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晴儿的田园生活(千年)-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擦了擦眼泪。
这边,春玉和燕仁达只顾低头叹气,春玉和田氏说道:“也不知哪里来的磨人精,竟是没见过这样的。我以为她这么闹是想分家,我巴不得赶紧把他们分了出去,谁知我们一提这茬,她反倒哭个没完,说我们既嫌弃她,又娶来做什么?还不如让她自己沉塘算了,横竖也是一死。可不分家吧,横针不动竖线不拿,油罐子倒了也不带扶一下,不光如此,还天天挑三拣四的,嫌家里吃的不好,哄的三毛这点银钱全进了她肚子,饶是如此,稍有点不满,就闹个家宅不宁,我哪里是娶了个媳妇,竟是娶了个家婆。”
偏生红秀在门口听见了这番话,张嘴就回道:“娘,你老人家可别这样说,要不是你们三番两次地折腾我,想把拿捏住了,我是那不讲理的人么?我娘从小就教导我,对我不好的人,我只能对他百倍的不好。休想拿我当软柿子捏,由得你们好使唤,谁家的女儿在家不是当宝来着?”
子晴一听,暗道惭愧,亏了自己还是个穿越来的女子呢,还真没人家这份魄力,“对我不好的人,我只能百倍地对他不好。”这份真性情子晴还真没做到,一路走来,顾虑的东西太多了,而且,很多时候,越顾虑的多,就越被别人拿捏住了。看来,以后可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田氏听了一恼,说道:“哪家的规矩,长辈这正说着话呢,媳妇在一旁偷听也就罢了,还敢回嘴?难道你爹娘没教你怎么做媳妇吗?”
“外婆,你老人家也别恼,要不是你老人家惯的毛病,你女儿也不会养成只进不出贪便宜的性子,要不是你老人家非要拿了这簪子和戒指来,我还不上花轿了呢?你看看,你养的好女儿,都火烧眉毛了,还在算计你老人家。不过,也对,上梁不正下梁歪,你见过谁家嫁出去的女儿拖家带口的在娘家一住就是大半个月的,说出来狗都会耻笑的。难怪我二个舅舅舅娘不肯上门?”小秀噼里啪啦说了一通,田氏真气了个倒仰。
田氏一屁股坐了下来,捂着胸口喘了半天的气,颤抖着喊道:“三毛呢?叫他过来。”
夏玉忙上前拍着田氏的胸口,劝道:“娘也是,你出什么头?没得找气生?”
三毛跑了进来,弯腰低头问道:“外婆,叫我何事?”
“你要是还认我这个外婆,你就把她休了,你看看她把你外婆气成什么样?你就由得她一天到晚地闹,早晚你爹娘要被她气死。”田氏拉着三毛的手说道。
“外婆,要休了她,我哪里还有银钱娶婆娘,不如,你老人家先给我二十两银子,我再休了她?”三毛试探地问道。
“滚,你也是个养不熟的白养狼,外婆这点家底都可着你们了,你还要吸干你外婆的血。不休了她也成,以后别在我面前晃悠,我眼不见为净。这都是造的什么孽呀?”田氏无奈地叹气。
“外婆,你老人家岁数大了,就别跟着搀和了,真要把你老人家气出个好歹,我这心里也怪不落忍的,我不是那不讲理的性子,只是你女儿女婿做出来的事情说出来实在是太跌股了,在家里的人缘我就不说了,你看看可有哪个亲戚上门?在村子里也是,不然,我成亲那日,我娘家哥哥掀了桌子,也不会没人来劝解,做人都到这份上了,我都替他们操心难过,桂花妹子今年都十六了,你看有哪个媒婆上门?桂英姐姐也是十八才出的门子吧,我就不说什么了。外婆你老人家细寻思去吧。”红秀说道。
“我爹娘做人做到什么份上,也没像你似的,还没成亲就怀了孩子,要不是我爹娘做人厚道,让三毛娶了你,你以为你还能站在这里说话呢,早就成了孤魂野鬼了。”桂英听见红秀提到了她,从房间里忍不住出来反驳了几句。
谁知她这一说完,红秀不但没气馁,反倒像好斗的大公鸡,精神起来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一场好戏(二)
“哟,大姐,你可别招我说出什么好话来,你没听过一句话么?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能进你家的门,还不是拜你家门风所赐,这可真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老鸹落在了猪身上,看得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真是笑死我了。”红秀甩着帕子扭着身子还真笑的花枝乱颤的。
