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仕妖娆-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湿润的床单上,桃花朵朵……

    宗平眼睛很疼,心却更疼。

    刚才李凤梧这狗|日的进去的是他的房间去找唤儿,而耶律弥勒也是从那个房间里抱出来的床单。

    床单上的桃花……

    那是处|女泪啊。

    宗平视线有些模糊,心里已乱成一团麻。

    狗|日的李凤梧,你说的话都的放屁么。

    乱如麻中,宗平听见耶律弥勒带着一丝叹息的声音,“宗统制,还要见唤儿妹妹吗?”

    宗平扬天长叹。

    ……

    ……

    看见朱唤儿一脸痛楚,李凤梧只好给自己找个借口,“你是第一次嘛,以后就好了,谁叫你水灵灵的呢……”

    省略号的内容略有流氓的猥琐。

    李凤梧也是第一次领略此种风情。

    这是夏暖滟和耶律弥勒都不曾带给自己的另类感觉。

    女人都是水做的。

    实际上是指泪水,也是指性情。

    这句话对于大多数女人而言,并非如此,尤其是东方女人。

    而性情这个词,也可以另类解读。

    呃……就是小黄书解读。

    比如夏暖滟,大多时候得有漫长的前戏,才会清泉石上流,耶律弥勒在这种方面,要更有天赋一些,稍微碰触一下敏感地方,便会哼哼唧唧。

    而朱唤儿则介于两者之间。

    只是一旦有了开场戏,只需片刻功夫,便水灵的紧,犹胜耶律弥勒一筹,否则床单也不会湿成那个样子了。

    朱唤儿顿时大窘,“不理你了!”

    李凤梧哈哈一笑,弯腰扶起她,一起来到门边,看见空荡荡的院子,对正在拍打床单的耶律弥勒问道:“弥勒,宗平呢?”

    耶律弥勒回首,一脸微笑,“宗统制说还有事情,先回去了。”

    朱唤儿闻言心中松了口气。

    也不知道是难过还是侥幸,此去多少年,今生不知是否还能再相见。

    李凤梧若有所思,轻轻拍着朱唤儿的肩膀,“桃花开得真艳。”

    朱唤儿愕然,“这时节怎么可能会有桃花。”

    李凤梧哈哈一笑,指了指。

    朱唤儿更加羞赧,一把将纨绔推出房门,“奴家要歇着了。”

    李凤梧得意非凡,对耶律弥勒伸出大拇指,看得耶律弥勒莫名其妙,“官人什么意思?”

    李凤梧哈哈一笑,“必须给我家弥勒点个赞。”

    若是不出使大理多好,今后的日子不要太惬意,一三五耶律弥勒,二四六朱唤儿,星期天就可以一起……呃,貌似现在还没有星期天制。

    那就单双。

    只是可惜,这个计划得延后半年之久了。

    明日就要和使团离开临安,李凤梧诸事都安排妥当,等明日自己离开,耶律弥勒也会和朱唤儿一起离开临安回建康。

    不过李凤梧有些不放心。

    所以有必要找个不输李巨鹿太多的人护送两丫头……嗯,不对,三个丫头。

    目盲琴师也得带回去。

    只有控制住目盲琴师张疏影,才能控制住张三。

    况且自己离开大宋,就算是建康也不安全,所以还有必要找个高手长期在建康保护自己的家人,这个任务人选……有点麻烦啊。

    东方秦川倒是不,但他不可能离开赵恺太久。

    数来数去,便只剩下唯一的一个人选了:魏廷晖。

    是以吃过晚饭,李凤梧带了一样物事前往魏府——话说回来,李巨鹿这憨货去了哪里,昨夜让他去找徐眉娇,怎的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来?

    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转念一想,以李巨鹿的身手,除非徐眉娇偷袭,否则还真不可能拿下他。

    魏府中,看见秘书少监登门,平日里对李凤梧不甚感冒的魏太尉放下书,从书房出来,来到大门,很有些不爽的道:“你就不能避避嫌?”

