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我们自然不好再劝。”
听了这话,苏氏就更觉得是这两人是个狗血暗恋故事,族弟还是那被虐心的,苦苦守候。
苏氏就说了老爷要见族弟,让大嫂给自林说下,大嫂点头,说道:“这也乱套,就怎么称呼?从和叫二姑太太是姑姑哪还是表舅母?”
对哦,除了她这一辈,还有小辈的哪,本来从和如今的年纪就是分不清称呼的,再遇见这个,一会叫姑母,一会叫堂婶,更加混乱了。
哎呦,头疼,不管了,反正小辈愿咋叫就咋叫,又不经常的见面。
三老爷是见了苏自林后,回来给太太说这个姐夫好,比那个廖景章好太多,但愿二姐后半半辈子有个着落,侄子再孝顺,不如有个老伴,再说苏自林还比二姐小,老了肯定不会让二姐伺候他的。
瞧,这有一个不知想到哪里的人。
苏自林郑重的来拜见了谢府,太夫人是越看越满意,心里想:姜太妃看中的人都娶了我和离的女儿,看来面子没啥丢人的。
侯爷是神色复杂,三老爷是满意,苏氏是八卦心好奇仔细打量族弟。
等送来了聘礼,太夫人更满意了,之前以为苏自林是个穷鬼,得靠苏府帮衬,太夫人私下里琢磨,穷就穷点,家里就父子俩,花不了多少银子,她到时多给点也行。
看到聘礼,太夫人当即说把自己手里的分两半,一半给二妮子当陪嫁,一半给三妮子留着,侯爷和三老爷知道这是母亲留着准备给宋舅舅的,因为宋四的说法,吓得不敢给了,反正他们哥俩就没惦记母亲手里的,给自己姐妹也好过给宋舅舅。
侯夫人和苏氏商量了,都要准备添妆,就是谢二姑太太通过太夫人表示,她不会要娘家再给她的了,婚礼也不会办,就简单嫁过去。
虽然她这么说,可侯府还是要准备的,小辈们是送了贺礼来,才知二姑母要改嫁了,居然是嫁三婶娘家人,都是吃惊的回去夫妻俩嘀咕去了,不敢乱问人。
谢二姑太太是在定下前叫来了儿子和女儿,给他们说了这事,廖安志事前收到大哥的来信,信里说母亲的事以后当儿女的不要干涉,虽吃惊也没说什么,廖语冰大吃一惊,但低头想了下,抬头对母亲说只要母亲愿意,她没意见。
二姑太太揽着女儿,看着儿女说道:“不管何时,娘都是你们的娘。”
廖安志点头,廖语冰在母亲怀里掉泪,又觉得不好,急忙擦了,扬起笑脸对着母亲微笑。
第909章 好女婿
二月十五廖语冰嫡子百日宴,姜太妃大办宴席。
太夫人带着侯府主要人员去了,来客都知姜太妃这个孙媳的母亲和离之事,都想看看郡王府的态度,可是姜太妃一脸笑容,就是郡王妃都是满脸和气,廖语冰出来,也没见有何不妥,众人上前围着孩子夸赞。
太夫人因为女儿马上就要嫁人,虽然还没公布,但心里更不把这当回事,见人就说笑,有些人就心里嘀咕,难怪说宣平候府古古怪怪的,就像和离之女不是谢家女似得。
有的古板的人心里鄙视,郡王府那是娶进的媳妇,不能因为媳妇娘家事来苛责媳妇,可你谢府就是当家事了,还能这么说笑的出来露面,够无脸的。
太夫人哪管别人,就是有些敷衍的她也看不出来,照样满场笑呵呵,侯夫人有点小尴尬,苏氏就不当回事,事情已经发生了,管外人如何看哪,有本事当面说出来,看太夫人不挠死你!
苏自林也找了三老爷,苏氏发现了件怪事,大事会先叫上侯爷,后面琐碎都是找三老爷,他问庄子如何布置等等,其实就是借三老爷问二姑太太,三老爷回来还说问他,他哪知?
