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眷做主,没什么出格不对的。
找来老妻和梁修嫡母,问出的回答都是平时梁修表现的那样,两位后宅女眷也很奇怪亲家不找女眷,反而来找主家男子,不知是何道理。
梁大学士毕竟城府在那里,并没有单单只听了妇人的回答,派人把庶孙的屋里人还有孙媳的陪嫁叫来,回答是支支吾吾,梁大学士觉得内情肯定不是老妻她们说的一样。
就招来孙媳询问,这个不是普通的夫妻不和问题了,关联到为人道德,这种行为可是比明面虐待更不耻。
周又真过来后给长辈行礼,那幅模样把梁大学士夫人都吓一跳,她就对这个总不来露面的庶孙媳不熟,问过几次,都是回答她身子不好,梁太夫人还派人送去补品,其他的,府里那么多人,如何每个人都问的过来。
梁大学士问了几个问题,周又真如实回答,梁大学士起身给周吴氏道歉,并说这事会给周家一个交代,但目前让孙媳在府里养病,解决事情不会拖延太久。
等周吴氏母女出去后,梁大学士大发雷霆,把桌上心爱的一个茶壶都摔了,梁太夫人婆媳跪下,面对梁大学士的质问,说不出话来,谁都没想到人前斯文有礼的梁修是这么一个人。
梁夫人心里暗恨,恨庶子媳妇为何不早点来和她说,梁太夫人也暗恨内宅出了这种事情,不是没听说过早年也有类似的逼死媳妇之事,但发生在自己管辖的梁府内宅,说出去梁府要不要做人?
梁大学士无法不愤怒,几代人积累起来的名声,竟然毁在这个孙子身上,他不可能要求亲家不要声张,孙子没脸,一家之长的祖父也跟着没脸?
打发了夫人回去,找来梁修,梁大学士含笑问了问孙子的职务,又问了问他如今怎么还没子嗣,还说将来要好好培养儿子成才,梁修就又把给大家说的说辞说一遍。
梁大学士就和孙子聊了聊,梁修受宠若惊,难得祖父这么和气的和他说了这么久,对祖父的问话也恭敬回答,虽然有的问题问的也古怪。
等孙子走后,梁大学士摇头叹气,历经朝堂几十年,都是和人精的各类大臣打交道几十年,风风雨雨走过,这场谈话,怎么看不出?
三日后,梁府给了周吴氏和离书,陪嫁全部带走外,又给了一笔赔偿,周又真带女儿离京。
梁修因为突然犯病,辞去职务,梁家把他送入家庙,永不出庙。
梅府,梅尚书也给了跪着的梅四老爷一巴掌,恨他内宅都料理不清,扔下一句修身齐家,让儿子请假半年禁足院子里把这句抄上半年,对梅王氏,不是看在王家面上,就送她进家庙,但也禁足梅王氏,没有期限。
外人不知这些,梁修辞去职务,也没人有啥反应,但后面如何传出他虐妻致使妻子割腕之事,就不得而知何人行为,梁大学士在皇上面前跪倒,说家门不幸,出此孽子,也就算承认了此事。
苏氏听了周六的学舌,回府后就去找了大嫂,说了此事,侯夫人叹气,说芸儿刚走,就是回来说这事的。
“芸儿说,真没想到她小叔子是这种人,虽然她也奇怪那弟媳怎么后来成了那样,人前沉默寡言,日渐消瘦,但小叔子对弟媳的体贴,芸儿还羡慕,说弟媳估计是觉得没生孩子,愧对夫婿,回来说过那弟媳有福,谁能知道内情竟然是这样?”
苏氏恨恨道:“这种人就是人渣,变态!有本事在外和男人一比高低去,回家欺负媳妇算什么本事?就是心里龌蹉,幸好那周氏和离了,不然守着这么个人渣,真是生不如死!不过,梁府怎么同意和离的?”