“老鸹我是没看见,花母鸡倒是见了一只,咯咯咯的,烦死人。”桂英的话彻底激怒了红秀。
“哼,打量爹娘当年做的好事神不知鬼不觉呢?我什么不知道?只不过给大家留点脸面罢了,别招我把话说绝了,到时难看的可不就是我一人了。我可不是有的人,有胆子做,没胆子承认。我既然敢做了就敢当,我是失了足行错了路,可好歹我没害别人,好歹男未婚女未嫁的,我怕什么?”红秀挺胸说道。
“弟妹,休得胡说,没根没影的话也能拿来混说,你不能因为你失了脸面,就把屎盆子乱扣到别人的头上,逮谁咬谁,家里还有几个弟弟妹妹等着说亲呢。”大毛的媳妇也从屋子出来劝道。
子晴不得不说,大毛的媳妇也不是个简单的,这暗地里拨火架桥的功夫做的是滴水不漏,这会,就算春玉田氏有心想拦也拦不住了。
果然,大毛老婆一说完,红秀立马嚷道:“谁说是没根没影的事?你问问咱爹,当年怎么娶的咱娘?爹,我那可怜的大娘如今可是过的好好的。还生了好几个儿女,要不要找来问问?”
燕仁达一听急怒攻心,骂道:“混说什么的?哪里来的大娘?从哪里听来的浑话也能瞎说,长辈的事情也是你能议论的。回家就给你俩分家,你俩自己单过去。”
“分家也行,不知给多少亩的水田多少亩的旱地,休想把我们扫地出门。我总得养活肚子里的孩子。”红秀笑嘻嘻地看着燕仁达又看看春玉。
“你想得倒美,还想要水田还想要旱地,家里拢共就这么几亩地。四毛五毛他们还小,你想让大家喝西北风去?你这蛇蝎心肠的毒妇,家里娶了你就开始一天三小吵。三天一大吵,今天要吃鸡明天要吃鸭的,我儿子挣的这点血汗钱全进了你的肚子,我们老燕家没休你就偷着烧高香去吧。就你这样恶名远扬的毒妇,要是被休了,也只配给叫花子提鞋去。”春玉气急了眼,骂了出来,燕仁达要拦,被她拍开了。
“娘,这可是你招我的。我就让你知道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蛇蝎心肠。爹,当年你娶的大娘,和离时肚子里只怕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了吧?那孩子如今哪里去了?是不是被你一包毒药哄的人家落了胎,差点一死两命。爹,你这才叫蛇蝎心肠吧。为了迎娶咱娘,连自己的孩子也不放过,想攀上曾家这一门富贵,富贵虽然没攀着,可也到底哄人家帮你养了这么多年的孩子,啧啧。爹娘,你们可真是好算计。可怜我那大娘知道你的蛇蝎心肠,连身子都没养好,就赶紧同意和离回了娘家,如今可是儿女双全日子过的好着呢!”红秀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厅堂里有好几分钟的静默时间。
人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瞪大眼睛全都看向了燕仁达,燕仁达这会也是目瞪口呆的,满脸紫红。
“不可能,不可能,你胡说什么?我是为了给她治病才开的药,根本就没有小孩,你胡说。”燕仁达语无伦次了。
老爷子这一刻也是无比的震惊,等回味过来红秀的话里意思,一下子好像老了十来岁,瘫坐在竹椅上。田氏一下晕了过去,子福忙去请大夫,来的不是周大夫,是周大夫的儿子,周大夫说是有些不舒服,年岁也大了,都过八十了,便打发他儿子出来了。
小周大夫给田氏扎了针灸,田氏倒是很快醒了过来,只是嘴角有些合不上,往外流口水,小周大夫说是受了什么刺激,还要针灸几次才能见效。
送走小周大夫,秋玉把院门关上。老爷子沉着脸坐在厅堂,燕仁达跪在老爷子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道:“岳丈,你千万要相信我,我真的不知道她有了孩子,成亲三年都无所出,怎么可能我一说要和离就有了孩子呢?还有,那药,也是见天的喝呀,那是为了怀孩子抓的,要不,我能一点家底也没有了?不就是为了给她治病才弄的我倾家荡产的?我真的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呀,岳丈,你一定要相信我,虎毒还不食子呢?我怎么可能会对自己盼了三年的孩子下手?三媳妇不知哪里听来的,这是谁恶意造谣,故意坏我家的名声,三媳妇年轻不晓事,不知轻重,一时气盛就胡说八道了,岳丈,你可不能信了她呀?”
