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晴和大家商议了十五一早动身,书睿子晴就不打算带着了,总不能带个丫鬟过去看孩子,既然是撑门面的事情,又不能显得太过,子晴少不得换了身玫瑰红绸子棉袄,同色百褶裙,显得稍微成熟庄重些。
    谁知临出门时,林康平不知想到了什么,还是不放心子晴一人独去,也跟着上了车,赶车的换了林风,先去学堂接的老爷子和田氏,因为要去夏玉家住一阵子,昨日便搬回来收拾点东西。
    从大年初六闹的那一场,子晴还是第一次见这两人。猛一看,老爷子和田氏的头发都白了不少,看起来还真像突然老了好几岁,尤其是老爷子,眼神黯淡无光,那股精气神仿佛一下子被抽空了,心灰意冷的,对子晴和康平的招呼也是淡淡的,子晴见老人这样,心里也有几分酸酸的。
    因老爷子和田氏的心情不好,周氏和秋玉也没有多话,车子里有几分沉闷,林康平也没在意,只是小心地护着子晴。
    林康平没让走山路,走的是官道,拐了个大弯,不过,有马车还是比较便利,花了一个多时辰也就到了。
    “康平,今日怎么放着好好的近路不走,非要拐这么一个大圈?”周氏问道,官道虽然平整,可是多花了一倍的时间。
    “没什么。”林康平也不愿多解释什么。
    进了村子,夏玉仍是站在门口张望,村子里的小孩也是很少见得有马车进村,围了过来,夏玉家子晴有好几年没来了,园子里的变化还不小,柚子树有了四五米高,橙子树也有了三米来高,树下也有不少鸡鸭,还用栅栏围了几块菜地,夏玉见子晴打量院子的东西,说道:“这院子都是紫儿收拾的,可惜,一眨眼孩子也大了,我也不能总圈着孩子,这不,说来说去,总算说到一个可心的。”
    子晴在夏玉的絮叨中,知道了这小伙子家是离这五里地远的一个村子,姓欧阳,是家里的老三,也是最小的儿子,家里条件虽差了些,可小伙子有一门盖房的手艺,将来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对方也是相中了紫儿的勤快质朴,是个过日子的好手。
    对方说,等紫儿成了亲,就分家,三个儿子轮流赡养老人,紫儿听了这个也比较满意,谁也不愿意一大家子在一起过日子,锅碗瓢盆的,见天为了一点小事闹心。
    子晴他们刚喝上茶水,对方就进门了,来的人数也不少,父母哥嫂什么的也齐全了,子晴倒是仔细地打量了对方小伙,比一般南方人高些,大概有一米七以上,头发简单用木簪束住,一丝不乱,一身半旧藏青色棉袄棉裤,千层底布鞋,鞋底新粘了些泥土。
    看着像是个勤快的,可能因为常年在外跟着师傅帮人做活,小伙子还是有几分机灵圆滑,不像一般的农村种地人老实木讷,紫儿出来绕了一圈,脸色似羞还喜,看来心里也是很满意的。
    紫儿今天也是特地装扮了一下,一身新的印花红棉布衣裤,头上双丫插的是子晴送的堆花,一根乌黑的大粗辫子搭在胸前,显得干脆利落又带两分娇羞,加上紫儿常年做农活,自有一股飒爽劲,男方一看就满意了,婆娘娶回家是为了过日子的,农村的人有几家愿意娶娇滴滴的小姐回家当娘娘似的供着?
    相看满意了,男方留下了一只绞丝银镯当定礼,夏玉张罗了一桌客饭,男方很高兴地婉拒了,倒是约了去男方家相看的日期,以及什么时候换庚贴。
    子晴他们留了下来吃饭,这时,子晴才想起来,春玉一家没有人过来,不过,这种事情子晴也不好过问。田氏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秋玉也不似往常说笑逗趣。
    老爷子和田氏要留下来住一段日子,还好,子晴给夏玉送了些吃食,又偷偷给夏玉留了两吊钱,林康平便带着子晴回家。
    周氏和秋玉家里也都有一摊子的事情,也跟着上了车,周氏上了车突然问道:“春玉一家今天没半个人过来,不知夏玉是没请还是有事没过来?”

