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妾心如宅-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爷,你真的想清楚后果了?”这一次,又换做另一个将士问道。
“想清楚了。”沈予斩钉截铁地道:“无非就是抗旨不遵,被圣上降罪。”他看向清意,唇畔勾起一丝自嘲地淡笑:“其实,我也不是第一次忤逆圣意了。”
三年前,擅自出京;三年后,抗旨不回。
“正因为不是第一次,圣上才不会轻饶您的。”清意见沈予说得坦然坚定,更是担心不已:“以圣上的做派,上次您能戴罪立功,那这次呢?”
“我说过了,无非就是一死。我承受得住。”沈予故作轻松地笑回:“我这一辈子也算没白活。什么美人没见过?什么好酒没喝过?还有一帮同生共死的兄弟们……值了!”
的确是值了。唯有一个遗憾,而他如今,正要尽力去弥补这个遗憾。
说了这么久,沈予已无法再继续坐以待毙。他再次抬目望了望天色,道:“倘若兄弟们不拦我,我这就打算去赶路了。谁想拿我这条性命去邀功,我也绝不怪他。”
山风猎猎,呼啸而过,将沈予的清淡话语吹入每个人耳中。眼前是北地五州的将领们,大的四五十,小的二十出头,皆是见惯生死场面的热血好汉。
然而此刻,他们都被威远侯的坦诚所慑,竟无一人上前阻拦。
沈予等了半晌,也不见有人站出来,亦是感到心下一松,对众将领抱拳道谢:“多谢兄弟们手下留情。这份大恩大德,我沈予唯有来世再报。”
他说得平淡无奇,好似只是一场寻常的离别,他只是出一趟远门。可在场众人都晓得,此次一别,也许再无相见的机会了。
“到底是个什么女人,能让侯爷你英雄折腰?不惜为她送了性命?”其中一个张姓将领实在忍不住了,出言问道:“离信侯府就在房州,难道您是为了夫人?那您可以光明正大地告诉天授帝,请他出兵啊。”
“来不及了。”沈予蹙眉否定:“况且她也不是我的妻子。”
为了出岫的名节,他到底没再继续说下去,将那个名字永永远远地藏在了心底。
沈予知道,今日这些将领放自己离开,也等同于犯了欺君之罪。倘若天授帝愿意大事化小,他们便不会受到牵连;可倘若天授帝震怒,或许他们的前程也就完了。
沈予只能盼望着,如今天下局势刚刚统一,天授帝能以安抚为主,对南北将领一视同仁。这其中,的的确确有不少人才,能够为帝王所用。
为了这些人的性命前程,沈予拍了拍清意的肩膀,再次嘱咐道:“你送兄弟们去京州,记得请兵部尚书代为引荐面圣……就说受威远侯所托,求他在圣上面前力保大家。”
“侯爷……”清意一副快哭的样子,站在原地欲言又止地问:“您能不去房州么?要不咱们再商量商量?万一是个陷阱呢?”
“陷阱也得去。”沈予朗声大笑:“别担心,你主子我福大命大,必定能够化险为夷。”
他边说边一抬下颌,对清意指了个方向:“快去替我准备干粮,我得赶紧启程。”
“趁夜就走?”朱将领试图做最后的挽留:“就算要走,今晚也该养精蓄锐,明日再走。”
明日?他又如何能等到明日?如今日夜兼程也嫌不够快!沈予没时间多做解释,只简短回道:“不了,我现在就走。劳烦朱大哥去将我的坐骑牵过来。”
说着他已再次对众将士拱手作别,转身便往营帐里走,打算回去收拾行装。
就在此时,只听“哗啦啦”一声脆响,有人将酒坛子摔碎在地上,高声喝道:“妈了个巴子的!老子孤家寡人一个,也不想去舔天授帝的脚趾头。老子跟你去!”
“朱大哥!”沈予很是诧异地回头,试图阻止:“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谁他妈跟你闹着玩儿!冲冠一怒为红颜,多风流多意气!老子想去见识见识。”朱将军哈哈大笑起来,看向身后一众将领,招呼道:“兄弟们,还有谁看不惯天授帝的?都跟着来罢!”
