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心,放心。”戴图连连地点头,这些天他都紧张死了,眼下看到曹盼醒来,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曹盼问道:“只有我一人染疫?”
“还有平娘与静姝,不过她们病得不如娘子重。”胡本与曹盼说。
“那就好。”曹盼并无多少精力,说了这么一会儿的话,人已经有些乏了,戴图道:“娘子乏了就好好休息。”
“既然我醒了,你们也都出去吧,鸣鼓告急必有大事。”曹盼在睡过之前与周不疑他们道了这一句,周不疑道:“是。”
也不管曹盼是听见还是没听见,这一声答应,表露的是他们的态度。
出了尚书府门,无论是周不疑还是墨问他们都松了一口气,相互对视一眼,也不忘与那在曹盼府外为曹盼祈福的人说明,曹盼已经醒了。
“醒了,尚书令醒了,果然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上天保佑,尚书令平平安安地醒来了。”一通拜天拜地,周不疑道:“诸位都回去吧,这些日子多谢诸位了。”
一干人皆与那百姓作一揖,“娘子刚醒,身子尚未痊愈,待娘子痊愈后,必与诸位亲自道谢。”
百姓们皆是发自内心地周不疑一笑,忙说不必着急,只让曹盼好好了的养好身子。
崔今与郭夫人还有蔡琰已经外候着,周不疑进了曹盼的府邸不能出来,外头的事只能倚仗她们。
纵然曹盼的安危重要,总不能全都只顾曹盼不理其他。
“关羽兴兵樊城,大王令于禁率七军前去救援,被关羽引汉水所淹,于禁已降,只怕襄阳保不住了。”显然郭夫人她们来并不是专门等人的,而是得了这样的消息与周不疑他们传话。
正好听到曹盼醒来的消息,叫她松了一口气之余,又为战事心急。
“娘子病倒前曾预料过,一语中的。”曹盼昏倒前说过的话,言犹在耳,事情一样样的应验了,若非曹盼病重,关羽……
“若樊城失守,许都危矣。”司马末提醒了一句,“说来如今刘备与孙权该是什么关系?还算是盟友吗?”
在这个时候提起刘备与孙权的关系,这可真是……
话不必说白了,意思明白就行。
曹盼清醒过来的消息传到了曹操的耳中,曹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方子对了,曹盼再醒来又灌了一碗药进去,再次问起前线的战事,燕舞一五一十地与曹盼说来,曹盼感慨道:“水淹七军,于禁此人,不可饶恕。更衣!”
这就准备要进宫见曹操,燕舞动了动唇,最终还是什么劝阻的话都没有说出来,只赶紧的与曹盼更衣。
曹盼既然已经醒了,也没有人再敢以曹盼染疫的借口拦着曹盼,曹盼就那样的进了宫,曹操正为着关羽心烦着,百官在那里叽叽喳喳的讨论了半天都是些没用的废话,听得曹操更是烦。
听到内侍来报曹盼来了,曹操皱着眉头道:“她不在府里好好休息怎么跑来了?”
“前线告急,关羽得了于禁的兵马,必将一股作气杀进来,孩儿又怎么可能呆得住。”曹盼叫燕舞扶着进来。
曹操已经快一个月没见到曹盼的,他虽每日听到曹盼的消息,可是也知道曹盼的情形并不好,但也不及亲眼看到曹盼的震憾。
往日贴身的衣裳如今穿得曹盼的身上空荡荡的,瞧得只让曹操心疼。
“尚书令。”见之曹盼,众人皆见礼。曹操让人拿了蒲团来,让曹盼坐下了。
曹盼道:“北地也罢,汉中也好,哪怕是合肥,皆不及关羽之患。若非孩儿如今这般模样,必为阿爹取关羽之项上人头。”
汉中一战时,曹盼就已经想取关羽的人头了,可惜时不我待,终究让关羽叫人给救了。
今关羽北上,本是大好的机会,然而曹盼怕是不能亲自取关羽的命。
“儿虽不能亲去,眼下之局面,亦可借刀杀人。”曹盼这般说来,曹洪道:“什么借刀杀人?”
