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策-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数万,乃至十余万妻儿老小,倘若他们战死于此处,那河北之地,又会有多少家缟素?”
    于禁双手紧捏着手上的长枪,此刻他所在的军阵已经开始收缩,在庞统开始劝降开始,双方统军的武将都下意识地各自收缩了兵力。
    一众吴将也都下令后撤十余步,停下了进攻的步伐,此刻于禁的后军和中军已经被拦腰截断,乐进被黄忠一刀斩杀之后,前军更是全军覆没,倘若继续僵持下去,他于禁身后这数万军士也唯有败亡一途。
    “陛下对于禁恩重如山,庞士元,某敬汝乃天下名士,为大汉开疆拓土亦有功劳,今日汝又何必咄咄逼人。”
    “于文则,汝不愿降,是因为曹操旧谊,可汝方才自认汉臣,可他曹操却是篡汉自立之辈,汝效忠于他,图的不就是一个知遇之恩?”
    “可汝追随他南征北战十余载,大小战役数十场,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此恩早已报答,汝此刻若愿归降,自有吴卫从邺城内救出汝之子女,某可保汝全家安然无忧,此外,某还会上表吴王,请天子加封汝为钜平侯,豫州都督,今后这豫州一州兵马仍归汝调度,汝麾下的旧部也将整编成豫州兵,今后仍隶属于汝麾下,汝可好生思量。”
    于禁轻咬着牙齿,浑身都在颤抖,庞统给他的礼遇可谓厚重,可见吴王刘奇对他也是格外看重,可他当真能舍弃与曹魏一干武将共事十余载的情谊,当真能断绝和曹操十余载的君臣之谊吗?
    “于文则。”不知何时,庞统已经徒步来到了于禁对面几里开外的斜坡之上,他身前有着三排持盾的军士护佑着,身侧站着几名文士,此刻庞德已经策马带着护卫行至庞统身前,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于禁闻声抬头朝着庞统看去,却见庞统指着北面,“吾家主公本可在五六载之前便兴兵北伐,征讨中原,那时曹操面临官渡之战,汝可知,吴王为何不兴兵北上?”
    于禁默然,便听庞统扯着嗓子高喝道:“汝曹魏之兵,为吕布败者良多,死于官渡之战时亦有不少,而后征战数载,先后卒于刘备、孙权者甚众。每一载汝曹魏都在征兵,少时三五万屯田之兵,多时十余万,挑精壮入伍,羸弱少许者为民夫,可如此一来,整个中原之地十室九空,这大汉繁华之中原,还有几分昔日灵帝之时盛景?”
    “中原两州之地,足有两三千万之民,可如今还剩多少?只怕一千万人也数不上了罢。”
    于禁满脸苦涩,愣在了原地。
    四周劲风嘶吼,不少战马还在原地踱步,庞统的嗓子已经变得有些沙哑,他本就不是张飞那等天生的大嗓门,登高远望,站在高处长喝,也是格外费力的事儿。
    “于文则,吴王有言,这天下之治,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吾大汉风雨飘摇二十余载,如今幸有一统之机,汝莫非便当真要做那千古罪人乎?”
    “汝且问问,汝麾下这些军士,有多少是被汝麾下的军士强征入伍,有多少人是家中独子,有多少人尚未娶妻生子便不远千里投汝帐内?”
    “吾江东屯田兵如今已不再征召,仅靠蛮越三十余万精壮编练的老卒便可为战,可为这天下,吾江东治下十州之地,如今还有军士六七十万,可战之兵便过五十万之众,可他们大多都戍守在各地,北伐之战之后,吴王已向内阁下诏,举国上下,当废除近半屯田兵役,是为吾大汉黎民百姓家中多一二人劳力,是为老人妇孺减小负担,汝以为,此策可善乎?”
    于禁长叹一声,环视一眼四周的军士,见着他们迎上自己的目光后,都神情复杂地低下了头。
    “于禁,汝若愿降,汝麾下这些军士可接受整编,伤者运送伤兵营,交由军医诊治,丧者焚烧之后,骨灰将寄回家中,更有钱粮抚恤。并且汝和汝麾下这些军士,也不必参与覆灭曹魏之战。”
    “于禁,汝可愿降?”
