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逼上梁山-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威胁一番。他们夫妻二人,再无退路,容不得他们不跟着咱们走。”

李民顿时无语。他娘的!这主意真够损的。不愧是干山贼的出身,主意就是绝户。

李民干咳了一声,不满的说道:“不可。而今我等都是何等身份,使这种伎俩,没得让人耻笑。何况,我图他们的,不过也就是他们的酿酒伎俩。当今会酿酒的人,想来不少,却也用不到如此。你只需暗中向他示意。他应了,也就应了。不应,也就算了。以我的身份,等到了二龙山,一纸书信,就是从官家的酒坊弄出几个酿酒的匠人来,那也是轻而易举。何必如此多事,没得坏了名头。”

郑鹏当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何在。毕竟他现在已经不再是山贼的狗头军师了。这江湖黑手这一套,却是不好随便用的。郑鹏当即李民告罪。表示明白。

随即,李民和郑鹏又回转了酒店继续与众人欢饮。那郑鹏找了一个机会,借着大伙的酒兴,大声地跟张青和孙二娘俩人说道:“你夫妻俩,也非等闲人。整日窝在了这里,有何造化?就像那黑熊岭的歹人,就算明日我们帮你们灭了他,也难保日后不会再聚集一帮。你夫妻二人,还终日受着闲气不成?依我看,你二人不如投靠我家国师。跟我们走算了。只要你二人卖力,我家国师却是有功必赏的人,大小也能弄个官做,日后光宗耀祖,岂不比这开什么野店强的多。”

郑鹏把话挑了一个头,那武松却也觉得张青夫妻俩,是个义气的人,也帮衬道:“郑哥哥说的有理,你夫妻二人,却也对了我们脾气,不如跟我们走。大家一起喝酒吃肉,却也快活。”

那张青当即动心了,开这店,不过就是为了生活,可如今这名声被黑熊岭的人败坏了,商旅都开始绕行了。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而且还要养这么多人。若能有机会跟李民,不仅麻烦都没了,而且日后立了功,保不准还能混个官,却是难得的好事。

只是,这个店,毕竟不是张青的。而且,张青也习惯了孙二娘的领导,张青当即把眼光看向了孙二娘。

孙二娘虽然脾气爆,可对张青却也不错。尤其是一家老店,跟张青日后能当官的前程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什么。当下点了点头。

张青随即欣喜地抢步跪在李民面前说道:“小人久仰国师威名。早有心投效,只是没有门路,今日得见国师,果然人中龙凤,小人愿附尾翼,还望国师垂怜收用!”

李民很诧异。没想到一个梁山上在榜的好汉,就这么轻易的投效了。而且还是主动地,低姿态的投效。远比他当初设计鲁智深和武松简单的多。

不过,事情也就是这么简单,能当官,谁乐意当贼啊?只是以前没人给过张青他们机会罢了。而现如今,李民能给他们机会不说,李民如今忽悠出来那张虎皮,也实在是太大了。当朝国师啊!有这张虎皮在,在如今官本位的封建时代的大宋朝,等闲社会闲散人员,那绝对是仰慕。尤其是张青这种只是开小野店,本身功夫又不是很独到的。那就更是如此了。

李民当即笑眯眯的把张青和孙二娘收了。只是张青作着当官的梦,却不知道李民看中他的,只是他们酿酒的手艺,准备让他们当一个酿酒厂的厂长。

当然,官职还是可以给一个的,清福宫贡酒督造,那还不是随李民的心意乱给。

这一下,都成了自己人,众人更是喝的高兴。

次日,李民叫鲁智深和武松,领了五十官兵,换了衣服,冒充黑熊岭的人,由周军以及黑熊岭的二当家万安领着,佯作押解张青、孙二娘等人回山,前去骗开黑熊岭,灭了那伙贼人。

别说,李民的计划虽然很简单。可对于那些黑熊岭的强人,却是够用了。这些强人,不过是练过几天武,过不下去了,又好吃懒做,这才聚集在一起,做了山贼,哪有什么军事素养。见到二当家的回来了,也就把寨门开开了。

