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长清万万没想到,这帮粤贼的火器如此之多,火力这么猛烈和犀利。在震耳欲聋地火炮声中,他思维也陷入僵硬,该如何才好?
  趁着火炮稀疏的间隙,透过烟雾,刘长清看见己方兵勇士气低沉,不由暗自后悔。大意了!没想到粤贼竟然敢主动前来伏击。还有,那些个探哨怎么侦查的,该斩首示众!眼下,贼军火器犹胜己方,不能再呆在这不利之境,先撤,等那孙总兵人马赶到,再合力攻打道州好了。
  拿定主意,刘长清不再迟疑,立即下令前锋营负责断后,全军往永州方向北撤。未料,军令刚下,后营探哨来报,河谷北侧出口道路已被贼军用巨树堵截,无法通行。
  刘长清闻言,气急攻心,喉头一甜,差点吐出一口怒血。他拔出腰刀,一刀刺死这名可恶的探哨,心头怒火才稍稍缓解。急忙命令前锋营开道,后营掩护断后,全军快速冲出河谷。
  只是,狭长的战线,几千人在混战之中,指挥哪有那么顺畅?
  前锋营本就是永州府本地一帮平日里慵懒惯了的兵勇油子,哪见过如此场面?枪炮声中身旁不停有人倒下,本想当兵混口饭吃的本地兵油子们,早就想跑得远远地,一辈子再不想当兵了。一听上官下令冲出河谷,便一哄而散,绿布大旗、鸟枪、牌刀、得胜号帽、火罐等,丢得一地,撒腿而跑。
  见清军要跑,林凤祥命身旁的鼓手敲响大鼓,随着一阵激扬猛烈的鼓点,几十面铜锣也跟着急促地敲响。林凤祥拔出牌刀,喝道:“圣军的兄弟们,随我去,杀清妖!”
  三千多名刀矛手纷纷拔出刀矛,一跃而起,齐声呐喊:“杀清妖!”便如猛虎般冲出树林,杀向清军!
  鸟枪手也跟着刀矛手后面,见缝插针般朝清军随手就是一枪。
  后面的炮手和抬枪手纷纷停止开火,留少量弟兄照看火器,其余人也跟着手持长矛往山下冲杀。
  刘长清见太平军主力杀到,只得命清军列阵抵挡,以刀盾手在前,长矛手在中,鸟枪手在后,侧身面朝向官道西侧的太平军,且战且退。不得不说,刘长清临战布阵还是有一手的。怪只怪,他遇到一队怪物般的敌手。
  清军正奋力抵挡西侧冲杀过来的太平圣军,只听背后潇水“哗”、“哗”地响声,一个把总忍不住扭头一看,顿时傻眼了。
  只见从无数浑身湿漉漉的身影,从河水里钻了出来,提着牌刀和长毛,杀了过来。原来这一千四百余名圣军将士,就是李开芳为清军准备的意外惊喜!当初,李开芳也被圣王提的建议吓了一跳,原来圣王有时偶尔提及的特种兵作战,就是类似于这样的方式。
  早前,林凤祥和李开芳、苏三娘几个在讨论如何伏击袭来的清军时,等诸人布置妥当,冯云山却有个提议。
  他让李开芳挑选精通游水的将士,头顶大陶罐,罩住空气,藏身岸边有杂草丛的河水里,利用伸到草丛的气管呼吸空气。
  这样出其不意,从清军后背突然杀出,两面夹击,必定大获全胜。只是,他又提醒,虽然藏身水中的将士有河岸和草丛掩护,但在两边山梁的火炮要注意,避开圣军埋伏之处。
  所幸,顺利埋伏下来,现在,是收割妖兵首级的时候了。第一个冲上岸的李开芳,手持双刀,威风凛凛,魁梧的身材犹如天神下凡般扑向惊惶失措的清军。
  刘长清已经傻眼了。他万万没想到,连近在咫尺的河水里面居然都有埋伏。他想喝止已经无心抵抗,陷入慌乱的清军兵勇们,但自己也感觉不大可能了。因为,峡谷口的前锋营,已经溃败了。
  原来,苏三娘和何贱苟在清军前锋营正要冲出河谷时,率早就埋伏一旁的二千五百余名道州大旗营兄弟,高举道州大旗,手持刀叉一阵劈砍,冲撞着早已丢帽弃械的清军。何贱苟见是永州本地兵勇,大喝一声:“都是永州弟兄,跪地投降不杀!”
