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说,就是想让我哥哥娶个厉害的,好把我们这一房给撑起来,不然等我娘没了,我哥靠谁去?可是我哥哥不争气,成亲没几个月,找我娘哭诉,说嫂子总管着他,不让他喝酒,又让他好好找个事做,我娘听了我哥的就不干了,认为儿媳欺负儿子了,吵闹着休了我前嫂子,后来娶的这个嫂子,脾气是好,任由我哥也听我娘的。我没出嫁前,总和我娘吵,让她不要这么把儿女都霸着,所以我也草草选了人嫁了,却遇人不淑。”
  苏氏从朱秀莲没头没脑的话里听明白了,董表妹就是个强势母亲,我的想法是为你们好,必须听我的,不听就是不对,儿子听了,女儿没听,但挑中的夫家不好,娘家遭难后被休。
  “要是说出来谁也不信,怎么看我娘都是个热情客气的,以前,在朱家,我娘把她的陪嫁和我爹的分家产业,都和气出去了,哪个有事她都给,总说做人都要讲个面子情,不然见面了哪好意思说话,不用我说,三舅母也能看出这点,就现在朱家这样了,投奔侯府寄人篱下的,我娘也总是如此作为,我不是说不能如此,而是也得看看自家情况,我在旻饼有了收入,我娘就开始安排我给谁礼物,给谁凑份子,我每月的月钱给了我娘,三舅母给我的年底分红我都私藏着,总想存点将来好买个宅子,要是我娘知道,一准安排我都花没了。”
  越听就越明白朱家了,这个董表妹有点像素娘说的她的那个舅母,希望寄托在儿女成才上,可儿女不成材,她失望太大,就平日里把怨言发泄出来,但又好面子,所以在外尽做面子事,得到好评如潮,让她心里满足,人又强势,非得让儿孙都得听她指挥,才霸着儿孙不放手。
  难怪那次朱金明在张家村喝多了大喊什么成天跟着他,压着他,骂他是废物,说什么死给她看,他也就是性子懦弱,借着酒疯才敢闹一下,清醒后还是在母亲手下的乖儿子,从小就依赖母亲,但是让他独立,他也不敢,只能依赖着,心里又憋屈,才喝上了酒变成酒鬼,在酒后把压抑散发一回,清醒回归原样,被母亲骂了后积压的怨气再喝酒发泄。
  而董表妹越来越失望,又把目标盯着孙子身上,同样的模式继续来一遍,将来孙子就是朱金明第二,所以朱秀莲才说毁了一代又一代。
  “可是我儿子大了,我就像看到我哥小时那样,被我娘拘着,见人都不敢说话,是,我娘对儿孙付出了心血,她能干的,什么都不让儿孙做,就是媳妇她都不会让多干活,可是,越是这样,我儿子将来不得和我哥哥一样?我害怕,原本我就想带儿子走,好歹现在孩子小,还能改过来,到了十几岁,那就完了,我侄子八岁了,就活脱脱的我哥,裤子都不会穿,还得我娘每天亲自给穿,我娘说只要好好念书,她下跪伺候着都行,三舅母,这不是培养废物吗?我和我娘说,她就骂我自己是个不合格的娘,没资格来说她,她做的说出去比哪个母亲都做的好,我哥这么大了,饭都恨不得让人喂,我娘恨起来就把我哥骂的拿刀要砍脖子,可是平时我娘又把我哥伺候的跟大爷似得,三舅母,你说,我再不带我儿子离开,将来我儿子也是这样,我就是哭死也来不及。”
  朱秀莲这一顿说,苏氏明白了,难怪有几次见到董表妹,都是她拿着大包,儿子空手跟着,她抱着孙子,儿媳一旁跟着,反正董表妹就是个能干人,我啥都能干,没你们事。
  这就是亲娘亲祖母捧杀儿孙,还不像后娘继祖母,她们是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如愿了而高兴,而董表妹看到这样结果不会高兴,她是想:我这么付出为儿孙,付出整个心血,你们该按照我的想法成才,但是你们变成废物,我失望,对不起我的付出,所以我恨铁不成钢,总会发泄在儿女身上,但继续付出,希望你们能争气,可越来越远离我的期望不说,和个普通人都比不上,更加恼火,不满和失望让她越来越发泄,因为爱面子,在外极力遮掩,和人交往也尽所能的应酬。


第905章 太夫人拍板
  苏氏是想明白了董表妹,可是不明白朱秀莲来找她说这为什么?
