声。

经过数年在南方山地丛林的演习尝试,明军发现虽然无法呈队列方式进行集中齐射。保持火力密集度,但是可以通过其它手段继续保持齐射。他们根据海军战舰作战哨子的经验,就发明吹哨子作战法,因为在丛林中受视线影响,无法用旗语等视线方式将命令传达到每哨或每一什中去,用嘴巴喊又担心被敌人预知或者口齿不清传错了,所以用声音尖锐可以传很远的哨子做为命令传送工具。

明军以每一什为一单位,十位士兵依次记住自己的编号第一、第二、第三号,如此循环下去(第一号多一个人),然后在听到一声急促短哨声时编号为第一的士兵们就立即出来开枪,听到两声就是编号为第二的士兵开枪。依次类推。如此即可以保持火力密度,又能互相掩护。而一声长哨声则是全体开火,其余各种命令大约有五六种。

只见火枪齐射将对面的丛林树叶打得噼里啪啦乱响,几十个隐在树叶里的阿瓦军士不幸被击中,躺在地上只叫唤,他们的进攻一下子为之一顿。

但是明军队正却明白,自己才两百来号人,是挡不住看上去有超过千数的阿瓦军进攻,早就遣人向营部求援。

前导营接到求援后立即全营压上支援前导队,并向团部汇报了情况。团统领夏志军根据各营汇报来的情况,断定王忙刺摸山区大约有五千阿瓦军驻守,而且有三千人借着山势和丛林的掩护向明军发起反攻,于是立即向上级汇报,要求火炮支援,并传令将炮队派上去支援。

前导营很快就与前导队汇合,火力一下子增强不少,他们都是以队为战斗单位,各自负责一区,以哨子声为号令,轮流向前方开火。在密集的火力下,阿瓦军的进攻一时受阻,但是他们仗着人多,稍事休息便又补了上来。

这时,团部遣来支援的第二营和炮队赶到。步兵营迅速进入到阵地,加强火力密度,而炮队则迅速架炮。

这种团级炮队是一种新式连环炮,也就是另外一个世界非常有名的佛郎机。明军兵器研究所在四年前就发明了这一种炮,这种炮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炮,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作战时,将已经填充好弹药的子炮放入炮腹,再点燃引药进行射击。完毕后一边清理炮管,一边将打完的子炮取下,换上新的子炮再进行射击。如此一来射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达到了一分钟两至三发,与滑膛枪射速相当。而且大明兵器研究所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上还进行了改进,在炮腹里加装了一个套筒,在子炮装进去时。用扳手一板,套筒会套住子炮向前抵,使得子炮的口与母炮炮管的锥形口死死地抵在一起,加上套筒的密合,使得气密性提高不少,射程也远了不少。

但是这种连环子母炮依然摆脱不了其根本的缺陷,气密性依然无法与前装滑膛炮相比,射程也无法与其相比,而且由于子炮和母炮分离的缘故,子炮不能做得很大,也就无法发射重型弹丸,火力就算不上威猛了,而且两节配置,炮弹的准度更比不上一次性打出去的前装火炮。射得不远,火力不威,打得又不准,在很多人眼里就算上炮了,至少在动不动就是二三十斤炮弹的舰载重炮上无法使用,毕竟装三十二斤重弹丸的子炮该得多重?在船舱那么狭窄的空间如何装填这么笨重的玩意?刘浩然经过实物终于明白,难怪到了十八、十九世纪,海上强国的舰炮都是一水的前装滑膛炮。

兵器研究所开动脑筋,将这种射速极高的火炮应用在陆军上,做为火力压制兵器。子母连环炮的口径不大,只能发射一斤、两斤和三斤弹丸,也就是可以发射滑膛枪弹丸十二发、二十四发和三十发,有效射程在两百米到三百米,足够对面的敌军喝一壶了,准头不够没关系,反正打得就是散弹,不求准度,只有火力覆盖,而且子母连环炮的射速够高,在陆军短兵接战中,这子母散弹一轮接着一轮打出去,快赶上机枪压制了。

看到试验效果,此前对子母连环炮有成见的海军也喜欢上它了,要求在船舷和桅杆上用上这种炮,做为接舷战的火力压制。

定型之后,子母连环炮分为一斤、两斤、三斤连环炮,分别重一百二十斤、二百二十斤和三百四十斤,每门炮配十发子炮,于是成都卫戍区的部队最先装备了这种火力极猛的连环炮,常备步兵团的炮队全部换上这种连环炮,计一斤连环炮六门,两斤连环炮四门、三斤连环炮两门。而今天是它们第一次用于实战。