侯夫人神秘说道:“芸儿悄悄说,是那周氏亲娘来京,找了梁大学士,芸儿婆婆恨死了,牵连被罚,就是梁府太夫人也被罚了,那庶子被送去家庙,一辈子都别想出来,读书人家,出了这事,那可是大忌,做人阴暗,哪敢放他在外?自己媳妇都那么对待,将来要是嫉恨亲人,一样会暗中使坏,梁府可是因为他毁了几代人名声,真正倒霉。”
苏氏好奇问道:“不是梅王氏做的媒吗?又是她表妹家的,为何周氏不去找她寻助?好歹是梅府的亲戚呀。”
侯夫人轻蔑一撇嘴,“她?估计还嫌外甥女给她丢人了吧,女儿都能不顾的,还能顾个表外甥女?听说她也被梅家禁足,王家都没出面,任由梅家处置。”
苏氏想起了王衍儿子的事,这个事没给大嫂说过,就没提,但也问道:“怎么都知梅王氏不顾女儿的?”
“京城就这么大,来来回回就这么几家为首的,梅王氏啥性子别人怎么不知?她女儿嫁回娘家,没见她在外高兴过,就是女儿生了个体弱外孙,也没见她去看望,王家这两年有没有和她来往,京里暗地里谁不知?谁听不出平时她话里那意思?我是看不上这种人的,女儿嫁给了王衍,又生了个病孩子,不紧着心疼,反而话里是给她丢人了,算什么当娘的,她就没给王家梅家丢人?当娘的是指望女儿能高嫁,但要是遇见夫家不好的,或者女婿不好的,还考虑面子?谁欺负我芸儿,管它什么府邸,我照样打上去。”
苏氏给予大力肯定:“对,就是该这样,自己的女儿不心疼还指望谁?”
“所以我,哪怕再看不上庶出,也从来不苛待庶子媳妇,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第901章 胡言乱语
苏氏听了大嫂说的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睁着小眼望着,不是因为熟悉了二十多年,还以为又一个穿哪。
可见这句话是太经典了,自古就有。
闲话一阵,苏氏告辞回去,看着阳光的三老爷,苏氏想哪怕人愣一点,犟糊一点,也比变态强呀,就笑眯眯的凑过去,对着三老爷是又肯定又夸,弄的三老爷低头看正在画的,没见比以往有多进步呀。
天渐冷,从和已经适应了每天的上学,学的不亦乐乎,玩的不亦乐乎,苏氏从他每次的学话当中,也发现法师教他没有这里的正规的那种教学,有时还带着几个儿郎去寺外走走,看看风景啥的。
就是从和说那个黑脸和尚总在他们身边,他有点怕,估计法师也发觉从和怕那个寺人,就让黑脸和尚守着他们了。
每天的来回上山,冯大福说,如今从和可以自己爬山,只能爬一半,又在寺里玩耍活动,身子渐渐硬朗,吃饭也多些,别说苏氏了,就是三老爷都是欢喜,从和除了有时不高兴爱发脾气外,其他都见好。
廖安志休沐会带闵氏来谢府给外祖母请安,三老爷千交代万交代,让母亲别在外甥跟前哭二姐,岂不是让外甥更难过,所以太夫人除了心疼给银子就是给东西,只嘱咐要经常回来。
廖安志经过这次打击,成长了,以往他只顾学业,有事听大哥的,家里安排听母亲的,突然的发生这许多事,让他惶然,面对媳妇,他不能让刚新婚的媳妇挑起这个家呀,所以也就迅速走向成熟。
而苏自林,苏氏回娘家知道的是,他从怀山府回来,接了徒弟依然回他庄子里了,偶尔会回来看望大哥大嫂,去看看书院里的儿子,别的照旧。
一晃到了十一月十一,豫和郡王府来人报喜,廖语冰生了嫡长子,太夫人大喜,让儿媳带了补品一堆送到郡王府。
苏氏和侯夫人去了郡王府,看见姜太妃,俩人起身道喜,姜太妃同喜同喜的,说曾孙长得俊,哭声大,哪哪都好。
周越康就是咧嘴乐,慌得更二小似得,紧着问媳妇想吃什么,被姜太妃一脚给踹出去。
苏氏看郡王妃脸色也是喜气,没一点因为谢二姑太太之事带来的影响,暗暗为廖语冰松口气。
但回到姜太妃院里,姜太妃问谢二姑太太有没消息,侯夫人说收到来信,说一切都好,但没说去了哪里。
姜太妃叹口气,说道:“女人都不容易,我不会因为这就对孙子媳妇有看法,不是被逼到绝路,语冰她娘也不会走这一步,你们放心,我老了,还没那么死板,语冰在我府里,没人敢小瞧她。”
侯夫人感激道:“多谢太妃,我婆婆在屋里也一个劲的感激太妃,换个人家不定怎么嫌弃语冰,可她就是有福,嫁给太妃当孙媳妇。”
苏氏也紧着说感谢话,姜太妃说了会话,看了苏氏好几眼,弄的苏氏有点懵,就是侯夫人也发觉了,不知太妃何意。
最后姜太妃鼓起勇气说道:“有一事我想了好久,还偷着问过你婆婆,就是有点事想问问贤淑夫人,怕不好开口,但不问,我这心又放不下,我也怕突然哪天走了,也来不及问,所以今天遇见了,就问问贤淑夫人,只求夫人能直言相告。”
苏氏满头冒金花,难道又是鬼神的?
