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煲才煽煽恐送ㄖ碛惺嗝秸奶阶忧狈诮爻悄冢际侵旌烨仔牛嘈乓参抟煲椤
让人处理掉周法贵等人的尸体,朱红和一干小头目小心翼翼地领着罗大纲,进入山寨内。寨里边有片平地,开垦为旱田,种了些红薯和蔬菜,小溪泉从中间经过,溪边叠石为路,倒是一片桃源景象。
罗大纲粗略地看了看,暗暗点头。这枫树寨在道州和江华之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山上有水,倒是一个驻扎藏兵的好地方。回头,跟圣王提提这个枫树寨。
留了百余原寨中兄弟照看枫树寨,其余一千二百山寨弟兄,全部由朱红带领下山,跟随圣军攻打江华县城。
第二天一早,也就是五月初九,罗大纲率四千圣军和一千多天地会弟兄经过半夜的行军,终于抵达江华县城外。江华知县刘兴桓方才接报有大群山贼来攻,急忙派兵紧闭城门,发动城内民壮上城墙防守。
见清军知县居然没逃走,罗大纲倒有几分意外。朱红已与枫树寨在县城的探子接过头了,城内只有四百清军。罗大纲也不搞什么围三阙一,直接五千余众全部压上,黑压压地将江华县城围个水泄不通。城内清军见反贼如此之多,早没了守城信心。
北面城墙,罗琼树率领二百圣军一排鸟枪一轮齐射,城墙上三十余清军民壮应声栽倒,余者皆不敢露头。罗大纲趁势带领千余圣军发动猛攻,城内枫树寨的几个内应趁势喊话,清军四散躲藏,不一会江华城就被圣军攻破。
知县刘兴桓、教谕欧阳复两人性情刚烈,知江华难以守住,于县衙内一同自缢而死。其余清军被击毙八十余人,剩余三百人全部被俘。
搜寻县衙和官仓,可能是知县刘兴桓治理得力,县衙官仓内居然缴获了白银四千余两,清军衣服一千余套,稻谷六千石,米九百石,盐八百担。
又缴获长矛短刀几百件,鸟枪一百多杆,铁炮二十多尊,炮子火药若干。
见缴获颇丰,平素冷峻的罗大纲脸上也有喜悦的笑容。接下来,他命族兄罗琼树率二千圣军继续赶往永明县,协助陆顺德二千将士合攻永明。而他则在江华县衙举行宣讲会,公开清算满清兵差衙役的恶行,宣讲太平圣军不愁吃穿、人人平等的美好。又借用打击清妖名义清除恶霸,分豪绅家财救济穷苦百姓。
一时间江华县城和周边村寨,瑶汉乡民争相加入太平圣军,一天功夫就有近二千青壮参加圣军。
五月十四,罗琼树率二千余人回到江华,并从永明押送了五百清军战俘,和一批粮米银钱,铁炮、刀枪、火药等武器。
原来,早在五月十一日,陆顺德率五百圣军将士假扮清军兵勇,进了城后突袭抢占城门,后续大队人马冲入城内,就这样破了永明县。城内清兵少量逃走,五百多名兵勇为求保命,弃械投降。知县常建趁城中混乱,脱掉官服换便服逃走。待罗琼树等人赶到永明城,陆顺德已经平定了永明县城四周乡里,开始四处安抚,宣讲圣军吃饱穿暖的好处,树旗招兵了。
自此,江华、永明同道州连成一片,三地互相倚角,太平圣军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在这三地一带,太平圣军声威大振,投军者纷至沓来,甚至临近的广西灌阳、富川等地的反清力量,听闻广西出去的太平军攻下临近的道州等地,也相约一起,陆续追寻而来。