“孙权就是现成的一把好刀。”曹盼吐字,下头的人都拿眼看向曹盼。
曹盼轻声地道:“孙刘联盟,早已名存实亡,孙权早年为了与我们抗衡借与刘备荆州四郡,刘备借此而得益州。孙权曾与刘备讨要四郡,刘备不肯,两方争过打过,最后为了对付我们,他们休战了,将四郡一分为二,此事看着似是完结了,孙权心里的坎就真的过了?”
“今孙权再次发兵合肥,他想要什么,不过是想与刘备一道趁我们内忧外患之际,能攻下合肥,然张辽将军勇冠三军,震慑孙权,上次合肥之败,孙权还历历在目。如今我们内忧外患,于旁人看来处于弱势,怕是难敌刘备。孙权是没机会得渔人之利,反之,若是关羽真的长驱直入,我们无能抗衡,唇亡齿寒,孙权会懂得这个道理的。”
“尚书令之意是与孙权示弱,联盟?”荀攸一下子就明白了曹盼的意思。
曹盼道:“所谓示弱也罢,联盟也好,我只想用最不损耗我们大魏的兵力的办法杀了关羽,退了关羽的兵马。”
“可孙权难道不明白尚书令的借刀杀人?”崔琰扬眉而问。
“知道又如何。知道了,他也照样会愿意当这把刀。关羽此人虽然有勇有谋,却自视甚高,狂妄自大,听闻孙权曾有意与之结亲,关羽却瞧不上孙权的儿子,道谓虎女焉能嫁犬子而拒绝。孙权何许人也,关羽再英勇,再善战,在我看来,他也只是一个将军,永远不及孙权。”曹盼如此评价的关羽和孙权,不少人都点了点头。
“而且,刘备的粮食并不充足,关羽得了于禁的兵马,精草必成心之大患。樊城临近的可是孙权的粮仓,救急之时,不问自取,孙权怕是要气得不轻了。”曹盼分析得井井有条。
曹操道:“如此,谁人愿出使江东?”
“臣愿意!”曹操的话音刚落,两个人一道出声,一个是司马末,一个是司马懿。
“让无名去。”曹盼一眼看过去,直接地道来,曹操连想都没想地道:“好!”
“谢大王,谢尚书令。”司马末作一揖,目光扫过司马懿,那样带着挑衅的目光,司马懿忍下了。
第332章 且看谁是渔人
“即谴使入江东,筹码也要给得够,不以利使,孙权不会那么轻易就动的。”曹盼为司马末争取筹码。
曹操一眼看曹盼道:“你想要什么筹码?”
“不是我想要什么,而是孙权想要什么。”曹盼纠正曹操。
“荆州。”荀攸一语道破。
曹盼道:“更贴切的说是刘备如今所握之四郡。平分荆州,不过是孙权不得已而作的妥协,不等于他愿意接受这个结果。在孙权看来,那四郡原本就该是他的。”
荀攸道:“如果让孙权得了刘备如今所占的四郡,加上孙权如今所有,从此便得荆州七郡,更是全据长江,于孙权大利啊!”
“第一,那原本就不是我们的地盘,落在谁的手里与我们眼下有什么损失?如今的困境未解,顾着将来的事只会让我们失去我们如今所拥有的优势,值得吗?第二,哪怕我们愿意给,孙权就能真的拿下刘备所握之荆州四郡?第三,利不够,孙权凭什么动?拿原本不是我们的东西去换得我们的将士安宁,亏了?”曹盼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列了出来,下面窃窃私语,终究无法反驳。
曹盼看着司马末道:“筹码给了你,怎么用在你。”
“是。”司马末应下。
“还得另派兵马前往樊城,樊城之内兵马不多,曹仁将军撑不了多久。”荀攸提醒了一句。
曹盼道:“我已命王永速带一万兵马赶往樊城,不出一日必抵到襄阳。刘备兵发汉中,上庸郡,他不会再敢兴兵。”
一句不敢,皆因曹盼,想刘备几次发兵上庸郡,皆以惨败而归,若非不得已,他定然不会再往上庸郡去。
“尚书令还是要小心。”话虽如此,万一刘备反其道而行,或者,他们就是要用计引上庸郡兵马出动,只待城空之时发兵上庸郡,上庸郡无兵,何以抗?