    随着庞统最后一声长喝,四面八方的吴军将士纷纷扯着嗓子跟着吼道:“于禁,汝可愿降?”
    “于禁,汝可愿降?”
    百里方圆的阔野之上,回荡着数万军士齐声高喝的声音。
    “准备。”半盏茶功夫过去,于禁仍旧沉默地立于战马之上,而四周的几员吴军上将对视一眼,黄忠当先举起了手中长刀。
    “虎卫营,朝前推进。”徐晃拎着手中长斧,猛地朝前一指,身后穿着重甲的虎卫营军士便齐刷刷踩踏着震天动地的声势逼近于禁的军阵。
    “骁骑营,随吾出击。”李严率领陈应、陈生等将指挥着上万铁骑冲下斜坡,袭向于禁的后军。
    “且慢。”也就在这时,阔野之上,传来了于禁急迫的声音。
    “军师有令,全军止步。”庞统立即朝着身侧看了一眼,庞德踏前一步,朗声传令。
    “哗”,令行禁止,参与这并州之战的,都是东吴精锐,屯田兵分为两部,一部推动着此前的步战车,一队跟在众军之后,手持长枪列阵推进,此刻数万大军交战,根本就轮不到他们登场,是故,即将要接战的前军军阵在听到命令之后,便整齐划一地停下了脚步。
    不少已经张弓搭箭,手指绷得很紧的军士不由自主地长长呼出一口气,不用交战,自然是最好不过。
    于禁治军之才,可排入当世前十,吴军上下,也没有一个人胆敢小觑他。
    围杀这数万军士,只怕东吴军也得死伤上万,他们之中,站在军阵之前,或许也就是其中之一的倒霉鬼。
    于禁环视一眼四周,突然开口高喝道:“众军之中,家中有父母者举刃。”
    “哗”,下一刻,齐刷刷一两万件兵刃高举而起。
    “家中独子者仍举刃。”
    “唰”,不少兵刃放下,但于禁放眼望去,偌大的阔野之中,至少还有数千人举着手中兵刃,在寒风中,他们面色苍白,有些羞愧地低下了头。
    “放下。”
    于禁的声音仍然是那么平静如常,他指了指四周,“家有妻室而未得子嗣者举刃。”
    这一次,军中只举起了零星一两百把兵器。
    他面色一沉,“吾军军法,知情不报者当斩,尔等莫非还要隐瞒本都督不成?”
    “哗”,这一次,仍有几千兵刃举起。
    于禁没有继续发问,因为他已经猜到了事实。
    “吾征召尔等入伍之前,尔等都是屯田兵,可到了营中某才察觉,尔等之中,年幼不过十五六岁者多矣,其中四五十老叟亦有不少,可汝等大多都是未经战火之辈,陛下想来是不知情,那便是底下的各郡县官吏胡作非为矣。”
    “可尔等是吾大魏之基石,长者当在家中种田顾家,幼者当入私塾,当进县学,当在家中生养几年骨骼再来投军。”
    “是某于文则对不住尔等,此前几战,吾军已阵亡近两万军士,尔等剩下的,亦有不少人浑身是伤。军中粮草早已枯竭,唯有清水,却也不多。可尔等未曾抛弃本都督,尔等不失忠义,乃是曹魏忠良之士尔。”
    庞统瞳孔微微收缩,他似乎已经猜到了于禁接下来想做的事情,不等他开口,军中已经有人从亲卫手中取来了弓箭。
    “今日,某于禁愿归降东吴,是为天下黎民百姓,为尔等家中妻儿老小。”
    “都督,不要啊。”
    “都督,吾等愿死战于此,也绝不辱没都督威名。”
    “都督戎马半生,征战沙场,每逢战阵,势必身先士卒,从未退缩半步,吾等焉能让都督蒙羞。”
    将军征战疆场,惋惜不过马革裹尸;耻辱不过阵前投敌,若是战败昏迷被俘也罢,可若是直接领着数万大军弃械投敌,如此骂名,即便曹魏日后灭绝,只怕他于禁也在东吴军中难以站稳脚跟,毕竟弃主投荣之辈,没有人会看重他。
    甚至日后在史记之上,也会有史官在他于禁的履历上留下一笔,曹魏降将于禁。
    “某心意已决,尔等无须再劝,不过庞军师,某也有几件事情相求,还请军师应允。”
    庞统脸上涌现几分喜色,抬脚走到坡前,手中羽毛扇一举,声音嘶哑着吼道:“都督但讲无妨。”
    “某于禁对不住身后这些儿郎,倘若他们之中有人愿意解甲归田,还请军师应允。”
    庞统微微颔首,“吾东吴军收编豫州、兖州刘备降卒的规矩便是,有愿意从行伍者,可整编成军,听候吾东吴调令,若不愿者,可发放路费,遣返回乡。”
    “可吾身后这些儿郎大多都是来自同一乡同一县,他们即便是没了兵器,回返家中,也不免有所走动,此事不知军师当如何解决?”