  二千余名大旗营兄弟也齐声吼叫:“跪地投降不杀!”
  本就丧胆,一心想逃跑的永州本地兵,见到自己被勇猛的太平圣军包围,齐啦啦地一大半,跪地而降。剩下五百人拖在后面,离河谷尚远,当下回身一转,又逃回河谷内。只是,河谷进出两端都被封锁,逃回去,也只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刘长清想过贼军可能会比较多,但没想到会有如此之多,而且还都是精壮可战之辈。这哪是什么老弱病残为主的粤贼偏师?分明是粤贼主力!要是知道有这么多精壮贼军,再大的功劳送给他,他也不会带兵前来。
  败了!没想到,自己居然败了,还败得如此之惨!见到溃败逃回的前锋营,刘长清不由心生无力感。眼下,先别说失败,能不能逃出去都是难说了。莫非,自己要成为粤贼第一个俘虏的大清提督?刘长清从未想过奋勇战死或自尽报效朝廷,但也不想成为第一个被俘虏的提督。
  他不由盘算脱身之策。


第31章 大获全胜
  刘长清不愧为久经战场的老将,危急时刻,反而冷静下来。他让清军放弃了辎重车载和子母炮,又命一名把总率人将辎重车全部点燃烧毁。在上百名亲卫的保护下,以数十几匹战马在前开道,他亲自带领清兵中军主力,一步步杀向后营,想利用战马的冲击力和亲卫的凶悍,将被分割成一股股的兵勇集中起来。
  “既然贼军在河谷官道两端都封锁埋伏,而西岸山梁树林和河里,又冲出这么多的贼军精锐,那潇水河东岸,就是贼军薄弱之处!东岸除了那些炮兵,肯定没什么伏兵了。”一边往前冲杀,一边想通了战场关键的刘长清,手中腰刀奋力一斩,将一名圣兵的脖颈劈断大半,又刺死一名从侧面攻向他的年长圣兵。
  他身旁的亲卫也是配合着上下劈砍,损失二十余名亲卫的代价,砍杀十余名圣军将士,终于得一点喘息之机。
  然而,这也仅仅是一点点喘息之机而已!林凤祥带领的精壮刀矛兵,已杀到清军中军的红缎金龙大旗不远,离主将刘长清也就几十步距离。眼看,抵挡林凤祥刀矛兵的清勇死伤惨重,敢于正面厮杀的清兵越来越少。
  而这时,对于清军雪上加霜的是,侧面树丛里钻出数百统一身着浅色马褂、头顶红色包头的太平圣兵,正是谭绍光带领的鸟枪手。谭绍光率先挤进友军刀矛手侧后方,半蹲着端稳手中的鸟枪,也不细瞄,就是砰地一枪,前面两名清军兵勇应声栽倒在地翻滚着,其中一人头部中枪,侧脸血肉模糊,正是准备烧掉辎重车的那名把总。他刚带几名清兵点燃几辆辎重车上的火绳,火绳另一头放进车上装载火药的木桶里,还未来得及逃走,便被隔着三十余步远的谭绍光鸟枪射中。
  与此同时,跟随谭绍光的几百杆鸟枪砰砰啪啪地陆续开火射击,围绕红缎金龙大旗周围的清军纷纷中枪倒地。得鸟枪手帮助,林凤祥领着的刀矛兵如虎添翼,一拥而上,砍翻了清军中营旗车上插着的红缎金龙大旗。清军已彻底失去抵挡力量和勇气,一些怕死的便跪地求饶,还有些乱找方向抱头鼠窜,却不是被刀矛手砍杀在地,就是被鸟枪射成筛子。
  刘长清扭头一看,满脸死灰!败得太快了!眼下,连冲到后营的希望也不可能实现了,清军的反抗也越来越弱,别无他想,再不走,就逃不掉了!
