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好女婿-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木忙道:“华大人且等等,吴大人不过是一世痰迷了心窍,休息片刻就会恢复正常的。”

他也是心中一急,才叫了一声:“华大人”却没想到,这样的称谓已是犯了官场大嫉。

原来,明朝官场上,所谓的“大人”称呼一般都是上级对下级。如果一个下级敢于这么称呼上级,那已经是大大的无礼。

正确的喊法已经是姓后面加上官职,比如喊华察就应该是“华左通政”或者“华左使。”

听到苏木这无礼的称呼,华察脸自一冷,故意装着不认识苏木的样子:“你是谁?”

李知事小心地回答:“禀华左通政,这位是苏知事。”

“一个小小的知事,也有你说话的地儿?”华察大声冷笑:“还不退下?”

见苏木吃鳖,段炅也是一脸的幸灾乐祸,跟着喊:“还不下去!”

华大人:“来人了,把苏木给我轰出去,还有,送吴世奇回家去!”

就有几个书办冲进来,有人去叉苏木,又人去架吴世奇。

苏木心中大急,只要吴世奇一被驾出通政司,整个皇城,六部和各大衙门都会知道通政司的吴世奇疯了。即便他将来恢复正常,也没有可能做官。至于春闱,更是不可能参加的。没有哪一个主考官大总裁敢于冒着政治风险,放一个疯子进考场。若是出了事,破坏国家轮才大典的罪名压下来,他们也免不了要被罢免一切职务。

所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吴世奇恢复正常。

苏木心中的念头如闪电一般:吴老先生之所以突然精神崩溃,那是手了翁知事辞职一事的刺激,说穿了,也是对进士科没有把握,有点患得患失。既然找到了病根,倒不是没有办法,姑且一试。

想到这里,苏木也管不了那么多,大叫一声:“吴经历,我知道考试题目,包你中进士!”

第581章 误会啊误会啊

这一声如雷贯耳,所有人都呆住了。

科举,尤其是今年的春闱,对于众人来说乃是彻底改变人生的一个大关口。

听到苏木说提前知道考试题目,怎不叫人心中震撼。即便知道,苏木也不过是随口乱说。他一个小小的举人,即便在文坛中鼎鼎大名,可却没有通天背景啊。否则,也不可能穷成现在这样,还跟大家一起窝在通政司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就连那吴世奇也是一颤,眼神突然清明起来。

“哈哈,哈哈!”段炅突然扑哧一声笑起来:“苏木,你真能说笑话,什么题目?”

苏木见吴世奇有好转的迹象,心中一喜,也不再顾及后果:“自然是今科春闱的题目,苏木每道题都知道。”

“疯了,你也疯了!”华察还在大叫:“苏木,话可不能乱说。你知道这话传出去是什么后果吗,泄露考试题目,那可是死罪。来人,一并赶出去!”

叉住苏木的书办也同时用力,可他们也不过是四体不勤劳五谷不分的书生,又如何架得住苏木。

如今的苏木,身体已经锻炼成一个国家健将级的运动员。

只双手一抖,就将两个书办震开,快步走到吴世奇跟前,在他耳朵边上,用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骗道:“老先生你忘记苏木和皇帝陛下的旧事了,题目,我却是早已经知道了,只不过瞒了先生,想的是考前给你一个惊喜。”

吴世奇身体一震,突然清醒过来,目光清澈地朝众人看了一眼,疑惑地叫道:“本官这是怎么了,你们怎么都到这里来了?”

一刹那,他竟恢复了正常。

苏木忙说道:“刚才吴经历你身体有些不妥,心窍被迷住了。”

“心窍不通,怎么可能?”吴世奇很不满意地看了苏木一样:“你乱说什么,本官心智清明得很。”

说着,就站起身来朝华察一施礼:“华左通政怎么过来了?”

“你清醒过来就好。”华察哼了一声,指着众人喝道:“你看看你们,一个个想着去参加春闱,都弄出魔障了。本官也听人说了,整个经历厅的人都去报了名,好生壮观啊!别怪本官没提醒你们,春闱时,加上点名入场,先后需要十天。难不成,这里的公务就不管了?”

他越说越激奋:“别怪本官没有提醒诸位,吴经历要去参加春闱,自可封厅。以他的品级,考完之后,朝廷自然会安置。尔等走了之后,就别想回来了。”

说完,就气哼哼地走了,只留下一屋若有所思,面容凝重的知事们。

等他刚一离开,吴世奇就急问:“苏木,老夫刚才心思迷糊,隐约听你说起本是春闱考试题目一事,却记不真了,能不能再说一次?”