    庞统心知于禁是想当着这么多人在这里将这些事情全部都说清楚,他思忖顷刻,身侧的庞德有意代他发言,庞统却挥手示意他退下。
    此刻他的嗓子极其不适,但他心知,如今这并州战场上,也就只有他可以代表吴王,即便是大将庞德也不成。
    此刻招降于禁的,毕竟是他,而他庞统的威名,于禁麾下这数万军士也都信服,唤作他人,即便是此刻允诺,只怕他们也会担心日后会变卦。
    “还请将军军中刀笔吏将一众军士登记造册,遣返回乡之后,自有当地派遣官吏留意二三载,若无作奸犯科等违法之举,日后也不会因近日之事责怪。”
    于禁松了口气,他指了指身侧环绕的数十名将校,“某麾下有不少将校都参与过昔日淮南、徐州之战,也曾杀戮过汝江东士卒,其中便有庞军师此刻麾下旧部的父亲、兄弟,表亲,倘若吾军归降东吴,他们寻机报复,又将如何是好?”
    “按军法,主动寻隙挑事者,斩。”庞统沉声喝道。
    “甚好。”于禁朝着庞统大笑一声,环视一眼四周,“众军听令,将手中兵器放到一侧,退回原地双手抱头蹲下。”
    庞统忍不住发笑,“这于禁倒是知晓吾军招降的法子。”
    庞德不免哭笑不得地看了一眼庞统,心中暗忖道:“军师此前还一脸严肃,如今却又发笑,还真是三花脸。”
    “庞德,汝率军入阵,看管这些军械,随后命各营将于禁麾下的军士带往晋阳大营。”
    “喏。”
    随后,庞统便看到于禁和弃了兵刃的一众将校策马走过军中,奔向他所在的坡前。
    “此前明珠暗投,承蒙军师不弃,今后禁麾下这些儿郎便全部托付给军师矣。”
    “都督之才,吴王与吾都十分信重,日后南征北战,对付塞外蛮夷,还得仰仗都督勇武才是。”
    于禁连称不敢。
    半个多时辰之后,陆续几将归来,黄忠、徐晃、魏延等人各自和于禁交谈一番,便看到下方的军士分作几批,数千人一队,朝着晋阳方向走去,他们卸甲弃了兵刃,此刻走动的速度并不快,此外,庞统还下令辎重队在途中派发馒头和热粥。
    “文则,汝也莫要内疚,今后整编之事还得汝多多费心。”庞统深深地看了一眼于禁,他已经看出这人已经心存死志。
    “喏。”于禁苦笑一声,他这些小伎俩焉能瞒过庞统这等当世鬼才。
    “公明,汝且领虎卫营随同李严所部先拔,南下攻掠冀州郡县,尽早与大军汇合于邺城之下。”
    “喏。”
    想到自己归降东吴的消息即将传出去,于禁眼神黯淡,倘若陛下知晓,只怕他的头风病会再次复发吧。想到曹操此刻老态龙钟的模样,于禁又是一阵心痛,若非是为了保全麾下那一干忠心耿耿的军士,他又岂愿归降。
    如此一来,他为曹魏尽忠十余载之忠义,只怕也一遭丧尽。
    当然,倘若数十载后,有人问其此事,他应该也毫无悔意地回答,倘若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也会这般去做,毕竟那可是两三万条性命。

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孙权还活着
    “安乐侯。”这一日,在襄阳侯府居住的孙权辗转反侧,索性也就趁着天色蒙蒙亮起身。
    “汝为何来此?”