  急忙领着亲卫,驱赶仅剩的几匹战马,主动冲向河边的正与少量清兵厮杀的李开芳等人。众亲卫一边抵挡太平圣兵刺过来的短矛,一边齐声大叫:“军门有令,大家冲过河到对面!”
  身后被林凤祥等人追杀的众清军,见刘长清冲向河边,又听到叫声,顿时鼓起最后的希望和力量,皆想冲向河边。但河边李开芳率领的上千圣军勇士,身上泡着鲜血和河水,浑身湿透,让人不寒而栗。他们刚刚消灭回头抵挡阻拦的一队清兵,见一大股清兵奔向河边,忙上前截杀。
  林凤祥见清军中有一群精锐清兵,簇拥着一名身穿狮子补服的武将,正冲向河边太平军的一处空隙,忙领部分刀矛手追上前去。
  而他身后的谭绍光,也看见了这一幕。他扔掉手中尚未填好火药弹丸的鸟枪,抢过身旁一名圣兵的鸟枪,稍微一瞄,正准备开枪。突然,轰轰地接连两声巨响,身后离他不远的辎重车上火药桶发生猛烈地爆炸,接着又是连续三次爆炸。却是清军点燃火绳,烧入火药桶内没被发现,谭绍光等人虽然灭掉几根火绳,但还是有遗漏的,引爆了火药,发生强烈爆炸。
  有二十余名圣军将士和几名清兵一同被炸飞。谭绍光也被爆炸的气浪掀翻在地,甚好,距离不是太近,并未受到实际性的伤害,但还是震得心头颤动,一时耳鸣头旋。
  幸好,这几次爆炸都是在同一辆辎重车上,并没有引起其他火药连锁起爆。否则,被炸死的就不会是这么点人了。
  离爆炸稍近的,不管是太平圣军,还是清军,不由地手持武器,动作都有了片刻的停顿。很多见机不妙的清军,便趁着众人愣神的功夫,冲向河水。
  李开芳等人听见爆炸,也是不由张望了一下。而对于刘长清等人,引燃炸药便是由他叫人去办,因而早有准备。趁这机会,抢先穿插经过阻截的空隙,冲入河内。
  此处河谷,河水虽然不是特别湍急,但由于河面暴涨,流速仍然不慢。几名清军刚冲入水中便被水流带走,几只手伸出水面胡乱扑腾几下,便不见了踪影。
  刘长清等人却早有准备,他和众亲卫抓住冲在前面的战马马鞍,有些拉着漂在水中的缰绳,战马鼓起肚皮,马头浮在水面,速度不快,虽被水流带至下游百余米远,却也将他们送到河对面。
  谭绍光带领着数十名鸟枪赶到河边,连忙朝河里射击,但距离太远,已失去了准头和威力。李开芳带着百余人,拖着几辆辎重车上木板,冲入河中,但被河水一激荡,始终过不了河中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清军护卫着那狮子补服的武将,逃到远处。
  刘长清等人一逃,剩下的清军便彻底失去抵抗之心。
  林凤祥晃了晃头,清除掉爆炸对他的不良影响,见那些杀红眼的圣军刀矛手,仍准备屠杀已彻底放弃反抗、只顾求饶的清兵,忙命人喝止住,又让身边将士一齐大呼:“投降免死!”
  见圣军不再逼近砍杀,清兵心里一松,纷纷抛下手中刀枪,弃械而降。事实上,不想死的话,就没办法不投降。
  他们被分割成几团几十个、百来人的队伍,周围都是满脸杀意有些疯魔状的太平圣军,死死地围住。见外圈的兵勇一个个被击毙,死亡的恐惧,一直笼罩着每个清兵的心里,挥散不去。除了投降,他们别无出路。
  很快,战事便结束了。这次伏击战,是太平圣军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作战。虽是伏击,但也与清军展开正面作战,能取的这样的胜利,是极不容易的。
  树林里,官道上,河边,不停有年轻的太平圣军战士,蹲地呕吐。这些新加入的太平圣军,本来从未见过血,从狂热激昂的拼杀中冷静下来,一下次就因为受不了自己身上浓厚的血腥味儿,再加上周围满眼断臂残尸,终于忍不住纷纷呕吐起来。
  李开芳和林凤祥带着笑意地看着这一幕。当初李开芳带着林凤祥跑出老家,路遇山贼抢劫,两人奋力反抗,第一次杀人之后,也是这样呕吐了半天。如今,两人又是相视一笑!