苏氏就说道:“你不知就问二姐呀,将来是二姐住,自然要二姐喜欢才是,谁像老爷,偷摸的去燕子楼布置,也不问问我喜欢什么?不过老爷知道我喜欢什么,自然布置的都是我中意的,可我族弟如何知道二姐喜欢什么,肯定来问问了?这说明我族弟心细,心里装着二姐。”
这话老爷爱听,先是夸他知道太太心意,又夸自林为二姐着想,所以三老爷就乐呵的去问二姐了。
那个庄子买时,是谢二姑太太自己买的,当初借着说受人之托,那时她是想,苏自林带儿子来京,也有族亲,离华儿也近,她就回江南,免得见面尴尬,买后找了刘师傅收拾后就没去看过。
冷不丁的三弟跑来问她,她呆下,又心里感动,无论是对方还是自己兄弟,都让她感动,多年来都没人会问她中意什么,想要什么,这种感觉想想,随时都是心暖。
二姑太太说了句:怎么都好。
三老爷看着姐姐没再说话,点下头就走了。
回去学给太太,苏氏就说道:“二姐的性子,哪好意思说,不如咱带二姐去,带上孩子们,就说让二姐帮着照看八娘子和雪莲,人多也就没啥不好意思的了,到时我就问二姐。”
于是,一大帮人就去了柳树沟,走前,太夫人问干嘛去,知道后,她马上换衫,带上刘婆子非要跟着去,苏氏一见,干脆也叫上大嫂得了。
浩浩荡荡的一帮人去了,事先给苏自林说好了,他一早就在大门外候着,看到马车队伍,就老远的迎上来。
太夫人下车,越看这个女婿越好,别家女儿改嫁,都是嫁个大岁数的,二妮子可好,小年轻上赶着,看,多好,年轻力壮的,脸上都没褶,笑的跟弥勒佛似得。
“好女婿,我们来了。”
众人脸色微妙。
苏自林依然和往常一样,笑眯眯,给太夫人见礼后,热情招呼众人进去。
还是以前那样,苏氏没啥感觉,别人觉得小了点,又想就苏自林父子俩,或许就买的小了点。
去了客居,侯爷是抬头看看门匾,苏自林忙解释道:“准备换个,已经写好了,过阵子就挂上。”
侯爷点头,没问换个什么。进去后,都坐下,太夫人笑呵呵道:“好女婿,这挺好挺好,就是打算在京里买宅子不?”
老仆人挨个给上茶,苏自林说道:“暂时还没想,正好和太夫人商量,小婿打算婚后去怀山府,那里有我的庄子,去年买下的,好友在怀山府的怀山书院当山长,已经说好致远去那读书。”
今天致远在长安书院,没在庄子里。
除了太夫人,都惊异的看了眼苏自林,怀山书院非常有名,有些京里的学子都去那里就读。
不过都是再婚,没人计较苏自林这里,太夫人毫不掩饰的说要怎么怎么的,反正女方要提供家具,出去看了看园子,有几个三老爷送来的大玩具,不过没人知道,还以为是苏自林自己安置的,觉得他独自带大儿子,是个好父亲。
谢二姑太太一直没说话,太夫人太张扬了,把任何都掩盖了。
苏自林早已安排好了饭食,来人都在那吃了饭才回来。
回去的路上,太夫人一路表扬这个女婿,表达了她的非常满意态度,苏氏就说家具她旻福送一套,太夫人更满意了,对儿子说媳妇是个好的,你可别再花心了,这话说的三老爷红了脸,苏氏掩嘴偷笑。
对外没有张扬,但是得给随国公府说下,老公爷听了后点点头,说堂妹做主就好,心里也明白,肯定不是堂妹的主意,这个堂妹也做不了主。
随国公和夫人相互看了看,也对堂姑露出笑脸说恭喜,宋八听说后是悄悄问了三老爷,问二表姐怎么就突然改嫁了?那人没毛病吧,气的三老爷踹了他一脚。