十门一斤连环炮和两斤连环炮最先架好,它们秉承大明陆军火炮的传统,炮管、炮架可分拆,便于运输,由于采用的标准件等技术,组装和维修业非常方便。

一长一短的哨声吹响,所有的明军士兵都知道,连环炮要开火,于是纷纷蹲下,尽量减低自己的身高,这连环炮一打出去就是铺天盖地的,在这犬牙相错的前线阵地里是得提防被误伤。

“噗”地十声,连环炮相继开火,虽然它打出的铅弹只有两百余发,但是它的声势和射程不是两百余支滑膛枪所能比的,只见不少树枝被打断,在空中乱飞,而刚刚还喧嚣的前方一下子就安静了,不知多少阿瓦军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散弹给打中了。

趁着连环炮装弹空隙,各队根据刚才火炮射击覆盖的范围赶紧调整队形和阵地位置,将各自的士兵安置在安全位置,然后开始继续轮流开火。而连环炮则一发接着一发地不停射击,中间的空隙几乎与士兵们装填滑膛枪相当。

等到了这一猛火力的支援,两营明军已经足以抵挡三千阿瓦军的进攻了,而夏志军也着手指挥第三营向王忙刺摸山侧翼发起进攻,准备击溃阿瓦军,占领这座山头。

此时,奉命赶来支援的师属炮兵营赶到,带来了最适合山区和丛林作战的轻型臼炮。这种轻型臼炮重两百二十斤,能发射六斤爆炸弹。

只见师属炮兵营的士兵们将十门轻型臼炮的架子放下,这是一个用铁管和铁板制成的架子,最显眼的是半圆形导槽和固定架。炮兵们将臼炮炮管放进去,用螺栓进行加固,并开始准备弹药。

而一旁的营士官长则架起了光学测距仪,利用三角法对王忙刺摸山的各区域测量距离。

“方向西南,一百九十二度,距离二百四十米。”

“风向西北,风速十二。”另一个士官随即报告道

炮兵营都营立即在作业图上进行计算,过了一分钟后当即下令道:“三十五度角,三发三角试射!”

各炮长连忙摇动炮架上的摇柄,使得炮管慢慢地改变倾斜角度,当炮管中线和炮架角度尺的夹角达到三十五度时便停止了。

旁边的炮手连忙装填弹药,第一位炮手将一包推进药塞进炮管里,另一个炮手立即用推杆将推进药压实,第一位炮接着将炮弹轻轻地放进炮管里,另一个炮手立即再用推杆将炮弹也压实。

炮长将一根引药柱塞进炮门里,由于轻型臼炮是倾斜的,无法像普通前装滑膛炮一样倒引药,就算倒进去由于倾角问题也难以保证引药能够像普通火炮一样由于垂直角度可以完全进入炮膛内。为了保障能够点燃推进药,大明兵器研究所发明了引药柱,就是一根空心小铁管,里面是能在两三秒钟内迅速燃烧完的引药,直接通过炮门插入到炮膛里的推进药里。

“开火!”

炮长蹲到了一边,其余的人也都避开,因为一开火引药柱就会被轰出来,虽然不会像滑膛枪的铅弹,但是被打中这滋味也不好受。

“轰”,“轰”,“轰”连续三声,炮弹划出了一条弧线,向王忙刺摸山飞去。臼炮发射的炮弹有一个不好的缺陷就是它光溜溜的弹身完全靠惯性飞向目标,稍微有一点外力如风,以及自身密度不一,弹头某个位置重了一点,就完全有可能在空中“乱飞”,最后不知打到哪里去了。

为了改进这一缺陷,大明兵器研究所对臼炮炮弹采用了手榴弹上所用的预破技术,即在炮弹锥形尾孔的边缘部分,预制一圈由薄到厚,又由薄到厚的边轮。当炮膛推进药炸开,膛压骤然变大,锥形尾孔不但将弹内的慢性引药引燃,边轮也被撑开,提高气密度。只是臼炮炮弹与普通火炮炮弹不同,它的薄边轮被撑裂,而厚的边轮则依然连接在炮弹尾部,当出膛一瞬间,膛压得到释放,炮弹尾部就被撑开,薄的形成了几片斜角的叶片,由厚的部分连在炮弹上。有了这么几片被撑开的斜角尾叶,臼炮炮弹就会在空中不停地旋转,加上炮弹弹头重,弹尾轻,则可以进行初步的旋转制导。虽然精度还是不够高,但是比起此前的乱飞要强许多了。

三发炮弹炸开,士官长迅速测出误差,都营立即进行了计算,传令给各炮进行误差补偿。

“三发三角试射。”

经过再一次试射,三发炮弹全部打中了预定范围,都营立即下令道:“各炮十发速射!”

