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溪水人家绕-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萁坚拒不掉桔子,谢过后小心放进怀里,脆生生答道:“阿姊在家烧饭,让我先喊阿娘家去,再去码头接嬢嬢的船。我不知船几时到,万一到天黑,先拿了灯笼在手上。”
  里正娘子夸道:“为难你这般小的小人就这么周全。”
  天寒地冻,越暗越冷,陈氏心疼女儿,只是关及婆母施老娘,不敢多话,反催阿萁道:“那你快去码头,离水远些,晚冷,可穿够了衣服?”
  “我穿着厚衣呢。”阿萁拉拉自己的袖口,也叮嘱陈氏:“阿娘回去也小心些。”
  小儿脚头轻巧不知疲倦,阿萁别了自己的娘亲与里正娘子,加快脚步去村口码头。河水漾漾,两岸满是枯草,也有零星的绿夹杂其中,黄绿斑驳,偶有游鱼游到岸边,听到响动,惊潜水底。村中码头不过几根木桩几块木板搭凑,旁有留客柳树,冬时垂枝千条,春来绿如翠烟。
  阿萁沿着木板几步顺河张望,水面似有寒烟生起,却是平静无澜,蜿蜿蜒蜒绕村而去。她失望地回到岸边,踮脚伸臂拉下一根柳枝,折了一截下来,蹲在树下又开始默写“凤在竹林,白驹食场……”
  她写得入了神,擦掉再写,写了再擦,末了又从“天地玄黄”默写到“赖及万方。”不觉间天色已暗,阿萁这才站起身,跺了跺木麻的双脚,听得有船过水,忙扭脸去看,却不是载客的客船,却是一叶小小扁舟。
  舟上一人披蓑衣戴着斗笠腰悬鱼篓,又将鱼网往肩上一挂,跳上踏板,把小舟系在了柳树上。
  那人系好小舟,低头间见泥地上字迹,顿了一顿。
  阿萁慌乱拿脚将字迹飞快地抹去,又一扬头,戒备地盯着来人。
  那人见她做出凶悍的模样,轻笑一声,道:“你是施家的小娘子?天黑了怎还不归家?”却是一把少年清音。
  阿萁大惊,因他身量高大,天暗又戴了斗笠,不曾看清面目,只当是村中哪个青壮,听得对方出声,才知自己差了错,弯腰偏头去看,笑道:“原是江阿伯家的江阿兄。”


第4章 乡野村妪
  住村尾苦楝树下的江家名声不佳,父无赖,子凶悍,家中又养着恶犬、刁鹅,常闻动静齐声出动,村人无不避走。
  “你怎一人在河边?”江大郎出声问道。
  阿萁听他问话,不像有歹意,答道:“我等嬢嬢的船来。”
  江大郎放下肩上的鱼网,道:“我从上河收网,没见有船回。”
  阿萁心里有点焦急,几步跑到踏板上看去,黑水茫茫,果然连个船影都没。天暗得极快,再等个片刻,四周就要黑如浓墨,今时天阴,不见月亮,饶是阿萁胆大,也有点惴惴发慌。
  “年底十家九户都要赶集,沿河各村都要停靠,估摸这才晚了。”江大郎安慰,扫她一眼,皱眉问道,“你家大人怎不来?”
  阿萁站在踏板上回过头,老柳虬伸,黑水汤汤,这人斗笠蓑衣漆黑一身,戳立在那,语气不善,胆小的非要吃他一吓。
  “阿爹打猎,说不得还没回呢。”阿萁蹲下身,拿火折点亮灯笼,看身旁无可挂之处,只得提在手中。转眸见江大郎竟还没走,奇道,“天晚了,江阿兄也不回?”
