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念娇宠-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他接下来会如何还击妹妹?

    想到这里张暄不由得抚额,这两个怪孩子真是不让人省心。

    如张暄所料,钟晨的还击没等多久就来了。但是却并没有像张暄担心的那样猛烈。

    回到晓露阁,张晴由红鹃等人侍候着换过衣服,刚要歇下,忽然听见妙香在门外叫道:“怎么会不见了?”

    接着妙香“咚咚咚”急匆匆跑进来禀道:“小姐,雪团子不见了,小蝶到处找都没找到,没了主意只好报上来。”

 第八十九章 言锋

    小蝶是专门侍候狮子狗雪团子的小丫头。

    张晴闻言急忙坐起身,对妙香道:“快去找,你们都去,还有小二,他腿脚快,把雪团子去过没去过的地方都找找,仔细点儿。”

    雪团子是三哥送给她的,已经陪了她两三年了,相处得时间长了,感情自然非同一般。

    况且,三哥将雪团子送给她之后,便很少回家来与她相见,她下意识的将雪团子与三哥联系在一起,执拗的认定:雪团子如果有什么事,就是三哥也出事了。

    妙香也知道雪团子对小姐来说多么重要,得了吩咐便“暧”了一声扭头就跑。

    张晴眼圈犯红,又想到这大晌午的,抬头对红鹃和莺语道:“两位姐姐也都去帮着找找吧,看着他们些,别惊动了娘亲和祖母她们。”

    雪团子在她心里地位重要,但是却不能因为此事叫娘亲和祖母她们担心。

    红鹃和莺语对视一眼,莺语便出声道:“奴婢去吧,红鹃姐姐留下来陪着小姐。”

    她话音未落张晴已然摆手,面露不耐:“都去,我不需要人陪着。”

    眼下最要紧的是将雪团子给找到。

    红鹃和莺语无法,只得脚步匆匆的出了门。

    像小偷似的蹑手蹑脚走进来的钟晨看到的就是张晴独个儿孤零零坐在那里发呆的画面。

    他有些意外。

    与此同时张晴察觉到了他的动静,抬起头来。

    看到是他她反而长舒了一口气。

    “是你把雪团子藏起来了。”说出的话不是疑问,而是肯定。

    那么,三哥必然没事。

    钟晨更加意外。

    看到忽然出现的他,她没有惊慌失措喊人怎么反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但是意外归意外,他面上丝毫不显,扬起头道:“是小爷我,怎么样?”

    张晴的神情更加放松,侧身靠在了身旁的大引枕上,拿眼斜睇着他道:“我还要问,你想怎样?”

    小小的人儿,面上带着慵懒带着轻傲,状似随意的举动,却忽然给人一种傲睨一切的不将任何人事放在眼中的感觉,仿佛这世间万事万物到了她跟前,都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尘埃,甚至化为虚无。

    钟晨忽然想到宫里那位尊无二上的太后。

    这个想法十分怪异,但是却如春日的野草般抑制不住的疯长。

    面前的这个小丫头片子越来越有趣儿了。

    想到这里他大摇大摆的到对面的椅子上坐了,扬起下颌道:“你说我想怎样?难道叫我白白吃你的亏?”

    见他自行坐下,张晴即刻坐起身,看着他冷冷的道:“那几口菜不过是罚你屡次挑衅,让你尝尝什么是真正的‘苦口’,既然我说你是‘胖子’你可以生气罚我,那你说我是‘呆子’,我自然也可以用我的办法来报偿给你。”

    “瑕疵必报可不是大家闺秀该有的品质。”钟晨挑眉道。

    “宽宏大量难道不是世家公子该有的气度?”张晴立刻反问。

    “定北侯夫人贤良淑德,难道都没有教过你作为女子要温良恭俭让?”

    “武阳侯端肃方正,他都没告诉过你身为大丈夫要仁义礼智信?”

    张晴两句话接得又快又稳,钟晨忽然站起来往前迈了一大步,竖眉道:“你难道就不怕我趁现在没人将你丢到门外的鲤鱼池子里去?”