  “三舅母,我见了阿金嫂,她说会把我侄子送学堂读书,会慢慢教导,我侄女她也会管,既然为了她女儿嫁给我哥,我哥她就养着了,会照管我侄子侄女,只是希望我娘到时别插手。三舅母,我也想了,如果我哥娶了阿金嫂,搬出府,我带着儿子跟着过去,阿金嫂也愿意,有个在旻饼做掌柜的小姑子,也没人敢上门闹事,我是为了我侄子侄女,还有我儿子能脱离我娘,我不指望儿子能多成才,最起码将来是妻儿的依靠,而不是等着老人来喂食,反正我哥只不过是换个人养着他,没人再骂他,所以他这次这么大胆的反抗我娘。”
  “那你娘要是死活不同意,你哥也娶不了呀?”苏氏忍不住插言问道。
  朱秀莲看着苏氏,有点心虚,咬咬牙跪下道:“三舅母,我今天来给我说这事,是刚才我去了姨祖母那,我说我私下问了三舅母,三舅母说娶阿金嫂可行,就是要搬离侯府,远离我娘,朱家将来就会翻身,姨祖母听了说要问下三舅母。”
  苏氏听了有些气恼,难怪来和我说了一大通,打了这个主意,你家的事把我掺和进来,董表妹要是闹腾,我就是个出坏主意的人了。
  “三舅母,我也没法,不然谁能劝了我娘,她不会听别人意见,三舅母要是气我私自乱说话,怎么罚我都成,就希望三舅母这次能帮帮我,看在我侄子侄女没了娘亲,将来还得让我娘霸着,我求三舅母,我不能看着我侄子侄女都毁了,我可以带着儿子离开,可是他们哪?还得继续在我娘手里。”
  朱秀莲磕了几个头,仰脸都是泪水,估计她知道要是提前来给说,苏氏不会答应,所以才先斩后奏,也是用了心机,可这事,这事……
  苏氏是越想越想不通董表妹的想法,要是朱秀莲说的不对,可是看看她儿女孙子孙女,好像她说的都是事实。苏氏想到阿满的母亲张氏,总是轻言轻语的不厌其烦的和儿子说话,就是个那么个儿子,张氏都不死心的想让他能学点基本的,细心的教导,从没有不耐烦的对待过儿子。
  “我不会不养我娘,老早我都知道,我哥指望不上的,我娘的养老我会管,不仅是我娘,就是我哥我侄子侄女也得落到我头上,但没法,都是至亲,可这次能有机会改变,我愿意和阿金嫂一起来帮着我哥把家撑起来,最起码侄子大了不会像我哥哥这样,三舅母,是我自私,我侄子好了,我也能少负担一些,但也是为了他们好,错过阿金嫂,我娘肯定还得给我哥娶个我嫂子这样听话的,再生几个,岂不是更加完了?”
  苏氏都能想明白,她就是反感借她神婆名声在里面出主意呀,虽然不是她的主意,但说出去就是她给的建议。
  原本她就不喜自己有这个名声,以后都拿这个来找她办事,早晚会出错。
  看着跪着的朱秀莲眼里的渴望,苏氏也不好当场拒绝,说让她先下去,要好好想下。
  没等苏氏想好哪,太夫人拍板同意朱金明娶那寡妇了。
  是侯夫人在一旁劝说,这个苏氏理解,朱家要是能搬离侯府,有寡妇养着,也给大房省了事,可太夫人能这么容易的同意,就奇怪了。
  但不让苏氏去装神弄鬼,她松口气。
  太夫人是拍板前给刘婆子说道:“我是看外甥女不对,这养儿孙哪有死霸着不放手的?宠也宠坏了,她说是儿女不争气,我看就是她管的太多,儿孙自有儿孙福,管那么多,什么都帮儿子干了,可不儿子就是废物了?”