    最近临安风言风语多了,都说我家闺女和你这个秘书少监不清不楚。

    若非自己是礼部尚书、太尉,这些个流言就会变得异常难听。

    其实不得不佩服魏杞。

    在临安这么多年,还真没树多少敌人就爬到了二品大员的位置。

    李凤梧干笑,“谁人背后人说,我且自在逍遥,看我的清风明月,那管他人龌蹉心思,魏太尉你说可否是此理?”

    魏杞怔了下,旋即哈哈道:“滚蛋,又没人戳你脊梁骨,你当然逍遥了。”

    我女儿名声要是没了,被戳脊梁骨的是我啊。

    李凤梧也忍不住乐了,天下父母心啊……“廷晖在不在?”

    “东篱院里。”

    “那我去找他。”

    “你还是等一下去,东篱院里人有些多。”

    “嗯?”

    “小蔚的闺蜜来了。”

    李凤梧愕然了一下,“工部尚书王望北那一直没嫁出去的大女儿王汝怀?”

    魏蔚的闺蜜挺多。

    除了王汝怀,还有工部左侍郎的二女儿,端明殿大学士、同知枢密院事蒋芾的小女儿,监察御史的女儿,宗正寺卿赵凛的女儿,礼部左右侍郎包括江君烈的女儿……

    这些小女子在一起,关政治立场。

    否则江君烈的女儿也不会来找魏蔚了——现在谁都知道,江君烈倒向了某位皇子,和魏杞不太对付。

    魏杞苦笑,“可不止,好的闺蜜都来了。”

    要不是这群丫头来,自己还不知晓临安那些有关女儿的流言流语。

    而这群丫头也是听闻这些消息后,怀着八卦之心前来求证的。

    李凤梧只好道:“那……”

    魏杞知晓李凤梧大概是有事要找自己儿子,近来心情不,灵机一动,道:“李少监若是有空,不如一起去书房坐坐?”

    赵室忌惮臣子营党结私,是以魏杞这话说得极其大声。

    根据惯例,魏府周围肯定有皇城司耳目,这句话是告诉皇城司耳目,我们要去书房,你们赶紧过来监听。

    反正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话。

 第一百六十四章 定情信物

    李凤梧笑道:“如此,有扰魏太尉了。”

    走进魏府,迎面撞见魏李氏李望安,李凤梧这才知晓魏杞为何心情大好:魏李氏怀孕了,看那肚子,得有三四月了。

    想来也是,魏杞是要带四个儿子,现在才一个魏廷晖。

    肚子里这个应该就是魏廷璧了。

    在书房分主宾落座,李凤梧捧着热气腾腾的茶杯,笑道:“其实出使大理,官家志在必得,为何不让魏太尉出马,却让我们这些雏鸟去。”

    魏杞哈哈乐了,“你不就是雏凤么,应题啊。”

    李凤梧顿时苦逼。

    魏杞忽然脸容一整,看了一眼四周,并不确定皇城司秘线是否在监视,于是降低声音,用只有两人听见的声音,带着询问口气说了三个词,“义平庄,郡主,你?”

    李凤梧心中警铃大振,果断摇头。

    魏杞哦了一声,不信,“知子莫若父,我若拿出家法,你说廷晖会怎么办?”

    卧槽。

    李凤梧心中顿时郁闷了。

    这个魏杞也不是个好东西啊。

    他拿出家法来,魏廷晖应该不会说出真相,但必然要受罚,自己忍心?