  李开芳从怀里摸出半块已经压变形的桂林糕,用他那沾满血迹的手,撕成两半,看了看,将那块小一号的递给林凤祥。见他皱皱眉头摆着手拒绝,李开芳也不说话,将两块桂林糕都扔进自己嘴里,滋滋有味地吃了个干净。
  几个时辰后,整个战场已清理完毕。连东岸山腰上的陈德风领着人将山炮都推了下来。他在山上见到逃走的一群清兵,便朝其轰了十几炮,也炸死炸伤三十来个清兵。
  战况统计结果很快报到冯云山手中。此战,圣二军和圣三军共战死三百余人,受伤一千一百余人,其中有二百人身受重伤,哪怕治愈,以后也无法再作战,变为牌尾。一共击毙清妖兵勇九百余人,俘虏清军二千四百余人,跟随刘长清逃走的仅不到二百人,剩余的估计掉入河水,找不到尸体了。
  这样的战果,已经算是大获全胜。
  尽管胜了,冯云山还是感到不太满意。要知道,这是提前准备的伏击,而且是在占据大好地形的情况下进行的伏击。近万人伏击四千人,结果还有五百多战斗力量减员,虽说这万名圣兵中大部分是新招的民壮,但也还是伤亡太惨重了。
  要知道,新招的圣兵,很多都是瑶山的猎户和反清的天地会会众,单体武力作战能力都不差,只是缺乏实战,从没上过真正的战场而已。相信,经过这次伏击战,每名圣兵在战场上,亲身经历过血战,战斗力会有所提升,不同兵种之间的配合也会慢慢熟练起来。


第32章 伤亡抚恤制度
  见死去的三百余天国兄弟,却无人表现出伤心哭泣,冯云山才想起来,原来洪秀全在永安修订《天条书》时规定,“升天是头顶好事,宜欢不宜哭。一切旧时坏规矩尽除,但用牲馔茶饭祭告皇上帝。”又规定升天的兄弟,不能用棺木埋葬,只以绸布等物裹体,直接入土。
  难怪后世历史上太平天国整天到处抢挖砸烧棺木,连埋下几年的棺木都要挖出来捣毁,这个政策天怒人怨的,弄得这些受害百姓对太平军充满敌意。
  这不是有病么?洪表哥整天没事干,就琢磨着如何和现实世界唱反调,看来那四次考秀才,皆不中,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心里憋出阴影了啊。可惜这个时代没有心理医生这个说法,否则倒可以给他治治。
  我太平圣军绝不能做如此丧失民心的事情!冯云山暗暗地做了决定。
  看着死去的这些弟兄,冯云山还是有点悲伤情绪,毕竟,前几天还都是活生生的人。不过,幸好,马上有事情刺激得他忘记了悲伤,开始兴奋起来。
  是林凤祥和周胜坤带来了让他不得不兴奋的消息:这次伏击,除歼灭来犯清军外,还缴获了大量清军物资。
  缴获的具体统计工作,是圣军副总典圣库周胜坤安排人进行的,结果到半夜才出来。
  缴获熟铁子母炮十五门,虽然有六门的木架被炸毁,但只是不方便移动,杀敌还是一样的效果。这子母炮说来威风,在康熙朝时,可是被认为看家火器,除东北八旗驻防的龙兴之地外,其余地方的绿营都不让装备。刘长清也是趁着根正苗红的正红旗乌兰泰死掉,部下纷争变卖武器的机会,才从他统领的火器营中换来的大杀器。
  让缴获能用的鸟枪八百余杆,还有损坏的一百余杆,修理一下应该还有大半可以使用。
  最关键的缴获是近百辆辎重车,上面单单火药就装有一万五千三百来斤,其余神威大将军重铁炮三座,大小炮子四百枚,铅弹子三万余粒。其余牌刀、长枪、藤牌等三千余件,火罐五百余个,火箭四十箱。
  另外铁盔铁甲三百余件,绿缎红缎大旗数十张,红心白边和白心红边号褂合计千余套,账房百顶,银两一万七千三百余两,米八百多担,盐三十担……
  看完周胜坤拿来的长长清单,冯云山忽然想到了后世,自己经常唱的一首歌:“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哈哈,这刘长清刘提督,还真是我太平圣军的好运输大队长啊!可惜这次让他给跑了,要不然,自己一定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以表感激之情!