    “女子与吴侯的婚约已经定下矣,按照约定,黄昏之时备轿抬入吴王府内即可,定下的日子是在一月之后,而地方则是在邺城。”
    “吴王刘奇,蛮有把握在一个月之内攻下邺城乎?”孙权自嘲一笑,“也罢,看来那曹丕的确不是吕蒙、徐庶敌手。”
    “昨日夜里,吴王已八百里加急,快马朝着天下各州郡传递捷报,右军师,荆侯庞统率凉州军、并州军突袭阳邑,于汾水以南阔野,水漫河堤,制造百里方圆澡泽地,困住于禁数万大军,而后黄忠阵斩曹魏上将乐进,于禁率两三万曹魏精锐归降东吴,受封钜平侯,豫州都督。”
    孙权愣在了原地,足足过了十几息,方才自顾自地低喃道:“于禁降了?”
    “其麾下两三万士卒被整编为两万豫州兵,如今尚在晋阳屯驻,不日便将开拔南下,回返豫州。”
    “可还有其他战报?”
    “庞统命黄忠、李严率军北上,已攻下代郡。”
    “命徐晃率军南下,不日已攻下常山国。”
    “曹魏还有几座城池?”
    侍者苦笑一声,“曹操收缩兵力,冀州三郡六国之地,唯独邺城、渤海、巨鹿、上曲阳、河间、广川数城尔。”
    “冢中枯骨而,一月之内,邺城不攻自破。他曹孟德终究还是棋差一招,吾与刘备先后亡于东吴之手,他曹魏焉能苟活?”
    “君侯慎言。”
    “无妨,他刘子兴乃吾之妹婿,应当不会因此小事治吾之罪。”
    ——
    邺城,不过及冠之年的曹丕此刻双眼全是血丝,他双手十指紧紧捏着手上的竹简,满脸狰狞地抬起头来,“为何于禁会降东吴,与他共事多年之乐文谦都宁愿战死沙场。他却降了,父皇封他为并州都督,督战西北,这是何等信重于他……”
    “太子无须为这种卖主求荣之辈伤怀,此刻徐晃夺了常山国,魏延率军已杀入中山国内,代郡失守,如今吾曹魏只剩下数郡之地,还请太子保重贵体,主持大局。”
    “北面可有战报传来?”
    “鲜卑辽东大人轲比能起兵五万,已经攻入渔阳、右北平、上谷三郡,如今正沿着长城肆掠,想必东吴辽东都督陆逊势必会率军回师救援罢。”
    “季重,孤封汝为并州都督,命汝率军出城,驰援中山国,汝可敢去?”
    吴质满脸苦涩,微微抬手一辑,“此刻邺城为重,陛下家小都在城内,末将焉能于此刻抽身离去。”
    曹丕长叹一声,“汝不愿去,那仲达,汝便率军出城罢,北上常山国,迎战徐晃。汝吴质便担任冀州都督,负责镇守邺城。”
    “还请太子随臣出城。”司马懿突然抬手一辑道。
    “为何?汝司马氏部将俱已足够应付徐公明,孤此刻若是出城,势必会闹得城内人心惶惶,此举不妥。”
    “若有太子在常山国,臣愿立军令状,一战击退徐晃。”
    曹丕瞳孔微微收缩,“当真?”
    “军令状在前,倘若不能得胜,请斩吾首级。”
    曹丕犹豫了顷刻,深深地看了一眼跪在身前的司马懿,“汝准备如何行事?”
    “引军高邑,与徐晃军决战即可,此刻于禁虽归降东吴,他麾下两三万兵卒却受严颜等将一同屯驻晋阳,不可前来驰援,魏延攻打中山国,黄忠、李严攻取代郡,吾军只要在十日之内将徐晃击溃,便可列阵直面黄忠驰援之兵。”
    “兵贵神速,邺城内并无太多战马,况且南面还有太史慈麾下骁战营铁骑,倘若汝率军出城,如何瞒过他们耳目?”
    “无须瞒过江东斥候耳目,至于太史慈铁骑追击,太子大可不必担忧,倘若臣未曾估错,此刻太史慈已率铁骑赶往辽东。”
    “对付鲜卑?”