  江家大郎名唤江石,人如其名,看着很是硬臭,回了一句:“不慌。”
  阿萁疑惑地眨了眨眼,只听得“噗通”一声,江石将鱼篓扔进河中,溅了她好些水。冰凉的河水沾上她的眉眼,冷得她一个激灵,不由恼怒地瞪了江石一眼。
  江石却看都没看她,仍旧披着一身毛刺刺的蓑衣倚着老柳坐下,好似坐那休憩。
  阿萁心里嘀咕:外面透骨冷,这人打鱼回来竟还在外吹冷风,当真是奇怪得紧。她提着灯笼,等船归等得无聊,拿脚踢着泥土疙瘩,时不时瞄眼江石,越看越是好奇,七猜八想,忽得记起自己嬢嬢无意说起过:江石是过继的。亲与不亲,总是隔一层,江阿伯还是村中有名的帮闲无赖,江家伯娘似是外姓人,逃荒路过三家村,不知怎得被江阿伯给拐骗了去,连个酒宴都没办一桌,嫁时身边还带着一个小儿郎呢。
  江石许在家中常受苛待。阿萁心道。她胡思乱想了一通,想着回去后要与阿叶说说江石的事,蓦得惊觉:这岂不是和长舌妇无甚分别?这个念头一生,自己吓自己一个哆嗦,连忙默背起《千字文》来。
  等她背了十来遍书,两脚站得发酸,指尖冻得发麻,河面远远一点渔火在那摇曳。阿萁又惊又喜道:“船回了,船回了。”
  她高兴得跳着脚,雀跃间,似是听到江石轻应了一声,只是气弱声微,她只当自己错听,三步两步跑到踏板上,看着河面的那点光,渐移渐近。
  船过水动轻拍两岸,乌篷小船船头挂着一盏风灯,烛火微明,船公一点船篙将船靠岸。阿萁连忙从踏板上让开。
  “婆子麻利些,天黑水道难走,我这船还要送客去牛轱村呢。”船公将船靠稳,催促道。
  阿萁忙侧耳去听。
  “你这个后生好不晓事,天黑不好走道,倒要赖老身身上,还不是你为多挟船钱多接了人客。我老胳膊老腿,跌进河中,受冻归了西,你出棺材钱不成?”果然是施老娘尖刻的声音。
  船公哭笑不得,无奈道:“我顺口一催,大娘何苦生咒自己。”
  施老娘回道:“老身还没怪问你来,你倒嚼起舌,你等你家客,误了时辰,生生拖得天黑,船钱要退我一个铜子。”
  船公见她难缠,苦着脸告饶:“大娘,实没这个道理,有客坐船我难道拒了他?我这冷天水上撑船,赚得也不过糊口的钱。”
  船中还有他村的客,正愁天黑,偏偏船公跟一个老妪歪缠,一个个都不耐烦起来,一个老叟道:“你这婆子莫再耍横,赶紧下船去,天都漆黑,我们也好早点归家呷饭。”
  另一个女声道:“船公好多的嘴,她一老妇,僵直硬胳膊,如何快得了?你造的口业惹她歪缠,倒带累我们。”
  又有一人道:“船公退一个铜子给大娘,实你说错话。”
  这船公也是个小气吝啬的,船钱进了布兜里,半个子都没有往外掏的理,嚷道:“好长的水路,只这船价,半个铜钿都退不得。再说,今天退一个铜子,明日说不得再退出两个去。我还如何营生?不可不可。”
  施老娘怒道:“你这船家定是我看年老好欺,我哪趟坐船归家是这个时辰的,你瞧瞧这天,伸手都不见五个指头。你自家理亏,还要落你口舌埋怨。”
  船公宁肯弯腰赔罪,也不愿退人银钱,与施老娘道:“大娘饶我这一遭,是我没心肠说错话。”
  施老娘得了理,倚老卖老道:“这才是个模样,来来,搭把手,帮老身把箩筐拎到岸上去。”
  船公也是个欺善怕恶的,往日见客弱,他就恶声恶气,今夜撞着恶客吃了排头,半个屁都不敢放,利落地将施老娘的箩筐提到码头上。
  阿萁听施老娘凶恶,脸上微红,好在天黑旁人也看不分明,高声唤施老娘:“嬢嬢。”
  船公看码头站着个身量不足,提着灯笼的农家小娘子,笑与施老娘道:“这是大娘的孙女?真是个孝顺丫头,大冷黑天等在岸上。”
  施老娘生得精瘦,梳着油光的发髻,勒着黑布抹额,耳朵上坠了副小银圈,一身青布衣裳,扎着裤脚,拦着围裙。她虽年老,身子骨却极是硬朗,挑得担,拢得柴,训得儿孙,打得恶犬,一个大步跨上码头踏板,见着孙女却没好声气:“你这丫头片子等在这,能顶个什么用?”