不想曹盼勾起一抹冷笑,“他最好是安份的不动,若敢兴兵上庸,必叫其有去无回。”
有人想问,上庸郡一万的守军倾巢而出,曹盼凭什么再让进犯上庸郡的兵马有去无回?
但是,终究还是没有问出去,曹盼用兵用人,从骨子里透出一股邪气。想上庸郡几次兵困,他们有多少次觉得曹盼守不住上庸郡了,结果如何,上庸郡还是叫曹盼牢牢地握在了手里,谁都动弹不得。
“抵达襄阳,围魏救赵。”曹操这般地说,“我本意亲征,你还有其他的安排?”
“三军皆听我调遣?”曹盼问了一句。
“可!”曹操肯定地吐字,曹盼一顿,拿眼看向曹操,总觉得这一个可字还有别的一层意味。
现在也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曹盼道:“拿舆图来。”
胡本立刻将舆图拿上来铺在了地上,曹盼指着舆图道:“我已命王永进军襄阳,襄阳太守为吕常,吕君中勇,法律严明,其士绝无异心,里应外合,可破襄阳之困,破困后当以示弱。”
“为何不里应外合,一股作气灭了关羽的大军?”里应外合后还要示弱,这是何道理?
曹盼道:“若与关羽硬战,我们将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关羽,还有孙权,哪怕真灭了关羽的大军,孙权也绝对会趁我们内忧外患之际再次兴兵。比起让孙权帮我们灭了关羽,你愿意在打完关羽之后再跟孙权来一场硬仗?以我们如今的情况,足以对抗接二连三的大战?”
刚刚提出那个问题的人被曹盼问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曹盼半眯起了眼睛,“所以,在确定城池不失的情况下,一定要让孙权觉得我们如今没有能力对抗关羽,只有这样,孙权才会出手。我们在防着孙权的同时,他难道就不会防我们?”
对于孙权的心理分析,众人听着觉得十分在理,无可反驳。
大方向已经确定了,小细节上面,曹操手下的将军又不是吃素的,他们还能不知道什么叫做随机应变?
一通商量后,最后曹盼是在硬撑着,说话的声音都越发地轻了,曹操大手一挥,都退了。
亲自上去的扶着曹盼,曹盼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一脸的倦意。
曹操心疼得跟什么一样。“盼盼,累了就歇会,阿爹在这儿。”
脑袋点了点,曹盼叫胡本燕舞扶着去侧殿的榻上,曹盼已经沉沉地睡了去,曹操传了太医来给曹盼号脉,太医给了一个曹盼已经在好转的说法,松一口气之余的曹操与满宠吩咐道:“从现在开始,命人将他的府邸围起来,任何人不许出入。”
这个他指的是谁,满宠心里有数,“昭示于人?”
“对,昭示于人。”先前只让满宠派人秘密的监视看管,如今既然表露在明面上了,那便是曹操下定决心了。
周不疑他们在与司马末送行,听说这个消息,几人再次面面相觑,“看来,待此战毕,文和先生该回来了。”
突然的提到贾诩,所有人都看向说这话的周不疑,周不疑道:“有些事,文和先生说会比我们更有用。”
得,这是觉得贾诩回来更有用了,所以才会想要将贾诩弄回来。
“孔明。”邺城上下都在为即将的大战准备着,诸葛亮又何尝不是在关注着汉中与樊城,甚至是孙权的动向。
崔钧就在这个时候到访,诸葛亮见了崔钧面露惊色,“州平。”
“没想到我还会回来?差一点我就回不来了。”崔钧笑着与诸葛亮说,诸葛亮道:“邺城疫疾,我确实担心你。”
“那你知道邺城的疫疾是谁救了那满城近半的染疫百姓吗?”崔钧站在诸葛亮的面前问,诸葛亮道:“知道。”
本来要出口的话随着诸葛亮的一句知道,崔钧说不出来了。
“昔日于赤壁之时,大败于前,她都不弃那染疫之百姓,在邺城之地,她已为魏之尚书令,又怎么会弃百姓于不顾。”
崔钧更没话说了,只能转了另一个话题道:“今之一战,你怎么看?”
