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炮灰通房要逆袭-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帝是个醋包,连自己儿子的醋都吃。几个儿子长到七八岁,一概不允许小花再抱儿子了,美闻其名是男女七岁不同席,为了儿子以后好,免得养得娘气。
    小花知道这是男人小心眼,不过心知肚明这确实是为了儿子以后好,而这次着实是心里担忧忍不住了。
    拉着儿子看了又看,确定哪儿都好好的,才命人传了膳,一家人坐在一块吃个团圆饭。
    用完膳,几个孩子回了各自的宫里,小花并景帝沐浴后休息,上了床以后,小花开始吹这辈子第一次的枕头风。
    “陛下,那个胡光波着实该死至极,这次定不能饶了他。”
    景帝点点头,抚了抚小花缎子似的长发,“朕已经命人将他押解上京,定不会饶了他。”
    河道总督胡光波确实胆大至极,贪墨修河道银子,派人暗杀递折子上来弹劾他的监察御史,甚至在知道京中派了人暗中来查他,又派人追杀。一开始骆晫是没标明身份的,之后不知胡光波怎么知道这次下来查他是太子尊驾,仍是没有停止追杀的动作,灭他九族都不为过。
    小花吹完她自认比较成功的枕头风后,终于睡了这段时间第一个安稳觉,景帝看着皇后眼下的乌青,对那胡光波又恼了三分。
    这事暂且不提,第二日小花得到一个消息,太子居然带了个女人回宫。
    小花震惊之余,命人再去打探。
    得来的具体消息是,这次太子南下办差,中途受伤住一小官家中,人家把自己女儿献出来侍候太子殿下了。
    侍候?
    侍候可是分几种的。
    小夏子笑得暧昧,低头说了一句,太子殿下收用了。
    把小花雷得七荤八素,挥挥手让小夏子下去了。
    皇子初精之后,宫里便会安排教导皇子人事的宫人。当初下面人报上来,小花可是纠结了许久的,之后便告诉了景帝,景帝的看法是皇子是必须懂人事的,这样以后才不会沉迷于床榻之间。
    谁知骆晫是个极有主见的,人是安排了,他却没有动那两个宫人。
    没想到,儿子只是离开了半年,居然会收用下面送的女人了。
    小花急急给景帝那边递了信,没一会儿景帝便回来了。
    等小花表情纠结的把事情说出来后,景帝淡淡的撇了她一眼。
    “这是好事,你不想抱孙子了?”
    抱孙子?
    好吧,小花已经到了快抱孙子的年纪了。
    “可晫儿大婚娶了太子妃怎么办?”
    景帝懒得给这笨小花儿普及男子三妻四妾乃正常之事,更何况是大熙的储君。他是只有她一个,可儿子的想法他却是管不了的,这还得儿子日后自己明白。
    碰到那个合适的人,懂了就是懂了,不懂也没关系,反正身为未来的天子,全天下的女人大可选得。
    小花看看男人晦暗莫名的脸色,干干的摸摸鼻子。
    景帝的想法她懂,只是和男人这么就两个人过久了,儿子弄个三妻四妾她总是觉得诡异得很。
    不过她也是明白当太子的乃至日后当皇帝,想守着一个女人有多么的难,想当年她和璟郎也是经历了种种,才走到今时今日这一步。
    想着男人的好,想着这男人就对她一个人好,小花脸红了,凑到景帝跟前儿偎进他怀里。
    看着笑得甜滋滋低垂着眼睑描绘自己龙袍上刺绣的小花儿,景帝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呢。
    心里软得化成了水,低头吻了吻她的鬓角。
    ***
    凤栖宫前的宫道上,有两个身影正在缓缓的走着。
    前面一个身形硕长,着了一身绣金龙纹的太子常服,双手背于身后。后面那个,小小的个子,乌发雪肤,圆团团的,脸上还带了点婴儿肥,圆圆的杏眼儿,粉嘟嘟的小嘴儿。
    前面那个身影停了下来,转头皱眉道:“你走快点。”
    后面那个人‘哎’了一声,便小跑两步靠近了。之后又是前面的人在前面走,后面的人因为腿短而落后。
    进了凤栖宫正殿,骆晫对小花行礼问安。
    之后,骆晫站定,左右望了下,从背后拽出一人,“给我母后请安。”
    那少女惊慌的望了一眼凤座上的美貌女子,随后规规矩矩跪下,磕头,“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起吧。”
    小花没想到儿子会把这女孩带过来见她,她眼神有点诡异的瞄了儿子一眼。
    骆晫在一旁坐下,僵着脸道:“母后这是儿子身边侍候的,叫珠儿,日后儿子忙了,就让她来给您尽孝。”
    小花囧囧的,但还是点点头。
    这个闷骚儿子到底想干啥?