    听他如此说张晴再次闲适的靠在大引枕上,脸上露出淡然的笑意,“那你昨日何必花力气救我?”

    钟晨顿时语塞。

    见他不语,张晴又道:“昨天不救我,顶多有人说你见死不救,掩饰得好了,只怕是没人知道你看见过我;你现在对我动手,岂不是要落个不仁不义的名声?”

    钟晨冷哼道:“小爷我可不在乎什么名声。”

    “可是对于你来说我罪不至死啊。”张晴轻松的回答道,说罢垂眼看向自己的手指。

    她困了。

    他之前几次捉弄她,不过是看她胆小,她越怕他,他越觉得得意越会得寸进尺。如果她同他针尖对麦芒,能与他分庭抗礼,他反而会退缩。

    上次采莲湖之事,恐怕他并无意将她丢入湖中,只不过是吓唬她。

    看他吹胡子瞪眼的,也只不过是个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罢了。

    “嘴甜心苦”用来形容那些两面三刀之人,而他却恰好倒了个过儿。

    大概是被张晴说中了心事,钟晨气鼓鼓的道:“那你就不怕我把你那雪团子给废了?”

    张晴抬眼看向他,冷冷的道:“与它一般见识,不觉得有失/身份?”

    钟晨听罢“呼哧、呼哧”喘了几口粗气,之后像是想到了什么,冷哼一声恶狠狠的道:“走着瞧吧。”

    说罢拂袖而去。

    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张晴用手掩着嘴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即困倦又想等雪团子的消息,将身子挪了挪,单手支颐半躺了下去。

    红鹃等人回来时看见她已经睡着了。

    雪团子是牛小二在蓼碧亭找到的,它不知怎么跑到养鹿的栅栏里被一个水桶给罩住出不来了。

    见张晴已经睡下,红鹃等人也不敢惊动她,蹑手蹑脚的在她身上搭了条衾被,这才各自去忙。

    当日傍晚定北侯府的男主子们都回了府,便延请钟晨宴饮,也算是对他仗义相救张晴的谢恩宴。

    双生子听说钟晨与他们竟然有亲,都非常惊讶,但是有什么样的亲戚这件事却是挑不得躲不了的,叙齿过后,双生子如同吃了苍蝇般称呼钟晨为表哥。

    钟晨与他们同年,却偏偏比他们大那么几天。

    张暄趁机单独将她对许茗烟的怀疑告诉张晾,张晾听了她的话,似是想起什么,面色凛然的告诉她,这件事他会深查,但是她不能声张,尤其是在许茗烟面前。

    有了二哥插手,想要查出真相就会容易很多。

    张暄连连点头称是,这件事的确不能叫妹妹和母亲她们知晓。

    妹妹毕竟年纪小,见到许茗烟难免露出端倪,母亲那边,今早还特意派了高嬷嬷带了礼品去许府就昨日之事道谢,而高嬷嬷刚一出门,那许夫人的贴身嬷嬷就登门拜访,对妹妹表示关切。

    如果这件事是她多想了的话,难免冤枉了好人。

    晚宴时男女分桌而食,席中交杯换盏,张唤带头给钟晨敬酒。

    温夫人念及钟晨年纪太轻只是个孩子,席前便同他商议好了给他喝果子酒。

    在张唤面前钟晨格外知礼,不但行事极有分寸,使张唤对他青眼有加,对张晴竟然也没有再挑衅。

    之后张晾以及双生子也各自敬酒向钟晨表达谢意,张阳更是连喝三大杯,说是罚自己昨天太冲动误会钟晨之过。

    当然,他喝的也是果子酒。

    但是最后却被钟晨不动声色的几句话激得炸了毛,硬生生的拿果子酒将自己给灌醉了。

    张旭见状如法炮制,钟晨自然不接招,两下里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张唤和张晾只作壁上观,最后张旭和钟晨都有了七、八分的醉意。