    “应当是为镇压乌桓。”
    曹丕心中微微一紧,眼神冷冽地打量着跪在自己身前的司马懿,声音变得有些寒冷,“汝如何知晓?”曹操联合鲜卑轲比能,乌桓蹋顿之事,未曾告知军中文武,除却出使乌桓的陈群,并无其他人知晓,这司马懿莫非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探听得知此事?亦或是他买通了曹魏前线将校,得知陈群出使之事?
    “回禀太子,陛下绝非以身犯险之人,纵观陛下往日用兵,正奇相辅,可纵观辽东之兵,唯满伯宁一部数万精锐,焉能匹敌辽东陆逊之兵,而蹋顿麾下三万乌桓突骑许久未动,其中必有变故。”
    “司马懿,这邺城之内有十万可战精壮,孤留下一万老卒五万民夫守城,其余四万兵马皆托付于汝,还将虎卫营中郎将朱铄调拨于汝,汝势必要在十日之内大破徐晃。”
    “此去若不破徐晃,臣提头来见。”言罢,司马懿上前接过虎符,朝着曹丕再次恭敬一拜,抬脚起身,快步走出殿外。
    “太子,这司马懿狼子野心,昔日背弃陛下,投奔刘玄德,后来东吴出兵北伐,他临阵脱逃,连累刘关张三人惨死于陈留城外,此人不可大用矣。”
    “方才汝为何不说?”曹丕冷冷地瞪了一眼这名黄门侍郎道。
    “太子,臣……”
    “好了,汝也不必多言,孤自有主张。司马懿于陈留之时,选择明哲保身,乃是得知进退之举,若他当真是庸碌愚忠之辈,此刻只怕坟头的草都有三尺高矣。”
    说着,曹丕看了一眼身侧的老臣,“荀令君,汝以为司马懿可似贾文和乎?”
    荀彧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他不似贾文和,倒和周瑜一般狡诈,亦有孙权一般城府。”
    “周瑜狡诈乎?”
    荀彧抬手一辑,“纵观天下用兵以奇之人,周瑜可入前三。”
    “那孙仲谋何来城府,他丢了关中之地,若非其妹孙尚香委身于吴王刘奇,只怕此刻连命都丢了罢。”
    “是故,孙权还活着,而刘玄德,已亡于陈留城外。”
    曹丕眼神微微一动,张了张嘴,竟是半响未能找到反驳之语。

第五百四十三章 张郃大破西凉铁骑
    良乡,在滂沱大雨过后,马超已经下令再次进攻。
    干涸的泥土并没有挡住马超麾下铁骑进攻的步伐,不过两日,曹操麾下的三千虎贲便只阵亡近半。
    曹操带着他们困守着村内,仅剩的十几座房屋,此刻曹操披着披风,坐在一处火堆前,看着头顶漫天星辰,“朕纵横天下数十载,今日便要亡于此处尔。”
    “主公,马超包围良乡已有六日,此刻还未曾有东吴援军赶至,想来已是被满伯宁牵制在幽州尔。”
    “可朕还当真想让他陆逊之兵赶来驰援。”
    程昱瞪目结舌,“这是为何?”
    “汝可曾记得朕北上之时,下达的一道圣旨。”
    “命各部弃守县城,只守坚城重镇,坚壁清野,固守待援?”
    曹操微微颔首,“今夜便是天赐良机,算算脚程,白日里吾两军阵前交锋,声势大作,若非吾军箭矢还未用完,只怕白日里朕这项上人头便被他马孟起给夺取矣。此刻鏖战数日,他马超麾下的军士人马皆疲,若是此刻有一路铁骑突袭他村外营寨,便可大获全胜。”
    “可陛下如何将这天赐良机告知援军?”此刻程昱已然是醒悟过来。
    “传令,命军士于最高的屋顶摆下三堆火焰,呈品字形。”
    “喏。”
    不多时,曹操便瞧见斜对面的屋顶上已经升起三堆火焰。
    “陛下,不知这三堆火有何蕴意?”