……
山风猎猎,回荡起一片热血沸腾的呼喝声。终于,在进入京州地界的前一夜,北地将领分成了两派。
八九百人的规模,沈予带走了一半人马。
第293章
沈予带着四百人绕路而行,与赴京人马分道扬镳。众位追随他的将士原本以为,这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威远侯,以后必定该日夜兼程快马赶路了。
岂料沈予却是不紧不慢,与先前的着急担心判若两人,反而显得沉稳许多。
众人跟着他走了一夜路,到了第二天白天,按理该是赶路的好时候,岂料他却下令安营扎寨,停顿休整。
朱将领看不下去了,忍不住问道:“侯爷,咱们跟着你是去救人的,怎么你反倒不急了?”
沈予却不回话,只伸手指了指正北方向,转移话题道:“离此地两天路程,有一座荒山,各种匪类长期盘踞,打劫过往商客。你跟兄弟们说一声,今天好生歇息,顺便出谋划策。明日咱们启程剿匪。”
“剿匪?”朱将领更加摸不着头脑:“侯爷,您这是耍人玩儿呢吧?到底是要去剿匪?还是要去救人啊?”
“先剿匪,后救人。”沈予干脆地道:“剿匪是咱们一起,救人我自个儿去就成了。”
言罢他叹了口气,又隐晦再道:“等到剿匪成功之后,你就率领这四百兄弟们返回京州罢。”
“啊?”朱将领一头雾水:“侯爷,咱能不卖关子吗?我听得云里雾里、糊里糊涂……”
瞧见朱将领一个大老爷们如此迷茫不解,沈予忍不住低笑出来:“朱大哥还不明白吗?有人对我用了障眼法,我这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朱将领似明白几分:“你是说……咱们当中有内奸?”
沈予但笑不语。
朱将领见他一副讳莫如深的模样,反倒来了心思,拉着沈予往帐子里一坐,迫不及待地问道:“快跟我说说,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沈予斟酌片刻,才如实回道:“朱大哥是自己人,我也不瞒你。最一开始清意来传话,说我的心上人被掳劫了,我是又惊又疑,唯恐她遭到不测……不过昨晚你们说起鸾夙的事,我才醒悟过来此事不简单。”
话到此处,沈予刻意顿了顿,续道:“实不相瞒,我那心上人出身云氏,身份贵重敏感。你也知道云氏的名望,她树大招风遭人掳劫,极有可能。可如今鸾夙也被人掳走了,这事便蹊跷了,可见来人并非针对云氏,或者说,并不是单单只针对云氏。”
“侯爷的意思是……有人针对天授帝?”朱将领疑惑地问。
“不错,的确是针对圣上,而且也是针对我。”沈予沉声分析道:“鸾夙是圣上的女人,若是她有何不测,恼恨伤心的就是圣上本人。倘若此时我再抗旨不遵,带领你们去房州救人,就是等同于造反……圣上一怒之下必会问罪,届时不仅我活不成,你们这些北地来的将领,都要跟着遭殃。”
“归根到底,有所损失的还是天授帝。”沈予指了指自己:“原本朝中就是武将后继无人,倘若我一死,你们又被治罪,圣上手里就没什么带兵之人了。”
而剩下那部分如期赴京的将领,天授帝也会受此影响,再也信不过他们,不会委以重任。
听闻此言,朱将领反倒很是坦然,笑着摆了摆手:“咱们这些兄弟既然愿意跟着你出来,就是不待见天授帝的。打仗之人都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谁稀罕这条命?关键受不了这憋屈!”