    当然忍心。

    仕途斗争本就如此,经历了襄阳死战,李凤梧早已明白了这个道理,不狠心的人在官场上做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认真的道:“若是如此,晚辈愿为廷晖兄受罚,还请太尉三思。”

    这话模棱两可。

    一者是说自己愿意为了魏廷晖受苦受累,一者是含蓄告诉魏杞,这事你就别追究了,到时候只会大家都难堪。

    魏杞闻言怔了下,旋即大悦,笑道:“不不,雏凤将展翅了。”

    李凤梧除了苦笑还能干嘛。

    大概是因为这件事,魏杞对李凤梧的印象略有改变,觉得此子手段不,待廷晖也真诚,今后就不拦着他和廷晖交往了。

    又道:“魏太尉,且说前事。”

    魏杞略一沉吟,道:“不是还有王之望么,有这位老臣在,你们搞不砸,官家让他作为大使节随行,就是提点你们,这位老臣虽然治国治政略有不逮,但经验老道,出使大理提点后辈足矣。”

    李凤梧依然郁闷,“可我听说,他和赵愭关系不。”

    魏杞顿时叱道:“他和谁关系好不是重点,别忘了,皇子也是官家的皇子。”

    顿了一下,又道:“更别忘了,他的大使节只是挂职,谁才是真正负责此事的人?”

    李凤梧顿时恍然,“谢太尉指点迷津。”

    魏杞呵呵乐了,“时间不早了,估摸着那些丫头也已经离开,你去东篱院找廷晖罢。”

    魏杞今日之所以这么大方,只因看清楚了李凤梧手中所拿物事。

    也该完璧归赵了。

    李凤梧来到东篱院,恰好撞见魏廷晖出来,于是笑道:“伤都痊愈了?”

    魏廷晖挥挥胳膊,“没啥事了,找我,还是我妹妹?”

    李凤梧呃了声,“都找。”

    “那你先别进去了,王汝怀在,今夜要和妹子一起,你进去的话今后传出去不好说。”方才妹子可被那些闺蜜用流言流语拿捏惨了。

    关键是妹子似乎确实有心思,竟然不怎么反驳。

    李凤梧只好奈的道:“那去你院子,我有事和你商量。”

    魏廷晖引着李凤梧来到他自己的院子,他不爱喝茶,又不喜欢丫鬟的拘束,是以伺候他的丫鬟此刻都不在,亲自为李凤梧倒了杯白开水,“说吧,什么事。”

    李凤梧也不和他客气,“你知道我要出使大理的事情吧?”

    魏廷晖点头,“知道。”

    貌似因为这货出使大理,妹子的心情还有点不好呢。

    总觉得妹子喜欢上了这个家伙啊,但凡自在东篱院的时候,妹子总会旁敲侧击李凤梧的行踪和事迹,而自己一旦说起朱唤儿和耶律弥勒,妹子总会黯然一阵。

    李凤梧道:“此去大理路途遥远,我担心邓王和恭王会对朱唤儿和张玉儿不利,甚至派人去建康对付我家人,所以我想……”

    “让洒家护送唤儿姑娘和玉儿姑娘回建康?”

    李凤梧点头,又摇头,“不只如此,我还希望你能在建康呆半年,直到我回到临安为止。”

    魏廷晖沉默了一阵,“洒家倒是没问题,倒是我爹那边……”

    李凤梧眼咕噜一转,“你爹那边我方才见过了,提起了这事,他也点头应允了。”

    先忽悠再说。

    魏廷晖真去了,魏杞还能把他拉回来不成。

    魏廷晖笑道:“那就没问题了,我这边收拾东西去。”

    李凤梧哈哈一笑,“先别慌,王汝怀在的话我去东篱院不太合适,你帮我把这把画扇还给你妹子,就当是我这次劳请你的酬劳。”

    “这不本来就是我家的么?”

    “对啊,所以作为你的酬劳完璧归赵啊。”

    魏廷晖有些没反应过来,“也好,我娘念叨了好多次……”眼咕噜一转,忽然又道:“还是算了,你自己给我妹子。”

    娘倒是在念叨,可是妹子很少提及画扇,似乎并不在意画扇的归属呢。

    李凤梧眼咕噜一转,忽然笑道:“廷晖,其实我挺喜欢你妹妹的。”

    魏廷晖嗯了声,旋即脸色大变,“你想作甚?”

    李凤梧嘿嘿贼笑,拍了拍他肩膀,“想不想咱俩的友谊再上层楼?”

