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妾心如宅-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到三月中旬,整个京州已是热闹非凡。诚王的婚仪还没到日子,各个世家已开始互相拜访结交起来。

京州城内一片大喜气氛,熙攘往来热闹非凡,人人都翘首企盼诚王的婚事;

而应元宫里更是喜事连连——皇后庄萧然、淡妃唐心在一月之内相继被诊出喜脉。

这本是天大的喜事,凤朝宫、灵犀宫上上下下皆是喜上眉梢。先且不论天授帝的反应如何,这消息可是气坏了应元宫里的另一位——子涵。

原本她在皇陵里憋了三四个月,好不容易等到肚子大了,以为能回宫得宠了,却不想宫里这两位也毫不示弱,一前一后都有了身孕!

而且,一个是皇后,一个是皇妃,都有名分在身,唯独她无名无份,在这偏僻的宫殿里偷偷保胎!

子涵想争想斗,奈何她人单力薄、无钱无势,不如从前的叶太后有机会步步为营。尤其是她所住的这处宫阙偏僻,禁卫军又团团包围,倒不像是来保护她的,反倒像是来监视她的!

子涵越想越不服气,脾气越发变得暴躁不安,挺着五个多月的身孕,成日在宫殿里摔东西。

此事传到天授帝耳朵里,他只冷冷撂下三个字:“随她摔。”

这话到底是让子涵听了去,于是她更加变本加厉,动不动就处置下人,将宫里服侍她的几个宫婢全部体罚一遍,各个都是伤痕累累。而且,伤在脸上。

终于,皇后庄萧然按捺不住了,将子涵传到凤朝宫,当面训话。其实皇后庄萧然并非绝色,但那眉眼之间的淡然与温良却为她的容貌增色不少。

“如今你也怀有龙裔在身,怎不知道积德积福?让身边儿的人都伤了心,你自己能有什么好处?”皇后的身孕刚过两月,身段还不大明显,只是脸盘稍稍圆润了些,看着倒比从前更多了几分母仪天下的风范。

听闻皇后的训斥,子涵故作几分委屈。她挺着肚子坐在椅子上,抽抽噎噎地道:“皇后娘娘明鉴!奴婢在皇陵里守得好好的,是您非要将奴婢接回宫来。最近奴婢夜里总是梦到太后娘娘……心中又伤心又惧怕,脾气自然也就烦躁了。”

“你总是梦到母后?”皇后面露几分惊疑之色:“此话当真?”

子涵作势点头:“奴婢是太后娘娘身边儿的人,在她宫里侍奉两年,感情自然亲厚,否则奴婢也不会自请去屏灵山为其守陵……”

她边说边垂泪续道:“自从奴婢怀孕之后,您将奴婢接回宫中。按道理而言这是极大的恩典……可是,太后娘娘太孤独了,奴婢怎能忍心……”

皇后一边听子涵说话,一边仔细打量她的面容,这张脸实在与鸾夙太像了!若非知晓鸾夙已诈死逃生,和臣暄远走高飞,她当真以为眼前这个女子,就是鸾夙本人。

云承是二月初二启程返回房州,沈予是二月初四接到了天授帝的传归旨意,命他率领北地五州的将领和部分将士,入朝面圣。

旨意一到手中,沈予即刻传话给五州将领和一批军功显赫的将士,一路上与他们且行且会合,因此脚程并不快。

等他出了北地五州时,时节已是三月末。

而此时,正巧赶上诚王聂沛潇的婚事——迎娶曲州谢家的第三代嫡女,谢太夫人的侄孙女谢佩骊。

婚仪在京州举行,日子去年腊月就已经定下,是天授帝特意让礼部算的吉日。这一过了正月十五,内务府便张罗着广发喜帖。

而从北地黎都到烟岚城这一路之上,无论走水路还是陆路,皇城京州都是必经之路。云承原意是先回烟岚城,与云府报个平安,而且他也惦记爱妻和未出世的孩子。

可云承刚走到南地境内,太夫人便让暗卫捎来消息,嘱咐他直接留在京州,等参加完诚王聂沛潇的大婚典仪之后,再与三房云羡一齐返回烟岚城。

这法子的确省时省力,不必云承再来回折腾。何况他如今是名正言顺的离信侯,自然应该由他代表云氏出面,恭贺诚王大婚。至于谢太夫人和出岫这两个名满天下的寡妇,已不再适合抛头露面了。