    席散时女眷们早都各自回去,只剩温夫人候在旁边。

    后温夫人派人将他们几人分别送回各自的院子不提。

    钟晨的“走着瞧”还没来得及实施,次日安阳长公主便命太监长安亲自到定北侯府将他给接到了胡府,说是安阳长公主一行不日就要启程回京城,要将他一起带回去。

    听长安说要去胡府、回京城,钟晨竟然在客院和长安闹了起来,听说还动了手。

 第九十章 婆媳

    幸亏张晾在旁边将钟晨给震住了,不然长安还难以摆布他,最终长安也不知跟他说了些什么,才叫他心甘情愿的跟了他去。

    这些话都是事后张晴听妙香说的。

    自从那日钟晨救了张晴,牛小二知道客院还有钟晨那么一号人物,动不动就往客院跑,不是帮着长保侍候钟晨就是围着钟晨转。

    长安来定北侯府的时候,恰巧牛小二也在客院,旁观了整个事情的经过。

    牛小二当成新鲜事说给妙香听,妙香又一字不拉的告诉给了张晴。

    听到这个消息,张晴也没觉得庆幸,也没觉得不舍,一个外人而已,他住在定北侯府顶多看见她说她一句“呆子”,她花点儿心思报复回去;他走了,她也不会少了任何乐趣,照常过自己的日子。

    虽然重阳节张晴遇险受了点小伤,定北侯张唤也回来了,但是定北侯府上上下下与以往并无二致,该闲的照旧闲着,比如张晴,该忙碌的依旧未得闲,就像温夫人。

    温夫人近日要忙着朗哥儿百日宴之事,又要忙着姜青青之事。

    于大成前几日就将他母亲接到辽阳,休息了几天,又见侯府各项大事告一段落,这便带着她母亲登门拜见姜老夫人。

    温夫人是打算日后把姜青青当成真正的亲戚走动了,因此于太太来访,她将张暄和张晴都叫了过来。

    虽然张晴脚伤未愈,但是她原本就经常用人肉轿子,红鹃来回背着她,瞅着张晾闲着的时候也叫张晾抱着她,倒是并未耽误在内院行走。

    姐妹两人来到秋云院时,于太太已经给姜老夫人行过礼,与温夫人叙过齿,齐敏华到于太太跟前照了个面,已经去忙了,于太太正坐在那里喝茶。

    于太太四十多岁,肤色偏黑,却生着一张笑面孔,不笑不说话,为人很和善的样子。

    她原本自认粗拙,是不敢登侯府大门的,但是为了自家儿子,又听说侯府的老夫人与她是同乡,现下还做着农活,顿时倍感亲切,这才壮着胆子来拜见。

    进来见温夫人并不是她想象的那般高傲瞧不起人,又与姜老夫人能聊得到一块儿,顿时放松下来。

    见张氏姐妹进门,于太太就站起身。

    张暄便上前给其见礼,温夫人在一旁为张晴解释,说是走路不小心扭了脚,不能给于太太施礼等语。

    红鹃将张晴放到临窗的大炕上坐了,张晴坐在炕沿边,笑吟吟的问了句于太太好。

    看到她姐妹两个于太太顿时挪不开眼,嘴里啧啧连声,却说不出夸赞的话,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哎哟哟,这两位小姐简直像观音大士身边的童女儿似的,这模样俊的,哎呀,比那天上的仙女儿还俊。”

    什么样的人温夫人都见过,什么样的话温夫人都听过,可是她这辈子最听不得的就是“童女”二字了,特别是于太太还在这前头加了“观音”,这话可全部触了温夫人的逆鳞。

    姜老夫人原本笑微微的脸色也顿时不好看了,她冷下脸开口就要不管不顾的训斥于太太,却被张暄给截了话头儿。

    “瞧您说的,”张暄上前一步握住于太太的手同时挡住她的视线,不叫她看见姜老夫人以及温夫人的神色变化,笑道:“我们哪有您说得那么好。”

    说着四下看了看,又道:“您还没见过我们青青姐姐吧,咦?青青姐姐怎么没来?”