老爷子听了不做声,心内却是翻江倒海的,都这么多年了,如今翻出这些事情来,且不论真假,到底是谁跟他家过不去呢?即便这事是真的,可如今孙子孙女都有了,难道能叫春玉和离了不成?可是,今天这么多人听见了,能堵得住众人之口?老爷子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他看了看跪在地上的燕仁达,看了看傻呆呆的春玉和哭成泪眼的斜着嘴角的田氏,以及面无表情的曾瑞庆和幸灾乐祸的周氏,以及担忧地看着他的曾瑞祥和夏玉秋玉,老爷子开口了。
“三毛家的,这些事情,你听谁说的?”老爷子问道。
子晴看了一眼林康平,林康平微摇了摇头。
红秀说道:“外公,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纸是包不住火的,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我要早知道了,我就不嫁进你们家了。”
老爷子瞅了瞅几个外孙,外孙媳妇以及桂英的丈夫,缓缓说道:“当年的事情,谁对谁错追究起来也没有意义了。你们家的事情,你们家去关起门来商量,不过有一点,把你们家的名声败坏了,与你们也没什么好处,俗话说的好,家丑不可外扬,你们也不小了,自己掂量着办。”
“呜呜呜,呜呜…”田氏开口说话,可惜,嘴角斜耷拉着,含含混混的,听不出什么来。
“这叫什么事?好好的来我家吃顿饭,暖暖房,弄得乌七八糟的。”秋玉拍手说道。
“还好,相公带我进城了,不然以后我家的孩子还要受牵连,三弟妹说的事情太可怕了,咱爹居然是这样狠毒的人。”大毛的老婆张氏嘀咕道。
春玉狠狠地瞪了张氏一眼,对大毛骂道:“你就由着你家婆娘作践你爹你娘,一个个的成了亲,眼里只有老婆孩子,爹娘都成了你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也不想想,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怎么长大的?”
