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长佑心思忐忑,尽管多年修习的儒家理学提醒他,不可背弃朝廷纲常投奔贼匪,但心底深处却时时又有股声音在呐喊:你只是个小拔贡,未食朝廷半分俸禄。为了生你养你的家母,为了刘家香火传承,忍辱负重降了吧。何况,你也是汉人,何必非要给满清做奴才!
  一时间,他满脑各种念头,思虑万千。
  黄玉昆将剩余三百名未曾作甚大恶的清兵俘虏,和在女营关押、早前在全州境内俘虏的四百名清军,全部交与罗大纲,挑选愿归降者,编入后一军中,又增兵力六百多人。剩余一百余人未降,继续关押,每日少许稀饭,又无食盐,身体羸弱无力,苦不堪言,不几日,除病死几人外,余者竟纷纷投降,加入圣军队伍之中。
  梁立泰、苏三娘、黄益芸、何见机等人在道州城外四乡立大旗招兵。有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三篇檄文的传散,加上太平军女营及牌尾街头巷尾村寨圩集四处宣传,道州境内各处乡民和会党皆踊跃加入太平军队伍。
  罗大纲、吴如孝两人原是天地会众,当下找到城中新加入太平军的名叫吴玉的会众,一问得知,道州附近出名的天地会头目名叫何贱苟,道州蒋居人,吴如孝率人赶至州城东南四十余里的蒋居何贱苟家中,却得知他昨日已离开家中,率几十人,前往州城前来投靠太平军。
  吴如孝赶回州城时,罗大纲已经与前来投奔的何贱苟见过面。报请冯云山同意,授何贱苟师帅职,命其四处联络附近天地会旧属,没两天,蒋居、岩头村、癞子山、清塘等地三千余名会众在何贱苟部下何禄的带领下,纷纷来投。
  梁立泰、苏三娘等人又在各圩集布施米粥,宣讲满清兵差的恶行,太平军中皆兄弟姐妹,不愁吃穿人人平等的美好,又兼黄益芸免费帮乡人诊治杂病,何见机现身说法,号召读书人和开明乡绅加入太平圣军。至五月初十,道州附近加入太平圣军的乡民和会众青壮竟达一万二千余人。
  罗大纲这时才发觉,自己有些看不透南王。先是抓住机会与天国主力分兵,尔后直奔道州,仿佛早就知晓道州城内无兵把守,轻易攻占道州城。更发布讨胡檄文,又轻而易举扩编招兵上万。仿佛一切都在他的计算之中,莫非,南王真的有天父提点,预先就知道了这一切?
  不管怎么样,罗大纲兴高采烈地向冯云山禀报,道州太平军将士合计已经达到一万八千余人。继而,又不无担忧地道:“南王,将士众多,统属不清,指挥难免混乱,罗某建议分营设置。还有,人多耗粮亦多,眼下粮食虽看似充足,但日耗巨大,还盼南王早日谋划。”
  “大纲兄弟不愧我圣军中统兵多年的大将,能一下察觉这两点隐忧,提醒云山!云山这两天仔细考虑,决定对我太平将士进行整编,还望大纲兄弟能全力助我!”冯云山很是欣慰。
  “属下必定竭尽所能,助南王开创太平盛世!”


第23章 圣军整编(上)
  农历五月初五中午,冯云山召集众人,正式宣布:从即日起,对拜上帝教进行改组,日常称之为圣教,废除自己太平天国南王称号,改封太平圣王,日后太平军一律改称为太平圣军。他宣称,圣教所拜天父皇上帝,乃是华夏上古天帝,昊天上帝,圣教教众可简称之为天帝。
  昊天上帝是华夏自古以来的至高天神,历代皇帝祭天,都是在祭祀昊天上帝。昊天上帝全称是“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由于称号太长,不便百姓记在心中,所以,自宋以来,民间百姓开始称呼昊天上帝全称的最后四个字,“玉皇上帝”,简称玉帝!