“轰”的十声炮响接连不断,臼炮由于炮管短,清理起来非常方便,所以射速比普通火炮要快一些,虽然还赶不上连环炮,但是也足以形成了火力压制。只见王忙刺摸山头上一团黑烟接着一团黑烟,被侦查出驻守有阿瓦军的区域迅速被笼罩在黑烟之中,几处地方甚至燃起了火。

而在王忙刺摸山腰上,连环炮独特的“噗噗”炮声还在响个不停,大约打了二十余发,连环炮停息下来了,如此高强度的发射密度,就是大明独特的内外嵌铸技术铸成的炮管也受不了,温度太高,需要降温。

而进攻的阿瓦军在如此密集的火力打击下也受不了了,丢下上千具尸体和伤员,纷纷向后跑,但是刚跑几步,迎面碰上从山头上跑下的一些溃兵。原来在十门轻型臼炮的火力打击,山头上部分阿瓦军开始溃散了。

听说山头也遭到明军“飞天火炮”的打击,山腰的阿瓦溃兵便调转方向,向阿真谷城跑去。

经过两个时辰激战,只剩下一千余人的阿瓦军在明军臼炮加连环炮的轰击下再无招架之力,王忙刺摸山易手。

占据王忙刺摸山后,蓝玉率军继续推进,花了十天的工夫将阿真谷城外围各据点一一清理,然后率领明军和云南土司军将该城团团围住。

蓝玉下令各军到城外各地“征募”民夫,在城池的外围挖出两道壕沟,然后不停地炮击。四月十日,四门重炮从昆明费尽千辛万苦被运至阿真谷城,随即开始与数十门臼炮对城内展开炮击。仅仅一日,原本就士气大落的阿真谷城再也支持不住,城破告陷。

阿真谷城失陷,阿瓦城就无险可守,完全暴露在明军和云南土司军之下。此时的阿瓦城内人心惶惶。论城池险要,阿瓦城远不及阿真谷城,而且阿瓦国在阿真谷城集中了近三万精兵,依然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被明军攻破,那阿瓦城又能坚持多久呢?

出城迎战,尽管阿瓦国还有数百战象和数万将士,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明军犀利的火器面前,那些战象是不堪一击的。而且明军有十万之众,人数远胜阿瓦军,胜算几乎是非常渺茫。

当明军先遣团离阿瓦城不到二十里时,阿瓦城众多的贵族做出了选择,他们拥着国王明吉斯伐修寄,带着数万将士向西逃窜。

四月十七日,明军占领阿瓦城,并遣云南土司军分成数路,对逃窜的阿瓦军进行追击。当雨季来临时,明军停止了主要行动,而明吉斯伐修寄带着不到一万残军逃往阿拉干地区,在那里立足,并向索纳尔冈的孟加拉王国求援,试图东山再起。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二百三十章 威尼斯商人一

第二百三十章  威尼斯商人一

三月二十六日,白古湾海面。浮在水面上的碎木残帆到处可见,一缕缕淡淡的红色正在海浪的击打下迅速化开,时不时看到鲨鱼的鱼鳍划开水浪。

陈孝林率领的远征舰队早上的时候在这里遇上了白古国的水师,这个时候陈孝林才明白为什么勃生港会如此不设防地任由自己的舰队炮击,原来白古国国王频耶宇将其水师全部调至白古湾,以拱卫白古城地区的海上安全。没有水师的保护,勃生港自然不敢出战,只能任由大明海军舰队肆虐。

但是做为保护白古国都海岸线安全的白古水师当大明海军远征舰队驶入白古湾,威胁到离海岸线不远的白古都城时,他们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了,而是勇敢地出战。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白古水师三百余艘海船被击沉,余下不到四十余艘海船四散而逃。随着白古水师主力被击败,船上的两万多白古水军一半或战死、或随船沉入大海,还有一万余人在海面上扑腾,等待大明海军远征舰队的救援。

但是在大明海军远征舰队救援时,海面上流溢的血腥吸引了数十头凶残的鲨鱼,它们对泡在海水中的白古水军展开了袭击。只见白浪翻滚,血肉四溅,鲨鱼们在白古水军的惨呼声中进行了一场盛宴。最后大明海军远征舰队只好用火炮轰击驱散,用接舷炮和桅杆炮直接压制。虽然误伤了不少白古水军,但是总算迫使这数十头鲨鱼离开了水面,转入到水底里进行袭击。