“你老人家心里有火冲三毛两口子发呀,何苦来拿我俩垫背,我俩够老实厚道的,分家了什么也没要,你老人家还时不时地拿我们刮刺。”大毛冲春玉嘟囔道。
“大哥,你以为你是什么好人?当年要不是你做错了事情,咱家至于落到今天这地步吗?”三毛冲大毛嚷道。
“哪能怪我,要不是爹娘鼓动我,我那会年纪还小,知道什么呀?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我还不知到哪里诉冤呢?”大毛看着自己缺了一根手指的手掌说道。
燕仁达上来就给了大毛一个耳光,骂道:“混账东西,连你也来混吣,你这猪狗不如的东西,有了好处你就抓挠着上,有了不是你倒是推的一干二净的。”
燕仁达打完了大毛,弯腰冲曾瑞祥说道:“二哥,你别信他胡说,发了昏的东西,只想着把他自己撇干净,我和春玉怎么可能…”
“大姑爹,管好你自己的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别说我没提醒你。” 林康平猜到了燕仁达后面的话,忙拦着了,含笑盯着燕仁达。
燕仁达想到了大毛,一哆嗦,闭嘴了。
“我今天当作爹娘的面郑重声明,你这样的妹夫我不认,以后,我家的门你姓燕的不用进了,我曾家清清白白的好名声,没得被你们牵连了。”曾瑞祥对燕仁达说道。
“二弟说的很是,我家的门也不用进,来一次我打一次,什么东西。”曾瑞庆往地上吐了口痰。
“其实早在三毛成亲时这话我就憋了一肚子火,你们的所作所为,我实在看不入眼,说出去真丢我曾家的面子,今天借这个机会说了出来,以后,你家的孩子婚嫁不用通知我了,我不会去的。我们两家,从此再无瓜葛。”曾瑞祥补了一句。
“呜呜呜,呜呜…”田氏急的直拍自己的大腿。
“秋玉,还不做饭去,给我们单准备一间屋子,要不是怕你难看,我们就直接回家了。”曾瑞祥对秋玉说道。
“好,马上就好,大的菜都是昨天预备好的,一会就可以吃了。”秋玉忙拉了周云江去灶房。
这边永莲到底大一些,见大人之间神色不对,吓得嘴一撇,哭了,永莲一哭,永蓉也跟着哭了,刘氏抱着永蓉,腾不出手了,沈氏忙抱起了孩子到一旁哄着。这一哭,宛晴和子萍的女儿欢欢也跟着大哭起来,还有大毛的两个孩子,桂英手里抱着的,整个屋子里只听见孩子的哭喊,此起彼伏的。怎一个乱字了得?
第二百四十四章、子寿看亲
从秋玉家出来,曾瑞祥阴着脸,原本想把田氏送回学堂那,还是秋玉说了句:“回学堂也没人侍候,不如就留在我家,周大夫过来针灸还方便些,二姐留下来住几日帮帮我,我俩轮着来劝劝她,让娘想开些。”
曾瑞祥听了点点头,说道:“娘看病的钱我掏,回头跟周大夫说好,我一打趸给他送去,这些日子你给娘做点爱吃的吧。”
曾瑞祥说完看了看沈氏,沈氏身上只有几十个铜板,因为孩子的压岁钱早在初二这日就给过了,以为今日过来没什么花销,所以沈氏也就没带银子,还是从林康平的身上掏了二两碎银递给曾瑞祥。
曾瑞祥把碎银递给秋玉,说道:“爹娘那,这几日你尽点心,等娘好了,还是送回学堂吧。”
“二哥,你别把自己气坏了,不值当的,爹娘也是没办法,大姐孙子孙女都有了,能怎么办?”秋玉接过银子,想了想还是劝了几句。
周氏见了秋玉手里的银子,说道:“还是把娘接到我那去吧,小妹这还有宛晴呢,我这子全也大些了,我正好能侍奉娘,再说了,娘在我这住着,也是应当的。”
曾瑞祥听了也没接言,带头往村外走去,也不管他们说了什么。
回家曾瑞祥就把自己关在书房,大概是想缅怀下自己的这大半辈子的糊涂人生吧。
三天后,田氏才能开口说话,也没回家,还在秋玉那住着,还有夏玉陪着,春玉一家据说在子晴他们走了之后也被秋玉撵走了。曾瑞祥在三天后情绪才好些了,不过还是没有去看过老爷子和田氏。
子晴也问过林康平,可林康平说燕仁达的事情还真不是他翻出来的。只能说,红秀和燕仁达相克。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其实,要没有林康平,红秀怎么可能翻出二十多年的往事。只不过,林康平不想让子晴知道他使了些不太光彩的手段才得到了这些信息,所以,才瞒着子晴。
这日,天下起了小雨,阴冷阴冷的,子晴身上又带了事。歪在炕上不爱动弹,想了想,说道:“成天在娘那吃饭,不如今天咱们也换换口味,让王婆婆给咱们做一顿羊肉锅子,还要有子喜想吃的卤菜,卤一只大鹅,再来一盘鸭头。我也有些馋了。”