“朱大哥稍安勿躁,先听我说完。”沈予低声安抚他,再道:“能想出这条计策,不仅得熟谙宫中形势和天授帝的脾气,也得知道我心系何人。这幕后主使之人,必定万分了解我的脾气性子,知道我会违抗圣旨前去救人。”
朱将领点点头:“可这也不能完全证明,咱们这一路上混进了内奸。”
“绝对是有内奸。”沈予脸色一沉,忽而杀戾地道:“这内奸很了解我的行踪,故意等我到了南地四州,才向我透露心上人被绑架之事。他故意这么做,一来不让我有时间在路上思索营救之法,二来他也算准了我肯定耐不住性子……此人不简单,他背后的人更不简单。”
不仅熟知沈予性格,猜到他必定会去抗旨救人,而且,也能很好拿捏他一路上的行踪……这个内奸是谁,沈予心里已大概有了一个定夺,可他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这一招借刀杀人好厉害!”朱将领闻言忍不住大叹:“你去救人,被叩上造反的罪名,天授帝痛失爱妃,震怒之下将你问斩……一箭双雕,你和天授帝都有损失。”
“不,还不止这么简单。”沈予深深蹙眉:“云氏也会受到连累。既然我是去‘造反’,又是去房州救云氏的人……朱大哥还不明白吗?我这个‘造反者’与云氏亲近,甚至不惜千里迢迢去找他们,那云氏会是个什么下场?”
他长叹一声,继续分析:“一定会有人扭曲黑白,说云氏是我的支持者。毕竟云氏数年前就曾支持圣上举事。越是这个理由,圣上越是忌惮他们,越不会轻饶他们。”
朱将领立刻一拍大腿:“妈了个巴子的!经你这么一说,这事还真不简单啊!”他睁大眼睛再叹:“这不止是一箭双雕啊!这是一箭三雕!你和云氏获罪,天授帝失去两大肱骨之臣,朝中武将后继无人……”
“也许这还只是个开端……”沈予顺势补充:“世所皆知,天授帝登基是受到云氏的支持,而一旦云氏获罪,会有多少忠心耿耿的大臣心寒?况且云氏数百年基业,在九州百姓心中威望极高,倘若天授帝治了云氏的罪,他必定会被人诟骂为昏君。”
“原来这幕后主使才是要造反啊!这是谋朝篡位的计谋啊!”朱将领忍不住惊呼出声:“这人得有多少心眼儿,能想出这么迂回曲折的法子来!要是我造反,直接带人攻入京州,还费这么大功夫干嘛!”
“此人未必就是想要造反。”沈予却否定了朱将领的猜测:“大凌王朝虽是初立,但圣上的确文韬武略,倘若想要推翻他自立为王,实在太难……我猜测此人的动机是……”
“是什么?”不等沈予问出口,朱将领已亟亟问道。
“是报复。”沈予说到此处,面上再次涌起杀戮之气:“此人必定与圣上、云氏和我有天大的仇怨,才不惜想出这种玉石俱焚的法子……他要毁了我们才甘心!”
“看你们自相残杀?”朱将领忍不住点头附和:“你说得有理,倘若是想造反,只扳倒你和云氏绝对不够,还得有充足的兵力和军费开支……不过若是为了寻仇,这法子已足够狠辣。”
“所以我说这人不简单。不仅了解我的性情,能在这一路上安插眼线,还得掌握我与云氏的关系,更得拿捏准圣上的心思,知道圣上忌惮云氏……”沈予眯起一双俊目,到最后已成了自说自话:
“到底是谁,与圣上、云氏和我都有仇怨?是谁非得让我们自相残杀,三败俱伤?”他自言自语问出口的同时,脑中飞快闪过一个姓氏,电光火石一般迅速而又清晰!
“难道是他?”沈予不禁呢喃出口。但他也只是猜测而已,并没有任何证据和把握。
“谁?”朱将领问道。
沈予被这一问打断了思绪,连忙回过神来,犹豫片刻回道:“我也无法笃定是谁,只是有个猜想罢了……朱大哥不必再问。”
“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坐以待毙吗?”朱将领开始为沈予担心起来。
“自然不能坐以待毙。”沈予笑道:“既然猜到了对方的诡计,你们就绝不能跟我走,一定要赶回京州才行。”
“那你绕这么大圈子干嘛?费劲把我们弄出来?最后还不得回去?”朱将领骂咧咧道:“这不是浪费感情么?”