而等鲁智深和武松进了寨门。以鲁智深和武松的本领,虽然不能对付那种千军万马的正规军,可对付这种百十人的小规模械斗,那却是手拿把攥。何况还有五十个官兵。

黑熊岭全山上下,却是一个也没跑了。大头领独角鬼李旺,更是被张青检了便宜,趁他被鲁智深一禅杖击飞倒地起不来的光景,一刀把他的人头砍下。

而等战斗结束,清理这个山寨时,那就更不得了了。小小的一个黑熊岭,竟然屯聚了千余贯的铜钱。千余石的粮食不说。竟然还有两车的绸缎,三车的食盐,其余抢来的货物,也是不少。却是很肥。

李民看着这份清单,很是意动,若是今后的营生不好,没事来扫荡几回山贼,却也是一种计划外的收入。

不过,李民为了给以后立规矩。却是让郑鹏把这笔灰色收入,全都登记在册。随后把这笔收入的三分之一,收作清福宫的小金库基金,剩余的部分,一半分赏给出力的官兵,另一半由武松这几个出行的将领分了。更把这事当作一次军功,记在了军功册上。

这一下,那些出趟差的官兵,每个都有小十惯的收入,却是让那些没得机会的官兵,各个羡慕的不得了。而那些受赏的官兵,却也是越发觉得跟着李民有好处了。

而至于分给武松、鲁智深等人的,武松和鲁智深虽然不太在乎这些钱财身外物,可这赏赐,除了是物质的奖励,更是一种荣誉,却也让武松和鲁智深很开心。这可是李民立的军功册上的首功啊。

而至于张青夫妻俩,刚跟了李民,不仅报了大仇不说,还弄了一笔封赏,自然就更没话说了。

李民的小团队,不自觉地以李民为中心,又是紧密地团结了一把。

第三卷 第十三回 还有真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这座新诞生的二龙山,虽然没有仙。此时也没有名。不过,它很快就会有名的。李民对此很自信!

因为这二龙山有他李民,有他李民即将建成的清福宫,有他清福宫建成后,将要培养的万名神霄法师。他这二龙山,就注定会名扬天下!

李民对此很自信!

尤其是这二龙山,山势虽然不高,更算不上险峻,可山脉却是不小,方圆五百余里,山林更是茂密。山间还有山谷,清泉,却也是一个安身的好地方。若是再加上周围划给李民得封邑。只要李民有钱有粮,养活几万人,却也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这座二龙山,离着青州城也不远,南山口到青州城,也只有五十余里。采买个东西,或者来个招商什么的,应该也算是便利。

故此,李民也很满意。

李民即使再自信。再满意。李民再领着一群人游览完了这座新改名的二龙山,也只能怀着憧憬,转身下山,前往青州。'网罗电子书:。WRbook。'

没办法,此时的二龙山,却根本是荒山一座。既无片瓦,也无人烟。根本住不得人。

不!也不能说是住不得人。若是像武松这样的高手,随便找一个山洞窝着,平常打些野味充饥,却也能过着如野人一般的生活。就合着活下去。

可李民什么人?哪能受这个苦!何况李民现如今拖家带口的。就是李民受的,李民也不忍心让他的女人们受这个苦啊。

好在,这座山,并不是多么的巍峨,也不是多么的险峻。修建宫殿的话,应该还是很容易的。最少应该比在华山修建宫殿,要容易的多。否则,李民也不用设想培养什么神霄法师了,光是盖一座清福宫,就足够等到金兵南下了。

故此,李民还不算失望。

而且,修建清福宫的钱,赵佶已经痛快地支付完了。修建清福宫的御令,也在李民地手里,只要找到青州知府,自有青州知府领这个皇差,督办这件事。他李民只要先找一个落脚的地方等着,也就是了。