林康平听了忙吩咐林安去请人,一会人都齐全了,全挤在西边房子里。开了两桌麻将,曾瑞祥带着子福、子禄和子寿一桌,子喜、子雨陪着刘氏和陈氏一桌,子晴和沈氏带了孩子歪在罗汉床上说了会话,嫌不暖和,还是拐到了内院的炕上。
两人先是说了会春玉家这一闹,说到燕仁达的不耻,三毛的老婆,说到桂花亲事的艰难。子晴忽然想到,子禄不也十七了。问道:“娘,子寿也该说亲了吧?子军和子新听说都说好了,子军说了县城的一户人家,女方家的条件不错,她哥哥也是个秀才,听三婆婆说的。大堂叔逢人就夸,嘴都笑的合不拢。还有子新,说了一户安州城里的,家里据说是开药铺的,看来,这秀才的身份还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子晴想起子禄的亲事,虽说陈氏如今也算不错了,可毕竟底子摆在那,比起这次子军和子新两人找的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虽说不一定要借助女方的势力,但起码两人的差距不要太大,沟通起来费劲。
沈氏也是想到了子禄和陈氏的事情,说道:“可不,是该打听打听谁家有好女孩了,不是说条件有多好,但是最好能识文断字的。省的跟你二嫂似的,嫁进来辛苦,你看你二嫂,又是念书又是饭馆的又是娘家的,我看着她也够心累的。”
“还是找个和顺些的,不要个性太强,将来二哥只怕要进城安家,小四肯定不能留在家里,娘身边总要留一个儿子的,媳妇还是和顺温婉些,大家相处起来也不会太难。”
“还真是巧了,你大哥也跟我说过这个问题,前几天刚说的,还说已托人帮着打听,主要是想找个读书人出身的,咱家如今的条件自是不同与你说亲那会了,你跟娘说说,嫁给康平你后悔吗?”沈氏想起子晴当年匆忙定的亲,林康平哪里都不错,美中不足的就是出身太低,这辈子是没法改变的了。
“娘,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康平对我如何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我当初就考虑到了,不会后悔的。将来好好教育书睿,也未必不能改变林家的门楣。”
“说到孩子,看你二嫂的怀相,这胎只怕又是个男孩。”
沈氏刚说完,只见刘氏和陈氏携手走了进来,听到沈氏的话,刘氏的脸瞬间暗了几分,很快强打了几分精神。陈氏听了却叫了起来,“娘,真的吗?可是我好想要个女儿,像永莲永蓉一样漂亮的女儿。”
刘氏横了她一眼,苦笑道:“你别生在福中不知福,你就偷着乐去吧,何苦来,当着我的面戳我的心?”
陈氏这才反应过来,拉着刘氏的手说道:“大嫂,我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单纯地想要一个女孩,我没想到你这去,对不起,是我考虑不周了,你不会真的恼我吧?”
刘氏扑哧一声笑了,说道:“逗着你玩呢,你倒唬成这样?”
“可不,大嫂又不是七老八十了,这才多大岁数,从现在开始生,还能生个七个八个的,总能碰上儿子吧?”子晴笑着补了一句。
子喜这时也走了进来,说道:“叫你们吃饭呢,怎么一个个来了都不见出来?说什么呢这么热闹?谁要生个七个八个?”
“去去去,哪都有你,你说你一个没成亲的小屁孩,听到了不说装没听见,还非要刨根问底的?”沈氏笑着把子喜撵了出去。
元宵节前,子福出去会了趟同窗,还真是带回来两个消息,一家是个秀才的女儿,姓杨,家里四个孩子,两儿两女的,是家里的老大,些须认得点字,一家子靠着秀才一年坐馆的这点束脩度日,日子算是艰难。是子福以前的先生的邻居,说是女孩比较胆小老实,做起事情来倒是有模有样的,针线活不错。
另一家是在安州城里开了家铺子的,家境较富裕,也是家里的老大,姓林,底下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也请先生教了一年,认得几个字,是子福的同窗的舅家,女方家就想找一个读书人。
曾瑞祥和沈氏听了,这事不好抉择,关键还是看对方的性子,子晴听了出了个主意,说道:“不如哪天找个机会,子寿怎么偷偷相上一眼才好,他自己看看第一眼能相上谁。”
沈氏听了指着子晴说道:“什么馊主意?谁家的女孩能白给相看,知道了还不打上门来?”