    小花给珠儿赐了座,见那女孩儿小点点的,估计还没十五,粉团团的一个小人儿,乖乖的坐在骆晫身边靠后处,只搭了半边凳子边,一看就是个胆小的。
    骆晫陪着小花说了一会儿话,便带着珠儿离开了。
    见儿子走后,小花里面露出风中凌乱的表情。这种风中凌乱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景帝回来。
    听完小花的讲诉,景帝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表情,没有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ps:o(n_n)o哈哈~,仰天大笑一百声。
    好心水小晫儿表情酷酷的,后面跟个粉团子的场景啊。
    小晫儿才十六啊,面面是个坏蛋。
    另:
    关于杨诺杨恒和依依之间,面面一直觉得依依那么可爱的女孩,青梅竹马过来的,会被两个喜欢很正常。之前写杨诺那里,就提了一下,那时候依依才8岁,杨诺比她大一岁,反应就不对了。o(n_n)o
    因为是后记,又是小花的故事,所以没敢详细写,描写手法不一样,先是入了主题,这章才提了具体。
    杨 恒装傻装的很好,连杨诺都瞒过去了,唯一知道他感情是旁观者骆晫,所以小花和林青婉自然是一直当他就是把依依当成青梅竹马。从小花的反应就可以看出,‘这 几个小东西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她是在感叹为什么这事不能拿出来直说,而是这样你躲我我躲你。所以不会存在林青婉膈应兄弟两个喜欢一个女人的事情。
    而杨诺,早熟,喜欢依依很早,所以他就下手了。(两个小屁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学着私下约会了,面面没具体写什么时间,大家可以自己想,嘿嘿)
    而杨诺,嘻嘻哈哈,粗枝大叶,他的反应慢了(等他反应过来时,依依看大哥眼神已经不对了,大哥也是),所以才会有他对骆晫说,本就是我搀和进去的。
    当然面面也有自己的考虑,杨诺从文,杨恒从武。杨恒从小的愿望就是当个大将军,在婉婉那本曾提过,定远侯也是这么计划培养杨恒的,说他是个好坯子。
    大 家可以想象,从武的想闯出个名头,必然是沙场饮血,依依嫁给他,之后呢?天天担忧?好吧,也可以利用皇家的权势给杨恒一个官当,可对一个真正有抱负的人来 说,这样做感觉太残忍了,另外林青婉也不会允许的,包括杨家,从杨家处事来看,他们是想自己立起门户,而不是靠他人。
    在爱人和自己理想之间,杨恒该如何选呢?不让依依担忧,必然他得放弃自己抱负。放弃了抱负之后呢,他会不会遗憾终身?(好吧,面面是想多了,但我真是这么考虑的)
    所以,我觉得杨恒的结局应该是,先去找抱负,然后再碰到自己的天命姻缘。每个人都有一段深藏在心中的初恋,若干年后再想起,只会当做一个美好的回忆。那时候也许他也是……