  船公与船上的人客听到施老娘的话,纷纷摇头,笑道:“好会作怪的婆子。”
  阿萁也不生气,笑道:“再不顶用,也能提个灯亮脚下。”
  施老娘撇嘴:“啊呀,村路走了几十年,我闭着眼都能来回,哪用点灯,白费了蜡。”
  阿萁笑了笑,由着施老娘念叨。施老娘的背筐还放在踏板上,她伸手抓住筐耳把,道:“好赖还能搭把手呢。”
  施老娘笑起来,瘪薄的嘴一咧,道:“浑不用你,你才几两的力气,等我老得不能动弹,你要是不嫌我不中用,再来搭把手。”
  阿萁无法,只得帮施老娘把背筐背到她肩上,这筐装得半满,蒙了一块蓝布,也不知装得什么,压手沉重,施老娘起身没稳住,打了个趔趄,阿萁连忙扶了一把,有嘴无心地问道:“嬢嬢买的什么?这般沉。”
  施老娘道:“真是不当家不知琐碎,油盐酱醋的,少得哪样?”
  阿萁道:“卫四叔家也开杂货铺呢,卖得酱醋,还有茶呢。”
  施老娘骂她:“憨货生得憨丫头,家门口的事物还不赚你个脚程钱?”
  阿萁遇事最爱琢磨,想了想道:“可是嬢嬢坐船来回也要船钱。”
  施老娘大摇其头,又骂:“唉哟,怎生好!小时还机灵,越大越傻,别跟你那大口小肚瓮罐子爹似,进得多,倒出也多,末了肚中没剩个半点米粮。”
  阿萁噗得笑出声,又忙拿手捂住,她爹施进极疼她们姊妹,她半点也不愿耻笑。
  施老娘瞪她:“我说错哪句?你阿爹百样好,就是没个计算,手里捏着半文钱,他能借出个一文去。”
  阿萁辩道:“那是阿爹看人有难处。”
  施老娘咯喽一声怪笑,道:“自己还是个光脚板的,倒想修桥铺路?可有那个斤两?”说得阿萁不吱声,施老娘犹嫌不够,“还有你阿娘,跟你爹倒是锅对了盖……”
  阿萁听得耳朵痒,气咻咻道:“难道阿娘也是瓮罐?”
  施老娘气定神闲道:“你娘不是瓮罐,你娘是泪缸。”
  阿萁一时气也不是,不气也不是,她娘心肠善,见不得人受难,若有乞讨上门,必施粥饭,家中养得鸡兔总不忍杀了吃肉,好在鸡要下蛋,她爹猎的兔大可在外剥皮。
  “先才还说船钱呢,嬢嬢怎拐到阿爹阿娘身上。”阿萁咕哝道。
  施老娘睨她一眼,知她护着爹娘,不教她多说,恶声恶气道:“船钱来去才得多少?家中的野物也要将到镇上集上换钱,一月少不得一趟,哪里亏了船钱?”
  阿萁频频点头,连说好话讨好:“还是嬢嬢算得明白。”一阵冷风吹得她后脖子冰冷,缩了缩头,央道,“嬢嬢,我们早些回吧,阿姊早烧了饭。”
  施老娘斥道:“只惦着吃。”她嘴上挑刺,却不再耽搁,背了背筐,打头就走,“还说要照路呢,坠在后头照哪个去?”