背后随国公和夫人说这叫什么事吗,侯府够乱的,国公夫人白了他一眼,让他不要乱说话,侯府咋乱了?如今个个都过的好好的,又是皇子岳家,最主要的是三表弟的媳妇坐镇哪。
老是听夫人讲那个神人表弟妹谢苏氏,随国公虽然好奇,但也不敢乱问,这个神鬼的大家都忌讳,他也上了年纪,就更在乎了。
太夫人对满意的不能再满意的女婿回府了可劲夸,多好的人呀,苏府的族亲,就父子俩,多余的人没有,婚后去怀山府,不在京里露面,也省的看别人古怪脸色。
我宋氏生的闺女就是好,改嫁都能嫁个好女婿,这就是福气,又想了想,是三儿媳的族亲,三儿媳又是那个,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呀,好事都紧着婆家,这个媳妇娶的好。
这么一想,把苏氏找来,神秘的给了苏氏一个大封包,说拿去花吧,以后有啥好事都留给婆家人好了,回去后的苏氏莫名其妙的,等听了刘婆子的话后,大笑不止。
第910章 端和郡王府
三月初,端和郡王府的姜王妃解禁,她首先要去宫里给皇后请安,既然当初皇后让她养病,三年到了了,肯定要给皇后说一声。
皇后见了她,见如今的姜王妃没了以前那种自得的神采,显得柔美了些,让皇后羡慕。
江南女子的那股娇媚在姜王妃身上体现,难怪端和郡王爷对她多年都是爱宠。
皇后淡淡神情,就说了几句场面话,一些为妇之道,姜王妃听训,面上诚恳感谢皇后,低头赔罪,好听话说了一堆,之后才告退。
出去椒房宫,遇见来给皇后请安的随国公夫人,俩人是三年来第一次遇见,都是心里一股火气,国公夫人从姜王妃身边走过,昂首挺胸,互相面对面时她还哼了声。
姜王妃气红脸,停下回头怒瞪,但也不敢在这发脾气,最后咬咬牙子急匆匆的走出宫。
国公夫人没到宫门口,就堆起笑容,如今她算是皇后熟人了,皇后也愿她经常进宫请安,国公夫人好八卦,皇后就能从她这听些京里新闻。
有关朝政皇上一般不会和皇后多说,皇后对皇上让廖状元发配去了西昌府也很奇怪,但也不敢多问,安阳之事,罚了林修仪,之后皇上对她也冷淡,对皇后就说了一句后宫之事不可掉以轻心。
虽然皇上每次来也都笑眯眯,几乎没和皇后冷过脸,但皇后知道皇上不是表面上的和气,平时有什么她也都顺着皇上来,从不反驳,就是八皇子娶亲,她是看出皇上的松动,不是一定拒绝谢府,所以她才说了自己想让八皇子如意,让皇上顺着她点了头。
安阳这事,是她疏忽大意,谁能想到安阳能如此大胆,皇后也给皇上下跪请罪,皇上一句话没说,让皇后心里直打鼓,直到八皇子送嫁走了后,她才落了心,但也不再当着皇上面提一句。
后来得知廖状元母亲和离,皇后更是好奇了,当时皇上在椒房宫,听到禀报,也只是皱了下眉,没有发言。
这次是年后国公夫人第一次来给皇后请安,皇后就很想知道廖家事,可国公夫人一个字没提,让皇后更加觉得奇怪,也不好主动去问。
国公夫人一是丈夫叮嘱在外不要多言,二是谢娇马上就要改嫁,说起来也不是好听的事,她就避开,只说些其他事情。
皇后忍不住问道:“宋太夫人最近可好?今年过年也没见她入宫参加年宴的。”
宋太夫人那时因为女儿和离之事,觉得还是不要去宫里露面了,年前她就装病躺下了,所以年宴也就没去。
国公夫人含糊说堂姑因为家事,身子不适,在府里休养,皇后也就没在问起。
姜王妃回到郡王府,依旧是怒气冲冲,郡王爷看她脸色也没敢多问,还殷勤的递了茶过来。姜王妃接过茶使劲往桌上一放,厉声问道:“老大哪?”