听到这话,屋中所有的知事都相互看了一眼,默默留了神,表情异常的精彩。

苏木看得清楚,那牛知事的耳朵甚至还动了动。

他心中苦笑:我哪里知道什么考题,不过是为了让老先生你情形过来,不得以哄你的。

吴老先生先前失心疯,还不是受了翁知事放弃考试的刺激。若是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清醒过来,事情就闹大了。

急诊需用猛药,苏木也是姑且一试,想不到效果却是出奇的好。

看到吴老先生恢复正常,苏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可是,见大家诡异的表情,又听吴老先生这么问,苏木心中却是一惊。确实,饭可以乱吃,话却不能乱说。科场舞弊在古代可是杀头的重罪,一旦被抓住,任你什么身份,脑袋却是保不住的。

这事若是传出去,自己将来不中还好。如果中了,有人根据这个传言来说事,苏木可就吃不了兜着走。

想当年,唐伯虎进京参加会试的时候,就是因为在吃醉了酒之后放出大言,说自己笃定能中进士。结果后来还真的中了,于是,就有人拿他和主考的私人关系捕风捉影。最后,可怜的唐解元不但进士没有做成,反给革去所有的功名,沦落潦倒了一辈子,成为科举场上的反面典型。

苏木才不会犯这种错误呢,忙笑道:“吴经历你一定是听错了,下官可没有说过这种话。科举是什么场合,苏木虽然薄有文名,却不过是一芥子寒生,整天呆在通政司里,又不结交权贵。外面的情形,却是一无所知。”

其他几个知事也同时附和:“吴经历,话可不能乱说,如果传了出去,引来锦衣卫和东厂,岂不平地起风波?”

“不对啊,本官明明听得很清楚的。”吴世奇苦恼地摸着额头:“一定是的,不会听差的。”

苏木苦笑一声朝众人递了个眼色,大家不约而同地悄悄退了出去。

说来也怪,出了这么件事之后,经历司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起来,整整一天,大家好象没有什么心思说话,都在闷都看书温习功课。

但时不时有人抬起头来看苏木一眼,一旦和他的目光对上,就飞快地避到一边。

要知道在以前,大家同是举人功名,年纪又轻,挺谈得来的。再加上春闱之期已经日益临近,一旦又人作好一篇文章,都会叫大家帮忙看看。然后,又围在一起相互讨论,争得面红耳赤。

苏木被这种氛围憋得难受,忍不住抬头苦笑:“你们真以为我知道考题,这纯粹是一场误会啊!先前的情形你们也看到了,吴老先生是被春闱弄得魔障了,苏某也是不得已。”

大家都同时笑道:“理解,理解。”

但笑容却显得有些古怪。

苏木心中气苦,再也解释不下去了。

他也是担忧吴世奇,每隔半个时辰就会跑到他那边,在门外偷偷看上一眼。

吴老先生依旧如往常一样坐在案前皱着眉头看着手头的卷宗,好象再想些什么。这情形,叫苏木心中更是不踏实。

这一天,时间过得如此之慢,好不容易等到下午申时。

从皇城里出来,还没上轿子,吴世奇就飞快地追了上来:“苏木,你等等。”

第582章 又疯了

说起来,苏木和吴小姐的婚事基本已成定局。只等春闱之后,无论苏木是否中式,都会请一个媒人上门提亲。

在他心目中,早就将吴老先生当成泰山老丈人了。况且,他和吴老先生还住在一起,只不过,相互之间隔了一道围墙而已。

说起来,自从有了那道围墙之后,苏木也已经有一个月没见着吴小姐了。

吴小姐大家闺秀,以前之所以和苏木同住在龙家小天井里,那是不得已。如今,条件允许了,男女有别,自然不好再见面。

苏木知道,两人下一次碰面,应该是在洞房里面。

他和吴老先生乃是上下级关系,而且关系特殊。

因此,在衙门里都恪守着衙门里的规矩,从来不提这事。

从皇城出来之后,也是各自坐了轿子回家。

今天吴老先生却破例等在城门外,叫苏木一呆,心中好象明白了什么:“经历大人找卑职可有吩咐?”

吴世奇警惕地看了看身后,正是下午时分。中央各部院的官员都从皇城里出来,到处都是穿着红色、绿色官袍的人,整条大街当真是车水马龙,热闹无比。

他听到苏木问,压低了声音,在苏木耳边道:“苏木,我回忆起来了,你确实说过那话。”

苏木吓了一跳:“什么话?”