侯夫人同情的望了一眼苏氏,不敢接话。
“这事我都没给我儿孙说,我也知道你们不是那嘴碎的,说出来也不怕你们笑话,我亲娘是改嫁的,当初嫁的人不好,我亲娘脾气硬,硬是和离后改嫁我爹,生了我们兄妹四个,倒也算和美,我想问的是,我娘如今到了地上,该如何?都说嫁了两个男人,将来要被阎王锯两半,一人一半,那时我娘说过,宁肯被锯两半也不跟他过,所以我能理解语冰她娘的决心,有时女人是实在没法忍了才提出和离,就像我娘当初,自我娘走了,我就没梦见过,我怕我娘在地下遭罪,就想让贤淑夫人帮我看看,要是能通融,花多少银子都行。”
晕,这个说法好像是祥林嫂说的,难道自古就有?
看着姜太妃期盼的眼神,还拉着她的手,苏氏想,我编,我就继续当神婆,没法呀,都是无法拒绝的人。
“这得要个本人旧物才行。”
姜太妃激动了,说道:“有,我这还留着我娘的一个旧簪子,我给你拿。”都不用吩咐人,姜太妃自己进了里屋拿出个木盒。
打开看是个银簪子,旁边有个木簪子,姜太妃拿起银簪子,怀念的说道:“这是我娘给我备的第一个陪嫁,虽然我没带过,那时我还小,我娘说一点点的攒,等到出嫁那时也能攒点陪嫁出来,后来我嫁到京里,我娘还是把攒的陪嫁给了我。”
放下银簪子,姜太妃拿起那木的,发亮了,带着就是带过好久,“这个是我娘带了一辈子的,是我爹给的,以后富贵了,我娘都一直带着,我娘没了,我就要了这个簪子。”
苏氏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就是一木头雕的,经常插头上,油光发亮,是个石榴造型。
姜太妃还以为她能在簪子上看出什么,眼睛紧盯着。
苏氏看了会抬头说道:“簪子主人早就头胎去了,本人以前在阳间就是个阳气足的,去了地下,谁也欺负不了,世人原本大多数是:不是你压制他,就是他压制你,簪子主人到了那,也不会被人压制,因为前世做了善事,救了人,有求情的,阎王就让她投胎去了,但必须做满万件好事,才能补过,要是这世子孙出生有同样数字的,就能抵那次数。”
苏氏是想到廖语冰生的儿子不是十一月十一日的吗,光棍节出生的,连起来就是一千一百一十一次,我就帮帮外甥女,有个这么个儿子,谁都会记得每年生日,更好在夫家立足了吧。
姜太妃双手合十,连声道佛,急忙说道:“康儿是二月二十二日生辰,我说自他出生,我就格外欢喜,原来是这么个缘故,如今曾孙是十一月十一,都是给我娘积福的,难怪康儿一门心思要娶语冰回来,这是我娘的主意,多谢贤淑夫人,多谢,我也要多做善事,帮我娘积福。”
苏氏呵呵,真巧,呵呵,我要说是我胡言乱语的,姜太妃你会不会打我?