第27章 清军来袭(上)
江华一带共新招圣兵五千余人,加上朱红带领的枫树寨兵一千四百人,罗大纲现在率领的队伍居然有一万多人。
罗大纲连忙派人向冯云山奏捷。
由于担心道州那边兵力薄弱,罗大纲只留五百人驻守江华城,由一个叫林启荣的卒长暂时统领。因为他好像听圣王提起过,林启荣擅于守城,便将驻守江华城的任务,交给了他。
罗大纲亲率九千余人启程赶回道州。他一边让罗琼树组织人马将江华和永明城中缴获的粮食和火炮,一小半运往枫树寨中存储起来,并留派三卒人马驻守枫树寨;另外一大半随大军一道,带回道州城。
半路,忽接几匹探马从道州城送来的急报,有清军自永州方向来攻道州。圣王命罗大纲将圣一军分兵一师,防守通往富川的关隘,率剩余的圣一军回援道州。
冯云山派来的信使,为首之人却是谢享才。细问之下,谢享才告诉罗大纲事情原委。
几个时辰前,早前派出的潜伏在永州城内细作,传回了重要消息。
原来,早在太平军主力在四月二十七,半夜急袭,占领了祁州县城。休整了一天,在湘江沿岸收缴了上百艘渔船,还胁从了六千民壮加入,太平军兵力大涨,继续顺江而下朝长沙进发。
清廷连忙组织各地兵力屯积衡州城,从广西陆续赶至永州的清军,也沿江尾随追击。然衡州府境内当时湘江河水暴涨,水流快急。清军提前在湘江几处组织拦截江面太平军的铁链和船只,也被暴涨的河水冲断冲走,衡州城中清军眼睁睁地看着太平军从江面经过衡州。
就这样,太平军主力经湘江水路顺流而下,一路又克衡山、湘潭二县,沿江席卷民众5万余人,声势大振,清廷为之震动。
清廷先是探听到道州为粤贼一偏师所陷落,而后粤贼主力更是攻向长沙,急命尾随天国主力的钦差大臣塞尚阿,驻守衡州城,居中调度兵员平乱。塞尚阿从永州、衡州、岳州、乾州等地调兵救援省城长沙,又急请清廷,陆续从临近的湖北、广东、贵州、江西抽调兵力和银两支援湖南。
从永州赶至衡州,还未歇息的提督和春、鲍起豹两人,又紧急领兵一万五千余人,尾随天国主力一路追击,协防长沙城。
五月初五,水陆并进的太平军主力到达长沙城南,留一万兵力在后阻截追军,主力军便急匆匆开始进攻长沙。长沙城墙修葺未完,加上其他州府的兵力尚未赶到,城内兵少薄弱,危在旦夕。
咸丰帝更是咬牙切齿给湖广总督程矞采,下了道手谕,将逃跑的湖南提督余万清和道州知州王睽一全部抓押,送京治罪,又命程矞采限日收复道州,就地围剿太平军偏师于道州一带。
尚在衡州的程矞采,由于兵力已经被钦差大臣塞尚阿调派,手上兵力不足,便派衡永郴桂道张其仁、永州知府徐嘉瑞只领兵一千五百人,坐镇永州城,抽调城内二千余兵勇,交由广西提督刘长清统一指挥,合计带领着永州兵和贵州兵混合部队,共四千多人,从永州沿潇水逆江而上,攻向道州。
另外,他又写信命永州镇总兵孙应照、郴州知州协助攻打道州。
他自己则率领仅剩的由民壮衙役凑成的三千人马,赶往长沙救援。他心里明白,一旦长沙失守,不但他这湖广总督官位难保,闹不好,连吃饭的脑袋都得搬家。
至于道州,只是偏远之地。那边的反贼也只是一支偏师,怪只怪,那胆小如鼠可恨的余万清和王睽一两人,只不过,如今两人都已押送京师,他想惩治一番都没得了对象。
……
“这么说,清廷兵力不足,加上认为我们太平圣军只是人数不多的一支偏师,只让清妖头刘长清领了部分兵勇来收复道州?”