大明远征舰队加快了救援动作,终于将七千多白古水军救上船,其余的则不见踪迹,或只剩下残肢碎肉漂浮在海面上。看着这一惨烈的情景,不仅被救上来的白古水军个个面如死灰,庆幸自己死里逃生,连大明海军官兵们也是心有余悸,畏惧不已。尽管大明海军拥有强大的海军,但是一旦失败落了水,下场和白古水军一样,命丧鱼口。

这七千白古国俘虏如何安置,这成了陈孝林头痛的事情,最后他在白古湾选择了一处有淡水的小岛,将这些俘虏安置在上面,定时运送些食物上去,再遣两艘快速警戒船在周围巡视。

三月二十七日,陈孝林率远征舰队驶入白古城的入海口,炮击了壁磅、羊山角、达贡(今仰光),然后达贡登陆,修建水寨,据为基地。

三月二十九日,从延年港驶出的第二批舰队抵达,这支由二十七艘武装商船、四十八艘福船、六艘护航舰组成的船队带来了新组建的第九海军陆战师以及大批战略的物资。

第九海军陆战师以第七、第八海军陆战师的两个团为骨干组建的,士兵大都从安南、两广沿海地区招募,原本负责海峡省的安全。由于对白古国的用兵,于是被抽调过来进行支援。而以第一、第六海军陆战师两个团为骨干,士兵多为福建、台湾的第十海军陆战师已经一部移驻延年港,其余大部在月内将全数从泉州运抵延年港,负责海峡省的驻防,而从广西、广东、福建、安南抽调的六个守备步兵团也同时将运抵延年港。

由于白古国战事的联动,大明在南海地区的用兵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兵力已经不够用了,安南省由于蓝玉、汤和的相继带着凶名传遍中南半岛的日本雇佣兵团坐镇,已经初步平定下来,但是它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自己恢复生产都有些吃力,招募更多的士兵恐怕难度很大;而在南海,不仅海峡省需要遣兵驻守,去年成立的吕宋省也需要抽调兵马驻守,所以大明枢密院准备再成立三个海军陆战师,以应对南海和锡兰海域的用兵,并要求再雇佣两万到三万性价比非常好的日本雇佣兵。这件事情外务部已经与日本国幕府磋商去了,一时半会也急不来。

陈孝林带着舰队掩护第九海军陆战师在达贡登陆,并帮助他们在达贡建立一个临时性营寨。然后带着“龙腾四海”号和四艘一级战列舰急忙赶赴晏陀蛮群岛(即安达曼群岛)。

晏陀蛮群岛位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的海路中间,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大明海军在明历六年时就在该群岛的南晏陀蛮岛设立了一处停泊处和据点,放了三百人负责那里的守卫。

但是这三百人在孤岛上有些无所事事,便与当地的土著人产生了冲突,结果土著人聚集了数千人,划着独木舟围攻晏陀蛮据点。虽然据点守卫人有火枪弓箭,但是架不住人家人多,加上当时港口处又没有什么大船,只好托路过的商船向延年港求援。

陈孝林接到第二批船队送来的消息,知道事关重大,加上他身为第四舰队大都督,负责这一地区的安全,所以就急忙赶了来。

陈孝林将五艘战舰一摆开,土著人便知道厉害了,纷纷作鸟兽散。为了彻底解决问题,陈孝林先炮击了几处岛屿,显示了实力,然后下令召集岛上各部族的酋长,与守军一起讨论解决问题。

事件的起因是守军的一位士兵“不甘寂寞”,与当地的一位土著酋长的女儿“勾搭成奸”,成了好事,结果被人抓了个现行。而这位土著酋长的女儿又即将嫁给另一岛上大酋长的儿子,于是女儿的酋长父亲觉得丢了面子,另一岛上的大酋长更觉得丢了面子,于是呼朋唤友地准备前来报仇雪恨。

了解事情的原委,陈孝林便与两位酋长商议,正式以大明海军第四舰队大都督的身份代表属下这位守军士兵向酋长请求联姻,要求其将女儿嫁给这位士兵。并献上精美布帛、瓷器等聘礼。至于另一岛大酋长,陈孝林向其表示道歉,并送上玻璃等“重礼”。

几位酋长商量了一下,他们不是不识抬举的人,人家有巨船火器,灭掉自己的部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现在反而要求联姻,这是天大的好事。而且酋长的女儿已经跟士兵成了好事,嫁出去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