接着苏氏就把给常宁公主说的那一套说了,姜太妃连忙保证,绝不给外人说去,将来有啥需要,豫和郡王府能帮的肯定帮。
侯夫人头一回见神叨叨的弟妹,蒙擦擦的没反应过来就回到府里,回去才想明白了,赶紧回想有没有得罪弟妹的地方,可别给自己招灾了,谁都能惹,这种神人不能惹哟,从此,侯夫人不再对三房泛酸了,人家是神人护着的,惹不起!
第902章 给师傅的年礼
这就要过年了,谢二姑太太捎了信,说过了年就回来,让惦记着的太夫人放了心,但也死妮子的叨叨了半天,说过年都不回来过的,如今谢二姑太太属于谢家女,是可以过年回来的。
其他人都认为是二姑太太肯定是不想这么快在京里露面,所以就年后再回来。
豫和郡王府也没打算给廖语冰嫡子过满月,就是洗三也取笑,姜太妃做的主,百日宴定在二月二十五日。
到了过年,都是各府忙忙乎乎的,除了小儿郎到处玩耍,小娘子们相约聚会或者一起买个脂粉和首饰。
谢府三房小儿郎还小,法师给从和放了假,宋早晚兄弟回府,从和就和何子每日玩耍会,就带着何子给八娘子和雪莲上课,也是讲些画册上的故事。
年前都是算总账的时候,庄头都来汇报一年的收益,夏红把账本给太太看,苏氏看喜饼的收益是直线上升,就是年后的成亲喜饼都定了好多家,那是乐的眼睛都死一条缝,抱着从和啃一口脑门,说给从和一个礼物,随儿子挑。
从和嫌弃的直抹脑门,提出的礼物把苏氏气的翻白眼,从和道:“娘,给雪莲妹妹买个礼物,我的就不要了。”
苏氏道:“妹妹也有礼物,娘是问从和想要什么?”
“我想想,呃……,我要个大推车,我给师傅送去,师傅要是走不动了,我就推着师傅。”
“好儿子,知道尊敬师傅,可是,你师傅要走不动了?”
从和边摆弄手中的玩具,边回答:“没呀,我不是提前准备着吗。”
苏氏立刻脑海里出现八痴法师坐在大推车里,从和和宋早晚兄弟费劲的在后面推着,她哈哈大笑,让进来的三老爷好奇,问太太笑什么。
苏氏就把从和刚说的话给学了,三老爷也笑,但是说就给法师做一个,苏氏道:“法师好好的,你说送个那个,让人家法师怎么想?”
“那是他徒弟的孝心,用不着先放着。到时法师给有需要的人也行。”
“要是老人用,就不能是这么个样子了,首先轮子要大,木质要好,经得住,不然咔嚓裂了,摔了人就不好了。”
苏氏就随意说的,三老爷说道:“那是四轮车,有的府上老人腿脚不好的会用下。”
原来这里有呀,害的苏氏还想是否又秃噜嘴了。
谁知三老爷记在心里,年跟前就拿回三个四轮车,应该说是轮椅。
苏氏看着行动派的三老爷,都不知他何时去做的。
“我去了柳树沟,找蔡先生合计了下,先坐了三个,法师一个,堂舅一个,咱娘一个,明天带从和给法师送年礼,就把这个拿上。”
“还是老爷想的周到,那咱先把母亲的送过去。”
苏氏是想,要是太夫人看了这个,非得打老爷,这不是咒她吗?当年中风躺在床上的日子,太夫人可最怕了,这年跟前送个腿脚不好的用的,看太夫人暴怒不。
夫妻俩就推着轮椅去了缘草堂,三老爷还玩笑说太太要不要坐里面,他推着,苏氏给了他背后一拳。
苏氏没看到太夫人的发怒,反而是欢天喜地。
太夫人看见那轮椅,马上坐上去,招呼刘婆子推着,在大厅里推着转圈,还笑的嘎嘎的,说是个好东西,这要是出门走累了,就让人推着。
这让苏氏无语的,走了个男版老顽童姜老太爷,府里出现了个女版老顽童。
刘婆子推的满头是汗,太夫人也坐的颠了,毕竟是木头轮子,没防震,屋里虽然平,但推久了也不舒服,苏氏心道,还去外面推,到时可就尝尝颠的牙齿咬舌头的滋味吧。
太夫人问做了几个,给宋舅舅拿去一个,三老爷都忘记了,还有个不能见面的宋家舅舅哪。
“这个是先给娘的,给舅舅的过年时让表弟给送过去。”苏氏赶紧说道。
既然打着不是姓宋的不能见面,所以有啥都是让宋表弟跑一趟,太夫人听媳妇这么说满意了,还交代说:“让宋八付银子,就不算是我送的了,是宋家人给的。”
三老爷都应了,一点小事,也没必要和母亲掰扯。
第二天三老爷就带着年礼,还有这个推车,和儿子一起去了盘云寺。
事先说好的,宋八带着两个庶子,也等在寺门口,虽然他两个儿子没个师徒名分,但宋八怎么的也要跟着一起送年礼。
见马车上抬出个用油布包裹着的大家伙,宋八好奇的问:“这个是什么?”