弄清前来攻打的清妖情况,罗大纲不由松了口气。不过,他还是不敢怠慢,当即命令罗琼树率三千人赶赴江华通往富川的关隘,以防清军南北两面夹击。同时又命人传令尚在永明县城驻守的陆顺德,只留五百可靠圣军守城,就地自行招兵训练,巩固城防,余部火速赶往道州城。
当下命令行军中的六千余圣一军主力,全力行军,一日内赶至道州城外。
次日,道州城外,风尘仆仆赶来的圣一军,被圣王冯云山率亲卫营众人,携女护营等人,出城三里迎住,庆功宴席已摆开。
犒劳众军的空当,冯云山又将最新探知的消息告诉罗大纲。原来,早在太平军主力围攻蘅山县城时,东王杨秀清就派西王萧朝贵另率二千广西精兵乘快舟,偷袭长沙。
其时,长沙城内,前任巡抚骆秉章、新任巡抚张亮基,还有在城内丁忧服阕的湖北巡抚罗绕典等人,见太平军逼近长沙,急忙督工筑土城于南门,北起白沙街、南迄大椿桥。未及就绪,西王萧朝贵率领二千精兵骤至。无奈,骆秉章等人率兵勇数千,登城拒守太平军。
长沙几处破损尚未修葺完成的城墙,罗绕典等协助张亮基,调用城内民壮,临时用木板和土袋稍作围挡。
萧朝贵见状大喜,率兵强攻两次,都因城内炮火太猛烈,并未攻下,但临时城墙亦摇摇欲坠。
骆秉章又发动城内官绅大户,派出私兵护卫,又凑齐三千余兵勇,上城守防。一连两天,兵力虽精,但人数较少的太平军,竟攻不进破绽百出的城墙。
萧朝贵本欲徐徐图之,改用开挖地道之法,攻入城内。
不料,前任湖南巡抚骆秉章定下诡计,派城中豪族假意投降,半夜将萧朝贵等人骗进城门,在双层城门之间,纵火焚烧,首先冲入城内的西王萧朝贵等四百余人,皆力战身亡,萧朝贵更是身中数枪,又被火油焚烧,尸骨难辨,极为惨烈。
城外的一千三百余太平军,死战不退,想夺回西王尸首,奈何缺了指挥,只凭勇武乱冲一气,被居高临下的长沙清军,当做靶子,死伤无算。最后,只余二百余人在曾水源的劝阻下,退往湘潭。这支太平军先锋部队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
刚刚攻下湘潭县的洪秀全和杨秀清等人,获知西王战死的消息,不顾翼王石达开等人的劝阻,屠尽了湘潭本已归降的清军。洪、杨两人,立即率扩军后的五万大军,水陆并出,抢攻长沙,欲为西王报仇。
也幸亏杨秀清他们率太平军主力大举进攻长沙,吸引了清军在湖南的大部分兵力。要不然,像前世历史上那样,清军一共出动二万余人围剿盘踞在道州的太平军,依照眼下太平圣军的情况,尽管人数有二万五千之多,但大部分都是新加入的本地民壮,未经过操练和实战磨砺。而且武器还有棍棒刀叉之类的,虽然清军绿营兵战力同样低下,但胜负仍然难以预料。
不过,进犯道州这边的清军,也不仅仅是最早打探到的刘长清率领的四千清军。
据最新探报,永州镇总兵孙应照、副将邓绍良等统领二千名从郴州借调过来的地方兵勇,绕道宁远,从道州东边方向进攻,准备两军会师道州,进行“围剿”。
第28章 清军来袭(下)
道州城三面环水,西面濂溪河旁就是云山一带,太平军早派人驻守山上,山腰架设火炮,设立矮墙与木栅栏等防御工事。南面和东面由河水猛涨的濂溪河和潇水环绕,易守难攻。因此,清军进攻的重点在城北,特别是通往永州府的官道。
冯云山自知并不擅长临阵指挥作战,便将狙击清军的作战指挥权交给战事经验丰富的罗大纲、林凤祥和李开芳他们,自己在一旁协助。
罗大纲自加入太平军以来,每次战事都冲在最前面,身经百战。一直以来,名义上,他是跟随西王萧朝贵的前军作为先锋部队,都在萧朝贵的指挥下作战。
实际上,萧朝贵勇猛过人,常常率一干亲卫冲锋在最前,真正统筹协调战场的协调者,往往落在罗大纲头上。像攻占永安城,就是罗大纲抓住战机,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自作主张一战而下,为太平天国打下第一份基业。
也不假意推辞,罗大纲欣然领命。他知道圣王的为人,也明白圣王对自己的了解,一切的虚情客套之言,用不着!