何况,户部为了封李民的口,更是以李民受奉的二龙山为根基,把周围几个村落都划归为了李民的封邑。按图标上,足足有四千多户,分散在几个县中。李民却也需要到青州府办理交接手续。

青州知府。复姓慕容,名彦达。却是朝中有人得主。他妹妹,就是赵佶的老婆之一。绝对属于裙带关系的实力派。他早在李民来到之前,就已经得到了朝中的消息。知道李民这个国师,那可不是贬出来的,而是不愿爱名利的世外高人,深的赵佶信任。而且,李民的那两个徒弟,如今可还在皇上身边呆着,正是受宠的很。

故此,慕容彦达不敢怠慢,早早的就派出人在城门守候。毕竟,这个国师虽然在外面,可却也在朝里有人,他慕容彦达,光是靠他妹妹,却是不长久的。毕竟他妹妹的姿色,也有衰落的一天,若是等到君恩不再。再谋打算,那却是晚八村了。能多结交一条路,也总是好的。

何况,据说李民这个国师,还是实打实有些本领的。就算不图他李民的朝中权势,结交这么一个高人,也总是好的。

再说了,李民封邑三千户。那在它青州地界,最少也是七八个大村落了。绝对是一方豪强了。他这知府虽总管青州一府,可对这种地方豪强,却也是奈何不得的。

故此,慕容彦达知道李民早晚也得上他这来交接户籍手续。特意派人等着,好到时候好好的巴吉巴吉李民。

却别说,李民还真就让他手下的人给等到了。毕竟李民这群人的动静,实在不小。但凡留意,想疏忽了也难。

慕容知府,当即迎出城外相接。

李民稍觉意外,又觉情理之中,不过,那慕容知府的介绍的随行人员当中,那兵马督监,却是让李民意外不小。

却是为何?

敢情这个兵马督监,却正是镇三山黄信,也是水浒中的一条好汉,李民这些日子,刚对施老先生的水浒,采取观望态度,却又有一处让施老先生写实了。这震三山黄信,却还真的在这个慕容知府的手下,而这个慕容知府,还真有一个妹妹是赵佶得贵妃。

李民有些疑惑,若是这个时候,就把黄信拿了,是不是施老先生的水浒路线就断了。

不过,此时黄信什么罪过也没犯,李民也不是什么正管,现管之类的行政人员,虽然身份显赫,可凭白的抓拿一个兵马督监,却也是不象话。也更不可能。

何况,若是想阻止水浒事件发生,那也应该别让晁盖他们把梁中书得生辰纲截了。毕竟,没有了晁盖截生辰纲,自然也就没有宋江通风报信一说,后手的一系列梁山好汉,也就都不用受宋江牵连,被逼上梁山了。

只是,李民如今受封二龙山,根本没理由绕路去护卫蔡京地一份寿礼。而且,梁山好汉们,相对他李民的神霄法师计划,也显得微不足道。再加上李民对蔡京地不满,更不愿为蔡京出力。李民自然也就没管梁中书生辰纲的事,李民没有那周军的荐言,派人去抢那生辰纲,除了李民瞧不上那点小钱外,也是李民给梁中书一些面子了。

故此,李民先前没有对梁中书生辰纲可能失窃的事件采取措施,避免梁山举义的发生,此时自然更不会对黄信有什么小动作了。

只是,李民却禁不住问道:“慕容知府,贵府可有一个清风寨?”

慕容知府笑道:“国师果然博闻。连我这青州道小小的清风寨,都能知晓。果然神通。我这青州道,却有一个清风寨。”

“那清风寨可是何人镇守?”李民继续求证道。

“正知寨刘高,副知寨花容。”

李民暗中点头:却又对了。看来这些好汉的关节处,却是不假,只是许多传闻错了。却又可做参考之用。

而那慕容知府,闻听李民问这些。却以为李民关心当地治安。这慕容知府,虽然是依靠妹妹的势力起来的,平日里也是欺压百姓,想法捞钱。可官面上的一些文章,还是会做的。更怕李民觉得这里治安不好。传了出去,上达天听,坏了他慕容彦达的政绩。

故此,慕容彦达连忙向李民试探道:“国师何以打听着清风寨?”