从和拉着表叔,拍自己胸脯道:“表叔,是侄儿给师傅的礼物。”
宋八蹲下温和问道:“好侄子,告诉表叔,是什么礼物?”
从和得意仰头,“先不说,一会就知道了。”
宋早晚兄弟羡慕的看着,宋八猛拍脑袋,懊恼道:“德哥也不事先给我说下,我也提前准备准备个,我还以为和去年一样。”
三老爷显摆的笑道:“除了这个,其他是和去年一样,不过这个是我儿子自己想的,可不是我的主意。”
从和又跑回马车里,拿出三本画册,递给宋早晚兄弟一人一本,说道:“这是我娘最近更新的,我们送给师傅。”
宋子旦是咧嘴笑了,说谢谢从和弟弟,宋子昼羞涩一笑,心里却想:这个表弟是个心善的,没坏心思。他去年就想给法师单独送礼,但不敢提,也不敢单独送,怕出头了让人不喜。
冯大福扛着轮椅,三老爷几人进去了。
法师是等徒弟父子和跟在后面像尾巴似得宋家老八父子走后,看着这个轮椅,心里都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气。
但也起身坐在轮椅上,这个没啥出奇的,最早就有书籍记载,有的大户人家老太爷会在府里坐着这个,让仆人推着院子里呆会,只不过人老不能动,没几个用这个推着出门,
难得的是弟子能想到师傅,法师微笑,这个弟子让他父母教的,满脑子里都是稀奇古怪,但胜在性子良善,待人诚恳,还得是在不发脾气的时候。
第903章 娶寡妇
年三十,一切喜气洋洋,可第二天所有侯府人员给太夫人拜年,她来了个幺蛾子。
坐在轮椅上的太夫人一身石榴红,颜色鲜艳,头上是八宝福头面,坐的挺直,不远处站着的刘婆子更是一身新衫,站的笔直。
侯府小辈看着如此情景,都发愣,以为祖母怎么了,太夫人庄严、严肃的说道:“开始吧!”
开始磕头的意思。
可三老爷开口了:“娘,大过年的,你坐这个上面,让儿孙怎么想?还没个笑容,吓死人吗?”