而土官正将军林凤祥,没有人比冯云山更清楚这名猛将的战场指挥作战能力了。能在另外一个时空,率先攻破武昌城头,又是首破南京城门,率兵攻克扬州、镇江,带2万精兵便能北伐到京师旁边的忝津,纵横满清腹地3年,击溃清军上十万,这样的战绩,就是由林凤祥所创造。
而李开芳,虽然计谋不多,但个人武力和带兵作战的冲锋能力,更是比林凤祥更为出色。
这样的绝世猛将就在眼前,冯云山毫不犹豫地将与清军主力厮杀的任务,交给了他们俩人。
于是,林凤祥率圣二军五千兵士、炎官副将军李开芳率圣三军的四千“道州大旗营”将士主动出击,立即潜行,赶往城北三十多里,永州通往道州官道上的一个河谷处,分散埋伏在河谷的两边,准备夹击沿着河谷边官道前来的清军。
而罗大纲,则率圣一军的四千将士,赶至城东北20里的斜皮渡地带驻防,应对从东面宁远方向来的清军。圣王冯云山,则率剩余的五千将士,以及一干御林军、后勤军等,拱卫道州城,随时支援城外。
……
一队疏密相间的清军队伍,行进在潇水边,永州通往道州的官道上。走在队伍中间的几匹高头大马,簇拥着这支队伍的统帅——刚去掉“署理”二字转正的广西提督刘长清,他最近心情不错。
从永安,再到桂林,一路追击太平军反贼,未曾有败仗。
当然,一些嫉妒本督的小人,说什么刘军门未曾真正与太平军反贼正面交战过。真是混账话!本督还是总兵的时候,就率兄弟们将反贼驱逐永安,一路追杀,擒获贼首天德王洪大全,这不是正面交战?难道非要跟灌了迷魂药、悍不畏死的反贼死拼,才算正面交战?
本督可不是乌兰泰那样的傻楞子,正面硬拼。带兵打仗,还是要靠脑子。几月时间而已,本督从一镇总兵,先是升迁为署理提督,最近又转为正式的一省提督。而没脑子的乌兰泰,只知道身先士卒地傻冲,现在已化成一堆黄土。
哎呀,这人呐,不光要有好出身,还得有脑子。不光要有脑子,还要有机缘。骑在马背上的刘长清不由从内心发出感慨。
这不,才升的广西提督,广西乱匪主力已经围攻长沙,祸水北走。剩下的一部老弱病残乱匪偏师,居然敢盘踞道州,甚至有返回广西迹象。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肥肉,给本督送军功来了。
也幸好本督手里有兵!可惜给和春那厮分走三千多精悍的贵州苗兵,要不然,本督率自己本部五千精兵,直接横扫道州,根本不用等那孙应照了。小小的永州镇总兵,居然来分本镇功劳,想想就心痛啊。
不过,看见眼前队形杂乱,衣冠不整、走路弯弯扭扭的永州兵勇,刘长清又一阵不爽。他想起了出兵之前,幕僚苦口婆心劝谏自己的话。
“军门,虽说那道州的粤贼只是冯云山带领的一支老弱之众,没什么战力,道州也是不战而下。但毕竟道州城也堪比府城,城墙之高厚,并非普通县城能比。且粤贼素擅煽动民壮,占领道州这段时间,想必已聚当地刁民数千,加上原有粤贼,贼兵人数恐比我方还多。军门还是徐徐图之,摸清贼情,待永州孙总兵一道,合兵一处,一鼓击溃粤贼!”
嗤!这些酸秀才,做了本督幕僚,还要拿别人好处,这么帮永州总兵说话,莫非真以为本督不清楚他打的好算盘?无非担心本督一战而下,独占功劳而已!刘长清想着那个精廋幕僚的话,心里暗自发笑。
本督堂堂广西提督,想的不是如何一鼓击溃粤贼!而是——全歼这股粤贼,不能再使之逃窜到广西境内。这股粤贼都是病弱之流,人数越多,反而会让本督功劳越大。
本督不担心粤贼据城而守,那样的话,正好一网打尽,全部剿灭。本督只担心粤贼闻风而逃,虽道州城不战而下,可这本就在意料之中。但粤贼如果重新逃窜回广西,自己身为广西提督,又有得头疼了。至于粤贼会不会主动出击?笑话,只是一帮老弱病残妇孺之流,要是真来埋伏,倒省得到处寻他,一股歼灭就是。
想想永州总兵孙应照所部,从宁远绕道而来,就算自己为了国事,堂堂提督折下身份,愿意等候这帮郴州兵,但要合兵一处,起码也要两天后。两天时间,说不定这帮粤贼早已经窜入广西境内了。
不行,必须要尽快赶到道州!