“怎是浪费感情?我若不这么做,又岂能钓出那个内奸?”沈予斩钉截铁地道:“你且看着,那些人马回京州之后,谁最先去圣上面前告我一状,谁就有这个嫌疑。”
“你怎知道内奸回去了?万一他还混在咱们这一队呢?”朱将领看了看营帐外头的方向。明明晓得什么也瞧不见,但他还是打了个哆嗦:“不知是谁这么狼心狗肺,竟然要害你!还拉我们一帮兄弟陪葬!”
“朱大哥别急,这内奸必定没有跟来。”沈予见他脾气暴躁,遂再次分析道:“在他看来,咱们迟早会被天授帝定下造反之罪,既然如此,他又为何要跟来送死?他肯定是回京州接头去了,然后再找人去御前告状,让天授帝以为我真是抗旨造反。”
沈予话到此处,朱将领终于恍然大悟:“你昨天执意要离开,就是因为这个?想看看到底是谁对你忠心?谁贪生怕死?谁是内奸?”
“至少我排除了一半兄弟的嫌疑。”沈予摇头低叹:“剩下那些回京州的……我不怪他们,就算真的是内奸,我也不怪他们。”
“先别说怪谁不怪谁?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办?侯爷你有计划了吗?”朱将领疑惑再问:“难道真要带着咱们去剿匪?”
“剿!怎么不剿?”沈予俊颜之上,缓缓露出一丝狡黠之笑。
第294章
“圣上的旨意只说‘尽快回京复命’,可他没说最终期限。兄弟们晚回去两天,把那一窝土匪剿了,不仅无过,反而有功。这份见面礼圣上必定喜欢。”沈予抿唇而笑,成竹在胸。
“那没跟来的兄弟们会怎么说?你不怕他们戳穿么?”
“不怕。他们明日进入护城山,两日之内消息不通,与外界联络受阻,刚好给咱们时间剿匪。”沈予回道:“等到他们出了山入了京,咱们这儿也剿匪完毕,可以顺利赴京了。”
“说来说去,你就不怕他们去天授帝面前告状?”朱将领很是担心。
“他们有父母妻儿,没跟来自然有所顾虑,可倘若是好兄弟,必定会替我守口如瓶。若是有谁拿我邀功,说了也就说了,恰好佐证我不是造反,而是去剿匪了。”沈予远目再看北方,道:“明日咱们就去剿匪,过后你们都回京。我还有事想请朱大哥帮忙。”
“有事侯爷只管吩咐,我老朱虽然不服气天授帝,却服气你。”朱将领哈哈大笑:“以前只觉得你是个血性男儿,忠肝义胆,如今才知道,原来你脑子也挺好使。”
“脑子好使不好使,要看和谁比了。”沈予面上忽然划过神伤之色,叹道:“有一个人,我穷其一生也比不过。”
沈予说得黯然,朱将领也听出来了他话中异样,遂干笑一声,试图调节气氛:“哈!侯爷你该不会是要哭出来罢?”
沈予这才缓缓敛起黯然之色,郑重道:“是我失态了,就算要哭也不是眼下……言归正传,我得请朱大哥帮我做一件事。”
“什么事?”朱将领一拍胸口:“侯爷放心,我老朱孤家寡人一个,上无高堂下无妻儿,也不怕丢了性命。”
朱将领自幼父母双亡,入伍从军,待到三十岁上混到了一州将领。他原本有妻有儿,却不幸都在北宣立国时死于战火之中,被匆忙逃亡的北熙皇室奴役致死。此后朱将领便心灰意冷没有另娶,后被臣暄父子的品性所折服,一心一意做了北宣的将领。
直到如今,北宣投降,他心有愤懑不愿臣服于天授帝。
沈予知道他的经历,也对他的气节表示佩服。可毕竟北宣大势已去,朱大哥如此固执,最终难受的还是他自己。因而沈予也想借此机会,劝慰他入京面圣。
沈予相信,以天授帝的治国之才和带兵之道,必定能让朱将领五体投地,心甘情愿归附。这不仅仅是他为天授帝着想,也是为了留住这个人才。
想到此处,沈予便开口道:“等咱们剿灭了那帮土匪,还请朱大哥带着兄弟们回京,替我留意看看,到底是谁行事鬼祟,有内奸之嫌。”
“这个不成问题。”朱将领一口应承:“侯爷,你真的不随我们回京?”