    第二百四十六章、子晴再孕

    “我问了二姐,没告诉大姐,大姐那人做事谁心里也没谱,万一又是一大家子来了,这种事情可不像我请客那回,搞砸了也是自己家人看笑话,这个可不同,万一搞砸了,可是耽误了紫儿的一辈子,再说了,桂花比紫儿还大一岁。”后面的话,秋玉还是吞了回去,总归是自己的亲外甥女,她也不愿把孩子想的太坏了。
    不过,秋玉还是想起来,桂英和桂花不都打过林康平的主意?都想着不劳而获,过好日子,宁肯做小,也不愿吃苦,可林康平是什么人?看这几次撵春玉就知道了,连带她都吃了挂落,害木木他爹丢了活计。
    秋玉想到这些,不禁也有几分发愁了,虽然盖完房子,手里有几十两银子,可木木眼瞅着就长大,孩子念书悟性好,要送去县学,将来要考学,哪样不需银子?看来还是要跟子晴跟曾瑞祥一家搞好关系,没看让她照顾老娘几天,就给了二两银子,才刚子晴偷偷给夏玉两吊钱,秋玉也看见了,还有那些的吃食,哪个不是要花钱买的?
    “哟,连自己亲妹子也不待见了,夏玉可是一直心软挺顾念她大姐的,这回也不来往了?也是,连你二哥这么老实的人都说了不让燕仁达进门,你大哥更不会让了。如今,也只剩了你一家和夏玉一家,要是你俩都不搭理他了,这娘家还能指着谁了?爹娘一年年岁数也老了,这回这一闹,身子可是大不如以前了。尤其是娘,还真吓坏了我,这嘴角要是治不好,连话也说不了,东西也吃不出好来,活着还有什么趣?”周氏说道。
    秋玉听了看了她一眼,没接话。倒是提醒了她,要跟曾瑞祥这边走近,势必要离春玉远一些,指不定什么时候也会给她带来麻烦。
    此刻家里一团乱糟糟的春玉。当然没有想到,自己不光被两个哥哥抛弃了,连两个最亲近的妹妹也不打算和她来往了。从秋玉家回来,她家就没安生过,红秀吵着要分家,要田地,大毛老婆也不肯示弱。她家还两个孩子呢,四毛一气之下,留了封书信离家出走了,桂花的亲事媒人都不肯上门,春玉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头疼状况,当然,这些曾瑞祥一家都不知道。
    话说子晴回了家,先去娘家跟沈氏说一声。因曾瑞祥在家,子晴就没提春玉家的事情,只捡了曾瑞祥爱听的话说。比如,男方家里条件虽差些,好歹有手艺,又能分家,紫儿从她打理的院子来看,也是一个过日子的等等。
    “我不知道阿公他们打算住多久,不过,我给二姑捎了二吊钱,贴补她一下,另外还有十斤面条和一些别的东西。我听二姑说旧年家里没种小麦。”子晴想了想,又说道。
    曾瑞祥听了微点了点头,子晴见天色不早,拐过去看了看陈氏,说笑了几句,就回了家。书睿一天没见到子晴。此刻一见,小脚蹬蹬地奔了子晴冲来,子晴正要猫腰抱起儿子,被林康平从一旁劫了去。
    子晴瞋了他一眼,说道:“今天怎么回事?好像我成了瓷器人了,在我二姑家,就什么都不让我动手,搞的我还怪不好意思的?”
    “今儿什么日子?你细想想?”
    子晴听了半截子话,说道:“什么日子,不就是二月十五了吗?”