  说到这,见众人都是满脸钦佩地望着他,冯云山知道自己已经糊弄住了众人。这不奇怪,原本,他冯云山就是整个太平天国中读书最多,最有学识的一个。
  原本,天国早期,他冯云山就是整个拜上帝教的灵魂人物,教中的教义、教规都是他制订和解说的,现在,只不过是他重新解说一次而已!
  拜上帝教,表面上说是洪秀全创造,实际上说到底,是他冯云山一手打造并发展起来。只不过当初刚开始传教,为了让人相信,便找个不在广西的洪秀全,当做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名义上的教主,加以神化。
  如今,自己要重掌教权,就必须从去洪秀全化,逐渐消除他的影响,让自己成为上帝的代言人。
  幸好,圣教是自己一手创建,身边这些教众也基本上是自己亲手传教,自己的亲信,怎么解释教义,怎么修订教义,都是自己说了算。
  原本,拜一个从未有人听说过的、西方传来的天父皇上帝,大家心里还有些不解,只不过,当成一个脱离现实困境的一个救命稻草,有点虚无缥缈。
  但是这个上帝,就是昊天上帝,或者是玉帝,就不同了。
  大家都开始觉着,上帝也不是那么遥远,其实一直就是注视着我们华夏这片土地,一直就在众人身边。
  如今,冯云山将圣教所拜的上帝,明确为华夏自古以来就有的玉皇上帝,抛弃了以前的西方来的上帝,修正为地道的本土耳闻能详的玉皇大帝,其实就是将以前的拜上帝教给淡化,认为拜西方上帝是种错误,如今才回归正途。如此一来,便将圣教与洪秀全他们的拜上帝教彻底区别开来。
  见众人的表情,知道大多数人还是认可自己的解释。冯云山还算满意,他又接着告诉众人,自己在全州城外遇袭时,蒙昊天上帝垂青,御赐圣神风,成为圣体,灵魂不灭,是故为圣王。
  加上前夜,天帝突然下谕旨给他,云:天国乃是天堂才有,乃天帝亲建,宇宙唯一,人间不许也不能再建立天国。又提点他,让他整编太平圣军,重组圣教和太平圣国,开创人间盛世,将来就可带领一帮圣国子民,去往天国参拜天帝。
  这话一说出来,林凤祥、李开芳、梁立泰、黄玉昆、苏三娘、胡大妹、黄益芸、周胜坤等众人望向冯云山的神情立马变了。渴望、热切的眼神!又带着一丝狂热的敬仰!
  难怪南王,哦,不对,是圣王!难怪圣王遇袭却能平安无恙,难怪圣王能知晓江妖头的埋伏,难怪圣王几次三番收到天帝传谕,原来是因为圣王就是天帝指定在人间,建立圣国的人。既然是天帝指示,我们当然要遵从,辅佐圣王整编太平圣军,重组圣教,建立太平圣国!众人心头同时转过这样的念头,一时间,既振奋,又欢喜。
  其实冯云山之所以要改称圣王,目的就是断绝和天王东王之间的关系。
  南王乃是天王所封,若再用此称号,那就无法将圣教与原来的拜上帝教脱清干系,势必还要屈居天王东王之下,若不受其节制,又势必对冯云山名声有损。不如趁此次将军队整编之际,顺道改换称呼,同时将太平军改为太平圣军,与洪杨两人的太平军既有区别,又未彻底撕破脸面,底下将士亦能接受。这样有助于他彻底掌管这只队伍,不受洪杨两人干扰。而且,满清会以为太平圣军只是太平军的一个分支,注意力,还是会集中在太平军主力身上,这样也会减轻圣军的压力。
  冯云山也是知道,他带出的太平军将士大多都是他原来的老教众,改良教义、换个称呼,不会有人反对;而新入乡民会党,都是生活所迫,反抗清廷,从众心理,才找他这个平台,更不会关心他是否与洪杨的太平天国脱离关系。至于个别暗藏军中的天王、东王等暗探,如今自己势力初成,已不足为虑了。
  作为后世穿越者,冯云山深知,一支军队要想战无不胜,最根本的就是将士,要有奋不顾身不怕死的精神。而太平天国初期,太平军信仰上帝,认为战死也不过是提早上天堂去拜见上帝,故而每战皆不退缩,以至于清军认为“太平贼兵皆吃药,悍不畏死,伤十数处仍不觉痛,拼死不退,不可敌!”