李民无所谓的说道:“我久闻这青州地界不太平,山匪众多。故随口问问。”

慕容彦达闻言,却更是心惊。连忙培笑道:“国师听差了。我这青州道,向来太平,那来的许多山匪。不过,我这青州道,恶山众多,藏匿个把山匪,却也难免。我青州兵力有限。守土有责。却也难以逐山扫灭。不过,您但请放心。我已命了黄督监,日夜操练兵马,只待兵马娴熟了。不日即将荡平贼寇。肃清我青州全境!”

李民微微一笑。暗自盘算:我盖我的清福宫,这青州的盗匪,却是与我何干?

不过,李民这话,自是不会和慕容彦达说的。而慕容彦达随后责令黄信剿灭山贼,那却是后话了。

而稍后,慕容彦达给李民办理手续时,看到原本的清泉岭,竟然成了二龙山,而且还把周围的荒地,以及周围七个大村落都划归了李民。

慕容彦达却也不由得羡慕。要知道,他慕容彦达,身为青州知府,那几乎就是青州的土皇上了。可就这样,他私自扩充的养职田,也不过才一百多顷的地。而且还没成一片。可如今人家李民,那可是整整齐齐的一座山,再加上周围的荒地。那得是多大的地方啊。这可开出多少好田啊。

慕容彦达很羡慕。这让李民的虚荣心,越发的小小的满足了一把。

不过,慕容彦达随即给李民交的底。却让李民有小小的不满。

却原来,那清泉岭,也就是现在的二龙山,原本山脚下,却还有着二个村落。只是几年前,扩田所闹得,有许多的歹人,进了山,当了强盗。这帮人,不适生产,过着有今没明的生活,每日里只求醉生梦死,日日向山下村落勒索。索求无度。那些村落应付了皇差,再应付他们,实在过不下去了,却也都跑了。光剩下些老人,却也被那些山贼祸害死了。几个村落都荒了。而那几个村落荒了之后,那些山贼没有了吃贡,这才又都跑别的地方去了。

要不然,李民如今封邑里的村落还多。慕容彦达虽然说的隐讳,可却还是让李民听明白了,李民自然有些不满。

只是,再不满,那也已经成了既成的事实。不满也没用。而李民办完了手续。却是还要到那几个封邑的村落看看。毕竟那今后就是他李民的村落了。那些庄头,里正换不换,都是要巡视过问一遍的。最少,也要让他们知道今后他们的税钱要交给谁!

第三卷 第十四回 小聚民心

“咣——咣——咣!”

阵阵铜锣山响。张家村的村民们,各自从屋里,树下等休闲的地方,各自不安的聚拢到村口的老槐树下。不知道这又是加租了,还是加税了。

只看那县里常来催税的差役,站在中央,大声喊道:“各位乡亲,都到齐了没有,没到的说个话,听漏了犯了事,那可不管我的差啊!”

众人没心听他胡咧咧。有相熟的在树下嚷道:“麻三!你小子有屁快放。都是乡里乡亲。听漏也有人给他带话!”

麻三嘻笑道:“二爷。您别急,我这不是当差的场面话,都得交待一下么。”随后,麻三正容大声喊道:“各位乡亲。恭喜大家了。县里面接到公文,以后你们这张家村的税款,县里面就不收了。”

麻三此话一说。这些张家村的百姓,当时全都懵了。县里不收税了?这种好事可能么?

顿时,众人议论纷纷,有与麻三相熟的,当即就向麻三问道:“你这话可真?都是乡亲,你且莫胡说!”