  刘婆子听了心里直撇嘴的,怎么看别人你老就看的明白,轮到宋家舅爷身上,你老就是兄弟可怜,我得管我得帮?
  “我不是怕外甥女在府里吃喝啥的,这能费多少银子?就是我不在了,老大也不会把朱家轰出去,可这么长久下去不是个事,外甥女总是说孙子科举后就好了,可是科举哪有那么容易?三房那个庶子老六,苦读十几年还不是个秀才?秀才就能养家糊口了?外甥女看不明白,我可是看的明白,没个营生,靠科举就不是那回事,所以我就同意娶那寡妇,谁说寡妇的和离的就不是好人了?”
  哦,是想到谢二姑太太了,难怪。
  “可要是外甥女跟过去,绝对是给媳妇添堵去了,算了,看在我表妹份上,我再帮她一回,虽然外甥女会埋怨我,但我也不能看着表妹后人让外甥女全给毁完了,你看那秀莲,给德儿的铺子做事,那才是正经,要是按照外甥女的意思,守在府里盼着儿子苦读考科举,一窝子都靠科举,考到八十了,那么妻儿吃什么喝什么?”
  瞧,人都是看别人看的清楚,轮到自身,就糊涂,不是糊涂,而是都是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心思来。
  所以,太夫人找来两个媳妇,说给朱家凑吧凑吧,买个宅子,不能娶亲住寡妇的宅子里去吧。这个侯夫人马上同意,还体贴说她给准备些所需物品。
  太夫人对怨恨儿子的朱董氏说道:“你也撒撒手,享享福,我看这样,你就留在府里住,陪陪我,儿子成亲了,总该放了心,我也享享外甥女的孝顺。”
  这话一说,朱董氏哪好意思说不孝敬表姨,就跟着儿子过去?
  于是,没几天,侯夫人挑了个宅子,太夫人和两个儿媳凑的银子,朱董氏还是除了一点零用钱,身无分文。朱秀莲建议,买的宅子离侯府老远,在城东,苏氏给添了家具,侯夫人准备了其他,阿金嫂的菜馆算是陪嫁。
  婚期定在二月,朱董氏在自己院里又是哭诉又是骂,可朱金明是每日的去菜馆,不仅帮忙,偶尔馋了喝顿酒,阿金嫂派人伺候的好,更不愿回去了。
  定下亲事,阿金嫂的婆家不敢再闹,那个族长还笑脸巴着,说阿金嫂改嫁的好,将来一定要多关照,阿金嫂自然客气招待,将来的事将来说,眼跟前没必要得罪人。
  太夫人这几日就开始找来外甥女,每日一洗脑,指望她能想明白,但是顽固几十年的人,怎么可能听了别人的话就改变,好在不敢反驳,只能留在府里孝顺表姨。


第906章 日渐消瘦
  白玉禾年初二和夫婿回了娘家,姐妹堂姐妹的也都回去了,白三太太客气的招待了女儿女婿,郝志学也表现的夫妻和美,让别的姐妹们羡慕。
  初五,郝志学提出回郝宅看望姨娘,白玉禾同意。
  成亲后,两人也曾回去看望过吕姨奶奶,白玉禾觉得夫婿的姨娘很温和,将来就算住一处也好相处,对夫婿成亲后没让姨娘搬来,白玉禾是感激的,夫婿说要和她过过二人自由自在的日子。
  这次回来,没见到趾高气昂的县主,她算是白玉禾的侄媳了,可对比自己大的侄媳,还有皇家身份的跋扈名声的县主,白玉禾虽说不喜,但成了一家子也无法,好在她算是县主的长辈,也不必怕她。
  吕姨奶奶热情的招呼了儿子儿媳,媳妇只是福了福身,吕姨奶奶有些不满,成亲就没见儿子带她来给姨娘磕头,当初的原配媳妇对自己可是恭恭敬敬,进门磕头茶都喝了的。
  白玉禾起身后,见吕姨奶奶没招呼她坐下,委屈的看了眼夫婿,郝志学扶着她入座。
  “二太太,不知最近身子又何反应?姨娘昨天梦见石榴花开,结了很多果子,今天一早就盼着你们来哪”郝志学为老二,白玉禾一成亲就是二太太,县主是大奶奶,只不过都叫她称号。
  虽然是笑着,虽然是满怀期盼,可白玉禾就是听着不舒服,她也着急,但成亲三个月就被个姨娘追问有没有怀上,她还是觉得难堪。
  郝志学见媳妇脸色变了下,忙接话道:“姨娘,怎么不见县主?想着过年,府里又没几个人,侄子既然不在京里,自家人总不好面都不见的。”
  吕姨奶奶一点没动神色的,还是微笑的说道:“最近县主身子不爽利,就是初二也没回娘家,说留在府里招待回娘家的妹妹,姑奶奶带着姑丈初二回来后,见县主身子不妥,也嘱咐下人多照应,回府后派人送来的补品。”
  “既然嫂子不在,姨娘就多帮帮,县主病了,这下人管事的,姨娘多上心。”
  “不用我儿交代,姨娘在京里,姨娘不操心怎么能行?”