  阿萁呆了呆,慌忙追上,又疑惑自己好似忘了什么,直走了十几步路才想起倚着老柳小憩的江石,提灯回头去看,灯火暖黄乱眼,怎也看不分明,一咬牙,道:“嬢嬢住住脚。”不待施老娘说话,她已快步跑回了码头,谁知老柳下早已没了人影,也不知江石几时走的。
  施老娘站那看她提着灯笼在柳树下乱照,忙问:“可是丢了东西?”
  阿萁道:“没呢,刚才江家阿兄在那,我以为他没走,想喊他一道回。”
  施老娘便问:“哪个江家阿兄?”
  “有平阿伯家的。”阿萁回道。
  施老娘一反常态,竟没说酸刻的话,却叹道:“难啊!”
  阿萁还未尝过百味,只听得夜风呜呜,歪了歪头,不解其中苦意。


第5章 半块饴糖
  施老娘与阿萁趁着昏昏的灯光,深一脚浅一脚往家赶,村人早睡早起,村中十户九黑,鸡归笼,鹅归棚,惟看家犬惊觉,闻得脚步人声,啠'犬吠不止,又引得小儿睡中惊啼,惹来声声抱怨。
  施家一家都还不曾用饭,施进也只比施老娘早了一步,拎一只血糊刺啦的山鸡到家,血腥味冲鼻堵喉,他怕陈氏受不得气味,就将死鸡挂在屋外檐下,黄毛狗寻着味,蹲那两眼不错地盯着死鸡吐舌头。
  阿叶左等右等,天浓黑都不见施老娘与阿萁回来,寻出油灯摆在灶头上,她体贴娘亲有孕,便劝陈氏先用晚饭。
  陈氏鼠兔的胆,哪敢越过婆母先行用饭,宁肯陪着干等,又担心这般晚都不到家,是不是撞着事,愁得双眉不展。
  阿豆小儿禁不得饿,偏阿叶不许她偷食,委屈得两眼泪汪汪,自告奋勇要去村口码头看个究竟。
  阿叶哪肯,道:“回头丢了你可如何是好?”
  阿豆不服道:“我熟路呢,又认得家门,怎会丢?”
  陈氏坐在灶前借着灶中还有的一点余火暖身,急道:“豆娘听话,年底好些拐子掳人。”
  阿叶愈加坐立难安,小妹小,二妹也不见多大,撞着拐子怕也逃脱不得,道:“阿娘与小妹在家,我去村口看看。”
  恰好施进回来,全家寻着了主心骨,齐齐松口气。施进也不顾身上脏污,转身就要去码头接老娘女儿,还没跨出门,就听得院门口响动,家中的狗认主,早呼哧着迎了上去。
  阿萁提着灯笼走在前头,一个不妨被门口的野鸡唬了一跳,好悬没叫出声来。施老娘见后则骂道:“你阿爹这粗手大脚的,将鸡挂在这,也不怕被贼猫叼了去。”
  施进忙大步出来,忙将野鸡取下,小声道:“阿娘,娘子闻不得血味,我随手就挂在屋下。”
  施老娘动了动嘴皮,咽下不满的话,复又喜道:“怀得男胎才闻不得腥味,再没不准的。”
  阿萁本欲反驳,她记性极佳,她娘亲怀阿豆时正值秋凉,满院晾着鱼鲞,腥味漫天,陈氏差点没把胆汁吐出来。施老娘不知是年老忘却了,还是盼孙心切愣忘了这茬。
  看施老娘提到将来的孙儿,真是眉眼含笑,真心高兴,阿萁不由吞下扫兴的话。
  施老娘一高兴,将背筐放回自己屋中后,来灶间用饭时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小的箬叶包,小心解开,里面是几块碎的饴糖块,拈了一块拇指头大的放到阿萁的手心,夸道:“萁娘今日懂事,嬢嬢疼爱,给块饴含着甜甜嘴。”又拈一块略小些的给阿叶,“叶娘是阿姊,让些妹妹,得块小些的。”至于阿豆……是没有的,施老娘记挂她待未出世的小孙孙有怨言,小白眼狼一只,待她再好也是白给。
  阿豆坐在桌边,扁着嘴,抽着鼻,边叭叭掉着眼泪边扒着饭。
  施进心疼,看自己老娘虎着脸,不敢哄逗,堆着憨笑道:“阿娘,萁娘和叶娘都有,只阿豆没……”
  施老娘端着碗,用鼻子哼着气,翻着尖利的眼,道:“怎的?我还要看她这个丫头片子的脸色?我买的饴,爱给哪个孙女就给哪个孙女。她莫不是霸王投胎的,还要奉承讨好?”