“老大最近有些事要忙,一早就出去了。”郡王爷小心翼翼回答,这三年呆在府里,王妃脾气一直很大,就是对自己的侄女也都没个好脸色。
自从儿媳抱着孙子回京,姜王妃是马上把孙子接到自己院子里抚养,看着孙子心情还能舒畅,孙子她起名为周睿,说睿儿长得就像她姜家人,孙子她爱的很,但对侄女也没了耐心,不再像以前总要儿子体贴侄女了。
周亦然二房生的是个女儿,长得像祖母,也颇得姜王妃欢喜,好在有两个宝贝孙子孙女,在府里三年也就容易打发时间了。
周亦然和后纳的二房日渐和美,让回京来的姜仪芳暗恨,但如今姑母也不再向着她,她也不敢过分,看着姑母宝贝睿儿,她得意,哼!哄着我嫁过来,到时不还是要便宜了姜家?
二房容貌秀美,气若如兰,娇娇柔柔,几次姜仪芳想发难与她,都被她躲过不说,还闹得人尽皆知,麻婆劝主子不要计较这些,好好把哥儿养大才是真。
可姜仪芳被姑母夺子不说,还尽量避免他们母子相见,姑母说免得孙子学歪了,气的姜仪芳回屋就想砸东西,被麻婆死死抱住。
二房如今又怀上了,麻婆出主意,要是生了个儿郎,让姜仪芳抱了这个来身边,姜仪芳开始不愿,后来就想让那二房心疼去,也学姑母,抱来养,不让她们母子相见,既然让我不舒服,我就得让你们不痛快。
如今姜仪芳也不惦记表哥来她屋了,她也怕要是二房不停的生,而她没得生,该引起怀疑,所以早先对表哥的情思,也早就化成了怨恨,就是姑母有时让表哥来她房,她也找理由吵架把表哥轰出去,反正是表哥宠妾灭妻,她还能落个被欺负的模样,也好让姑母更加偏向睿儿。
而小姑子长英县主借着回娘家在陪嫁宅子干的勾当,她也能猜出来,只是以为找个小倌乐呵乐呵,心里是鄙视,并暗乐,早晚出事让外人知道你一家子都是什么人,她大不了抱着睿儿回江南,看你们怎么做人。
而豫和郡王世子,在晋阳有个小矿,就是产点媒,所以和郝知府有些联系,而在去年,他那小煤矿发现了铁,世子胆大,没告诉父王,因为铁矿是禁止私人开采,发现后就归朝廷。
世子是想偷着开采两三年,赚点后再上交朝廷,所以他派了得力人手前往,这一年多也为这事紧紧盯着。
端和郡王爷从不管儿子们的事,家里物产也早就交给了世子,他乐得清闲,姜王妃是世子那房的孙辈没有带在身边,反而把次子的一嫡一庶都接在身边,让世子夫人心里分外不舒服,如果王妃要抱她亲子抱过去,她还舍不得哪,但是看婆母如此偏心对待,世子夫人心里也恼火,面上不显罢了。
谢二姑太太和离之事,虽然那时姜王妃没解禁,但也听说了,当时就哈哈大乐,幸灾乐祸的大笑,该!让你谢府害我,生了状元儿又如何,还不是被休弃的妇人,看你谢府以后有何脸面在京里走动。
今天在宫里见了国公夫人,还没等她想讥讽对方,就被国公夫人趾高气扬的鼻子发出的哼给气坏了,回来后的姜王妃是怒骂个不停,冷静下来后,暗中思索过阵子就开个花会,告诉京里人她身子养好了,可以出来交际了,到时就时不时的提下谢府的姑太太们,听说那三姑太太也是个闹腾的。
没等姜王妃准备要给谁下帖子哪,京里又一爆炸新闻,谢府和离的二姑太太改嫁了!