子涵从前如何,皇后印象不深,当她知道慈恩宫里有这个奉茶宫女时,已是子涵入宫一年之后。在叶太后的教导之下,子涵很温顺懂事,自己还曾赞赏过她的茶艺……

原本皇后还以为帝王中意的正是她,这才带回宫里让叶太后调教。岂料子涵只是个幌子,帝王喜欢的是淡心……

皇后正想着,却见子涵突然从座椅上站起来,吃力地想要下跪请罪。

“你这是做什么?”皇后立刻蹙眉,亟亟命宫婢们将她扶起来:“你都有五个多月的身孕了,还逞什么强?有话好生说罢。”

纵然对子涵的怀孕手段有所不齿,可这到底怀的是皇家子嗣,又是天授帝的第一胎。

皇后深知帝王对鸾夙一往情深,便也能猜想的到,无论子涵这个生母下场如何,她肚子里的孩子一旦生下来,也是变相圆了帝王的心愿。

因此,这个孩子对天授帝而言意义重大,皇后不想怠慢子涵,也不敢怠慢。

“奴婢有一事相求,还望皇后娘娘允准。”子涵的话语再次打断了皇后的思绪。

面对这张肖似鸾夙的面容,皇后无法开口回绝:“你说罢,本宫尽力而为。”

“奴婢……想要出宫一趟,去庙里为太后娘娘上香祈福。”子涵看似无比诚恳:“奴婢如今夜夜多梦,想起自己离开皇陵,总是于心不安。恰好诚王大婚在即,宫里也喜事不断,奴婢想趁机出去拜拜佛,也能让太后娘娘在天之灵,保佑您和淡妃娘娘顺利产下皇嗣。”

皇后原本以为子涵会提出什么过分要求,未曾料想她只是要求出宫拜佛。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若是后妃出宫,自然是要麻烦些,子涵没有位分,出宫并不难。

难就难在她身份特殊,又怀有龙裔……

皇后迟疑片刻,原本想要征询天授帝的意思,但转念一想,自己身为后宫之主,本就是为帝王分忧,仅仅是子涵出宫一趟,又何须惊动圣驾?

倘若是淡心出宫,倒还值得她张口问一问。

想到此处,皇后稍稍松了口,问道:“你想去哪儿拜佛祈福?”

子涵故作考虑一番,才盈盈回道:“奴婢出身姜地,从前一直听说京州的‘普济寺’香火鼎盛、有求必应。倘若您能允准的话,奴婢想去一趟,也算见见世面。”

普济寺?这座寺庙的确颇具盛名,已有近百年历史。可是……香火鼎盛便意味着人多,子涵去了能安全么?

“此事容本宫想想,毕竟你有孕在身,出宫多有不便。”皇后没把话说死,摆手对子涵道:“你退下罢。”