    二月十五,子晴一细寻思,看看林康平的态度,终于想到了,原来自己的葵水没来,晚了有五六天了。
    林康平见子晴总算明白过来了,问道:“现在有什么反应吗?用这么快找大夫确定吗?我记得上次晚了十天大夫还说脉象不好摸,不如晚几天再说。”
    子晴连连点头,说道:“不着急,什么反应也没有,过个十天再说。”
    子晴倒是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又怀孕了,可是,古代的避孕条件这么差,有了又不能不要,还是趁年轻,儿女双全了,子晴就打算喝点什么药,彻底不要孩子了。
    当然,这只是子晴自己的想法,还没敢跟林康平提过,毕竟,子晴知道他家子嗣单薄,还是愿意儿女成群,开枝散叶,才不枉他娘辛辛苦苦把他生了下来,想到这里,子晴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康平,咱家在这边安家了,可是,你爹娘的牌位什么的都没有请来,家里那边有人上香吗?”子晴想起了正月里子福他们进祠堂祭祖的事情,想到林康平这么多年,也只怕是成亲那年回家祭过一次祖,不由得为他心疼。而且,子晴这边的规矩是父辈的还进不了祠堂,留在长子家的厅堂供奉,祖辈的才进祠堂后人共同供奉。
    林康平听了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揽着子晴,说道:“还好,我那边的规矩不一样,我爹娘都在祠堂里,有人供奉,我大爷这点情分还有。每年的清明,王财他们会代我去一趟。都说故土难离,不然,我早就把他们请过来了。”
    因子晴还没十分确定,怀孕的事情就没先宣扬出去,只是跟沈氏提了提,沈氏笑了笑,掐指算了算,说道:“趁着年轻,早些生养了,还恢复的快一些,估计你这胎在十月底十一月初,还好,不是太冷。你今年也十九了,成亲这几年,我冷眼瞧你,行为做事的比我当年强,我当年要是有你一半的机灵要强,也不至于让你们遭了这么大的罪。”
    子晴听了靠在沈氏的身上,说道:“娘,为什么每个做媳妇都知道了分家好,要分家,等自己做了家婆,就忘了,非要把自己受的罪从媳妇那找回来?”
    农村这种家庭,又没有什么大锅饭或者祖宗留下的家底可以混吃,不分家,可真是没有一分好处,做起事情来,你指着我,我指着你,吃点东西来,就这么点有限的饭食,谁都不肯相让,有的家里甚至为了一口吃食打得不可开交,真是何苦。
    子晴不得不承认,沈氏把孩子们分出去的想法太超前了,太有现实意义了,不然,以陈氏家里的情况,也不可能有银钱去开这个饭馆,陈氏还不得三天两头地接济娘家,到时,跟子禄,跟沈氏肯定有不少不可调和的矛盾,就是刘氏知道了,心里肯定也会有想法的。可陈氏又不能真的扔下她的娘家不管。这样分家了,所有的矛盾都解决了,还成全了陈氏创业的决心,这不,最困难的一步总算迈了过去,她家的饭馆如今在安州城里也算小有名气了。
    子晴这段时间是闲了下来,可家里的事情还真不少,康庄要开始预备种第一季春玉米,地刚刚全都翻过了,这回全跟毛豆套种,晴园里面的菜地也要翻新,还要育苗,林山林风忙不过来,好在阿土和阿水以前家里也是种地的,听说种的最多的是番薯,这东西产量高,就是从粤城那边传过来的。正好,子晴打算今年收了春玉米,在康庄划一块地种一季番薯试试,主要是番薯藤晒干了冬天好喂猪。
    子晴见两个孩子锄地也是有模有样,如今也学会些当地的方言,只是一着急,就开始满口叽里呱啦的,见大家瞅着他们哈哈大笑,就会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脑袋。听说这几个月跟着林安林福,也学了几百个字。
    陈氏在孩子满月后带着孩子和小桔回了安州,一则是回娘家挪挪窝,二则是子禄到现在还没见过孩子,陈氏抱了过去,好歹子禄中午能回趟家,能看看孩子。
    沈氏自是没有意见,亲自送了陈氏过去,给亲家道了恼,又拜托了亲家好生照看,等亲自见到了子禄,叮嘱几句,这才依依不舍地回来。
    子晴这时也确定自己是怀孕了,说来也怪,子晴怀了两次孩子,都没有什么大的反应,顶多是闻了腥味有些呕吐,不过,即便如此,林康平也是不肯让子晴动手做什么了。
    三月底的时候,子晴还没见林康平出门,问道:“旧年这时,你不是去了林山我小舅舅那?今年怎么还没动身?”