说是常宁公主做的媒,宋太夫人给做得主,把和离的状元郎母亲嫁给了姻亲苏府的一个鳏夫族弟。
第911章 缔结良缘
谢府哪管外面的吃惊和议论,都忙乎二姑太太的出嫁。
三月二十,苏自林在柳树沟庄子迎娶谢二姑太太。那里布置一新,家具是提前苏氏带着二姑太太挑的,庄子里的那俩老仆夫妻是高兴的直掉眼泪,主子这么多年,终于肯成个家了。
他俩夫妻人太老实,当年被苏自林亲父打发去服侍小主子,跟了几十年,感情深厚。
侯府没有对外声张,随国公夫妻来了,宋四夫妻,白家是白三太太为代表来了,白三太太虽和白姑太太交好,对谢二姑太太并不熟悉,来后也是内心复杂,面上笑着恭喜。
二姑太太也提出一切从简,陪嫁头一天就送去了庄子里,她就一身嫁衣,带着她的心腹下人嫁过去了。
苏自林来迎娶,穿着新郎新衣,俩人一起给太夫人磕头拜别,太夫人哭的一脸花,再三嘱咐女婿好好待女儿,苏自林承诺说以后定会夫妻恩爱白头到老。
廖安志夫妻和廖语冰夫妻都来了,谢二姑太太泪眼看着子女,廖语冰扑上去抱着母亲掉泪,但又很快忍住,紧紧握着母亲的手。廖安志身旁的闵氏都不知该用什么表情面对婆婆。
侯爷和三老爷一路送到大门,苏自林牵着二姑太太,也没让侯爷背,到了轿前,他亲自抱二姑太太入轿,然后和侯爷三老爷拱手。
等三老爷返回,苏氏看见老爷眼里有点晶莹,心里想如今他是越来越心软了。
有来客,侯府也备了酒席,但气氛稍微有点尴尬,来人也不知要如何说辞,都匆匆吃了告辞了。
常宁公主也来了,但是新娘子走了,她也告辞了。
招待完亲戚后,太夫人和儿子媳妇一顿念叨,说着就说起了在岭南的三姑太太,又流出眼泪,说不知死前能不能再见三妮子一眼。
自白老四去了岭南,就没接过三姑太太来信,苏氏是估计有人陪了,她也就没牢骚了,或许俩人甜蜜也顾不上别的。
柳树庄子那,苏府人都去了,提前苏自林就恳请了三堂嫂去帮忙,一早苏戴氏就带着大儿媳去张罗,下人都提前安排好了。
四房是四太太带着媳妇去的,苏氏四哥找了借口没去,但在家也嘟囔说这个族弟脑子坏了,娶谁不行,娶谢府和离的还岁数大的,他觉得有些丢人,就不去,这些四太太都没说,但心里对这个丈夫越发的看不上。
因为陶氏的身体,所以苏自林才没麻烦大堂嫂,也提前说了,陶氏自然不会计较,但也提前过去帮忙,把致远带在身边。
陶氏怕致远会不自在,没想到看到的是满脸笑容的小侄子,往常的老学究脸今日扬着欢喜,让陶氏也放了心,觉得这也是个好的开始。
苏自林没请什么客,好友亲家包明颜来了,这个亲家是不太赞同苏自林娶谢家二姑太太,理由和大多数人一样,但也不能做亲家的主,只好来祝贺。
因为谢府是女方家,所以三老爷他们就都没来,宋八带着周六来了,想给苏自林捧场,人数不多,但也热热闹闹,苏御史见婚事已成,欣慰族弟有个家了,还想等之后劝族弟在城里买个宅子,住这也太冷清了点。
苏自时不管族弟和谁结婚,他虽然古板,但觉得那是他个人事情,别多管,就是不放心小侄子,还是想等族弟婚后游说他把侄子交给他抚养好了。
苏自林迎亲还没回来,就来了个老者,带俩随从,风尘仆仆赶来,帮着招呼客人的宋八不认得,热情的迎进来。
包明颜一看,激动的迎上去躬身见礼,给众人介绍说是怀山书院的吴山长。
知道的都围上来了,宋八和周六不知,周六还问这是谁呀。
包明颜迅速找了个下人回书院给山长捎信,他一直跟在吴山长身后。
吴山长含笑客气的说来参加友人的婚礼,不必太客气。苏御史也上前自我介绍,苏自时更是激动的紧挨着吴山长。
苏戴氏见几人就在厅里围着那老者,惊叹道:“这就是吴山长?听我家老爷说了多次,说就想去怀山府一趟和吴山长交流学问。”