“是,奴婢告退。”子涵故作乖顺行礼,在宫婢的搀扶下又退了出去。她原本郁郁寡欢、脸上还挂着残泪,可一从凤朝宫回到自己的住处,她立刻收起戚色。

事实上,子涵之所以提出要去普济寺,原因无他,只因叶太后曾说过,这座寺庙里有位方圆大师,能够看得出她的身孕是男是女。

叶太后生前都已将一切安排妥当,只要子涵前往普济寺烧香,方圆大师便会主动现身,为她观算孕相。倘若这一胎不是男丁,叶太后也做了其它布置……

子涵边想边是得意洋洋,全然不晓得自己是叶太后手中的一枚棋子,更不晓得自己生下子嗣后的命运——

死亡已在等待着她。

*****

两日之后,皇后终于还是松了口,答应让子涵出宫拜佛。但她也提出了要求,务必要等到诚王大婚之后再行出宫。

子涵明白皇后的顾虑,诚王大婚之前的确不能出半分篓子,况且如今京州城里世家遍布,人多眼杂。于是,她便顺从了皇后的安排。

诚王是四月初二大婚。子涵请求在四月初四出宫,皇后允准。

在此之后,子涵终于安分了些,每日里不再乱发脾气,也不再体罚宫婢,只掰着指头数日子,等着四月初四的到来。

诚王聂沛潇的婚事办得颇为热闹,在京州城连开了两日流水宴,很是隆重。可这份热闹却没传到子涵耳朵里,她在这僻静的宫殿里与世隔绝,并不晓得外头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好不容易捱到四月初四,子涵带着一众便装的宫婢和侍卫出了宫。恰好借了诚王大婚的这个机会,打扮成外地大户人家的模样,前往普济寺烧香。

普济寺不愧是百年老寺,香火鼎盛,其中也不乏怀有身孕的女子,与夫君一同前来烧香求嗣。高门大户、寻常布衣,无论衣装打扮如何,在神佛面前倒也一概人人平等。

子涵一进普济寺,便被前来上香的香客们盯着乱看。她原以为是自己孕相不雅,才招致了这些瞩目,心中不禁有些烦躁。可随侍的宫婢与侍卫足有数十人,她也不好当面发作,唯有假装虔诚香客,前往正殿捐献香油钱。

捐献香油钱是幌子,借机说出暗号与方圆大师会合,才是真正目的。

岂料子涵刚走进正殿,又被一个香客盯着瞧了半晌,问道:“咦?你不是北熙名妓鸾夙么?”

子涵霎时脸色一变,毫不客气地回道:“你认错人了。”

“认错?绝不会认错!我在黎都见过你好几次了!”那香客想起鸾夙的容貌,斩钉截铁地道:“你不是后来又病死了么?怎会在此出现?”

“都说了你认错人了!哪有把人看成是妓女的?好不要脸!”子涵作势啐了一口,心头一股无名火起。

“认错就认错了,发这么大脾气做甚?”那香客兀自嘟囔一句,视线落在她隆起的腹部,面上划过恍然之色。

子涵见状是气得咬牙切齿,立刻招呼着侍卫们上前揍人。那香客也不是好相与的,见她如此盛气凌人,也是大喝起来。

一时之间,只听得正殿里一片吵吵嚷嚷,“婊子”、“不知廉耻”等等字眼接连响起,真真是玷污了佛门圣地!

出宫随护的侍卫们皆是训练有素,一瞧见这种情况,立刻将那香客逮捕起来发落。这边厢宫婢们也低声劝慰子涵:“姑娘息怒,莫跟这小人一般见识。咱们出去等着,等殿里‘弄干净了’再进来烧香!”

子涵眼风一扫,只见正殿里乱成一团,看热闹的人也越发多了起来。倘若自己这时候去找方圆大师,岂不是太过显眼?如此一想,她便对那宫婢道:“你说得对,你们陪我出去等着。”

言罢摸了摸肚子,恨恨地道:“气得肚子痛!我要去如厕。”

“是。”几名宫婢不敢怠慢,连忙扶着子涵出了正殿,三五名禁卫军也跟在她身后,唯恐她有任何闪失。

直到子涵走得很远了,还能听到正殿里依然吵吵嚷嚷。宫婢们侍奉着她去如厕,侍卫们则守在茅房外头。

“姑娘小心。”三个宫婢一左一右一前服侍着。

奈何茅房里头味道不大好闻,子涵一进去便立刻捂住鼻子:“真臭!”

话音刚落,忽听耳边接连传来三声闷响,这三个宫婢已应声倒地,被人抹了脖子!