  由此,冯云山准备将套用后世无敌军的方式进行改编,再加上用宗教思想来武装部队。保证自己对军队的绝对掌控,确立了“圣王指挥圣教,圣教指挥各级军队”的基本原则。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必定不可小视。
  主要通过在“圣军中每卒必须建立圣教小组,维护士兵利益,对一卒将士思想传教。”“官兵人格平等,不准随意打骂兵士”等一套治军方略,来提高冯云山对太平圣军的控制力,加强圣军对士兵的凝聚力,将各级将士紧密团结起来,爆发强大战斗力。
  圣军编制仍旧大部分采用原有太平军编制,其实本就是原来的冯云山一手构想和建立的。
  五人为伍,伍长管冲锋、破敌、制胜、奏捷四伍卒,均为战兵。
  五伍为两,两司马管刚强、勇敢、雄猛、果毅、威武五伍长,两司马均兼任刚强伍长,勇敢伍长兼任副两司马,计25人。
  四两为卒,卒长兼圣教教员,管东、西、南、北这四个两司马,再配以1名专职圣教副教员,1名副卒长,1名书使,计104人。
  五卒为旅,旅帅兼圣教教司,管壹、贰、叁、肆、伍这五个卒长,再配以1名专职圣教副教司,1名协理(职同副旅帅),2名书理,计525人;
  五旅为师,师帅兼圣教教师,管前营、后营、右营、左营、中营五旅帅,再配以1名专职圣教副教师,1名协理(职同副师帅),1名师尉,1名书理,计2630人;
  五师为军,军帅兼圣教教长,管前营、后营、左营、右营、中营五师帅,再配以1名专职圣教副教长,2名协理(职同副军帅),3名军尉,3名书理,计13160人。
  军帅之上,有监军、总制、将军、指挥、检点、丞相、军师,对应圣教职位只设立教监、主教,统归圣教圣王节制。


第24章 圣军整编(下)
  接下来,冯云山在圣军中又颁布谕令,制作圣王大印,对下辖主要将领官职重新授予,重发官照。
  武将方面,升林凤祥为土官正将军,越级升罗大纲为金官副将军,李开芳为炎官副将军,升刘胜邦、白晖怀为御林侍卫,职同副将军,梁立泰为木一总制,苏三娘为水一总制,胡大妹为水二总制,卢七升为监军,陆顺德、何贱苟、陈德风均升为军帅。
  其余罗大纲的族兄罗琼树和罗大纲的儿子罗飞德都由旅帅升为师帅,仍在罗大纲帐下听命;谭绍光、郑元伯、蒋天益、何禄等更越级授师帅职。陈天仕、陈水太授旅帅职。陈玉成、江忠义、范汝增、林始发、谭体元、林启荣皆授予卒长职。
  说到江忠义,他唯一的任务便是,以身说法,劝说在押的清军俘虏投降,确定不降的或者罪大恶极的清兵,也由他带人执行斩首,如此一来,他再也回不了头。
  尽管这样,在他身边,还始终跟着一脸警惕的谭体元,时刻监督着,即便谭不在,也会换其他圣兵盯着。
  文官这边,黄玉昆仍为殿左一指挥,黄益芸为圣军总拯危急,职同总制,吴如孝任圣军副总典买办,职同总制,周胜坤任圣军副总典圣库,周胜富任圣军副典硝,曾玉珩为圣军典机匠,曾观澜为圣殿承宣,谢享才、何见机均为圣殿簿书。
  当天便开始全军整编,废除原有太平天国后一军至后四军番号。
  将原后一军改为圣一军,从新加入乡民中挑选强壮者二千四百人,加上原有二千八百将士,共计能作战的牌面将士五千二百余人,勉强达到一军完整编制的四成,既保证了基本编制,又不失战力。
  另外为帮助圣一军从后勤俗务解脱出来,集中力量作战,冯云山又再配以百分之二十的非作战牌尾比例,予以辅助,不占圣一军编制,听从圣一军指挥,从牌尾、辎重营中补入伙夫、卫生清扫、浆洗、守卫巡查等后勤辅助人员一千余名。