麻三赔笑道:“三叔。这话哪有假的。我若乱说,我爹也饶不了我不是。”

众人顿时喜庆。

有人当即笑问:“可是官家又生了皇子?免了天下的税不成?却不知这回免了几年?”

旁边有一人,自体麻三回道:“不管免了几年,都是朝廷的恩典,官家的赏赐。谢天谢地。”

而这时,麻三却又说道:“各位乡亲,天地就不用谢了。官家也没生什么皇子,更没有什么天下税免。咱们县,也就是咱们村不用向县里缴税了。”

众人顿时全都奇了怪了。各自议论,咱们这村怎么有这般造化?难道咱们村的风水好?祖宗显灵?

而那个麻三在众人议论中却又说道:“各位静一静。听我把话说完。咱们张家村不用向县里缴税了。那是因为当今的官家,把咱们村,赏赐给国师李民,作为他老人家的封邑了!”

众人闻听,当即更乱了。很多人不明白这封邑是怎么回事?半明白的,却不知道这张家村成为封邑后,会有什么变故,各自议论纷纷,却也没人再听麻三讲什么了。

最终,众人琢磨不出一个头脑。全都看向了一人。

此人三十多岁,一身青布长衫。很是干净整齐。众乡人全都看着此人说道:“先生。您给说说这事。”

此人微微皱眉,示意众人不要争嘈。径直向麻三问道:“三哥,你这差办得可不地道。先说没税,后说做了别人的封邑?可是那众乡亲取笑不成?”

麻三头上当即汉就出来。媚笑的躬身说道:“先生。这可不敢说的。若让我爹听到。岂不要打断我的腿。。。。。。”

不等麻三说完,一个老汉就蹦了出来骂道:“你这个畜牲!当了个小差。竟然拿乡亲取笑。我打断你的腿!”说着,一胡拐,已经打了下去。

麻三利索的躲在了那个先生身后喊道:“爹!您怎么也来了。我不是说了么,有什么事,我回家跟您说么。”

“我不来。能知道你小子出息了。竟然敢拿乡亲取笑。你出来!让老子打了解气!”

麻三顿是拉住先生后衫哀求道:“先生救命。帮着给说和下。”

那先生知道轻重,当即对那老汉说道:“三叔。莫要打了。且让我问三哥几句话。”

这先生是村里六代,唯一出来的秀才。明事理,在村里教书,除了收些乡亲给的米面蔬菜,却也从来不收乡亲的钱。颇受大家的尊敬,不论辈分,皆称他先生,而不呼其名。他的一句话,远比村里的里正还好使。

此时,他说完,那麻三他爹,当即不再咋呼了。只是恶狠狠的对麻三说道:“好好回先生的话。再要胡说,我就真的打断你的腿!”

麻三当即擦汗的道:“不敢。不敢。”

先生一笑,也不多言,径直向麻三问道:“我朝公爵封邑,皆是虚封,需得实封,方有俸禄补贴。那也不过每户二十文,随俸禄发放补贴。却也是与地方无关的。地方赋税,依然是交纳朝廷。这国师李民,何许人也?何以特里,却将村庄税赋,交与他用?”

麻三却也不是太清楚。只安知道的,老实说道:“这位国师的来历,我却也是不太清楚。只听人言,这位国师,乃是有大法力的。曾见过官家,威震京师。可操雷电,可降天罚。驱神御鬼,无所不能。而我们这张家村,却也不是什么公爵的恩赏封邑。而是如皇庄,道产,寺田一般的,划归成了国师清福宫的供奉村落。而且,据说不止咱们一个村,这清泉岭方圆五百里的地方,今后都属于了清福宫的道产。而咱们张家村的八百户,以及临县老槐村,靠山村等,共七个村落,也全都成了清福宫的封邑,今后清福宫的米粮供奉,就落在了咱们七个村的身上。赋税田税,也由他们做主!”

那先生一听,当即皱了眉头。而其他村民,却也全都不干了。好好传了几辈的田地,就此与了他人。算作什么清福宫的道产。却又那个甘心?