  母子俩说些话,郝志学对白玉禾说道:“玉禾,你去看看县主,要是有什么需要我们就准备些,大嫂不在京里,你当婶子的多关心点,拜托玉禾了。”
  白玉禾微笑起身,是呀,她是女眷,自然可以去看望县主,吕姨奶奶是个妾,夫婿又是男子,只能是她去了。
  郝志学等媳妇走后,对姨娘说道:“姨娘,这怀孕之事以后休当玉禾面提。”
  吕姨奶奶吃惊问道:“怎么?是你?”
  郝志学摇头道:“那到没有,我也盼玉禾早日怀上,不管是男是女都是白家外孙,对我只有好的,就像晋阳的巧娘,虽然她娘没了,张家不一样关照我?”
  郝志学原配张氏生的叫巧娘,一直留在晋阳没带来。
  “那就好,我还以为你又下药……”
  看到儿子不悦神色,吕姨奶奶忙住口,两人随即说些别的,谁也没再提县主。
  白玉禾去了县主院子,见是郝宅里最大的一个院落,进去后,县主靠在床上,轻微的咳嗽。她看到白家女进来,眼神复杂。
  衣香端了绣凳,白玉禾坐下,关心的问候几句。
  县主边回答,边看她的神情,见她满脸春情,说话间,露出的衣领下还有红印。
  忍不住嫉妒,她使劲的咳嗽,衣香晃着拿来痰盂,白玉禾见状,说了几句急忙告辞。
  回去后担心的说了县主的情况,郝志学说不行就告诉她娘家请个太医,吕姨奶奶慌忙说道:“马上去请上次来的大夫,那个大夫开的药还对症,吃了就好了,就是县主嫌苦,这几日没吃,姨娘这就派人去请。”
  郝志学见机也带媳妇告辞了。
  过了几天,消瘦的县主比过年时有精神的见了郝志学,郝志学心疼的拥着她,说喜欢往日那丰满柔媚的娇娘,县主摸着良人的脸,说是最近受凉,都是夜里思念良人的缘故,所以不要只记得新妇,而忘记她。
  如今的良人越来越温柔,每次都舍不得离开她,有次抱着她哭泣,说有缘无份,恨自己没早点来京,把县主心疼的泪水涟涟。
  最后良人说在郝宅好好把身子养好,她姨娘做补汤还是有一手,让她乖乖听话,县主都含情的应了。
  他俩却不知,郝志华进来时,被宋鹏飞无意给看见了,宋鹏飞见过这个郝志学,上次就那样他还中了探花,这方面对他也是佩服,所以印象深刻了。
  看他做贼似得进了这个宅子,宋鹏飞好奇,找借口离开了同行的人,就守在宅子外,等了半天,郝志学出去了,都是过来人,见他那情景还能不知咋回事,宋鹏飞就乐了,才娶了白家女就出来找野食,等我查到这是谁的宅子,叫上白家你的大舅兄来,打你个满城跑。
  等查出来,宋鹏飞惊呆,这个可不能叫白家的,这个他得好好想想,他想起当初查到端和郡王的儿媳混淆皇家血统的事,大伯交代他千万别声张,别坏了事。
  宋鹏飞就赶紧的跑回府里,找到大伯和世子堂哥,把这事说了,听的人都是瞪大眼,太不可思议,又几遍的追问,最后让宋鹏飞千万别告诉他爹,找几人盯上这两人,宋鹏飞激动的答应了。
  太喜欢这种刺激的暗地里跟踪人查人的勾当了,心里那个爽呀。可惜只能暗爽,又是憋的慌,好想找人说说。
  ……
  过了十五,谢二姑太太回京,问她去了哪里,她说去了范阳,公主的一个别院,谁也没多问,常宁公主母家是范阳的,那里有产业也说得过去。
  太夫人留她在府里住着,她也应了,廖安志带着闵氏当天就来看了母亲。
  他跪着含泪给母亲磕头,要母亲回廖宅和他同住,绝对会奉养母亲终身。
  谢二姑太太拒绝,说在娘家住段时间再说,除了苏氏,没人留意二姑太太的话,苏氏听到这句,就是想二姑姐又打算去哪?