  阿豆更伤心了,和泪咽饭。
  陈氏看女儿哭成这样,很是心疼,悄悄挟几筷菜蔬给她,自己吃得也不是个滋味。施老娘看她这模样,也挂下脸:“好生吃饭,莫饿着我孙儿。”
  陈氏一惊,嗫呶求道:“阿娘,阿豆她……”
  “没有。”施老娘一把拦住她的话头,还道,“我买的饴都是有份数的。”
  阿萁和阿叶姊妹在心中各叹一口气,手里的饴糖似是粘手。阿萁偷偷在桌子底下拉拉阿豆的衣角,阿豆一味难过,没回过味来,哽咽着转过头看着她。
  阿萁无奈,再不好偷偷摸摸,当着施老娘的面,将自己的那块饴糖塞进了阿豆手里,又道:“再不哭鼻子,好生吃饭。”
  施老娘斜眼,怪腔怪调道:“你倒是个大方的。”
  “嬢嬢也快吃饭,都好晚了些。”阿萁讨好一笑,挟了一筷蒸干菜给施老娘。“晚间我和嬢嬢睡,我给嬢嬢捏捏肩。”
  施老娘气她:“你自睡你的。”过后又道,“人老觉轻,一把骨头禁不得你折腾。”
  阿豆得了阿萁的饴糖,仍是伤心不已,只这一小块糖,给了自己,阿姊就没了,要待还给阿姊,心中又实在不舍。
  她抽抽噎噎,咽声不歇,施老娘还要说她:“馋嘴丫头,贪你阿姊的饴。”
  “嬢嬢!”阿萁不依喊了声。
  施老娘道:“喊我也没用,我是再不给你饴的。”又瞪阿豆,“再哭,将虎姑婆拖了你去。”
  阿豆一吓,嘴里包着一口饭呆愣在那,用袖子擦擦泪,去看施进和陈氏,施进忙摇头,安慰道:“豆娘不怕,阿爹不叫送。”
  阿豆水溚溚的眼,湿漉漉的睫,更加害怕伤心:阿爹又拦不住嬢嬢,她定要被送与虎姑婆填肚子。小心翼翼嚼着嘴里的饭,倒再不敢抽泣了。
  施老娘得意,与众人道:“只你们惯的,打吓才有用。”
  施进等不敢相驳,喏喏称是。
  用毕饭,施老娘在集市一天,也累得慌,她是讲究人,喜洁净爱收拾,晚间必要洗净脸面手脚,顺嘴还要嘲弄村中懒妇邋遢,道:只比圈里的猪好些,一身馊味好似隔了十日的汤羹。
  土灶中间开了小眼,埋着圆肚陶罐,烧火时盛满水,饭好,水也烧得滚开,只是烟熏火缭,油腥烟腻,吃不得,大都用来洗涮。
  阿叶端来木盆舀了勺水,还腾腾冒着热气,兑好凉水,施老娘洗好脸,自去屋中睡下。
  陈氏等施老娘走后,松了一口气,施进也缓过劲,哄阿豆道:“阿爹猎的野鸡,生得好看的尾巴毛,明日与你们姊妹做毽子戏耍。”
  阿豆仍是蔫蔫垂着头,手心里的那块饴糖被她握得粘化,散发出丝丝甜香。
  阿萁边帮着阿叶一块涮锅洗碗,边道:“阿爹阿娘也早些歇下,阿豆这有我和阿姊呢。”
  施进见她们姊妹相亲,扶着陈氏大为高兴,道:“不慌忙,缸中可还有水?阿爹大把力气,去挑些来?。”