    她说这一番话的时间,温夫人已经想明白,人家于太太也不知道自家有这样的忌讳,说出这话也不过是奉承自家,面色渐缓的同时又到姜老夫人跟前握了她的手,示意她莫要动怒。

    姜老夫人也只是一时之气,听张暄提起姜青青,顿时醒悟:不能为了于太太一句话叫青青日后因此事受于太太的委屈。

    “她说她要收拾收拾再来拜见。”姜老夫人接话,神色已然渐渐恢复。

    张暄见状就到姜老夫人身边笑道:“我看青青姐姐是不好意思见于太太,这丑媳妇还能总躲着不见不成?”

    话音刚落就听见有人在门外扬声道:“定又是婷婷在排揎我呢。”

    众人一齐望去,秋色锦帘被撩开,姜青青仪态万方的走进来。

    她今日穿了条象牙白的综裙,上面配一件玫瑰色缎面交领长衫,腰间缀着翠色流苏玉禁步,挽着牡丹髻,戴了赤金累丝垂祖母绿宝石的步摇。

    黛眉轻扫、朱唇微描、肤色如玉、眼眸晶亮。

    一看就是精心打扮过的,整个人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般漂亮却不炫目,散发着如玉般的温润光泽。

    见她如此打扮温夫人满意的微微颌首。

    昨天姜青青就请教过她,见于太太时要如何打扮。

    谁家婆婆不希望儿子娶个漂亮媳妇?但是于太太出身家世在那里,穿得太过隆重未免叫她觉得姜青青是在拿钱势压制于她,但是穿得太普通又会叫她认为侯府不看重姜青青。

    因此,姜青青的今日的穿着她特意精心指点了一番。

    姜青青一进门,于太太的目光就被她吸引过去,愣愣的到现在也没有回过神来。

    原本她想着,姜青青是她看着长到十来岁才跟着她母亲离开家乡的,即便再怎么女大十八变,也变不出原先的模样去。

    可是眼前的这个亭亭玉立、花朵似娇俏的姑娘,还是那个扎着两个小辫子的乡下丫头吗?

    怪不得儿子死活都不愿意娶媳妇,她只当他是死心眼,没想到儿子眼光这么好,这丫头竟然出息得这么漂亮。

    张暄见于太太看着姜青青发愣,便笑着道:“于太太您看,真正的仙女儿在这儿呢。”

    姜青青上前给于太太施礼,说了句:“婶子,多年未见,您不认得青青了么?”之后便泪盈于睫。

    虽然她父亲和于大成的爷爷有龃龉,但于婶子待她一直不错,又可怜她父亲早亡,私下里很是帮了她们娘俩一些忙。

    如今看见故人,想起过去,想起自己的爹娘,姜青青不由得悲从中来。

    “好孩子。”见她落泪,于太太也心有所感,忙上前携了她的手,又怕她嫌弃自己,不敢帮她擦泪。

    未想她话未说完姜青青已经一头扑进她怀中哭将起来。

    这一扑,将于太太心中的顾虑尽皆消去;这一扑,将这数年来的隔阂与陌生都赶得无影无踪。

    于太太仿佛回到了数年前姜青青的父亲刚去那会儿,看见这可怜的孩子用瘦弱的肩膀帮她娘挑水、劈柴,她心疼得什么似的,将她搂进怀里轻轻拍抚着她的后背也跟着呜咽,“婶子疼你。”

 第九十一章 回府

    姜老夫人和温夫人同时叹了一口气,姜老夫人感叹姜青青身世可怜;温夫人则是了却了一桩心事的心满意足。

    有个疼她爱她知道上进的丈夫,有个与她贴心的婆婆,这孩子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越来越兴旺。

    姜青青与于太太一番契阔,难免哭花了妆,在她未来婆母面前不好意思,便到自己屋里去重新梳妆。

    温夫人便与于太太闲聊。

    “过来这几日,大成可将户籍办妥了?”