    “我有些不放心你,旧年中秋回来,见你大病一场,见了我泪眼汪汪的扑过来,我心里这个疼,不如,我让林福陪着你表哥走一趟,应该出不了差池。”林康平说道。
    子晴知道林康平还是有些想跑这二趟生意,毕竟一年下来有三千两银子的进项,对这个家来说,是很大的一笔钱财,毕竟,种地的收效还真是小的多。况且,子晴如今又有了孩子,这生孩子养孩子也需要花销的不是?
    “哪里有你说的这么可怜,我只不过受了场风寒,人一生病自然就娇气了些,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不如,你把我外婆接了来陪我,还有我娘,如今也没什么事情,身边只有一个子雨,知道你出门了,还不见天地往我这跑?”
    林康平见子晴说的在理,又是赌咒又是发誓,肯定会照顾好自己,便亲自去接了何氏过来。打发林福去了林山县接货,自己亲自进了山里。

    第二百四十七章、青纱帐

    何氏接了过来,陪着子晴住在晴园,何氏今年七十二了,算的上是长寿了,身子还算硬朗,每日陪着子晴在晴园里四处走走,曾瑞祥和沈氏还有子雨几乎每天都过来吃中饭和晚饭,陪着子晴说笑,日子倒也容易打发。
    老爷子和田氏是在四月中旬回来的,是夏玉两口子亲自雇了驴车送回来的,这时,春耕早已经结束了,也不好总在女儿家里住着,再则,时间也过去了好几个月,老爷子和田氏就是再想不开,还是接受了现实。
    听说老爷子和田氏回了家,沈氏想了想,还是携了子晴过去看看,沈氏想老爷子出门这些天,家里的鸡鸭一直放在秋玉那边照顾,便从家里捡了篮子鸡蛋,子晴捡了篮子鸭蛋,田氏火气大,一般都是吃鸭蛋,不怎么吃鸡蛋。
    沈氏和子晴过去的时候,特地挑了中饭后学堂没人的时候,正好碰到秋玉一家,周云江挑了个鸡笼和鸭笼,也是给老爷子送东西来了。
    老爷子和田氏见了沈氏,倒是有些意外,子晴见两人的气色均比之前好了很多,看来,夏玉对他们还是比较尽心。
    沈氏见自己呆着,似乎增加了老爷子的思想负担,把东西放下,问候了几句,见老爷子和田氏都是淡淡的,沈氏便带着子晴告辞出来了。
    子晴倒不觉得老爷子是不喜欢她们,多半还是因为愧疚吧,因为愧疚所以不知说些什么,毕竟说起来,这么多年,他们心里最亏欠的就是曾瑞祥一家,至于田氏,可就不好说。
    次日,晚饭时分,沈氏早就带了子雨过来。可曾瑞祥就是不见人影了,子晴打发了阿土去学堂找一遍,曾瑞祥才满脸怒色地走了进来,子晴和沈氏一看。准又是老爷子那边出了什么事情。
    原来是春玉家打听得田氏和老爷子回来了,今儿一早,便过来了,两口子抱着老爷子和田氏的腿痛哭。
    三毛的老婆到底还是答应了分家,没分到家里的田地,只是把春玉这些年积攒的三十两银子刮了去,一家子也搬到了安州城。三毛出去打短工,红秀在家做点家务。两人拿了这些银子,添上红秀的嫁妆,买了一间小小的房子,暂时过日子是不用发愁的了。
    老爷子和田氏这才知道四毛离家二个多月了,只捎回来一封信,说他很好,找到了事情做。让家里不要惦念,却连在哪都没说。
    田氏一听,又差点气得晕过去。才十五岁的孩子到了外边能做什么?