  圣一军由新任金官副将军罗大纲统率,陆顺德任军帅,罗琼树和罗飞德任师帅。
  原后二军改为圣二军,亦与圣一军类似,从新入乡民中挑选二千五百余人,加上原有的三千五百名将士,共计能作战的牌面将士六千余人,配以非作战的牌尾部队一千二百余名。
  圣二军由新任土官正将军林凤祥统率,卢七为监军,陈德风任军帅,谭绍光、郑元伯任师帅。
  又将后三军后四军全部解散,新成立圣三军,新附天地会众均纳入其中,合计七千余人,因招兵时在大帐外四处树立大旗,上书道州营,故此众人又称圣三军为道州大旗营。同样配以非作战的牌尾部队一千五百余名。
  圣三军由新任炎官副将军李开芳统率,水一总制苏三娘副之,何贱苟任军帅,蒋天益、何禄等本地人士任师帅。
  另外,又单独设置圣王御林军和后勤军两军。
  圣王御林军由殿左一指挥黄玉昆统辖,含亲卫营、细作营、监察营。
  刘胜邦领亲卫营,目前暂时只有亲卫二百余人。梁立泰领细作营,有细作二百余人,大部在外探查消息,又从解散的后三后四两军中,挑选其中能战女兵补入四百余人,编进细作营,加强细作侦查力量。白晖怀领新成立的监察营,暂时从细作营中抽调十数人,专司监察各军将领之责。
  后勤军,暂由冯云山亲自统领,含女护营、绣锦营、器械营、辎重营。
  挑选八百年轻者,皆编入女护营。剩余一千五百妇女,皆入绣锦营,由梁立泰之妻廖大妹统管,负责纺织布匹,缝制军服旗帜。
  女护营仍由胡大妹统领,由黄益芸日常教授医理,专司伤病圣军将士的救死扶伤之职。器械营和辎重营暂由剩余的童子军和原辎重牌尾等组成,分别由曾玉珩和周胜坤统领。
  所有军营中专职圣教教职人员,均由广西老兄弟推举选出,再报冯云山任命。
  新编入的圣军战士大部分为道州附近天地会众,都是广西、湖南边境的农民,久经战事,其单兵作战等军事经验,已远远超过多年未曾训练的清廷绿营士兵,只是军事配合较差,属于流寇作战模式。
  而太平圣军的广西老兄弟,在一年来的厮杀中,迅速的成熟起来,基本具有下层军官的基本素质和临阵指挥才能。两者结合,则只待一个指挥者,将他们有效的组织起来,便能成为一股决定乾坤的巨大力量。
  冯云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这个指挥者。
  冯云山根据记忆,又让谢享才搜集资料,进行整理,专门编写了初步的练兵之法。以明代著名军事将领戚继光所创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部分内容为范本,融合后世无敌军中的思想教育,形成了《圣军练兵纪要》。
  由于时间的仓促,暂时只收录操练、行营、实战、圣教组织建设等内容,其他胆气、营阵、守哨、战法、武器等内容,待日后再慢慢完善。
  其中,圣教组织建设,乃是冯云山根据后世无敌军的军队思想教育内容,结合圣教教条、圣军军纪等各方面内容,糅杂在一起的思想建设纲领,一个目的,就是给所有圣军战士,潜移默化地植入一切以圣教、圣王的思想为主导思想。圣军,以保护圣王和圣教为荣,以服从圣王命令为天职。
  接下来,太平圣军一边组织牌尾和民壮搜罗道州城附近铁器、火器等,一边搜罗永州附近的铁匠,筹划铸造火炮,打制装备武器等。