  有了这批武器和钱财,圣军武器装备就上了个台阶,军力也更加强大,就有战力可以俘获更多的武器钱粮。哎,冯云山忽然发现自己陷入意淫之中,不由摇摇头,主要还是太穷了,得到一点缴获,就兴奋得上天,看来自己的自制力还是修炼得不够啊。
  “胜坤兄弟,清妖俘虏身上和河谷被击毙的妖兵身上清理过没有?也在这里吗?”
  “回圣王,都还在清理。我这边人手少,虽向器械营和辎重营借了二十余人,但只有3人识字,没有能记账的人,所以慢了些。”一旁的周胜坤苦恼地回答道,对于被圣王任免为圣军副总典圣库,这么重要的职务,算得上是越级提拔,自然十分感激,想做好圣库管理。
  只是,太平圣军中识字之人本就不多,能管账会算之人,就更为稀少,所以有些只能他亲往理算账目,也真是难为他了。
  “胜坤兄弟辛苦了!这样,我让观澜和享才两人来协助你,抓紧点,早点清理完。顺便,对这次战斗中升天的那三百兄弟,给他们家人发些一些抚恤银两,还有那二百重伤后只能充当牌尾的兄弟,也要适当一些财物补偿。”
  看到周胜坤有些疑惑地望着自己,冯云山又继续解释道:“圣教既然进行了修正完善,众教众和圣军将士的一些待遇规定自然也要完善起来。都将与之前的老太平天国有所不同。我会让观澜协助胜坤兄弟,就是要尽快将需要抚恤补偿多少财物,大致定个标准,给我过目。”
  一听冯云山说要拿财物发放出去,周胜坤不禁劝道:“圣王,教众为圣教、为圣国战死而升天,那是他们的荣幸,不必再进行补偿了吧?再说,虽然这次伏击胜利和上次破了道州城,都有很多缴获,但现在圣军人数大增,消耗也日益巨大,圣库实际上并不富裕。”
  “胜坤,你能这样劝本王,证明本王没有看错人!你是个称职的典圣库,却不是一名好的圣教兄弟!”
  冯云山不理会被自己说得满脸通红的周胜坤,自顾自地朝河谷方向望去,大声地道:“我圣教之所以拜天帝,就是因为天帝一视同仁地庇佑我们所有人,视同他的儿女。如今兄弟身亡,遗孤寡老,自然由我们赡养。拿些财物补偿,自是应当。否则,整天兄弟兄弟地叫,遇到事情,却没兄弟的样子,还有哪个圣军战士当我们是兄弟,为我们奋战?”
  也许觉着出了胸口闷气。冯云山有些歉意地对周胜坤说:“胜坤兄弟,我不是针对你。倘若圣军将士知晓清妖对战死的妖兵,都能抚恤其亲属,而我圣军却寡意情薄,只罚不赏,会怎么想?”
  “你随我入圣教前,本是生意人。怎么只打眼前的算盘?你想想,若是通过奖赏,圣军将士无后顾之忧,作战自然人人争先,必能多克清妖,多俘财物,到时,只怕你这典圣库要忙坏了呢。”
  “胜坤惶恐!胜坤愚钝短视,若非圣王提点,根本想不到还有如此关节在其中。险误大事。”周胜坤本是聪明之人,听冯云山这样一说,顿时明白过来,圣王这不但要收买军心,更是要打破太平天国的旧制,忙道:“圣王放心,胜坤必定尽快列出抚恤补偿标准。”
  次日一早,冯云山昨晚睡得迟,正酣睡,被曾观澜叫醒,原来是细作营派往潇水东岸的几名细作传来消息。永州镇总兵孙应照统领的二千郴州兵,已到了宁远,不知何故,一直驻扎在宁远县城外,并未向道州方向进发。
  冯云山听到这个消息,陷入沉思。
  眼下,由于他来到这个世界,从避免蓑衣渡殒命开始,他已经煽动了太平天国的正常发展进程,从而导致整个世界已经跟跟前世历史上有些不同。他也无法摸清这个永州总兵孙应照的用意,会不会是已经知道了刘长清惨败的消息,畏惧不前;还是尚不知情,小心谨慎之下,留守宁远等待消息。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能放过这支人马。冯云山现在已经尝到了清军送武器送钱财送战俘的甜头,区区二千人,又是临时抽调的地方兵勇,又怎么可能阻挡冯云山垂涎三尺的热情?