太夫人往地上呸呸呸的,急忙起身坐回主位上,还跺跺脚道:“我腿脚好着哪,可别听德儿的,菩萨,一会我就继续上香,可别记着德儿的话。”
侯夫人和苏氏相视一眼,俩人都低头忍笑,如今太夫人不犯糊涂了,就是开始折腾自己玩了。
这才开始挨个拜年发红包,大房开始,三房结束。
今年的三十家宴和初一的家宴,都是世子夫人谢康氏准备的,自从封了世子夫人,婆婆又放手了,谢康氏就充满激昂的热衷于张罗府里的各种家宴,那才是她大放异彩的机会,每次累得瘫倒,但能得到表扬和认可,那也不觉得累了。
热热闹闹的过年,八皇子妃在年轻就派姜榆送了年礼,并捎话说过年要带着方舟陪皇后娘娘过,还是不能回府,所以初二,苏氏就带着三老爷和从和八娘子雪莲回了娘家。
和去年一样,苏府也是热闹,二姑太太因为要接待女儿女婿就没来,但五姑太太郭苏氏回来了,带着小孙子,见了苏氏满面笑容。
苏氏还是随口问了族弟没见的,陶氏说带着致远去了怀山府,让徒弟阿满和他母亲张氏过个年,族弟过了十五就回京。
苏氏想起去年族弟好像也是带着致远去的怀山府,说那里书院有他好友,也没多问。
大哥在和老爷说话,还和外甥和颜悦色的说了几句话,从和对这个大舅恭恭敬敬,苏氏是暗乐,从和就是怕那些黑脸的人,就是不爱说笑总是沉着脸的,大哥就是如此,所以从和也就惧怕点。
初五,侯府人去了随国公府,太夫人殷勤的给堂哥介绍这四轮车,也不看堂哥的黑脸,还亲自坐上去实验一下。
老国公去年就精神不济,看傻堂妹笑的喝喝的,说那四轮车的好处,不是过年,他都要拍桌子发脾气了,盼着他早日不能动弹还是咋的?
大过年的,谁也不好说啥,太夫人显摆完了,等着给堂哥府里的小辈发红包,小辈也给堂姑堂姑祖拜年。
中午留饭前,来人禀报说宋昆驰的媳妇宋冷氏生了个儿郎,苏氏说难怪没见宋小二夫妻的。
国公夫人大喜,连声吩咐儿媳世子夫人赶紧过去,她作为一府之母,不好在这时离开。
老国公听添了玄孙,脸上也露出笑容,精神都明显好了,一激动,让世子准备笔墨,给玄孙起名宋富蕴,三老爷带头,几人都说是好名字,国公爷捋须点头。
太夫人上前亲自给堂哥道喜,还说要等到宋富蕴成亲生子,还让堂哥给起个名,老国公也夸奖堂妹对儿孙的爱护,这几年越活越年轻了。
说到太夫人心里去了,她就挨着堂哥坐下,絮絮叨叨了积极向上的这两年被熏陶的老话,让老公爷听了也高兴,时不时被堂妹的话逗得哈哈大笑。
但回去后,侯爷和三老爷夫妻还没退下,太夫人就泪水涟涟,说今年见堂哥的精神不济,担心堂哥身体,嘱咐儿子们要多去看望堂舅。
这个堂舅是要多去探望,侯爷几人都应下,又安慰母亲说堂舅就是要活百岁的人,让太夫人多拜拜菩萨,保佑堂舅身子健康。
这个年开头挺好,和去也一样,红红火火,美中不足是谢二奶奶的和离人又没回来,好在捎信说过了年会回来,太夫人也就没在过年哭闹。
可在大年初六,一直在侯府里没啥动静的董表妹,朱董氏一家闹腾了。
朱金明去年媳妇没了,之后也没人多留意,董表妹一家不咋给侯府添麻烦,所以没谁问起她一家,偶尔在太夫人那见到,朱董氏也是热情客气,侯夫人和苏氏对她也客气。
可初六,朱董氏哭哭啼啼的跑来找太夫人,说朱金明突然说要娶个寡妇,朱董氏不愿意,可他死活要娶,朱董氏一是来说这事,二是想让太夫人阻止。
太夫人八卦心顿起,这个外甥孙是个酒鬼,外甥女朱董氏平日看的紧,不准他出府胡闹,整日的呆在府里,哪里去认识什么寡妇的?
朱董氏哭诉中说了原委。
原来自儿媳没了后,朱董氏一心带着孙儿孙女,还有外孙,顾不过来,朱金明就有时偷着溜出府,找了个菜馆吃喝,有时给银子,有时没银子付账,就说是宣平候府的外甥,一来二去的,菜馆老板娘是个寡妇,比朱金明大三岁,只有和前夫生的一女,十岁了,朱金明去的多了,俩人慢慢相熟了,寡妇提出嫁他,以后酒菜的管够,朱金明立马答应。
太夫人心里也我擦我擦的,几顿酒钱就把自己给卖了,真够新鲜的。
可这事是朱家事,太夫人就好言相劝外甥女,让她回去和儿子好好说,要是续玄,也挑个正经人家,朱董氏擦泪点头,她也是这个意思,好歹朱家曾是官家,怎么能娶个市井抛头露面的寡妇?将来孙子读书科举,头顶着这么一个继母,如何好看?怎么娶亲?