  而军营内部,由各级军营主官组织圣军军众,根据简要的《圣军练兵纪要》进行体能和军事操练。
  每天夜晚,冯云山则抽调圣军中各级专、兼职圣教教职人员,上夜校识字。由他亲自训话,宣讲灌输圣教指挥各级军队的理念。冯云山训导,在人间,圣王是唯一与天帝对话的人,以免又跳出一些朱秀清、马秀清出来宣称自己是天帝代言人。
  然后,冯云山将自己得到天帝搭救和指示的经历总结出来,再糅杂一些儒教、道教大家的语录,伪称为天帝言语,汇成小册子《天帝谕言》,组织夜校学习,给自己增添一份神圣色彩。
  接下来,冯云山套用后世得来的一点传销知识,组织卢七、胡大妹等亲信轮番上台现身说法,鼓吹圣教和圣王的神圣英明,营造会场气氛。同时,又宣讲推翻清妖朝廷,拯救汉民百姓,便是行善积德,将来灵魂得救,永享天堂,后世子孙富贵满堂。煽动得各级圣教教职人员心中热血沸腾,熊熊斗志激昂不已。
  就在圣军如火如荼地整编操练的时候,冯云山一面派遣大量细作撒布出去,探知永州方向清兵动向的同时,将他的目光,开始移向了南方不远的江华、永明两县。


第25章 连克两县(上)
  道州夜校中,菜油马灯下,几排摇头晃脑跟着黄玉昆咬文识字的圣军将士,却不见罗大纲及圣一军等人的身影。
  原来,冯云山了解到,湘南一带,天地会众诸多,经常有零星起义和占山为王的会众,若是能整合这些零星反清力量,对冯云山的反清大业十分有利。
  而罗大纲,原来做天地会首领时,经常往来广西湖南交界一带,交游广阔,桂林至道州附近几县诸多天地会众皆耳闻他的名声。
  有此便利,冯云山便派罗大纲领圣一军,前往攻克道州南边的江华、永明两县。
  经过一番谋划,罗大纲五月初七率兵出征。为了直接兵分两路。他派圣一军帅陆顺德领二千人,沿永明河旁边的官道,往永明县城进发。自己则亲率圣一军剩余的四千军士,沿潇水边上的官道而上,攻打江华。
  早在二三天前,他已从圣三军借用道州天地会头目何禄,让其带领一干天地会老兄弟先赴江华永明县境联络会众,只待太平圣军一到,便奋起响应,一道攻进县城。
  道州通往江华的官道延伸在瑶山深处,当地天地会众称之为“大路”。道州的“大路”早在秦朝时期便已修建,宽约一米多,路面以青砖、河卵石、青石板等铺设,并且五里一亭,十里一铺。很难想象,在这瑶山之中,居然有这么发达的道路交通。
  归功于平整的“大路”,圣一军行军速度很快。出兵的第二天,圣一军前师已进入江华境内。
  界牌岭是一座不大不小的瑶山,位于道州和江华交界处。罗大纲打听到,附近最大的天地会势力,由周法贵、朱红两名头目带领,就在界牌岭附近一带活动。这次出兵,与其说是为攻占江华、永明两县城而来,实际上不如说是顺势沿途收服各路天地会造反义军,而这周法贵、朱红一伙,就是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支队伍。
  一名头裹灰巾,矮粗精壮当地瑶民打扮的中年人,被牌刀手带到罗大纲面前。却原来是早在一旁守候,前来接应的何禄。
  罗大纲让部队临时驻扎在界牌岭官道上,问道:“何兄弟路上辛苦,这界牌岭的周法贵、朱红等人可愿意归顺我太平圣军?”
  何禄一脸尴尬,道:“回罗将军,小弟无能,没能劝动对方。大头目周法贵其人阴狠跋扈,不愿依附旁人,我去劝说,还差点被其扣下。倒是二头目朱红和下面几个小头目,似有意动,但都畏惧周法贵,不敢做主。”
  “对方有多少人马?落脚点在哪里?”