  顾不上让林凤祥和李开芳继续休息,冯云山直接命二人各率本部三千圣军将士,速往宁远,会同半道埋伏的罗大纲那四千名圣一军将士,合兵一万,合围宁远县城。
  而道州城内,冯云山居所,在曾观澜的陪同下,快步赶来的周胜坤将另一份缴获清单列了出来。
  俘虏的二千四百清军,没想到有几条大鱼,1名参将、1名游击、2名都司、3名守备、2名千总、6名把总。单单从这几名清军将领身上,就搜出银票计一万三千余两,据周胜坤解释,都为信誉极佳的山西祥字号钱铺和宝丰社两家钱庄的银票。
  奇怪的是,有一名把总身上却只搜出五钱碎银,甚是清廉,在清妖头贪污成风的环境下,极为少见。冯云山倒对这名把总有点兴趣了,吩咐身边亲卫牌刀手将此人押来见见。
  其余清军兵勇身上油水不多,只有些零碎银两,加起来不过三千二百两。倒是战死的清军,虽然才九百多具尸体,却搜出银子六千多两。
  见冯云山疑惑不解,身旁的曾观澜解释道:“圣王,据清妖俘虏交代,战死的大半是刘长清从广西带来的贵州苗兵,都是清妖朝廷向苗寨土司花钱雇佣,生性好战,因而死得最多。刘长清一向对其厚待,因此身上银两也多。”
  “却都是便宜了我们圣军。”有了银两,一向本份严谨的周胜坤都忍不住说笑起来,看来他心情不错。
  “哈哈!说的不错。不过,这银两本来就是清妖从我们百姓身上抢走的,现在我们只不过是帮百姓,拿回来一小部分而已。”见一下又多了二万多两银子,冯云山心情也好了起来。
  接过曾观澜递过来的战死圣兵抚恤补偿标准,每名战死圣兵发放抚恤金10两银子,伤残进牌尾的每名3两补助。
  “标准太低了,虽然目前圣军比较困难,但不能这么低。否则,就起不到补助的作用了。”
  “日后,我圣军,反遇战事伤亡者,每名普通战死圣兵发放抚恤金20两银子,伤残进牌尾的每名发放补助5两银子。比普通圣兵级别高的圣军将士,抚恤金每级多1两,补助每级多1钱。”冯云山直接定了下来。
  “圣王仁爱,圣军之福!众兄弟敢不效死力?”曾观澜和周胜坤齐声赞道。


第33章 贵县黄三
  送走周胜坤,一名面孔稚嫩的牌刀手,领着另外两个牌刀手,押着一个身形较为短小精悍的年轻清军武官走了过来。冯云山认得这名字叫林始发的牌刀手,还是名新提任的卒长,习有武艺,接替谭体元做自己的亲卫。
  “刚才说的那名清妖把总,就是他吗?”冯云山瞟了眼这个身着绣犀牛补服的把总,除了有些年轻外,相貌平平。
  “就是此妖头!”曾观澜忙回答道。
  冯云山点点头,走近这名因身材短小精悍,显得身上的官袍极为肥大的年轻把总,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把总好似未听到冯云山的话,神情倨傲地盯着地面。
  一旁的林始发见这妖头居然不回答圣王的话,气不过,飞起一脚就踢向年轻把总腹部。年轻把总双手虽被麻绳捆绑,两臂也被两名牌刀手死死按住,却见他双眼闪过一丝精光,口中大喝一声,两臂一曲,竟然甩开两旁按他的牌刀手,双臂就是上前一挡,正好挡住林始发的那一脚。
  林始发感觉自己踢在石头上一样,脚背撞得生疼,他踉跄着往后退了两步,这才站稳,却惊骇地发现,那年轻把总竟然是纹丝不动。
  门口的警戒的圣兵,连忙冲入屋内,和那两名牌刀手一起,六七人死死按住年轻把总。有圣兵想用刀背敲年轻把总的头部,林始发却伸手挡住,他挺佩服这人一身功夫,虽然是清妖,也不想让他过分受辱。凭武艺,打败他,才是真本事。
  年轻把总有些诧异,看了眼帮助他的林始发,虽没说话,眼神已经没那么倨傲。
  “即使你不说,我也问问其他俘虏也会知道你的底细。何必这么固执呢?说说你的情况吧。”冯云山耐心开导。
  “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贵县黄三!”年轻把总豪气地回道。
  什么?他说他是贵县黄三?