    今日于大成也陪他母亲进了侯府,此时正由张晾相陪。

    听她提及自己的儿子,于太太顿时喜上眉梢,点头道:“妥了,进城第二天就去府衙给办妥了的。”说着想起一事,往温夫人身边凑了凑,压低声音道:“不过这两天我倒是听说知府老爷家出了大事儿了。”

    听她提及赵知府,温夫人便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但是她也想听听平头百姓们是如何议论这件事的。

    遂做出好奇的样子问道:“什么事?”

    于太太见温夫人感兴趣,更加高兴,却不敢将喜意在明面上露出来,“听说赵知府头两年断了个县官贪腐案,将那县令一家五口都发配到边疆。可是那县令的侄子却在去年考中了进士,有了进士的身分他胆子竟也大起来,将这两年来收集的赵知府的罪证全数交到了督抚大人手上。”

    官员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个很奇妙的存在。

    当官的升官发财,老百姓背后议论起来也只有羡慕嫉妒的份儿,跟他们没多大干系;但是如果哪个官员倒了霉,那便是千人踩万人踏了,什么千年老帐都会被翻出来,百姓们会将之当成一个八卦、一出戏文来说道传扬。

    此时的于太太就抱着看戏不怕台高的心态。

    “那督抚大人可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于太太说着面露敬意,“看到证据立即命人彻查,谁知道不查不要紧,这一查居然查出更多赵知府贪赃枉法的证据。那位知县竟然真的是被他冤枉的。就在昨天,府衙被一群凶神恶煞似的官兵给围住了。”

    她说着不由感叹的啧啧连声,“赵夫人吓得晕死过去,后来听说要抄家、又要抓进大牢候审的,她又哭晕过去一回。可怜他家最小的孩子才七、八岁,好像这孩子前几天刚刚出了什么事儿还受了伤。”

    提到孩子,于太太脸上露出几分真切的同情与怜悯,“这孩子也是个苦命的,听说还是个女孩儿。大人作的孽,那么小的孩子却也要跟着一起受苦,哎!造孽哟。”

    造孽?温夫人在心底冷笑,要知道这七、八岁的女孩子头几天差点害了她的娇娇,的确是造孽,这也叫自作孽不可活!

    虽然心中如是想,但温夫人仍旧一派温和,顺着于太太的话说了几句,姜青青回转,这个话题便即揭过了。

    坐在一旁的张晴和张暄都听到了这段话,张晴知道爹爹或者二哥已经为她报仇了,便将这个心结放下,转而去摆弄姜青青刚刚打出来的一个蝴蝶络子玩。

    而张暄则是想要抚掌称快了。

    对付那样的人家,就要动用这样的雷霆手段,否则那起子对定北侯府妒恨的小人怎么知道定北侯府不是好惹的?

    张暄正想着的时候,就有一个未总角的小丫头子喜盈盈的飞跑着来报信儿:“大爷回来了,已经进了二门,正往后院来呢。”

    温夫人听罢顿时喜上眉梢,看着那小丫头子就问:“可有人去告诉大奶奶那边儿?”

    那小丫头子被她这么一问顿时怔在那里,旁边的高嬷嬷就笑着说道:“看夫人高兴的,她哪里知道这些?”说着拿了赏钱放到小丫头手中,摆手命她出去了。

    温夫人就笑:“我这也是高兴得忘了。”

    这些日子她一直盼着大爷张冒的归期,也是太心急了,才忘了那小丫头子不过是门上的怎么告诉她就怎么传话,哪里知道其他的?

    这边姜老夫人听了这个消息也是满脸喜意,对于太太道:“是我的大孙子,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回来了,早就送了信儿说近几日要回来,我们这几天都盼着呢。”

    于太太连连点头,脑筋转了几转才想起一句文雅话,赶忙说出来:“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又想着自己一个外面的女人,人家爷儿们回来了,昨天儿子还特意叮嘱她要避讳着,便站起身道:“我也该家去了。”

    姜青青正要提醒她,见状便笑着挽着她的胳膊道:“婶子去我屋子里坐会儿吧,咱们娘儿们说说话。”