  阿叶掀了缸盖,见还有大半缸的水,便道:“还有好些水呢。”想想又道,“阿爹明日得空,接接桌脚,跛了好些天,都是拿干草垫的。”她边说边蹲下身拿掉垫在桌子底下的草团,晃了晃桌,果然摇摇晃晃不大牢靠。
  阿萁逗趣道:“阿姊,别是地不平。”
  阿叶笑道:“哪来得这些俏皮话。”
  陈氏也抿唇轻笑,柔声道:“还是阿叶细心,我竟不知桌脚短了一截。”
  削块木头接接桌脚不过零碎活计,施进自不在话下,点头应下,与陈氏道:“娘子早些睡,我将野鸡褪毛剖肚再回屋。”
  陈氏道:“油灯豆点大,看不大清,细毛不好去尽,不如明日早些?”
  施进笑道:“娘子说得有理,明日早起烧水杀鸡。”换来陈氏轻飘飘、情绵绵的一瞥,又见阿叶和阿萁姊妹收拾得妥当,拍拍阿豆的脑袋道,“阿豆明日起早来挑拣尾巴毛。”
  阿豆闷声道:“嬢嬢要留着鸡毛与货郎换头绳的。”
  施进摸着后脖颈,有些心虚,道:“你嬢嬢不是这般小气的,做毽子费不了多少鸡毛。”
  陈氏在旁也不敢接声。
  阿豆幽幽地看了自己的爹娘一眼,捏着糖摸黑回屋去了。
  阿萁将木盆水瓢一一收好,又催:“阿爹阿娘快去歇下,阿豆明日就睡忘了,照旧疯野。”
  施进与陈氏这才双双回房去睡。
  阿叶等爹娘走后,喂了狗,回到灶房拉拉阿萁的手,取了菜刀,移近油灯,将自己那块收在空碗里的饴糖拿出来,小心地切成两半,见阿萁张嘴要说话,捏起小小一块,塞进她嘴里。
  阿萁不妨吃了,嚼了嚼,饴糖化后软粘,黏着牙,满嘴缠缠绕绕的香甜,她弯笑着两眼一头扎进阿叶怀里,道:“阿姊待我真好。”
  阿叶吃着剩下的一小点饴糖,摸摸阿萁的头发,顺手解开她的两个小发揪,笑道:“好在天冷,饴糖冻得结实,切得开。若是暖天,黏刀粘板的,只能化两碗糖水分吃。”
  阿萁满足道:“糖水也清甜。”忽想起自己怀里还揣了一只桔子,她原本想藏着给卫老秀才,好哄他教字,“去喊阿娘归家时,里正伯娘给了个桔子,阿姊,我们分了吃。”她说罢,破开桔子分成三瓣,拉着阿叶一道回屋。
  她们姊妹三人共睡一屋,阿叶与阿豆一张床,阿萁独占着一张小床,
  阿豆闷坐在阿萁的床前,见阿叶和阿萁回来,擦擦泪,期期艾艾地伸出黏腻的手,道:“姊……姊……我们一……道吃。”
  阿叶拿着灯盏,凑近看妹妹糖稀粘连的手,脸都变了色:“下午还是泥猴,晚间倒成糖猴了。”
  阿萁哄她,道:“小妹吃,嬢嬢又给了一块呢,我都偷着吃进肚里了,你闻。”她朝阿豆轻哈一口气,让她闻自己嘴里的甜味。
  阿豆抽抽鼻,果有甜味,眨了眨眼:“可真?”