  冯云山追问道:“你就是黄三?是不是大名叫黄鼎风的黄三?”
  “你怎会知道我黄三的本名?”年轻把总惊异地问道。无疑,他承认他就是黄鼎风。
  “这个……我乃太平圣军的圣王。天帝早有谕旨告知:有贵县黄三,本名黄鼎风之人,误入歧途充当满清妖兵,眼下已颇有悔意。若擒获,勿杀之。若相投,善待之。”
  “……难怪太平军两年功夫,声势就如此浩大,原来是有无所不知的天帝保佑。”黄鼎风一时间,还真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冯云山的话。
  他这黄鼎风的真名,就连平素跟他关系最好的老乡黄有禄都不知道,平日军营里,也只是称呼黄三。也就是说,不可能有人提前告诉这位太平天国的圣王,可偏偏他却知道自己的名字,除了天帝之说,还真找不出其他解释。
  冯云山虽然知道广西贵县有个黄鼎风的人,外号黄三,在明年年底的时候,会发动了震撼清廷的“郭西起义”,攻占贵县县城,后来成了大成国的隆国公,是壮族农民运动出名的领袖人物。
  但是,他并不了解具体细节。他只了解到,这个黄三最早是从跟太平军作战的清军中逃回老家,开设武馆,积蓄力量后开始起义,杀了一名叫黄德三的仇敌。之所以有印象,还是因为这两个姓黄的名字居然这么相近,当时冯云山看到这段历史时,还哈哈笑道:“这黄三缺‘德’,便将这不缺‘德’的黄德三给杀了!”
  “黄三,你可愿弃暗投明,反清入我圣军,将来有一天,手刃那仇人黄德三,岂不快哉?”冯云山引诱道。
  一听到黄德三的名字,黄鼎风刷地抬起头,死死盯着冯云山,良久才道:“你从哪里知道黄德三是我杀父仇人的?”。
  冯云山见此情形,知道他已意动。挥挥手示意按住他的几个圣兵,松开了他,继续诱惑道:“天帝有言,若黄三入我太平圣军,必能手刃仇敌。”
  “这位大王,此话当真?天帝真有如此说过?”黄鼎风心系报仇,此时显得有些傻,如此问道。
  “天帝不说,我冯某哪知道你有叫黄德三的仇敌?”
  “既然天帝早有言,我便信你。黄三愿加入圣军。拜见大王!”黄鼎风大礼参拜,答应加入太平圣军。
  原来,这黄鼎风是广西贵县僮人,也就是后世的壮族,家境贫寒,父亲摘了本村地主黄德三家的玉米,被其送到官府活活打死,黄鼎风一怒之下,烧了黄德三家的柴房,逃走参加了张嘉祥率领的天地会反清义军。
  不久,张嘉祥改名张国梁,叛变投靠清军,黄鼎凤也随军充当壮勇,一直在向荣手下与太平军作战,由于武艺高强,又豪爽大方,将自己饷银分发给困苦的手下,深受部属爱戴,一路升迁至把总。
  张国梁离开在桂林称病的向荣,跟随提督和春追击太平军主力到永州。前不久,张国梁又随和春率部尾随太平天国主力,协防长沙城。
  而黄鼎风目睹清军营中腐败,对反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