    魏廷晖终于反应过来,一巴掌拍开李凤梧,“滚。”

    却是眉开眼笑。

    李凤梧也灵犀突至,取出一块随身玉佩,“画扇我就不还给她了,你帮我把这块玉佩送给她,就说是我出生时候,满月酒时,我娘送的礼物,世间仅次一块,对我意义非凡。”

    这个玉佩的来历瞬间变得别有深意了。

    事实这个双凤戏月玉佩确实是如此,伴随自己十几年了,而且价值不菲。

    魏廷晖挠了挠脑袋,接过玉佩。

    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

    画扇和玉佩?

    怎么看都不是一个级别的,而且,为什么他又把画扇拿回去,却反而赠送了枚玉佩给妹子?直到李凤梧离开,魏杞出现在院子里知晓这个状况,魏廷晖才在老子一巴掌拍脑袋上后明白过来。

    这货不仅白白使唤了自己半年,还打着其他心思。

    拿了妹子的画扇,又增妹子玉佩,貌似有点交换定情信物的节奏啊?

    尤其是自己将玉佩拿到东篱院后,看见妹子瞬间飞霞的神态,和王汝怀一脸坏笑的神情,魏廷晖越发坚定了这个想法。

    显然妹子和王汝怀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就是交换定情信物啊!

    狗|日的李凤梧,老子又被你忽悠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旧爱不如新欢

    是夜,李凤梧将画扇又带走了。

    因为这事,魏廷晖没有受到父亲的责备和妹妹的训斥,倒是被母亲骂了个狗血淋头,尤其是知晓儿子还要被李凤梧免费使唤半年后,魏李氏更是哭笑不得。

    老娘怎么就生了这么一对活宝。

    女儿把老娘的传家宝当普通画扇被人黑走了,话都不说一句,而且看样子还心甘情愿的紧。

    儿子更不肖,被人免费使唤半年不说,还把妹子卖了。

    李凤梧这货明显就是打着叫唤定情信物的心思,否则也不会告诉廷晖,他喜欢女儿了——退一万步,就算他和女儿之间今后没有交集,以一枚玉佩换了画扇,也是大赚特赚。

    双凤戏月玉佩,天下不要太多。

    但那柄画扇,世间独一份啊。

    都是败家子啊,还好老娘又有了,得赶紧生个省心的儿子。

    只是东篱院里,和王汝怀拥被而眠的魏蔚心里雀跃的紧,怎么都睡不着,王汝怀便调笑于她,“小蔚,收到定情信物了,干脆就跟他私奔去大理吧。”

    魏蔚羞笑,“姐姐说的哪里话。”

    王汝怀咯咯的笑,“反正你都瓜熟蒂落了,我看咱们这大宋啊,除了这大宋雏凤,是没人配得上你啦,倒是大金那个四元状元不,可惜他没这个福分。”

    魏蔚略有羞赧,“姐姐别说笑呢。”

    王汝怀心里叹了口气,女子心思女子明,魏蔚这点小心思,别说瞒过自己,恐怕魏太尉和魏李氏,甚至魏廷晖也看出来了。

    要不然,你会将那玉佩如获至宝般随身带着?

    现在不就放在枕头下嘛。

    唉,也怪不得魏蔚,大宋雏凤李凤梧,确实是个不输皇子的夫君人选,若自己年轻个四五岁,少不得也要放浪一番去追求呢。

    黑暗里,魏蔚侧首看着王汝怀,一只手摸着枕头下的玉佩,悄声问道:“汝怀姐姐,你说男人为什么都这么花心呢?”

    王汝怀叹了口气,“傻妹妹,别乱想呢,自古以来皆如是,只要他心中有你,一切足矣。”

    自己想嫁还嫁不出去呢。

    作为工部尚书的女儿,看得对眼的身份地位不够,身份地位够的又入不了父亲的眼。

    其实当初自己差点嫁给史弥大。

    只是忽然间帝师史浩辞相了,父亲便再没提起过此事。

    魏蔚大眼睛眨啊眨啊

    想起了西湖落水,想起了那张刻薄猪嘴……

    愿你平安归来。

    不说魏家此刻各人心思各不同,李凤梧回到梧桐公社听雪院,终于见到了李巨鹿。

    一脚踹这丫身上,“昨夜彻夜不归,哪里去了?”