  阿萁点头:“再不骗你的。”
  阿豆信以为真,破涕为笑,将化了的饴糖一股脑塞进嘴里,直吃得两腮鼓鼓,嘴角淌涎。阿叶等她吃好,打水帮她擦净手,阿萁又将桔瓣分了,阿豆顿忘了晚间的委屈,一边嚷着酸一边咽着口水,等入睡后唇边都还带着笑。
  阿萁睡前有片刻的烦恼,下次见了卫老秀才,拿什么讨好他教字?


第6章 年关难过(一)
  东方微白,寒雾还未散尽,村中已是鸡啼一声接连一声,这些红冠彩羽的报晓鸡得意非凡,立在墙头树梢,昂首引颈长声鸣啼。
  鸡叫不过片刻,人声顿起纷嘈,开门倒水、咳嗽叫骂、赶鸡放鹅交迭一片。阿萁眷恋被中温暖,睁着眼翻了个身,磨蹭着不愿起来。耳听灶间响动,应是施老娘岁老觉少,早早起来烧汤水煮稠粥。
  院中黄狗扒门,爪子刺拉刺拉挠着门板,施老娘一声怒喝:“白嘴贪儿狗,成日坏家什,一大早就欠打。”
  黄毛狗嗷呜一声没了动静,不知夹着尾巴躲哪个角落去了。
  阿萁躲被中听得仔细,又翻一个身,见阿叶醒来借着天光穿衣,床里侧阿豆憨睡有如猪崽,张臂摊腿雷打不醒。
  阿叶冲阿萁一笑,轻手轻脚穿好衣裳。她与阿豆睡的床尾放着一个箱笼,这还是陈氏的陪嫁,箱上放着针线笸箩与一面积年的圆镜,却是施老娘的旧物,镜背纹饰磨得平光,难窥过往风貌。阿叶跪坐床尾,从笸箩底翻出一把小木梳,将镜子往后推了推,分出两股发,随意挽就双髻,小声道:“二妹再睡,我去帮嬢嬢烧火。”
  阿萁默念了一遍《千字文》,心中欢喜,隔了一天,半字没忘,兴兴头头翻身坐起,穿衣起床后先去开了堂屋屋门,黄毛狗见她,一溜烟从鸡笼边跑过来,扭身摇尾好不欢快。阿萁逗了逗狗,再将鸡笼打开,由着它们一窝蜂去院中扒土寻虫吃,自己掀开鸡笼笼盖,从里面掏出三枚鸡子。
  施老娘在灶前看她揣着三枚鸡子进来,皱着光秃秃的眉,道:“又只得三枚?也不知哪只懒鸡婆要抱窝不下蛋。”
  阿萁将鸡子放进米缸边的篮子里,原先的鸡子都让施老娘拿去集市卖掉,篮子空空如也,道问:“嬢嬢要孵些鸡崽?”
  施老娘便道:“大冷天,孵了鸡崽也要冻死,等天暖些。”吩咐道,“洗只鸡子蒸了给你阿弟吃。”
  阿萁心道:这还在肚中,如何吃鸡子?左右得好处的是陈氏,拿了一枚洗掉脏污递给施老娘。
  施老娘支使:“叫你阿爹起来褪鸡毛,热汤都给烧好了。”转头看窗外金光大盛,难得好晴天,遂又道,“也叫你阿娘和那懒丫头起来,家中的被褥尽拆了,将到河边洗洗,快过年呢,懒户才睡脏被头。”
  阿萁一一应下,先去敲了爹娘的屋门,叫了施进起身,自己回屋将阿豆摇起来,嫌她手短脚笨,帮着穿好衣裤,牵了她手去梳头洗脸。
  施进只一身短褐,伸着懒腰,过来灶间舀一勺冷水醒了醒神,道:“阿娘做好稠粥,贴些饼,我带进山中充饥。”
  施老娘的手一顿:“怎又进山?一冬也没几日着家的,去月有摊户役,脱不得,小一月都在外通沟渠挖河泥,脚不到家的。今月又在山里来去,家中屋顶要補,院门要修,好些事等你腾手。”
  施进舀一桶滚烫的热汤水,将死野鸡从房梁上解下浸入桶中,道:“昨日在山中野林附近见着猪蹄印,今日我再去寻摸寻摸,说不得能过一个肥年。”
  施老娘替施进开了后门,给他一把竹洗,叮嘱道:“大节年近,可要当心些。”
  “阿娘放心,你儿力壮擒得了猪。”施进拍拍胸口大声道。
  施老娘气得连拍施大好几下:“你这个震天响的嗓门,关门才吃得肉。我怎生你这个烧火棍,一通到底没个弯的。你怎不去村中嚷嚷?”