只是,不甘心又如何?那是朝廷的旨意,他们这些小民小户,却又如何抗衡!

当即,各人都把目光看向了那位先生。

那先生皱眉道:“各位也无需多虑。我村虽然成了封邑。可也未必是坏处。各人的田地,依然是个人,那些道爷,也不过那些田税罢了。与原先咱们缴与官家的,却也没什么分别。只是今后三哥收的税,不再缴到县里,而是交到清福宫罢了。而且,咱们这成了道产,官家的徭役,却也找不到咱们。横滩的赋税,也没有了。却也有可能是一件好事。”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全都舒心了不少。不过,有人却担心的说道:“先生。话是这么说。可我们村成了道产,今后却也由不得自己,我曾听人言,有些成为道产寺田的村落,一年的辛苦,七成要交给观里寺里。虽不交国赋,却也难活。而且,有些和尚道士,不修道德,还祸害村里的女人。那些村落,依附寺观,却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若今后,咱们遇到那位国师,哪怕他老人家是真有道德的高人,可若他的门人随从,不咋地。胡乱加赋,或是祸害咱们村里的姑娘,那可怎么办?那时可就是人家清福宫说了算。却是谁来与咱们做主?”

那先生皱眉道:“或许未必如此。若真是如此。我等却也不能任的他胡来,却要给他一个说法!”

“哈哈。你这人有些意思。你却是准备给那国师一个什么说法?可说来我听听!”

众村人闪目一瞧。却见五个陌生人,不知什么时候也跑来了这里听话。想来应是众人混乱是,没注意凑过来的。

众村人当即全都面色各异。全都把今后未知的恐惧,迁怒到这五人身上。只是,这五人,除了当中的那个年轻人,肥壮一些,笑嘻嘻的,状似无害的样子外。余者四人,却全都是高大的汉子。尤其是这四人里,有一胖大的和尚,更是魁梧的过人。满身的刺绣,扛着一根方便连环铲,看着就让人眼晕。

故此,众村民虽有怒容,却也不敢率先喝问这五个人,凭什么跑来这里偷听。

不过,有一个长者,却像一个主事的人,也不待那先生说话的。径直站了出来,面色不悦的说道:“年轻人,此是我张家村的私事,你且莫胡乱打听。去去去。莫要扰了我们说话。”

那笑嘻嘻的年轻人,却也不恼。依然笑道:“老人家,何必那么大的火气。晚辈路经此地。见各位齐聚,有些好奇罢了。若是有事,说与我听。兴许我还能帮上几分忙不是。何必绝了我的好意。”

那老人不悦的说道:“皇命你也管得了?莫要多说了。快快走吧。”

随着这老者说完,当即有几个青壮,就来推搡这五个外来人。可还没等这些青壮进身,那五人中的胖大和尚,就猛然一挥手,一道拳风,当即就把那些青壮全都撞飞了出去。随即大喝道:“我家老板在此。那个乱来,洒家的拳头,却饶不得!”

众村人,当即全都吓住了。不是因为这个和尚的嗓门大。实在是这和尚的拳风,实在太难让这些村人理解了。明明没打到。可这么多的青壮却全都撞飞了。这和尚肯定有妖法!

面对妖法。众村人却全都没了勇气。

倒是那个先生,自认正气长存,却是不怕什么妖法。反倒看这五个人相貌各异,气度非凡,应该是些异人。当即拦住众人,上前说道:“敢问几位好汉怎么称呼?哪般的营生?”

那为首的年轻人,笑嘻嘻的说道:“不敢当,在下姓李,名民。小小的开几间米行,人称李老板。养活些闲人罢了。这四位,都是我的护卫。却不是什么外人。只是在下虽然能力有限。可朝中却也认识几位高官。他们受我的米供,却也能说的几句话,上达天听。你们若有什么不满,说与我听,就算我帮不上,却也能替你们把是非呈达天听。对了,尚未请教先生怎么称呼?”