    李巨鹿嘿嘿讪笑,“喝醉了。”

    李凤梧语,“和徐眉娇一起?”

    李巨鹿挠挠脑袋,“是的。”

    不敢欺骗自家小官人。

    李凤梧眼睛一亮,“拿下了?”

    李巨鹿一脸幸福,“牵手了。”

    李凤梧顿时语。

    瞧你那点出息,不就拉拉小手,这就好像得到了整个天下一般,能不能有点我的王者风范——呃,说起来自己貌似也好不到哪里去。

    朱唤儿买回府,也用了两年才吃下。

    没有纠结这事,“徐眉娇那边有消息没有?”

    李巨鹿精神一振,“有消息了,那个棋子传出消息,说柳子承担任使团副使那夜喝醉酒,说了句上元大火,朱兄能独善乎?”

    李凤梧心中一振。

    朱兄?

    必然是朱茂才,这事果然和他们脱不掉干系。

    得了,这就是个突破口。

    柳子承的嘴不好撬开,但你朱茂才可就说不准了,不过自己要出使大理,这件事很难自己亲自操刀,不如……让赵愭来啊。

    赵愭刚损失了钱家,能得到打击赵惇的机会,肯都不会放过。

    正思忖间,一身便衣的庆王赵恺带一身黑衣的东方秦川走进听雪院。

    李凤梧略有诧异,虽然现在自己和赵恺的关系已不是什么秘密,但终究还是要忌惮一点,赵恺这个时候来见自己作甚。

    赵恺自顾自的喝着刚泡来的茶,“出使大理少则四五月,多则半年有余,知晓你担心家人,你方才去魏府,大概是让廷晖去建康,但这并不保险,老大和老三府上高手并不少,我想了下,让廷晖为明,住在建康李府,我让东方秦川在暗中保护你家人。”

    李凤梧心中略感温暖,“那你呢?”

    赵恺哈哈一笑,“有了义平庄一事,老大和老三估计彼此看不顺眼,怕是没空顾及到我,我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老老实实呆王府,我就不信,在父皇眼皮底下,还有人能到我王府里把我的命取走。”

    争储还没有到刺刀见红的时候。

    李凤梧思忖良久,对东方秦川行礼,“有劳费心了。”

    东方秦川不苟言笑,点点头。

    出使大理耗时极长,自己有必要给赵恺提个醒,“在我出使大理期间,殿下诸事小心,虽然我知晓殿下在朝中还有人,但有些人能暂时不动,就别动。”

    比如赵云兆,从出使金国回来,自己引荐给了赵恺,虽然表面上看他和赵恺没有多少交集,但其实已成为赵恺的忠实势力。

    话说,赵云兆在谏议大夫这个位置呆的有点久啊。

    说不准官家已经知晓他的立场,所以一直才没动他……想到这悚然,忍不住说道:“赵云兆最近和你联系怎么样?”

    赵恺愕然,不明白李凤梧为何忽然提起赵云兆,“不少,但也不多。”

    李凤梧沉默了一阵,没有说话。

    赵恺有些惴惴的问道:“怎么了?”

    李凤梧摇摇头,“没什么,忽然想起这件事而已。”

    赵恺见状,也没有追问,心中却有些不安和愧疚,其实之前听从李凤梧的话,很少和朝中臣子走得频繁。

    只是近期,因赵汝愚的建议,说立储大概就在这几年,下一次北伐很可能会御驾亲征。

    如果御驾亲征,为了避免以前的悲剧,官家肯定会先立储。

    因此自己必须赶紧培养势力。

    所以近期和赵云兆、西府中的蒋芾走动频繁了些。

    又聊了些事情,李凤梧最后交待了一句,“低调一些吧,我得到一点有用的消息,稍后我会去安排,让人把这个消息放给赵愭,这半年你就坐山观虎斗。”

    赵恺一怔,“什么消息?”