  过后,廖安志每日都要来舅家一趟,被二姑太太训斥,让他回家陪媳妇去,好好对待媳妇,夫妻俩和美,当娘的就放心了,廖安志无法,只好在休沐时带闵氏来看望母亲。
  太夫人有二女儿陪着说话,也就不注意外甥女的动静。朱董氏偷着去见儿子孙子,见儿子在菜馆招呼客人,心疼的掉泪。
  气冲冲去质问儿媳阿金嫂,为何让男人做伙计,阿金嫂没说话,朱金明却说他愿意,总比呆在府里当废物强。
  朱董氏大吵要带回孙子,朱金明扯着脖子喊:“你毁了我不够还要再毁我儿子吗?”
  大怒的朱董氏扑上去打儿子,弄得菜馆乱糟糟,朱金明把她娘拽出去,说别在像无头苍蝇似得跟着他。
  朱董氏回去后,躲屋里大哭,边哭边骂寡妇媳妇带坏了她儿子,以往她说什么都听的儿子娶了寡妇就不听当娘的了。
  太夫人得了信,也就和二女儿叨叨了这事,但没去管。
  谢二姑太太听了后,就说了一句:送庙里不见儿孙就好了,太夫人接了句说那就是朱家的事了。


第907章 娘给你挑的人
  如今的谢二姑太太没了往日的动不动就直话撂出来,含笑听着母亲的絮叨,是和侯夫人苏氏见面,也都是微笑点头。
  苏氏觉得虽然以前也是微笑点头,但不一样,她以为是离开了渣人,心里舒心的缘故。
  正月不做媒,要有喜事一般也会过了正月才会说媒。
  常宁公主来给谢二姑太太保媒,让太夫人吃惊坏了。
  二女儿这个年纪,哪有可能再嫁?
  所以太夫人都没听清楚嫁给谁,就张大嘴问道:“公主,我听岔了?是不是给我府里哪个小娘子保媒?”
  常宁微笑道:“太夫人,没听错,是给府上你老的二女儿谢娇保媒,这个面子可得给我。”
  “嫁谁?”
  “说起来太夫人肯定愿意,还是你府上姻亲哪,我是看好了,只有他配的上谢娇,两个可是真正好,我也是过年才想起来,这不,刚过完年,我就上门了,免得好女婿让被人给定了。”常宁说完还掩嘴笑。
  太夫人急了,问道:“那是谁?哪个姻亲府上的?”
  常宁拍下手说道:“瞧我,没说明白,就是贤淑夫人的娘家苏府上的,不是有个江南来的苏自林?带着个小儿,丧妻,太夫人,这两人是不是相配的很?”
  太夫人想起来了,当初姜太妃还想把娘家侄女介绍给他的那个,人是不错,可就怎么感觉不对哪,二妮子这么大了,还嫁什么嫁?不过不嫁人,将来埋哪?受谁的香火?
  问了年纪后,太夫人就更觉得奇怪了,比二妮子小好几岁,还没德儿大哪,这要是成一家,好是好,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哪。
  常宁见太夫人犹犹豫豫的模样,劝说道:“虽说出嫁由父母,再嫁由自己,可是当娘的,怎么能放心?将来儿女个个都有人祭拜,谢娇怎么办?”