    不造解释满不满意,求不打……


☆、第181章 后记八 
????之后那叫珠儿的小女娃果然隔三差五便来凤栖宫。
????这是个极为单纯的女孩,根本不明白作为太子身边一个侍妾,能来凤栖宫侍候小花代表着什么含义。
    她胆子极为小,小花突然有个动作便会让她一惊。小花口渴了,她端水,小花饿了,她侍膳,小花累了,她便老老实实坐在一旁绣墩上给小花捶腿。
    小花曾旁敲侧击问过这是谁教她的,珠儿却是说她以前在家里就是这么服侍母亲的。
    母亲并不是亲母,珠儿是姨娘生的,因为生得好,便被自己爹送给了太子。
    见这女娃这么老实,甚至有些胆小,又长得这么可爱招人喜欢,小花平添了一种自己儿子欺负了人家的感觉。之后问了她的年纪,才十四。
    十四啊,这是一个让人实在记忆深刻的时候呢,她的命运转折也在十四呢。
    因为这些,小花不由对珠儿添了几分怜惜,待她也越来越亲热,珠儿这才一改怯弱,露出一些天性出来,即甜又娇憨,是个极为讨人喜欢的小姑娘。
    小花曾好奇让人去东宫打探,这两个小的关系怎样。得来的结果却是,太子殿下说不上对珠儿好,隔三差五去一次。还据说,珠儿被太子骂哭过好几次。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小花已经开始偏这个小姑娘了,不由疼惜之意大增,暗骂儿子怎么不懂怜香惜玉。
    不过毕竟是自己十月怀胎疼着宠着的儿子,小花也是不好说骆晫的,只能当着珠儿说了骆晫几句,说他性子冷,让她不要计较。
    谁知珠儿却是急得满头大汗解释,说太子殿下对她很好,之所以她会哭也是因为她自己胆子小的原因。还说太子殿下虽然脸色冷,但对她挺温柔的。小花逗趣的问怎么温柔法,珠儿却是讷讷的红了脸。
    小花曾和景帝在榻上讨论过,儿子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景帝说,什么意思也没有,静静的看着吧。
    突然有一日,珠儿连着几日没来凤栖宫了,小花还有些念得慌。派人过去问了话,才知道珠儿这几日有些不舒服,太医刚过来请了脉,说是喜脉。
    自己这是要当祖母了?
    小花心情诡异的同时,亲自去东宫看了珠儿,吩咐她好好养胎,需要什么遣人来凤栖宫说。
    又想着这丫头年纪小,比她当初那会生晫儿时还小,便把早已处于养老状态的贺嬷嬷请出了山,把为她侍过几次产的徐妈妈派了过去,为珠儿调养。
    在这期间,杨诺不出所望的过了会试殿试。在殿试中,被审卷的众位大人共推为头三名,之后被景帝点了新科状元,可谓是实至名归。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说的就是杨诺。
    对于太子伴读杨诺,京中众人皆有耳闻,可此次杨诺参加会试殿试却是从未露出丝毫风声,大家还以为是同名同姓,揭榜之后才知道此杨诺就是彼杨诺。
    太子的伴读,定远侯的亲侄儿!