“端看谁的速度更快。”诸葛亮是同意刘权在这个时候出兵汉中,关羽以樊城为开始的北伐。
北部各族异动,这个时候曹盼的兵力腾不出来支援曹操,而曹操的兵力几乎都用在对抗孙权上,张辽守于合肥,徐晃的大军正往樊城赶来,关羽水淹于禁之七军是曹操万万料所不及的,如此大好的机会,只要捉住了,就能长驱直入,直奔许都。
“不成功便成仁,关云长水淹七军而震天下,若因此还败,尽力而为罢了。”诸葛亮看得很是清楚。
崔钧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你这样说,我就更没话说了。只是,我觉得她一定会成为你最大的敌手。”
“亮之幸也。”诸葛亮难得的一笑,崔钧……
“这个时候,千万要小心孙权与曹操结盟,若是孙权倒戈,这场战你们必败无疑。”崔钧指着,“你该明白,孙刘联盟,早已名存实亡,他们的结盟因为什么而存在,刘皇叔,关羽,他们都轻视了孙权。”
诸葛亮握紧了手中的羽扇,这也是他最担心的事,崔钧道:“你总不会以为我们都能明白的关系,她会不明白。要知道一开始她就用孙刘之联姻扎下了一根刺。”
“所以我说了,此事看谁的速度更快。”快了,关羽夺下更多的城池,哪怕到时候孙权真的跟曹操联了手,也无力回天了。
再快,如曹盼所料,关羽得了于禁的降兵,近三万之数被纳入军中,粮草供应就成了一个大问题,粮草不足,军队断粮,关羽即自取孙权于湘关的粮米。
消息被极快的送到了出使江东的司马末手上,司马末一笑,不得不说曹盼对于关羽真的很了解。
故司马末得孙权召见时,面对江东的诸臣,司马末一身朝服不亢不卑的见礼,“见过孙侯。”
“没想到又是你。”孙权看到司马末立刻就认出他来。
数年前,送弓长的三名弟子棺木来江东的正是司马末。司马末作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道:“孙侯竟然还记小臣。”
孙权轻轻一笑,“你在曹娘子,不,尚书令的帐下,执掌数郡,莫说你,周元直、墨无知、崔子长,如今他们哪一个不是魏王国的重臣。更何况你多年前与江东送过那样的大礼。”
“此一时,彼一时。孙侯以为呢?”司马末当然也记得当初他给孙权送的是什么大礼,此一时彼一时。
孙权轻笑了,“你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为大魏,亦为江东而来。”司马末并不藏着掖着,道明来意,与孙权作一揖道:“关羽以水淹于禁七军,得于禁携三万兵马归降,孙侯可欢喜?”
欢不欢喜的,各自心里清楚,孙权道:“我欢喜又如何,不欢喜又如何?”
“若是孙侯果真欢喜,小臣的话就不必说了,若是孙侯思江东之宁,不妨听小臣细细道来。”司马末如今前来是与孙权议盟的,然而态度从一开始就不亢不卑,孙权听到这里,“你且说来听听。”
“荆州南郡等四郡,孙侯想不想要?”司马末再次把曹盼早与曹操讨到的筹码丢了出去。
孙权一下子看向司马末,一白衣郎君道:“要又如何,不要又如何?”
司马末看了那人一眼,作一揖道:“关羽进军樊、襄两城,后方空虚,孙侯若想要南郡等四郡,何不取之。”
“你是让我与刘玄德毁了结盟?”