“关于考题的事。”

“老先生,不能乱说的。”苏木吓了一跳。

吴世奇突然红了脸,期期艾艾问:“你……是不是……真的知道……”

一向以正人君子自诩,迂腐得不近人情的吴老先生突然换成这么一副羞愧模样,叫苏木感觉有点陌生。

看来,老先生对能否中进士已经产生执念了。但凡有一丝希望,也不肯放弃。而如果能够提前知道考试题目,对于他们这种级别的读书人来说,中个进士易如反掌。

巨大的诱惑面前,即便是一身正义,口必言春秋大义的吴世奇也保持不住,特意等在皇城外面,堵住苏木要问个究竟,一刻也不肯等。

想起吴老先生往日教训自己这个末学后进时的模样,又看他此刻的表情,苏木心中一笑,故意反问:“知道什么?”

“你……”吴世奇问出这句话之后,心中本就惭愧。他这人本就敏感,苏木眼睛里含着的那一丝笑容自然瞒不了他的眼睛。见未来女婿如此不上道,心中气苦,再也开不了口。

苏木见老先生急了眼睛,笑着将他扶上轿:“老先生,时辰已经不早了,天气还有些冷。还有十来日就是春闱,还是早些回去吧,别叫云儿挂念。晚辈前几日交给你的作文,可曾看了,还想向你请教呢!”

这才将他给哄回家去。

此事苏木也不怎么放在心上,在古代能够提前知道考试题目的也只区区几人而已。而且,卷子有好几份,最后皇帝究竟用哪一份鬼才知道。

而且,按照明朝的考试制度,一旦题目出来。出题人和主考官外帘官都要进驻贡院,不到考试结束,不能出来。

现在,今期的大总裁王螯大人和焦芳大人和十八房同考官,都已经被关进去了。

苏木又不是神仙,如何知道这一届会试的题目究竟是什么。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的话,从手头的资料中自然可以知道,甚至连状元范文都有。

只不过,这片时空已经同真实的历史大不一样,连苏木对自己能否中进士都还两说呢。

至于在同事们面前,他苏木虽然在文坛名气极响。不过,同大家一样贫困潦倒,自然没有通天的手眼提前知道题目。

只需等上两日,这事也就过去了。

回到家之后,吃过饭,苏木就把这事完全忘记了。时间紧迫,由不得他倦怠,继续在书房里温习功课。

在苏木看来,距离会试也不过十几日工夫,这个时候再下笨功夫已经毫无用处。尤其是文字功夫,也不是断断半月时间就能补上的。

要想在春闱里一举中式,甚至获得好名次,单纯苦读已是毫无用处。

回忆起前世高考时的情形,苏木知道这个时候也不需要再做什么。索性放松神经,将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再温习一遍。在八股文的文字功夫上他也许拼不过别的考生,但基本经义却不能出问题,该拿的分却是一份也不能丢。

默默地将《孟子》拿出来,一边看,一边在心里将朱熹的注解过上一遍。

时间不觉慢慢流逝,转眼,天已经黑了下去。

说来也怪,一旦放松下来,苏木的状态反是极好。

托以前这具身体主人所赐,他早就已经将经意背得烂熟,这次又在心头复习了一遍,感觉对这次会试又多了几分把握。

心中正欣喜间,赵葫芦急冲冲地跑进来,后面还跟着一脸着急的小蝶。

赵葫芦一进屋就连声喊:“老爷不好了,老爷不好了,吴大老爷,吴大老爷他……”

苏木:“吴老先生怎么了?”

赵葫芦喘着气:“吴大老爷他……疯了……”

“啊!”苏木扔掉手中的书,猛地站起来:“怎么回事?”

赵葫芦:“刚才吴大老爷那边的丫鬟桂香过来说,吴大老爷今天一回家看起来就郁郁不乐。饭也不吃,就坐在书房里发呆。刚开始,家里人还以为大老爷是累着了,没有胃口。问了几句,不见他说话,也没在意。可后来渐渐地看着情形不对,吴大老爷在书屋里一坐就是一个时辰,跟庙里的泥塑木雕一样。别人无论怎么问他,只是不理睬。到现在,眼睛也直了。”

苏木抽了一口冷气:“这……”

小蝶红着眼圈:“吴老二也过来了,请了郎中过来。一瞧,却说老先生是郁火内结,怕是糊涂了。老爷,是不是过去看看?”