“报!军门,前方官道不远,便进入潇水的河谷,两旁古树荫蔽连天。前锋营怕贼兵埋伏其中,已停止行军,并派探哨前去查探。”
“河谷?查探一下也好!命前锋营不许耽搁战机,速速查探,尽早赶路!各营稍事休息,都不许卸甲,随时准备出发!”
刘长清对前锋营的胆小谨慎有些恼怒,不过,他是让并不归属自己本部的永州兵充当前锋,因此,也并不表现出来,只是吩咐早点出发。
前锋营信使地位并不低,察言观色本事不小,知道这刘军门对永州本地兵有些看轻,便立即传令给前锋营。
前锋营探哨在官道上粗粗查探,并未发现什么,正准备进入树林仔细查勘一下,把总带着几人,骑着马匆匆赶来。
把总得知探哨并未发现可疑迹象,便手一挥道:“不必浪费时间查看了,谅那长毛贼也没那么大胆子,估计此时都已逃出道州了。兄弟几个,赶紧随我回去复命。军门都等着急了。”
几名探哨翻身上马,随把总北返离开河谷。
躲在树丛后的林凤祥,松了一口气,转头朝身后埋伏着的圣军刀矛手轻喝一声:“兄弟们,继续给我躲好了。一会就算枪炮声响起,没我命令,也还是死死地给我藏好。不遵命令,军规处置!”
不知道自己无意中,坏了大事的刘长清,听到探哨来报后,脸上更加显出不耐烦地神色。本督早知道,道州的粤贼都是老弱病残之列,哪有胆量出来作战。白白耽误时间!
就应该迅速行军,赶到道州城。大不了本督谨慎点,先不攻城,只是先将道州城围困起来,等那姓孙的领兵到了,再行攻城。是了,本督率领大军一围,联合当地乡绅,再赦免从贼的本地民壮,说不定,不用费多少手脚,就可拿下道州,剿灭粤贼。
沉浸在贪天大功的刘长清,忽觉屁股下坐骑走得缓慢了起来,抬头一看,原来队伍已经进入了前锋营说的狭长的河谷。河谷约莫三四里长,官道在潇水的西岸,道路两旁一边是河水,一边是山脚浓密翠绿的树丛,一下变得有些拥挤起来。
刘长清下了马,揉揉自己酸痛的屁股,招招手换来亲卫,搀扶着他坐上后面八人抬着的空轿。
轰!轰轰!几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连成一片,一股强烈的冲击波席卷而来。同时,河谷两旁的山腰树丛里,枪炮声响起一片。
第29章 河谷伏击(上)
还未感叹坐轿就是比骑马舒服的刘长清,从官轿里跌了出来,摔在地上,兀自没反应过来。身边的兵勇乱成一团,纷纷逃至官道边草丛躲避!
怎么会?粤贼主力不是都去围攻长沙了,而道州的这帮粤贼不是老弱妇孺,等着本督去剿灭,怎么不但没逃,反而还敢出来伏击朝廷官兵?
一时间,刘长清头脑各种念头大生。虽然有数十名亲卫将他簇拥着围在中间,他还是感到一种没来由的心慌!莫非,道州这伙粤贼,也是主力?还是,只装腔作势,恐吓本督?