    之后景帝下得赐婚圣旨,又将杨诺推到了风头浪尖。
    景帝居然把疼到心坎里的大公主赐婚给这新科状元杨诺,次年完婚。让京中众勋贵人家的子弟愤恨之余,羡慕不已。
    谁不知道娶了大公主,日后定然平步青云。陛下与皇后唯一的女儿,太子同胞所出的妹妹。大熙没有驸马不得出仕的规定,所以在大公主及笄礼之后,许多勋贵人家的子弟都动了想尚主的心。
    没想到被这杨诺不声不响拔了头筹。
    说酸话的自是不会少,不过这杨诺不卑不亢,倒让许多人都吃了瘪。当然也是少不了有人欣赏的,许多人都说此子日后定然不凡。
    公主府正在建,依依进入备嫁期。珠儿在养胎,这期间东宫出了次乱子。早几年宫里分派过去教导太子人事的那两个宫人,居然暗中对珠儿下了手。那两个宫人是宫里的老人,在东宫时间也比珠儿久,见太子宠爱珠儿,对两人不闻不问,便起了坏心。
    幸好贺嬷嬷不是当假的,人老心可没瞎,知道皇后娘娘让她出马就是规避任何意外之事的,自然把得极其严格。东西还没递到珠儿跟前儿,便被发现了。
    之后查出是这两人做的,一向对下亲厚的太子,第一次露出雷霆之色,下令杖毙了两人。
    听下面人报珠儿根本不知道这事儿,也没受到惊吓,小花才放下心来,之后又感叹傻人有傻福气。这女娃憨憨的,可运道却是极好的。
    过了几月,珠儿足月诞下了一对龙凤胎。
    景帝大喜,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小花也欢喜的很,珠儿生产时,她便陪着儿子在产房外坐着,看到两个粉嫩嫩的新生儿,心里软得化了水。
    珠儿生育有功,晋了太子良娣。
    办完皇孙皇孙女满月宴后,次月依依出嫁。
    出嫁当日,小花和依依抱着哭了良久,还是景帝在一旁说‘嫁的不远,日后常常回宫’,这两人才表情囧囧的抹眼泪停住。
    依依出嫁后并没有住在公主府,而是住在京郊杨家庄子里。小两口夫妻恩爱,婆婆又是从小看自己长大的,日子自然过得顺遂。
    皇子十八大婚,可关于太子选太子妃一事却是一直没有动静。
    小花私下问了景帝一下,景帝道,不急。
    ……
    又过了两年。
    姜还是老的辣,骆晫不敌,主动找了景帝商议此事。父子两个不知商量了什么,骆晫出御书房时,据说脸色不太好。
    景帝突然下诏传位于太子,朝野震惊,连小花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么大的事,景帝居然没跟自己说。之后小花才知道,原来景帝和骆晫做了交易,想立珠儿为太子妃可以,接了朕的位置。
    骆晫无奈,黑着脸答应了。
    小花愕然,这是老子坑了儿子?
    景帝可是早就跟她说,晫儿想立谁当太子妃他不管,只要出身清白,自己喜欢,不论家世。
    骆晫登基,景帝成了太上皇,小花成了皇太后。
    就在骆晫初登基忙得七荤八素之时,景帝突然带着小花悄悄出了皇宫。
    “朕一直答应说要带你出去走走,终于成行。”
    小花表情还囧囧的,连声急道:“团团,囡囡……”
    团团和囡囡是小皇孙和小皇孙女的小名,小花这两年的心头好。珠儿会生,生得两个孩子也极为可人,小花成日里抱着都舍不得丢了,让景帝吃了不少干醋。
    小花舍不得小孙子和小孙女!
    景帝把小花的脸掰成和自己脸对脸,僵着脸,“没有团团囡囡,只有朕。”
    “瑜儿快到大婚年纪了,还有琦儿还小……”
    “老大会管他们的。”
    “可……”
    “你不愿陪朕出去走走?”景帝脸色黑黑的,还有点小哀怨,“朕老了,你也老了,以后就没机会了。”
    小花突然心就软了下来,她喟叹一口,心里有点感伤,又有点好笑。良久,化为一个动作,偎进景帝的怀里,“我愿意呢,愿意陪璟郎一辈子,下辈子,生生世世。”
    景帝没有说话,只是环着小花的手更紧了。
    ……
    “那咱们什么时候回来?”