    李凤梧笑了笑,“大火,上元。”

    赵恺悚然动容,“那一次死伤数的上元大火案?不是已经结案了么?”

    李凤梧哈哈一笑,没有多说。

    赵恺却打破砂锅问到底,“你倒是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心里也好有个底。”

    李凤梧只好道:“我得到消息,那次大火案,很可能和朱茂才、柳子承、柳子远三人有关系,你也别激动,我们只需要把这个消息放给赵愭就行。”

    就算钱家倒了,赵愭也还是邓王,只要抓住这个消息,追查下去,撬开了朱茂才的口,那么柳子承、柳子远甚至柳相正,都得玩完。

    赵恺点头,眼里却有些犹豫和不甘。

    李凤梧看在眼里,心头略有些失望,赵恺如今对自己已不再言听计从。

    这是为什么呢?

    心里叹了口气,蛋疼了啊。

    心中却莫名其妙的想到了一个人:赵汝愚。

    这个未来相公,真的在闭门读书么?

    算了,反正自己出使大理,临安发生任何事情自己都鞭长莫及,只要赵恺不作大死,就算这半年发生点什么栽个跟头,等自己回来,也有机会弥补。

    赵恺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没有栽过多少跟头,尤其是如今看到了争储的希望,心情浮躁轻狂也是情有可原。

    就怕他作大死啊。

 第一百六十六章 使团出临安,良计留王府

    第二日。

    没有大朝会。

    大内皇宫钟鼓齐鸣。

    在大内皇宫西门外,一千禁军神卫军精锐衣甲鲜明,提枪执盾,精神抖擞。

    队列整齐一致。

    每一位士卒都是神卫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八尺大汉,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仅是一千人的方阵,却浑然一体,仿佛是一万人的精锐。

    气势之盛,如日中天。

    王之望、李凤梧、柳子承、钱象祖、李睿、宗平,六人,皆身着官服,列与阵列之前,神情肃穆。

    在皇城门下,大宋重臣尽数到齐。

    左相汤思退,右相洪适,参知政事陈康伯,枢密使陈俊卿,同知枢密院事蒋芾,签书枢密院事王刚中,太尉、礼部尚书魏杞,兵部尚书汤硕、工部尚书王望北……翰林学士承旨周必大、三位皇子等尽皆在场。

    这阵容,大宋朝堂重臣倾巢而至。

    可见官家对此次出使之看重。

    方阵之前,李凤梧等时节和朝堂重臣之间,列有一方祭桌。

    礼部和国信所等官吏早已准备好诸多三牲、香蜡用品,只等吉时官家前来,行了礼仪后使团便开拨出使大理。

    人人脸色肃穆。

    距离吉时半刻钟时,钟鼓再鸣,远远的,从皇城内传来太监鳞次栉比起伏的呼喊声:“皇上驾到。”

    众人纷纷动色,整理朝服,深恐在天子面前失仪。

    片刻后,又响起太监宣礼声:“上皇驾到。”

    这下热闹了,就算稳如泰山仕途奋斗一辈子的陈康伯,也忍不住悚然动色。

    上皇都亲自来了?

    原来,不仅是官家对出使大理所期甚重,上皇也是如此。

    这位两朝老臣差点没老泪横流。

    我大宋天子,都一心想着北归的啊。

    旋即功夫,官家赵昚和上皇赵构,带着浩浩荡荡的内侍、护卫来到皇城门下,众人齐齐见礼,其后礼炮齐鸣,赵昚燃香后对李凤梧等人作了一番意味深长的叮嘱。

    使团开拨出临安。

    望着使团远去,赵昚眯缝着眼,扯出了一抹笑意。

    上皇赵构心中叹了口气,却还是对着干儿子的侧影点了点头。

    虽然不想大宋兴师北伐,但作为赵室子弟,内心深处依然还是盼望着恢复江山的啊。

    如果真能恢复江山,我这点老脸面不要又何妨?