陶氏也看了几眼,说道:“以前自林只是说去怀山府看个老友,谁知就是吴山长,我还以为他的同窗哪。”
宋八凑到跟前听了会,就回头说道:“这个可是怀山书院的吴山长,你有次不是还说,你家大郎就是想去怀山府读书的,说的就是怀山书院。”
周六一听,也跑过去给吴山长行个大礼,结巴的说道:“吴……吴山长,我家小儿最崇敬你老人家了,你能来这我太高兴了,你老坐,我给你亲自上茶,一会可得见见我家小儿。”
说着就躬身让座,别人也笑,才发现光顾打招呼,都没让吴山长坐下。
周六是飞快跑出去让新沏壶热茶来,也抓了个下人去他府里把儿子带来,并告诉他老丈人。
等苏自林迎亲回来,拜了堂,送新人入洞房后,他出来见了吴山长,多谢他能亲自来贺喜。
出来时外面听了就热闹非凡了,长安书院的冯山长也急忙赶来了,周六岳父带着外孙来的,宋八派人告诉了女婿孟文泽也赶来了,每个人拿的贺礼都是古藉,大概都是匆忙从家中拿了本。
吴山长打开贺礼,是一幅他亲手写的字,缔结良缘。展开后,大家看到的是,贺好友山野闲客新婚,署名是吴山长名字。
在场只有苏御史夫妻知道山野是谁,其余人都瞪大眼张大嘴,就是包明颜都吃惊的看了好友几眼,只有周六见大伙如此神态,问宋八,宋八趴在他耳边说了,周六是直搓双手,但没敢大声,说厉害了厉害了。
苏自林给吴山长拱手道谢,领各位酒席入座,吴山长、冯山长、苏御史和三弟苏自时作陪,周六岳父和包明颜也在这一桌,其他人没敢凑上去,坐下后都没回过味来,不是都说山野是个老者的吗?这个和气的平时都笑的跟弥勒佛似得苏自林那点有那世外高人的模样?
女眷那里,陶氏身边坐着致远,按理他要到男宾那坐着,陶氏是想今天这个场合还是跟着他好了,这会又来了这几人,苏自林也没法照顾儿子,别人没人计较这,只是苏戴氏叽呱的追问山野是干嘛的,为何大家听了都这幅模样。
第912章 随便画都是银子呀
第二天,京里就传开了谢二姑太太改嫁的人是山野闲客。
之前就有人笑话乱套了,谢府三房,女方的族弟娶了男方的姐姐,岁数相差不说,又是姻亲又结亲,这会知道改嫁给山野,这谢府二姑太太也是牛人一个,儿子是状元,后夫是名仕。
但多数人好奇的是,终于知道山野是谁了,就是宫里皇上看着一副山野的画,都玩笑的给皇后说,没想到呀,这山野竟然是苏御史的族弟,又和亲家谢府结了亲,这个亲家真够乱套的。
皇后是玩笑说八皇子不在京,不然又该缠着山野不放了。
八皇子送嫁没回来,来了封信说拐道去江南了,让皇帝恼怒说不要亲爹了,亲儿子也不要了?出门一趟就野的不会来了。
皇后微笑的听着,安阳事过后,她也不爱随意的乱说话了。
苏自林原本新婚一月后去怀山府,但京里好多人下帖子,就是那个苏府四堂哥,每日的来套近乎,让随意惯了的苏自林很不自在。
带着二姑太太回门那日,他就说想这几天就收拾东西,带家人去怀山府,没人反对,反正离京也近,有啥回来就是。
张氏在店里也听闻了此事,那更是去了庄子给儿子的师傅磕了头,听说苏自林要带阿满去怀山府,张氏就说她也关了店,跟去怀山府开店,守着儿子近点。苏自林让她自己考虑好。
张氏应了,但回去后就打出要盘铺子的消息,有个书院先生的家眷,找上门开,要盘了铺子,但希望张氏能把方子留下,张氏欣然同意,这先生家也是帮她良多,如今在京里几年,她更知道人要结个善缘才是。
书院周围的人这下都知道了张氏的呆儿子是山野大师的徒弟,虽然觉得可惜,但知道张氏盘店要走,也都上门来送了礼,铺子周围的店家也都殷勤上门随了礼。
等苏自林一家走后,太夫人才知道女婿是山野,但她也不懂山野是干嘛的,为何大家都很高兴,等三老爷给她解释后,太夫人就急忙问道:“那画就值银子?”