    “我不是恼她家这些糟心事,我是说老太太才刚好几天,她又上门来,存心不想让老人过两天舒心日子,偏生他们进来的时候我没看见,中午下了课,我也没过去,直接回家了。”
    学堂的院门原来是为了方便孩子,又不愿意路过的人围观,开在朝村口朝里这边。可如今老爷子他们搬了来,曾瑞祥不愿意他们出来进去的影响到孩子,就着他们的房子,对着镇里,在角落里单开了一个小门,所以。老爷子那边有什么动静,曾瑞祥一般不知道的。
    “看你说的,你难道能拦着爹娘不跟自己的女儿来往?”沈氏问道。
    曾瑞祥也明白这个道理,虽说自己可以做到不跟燕家来往,可到底也不能阻止老爷子和田氏跟女儿女婿的走动,只是,眼瞅着自己的老娘又一次气病了,曾瑞祥心里的火实在没处发。
    “我那边你大姑他们来肯定是不开门了,晴儿,你也吩咐下去,一律不许给她家人开门,以后,一根草也不许送他们了,凭她自己过去,什么东西?”曾瑞祥愤愤地交代子晴。
    “爹,我那你就放心吧,康平早就发话了。”
    林康平这一出手,能让曾瑞祥一家彻底和春玉一家决裂,倒是出乎了子晴和康平的预期,康平的本意就是想给春玉家找点麻烦,教训一下而已。这下倒好,一劳永逸了。
    听林安说,康庄的玉米长势喜人,子晴在晴园的墙角也同时栽了些做实验,如今已有半人多高,快进入花期了,子晴主要是想看看康庄的土地改良的效果如何,这玉米种出来差距大不大。
    这日,好容易天气晴好,林安说康庄没有外人干活,子晴拉了何氏和沈氏还有子雨,小青抱着书睿,说去康庄看看,何氏正好可以去看看沈新福一家,倒也欣然同意了。
    子晴和子雨都换了一身家常棉布衣服,沈氏和何氏以及子雨都是第一次来康庄,过了官道,就能看见远远的栅栏,门上是子禄写的康庄两个大字,原木黑字,干净有力,进了大门,远远地看过去,都是一大片半人多高的青纱帐,林安远远地看见子晴他们过来,忙迎了上来,说道:“这第二遍草也锄过了,还别说,这帮小东西干活还挺卖力。”
    “毛豆可以先摘些进城卖去,正好现在缺菜呢。”沈氏见众人正在拔毛豆,便说道,当年就是子晴提醒的卖小豌豆卖毛豆,缓解了家里最困难的时期。
    “是,每天都差人去卖呢,送到牙行就成。”林安回道。
    子晴几个往前走了,子雨还是一副呆样,大概没见过这么一大片的青纱帐,“姐,这都是你的?这就是什么玉米?”
    沈氏敲了下她的头,笑道:“难不成咱们来看别家的地?”沈氏见了这一大片的土地,心里也是为子晴自豪的,当年这里的荒凉景象沈氏至今还有印象,不到三年的时间,子晴让这里换了一个模样,沈氏怎么能不为子晴欣喜?
    “姐,怎么还有小鸡崽在地里呀?”子雨好奇地跑过去。
    子晴仔细一看,还真有不少小鸡崽在玉米间游荡,时而上前啄点什么吃,子晴一拍自己的脑袋,忘了在哪本小说中看到过,玉米长到一定程度,小鸡崽也不爱啃老根,就爱吃玉米地里的虫子,比自己花精力专门抓虫子好多了。子晴自己还没想到这个法子,谁这么聪明呢?
    林安见了子晴发呆,忙解释道:“这个法子是阿土想出来的,阿土真是聪明,我说要是有什么东西专吃虫子不吃玉米就好了,阿土说小鸡崽,想吃玉米也够不上,根叶上的虫子正好。我们先把灶房黄婆婆养的十来只鸡放了出来,果真如此。我们从橙园借了五百只半大的小鸡,收完玉米就还回去,毕竟我们这块养个几十只没问题,多了的话,这地就没法种了。”
    “回头你们从账上支五百文钱,奖给阿土。以后不拘谁有了什么好点子,说出来有实用,就奖励他半吊钱。”子晴一说,林安喜的抓耳挠腮的,这样一来,他这个康庄的管事说话也硬气了。
    “番薯苗开始准备了吗?”子晴自然不知道他的小心思,问道。
    “这个周伯在弄,奶奶要看看去吗?”