    大爷回来了,自然要和姑祖母她们说话,她和于太太在这里都不方便。

    温夫人也点头,和于太太寒暄了几句,命高嬷嬷将之送到姜青青的屋里。

    转而又吩咐吴嬷嬷去厨房安排几道张冒爱吃的菜。

    吴嬷嬷喜滋滋的去了。

    屋子里所有人都兴高采烈的。

    张晴也高兴,但是高兴过后,待温夫人将诸事安排妥当,她忽然急急的道:“娘亲我要回晓露阁去了。”

    温夫人转头看她板着一张小脸儿,忽然想起她要躲避的缘由,登时笑将起来,边笑边握着姜老夫人手轻摇,另一只手指着张晴叫姜老夫人去看。

    被她这一提醒,姜老夫人也想起来这码事儿,也看着张晴笑。

    张暄甚至都不用温夫人提醒,张晴一开口,她就知道张晴是为什么要躲着大哥了。

    家里五个哥哥、一个姐姐,张晴同张晾最亲、最喜欢张晨、最听张暄的话,双生子还没看出什么,但对张冒却是最怕。

    张冒不像张晾那么温文,也不知是在军营待的时间长了还是天性如此,他身上有一股子狂野不羁的气质,其实说白了就是有些野性。

    张晴出生时,他已是舞象之年,虽然过了淘气的年龄,却也爱捉弄人,尤其是小小的一团又极其可爱的奶娃娃。

    有一次他从军营回来,看到刚过了周岁的张晴摇摇晃晃的迈着小短腿追着双生子跑,他便截了她的道将她给抱起来,这倒不要紧,也不知是故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过,他刚刚生出的胡茬蹭到了张晴的脸上。

    张暄记得清清楚楚,那时张晴看张冒的眼神震惊中透着恐惧,大大的眼睛瞪得黑眼珠都要掉出来似的,却把张冒逗得哈哈大笑。

    从此以后张晴就开始害怕张冒,偏偏她越害怕张冒越爱逗她,每次见了她都大笑着要用胡子扎她的脸。

 第九十二章 喜悦

    因此每次一听下人报说:“大少爷回府了。”张晴就要不管不顾的逃跑。

    逃过了大哥刚回来的兴头儿,用膳时或者第二天再相见,大哥的那股子劲儿也会消磨不少。

    “以前你都跑得了,这次我们就不准红鹃背你,看你怎么办。”张暄笑得花枝乱颤。

    张晴却是急得什么似的,她越是如此,姜老夫人就更加笑个不住。

    正笑得热闹,门外有个醇厚的男声响起:“什么事让祖母和母亲这么高兴?”

    话音未落人已经走进来,也不必小丫头打帘子,一个身材高大、五官俊朗的年轻男人撩帘而入。

    张冒并没像定北侯张唤回来时穿着胄甲,他穿了件石青色的轻便圆领袍,虽然是风尘仆仆的样子,却并没有露出疲态,仍旧是风风火火的。

    他一进门姜老夫人和温夫人都站起身,张冒直接走到姜老夫人面前,撩起下摆双膝跪地,“孙子给祖母请安。”

    姜老夫人急忙扶他起来,“怎么行这么大的礼,快起来。”

    张冒起身,笑道:“许久未在祖母面前尽孝,这礼数自然要重。”

    说着到温夫人面前又要跪,温夫人已经伸手扶住了他,对姜老夫人笑道:“大郎是怕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偏心。”

    说着话又转头细细的打量儿子。

    姜老夫人点头呵呵的笑。

    张冒连连点头,见张暄给他施礼,他赶忙虚扶又说了句“大妹妹长高了。”一扭头才看见坐在椅子上的张晴。

    “大哥,”张晴生怕大哥因为她没有给他行礼而怪罪她,对她的捉弄更甚,赶忙出声道:“我脚崴了不能给你行礼了。”

    张冒已经笑呵呵地走过来了,听到她的话神情一顿,皱眉道:“怎么搞的?”说着弯腰掀起张晴的裙角看视她的脚腕,见并没有肿起来便又将裙子放下,竖眉道:“是不是你四哥和五哥淘气?还是谁欺负你了?”