谁知子寿知道了这事,还非要自己看一眼才肯定下来,还是刘氏出了个主意,说她们住在安州城里的,只怕十五晚上都会出来看花灯,到时远远地看一眼,不就成了?
子寿听了喜的忙双手作揖,说道:“多谢大嫂,还是大嫂这法子好,不如正月十五咱们都去安州城里逛逛,陪着我看看。”
“我可不行,这要在大街上挤了我,一着急出了事可不是玩的,你们去吧。”陈氏忙摆手。
子晴也有些不大想去,京城的花灯也看过了,可是架不住子寿的哀求,也只得同意了,子福和刘氏一路,先去盯着杨家的女孩,子寿和子喜一路,先埋伏在林家的周围,看林家的女孩,子晴和林康平负责传递消息,同时,也拉了曾瑞祥和沈氏子雨同去,这么多年,沈氏也没去安州城里看过花灯。子禄一家留了下来看家。
因为人多,林康平亲自赶了马车,刘氏把孩子带着,说先放她娘家,今日就在她娘家住一晚,横竖没两天就要回京。
天色还没大黑,在城门口寄存了马车,大家就分开了,子晴陪着曾瑞祥和沈氏和子雨,在街上溜达,子雨是第一次出来看花灯,自是兴奋不已。
一会天就黑了,街上不光有花灯,还有夜市,吃的玩的用的什么都有,子雨自己买了一个莲花型的花灯提着,给沈氏买了一个牡丹花型的,给子晴买了一个荷花型的,三人各提着一盏花灯,在夜市里穿行。
子晴刚给家里的几个丫鬟挑了几朵还算精致的头花,林康平找来了,拉着大家去看林家的丫头。
曾瑞祥还有些犹疑,觉得是对女方的不尊重,沈氏瞋了他一眼,说道:“这万一要找个性子烈的,我可摆弄不了,还不如趁早看一眼,都说相由心生,这样貌还是能看出几分好歹来的。”
曾瑞祥大概想到了三毛老婆,犹疑了一下,还是跟着大家走了过去。
子寿子喜十来步远跟在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后面,小姑娘长相倒也有几分秀气,可就是哪里说不出好来,姑娘还带了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看来也是一家子出来游玩,子晴在子雨的耳边低语几句,子雨走了过去,不小心撞了对方一下,这大一点的丫头立刻瞪眼,开口训道:“干什么,走路不好生看着?”
大家一听,就这脾气,没戏,就去找子福他们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陈三愿
子福他们见了曾瑞祥和沈氏,说道:“这家姑娘根本就没出来游玩,横竖小三知道了地方,以后什么时候有功夫了,再找机会吧。”
“看来是家里管教太严,一个元宵节都不肯让孩子出来松快松快,这家长辈也是够古板的。”沈氏说道。
刘氏看见子晴她们手里的花灯,说道:“不如咱们也买个花灯,去江边放灯吧,好多年没放了呢。”
子晴这才知道每年的上元佳节,城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会去江边放花灯,把自己的心愿写在一张纸条上,放进灯笼里,难怪街上这么多的人提着一盏花灯。
刘氏带了大家往江边走去,一路上大姑娘小媳妇的成群结队,说说笑笑,江边人影幢幢,暗香浮动,有呼朋唤友的,有喁喁私语的,江面华光流彩,烛光荧荧,百花盛放,就连素日看来如水般清冷的月色,此刻竟然也有了几分温暖与喧闹,江边的台阶上还备有纸笔,可以自己写,也可以花钱请人代笔,把写好的话放进花灯里,点燃花灯,随波而去。
子雨早就兴奋得不行,嚷嚷着要先跑下去,被沈氏一瞪,也能只好乖乖地跟着大家,子福摸摸她的头,说道:“小妹还小,不知道每年专门有拐子来拐了小女孩去卖,可是要跟紧了大家。”
子雨一听,眼睛瞪着浑圆,问道:“大哥,既然知道了每年都有,官府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不抓了这些坏人?”