  太夫人一拍手赞成道:“是这个理,我当初不愿意她和离,就是因为这个,女婿不好,不搭理他,但总的要考虑将来埋哪里,谁给拜祭?我可以让老大同意谢娇入谢家祖坟,可名下没个儿女,谁能记得年年祭拜的?”
  常宁面上微笑,心里直抽抽,给活人说媒,竟然哪死后的事来说,怎么都不吉利。
  “但是又想,二妮子这个年龄能改嫁?我这发愁哟,年都没过好,还想不行给她在谢府过继一个,都在琢磨,看哪房的孙子合适的。”
  “过继的哪有现成的儿子好?苏自林你老也见过,苏家人没的说,只有一个小儿,还小,养大了自然亲,将来不就是受苏家香火?将来还有个作伴的不寂寞。”
  得,连同埋的理由都拿出来说了,真不吉利!
  越说就越说道到太夫人心坎上,马上要拍手决定了,常宁就说问问谢娇本人和兄弟,刚好二姑太太去了大房,就一起叫过来了。
  来的人,除了谢娇全部傻眼加蒙擦擦,给二姑太太做媒?
  苏氏更傻眼,做媒对象是她族弟?
  好像他族弟说过先不考虑成亲的问题,还和大嫂说将来致远成亲了再说,这俩人凑一起咋回事?
  等等,想起来了,他俩认识,二姑姐是致远干娘,苏氏就怀疑的看了看二姑太太,发现她有点不自然,强装镇定,因为怀疑的问题,越看越想都觉得俩人有点不对。
  太夫人是欢天喜地的说了这事,态度已经表明了,侯爷想张嘴,被侯夫人一把拉住,三老爷是看看母亲,看看二姐,就说了句:二姐愿意就行。
  说完想起是太太族弟,又急忙看了看太太。
  侯爷还是问了句:“公主,是苏府托你来说的?”
  常宁公主笑道:“华儿走前曾对我说过,心疼他母亲,但愿母亲后半辈子有个着落,所以我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想起来苏家的苏自林就合适,问了问苏自林,他同意后,我才来的,你们要是没意见,我明儿再去趟苏府,反正这媒人酒我是喝定了。”
  这话说的这么肯定,除了太夫人,其他人都想到二姑太太和公主多年的好友,她不可能不经过二姑太太的同意就冒然上门,还说的这么肯定。
  谢二姑太太低垂眼睑,脸色微红,常宁公主都没问她,直接问了太夫人:“那我可就明天去苏府了,你这有什么要求没?”
  太夫人也不问过女儿,直接说道:“就这么定了,我这没要求,只要能对二妮子好,比啥都强,一定要气死廖家的。”
  最后一句谁也当没听到,等送走了公主,太夫人乐呵呵的看着女儿,说道:“二妮子,你放心,这回娘给你挑的人,准没错,别在意别人想什么,谁说啥告诉娘,娘大耳刮子打上去,你要成了亲,娘算是能闭眼见你爹去了,不能别的儿女都有依靠,有人上坟,留下你一个人孤零零的。”
  二姑太太这时掉了眼泪,虽然母亲有时的做法歪了点,可总是记挂她,她还以为母亲会吵闹的不肯她再改嫁。
  太夫人都愿意,其他人谁也不会说啥。
  而苏府,苏御史听到族弟说要娶亲,挺高兴,可是听是谢府的,还是妹夫的姐姐,就觉得不好,摇头道:“不是我嫌弃谢家人,那也是我妹夫家,可是那谢二姑太太年纪大了点,又是姻亲,你要娶妻娶个年轻点的,也好照顾你们父子俩。”
  陶氏心里也是不满意自林成亲人选,虽然赞同丈夫的想法,但没这么直接说出来,“廖状元母亲才和离,就这么冒然提亲,让别人怎么想?”
  苏自林微笑道:“公主今儿就去了谢府,明天会来堂哥这,实话对堂哥堂嫂说,人是我看上的,我去求的公主,我敬佩谢娇,愿意娶她,如果不是她,我宁愿自己带大致远,这婚事哪能只为了照顾我们父子就娶了人家?”