    “过个一年半载。”
    小花放心的点点头,暗忖时间也不长,到时候还是能见小孙子小孙女的。
    ……
    殊不知景帝是蒙她的,而且小花多年未离开过皇宫,一朝自由也是如脱缰的野马。等两人再次回宫,瑜儿的儿子都会跑了。
    当然,那都是之后的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ps:皇家篇算正式完了,之后是正儿八经的番外,关于四少爷和乔氏的。
    四少爷和乔氏这对cp一直很戳面面,曾想过作为一个单独的故事来写,想了想作罢,面面实在不喜欢写渣男,虽然阮思义算不上是个真正的渣男,只是想法有差异,行为有点渣罢了。
    不会告诉你们撸阮思义和乔氏番外的时候,面面泪奔了好几次。


☆、第182章 番外之阮思义vs乔氏 
????锦阳侯府一夕之间便在京城里沉寂了。
    可沉寂归沉寂,人没死,日子总是要过的。
    阮瞻一夕之间便倒了,自己被夺了爵,传了几代的爵位在他手里葬送,他实在受不了这个打击。
    缠绵病榻半载,人便不行了。
    于是阮思明与阮思义两兄弟,重孝还未取下又添新孝。
    原本兄弟两个还是有差事的,可惜有孝在身,只能丁忧。此时的两人很茫然,因为他们很清楚,他们的差事都是凭着锦阳侯府的面子领来的。母亲把陛下给得罪惨了,这一旦丁忧,可能就是永无止境。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前家里还是有不少产业的,兄弟两个节省点用,还是能过一辈子的。
    当然,这只是阮思义的想法,别人的打算可不是如此。
    阮瞻死后,以往被田氏压下来的几个庶子都蹦了出来,闹着要分家。两个要体面的碰到一群不要体面的,只能分家。
    分少了还不行,现如今都知道阮家把陛下得罪惨了,包括阮思义妻子的娘家都不敢插手管事,更不用说外家那个不中用的英国公府。于是只能按着人头分,几下一平,能到手的又少了。
    阮思明似乎被这一出出闹烦了,分完家便把不是他这一房的人都给赶了出去,包括阮思义这个亲弟弟。
    阮思义二话没说,带着四房的女眷搬到分给自己的宅子里去住。
    乔氏不吭不响,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家中事情也不管,任人折腾。
    阮思义有四房姨娘,还有几个通房,个个都是娇生惯养的,包括阮思义也是,家中自是少不了买人侍候。并且一切生活照着以往来,没过多久,便入不敷出了。
    错,是根本没入。
    几十口子人张口就要吃饭,银子自然越来越少。
    当初分家的时候,倒也分了两个铺子给他,可惜铺子均是那种生意不好的。别说赚钱了,每月还要往里头贴,阮思义只能把铺子关了卖出去,换了银子。
    卖铺子的银子花完,又想到分到手里的那些地产出也不好,于是又把庄子给卖了。
    乔氏只是一直看着,什么也不说。
    终于卖到卖无可卖,只剩下这座宅子并这些个人了,于是开始卖下人。
    没了下人,那些个娇生惯养的自是不惯的很,而乔氏只是禁闭自己屋的大门,带着春桃并陈妈妈过自己的日子,不管外面几乎闹翻了天。
    很快便有人卷着自己的首饰跑了,最厉害的那个把阮思义身边留作念想的几个玉佩也卷走了。
    ……
    那一日,外面寂静的厉害。
    乔氏打开门,看到的是坐在堂屋里一身白衣,身形佝偻蜷坐在椅子里的阮思义。
    乔氏真想大笑几声,可她此时是不能的。
    “夫君,你怎么了?”
    阮思义抬眼看了她一眼,有些震惊,“你怎么还在?”
    “妾身为什么不会在?妾身是夫君的妻,自是要跟夫君在一起的。”
    阮思义表情复杂,再度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厌恶,又很快掩去。
    乔氏视若无睹,“夫君,这家里人呢?”
    “走了,都走了……”
    阮思义失魂落魄站起身,恍惚的往屋里走去。
    ……
    阮思义感觉自己睡了良久,一睁开看到的就是脖子短粗有点敦实的她。
    “夫君,你饿了吗?”乔氏边说,边转身端了一碗粥过来,“妾身煮了粥。”
    白粥的米香味儿在空气里的散发,阮思义顿时饥肠辘辘起来。
    他有多久没吃东西了?