    ……

    ……

    使团出发后半天,梧桐公社里,朱唤儿、耶律弥勒轻车简装,在魏廷晖的护卫下,也离开临安城,前往建康。

    魏府东篱院里,魏杞和王汝怀相对而坐,怔然语。

    手心里拽着玉佩。

    忽然有种觉,似乎一见误了终生。

    ……

    ……

    赵愭回到王府,从怀里摸出了一张纸。

    又仔细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起身喝道:“来人!”

    声音落地,一位从来不曾在钱象祖、张杓等人面前出现过的汉子,鬼魅一般飘了出来,行礼。

    赵愭冷声道:“查到了吗?”

    那汉子极其削瘦,几乎是皮包骨,眼里也是没有丝毫生气,说话的声音更是阴测测的,若是在夜里陡然看见,真会以为是个孤魂野鬼。

    事实上他没有名字,只有个“孤魂”的外号。

    “查不到,但在王府层层护卫下,还能将这封信纸送到殿下枕边的,整个临安只有区区数人,庆王殿下那个东方秦川可以,恭王殿下明面上的姜庆、李承祖没这能耐,但恭王殿下还有一位影子,虽然不知其实力究竟若何,但必然是位不输东方秦川的高手,再数下来,大内的镰子中,镰一、二、三、皆可以,最后还有两人,城西贼王司空如也以及李凤梧的跟班李巨鹿。”

    声音极其阴鸷,若非赵愭已习惯,恐怕身上要起一层鸡皮疙瘩。

    听到孤魂说完,赵愭陷入沉思。

    纸上的内容很简单,三个词:上元,大火,朱。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说的是去年牵连甚广的上元大火一案,那个“朱”显然是和上元大火一案有关人员的姓氏。

    这就有点大海捞针了,庞大的临安,姓朱人多了去。

    但赵愭却笑了。

    姓朱的人多,但既姓朱,上元大火时又在临安为官的可不多,让人去调查一下,自然就会水落石出。

    只是上元大火一案已经结案。

    有人给自己留这个信,是什么意思?

    难道上元大火案中另有猫腻?

    赵愭想了许久,也猜不透这其中的曲折,心中略一思索,头也不抬的对孤魂道:“速去见张侍郎,若他有空,请来一趟王府,若是没空,将情况细细说与他听。”

    孤魂没有应声,但是当赵愭抬头时,孤魂的影子已经不见。

    赵愭阴冷的笑了。

    孤魂……二十三年前风波亭事件中,曾有一位狱卒。

    隗顺。

    是他偷偷将岳飞的遗体偷出来,埋葬在九曲丛祠旁。为了日后辩识,隗顺又把岳飞身上佩带过的玉环系在其遗体腰下,还在坟前栽了两棵桔树。

    孤魂,就是隗顺的儿子。

    真要是逼急了自己,找个机会,让孤魂去刺杀老二赵恺,若是能将东方秦川支开,有两成的可能,但是老三……这货深不可测,明面上似乎只有个姜庆和李承祖,但孤魂曾经去过王府,遇到一位影子一般的高手,连孤魂都只能暂避锋芒。

    青云街张府,张杓第一次看见孤魂。

    这位天子骄子根本不怕,凛然正气的看着这位孤魂野鬼一般的高手说完详情,冷声道:“回去告诉殿下,这件事应该是有人想借刀杀人,反正是杀人,可顺势而为之。”

    上元大火,朱姓。

    张杓虽然不明白其中缘由,但从得到这份线索来看,这个朱姓很可能要牵扯到赵恺和赵惇两位皇子。

    论是牵扯到哪一位,肯定是两位皇子中其中一位,要借助赵愭来对付另外一位。

    不管怎么说,赵愭在这件事上不会吃亏。

    既然是打击竞争对手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况且,有人能借刀杀人,为何赵愭就不能,悄悄将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