子涵惊恐的睁大眼睛,正想大呼“救命”,却突然被人一把捂住口鼻。紧接着,她脑后一痛,眼前一黑,昏迷不醒……

第291章

在南北统一之前,北宣与南熙的分界点,是镜山。这条山脉主峰并不算高,但胜在层峦起伏、连绵不绝,横亘在南北两国之间。

如今大凌王朝开国,天下一统,百姓们依旧是按照这个界点,划分了陆上九州。以镜山为界,从前的北宣五州称为“北地”,南熙四州称为“南地”。

沈予率领着北地五州的二十名将领,以及部分军功显赫的将士们,奉旨前往京州面圣。这一路上浩浩荡荡,粗略估摸有近千人马。

他原本是想赶在聂沛潇大婚之前抵达京州,不耽搁去参加婚仪。毕竟作为诚王的旧部下以及多年好友,论理他该去亲自恭贺。

岂料这一路南下,恰好赶上北地的初春雨季,处处皆是泥泞不堪。沈予一行人马太多,又不方便走水路,因而脚程便慢了下来。

等到离开北地五州,来到镜山脚下,已是三月末。

聂沛潇的婚事定在四月初二,这必定是赶不回京州了,沈予唯有请云羡代为送上贺礼。好在他如今还是云氏的女婿,请云三爷代贺,在旁人看来也是情理之中。

于是,沈予亲笔写就书信一封,又用火漆封好,郑重交付给清意:“离信侯临走之前,不是交代了联络暗卫的法子么?你即刻送信给镜山的暗卫据点,让他们尽快将信交给云三爷。”

“属下明白。”清意郑重地接过信件,转身而去。

“等等。”眼见清意还差一步就要跨出营帐时,沈予又突然唤住他,肃然再道:“你路上小心,切莫被人跟踪了。这封信丢失是小,但千万别被人偷窥到联络暗卫的法子,否则以后恐生波澜。”

“侯爷放心,属下一定小心再小心。”清意自然知道个中轻重,连忙提起精神立下保证。

沈予这才摆了摆手:“去罢,早去早回,不耽误天黑之前回来吃饭。”

清意咧嘴一笑,掀起帐帘走了出去。

送信之事进行得很顺利,不过三天,云氏暗卫便主动联络了清意,道是书信已由飞鸽传书送到云羡手中,云羡也代为向诚王送上了一份厚礼。

沈予这才放下心来,率领着一帮将士继续赶路。如此又赶了十来日的路程,京州已隐隐在望。

眼看七八日内便能抵达终点,可就在此时,云氏暗卫又送来一个惊人消息,令沈予如遭雷击——

出岫被人绑架了!

“绑架了?”沈予端得是难以置信,死死捏住手中的书信,险些站立不稳。

若非是这书信之上,有云氏暗卫特有的标记和暗号,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出岫又出事了。

“她好端端在烟岚城,怎么又被人绑架了?”沈予紧张地看向清意,俊颜之上是藏不住的担心神色。

清意闻言摇了摇头:“诚王在京州大婚,带走了一批亲信人马;离信侯也去了京州参加婚仪……整个房州守卫减弱,才让歹人有了可乘之机。”

清意边说边叹:“也不知是谁,竟能有如此头脑和能耐,觑了这个空当前来绑人,而且是绑了出岫夫人。也不怕得罪云氏么?”

听闻此言,沈予亦是陷入深思。出岫真的被绑架了?他不敢全然相信这个消息,但也未尝没有这个可能。

诚如清意所言,如今正是房州守卫虚空的时候,聂沛潇和云承都在京州……

况且以出岫的个性,出门总喜欢轻车简从,不爱多带随从,这很容易被奸人有机可乘!

去年到岚山寺上个香,出岫都能被人掳劫,这不就是前车之鉴吗?沈予早已听云承提起过此事,可上一次有诚王聂沛潇营救,这一次呢?云氏在房州的暗卫,靠得住吗?

能瞅准这个时机动手,还是在云氏家门口,可见对方是有备而来。

事到如今,沈予也别无他法,唯有进行自我安慰——云氏暗卫遍布天下,必定能找到出岫,确保她安然无恙。

纵然不停地安慰自己,可沈予还是焦虑不安,遂连忙嘱咐清意:“咱们继续赶路,你务必每日与暗卫取得联络,告诉我事情的最新进展。”

清意知道出岫在沈予心中的地位,自然也不敢有所怠慢。

可到底是谁下的手?沈予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难道是天授帝?不!聂七为人虽狠戾,倒也不至于用这么卑鄙的手段去对付出岫。

是云想容吗?她一介弱质女流,就算空有几分智谋,又哪里能有这么大的能耐?