  施进皮糙肉厚,被打也是不痛不痒,闷头褪着野鸡鸡毛,心中却大是不服,村中猎手没一个有他的身手,论打猎,他横竖不会输的。
  阿萁牵着阿豆,给施大打下手,舀水、拿簸箕、取木盆。阿豆拣了几根好看的鸡尾巴毛,偷眼看施老娘,见她似没看见,便对着施进挤眉弄眼偷笑。
  施进将褪下的鸡毛一并掼到簸箕里,剖开肚子取出一碗内脏,黄毛狗凑过来硬是挤进两姊妹中间趴着。
  循着腥味过来的不止狗,还有人。施大家小的几个孙儿,大都在六、七左右稚龄,正是淘气贪嘴、狗嫌人厌之时,一大早牵羊赶鸭似得嬉闹着挤出门。打头的施小五,一眼看见阿萁一家蹲在后院门口杀鸡,立马领着三个堂弟过来围在了施进的左右。
  大的咽着口水,讨好问:“进堂叔,你家怎杀了鸡?不用它打鸣?”
  小些的含着指头,眼珠子落鸡身上,问道:“进堂伯,你家几时炖鸡?”
  最小的施小八细细瘦瘦的胳膊腿,他倒机灵,也不知跟哪个杀千刀的闲汉无赖学来的话,摸了一文钱出来,道:“进堂叔,你家的鸡搏卖吗?”
  施进大吃一惊,反问:“你要如何搏?”
  施小八一本正经道:“我与阿叔说定,我连扔三个叉,进堂叔就将鸡给我,我错扔一个快,就将这一文白给阿叔。”
  阿萁惊得微张着嘴,阿豆未听懂,噘嘴怒道:“你要拿一文钱换我家的鸡?你怎不白混了去?”
  施小八一抬尖下巴,微眯着眼:“混说,几时说要拿一文钱白混你家的鸡,这是搏。我连扔三个叉才能得你家的鸡,扔了一个快,你家就白得我一文钱。”他冲着阿豆,指着铜钱两面,理粗声也壮,“你看,有字的是叉,没字的是快,不信你连掷三个叉试试?”
  阿豆好奇,接过钱正待扔,施老娘在里听得分明,快步出来辟手夺了那枚铜钱,喝骂:“与哪个混赖学得歪门心思?丁丁点大,倒说得赌棍行话。”又骂阿豆,“哪个教你胡乱伸手?  定拿量衣尺打肿你手心。”
  施老娘素有凶名,施大家的几个小孙儿都怕她,施小五哄叫一声,领着堂弟就要溜,偏施小八的那枚铜钱还在施老娘手里,他又怕又舍不得钱,干脆一屁股往地上一坐,蹬着两条腿嚎哭出声,一声一声的,一声哭施老娘贪他钱,一声哭嚷着要鸡肉吃。
  施进一向孝顺,哪容人诋毁自己的老娘,又看施小八两脚乱蹬,愣将地刨出两浅坑来,黑着脸单手提着他后衣颈,将他拎了起来,粗声道:“哪个贪你钱?”
  施进横眉直目,又生得粗壮,黑着脸时颇为吓人,施小八吓得一个倒仰,更是哭得连声震天。
  阿豆受到惊吓,躲在阿萁背后牢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