  虽然他是笑模样说的,但话里的意思就是我愿意,不娶她我就继续孤单着。
  苏御史夫妻自然听的出来,苏御史叹口气道:“你想好了就成,将来好好过日子。”
  陶氏只是说她会帮着张罗,苏自林躬身给堂嫂道谢。
  等常宁公主来后,一切说定,婚期都定了,三月二十成亲,也不在京里买房,就住那柳树沟庄子里。


第908章 称呼
  出了缘草堂,苏氏走在后面,侯夫人也在后面,俩人一碰头,苏氏悄声问道:“大嫂,这咋回事?”
  侯夫人也纳闷道:“我还想问弟妹哪?不是你娘家人的吗?”
  苏氏继续问道:“我是说太夫人,这次怎么就这么痛快的答应了?上回三姑太太的事,那个闹腾不愿意呀。”
  侯夫人道:“这可不一样,三姑太太不改嫁是埋进曹家祖坟,收养个嗣子,就算没嗣子,也是曹家子孙的拜祭的,二姑太太和离了,谢家祖坟族长肯定不会同意她进,那么就得孤零零的,太夫人是想到这,才会愿意,不是有的女子未婚就没了的,疼爱女儿爹娘的还得给她结个阴亲的,就是图了这个。是呀,我也老了,也能明白这层,所以,怎么的都要忍下这口气,谁知道当初二姑太太怎么想的,这么个年纪了,又闹和离。”
  两人边走边说,苏氏就听着,和大嫂相反,苏氏是穿来的,她更注重的是能不能过日子,而不是埋在谁家祖坟。
  苏氏想到二姑姐是致远干娘,那么苏自林难道是暗恋她,才一直不成亲,一听二姑姐和离了,就托了公主来提亲?
  有可能,很有可能!
  苏氏是没往致远是二姑姐亲儿那方面去想,一是二姑姐的性子就不可能做那事,二是这里想来个婚外情私生子,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族弟看着也不像个男小三,两人的人品都放在那哪。
  回屋后,三老爷沉默了会,说道:“锦娘,你约了你族弟,我要问问他。”
  “问他什么?”
  “问他为何要娶二姐?二姐这一辈子够苦的了,好不容易儿女都大了,虽说嫁个好人是好,可致远还那么小,二姐嫁过去就是后娘,又得要开始辛苦,我问自林是看中二姐培养了状元的本事,还是看中了二姐这个人,这里面可区别大了。”
  苏氏睁眼望着他,老爷何时那么细想想问题了?不过苏氏是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了,问道:“那这两人要是成了,二姐是姐还是弟妹?自林是姐夫还是族弟?
  三老爷说道:“自然依着夫家来称呼,呵呵,以后见了自林就得是二姐夫了。”
  “那我要是回娘家哪?我是苏家女,自林是我堂弟,回去后,苏家聚会上,自然二姐该是我弟妹才对,不然谢府的二姐和姐夫跑我苏家来聚会干嘛?”苏氏是这样理解的。
  三老爷饶头,有点混乱,得问问大哥才行。
  有常宁公主中间保媒,两府都同意了,苏自林开始收拾那庄子,重新布置,带着徒弟也去和徒弟母亲说了他要成亲,但还是会带阿满在身边,等张氏听到儿子师娘将会是廖状元和离的母亲,更是又吃惊又激动。
  状元母亲和离,张氏自然听闻过,她是同情谢氏的,女子不是被逼到份上,不会选择和离,就像她当年也是如此。
  能培养出一门双进士,一个还是状元,谢氏就不简单,能给儿子当师娘,真是前世做了多少善事才积来的福分。
  激动完又发愁,送什么礼物好?贵的买不起,平常的怕送不手。谁知道儿子师傅说送十斤卤肉就是贺礼了,让张氏忍住泪水给苏自林深福下身。
  苏氏是抽空赶紧回了娘家,她也想知道些啥,陶氏是叹口气,说道:“我和你大哥是一个意思,可是自林说他要娶妻就娶谢府女,不然继续独身了,我们自然不好再劝。”
  听了这话,苏氏就更觉得是这两人是个狗血暗恋故事,族弟还是那被虐心的,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