“难道不是关羽已经毁了与孙侯的盟约吗?身为盟友,不问而自取孙侯的粮仓,关羽能取了粮仓,难道就不能取了城池?孙侯还拿他们当盟友,他们果真就拿孙侯当盟友了?”司马末把关羽做的事一桩桩一件件的提及。
“听闻孙侯有意与关羽结亲,然关羽自视甚高,连孙侯的公子都瞧不上。我家娘子有云,关羽再能征善战,也不过是一个将军而已,不能与孙侯相比,关羽凭什么自视甚高,瞧不上孙家郎君?”曹盼呐,从来不轻视她的对手,她想杀孙权,一直都想,然而一直没有杀到,曹盼虽然遗憾,但她也认了孙权是个有本事的人。
与这样的人结亲,还是原本的盟友,那该是皆大欢喜的事,听听关羽拒绝人的姿态,曹盼都想问问关羽凭什么觉得孙权的儿子配不上他家的女儿了?
孙权原本对这些事就介怀,再听司马末道来,阴着一张脸半天不吭声。
其实在筹码扔出来之后,后面的话都是只是促进这件事情的达成,司马末再次与孙权作一揖。
“今大魏内忧外患,关羽水淹七军不损一兵一卒,若两军实力相当,拼得你死我活,渔人可得利,但在敌强我弱之际,关羽能合我大魏原本三万之数,再由其发展下去,我大魏损失惨重,江东便能无恙?”
“昔日孙侯为何将荆州借给刘备?不过是想让另一个人与我大魏抗衡罢了。刘备得益州后不提昔日所借之郡,如此作态,孙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刘备,是想当第二个汉光武帝。”
野心,无论是曹操、孙权、刘备,哪个都不缺。谁都想要一统天下,但谁也容不得谁一统天下。
三方平衡,三方制约,他们之间的关系原本就是畸形的。孙权对刘备的不满由来已久,而今关羽那所向披靡的阵势是极叫孙权心惊的,他并不喜欢这样的状态,因为如果让关羽打破了他们三方的局面,叫刘备一方独大,他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昔日为利他能够与刘备合作,为什么现在就不能跟曹操合作?
“曹盼,她不是极有本事,这样的局面,以她善战之名,当出战才是。”孙权提起了曹盼,确实,曹盼也是他的心腹大患,跟张辽比起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司马末面露惊色地看向孙权,“孙侯竟不知我家娘子病重?”
邺城疾疫闹得那么大,曹盼染疫之后百官跪请曹操将曹盼移出城去,孙权怎么会不知道,不过是想再听听曹盼的不好罢了。
孙权何尝不在心里默默地想曹盼要是能病故就好了,他的心腹大患便少了一个。
“此事我与诸君商议过后再与你答复。”孙权并没有一下子答应下,但听在司马末的耳朵里已经是答应了。
“送司马使者下去休息。”
司马末并没有催促,作一揖而叫人引了下去。司马末一走,孙权就问了下面的人,“你们怎么看?”
“此事可谋。”依然还是那白衣郎君开的口,他正是如今江东的大都督吕蒙。
吕蒙道:“曹操眼下内忧外患,曹盼虽有奇才,今却病重,无力迎战关羽,这是我们的机会。关羽北伐,水淹七军而不损兵卒,又得于禁之降兵,兵力大增,若任由关羽发展,曹操不与之抗衡,我们想要坐收渔人之利是不成的。”
谁不想坐收渔人之利,不过是行还是不行罢了。
“荆州之南郡诸郡,如那司马末所言,确实是可以夺得的机会。但也要防曹操拿了我们当刀使,用完之后又掉转头来与我们为敌。上庸郡兵马已往襄阳赶来,徐晃亦率军前来救援。”吕蒙身边一人出言提醒,却是陆逊。
孙权点了点头,“这还真是巧得厉害,若非曹盼病重,此事未必有我们出手的余地,曹盼,曹明心,她若是死了,必叫曹操为之心震。”
早就已经想要曹盼死的孙权说起来显得咬牙切齿的,江东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主公,我们要借此事获得最大的利。”吕蒙与曹盼并无交手,只提醒孙权最根本的问题,获利,荆州四郡他们想要,如果能得到更多,那就更好了。
陆逊道:“逊以为,主公可以同意与曹操的结盟,不过得让曹操答应我们秘而不宣。”
“秘而不宣?”江东的消息很快地传回了邺城,所谓秘而不宣,就是要瞒着刘备,也瞒着关羽,更要瞒着天下人?