    在他心里,幼妹小时候安静,大了文静,根本不会像两个双生子弟弟那样淘气。

    所以才问出后面那句话。

    张晴伸手将他的大手给握住,柔声道:“没有,就是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扭到了。”

    赵家的事已经解决了,就别叫大哥知道了,否则大哥听了又要发火。

    张冒转头看向温夫人,目光中带着询问,温夫人的想法恰好同张晴一样,便点头道:“你妹妹没骗你,不是四郎和五郎。”

    在几个孩子中,张冒年纪最长,面对双生子时总带着些严父般的管教之意。

    听了温夫人的话张冒的脸色才平和下来,转头对张晴道:“你也开始淘气了吗?还是身体太弱了,走个路就能崴了脚。得给妹妹补补。”

    最后一句话是对着温夫人说的。

    温夫人点头笑道:“小孩儿家家的,没什么大事儿,你别放在心上。”

    张冒自己说过那句话之后也有些好笑,母亲待妹妹如何难道他还不知道?亏了谁也断不能亏了她的。

    遂朗声笑道:“儿子这是太长时间没看见母亲和妹妹,也变得婆婆妈妈起来了。”

    姜老夫人等人听了他这话尽皆笑起来。

    刚进入上房的齐敏华听到厅中爽朗的笑声,不禁眼角眉梢都笼上了一层欢悦,紧走两步自己撩起帘子,人却站在门口没进去,歪着头抬眼妩媚的看着站在正中的张冒笑道:“远远的就听见大爷的声音了。”

    张冒转头,见妻子粉面桃腮、唇红齿白,比之去年越发的添了些风流韵致,还拿眼那样儿的看着他,当着母亲和祖母的面儿,他“腾”的一声红了脸,慌忙垂了眼抬手要挠抓自己的脑袋,抬到半空忽然顿住,变了方向转而去揉张晴头上的两个包包。

    嘴上干笑道:“呵呵呵,一年多未见,妹妹长这么大了。”

    ……

    被他一只大手蹂躏的有些晕乎的张晴顿时无语,这话不是应该刚见面时就说吗?怎么现在才想起来?而且,大哥为什么不回答大嫂的话呢?

    屋子当中的姜老夫人和温夫人见状却同时呵呵笑起来。

    张暄只得低了头抿嘴偷笑。

    见他局促,齐敏华笑着走进来,到姜老夫人身边道:“祖母,您看大爷回来就欺负娇娇。”

    这次张冒总算能与她搭话儿,停了揉弄张晴脑袋的手,虎着脸对她道:“胡说,我哪有欺负妞妞。”

    他喜欢像姜老夫人和张唤那样叫张晴作“妞妞”。

    脑袋被他揉得毛茸茸的张晴真想把脑袋送到他面前做个证据,只是如果她这么做或者是与他顶一句嘴的话,只怕他的磋磨会更加凶猛。

    所以,她还是把嘴巴闭上吧。

    齐敏华用帕子掩了嘴看着他笑,张冒就又有些不敢看她了。

    温夫人见状便道:“好了,已经给我和你祖母请过安了,快回院子梳洗梳洗,等晌午再过来用膳吧。”

    许久未见,也该叫他们小两口凑在一起说说话。

    免得在他们两个妹妹跟前黏糊。

    但是温夫人说这话时嘴角的笑意却非常明显。

    使得齐敏华也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垂了头。

    “暧!”得了温夫人的吩咐,张冒点头就要出门,却看见站在姜老夫人身边的齐敏华没动脚步,他瞪大眼睛看着她,边用下巴往门的方向示意边道:“走啊!”

    齐敏华却将帕子一甩,别过头道:“爷自去,妾身在这里侍候祖母和婆母。”

    张冒听罢就要瞪眼,温夫人却笑着对齐敏华道:“快去吧,谁用你在这里伺候!”

    姜老夫人也呵呵笑着摆手:“快去,快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