“不了,我还是得去烟岚城一趟。我的情事圣上一清二楚,他若痛失鸾夙,应该能体谅我的苦衷。”沈予长叹一声:“圣上是性情中人,但愿他能对我从轻发落罢,恰好我也有辞官之意。”
“辞官?”朱将领闻言又是一惊:“好端端的辞官做什么?”
沈予哪还有心思对他解释这些,只道:“这个以后再说,您只管替我留意京州局势,若有任何风吹草动,还请您通过云氏钱庄联络云三爷,他会替我想法子的。”
“好,这个容易,侯爷放心。”朱将领点头。
继而两人便开始商量剿匪事宜,又招呼了另外几个将领进帐商议对策。大家都是行武之人,沙场阅历无数,不消片刻便已有了一个缜密的部署。
养精蓄锐了整整一天,沈予带着众将士出发,这四五百人皆是白日歇息、夜间行军。两日后,他们按照原定计划趁夜偷袭,一鼓作气上山剿灭匪类。
一帮土匪全军覆没,再看沈予的人马,只有数十人受了不同程度的外伤,并无性命之忧。
沈予将整座山上能用的草药搜刮了一遍,连夜为受伤的将士们医治外伤,好在常见的药材这山里都有,倒也没耽误疗伤。
等到一切安置妥当,朱将领便率人将活捉的土匪头子们押上来,让沈予发落。其实这些土匪并非无恶不赦的杀人魔王,他们大多是农民出身,为生活所迫上山为匪,以打劫过往商客和周边村寨为生。
沈予瞧见眼前这几个瑟瑟发抖的土匪头子,所谓的“大当家”、“二当家”竟是吓得尿了裤子,站都站不稳。
在这山上的土匪大本营里,沈予笑了,只对他们说了三句话——
第一句是:“想活命么?”
第二句是:“即刻换上这些衣服,带着你的人快马赶去房州。”
第三句是:“倘若你敢半途转道,仔细你的狗命。”
最终,土匪头子换了沈予的衣服,骑了沈予的坐骑,假扮成沈予的模样,带着二当家、三当家等四五个人,落荒逃往房州。
“侯爷此计甚妙!有人打扮成你的样子,路上就转移了注意力!不错,不错!”朱将领拊掌大笑:“咱们任务完成,可以返京了,侯爷你要即刻去房州吗?”
“嗯。”沈予点头:“我跟在那些土匪身后,就我一个人,行动也方便些。”他嘴角噙笑,冷冽地道:“倘若我猜得不错,那内奸进山之前,应该已将消息传递出去了,这会儿路上会有人盯着我,他们恰好能替我转移视线。”
“我说要跟你去,你又不让。”朱将领恨恨地道:“那你一切小心。”
“朱大哥放心。倘若那幕后之人不光是针对云氏的话,我那心上人暂无性命之忧。”沈予眼见天色不早,又道:“我就不和兄弟们一一告别了,还请朱大哥代我转告一声——倘若我沈予平安无恙,定当请兄弟们喝酒吃肉,聊表感谢。”
“好说,好说。”朱将领连连点头:“那我也和兄弟们撤了,侯爷放心,你交代的事儿我必定留意着,一有风吹草动我就设法联络云三爷。”
“多谢朱大哥,你附耳过来,我告诉你联络云氏钱庄的法子……”
两人一阵简短告别之后,沈予独自启程,与众将领背道而行,往相反方向驶去。他边走边观察那些土匪们的动向,果见他们被人跟踪。
如此行了两三日,沈予从不在城内留宿,每夜都是在城外歇脚,升起一堆篝火独自过夜。有时为了掩人耳目,连篝火都不升,只在野外和衣入眠。
好在时节已到了四月下旬,天气越发暖热,即便宿在野外也并无大碍。
四月二十五一大早,沈予起身继续赶路。卯时天色刚亮,城门刚开,进城之人并不算多,三三两两很是悠闲。沈予正打算牵马入城,忽听身后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一声迫切地呼喊:“侯爷!”