曹操听着在思索着,百官们连连点头,“大王,只要孙权愿意出兵,秘而不宣便就秘而不宣。”
“大王答应孙权,但是,此事于旁人可秘而不宣,对襄阳、樊城的将士却是不能。两城将士死守城池,必以估计城中粮草所剩几何,迟迟不见援军而来,军心溃散,于我军不利。而且,江东为何要求密而不宣,因其想断关羽的后路之际,若能挑得我们与关羽杀得头破血流,他们得到的将不仅仅是荆州刘备之四郡。”周不疑出列将自己的想法道来。
本来就在跺步的曹操听着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孙权,他之所图并不比刘备少。”
一再兴兵合肥是为了什么,曹操心里能没有数?
“与徐晃传信,将与孙权结盟的消息传入樊、襄两城,让城中的将士勿必知道,我们的援军已经来了。但于孙权,既要联手,也要防备。”曹操让人传信,一干人齐齐地应之。
“王永今在何处?”曹操问了一句,周不疑答道:“已在襄阳与关心的兵马对上,因娘子吩咐不能大胜,王永只与牵制为主,又要护襄阳百姓,一万兵马倾力而上。”
“报,阳平关战报,刘备大举进攻阳平关。”江东的事还没完,刘备在汉中又在搞事,下面的人连忙将战报与曹操递了上去。
曹操拿战报一看,连声叫好,朝下面的的百官解释道:“刘备以两万兵马攻阳平关,阳平关守将曹震以阳平关天险而领五千守军退之,刘备纵有多于阳平关四倍之兵力,也休想攻破阳平关。”
据城而守,如今这局面,只要刘备攻不下城池,打就打吧,阳平关临汉中,粮草充足,曹震他们能熬着,刘备就未必会有那么多的时间跟粮草陪他们熬了。
此时此刻,曹操再次体会到曹盼让人研究出来的一年两季的稻谷若是推广开来,对天下对他们是何等之大利。
看着墨问与墨瑶的目光就带着温和。
随着孙权来信请求曹操允许他讨伐关羽,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前线频频传来战报,曹盼的身体也一天一天的恢复,她也有精力与曹操全面注意着前线的战事。
而北方一带,秦无、李会、凤鸠三人合力,将匈奴旧部、胡羌、鲜卑三大异族引之诱之,而令他们以为对方是敌军而自相残杀,三方兵马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回各部,北方之围而解。
也在这个时候,曹盼请曹操以秦无引兵前去支援徐晃,其实曹操手中有别的兵马可以调动,秦无远在幽州,以兵马赶去,时间太长了,但是曹操依然同意了曹盼的请令,总觉得曹盼有别的打算,而秦无带兵南下,能达到曹盼想要达到的目的。。
而在这个时候,上庸郡也频频遇到刘备派一波又一波的兵马前去试探,毕竟已经在上庸郡吃了那么多次亏,如今的刘备也学乖了。
纵然看起来王永领了一万兵马前往襄阳相救,但是曹盼的女部之兵力,是谁都不清楚的,而上庸郡里有没有女兵在守,这恰恰又是刘备所要忌讳的。
曹盼的女部啊,各方势力中,得与曹盼女部交手的只有他刘备一人,而一交手,刘备便损失惨重,故而刘备很担心王永的一万兵马出了上庸郡,上庸郡还有隐藏的女部守卫。
如此一来,刘备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派兵前去试探,越试越是心惊,每次小试的兵力都是有去无回。