或者是明璎?可云承分明说过,明璎已经得了失心疯,兼且毁容……

想来想去,沈予竟对幕后主使之人毫无头绪。

可叹云氏树大招风,如今又刚刚收回北地的生意,正是惹人不满、遭人嫉妒的时候。他还真没法子弄清楚,到底是谁下得手。

放眼云氏族内、族外,皆有可能。

如此又过了两三天,寻找出岫的事依旧毫无进展——暗卫每日送来的消息,皆是不妙。

到了第四天,沈予已无力拆信再看,他只要看到清意来报时的表情,便能猜到信上的内容——寻人未果。

沈予只恨自己回来得太晚,路上耽搁得太久,远水救不了近火……

带着这煎熬担心的情绪,他忍不住加快了脚程。终于,一行到了京州界外,只差三天便能进城了。

只要翻过眼前这座护城山,就到了京州地境之内。

进山之前的最后一晚,近千人马开始安营扎寨。一条小河从护城山里流淌而出,水源甚是清澈。如今已是四月中旬,天气开始变得燥热,尤其沈予所率领的都是武将,各个身强体健火力十足,又是日日赶路。

好不容易瞧见一条凉爽河流,将士们嚷嚷着要去河里洗澡捉鱼,但沈予毫无兴趣。

熔金的落日和猎户的灯火,未能让他的心情有所平静,他在挣扎,在考虑着一个重要决定。

“侯爷!”帐外适时响起一阵热闹,几个捉鱼归来的将士高声喝道:“快出来吃鱼!我们捉了好多条!”

沈予哪里有这心思,便对清意摆了摆手:“你出去吃罢,让他们不必管我。”

“侯爷别着急,我明日再去打听打听出岫夫人的消息。”清意眼见沈予日渐寡言,忍不住劝道。

沈予闻言只叹:“你不必安慰我,咱们进了护城山,哪里还能联系上云氏暗卫?须得出山之后才行。”

关键在于,这么多人马进山赶路,至少也要两日之后才能翻过这座护城山。

两日……很多消息都要滞后了。出岫是死是活,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内情,两日之内他无法知道。

尤其,进入皇城京州之后,他的行为受限,一时半刻更是无法脱身……

想到此处,沈予只感到一阵无力。对于出岫,他总是不能放下一点心思。正懊恼焦虑着,一股柴火烟熏的味道忽从帐外徐徐飘了进来,是将士们将烧烤架子搭起来了。

显然,清意也闻见了这股味道,遂再行劝慰:“侯爷,您就算再担心,也总得先吃饭啊!饿着肚子可想不出救人的法子。”

沈予张了张口,正打算回一句,却听到帐外有人大声说话:“那名妓也是个人物,嫁给皇帝诈死多年,如今又突然出现。所以说红颜祸水啊!这不,出城烧个香还被人掳走了。”

名妓、嫁给皇帝、被人掳走……

听见这一席话,沈予心中一揪,风也似地跨出帐外,冲着说话的朱姓将领亟问:“朱大哥方才说什么?谁被掳走了?”

朱姓将领一看沈予这等反应,还以为他是风流本性,爱听这些风月之事,便暧昧地笑了笑:“嘿嘿,咱哥儿几个方才去洗澡,听山里的猎户们说,鸾夙当年嫁给南熙慕王,是诈死!如今她在宫里好好的,大着肚子出来烧香,被人掳走了。”

话到此处,朱将领刻意顿了顿,解释道:“唔……侯爷从前也是风流之人,应该听说过‘鸾夙’这个名字罢?‘南晗初,北鸾夙’,可是从前风月场上两朵花儿啊!”

“这消息可靠么?”沈予顾不得答话,连忙再问:“鸾夙真的出现了?又被人掳走了?”

“我也是听山里的猎户说的,好像整个京州城都传开了!”朱将领越说越是兴奋,掩藏不住对皇家秘辛的好奇:“当年听说南熙慕王娶了北熙名妓,大家都以为是一段风月佳话。谁知道后来听说鸾夙死了!我还叹过红颜薄命……原来她没死!是被慕王私藏了!”