三老爷点头乐道:“那是,一幅画都可以在京里买套房子了。”
太夫人羡慕的转脸看向儿媳,说道:“老三家的,你那里不是有好几幅的?”
苏氏见婆婆那脸上神情,就知道她想什么,忍下笑,说道:“母亲,回头媳妇拿一副来挂母亲屋里。”
太夫人赶紧的点头,还说道:“幸好这时给我,要早给我了,我也不稀罕,没准就送谁了,这会挂上,谁来见了,还不羡慕我呀,喝喝。”
笑完,接着说道:“这个女婿好,还以为是穷鬼,没想到呀,那他要是一天画一副,随便画画都是银子呀,那银子可不是要堆满库房了?那可要交代二妮子,把外孙照顾好,让女婿腾出空来,多画两幅,也好攒下来给外孙娶媳妇呀。”
侯爷和三老爷互看一眼,三老爷是扑哧笑了,说道:“娘,你以为是菘菜哪,要是满大街都是姐夫的画,那就不值钱了。”
太夫人也不懂,听说多了就不值钱,就急忙道:“那可得和女婿说好,可别画多了,啧啧,这个好,不出力,没本钱,就随便画两下就是银子,德儿,干脆让孙子跟着去学画画好了,将来就不发愁赚银子了。”
苏氏是听着太夫人很自然的就把致远叫外孙了,这之前还是致远的称呼,也觉得太夫人识时务的挺快。
姜太妃专门来了谢府,她心里是羡慕太夫人,又暗恨,太气人了,真是命好不在忙,原本儿媳亲娘和离,算是个丢丑之事,又算是悲苦妇人,将来老去了,都没地方安置,可人家一转头嫁了个名士,就是儿子在屋里都感概半天。
外面就是议论也就一阵,总会被别的新闻覆盖了。
苏氏是觉得这一年事情就没断过,没平静过一样,二姑太太去了怀山府,侯府慢慢归为平静,她也歇了几天,就独自回了娘家。
如今从和上学,三老爷每天的接送儿子,虽说都是在府门外,但他也当成一件正经事,每天从马车上抱儿子下来,儿子搂着他脖子咯咯笑,这一天的满足就可以了。
这过了年从和就不让父亲抱了,非得自己下来,三老爷旁边护着,他下了马车,也不让父亲抱,要自己走,还说自己要六岁了,是大儿郎了,不能再让父亲抱,会让别人笑话。
让三老爷脱口就想说表弟的那句口头禅:臭小子,硬是给憋回去了。
苏氏回到苏府,见了陶氏,大嫂先是关切的问了问从和,然后说起了自林的婚事上的事,因为苏氏当时不在场,所以陶氏就等她来好学学舌的。
“锦娘,你不知你大哥可是得意,自林不让他说,虽然他也装的沉静,可是那吴山长来透露出来后,你大哥是见天的都有笑容,回来还说,之前不怎么来往的那些文人,也都向他打听,就是你三哥都恨不得让自林住他府上去,把你三嫂笑的跑来找我说了几遍了,说你三哥是糊涂人,人家新婚,如今他有了媳妇如何拖家带口的住他那?”
苏氏来也是想听听八卦,喜事的八卦听了会让自己也跟着心情舒畅。
“你四哥又要撞墙了,你四嫂也来学了他那后悔样,他之后拿着礼上门,舔着脸说是族亲得多来往,哼,当初嫌弃人家落魄,鼻子朝上看人,如今又巴着,你说苏家怎么出了这么个人,有时你大哥都恨的呀,分家了,也不能上赶着去教训他,可又实在看不上老四那样。”
苏氏哧哧的笑,早就能想到四哥得知后的模样了,对家人都如此势利的人,如何在外能结交挚友?都当别人是傻子哪,有的看在大哥面上和他和气几句,他就当是他的面子了,趾高气昂的,不过当初自己脑子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