眼下,他也来不及细想,忙令众兵勇还击。
这地形显然对己方不利。不过,自己在桂林时就从死鬼乌兰泰的部属那里,用米酒腊肉和数十个健壮的村妇,换来一批乌兰泰从广州带来的上好火器,现在是时候将它们派上用场,先消灭埋伏的反贼再说。
一时间,河谷间你来我往地枪炮齐鸣,硫烟弥漫,双方打得火热。
太平圣军这边,落后的武器装备,的确有些吃亏,火力最猛的也就是鸟枪、抬枪和土炮了,部分将士还是手持刀矛甚至棍棒,此时远距离作战,只能看热闹。
其实,圣二军和圣三军的战阵布置,便根据这些混杂的武器配备,而精心推算过的。
三十来门土炮,由圣二军军帅陈德风带着七百余人,架设在河谷东岸的树林里,每门土炮都有两名圣兵充当炮手,在官道上埋设的炸药一炸,便朝对岸河边的官道上乱哄哄的清军猛烈轰击。
圣二军总共五百多杆鸟枪,全部带了出来,集中在谭绍光率领的八百多广西老兄弟手中,昨天就埋伏在河谷西岸的山梁边,离官道不足百米,这正是鸟枪的最远杀伤射程。而此刻,五百多杆鸟枪跟着对面的土炮,开始朝下方惊慌成团的清军自由射击。
而鸟枪军的前面,又密密麻麻蹲守着三千多名刀矛手,由圣二军统帅土官正将军林凤祥亲自带领,沿官道排开,藏身在大树和山石之后,沿着山势,居高临下,随时准备冲杀下去。
最后一列的是一百来杆抬枪和二十门新铸的火炮,架在比官道高出一百多米的山梁处,此刻,正由监军卢七带领着五百余人,都是瑶山招募过来的猎户和投降过来的清军勇练,勇练熟练地半趴在地,用后背架设着抬枪杆,持枪端的猎户朝着官道上的清兵聚集处,不断开火。
这边,炎官副将军李开芳率领的圣三军,分成了三部。
北侧河谷的尽头树林里,埋伏了二千人,都是道州大旗营里的本地儿郎,一听见炮响,迅速从树丛中、柴堆里、山梁上、泥土中钻了出来,上千人合力砍伐河谷两边的古树,放上早就藏在一旁的柴堆和木板,组成围挡掩体,迅速将北面河谷堵塞,挡住清军沿官道后撤的退路。
而李开芳和他率领的,精心挑选出来的一千四百余名将士,还埋伏在一处异常凶险而又关键的地方,此刻,仍未出现。
剩余的二千五百余人,则埋伏在河谷南侧出口处,手持刀叉矛棒,躲在树丛里。任前方枪炮声响起,却纹丝不动。此部分兵力由水一总制苏三娘和圣三军军帅何贱苟二人带领,二人得到土官正将军林凤祥的交代,不可提前出击,务必等到清军溃败逃窜,经过河谷出口时,再迅速杀出。
……
清军经过一阵慌乱,已经稳住阵脚。在伤亡了三百余人后,作战经验丰富的刘长清已经开始组织有效的反击!趁太平圣军枪炮稀疏的空当,他亲自领着五百余名炮手,架设火炮朝树丛中冒青烟的密集处轰击。
十五门铁铸子母炮一字排开,炮的尾部装有木柄,柄的后部向下弯曲,并以铁线联于炮架。此炮长约一人身高,仅重一百余斤,死去的乌兰泰对火器颇有研究,将之装备在四足木架上,木架安有铁轮,可推可抬。清军这些炮手们比鸟枪手训练有素得多,熟练地将子炮放入母炮后腹开口处,用铁闩固定,然后点燃子炮,弹头从母炮口飞出,射向旁边山梁上的太平圣军。一时间,清军炮火激烈,太平圣军已有数十人被炸死,百余人受伤。
而刘长清手下的一个游击将军,带领一千多名贵州苗兵,手持硬木盾,防护着身后的鸟枪兵。
这一千来杆鸟枪和几十杆抬枪,分成两股火力,朝山上太平圣军鸟枪手还击。但鸟枪射程有限,加上山上树木茂盛,倒没给太平军造成很大伤亡,但也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太平圣军的火力。
那游击将军见千余杆鸟枪,开火的不过三四百余杆,便一阵喝骂,挥着马鞭朝鸟枪手们鞭打过来。
“龟孙子们,赶紧开火啊!给老子打,往死里打!”