沈予听这声音甚是耳熟,唤的又是“侯爷”,便下意识地转身望去——来者是清意。
“侯爷不能去房州!有陷阱!”清意顾不得向沈予行礼,连忙下马拦在他身前,亟亟禀道。而他刚一下马,坐骑便嘶鸣一声,摇摇晃晃重摔在地,可见是力竭而亡。
沈予霎时面色一沉,忍不住打量起清意来。只见对方神情憔悴,额上大汗淋漓,一双眼底乌青明显,可见是连夜赶路了。
“此处不是说话之地,进城再说。”沈予从怀中摸出一锭银子,扔给清意:“你将银子送给那守城将士,让他替你把马匹处理了。”
言罢,遥遥指向城门内的一座八角檐飞楼,再道:“我去那座客栈等你。”
撂出这句话,沈予竟不多看清意一眼,径直入城而去。
待一切收拾妥当,卯时已过大半。沈予特意寻了一间临街的客房,打开窗户朝外看去。清晨的阳光似给街道镀了层金,行人们已开始熙熙攘攘,趁着清早出门办事。
阳光入窗而来,铺洒在沈予面上,他却感受不到几许暖意。这看似热闹的街道,这看似良善的百姓,谁又能看到他们的内心如何?
孰是孰非?孰善孰恶?人心,最是难测。
清意自进入客房之后,反倒不比方才急迫,一直站在角落里一言不发,似在等着沈予开口问话,又似在斟酌该说些什么。
终于,还是沈予率先转身,面无表情询问道:“不是让你带人去京州么?怎么跑回来了?”
“扑通”一声,清意应声跪地,面有惭愧之色地道:“属下特来向侯爷请罪……房州有陷阱,您不能去。”
“哦?你怎知房州有陷阱?”沈予的目光如同一柄绝世利刃,倏然刺中清意,令对方无处可躲、无处遁逃。
这一问,清意良久才答,竟是语带哽咽:“有人在房州等您自投罗网,好给您安上抗旨不遵的帽子,让圣上治您一个‘造反’之罪。”
“如此说来,你是良心发现了?”沈予的目光又犀利三分,似要看透清意的内心。这个跟了他数年的贴身小厮,何以会背叛他?又为何在这关键时刻出言坦白?
他在等着清意自行开口,奈何对方只将头深深埋下,不肯再说一句话,也没有交代他的主子是谁。
“你在替谁瞒着?”沈予再问。
闻言,清意重重磕了个头:“属下既然赶来,便是诚心认错,听凭侯爷责罚。”
“你既然不肯出卖他,为何又要赶来阻止我?这岂不是两头不落好?”沈予转身将窗户关上,把一切红尘俗世的喧哗声隔绝在外,自己踱步走到清意面前,垂目看他:
“清意,你和明璋是什么关系?”