苏木如何不明白这是吴老先生听到自己说提前知道考题,信了真,又不好意思问。患得患失,这才痴住了。

这个老先生心智本就有问题,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有严重的抑郁症,如何受到了这种刺激。

苏木:“走,过去看看。”

第583章 随便出几道题目就是了

苏木猜得没错,吴老先生的确有很严重的抑郁症。否则,当年他也不可能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宅男。回京之后,死活要住在苏木的院子里,不肯和儿子呆在一起。

他这人喜静不喜动,心中存不着事。

一旦有事,在不解决之前,就会翻来覆去地想,将自己弄得精神崩溃。

自从翁知事走后,他一想到会试,就已经变得不正常了。后来,苏木骗他说提前知道考试题目,包他能中之后,老先生这才恢复过来。

心中想,如果自己女婿真的提前知道题目,这次春闱那是必中的。这可是天大机缘,若是错过了,也不知道还要等上多少年才能拿到进士功名。

而他,已经等得太久,足足有十年了。

人生,还有几个十年。

于是,整整一天,他就在想这个问题。

到了下午,实在忍耐不住,就在皇城城门口等者苏木,想从他口中得到准信。

但苏木却告诉他,这都是假的,不过是开玩笑而已。

说句实在话,吴老先生之所以鼓足勇气去问苏木这事,也是豁出去面子不要了。在以前,他在苏木这个女婿面前,一向以正人君子自居,这会却要去探问题,已经是大感羞愧。

问题是,面子丢了,能够拿到题目也就罢了。可苏木却说,一切不过是一场误会。

这叫他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大感失落。

回到家之后,他突然又想:会不会是苏木已经知道题目了不肯给老夫?主要是老夫在他面前一向表现得正气凛然,苏木怕被老夫教训,不肯说实话。

苏木啊苏木,都是一家人了,你就透露一点又有何妨。科举可是关系到老夫一生的大事,这个时候还说什么圣人之言,书上的道理?

如果说这天下还有什么人能够拿到试题,大约也只有你了。

你和皇帝关系特殊,万岁想必是怕你落弟,这才悄悄将考题透露给你的。

哎,你就算将题目说给我,老夫欢喜还来不及,又如何肯教训你。

怪只怪,我以前太正经了,以至于错过了这么个大机缘。现在已经被苏木个拒绝,要想再问,又如何开得了口?

……

老先生越想越觉得难过,渐渐地就变得不正常起来。

看他出了问题,家里自然又是一通忙乱,又是掐人中,又是请郎中,折腾了好一气,却无论如何也不见好。

等到苏木过来,只见吴世奇已经彻底地变成了一个木头人,目光愣愣地落在脚上,老半天也不见转一下。

吴世奇院子里也没什么人,就两个丫鬟和吴小姐。

吴老二听说父亲不好,也赶了过来。

看到苏木,忙将两个丫鬟赶了出去,指着父亲,小声地问苏木:“姐夫,爹爹这究竟是怎么了?”

苏木:“老二,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了,郎中怎么说?”

吴老二忧愁地摆了一下头:“郎中说就是迷了心窍,只能精养,情形好,过得几日就恢复过来。如果情形不好,也许……”

“也许什么?”苏木一惊,忙问。

正在这个时候,屏风后面传来吴小姐的哭声:“也许以后都醒不过来了。”

苏木忙安慰道:“吴小姐,老先生吉人自有天相,会好起来的。”

吴小姐还在哭:“子乔,你究竟跟父亲说什么了。听长随说,爹爹回家之前,特意在皇城城门口等你,又说了许多话。等他一回家之后,就变成这样了,口中还不住念叨着你的名字。”

苏木一窒,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才好。这事说到底,是自己的不对,不该用谎言骗老先生。可如果当时不假称提前知道试题,老先生也不用等到回家,在通政司里先就疯了。

吴老二本是一个在街上长大的泼皮,立即喊:“姐姐你出来说话,姐夫又不是外人,你迟早是要嫁给他的。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还讲究什么男女授受不亲?还是早些出来商量个法子的好。”

“恩。”屏风后面,吴小姐应了一声,这才红着眼睛走了出来。

一福:“妾身见过苏相公。”

苏木见她一双眼睛都哭肿了,心中难受:“吴小姐,这事都怪苏木。”

吴老二一瞪眼:“姐夫,爹爹回家之前究竟跟你说了什么?”