    几人又跟着拐了一段,看了趟番薯的育苗,一看,大约有三四亩地的秧苗,已经开始长出了几片叶子,看来耽误不了番薯的插扦,子晴也就放心了。
    几人说话间就到了山脚的房子前,沈新福的二个男孩子正在门前骑着竹马玩,大的才六七岁,小的四五岁,两人一样的衣着打扮,都是头顶弄了三个朝天辫子,戴着一把小银锁,红衣黑裤,虎头虎脑的,甚是可爱,见了何氏忙过来问好,有模有样的。
    书睿见了也非要下去跟他们一起玩,小青只好在一旁看着,明知道子晴跟她们说过很多遍,孩子摔了不用扶,让他自己起来。可小青就是不放心,也不理解。
    沈新福的老婆听说子晴他们过来了,抱着手里的小女娃出来了,沈新福和王喜德知道了这会也迎了出来。
    三栋房子都是一样的结构,厅堂带六间屋子,后廊还有杂物间和茅房,沈新福一家单住,帐房也设在他这边的房子里,沈新福见了何氏,忙上来搀扶,问道:“阿婆,什么时候来的?家里还好吧?”
    何氏也问了他事情做的顺不顺手,忙不忙,住的习惯否,是自己做法吃还是跟着大家一块吃等等。
    沈新福一一答了,子晴忽然说道:“表哥,这大侄子过了夏天送去进学吧,横竖我爹的学堂也不远,嫂子接送下也没问题。别因为来我这把孩子耽误了。”
    沈新福和他老婆伍氏说道:“这敢情好,正想着哪天跟姑姑商量下,你们倒先提了。”
    子晴也笑着对伍氏说道:“嫂子要是无聊,白天上我那说说话去。”
    “好呀,正愁没个说话的,你表哥本来就话少,跟他说什么也说不到一块去。”伍氏笑道。
    伍氏家是城里的,家境并不富裕,比沈新福家差远了,不然家里也不会同意她嫁给沈新福一个农村人,不过,子晴好像听说过她不愿在乡下呆着,跟子晴的舅娘相处不是很好,这次也不知为何还真跟了沈新福过来。
    子晴转了一圈,跟林安说道:“毛豆收了后,猪圈那边再盖几间房子,专门养牛,可一处好收拾,另外,这边农闲了再盖出几栋房子出来,整齐些,端午前猪可以出一批,再买一批小的,这事找我的大堂叔办,银钱最后归到账上,不用跟我说了。还有,快夏天了,要每人预备两身夏衣,让针线房早些备出来。棉布你支了钱找针线的婆子陪你买去。”
    林安一一答应着。

    第二百四十八章、香皂

    从康庄回来后,没几天,林康平回了家,这次,林康平带了十多块西洋人做的香皂过来,给子晴试试西洋人的新奇东西。说大卫带了好些过来,林康平让王财带到京城去卖,应该能卖个好价。
    子晴摸着这小块的东西,用暗纹印花纸包着,打开一看,粉色的,有一种淡淡的玫瑰花香,跟子晴上世用的很像,看来,欧洲的工业还是比这大风国先进得多。
    “你可别小瞧这小小的一块香胰子,大卫居然管我要了二十文一块,贵吧?我让王财在京城卖二十五文一块,也不知好不好卖?”
    子晴听了一核计,合着这东西比一斤猪肉还贵,这可是暴利,子晴一个学化工的,这做肥皂简直太小儿科了,以前怎么没想到呢?