子福听了闷声一笑,说道:“这个,大哥也说不好,大约是忙不过来吧?”
子雨扯着子福的衣袖求道:“大哥,她们被卖了好可怜的。等你以后做官了,一定要好好收拾这般坏人。”
子福郑重点头答应了,说话间,一行人就走到了江堤下的石阶和浮桥边,子雨借了纸笔。偷偷地躲在一旁不知写了几句什么。子寿和子喜陪着她去放花灯了。
子晴借了纸笔,看了一眼旁边的林康平。不假思索,提笔写下了“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年年岁岁常相见。”这首小词。
林康平在一旁看了,握着子晴的手,两人一起点亮了花灯,粉色的荷花瓣半张着。在烛光的映照下,分外美丽。同样美丽的,还有烛光下盈盈的两张笑脸。
元宵过后,子福一家先行离开,子禄几个也是先后走了,陈氏这次因为生产在即,就没有跟着回安州。
沈新福一家在正月二十过来上工,好在康庄那边如今厨娘和针线上的婆娘都有了,先去的老汉开出了一片菜地,又喂养了二十来只鸡鸭,水塘里刚挖好时也放了些鱼苗,生活还是比较便利的。
林安说,康庄今年的油菜比往年的长得好一些,应该可以掐些油菜条卖去,自己吃也吃不过来,剩下的再拿来喂猪,林康平说道:“这点小事也来问你奶奶,要你这个管事做什么?有不懂的去问***堂叔或老周,还有,卖了的银子入到帐房,要支银子,也写好了用途,算好了钱数,上帐房支去。开春了,看看要添些什么农具,趁早准备好,要是耽误了开春种地,你就试试。”
林安应了好几个是,等林康平说完,一溜烟地跑了。
林康平这段时间也是有些忙,还没到雨季,想抓紧在康庄盖出两栋房子来,帐房要有专门的屋子,沈新福一家也要单独分开来,还想看看能否买几个十五六岁的小子,正经做事的还是要大一些的孩子。
曾瑞祥的学堂也开学了,老爷子和田氏还没搬回来,可能还是没过去心里的那个坎,毕竟谁也一时难以接受一个为了贪图富贵就能把自己的孩子杀了的恶魔做女婿,何况他们还对这恶魔倾尽了自己所有的情感和金钱,甚至为了这恶魔,不惜跟自己的儿子交恶。
子福几个在元宵那日上坟的时候见到了老爷子,田氏没有跟来,都说老爷子情绪消沉,田氏的身子还没大好。
曾瑞祥也一直没过去看过他们,大概心里的怨恨以及二十多年的委屈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烟消云散的,就为了这样的一个人渣,居然被自己的娘逼得断送了前程,还倾尽了自己这么多年的财力去供养这批寄生虫,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和讽刺,所以,这些日子曾瑞祥也是很低沉。
陈氏于二月初二生了个男孩,子禄不在身边,沈氏只好见天陪着陈氏,担心陈氏的心情不好,奶水下不来,偏生这时,夏玉送信来,紫儿要定亲了,定在二月十六日相看,想趁这个机会接了老爷子和田氏过去住一阵子,散散心,也想让沈氏和子晴一同过去,人多热闹也体面,子晴早知道他们村子的客情重,没想到事事体现出来。
沈氏肯定是走不开了,那边周氏也同意了去,子晴不去也不行了。
子晴和大家商议了十五一早动身,书睿子晴就不打算带着了,总不能带个丫鬟过去看孩子,既然是撑门面的事情,又不能显得太过,子晴少不得换了身玫瑰红绸子棉袄,同色百褶裙,显得稍微成熟庄重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