“不敢,余本乡教书先生。姓张,名山。”说完,张远一指刚才站出来说话的老者说道:“此老乃我村的村长,也是我张氏一族的族长,姓张名范。”

那老者见张远说话了,当下也不再赶人,冲着李民一抱拳。算是见过了。

张山和这村长张范。虽然也曾听麻三说过国师李民,却也没把这个同样自称李民得人,与国师联想起来。在他们的印象中,堂堂的国师,怎么也应该是一个仙风道骨的模样,及时是个骗子,那也得有些年岁,才好骗人。不过,眼前的这个李民,却是实打实的国师李民。那个出手的胖大和尚,自然是鲁智深了。余下的三人,却是武松,以及铁豹、恶虎。

今天,虽然有官府的人分到李民的七个乡村,为李民通传封邑的公告。可李民还是借空亲自出来遛遛。只不过为了避免因人注目,却是把大队留在了青州城,只带了鲁智深和武松等四人护卫。余下的,却全都交给了鲁雄和林冲统带。

而这一遛,沿着官道,却正好先到了这个张家村。也算是微服私访了。

此时,众人见过。那张山却是对李民说道:“李老板气度非凡,想非等闲人。不过,朝廷下的旨意,把我村封给他人做封邑,却恐怕也非李老板能管的。”

李民笑道:“这确非我能管的。不过,我听说那国师乃是有道高人,你等村落,有他庇护,免了皇差。生活只有更好,却有何恐慌?”

张山当即把众人的忧虑一说。

李民暗自好笑:真有意思。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坏事呢,他们到都替我想好了。

不过,李民却有心试探,故意问道:“若真如此,你们却要如何?”

旁边有一人,当即怒道:“若那国师真是一个无耻之徒。我这张家村,却也不是由他祸害的。大不了我全族与他拼了。杀了那狗国师,全村迁移,或是直接遁入山中,坐一大王。也是逍遥。哎呦!”

却是不等那人说完,那族长张范已经听不下去了,一拐杖打了过去,怒道:“你这是哪门子胡乱主意!我张氏一族,虽然没出过顶天立地的贤良,却也是清白一族。那容的你小子作乱。传了出去,没得辱了我张家的名声。再若乱说,就逐了你出去。让你死后也入不了我张家祖坟!”

那人挨了一下,有挨了骂,当即不敢乱说了。族长张范,却又把目光转向了张山说道:“先生,你却是我村最有出息的人,却是说个主意。”

张山皱着眉说道:“那国师也不知道是怎样的人,却也不好说。若他是有道之辈,只是门人随从不法,却还好说,我等只需告到观上,自有那国师为我们做主。就怕那国师也是无得之辈。我等却是不好办了。若是那样,我等也只能写万民书,求李老板把此事上达天听,请官家为我们做主了。”

那族长当即点头认可。

李民暗中生气:说的我好像真的就那么不堪一样。难道我是坏人么?

李民有心逗他们一逗,故意说道:“恐怕就是上达天听,也不见得管用啊。据我所知,那国师在京里面,威风的很。连蔡京,高俅,都对他礼敬三分,当今的官家,更是对他信得很,一心拜他,求取长生大道。你们即使上万民书,恐怕也奈何他不得。反回被官家认为刁民生事。却是更难活了。”

张山和张范,顿时眉头皱的更紧了。一旁有先前说道产的人,颤抖的说道:“族长,要不然,咱们也学其他寺观的村落一样,每年各家轮流给那国师进献一名女子,讨那国师的欢心,免了村里的灾祸吧。”

那族长闻言,当即身子一颤,好似更加老朽了许多。半晌,低首说道:“若是如此,也只能那样了。”

张山闻言,当即怒道:“族长不可!奸人当道,我等岂可拿自家的女子,讨他的欢心!大不了。我等举族迁往他处也就是了。”

张范当即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