话到此处,另有一个将领也开始附和:“当年慕王要争取南熙皇位,娶妓女当侧妃有损名声,他自然要安排鸾夙诈死……如今不同了,他已经是天授大帝,谁还敢对他的女人指指点点?鸾夙自然就能大摇大摆地‘活’过来了。”

听闻此言,众人一阵恍然,大都认为这将领说得极有道理,于是纷纷开口发言,颇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

“只可惜鸾夙是‘见光死’。这才刚出来,就被人给劫走了!”

“而且是在京州城里,天子脚下。啧啧,看来京州的戍卫也不怎么样。”

“听说她是在烧香的时候被劫走的。哈哈!寺庙里也不安全啦!搞不好就是一群和尚干的!”

第292章

众人纷纷开始哄笑。这些北地将领本来就对天授帝心有不忿,认为他之所以能够统一南北,是因为北宣的明主臣暄英年早逝。否则,这天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也正因如此,沈予奉命去北宣整编军队时,这些人没少使绊子。前者几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北地将领一一收服。可他们虽然服气沈予,却并不代表也服气天授帝。

而今能看到天授帝后院起火,京州城里出了乱子,这些人自然乐得看热闹,以此给自己找些安慰。

从这个程度来看,北地流传甚广的那句“不知天授帝,只知威远侯”真真是一点儿也不假。

而此时此刻,沈予没有心思听这些人说了什么。他并不晓得天授帝和子涵之间的故事,那日皇陵里的一段“意外”,事后被天授帝很好地掩藏了起来。

就连子涵的身孕,也唯有极少数人才知道真相。宫里众人都以为是叶太后在世时,天授帝宠幸了慈恩宫的奉茶宫女。仅此而已。

事实上,自从天授帝把子涵从房州带回京州,迄今已过了将近三年光景。而这近三年里,子涵与沈予从未联系过。期间沈予历经南北和谈、统一、整编军队等诸多事宜,也早已将子涵这个人抛诸脑后。

因而听到那将士提起“鸾夙”二字,沈予的第一反应并未想到子涵。他以为鸾夙真的没死,反而突然现身被掳走了!而且还是,怀有身孕被掳走的!

“南晗初,北鸾夙”自然是风月场上的两颗明珠,却也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红极一时,都嫁入了显赫人家……

此刻听了朱将领的话,她们相似的经历便又能加上两点——都是诈死,如今都被人掳走了!

这简直太巧合了!一个是天授帝的女人,一个是曾经的云氏当家主母……

而且,鸾夙是出城烧香被人掳走的,这不是跟出岫在岚山寺的经历一模一样?上次云承说是云想容设计的,那这次呢?

就连天授帝的女人都敢绑走,到底是谁在幕后操控一切?

这已绝不仅仅是巧合了!

想到此处,沈予越发站立不安,神色凝重,面上也逐渐浮起杀戮之气。

众将士们原本是在吵嚷说笑,此刻亦感到了气氛的不对劲,视线全都汇聚在沈予身上。

行武之人本就直来直去,他们见沈予如此表情,其中一个将领便直白问道:“侯爷,你这是啥意思?有心事儿?”

另一个也脱口道:“我瞅你好几天都哭丧个脸。怎么?想媳妇儿了?”

这话不问还好,一问出来,沈予的脸色更沉,那周身的肃杀之气也越发深重。这种气质,已好久没在他身上出现过,就连清意也一时感到有些冷意,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沈予一改常态冷冽不语,众人见状都不敢再问,一时皆是面面相觑。荒山野岭之中,只能听到流水淙淙之声,还有篝火烧柴的噼啪声。

此时,恰有一阵山风吹过,四周的树木沙沙作响,似是一阵耳语,又像是在鼓励沈予做出什么决定。

良久,他忽然开口道:“诸位兄弟,我不能陪你们进京了。抱歉。”

此话一出,众将士们俱是感到意外:“侯爷,你这意思是……”