苏木:“这个……不足为人道。”

老二一顿脚:“姐夫,都不是外人,又有什么不好说的。”

吴小姐也哭道:“子乔,爹爹都这样了,究竟是怎么了?”

苏木没办法,只得苦恼地低声道:“这事是我的不对,其实,老先生先前在通政司里就痴过一阵。”

就大约地将老先生为什么失了心窍,已经自己为了救他,骗他说提前知道考试题目一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吴小姐眼泪又落下来:“苦命的爹爹,他这十几年虽然成天躲在屋中不肯见人,可心中还存着要考进士的念头。只不过,不肯出去见人罢了。现在,他虽然在通政司做到正七品的朝廷命官,可妾身依稀听爹爹说过。他因为不是正经出身,经常被上司和同僚们耻笑,有点抬不起头来的样子。爹爹心头苦啊!”

吴老二插嘴:“爹爹也真是的,不就是一个进士的出身而已,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他现在也是官,有姐夫你在后面撑着,将来保不住要升上一升,又何必去参加春闱,多此一举。”

吴小姐:“老二你说什么呢,中进士可是爹爹的毕生愿望啊!”

被姐姐一声呵斥,吴老二不以为然:“什么呀,不就是个进士而已,什么大不了的。我朝开国时的刘伯温、李善长是进士吗,常遇春、徐达是进士吗?”

他哼了一声,埋怨苏木:“姐夫,不是我说你。爹爹本就是个糊涂人。他要题目,你随便给他几道就是了。反正,就是将他哄上一哄而已。”

苏木一拍额头:“是啊,我也是太不知道变通了,反正不过是几道题目,不进考场,谁知道是真是假。随便出几道题目给他就是了。”

老二嘿嘿一笑:“姐夫你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今天反变笨了。”

苏木:“关心则乱,关心则乱。也好,我这就出几道题目应付应付,看能不能再次叫老先生清醒过来。”

第584章 写下来

三人的话说得小声,可当着吴老先生的面商量再骗他一次,未免有些过分。

不过,在他们说话期间,吴世奇始终保持着木呆呆的模样,如同一具没有灵魂的尸体。

吴小姐却又小声地哭起来,慌得苏木连忙问她这究竟是怎么了?

吴小姐抽泣道:“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还有十来日就要进考场,到时候,题目纸一发下来,一看不是子乔你说的题目,爹爹只怕马上又要再疯过去。到那时候,又如何是好?”

她越想越担忧,越想越难过:“考场中可比不得在家里,考生若是有不妥,衙役们一棍子就打过来,还得关在牢房里,等考完才能放出来。到时候爹爹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叫人……情……情何以堪……”

一想到可怕之处,吴小姐的眼泪连串地落下来。

苏木呆住了,喃喃道:“是啊,真到那个时候,又如何是好?”

“你们两人还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想得都是一样啊!”吴老二撇了撇嘴。

吴小姐:“老二,你胡说什么?”

吴老二哼了一声:“你们看看爹现在的情形,如果不骗他一骗,他肯定是好不了的。刚才那郎中不是也说过,没法子可想了,连方子也没留下吗?反正人已经疯了,总归要试上一试。至于爹爹好了之后,进考场以后又是什么情形,这个时候谁还管得着?先救急吧!”

他又接着道:“为今之计是先叫爹爹清醒过来,至于进考场以后如何了。依我看来,这几日咱们还是抓紧一点寻个好的郎中下几副方子。等进了考场,爹爹发现题目不对。可因为经过这段时间的调理,没准就不犯病了呢!”

吴小姐被他给说愣住了,良久,才默默地点了点头:“子乔,姑且一试吧!”

苏木也是无奈,不过,吴老二的话也说得有道理。总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老先生这么疯下去,不管不顾吧。哪怕有一分希望,都要试上一试。

他就走到吴老先生面前,一拱手:“老先生,是苏木不对,是苏木太自私了。其实,今期会试的题目,我早已经从皇帝手中得到了。这是万岁的恩宠,只对苏木一人,没有陛下点头,自然不方便告诉老先生。不过,老先生你是苏木的岳丈,苏木从小没有了父亲,你就是我的亲人,这事自然不能瞒你,愿将这一科的题目悉数告之。”

话还没有说完,吴世奇就猛地抬起了头,神色恢复清明。眼睛里还带着一丝威严,呵斥道:“混帐东西,科举乃是国家轮才大典,你又如何能提前知道考试题目。你乱说不要紧,毁了圣上请名,那可是杀头的重罪。还不快快住口!”