    睡着之前已经有一日了,如今也不知睡了几日。
    乔氏一勺一勺的喂着他,他吃急了,被呛到。乔氏赶忙放下碗,拿帕子给他擦嘴,并拍着他的背给他顺气。
    阮思义见她碰触他,想挣开,又忍住了。
    给他顺了气,乔氏又端着喂他,阮思义默默地吃着,什么也没说。
    “妾身去厨房看过了,家里只有白米,便煮了粥,委屈夫君了。不过没关系,我让春桃拿着首饰去了当铺,等换了银子家里便能有好点的吃食。”乔氏低着眉眼絮絮叨叨的说着,对阮思义复杂神色视而不见。
    吃完后,阮思义说了醒来第一句话,“你出去吧,我想睡会儿。”
    ……
    阮思义连着睡了好几日,每顿饭食都是乔氏端进屋给他吃的。
    第五日,阮思义终于踏出房门,走到了院子里。迎面而来的阳光有些晃眼,让他忍不住用手挡了下。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看清四周的情形。
    乔氏正坐在那里择菜叶,陈妈妈在洗衣,春桃在从井里往上汲水。
    坐在小杌子上择菜的乔氏是阮思义从未见过的,也可能他以往从来没认真看过乔氏,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去看乔氏。
    一个他以往厌恶至极的女人,一个穿着绸衫坐在那里干粗活儿的乔氏。
    突然响起来一阵剧烈的敲门声,徐妈妈放下手里的衣裳,擦手去开门。
    “你们是谁啊?”
    “老婆子让开,我们找阮思义,阮四爷!”
    随着说话声,冲进来几名大汉。
    乔氏一惊,躲到阮思义身后去了。
    “阮四爷,欠我们赌坊的钱什么时候还?这日子可是到了!”
    阮思义一愣,恍惚才想起前些日子他心情烦闷,就去惯去的赌坊赌了几把。最后输红了眼,便找赌坊老板借了银子。
    “夫君,你借赌坊钱了?”
    身后传来一个细小的声音。
    阮思义涨红了脸。
    他是赌,但次数并不多,而且从不借钱,唯独那次……
    “我夫君借了你们多少钱?”身后那个女人走了出来,问道。
    “不多不多,也就一千五百两银子。”
    “这么多啊?”乔氏惊道。
    阮思义恍过神,“我明明只借了一千两。”
    领头的那大汉嘿嘿一笑,“阮四爷可别忘了这是利滚利,你超了这么多日,自然就是一千五百两了。”
    “你们简直就是恶霸!”
    “阮四爷可别这么说,咱们就是些平民老百姓混口饭吃罢了,跟您是不能比。您可是大名鼎鼎的阮四爷,锦阳侯府的公子。”
    “你——”
    乔氏说话了,“你们过两日再来,我们现在手里没有这么多银子,到时候凑够就还你们。”
    “这位夫人,你不会是诳我们吧?”那大汉面带疑色。
    “本夫人用得着诳你们?光这宅子就不止一千五百两!”
    “那好,我们三日后再来,到时候也不要让我们兄弟空手而归。”
    “行。”
    这群大汉转身便走了,其中一个边走边往地上唾了一口,“还阮四爷!让个妇人出来说话,连老子都不如!”