“带你们赴京,是圣上亲自下的旨意,但我要去一趟房州。”沈予说得很隐晦:“我这算是抗旨了,倘若诸位想要缉拿我领功,眼下就来同我打一架。我输了,随你们入京;我若赢了,你们放我走。”

“侯爷!您这是死罪!”不等众将领反应过来,清意已惊呼出口:“违抗圣命、抗旨不遵,您……”

沈予抬手示意,阻止清意再继续说下去:“不必多言,我都明白……但我主意已定。”

他远目望向前方,那深重夜色里,隐隐约约可见一座高山,层峦叠嶂隐于红尘之中。这是进京州前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翻过这座护城山,进了京州地界,他便很难再脱身了!

而且入山之后,最快也要两天才能走出去,这两天之中变数太多,他一刻也等不及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进山、不去京州,取道另一条路直奔房州!

“侯爷三思!”清意见沈予表情坚定,张口还想再说什么。可最终,他只说出这四个字。

朱姓将领也是一头雾水:“侯爷为何不进京州了?”他压低声音问道:“您想造反?”

沈予被这一问逗得哭笑不得,回道:“不,我另有苦衷。”

“说来听听?”几个将士也是不依不饶:“我们虽不待见天授帝,但也是知情知理之人。您为何突然决定不进京了?这可是抗旨大罪!”

“我会让清意带你们进京,只有我自己离开。”沈予斟酌片刻,很是坦然地道:“房州有我心爱的女子,如今她遭人掳劫性命垂危,我要去救她。”

“又是一个遭人掳劫的?”朱将领闻言骂咧咧一句:“南熙流行掳劫女人么?天授帝当的是什么家!”

沈予也无心再为天授帝美言,只沉声道:“原本我不想告诉你们,可方才朱大哥提起鸾夙被人掳劫,我心里总不能放心。”

“这其中会不会有诈?”朱将领疑惑地分析:“你人还没到京州,心上人却在房州,路上隔着万水千山,万一是讹传呢?又或者她已经被人救出来了?”

朱将领试图劝说沈予:“侯爷,咱们领兵之人都知道‘兵不厌诈’,你可不要被人骗了!万一这是个假消息,你这一去不就亏大了!天授帝一定震怒不已。”

“朱大哥所言,我又岂会不知?但我赌不起……”沈予长叹一声,俊颜上是一阵惶恐之色:“就因为隔着万水千山,不知消息真假,我才要去亲眼看一看。万一她真的性命堪忧,我也能想法子救她。”

“那万一她安然无恙呢?”朱将领又问。

这一次,沈予沉默片刻才道:“那我就安心了。”

“安心?你连性命都不要了?须知天授帝必定会下旨降罪。”朱将领很替沈予担心。

闻言,沈予却是坦然一笑,追忆起陈年旧事:“我十五年前就该死了,年少时贪玩被毒蛇咬伤,是至交好友为我吸毒,自己却因此落下腿疾;后来沈氏满门抄斩,我也是托了别人的福才苟且偷生;遑论征战沙场,九死一生……”

话到此处,沈予略有黯然之色:“死有何惧?这些年我能扛过来,无非是存了一个信念……倘若这信念丢了,我也活不成了。”

“这么严重?”朱将领看了众人一眼,小心翼翼地问:“啥子信念?”

沈予没有往下接话。只见他俊颜上浮起一丝怅然的笑意,又隐约带着几分憧憬。

倘若泛泛说来,其实他的信念已经实现了——和晗初在一起。纵然他们一直没有机会长相厮守,纵然彼此已一年半没有见过面,但好在他终于打动她了,她也肯接纳自己。

这般说来,纵然为她一死,也心甘情愿了。

可为何,自己又是如此不甘心?原本已胜利在望,原本已能够与晗初携手归隐,可临门一脚,他的美梦注定破碎……

“侯爷,你真的想清楚后果了?”这一次,又换做另一个将士问道。

“想清楚了。”沈予斩钉截铁地道:“无非就是抗旨不遵,被圣上降罪。”他看向清意,唇畔勾起一丝自嘲地淡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