吴小姐和老二同时惊喜地叫了一声:“爹爹你好了?”

“什么好了,老夫好得很,你们在这里做什么,没看到老夫正在见客吗?”吴老先生大声咆哮起来,喝骂着女儿:“你一个没有出阁的女孩儿,怎么没羞没臊地跑出来和人见面,传了出去,别人要笑我吴家没有家教。老二,还不快带你姐姐离开,快滚!”

他突然翻脸,吓得吴小姐面色大变。

老二忙拉了姐姐一把,二人慌忙退了下去。

苏木也不知道老先生突然翻脸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过,见他又恢复清醒,心中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老先生你好好休息吧,晚辈告退。”

“等等。”

“晚辈聆听教诲。”

吴老先生突然闭上了眼睛,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案上的纸笔:“写下来。”

“写什么?”

“废话,当然是……”老先生:“我什么也没说过,什么也没听到。”

苏木立即会意,这是吴老先生让自己把这一期会试的考试题目写到纸上。老先生对于苏木手头的考题心中热切,只不过面子上驳不过去,不肯明说罢了。

问题是这一切不过是苏木的胡说,想不到,他却当了真。

苏木本不愿意写的,可转念一想,老先生最近压力极大,精神上已经有些不正常,这个时候只能顺着他的心思,再不能刺激他了。

也罢,就随便写几道题目应付过去吧!

至于将来如何,也管不了那么多。

走到案前,苏木先给砚台里加了点水,捏着墨锭不紧不满地磨了起来,心念却如电光火石一样飞快转动。

会试的出题规则和乡试基本一样,只细微上有些差别,分为三场。

第一场考的是制艺,也就是八股时文七篇。其中《四书》三题,《五经》四题。

《四书》乃是科举的重中之重,四道题都是必答。至于《五经》则要求应考者选其所习之一种经考之,称为“本经”。

也就是说,第一场的三天,一共有五道题目。

第二场是考论一篇,题用孝经,判五道。诏、诰、表择作一道。这一场总共有七道题目,除了论以外,判和诏、诰、表都属于机关公文写作。

第三场则是经、史、时务策五道题。

如此算下来,三场考试,总题量达十七道之巨。

这么多题目,要想从头编出来,还真要费些精神。

苏木本打算胡乱写几道上去糊弄吴老先生的,可转念一想,老岳父本就是有大才的人。这些年宅在屋里,四书五经早已经被他读得滚瓜烂熟。至于机关公文写作,做了这一年的官,也见得多了,也难不倒他。

如果自己随手乱写,难度不够,或者说什么地方出得不妥,必然引起他的怀疑,搞不好老先生又要疯过去,那就不美了。

那么,这题目该怎么出呢?

一边磨墨,一边仔细思索着,半天,苏木也没有个主张。

要知道,会试的出题官最起码也是翰林院学士一级的官员。这样的人物,谁不是从血肉横飞的科举场上杀出来的人尖子,学养自然是当世第一。如王螯这样的人物,更是八股文大家,开一代文风的宗师。

苏木那半调子的国学基础,如果自己出题,还不被人笑掉大牙?

想着想着,他意下踟蹰起来。

第585章 胡乱出题

一时间,屋中只剩下苏木霍霍的磨墨声音。

吴老先生不耐烦起来,忍不住有睁开了眼睛,不满地问:“怎么,你不想写,还是根本不知道?”

见苏木犹豫,老先生以为苏木还在担心泄露考试题目的后果,心中大为不满。又怀疑,搞不好苏木还真不知道题目,而是以谎言骗自己。

心中又一急,一张脸涨成了青色。

呼吸也开始急促起来。

苏木见老丈人面容开始扭曲,知道他已经处于爆发边沿,心中大惊奇,知道再这么耽搁下去,老先生保不准会出了状况。

忙低声道:“吴老先生,我马上写,马上写。”

说罢,也管不了那么多,忙提起毛笔蘸了墨汁,在纸上写道:“牛山之木尝美矣。”

苏木这一动笔,吴老先生就来了精神,将脑袋伸了过来,满眼都是渴望。

见他写完这一题,忍不住点了点头:“是《孟子》,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苏木心中倒是赞了一声,这个吴老先生还真是了得,我只写了几个字,他就能完整的背诵整个段落。

这一句话确实出自于《孟子》,大概意思是:山的树木曾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