    “品字,源于吴中刘子兴著作《江东新规》,品字上方为尖锐之矛,矛尖对准马超大营,是为进攻,品字三堆火,则是子时三刻。”
    “原来如此。”程昱眼神略微波动,“陛下,此刻前来驰援的乃是张郃将军罢。”
    “正是。”
    “不知当有多少兵马?”
    “一万铁骑,由高览统帅,三千步卒,由张郃统帅。”
    “算上伤卒,村外马超大营应当还有四千多名西凉老卒,这一万三千马步军,可能破之?”
    “若是两阵之前,沙场交锋,他张郃留不下马超,可若是夜袭,他马超必为张郃所破。”
    夜里,曹操和程昱都没有熟睡,当守在村口的几名斥候被箭矢放倒之后,底下的校尉汇报,马超夜袭矣。
    “好一个马孟起,竟然甘愿命他麾下的西凉铁骑下马步战,他当真是不懂得怜惜手底下的儿郎,其西凉骑兵骁勇如斯,恨不能为朕所有。”
    程昱哭笑不得,若非是当年汝哄骗马腾,杀了他两个儿子,又如何会让马腾怀恨在心。不过曹魏和西凉马氏的间隙,还是因为此前钟繇之死。
    昔日曹操接引孙权渡淮河北上,屯驻南阳抵御刘备、刘表,后来周瑜夜袭武关,杀入关中,联合马腾韩遂兵围长安,逼死钟繇,此一饮一啄,皆乃天定。
    “报……禀报陛下,前村的军士已经顶不住了,马超以连夜赶制的牛皮盾顶在阵前,西凉老卒下马步战亦悍勇非常,吾军伤亡惨重,诸葛将军命吾等护佑陛下从后村突围。”
    “不撤。”曹操摆了摆手,“朕就在此处,告诉他诸葛虔,倘若守不住村子,那他便随朕一起殉国。”
    “喏。”
    又过去半个时辰,曹操站在一处斜坡之上,已经瞧见距离此处不过数十步的火光,火光中,一名穿着银甲持枪的武将放声大喝,“曹贼,汝已无路可走,还不速速引颈受戳。”
    曹操长笑连连,“马孟起,汝若能杀进来,朕这项上人头汝拿去便是。”
    “篡汉逆贼,人人得而诛之,某西凉马氏世代公侯,今日便要为大汉诛杀汝这逆臣。”
    “儿郎们,随吾杀进去。”
    “杀啊。”也正在此时,村外突然火光四起,马超留于村外的伤兵营被不知从哪里杀来的无数铁骑冲破了大营,营中留守的伤兵和数百军士手持兵刃抵御,却被马踏连营,一个照面便杀得人仰马翻。
    “报……禀报将军,村外大营受袭,还请将军速速回援。”
    马超面色微变,“来了多少兵马?”
    “夜色太深,不过大营火起,当有上万之众。”
    “撤,快,所有军士翻身上马,准备迎敌。”上万兵马,马超并没有心慌,他并非一人,身后还有着数千西凉铁骑。
    “陛下,马超大营受袭,援军到来矣。”站在土墙上方的军士惊喜道。
    “传令诸葛虔,追出去,以箭矢抛射,莫要让他马超走得太轻松。”
    “喏。”
    马超咬牙切齿地看着那斜坡之上的曹操,明明他就要再一次将曹操擒杀,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村外的伤兵营却被偷袭了,他不得不回救,那营中的一千多军士,可都是追随他父子多年的旧部,若是舍弃了这些忠心耿耿的老卒,日后他又如何在猛将如云的东吴军中立足。
    “马超,可还认得张郃否?”当马超率军赶至村口,数百名翻身上马的西凉铁骑已经和数千穿着铁甲的军士交战在一起,这些军士每人身上都披着仿制的复合甲,双手拿着一杆大戟,与此刻手持长戟的张郃站在一起,如同一道铜墙铁壁一般立于村口。
    混乱的马群就在咫尺之间,马超翻身上马的刹那,远处的军阵已经朝着近前浩浩荡荡地杀来。
    短暂交锋,堪称天下精锐的西凉铁骑便折损了三四百人,马超痛得心中在滴血,他和张郃交战数合便将其击退,长枪一扬,“突围,朝着北面突围。”
    他率军杀穿大戟士,还未走脱,便迎面遇上高览统帅的铁骑,两支精锐厮杀了一番,当马超向北逃至定水之际,天色已经蒙蒙亮,他命亲卫清点身后的铁骑,仅剩三百四十九骑。
    他泪流满面,“昔日西凉之勇,一遭尽丧张郃之手,此仇不报,某马超誓不为人。”
    “将军,吾等该如何行事?”