    阮思义顿时血冲上头,狠狠的瞪了乔氏一眼,拂袖进了屋。
    再怎么气,该吃饭还是要吃的。
    中午在一个饭桌上吃了两个蔬菜配白米饭,乔氏看阮思义的样子似乎转为了平静。
    用完饭,乔氏便与他商量着把这宅子卖了,反正现在人少,换个小点的宅子住吧。阮思义对此没有任何异议,点头同意了。
    下午阮思义出去卖宅子,乔氏不放心让陈妈妈跟上了。
    晚上两人回来,宅子没卖出去。
    这么大的宅子自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卖出去的,尤其要价又高,无人津问。连着出去了两日,都没能卖出去,第三日的时候,有个人出了一千五百两银子买。
    阮思义没答应,这宅子市价在两千五百两左右,他心里目标价最低也是两千两,一千五百两要亏大发了。
    那人也没墨迹,转身便走了。阮思义心中有点急,却碍于颜面,陈妈妈追上去搭话,几番讲价,最后定为一千八百两。
    看着已经西斜的太阳,想着明日便是还钱时候了,阮思义无奈答应下来。
    和那人一起去官府办了各种手续,阮思义拿了一千八百两的银票出了衙门。路过一家酒楼时想着家中许多日都是吃那些粗糙饭食,他进去定了一桌席面。
    付银子的时候付了四十多两,陈妈妈想说什么,欲言又止。
    阮思义回到宅子,告诉乔氏宅子卖了一千八百两,与买家说好三日后搬,这两日要找宅子了。
    乔氏点点头,这时送席面的来了。
    看到满满摆了一大桌的席面,又问了多少钱,乔氏皱起眉头,却是什么也没说。
    “这些日子家里吃食太简单。”阮思义拿起筷子,没有看乔氏,“你多吃些。”
    乔氏眼光闪了闪,低下头用饭。
    第二日赌坊那群人再度到来,这次却说一千五百两不行了,要一千八百两。
    阮思义哪怕再怎么要体面也和他们争吵了起来,这群大汉动嘴不行动手可以,围上来将阮思义打倒在地。
    乔氏吓得尖叫哭泣,把银票都拿了出来给他们,之后不够把自己头上的簪子拔了几根丢过去,那些人才丢下借契拿着银子走人。
    阮思义鼻青脸肿,大吼:“你干甚把所有银子都给他们?他们就是讹诈。”
    乔氏低声啜泣,“你要是被他们打怎么了,可该怎么办?银子还没有人重要……”
    ……
    这下所有银子都给人了,三日后便必须搬离,可连买宅子的钱都没有了。
    阮思义坐在屋内,听外面乔氏絮絮叨叨和陈妈妈商量着。
    “……现在也不是要体面的时候了,妈妈你明日和春桃帮着把我那些首饰都拿去当了,然后买座小点的宅子,咱们家现在就这四口人,够住就行了。”
    “夫人,你可就只有那么几样首饰了……”
    乔氏静默了一下,道:“现在也是没办法……”
    “……夫人你当初就不该拿自己的嫁妆补贴院子里用度,如今连点体己都没了……”
    “……好了,现在说这已经晚了,你等会就和春桃一起去,看能凑多少银钱,然后再来考虑安排下一步怎么办……”
    “……要不,夫人回去求求老爷……”
    乔氏悲凉的哭了几声,呜咽道:“爹说不认我了,除非我和他和离……”
    外面的声音逐渐静默了下来,阮思义却是几欲发狂……
    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


☆、第183章 番外之阮思义vs乔氏 
????乔氏的首饰并没有换到多少银子。
    那些首饰打的时候贵,去当铺却是连三成都拿不回了。
    换了差不多三百两银子,这次乔氏没让受伤的阮思义出去,而是自己换了身不起眼的衣裳,带着春桃和陈妈妈亲自出去了。
    转了两日,终于买到一座位于外城贫民区的小宅子。
    搬过去的那日,乔氏絮絮叨叨对阮思义解释说,家里银子不多了,京城宅子都贵,这种地方也是两百多两买的。
    宅子很小,外面看起来旧,内里也旧,却是收拾的极为干净。一进的院子,正房两间,一间堂屋,一间卧房。左右两边各有一间小小的屋子,一间是厢房,一间是灶房。院中有井,屋后还有茅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然后便是正正经经过日子了。
    当初买宅子的时候,里面是没有家具的,乔氏又预带着春桃陈妈妈去买点便宜家具回来。这次阮思义却是没有好意思继续在屋里呆着,而是与她们一起。
    他换了一身普通的布衫,陈妈妈找旁边邻居借了一辆板子车,然后在好心邻居指点下去了市集,在市集上淘了几样家具回来。
    堆了满满一大车,阮思义高估了自己的体力,最后是四个人一起推回来的。
    买了家什,买了灶上用的物件儿,再买了一些粮食,乔氏手里的银子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