    可是,要怎么才能把这事掩饰过去不让林康平怀疑她呢?子晴有些犯了愁。
    子晴留沈宝福过端午节,沈宝福听说沈新福在康庄做帐房,特地跑去看了他,回来说道:“妹子,这康庄还真不错,不如也给哥哥盖栋房子,我也搬过来,横竖我爹也总看我不顺眼,我在林山也没什么产业,我正想拿着妹夫给我的银子,又不用自己盖房子,在这边买几亩地,佃了出去,我既能收租贴补过日子,又能剩下点银子置些产业,这边又热闹,你知道,我就喜欢人多,还不用自己做饭。多好。”
    子晴看着沈宝福这么一个大男人围着自己说小话,忍不住笑了出来,说道:“我是没意见,只要我舅舅舅娘同意,等什么时候我亲自问过了他们再说。”
    说实话,沈宝福能过来固然好,至少从安全上来说,好多了,那边现在都是半大的孩子。沈新福的帐房也不敢放多了银子。
    沈宝福走的时候,子晴打点了不少东西捎去,包括这香皂,也一家一块送去让他们新鲜新鲜了。
    沈宝福走后没二天就端午了。子禄一家和子寿回来了,子寿这次回来带回来一个消息,他还是见到了这杨姓女孩。看到了她出门倒水,子寿正好从门前一过,差点就被溅上了,那女子忙急急地低头道歉,大概是这一低头的温柔让子寿一刹那动了心。
    沈氏的意思不拘于就这一两家。这杨家的爹爹虽说是个秀才,可杨家女孩胆小拘谨,家里条件也是一般,沈氏不是很满意,正托别人打听着呢,谁知子寿这次回来就说看中了她,沈氏还有些接受不了。
    “你说,就那样的性子。将来怎么能撑的起来?还不都得子寿操心?这孩子,也不知怎么了,必是知道这女孩家境艰难。同情了她,动了恻隐之心?“沈氏拍手对子晴说道。
    “这个,我还真说不好,子寿要喜欢,不如你找熟人探探对方的意思,要是能说拢,再找媒婆也不迟。”子晴回道,家境什么的毕竟不是最主要的。
    “也罢,横竖也没两天时间,过了节再说。明儿不如你们也一块过来吧。难得你二哥和小三在家。”沈氏说道。
    子晴答应着。次日一早,子晴一家三口回了娘家,就便把小青小蓝带过来帮忙做事。
    曾瑞祥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坐了许久,出来对子禄说道:“小二,你去一趟学堂,看看你阿公阿婆那有人吗?如果他们去你大爹那过节。就什么话也别说了,如果就他们两人,就请来咱家吃饭。要是还有别人,就算了。”
    曾瑞祥到底还是放不下两个老人,尤其是经过了燕仁达的这一次打击,老爷子和田氏明显见老,身子骨也大不如以前,尤其是老爷子,走路明显佝偻了,像是精气神一下被抽走了。
    子禄答应着去了,也就一刻多钟,子禄就回来了,说春玉一家在呢,“阿婆身子有些不舒服,大姑和大姑爹带了桂花和五毛在,说是照顾我阿婆呢。”
    曾瑞祥听了脸色更不好了,半天才叹口气,说道:“由得他们去吧,横竖我也管不了。”真要把春玉撵了出去,不让见老爷子和田氏,只怕田氏的心病更不容易好,曾瑞祥此刻对老爷子和田氏也彻底灰心了,病成这样,还是放不下这一对孽障。
    沈氏故意笑着问了一句:“用给娘送点菜去吗?”
    “你就气我吧,送什么送,送了他们也吃不上。以后,爹娘那里,咱也不用给零花钱了,就是年礼也不用太费心思了。”曾瑞祥说道。
    子禄子晴听了相视一笑,解决了春玉,又解决了田氏,舒心多了。
    子寿走之前,特地来找子晴,坐了一会儿,脸都憋红了,才吭哧吭哧地说,原来沈氏和他谈过,杨家的事情等夏收放假了再说,兴许还有好的呢。也叮嘱了他不可莽撞,千万不可再贸然上门。
    “姐,不如你去和娘说说,就要这杨家的姑娘吧,你不知道,我一见她那么瘦弱的身子,比二姑强不了多少,端着一个那么大的水盆出来,我的心一下揪住了,我知道她家的条件不好,只是也没想到,这么差,听说家里还有一个阿婆,最是重男轻女,她家就她最大,每天要做好多事,又吃的不好。听说他爹爹考了四五回举人不中,家底都抖搂光了,脾气还有些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