    “北上,去广阳。”
    “喏。”
    也就在马超军前十余里处,一名手上拿着长弓,带着数千军士埋伏在道路一侧的武将目不转睛地看着狼狈从北面逃来的一路败军,他那如鼠一般聚光的小眼紧盯着军中穿着特殊甲胄的武将,寻觅着身份最为遵从之人,张弓搭箭,几乎一气呵成。
    “嗖”,天亮时,一根箭矢带着尖啸落入了渡河南逃的魏军之中。

第五百四十四章 马忠:我是捡漏王
    话说满宠自定水北岸被围之后,便一直想着突围,从蓟县到广阳,他根本不敢停留,行至这一大片荒山附近,前军的夏侯惇有意放慢了脚步。
    “报……禀报都督,后队许褚将军已和张辽麾下铁骑接战。”
    “传令许将军,莫做纠缠,东吴大队步卒随后就到,吾军抛弃辎重粮草,便是为轻装简行,尽快赶至良乡即可。”
    “喏。”
    “左右亲卫,随吾尽快赶至前军,与夏侯将军汇合。”
    “喏。”
    “此前便有传令兵汇报,陛下已被马超的西凉铁骑围在良乡多日,希望吾等赶至良乡,还能救下陛下,否则某满宠就是千古罪人。”
    隐藏在草簇之中的马忠,原本已经将箭矢对准了乘骑在战马上的夏侯惇,却远远地瞧见一大队骑兵杀至,而乘骑在为首的战马之上者,赫然便是曹魏辽东都督满宠。
    “嗖”,一箭出手,带着尖啸稳稳地命中了满宠的胸口,马忠只看到满宠的身体朝着一侧栽倒,落下马背,他便猛地站起身来,“全军出击。”
    “杀啊。”
    漫山遍野的吴军从山林两侧杀出,乱箭齐发之下,手忙脚乱的曹军顿时死伤惨重。
    夏侯惇抢着赶到满宠身侧,却见满宠气若游丝。
    “元让将军,汝且速速率骑兵击退这一路兵马。”
    “都督,汝伤势要紧,末将还是护送汝冲杀出去,到一处平地请医者帮汝诊治罢。”夏侯惇满脸忧急道。
    “昔日华佗丧命之时,药王李当之有言,病入膏肓者,药石不治。他既是在说华佗为人太过耿直率性,不分忠义,也在惋惜他直言犯上之举。可也在说吾等患者病情……元让将军,汝若能寻得陛下,且告诉陛下……某满宠有负皇恩,无力挽救辽东战局,臣……有负陛下。”
    “都督。”夏侯惇双目赤红,眼见着满宠双眼之中的神采逐渐消失,被自己拉着的手也无力垂下,两行热泪顺着他的眼角就流淌了下来。
    “杀啊。”远处,马忠已经率军拦腰将前军杀得溃败不止,眼见着就要朝着中军杀来,夏侯惇猛地提起手边的长刀,翻身上马。
    他刀刃一指前方,“儿郎们,随某杀退来敌。”
    也就在他声势浩大地带着铁骑杀来之际,马忠麾下冲杀在最前面的军士朗声高喝,“将军,满宠死了。”
    “将军神射,射杀曹将满宠。”
    “恭喜将军,立下首功。”
    一时间,山呼海啸的喝彩声回荡在战场上。
    但很快,就被一阵更为热烈的嘶杀声给掩盖过去。
    马忠兴奋地乘骑在战马上,眼见着还有三四十步便是满宠中军将旗所在,那里蹲伏着一群哀嚎大哭的军士,他一脸兴奋,此前他亲手射杀曹彰便被吴王封了福侯,如今又一箭射死曹魏辽东都督满宠,这可谓是辽东之战的头等大功,他若是回去,只怕少说吴王也得封他个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