苏氏知道这事是几天后,朱秀莲来找她,进门就哭了。
对朱秀莲,苏氏是有好感,旻饼开业两年,除了她嫂子过世,她请了假,这两年都是勤奋做事,旻饼的各项外物事也是她张罗,秋桃几次来都说朱家就她一个明白能干人。
她的儿子不到四岁,一直都是朱董氏照看,如今也和朱董氏的孙子一同在侯府大房跟着大房的孙辈读书。
苏氏年底也给她包了分红,有时去库房挑东西,看到有什么也让人给她送去,朱秀莲每次都是说会好好在旻饼做事。
第904章 强势
朱秀莲先是在苏氏面前掉了眼泪,然后说她哥要娶寡妇的事。
苏氏也吃惊,奇怪她哥朱金明怎么有动静了?这个朱家,一向都是董表妹朱董氏在张罗,之前的媳妇也是不爱出声的,朱秀莲是反抗了母亲找了苏氏谋得一个差事,她哥一直在府里呆着,可以和二老爷作伴了,每天醉生梦死的,清醒的时候,见人只是和蔼的笑下,不清醒的时候,朱董氏守着,别人也看不着。
听了朱秀莲的话,苏氏以为她也是不同意她哥娶个寡妇,谁知道朱秀莲说道:“三舅母,我是赞同我哥娶阿金嫂,就是那个寡妇,我听我哥说了就去见了她,她人格外爽利,直接对我说,她就是看上我朱家是侯府远亲,她夫死了三年,守了三年孝,这个菜馆是丈夫和她一手张罗的,可她婆婆,还是个填房婆婆,想霸占产业给自己亲儿子,赶她们母女出去,她气不过,就想嫁了我哥,好借势,再就是嫁了后,也好给她女说个婆家,但她也说了,我家情况她也听我哥都说了,如果能嫁进朱家,以后朱家她来负担。”
苏氏听着点头,能明白那寡妇的心思,被婆家身无分文赶出来,还不如嫁朱金明,好歹保住家业,也能给女儿选个好夫婿,对于老百姓来说,侯府这个嘘头还能唬唬人的。
“要不是阿金嫂人厉害,她都会被她婆婆给卖了,她也是夫孝过了,婆婆找了族里,逼得紧,刚好认识了我哥,才想了改嫁给我哥,好借势摆脱她婆家,我同意我哥娶她,也是为了我朱家,不瞒三舅母,我原本打算带着儿子离开京城,去哪个小地方都行,不能让我娘毁了我儿子,她已经毁了我哥,还继续毁我侄子,我不能再把儿子交给我娘带。”
说到这朱秀莲不停的流泪,苏氏是没听明白,都是董表妹亲儿亲孙子,董表妹又是个辛苦为儿孙的人,怎么是毁了?不过想想朱金明那样,难道是有原因?
“当年我是没办法才找来侯府,有点办法我都自己带着儿子过,说出来谁都不信,我娘多好呀,为儿孙尽心尽力,就是她的这个尽心尽力,才毁了一代又一代。”
朱秀莲擦了眼泪,说到这有点情绪激动,“我都不知我娘是咋想的,对外人格外热情和气,心气高,总要儿孙读书成才,好给祖辈争光,就从小拘着我和我哥,除了读书啥也不教,又不让我们和府里姐妹们来往,怕耽误了学业,稍不如她意,不按照她的意思来,就是谩骂,什么话伤人就骂什么,我是年少,对着和她吵,我哥性子温吞,心里气闷就慢慢喝上了酒,我哥这这么大了,还分不清好赖人,可他也养成了啥都听我娘的,当初我前头还有个嫂子,是我一个伯娘做的媒,是个小武官家的,性子厉害,我伯娘偷着给我说,就是想让我哥哥娶个厉害的,好把我们这一房给撑起来,不然等我娘没了,我哥靠谁去?可是我哥哥不争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