清军兵勇,对于有膛炸危险的鸟枪,普遍不敢操作。士卒先是尽量避免当鸟枪兵,当了鸟枪手,则不愿实弹训练。一般清军将领为安全起见,也很少进行实弹射击。
对于鸟枪种比较原始的火枪,不但有膛炸危险,还百分之百地泄露火药气体,火星会溅落到手上、脸上。因此,清军鸟枪手在发射时,皆牢记“闭眼、扭头、缩脖子”这三大保身法宝。当然,如此以来,这样的射击方式能命中目标,可算是奇迹了。
游击将军见三名挤在一块的鸟枪手,抖擞着装好火药弹凡,却半天不见点燃火绳,不由大怒,奋力两鞭过去。
不料,收回鞭子时鞭尾扫过旁边正在开火的一名鸟枪手。这名鸟枪手担心炸膛,忧心紧张着,正点燃火绳闭上双眼等着枪响,却被鞭尾一扫后脖子,吓得猛地跳了提来,手中鸟枪随之一晃,砰地一声响起,炸膛了,弹凡朝侧后面喷出,鸟枪手惨叫一声捂住自己脑袋,便倒地翻滚。随之倒地的还有后面不那么幸运的游击将军,他的脸上和大腿上都被鸟枪炸膛喷出的铁珠击中,也跟着在地上痛呼救命。
类似的,清军鸟枪手中不断有炸膛圣响起。这样一来,本就提心吊胆的鸟枪手们,就更加不敢开枪了,只是装模作样,似急实缓地一直在充装药凡。一时间,枪声逐渐慢了下来。加上指挥的游击将军被抬到隐蔽处躲藏起来,清军这一千余杆鸟枪,发出的枪声竟然还没有太平圣军那五百多杆鸟枪的枪声密集。
第30章 河谷伏击(下)
谭绍光率领的八百多名广西老兄弟,对于手中的鸟枪可不恐惧,而是像对宝贝一样的爱护。这些鸟枪虽然都是陆续从清军手中缴获过来的,但有冯云山在,怎么可能还会让之随意炸膛?
虽然冯云山不是火器方面专家,但对于这种古老的火枪,大致结构和原理还是清楚,便组织道州的工匠进行了改善。
主要是对后膛枪管的密封和散热进行了适当处理。对些许缝隙处,以铅水勾缝。又以纸少许塞结于膛内,用长约寸许的药线,在装弹之前由药门中插入。
鸟枪在用时将火燎着药线,使火种传入膛内,药着火即炸。
发铳时以右手固握其柄,切防弹出口时外拔后退的反动力,以免自伤而不克瞄准;左手出火绳晃燎药线,火由药门传入膛内,药炸而众子弹即向目的轰射。
而对填装的火药,做了强行规定,提前用油纸包裹固定份量,减少炸膛可能。
这样一来,改善后的鸟枪,不但炸膛风险大为降低,连射程和精度也提高了不少。加上太平圣军中的广西老兄弟,对圣王改装后的鸟枪格外爱惜,又觉火药珍贵,从而在训练时异常认真。所以,两边的鸟枪威力,不可相提并论。
太平圣军鸟枪手不断轮番开火,收割在河谷官道上毫无掩体的鸟枪手和火炮手的性命。而排在最后的抬枪和铁铸火炮,则由卢七督促着,抓紧机会不断向官道边密集的鸟枪手们轰击。
随着火炮的第三轮开火,西岸卢七带领的二十门铁铸火炮和东岸山梁陈德风指挥的三十来门土炮,交织着轮番轰炸河谷中间,火力猛烈。
清军苦不堪言,十五门子母炮的木架已经被炸毁六架,炮手们心思重点已经不在开炮上了,而是熟练地躲闪着炮子,但还是死伤惨重,太密集了。要不是提督刘长清就在一旁督战,炮手们早弃炮而逃。
刘长清万万没想到,这帮粤贼的火器如此之多,火力这么猛烈和犀利。在震耳欲聋地火炮声中,他思维也陷入僵硬,该如何才好?
趁着火炮稀疏的间隙,透过烟雾,刘长清看见己方兵勇士气低沉,不由暗自后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