“清意,你和明璋是什么关系?”沈予突如其来的这一问,令清意大为愕然。他怔愣片刻,更加不敢抬起头来,语气闪躲地道:“侯爷说什么……属下听不明白……”
“你既然肯吐露消息,足见是诚心悔过,事到如今还想再瞒下去?”沈予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锋利,便如一片片削薄的刀片直入清意耳中,他就连听觉都被割得生痛。
原本清意只是单纯地想来提醒沈予,也打定主意将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绝口不提他背后的主使之人。岂料沈予心如明镜,竟已自行猜了出来。
“是属下对不住您……”清意更为羞愧,近年来他也曾跟随沈予出入沙场,流血流汗,此刻却是止不住地语带哽咽:“侯爷杀了属下罢,不过属下请您千万别去房州。”
“你和明璋到底是什么关系?”沈予依然是这句话,执意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只不过声音更沉,语气更冷。
清意依旧拒绝回答。
沈予冷叹一声,无尽失意地道:“这些年我自认待你不薄,你竟如此轻易就背叛我。”这一句并非严厉斥责,只是令人觉得寒心,无比寒心。
“不……不是,属下没有背叛您……”清意闻言越发哽咽,他竭力想要解释,一张清秀的面庞写满了挣扎与痛苦。张口欲言,欲言又止,半晌却只能微颤着嘴唇,坦诚道:“属下不是背叛您,属下自始至终,就是明府的人……”
沈予收清意做贴身小厮,说来也是一桩巧事。当年云辞逝世,沈予决定留在烟岚城守护云氏和出岫,因而便买了一栋宅子,张罗着找些仆从。
当初是想找个机灵又可靠的人给自己当贴身小厮,却苦无合适的人选。一日他在路上忽然遇见清意,当时瞧见一个年仅十三四岁的少年跌坐在路口的地上,浑身是伤,正在放声痛哭。沈予身为医者,恻隐之心突发,便管了这桩闲事。
细问之下,沈予才晓得清意是房州人士,受当时瘟疫的影响,父母患病治愈后身子骨一直不好,之后相继去世。清意原本辛辛苦苦攒了几个钱,打算给父母敛棺入葬,岂料半路却被人打劫了去,自己还落了一身伤,绝望之下便坐在地上痛哭。
沈予知晓了情况之后,给了他一笔银子为父母敛葬,此后清意便日日跟在沈予身后,声称是要报恩。原本沈予嫌他年纪小,不愿收他,可清意跟了几日,倒是颇有眼色,手脚也很麻利。
他下馆子,清意跟在后头,替他拉桌子搬凳子,布菜倒酒;他回宅子里,清意成宿守在门外,一见他出来便牵马迎上去。
如此跟了半个月,才发现清意是当真机灵,沈予便顺势收了这少年做贴身小厮。再后来,他在出岫和云想容的帮助下独自逃离房州,事发突然,他没来得及遣散仆从,原本想着大家都该自谋出路了,未料想清意还一直替他守着宅子。
当时是出岫最先发现清意,认为这小厮极为可靠,而文昌侯府一倒台,沈予又正值落魄之时,出岫便将清意送到京州继续服侍他。
都说患难见真情,清意替他守着宅子,又是出岫举荐,沈予便没有多想,将这少年留在了身边。细算时间,两人的主仆情分也有数年了。
可方才听清意那番话,原来他本就是明府的人……
“从烟岚城直到如今,你已跟了我整整八年……从一开始就是骗局吗?”沈予不胜唏嘘,越想越是难受:“你是明璋派来算计我的?”
“不是算计您,我也一直没做过伤害您的事儿……除了这一次。”清意一咬牙,终于如实以告:“我是相爷与奴婢的私生子,因为不能认祖归宗,得相爷体恤,把我放在大公子身边服侍……”
沈予反应片刻,才意识到清意所说的“相爷”是指右相明程,而“大公子”则指的是明璋。
他看向跪地的清意,唇畔浮起一丝嘲讽的笑意:“难怪你如此机灵,十四岁就很有眼色,原来是明璋调教出来的。”
话到此处,沈予叹了口气,再道:“当年我任职刑部,负责审理明氏一案,也难为你竟能沉得住气……我亲自问斩的,可是你亲爹!”
清意好似没听见这句话,木讷地摇了摇头:“相爷没让我认祖归宗,但将我安排在大公子身边,也算有脸面的……大公子好赌,欠下云氏一笔巨债,后来他听说离信侯病逝,便让我混进云府去探探情况,想找找这其中是否有什么秘辛,能作为把柄要挟云氏减免债务……”
清意的眼角终于挤出两滴热泪,继续说道:“当时我去了烟岚城,大公子想了许多法子,奈何离信侯府对仆从要求严格,都嫌我年纪太小、身量没有长成,说什么都不肯收……后来大公子知道您与离信侯交情甚笃,恰好人又在房州,才让我假装父母双亡,投奔了您,想从您那儿间接打探云府的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