“上庸郡,主公还是莫要再探了,那曹盼也不知道是如何管的上庸郡,处处都透着邪气。”法正是随军军师,试探上庸郡是他所提议,但是结果让他很失望。
他们本以为王永领了上庸郡的一万兵马赶往襄阳增援,或许上庸郡可得,汉中非他们所能想,刘备发兵汉中的初衷也只是想要吸引曹盼的注意力,而为关羽争取更多的时间。
北伐啊,若能一举北上,冲到许都,把皇帝给抢了出来,那是多好的事。
“汉中拿不下,不想连一个小小的上庸郡也一样拿不下。”刘备皱着眉头很是不高兴。
法正道:“主公该想想关将军,水淹七军,不费一兵一卒,得了三万于禁大军,这于我们是何等的好事。只要关将军捉住机会,即可长驱直入,一统中原,指日可待。”
果然,刘备听着露出了一个笑容,“二弟,果然所向披靡。”
“报,主公,南郡告急,吕蒙夜袭南郡,南郡失守了。”刘备正高兴着,这样的一个消息传来,大惊失色。
而眼下的荆州、樊城、襄阳之战局早已逆转,关羽在围头、四冢皆有驻军,先是徐晃一招声东击西,扬言攻打围头却秘密攻打四冢,逼得关羽不得不回援。两方交战,关羽败退,樊城之围得解。
恰在此时,吕蒙率士卒打扮成寻常百姓而昼夜兼程赶到湘江边上,将关羽守在江边的官兵全都捉了起来。
接着说动城中守卫令其投降,吕蒙兵不血刃而拿下了南郡,入城之后不许人惊动百姓,更是安顿关羽及诸多将士的家眷,接着让他们给关羽军中的将士传信。
将士知南郡已失,家人性命无忧,但离乡太久而思归,军心溃散,关羽知南郡失守后,立刻向南回撤,曹仁在此时召集诸将商议,是否要追击关羽?
秦无已经赶到了樊城,闻之与摇头道:“不妥。孙权虽从关羽后方进攻,必防关羽后撤,而且孙权纵与我们结一时盟,皆为利也。关羽眼下已败,我们追击而去,只会让我们损耗兵力,孙权也会从防备关羽而变成挑拔我们与关羽相争相斗,他好得利。倒不如留着关羽一条命,与孙权一方斗得头破血流,叫我们获利。想必大王也一定有此思虑。”
果然曹操给曹仁传信,命他们不必追击关羽,一如秦无所言。
眼看孙权相助曹操,关羽知势不妙,几次派使者吕蒙联系,想要提及孙刘之盟,然而眼下之时局,箭在弦上,谁都没有退路了。
孙权据守江东多年,多次与曹操交战,争的不过是地是命。
眼下大好的机会能拿到荆州之诸郡,得了南郡、零陵、武陵,孙权便可据长江天险而守,如此,他才算是真正后顾无忧。
孙权等了那么久才等到这样的机会,又怎么肯轻易放过。
接着孙权赶往啊荆州,也促成了荆州文武官员的归顺。而刘备所设之宜都郡太守樊友弃郡而走,便引发了各城的长官归降陆逊。
陆逊向孙权请求以金、银、铜制的官印授予刚刚归附的官吏,并进攻刘备的将领詹晏等人和世族大姓,将其全部击溃,使他们归降,不降者斩杀之。促成了关羽孤立困穷之局面,只能西退守于麦城。
接着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诈降,将幡旗做成了人像立在城墙上,然后逃遁,士兵四向奔逃,独有十余骑兵尾随关羽,孙权早有防备,早已切断了关羽的所有退路,关羽终被孙权手下所擒。
却在此时,秦无与王永各率兵马奇袭南郡,宜都,以绝对的兵力迅速三天之内攻占了南郡、宜都,秦无趁胜追击,一股作气再夺武陵。
孙权反应过来,立刻囤兵于长沙郡,也就在这个时候,刘备从汉中撤兵已抵达贵阳,摆出欲夺零陵郡的,三方对峙,而在明显北方已定的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