  “一共有一千四五百人,都是天地会兄弟,精壮善斗之辈。就驻扎在前方不远,叫枫树寨的险要山寨。”
  “传令,由罗琼树罗师帅率百名牌刀手,陪同本将军去那枫树寨,会会这周朱二人!何兄弟,烦劳你前方带路。”
  “啊?将军,使不得啊!”何禄一听罗大纲只带百名牌刀手,顿时急了,连忙阻止。自己是道州本地人,地位低,周法贵不会为难自己。但罗大纲可是金官副将军,圣国高官,这万一周法贵心起妄念,自己怎么跟圣王和何军帅交代?
  “有何使不得?我罗某纵横天地会时,他周法贵还不知道在哪里呢?百人随我前去足矣。”罗大纲豪气如云,挥挥手干脆地让何禄前方带路。
  枫树寨是三面悬崖,石壁削立,高三十多丈,只有一面有缓坡可以通往寨上,坡中起伏,还有一股小山溪顺山势流下,山寨易守难攻。道州和江华官府几次联合想剿灭山寨,均被险要地势所阻,无功而返。
  罗大纲等人走过上寨陡坡,一路经过几处哨岗,到达一处依险而建的大铁闸门处,停下来一问,得知此闸门是山寨众人修筑的防御工事,分为内外两闸,此为外闸,闸上安了一门二千斤大炮。
  外闸门上倒是有十余名守卫,为首一会众似乎认得何禄,何禄上前叽里咕噜几句瑶话,闸门打开了。
  内闸门守卫头领,却见百名牌刀手威风凛凛,心中害怕,落闸不开,将罗大纲众人拒之门外。何禄上前交涉也置之不理,只派人往山寨上报信。
  幸好内闸门离山寨内部已不远,半个时辰不到,几百衣着破烂,手持刀叉梭铳等各式武器的寨兵,在为首一名三十多岁精壮汉子和一名矮小瘦弱的中年男子俩人的带领下,出内闸门来迎接罗大纲,有意无意地将众太平圣军围住。
  众牌刀手纷纷手摸刀柄,全身戒备。
  “哈哈哈哈,罗将军,周某迎接来迟,还望不要怪罪!”精壮汉子双手抱拳,爽朗笑道。
  “哪里!罗某特意前来拜访周大当家,杂许小礼物未曾携带,只准备一件天大的礼物,送给周大当家。”见此人就是大头目周法贵,罗大纲便直奔主题,点明来意。
  “哦,不知罗将军说的是何大礼?”周法贵虽面相忠厚,但眼角一闪而过的精光显示此人实则极为精明。
  “率山寨众兄弟,加入我太平圣军,罗某愿向圣王推荐周兄弟为军帅一职。周兄弟和众位兄弟从此衣食无忧,跟随圣王共举反清大事,岂不快哉?”罗大纲盯着周法贵道。
  周法贵一听,勃然大怒,喝道:“笑话!想我枫树寨固若金汤,周某好好的大当家不做,交出手中兄弟去替你们卖命?本想不与你为难,不想你自己送上寨来,说不得今日要将你留在我枫树寨了。”说完扭头向后一挥手,道:“兄弟们,将这些鬼崽子们都抓起来,换赎金!”
  旁边的那名矮小瘦弱的中年男子见此,脸色一变,连忙上前阻止道:“大当家,有话好好说,不可动武!”
  “朱红,你别以为我不知道。身为我枫树寨二当家,却要交出山寨给外人,念在多年情分上,我不跟你计较,速速退开,否则连你也拿下!”周法贵厉声喝道,又朝身后的寨兵们一指:“兄弟们,给我上,死活不论”。
  见上百寨兵开始上前,罗大纲霍然变色,喝道:“姓周的,罗某给你机会你不珍惜,怪不得我了,拿命来!”话刚落声,手掌一甩,一球形物闪电般击向周法贵。
  众人只觉眼前一花,还未看清情形,就听啪地一声,似乎是硬物撞击声,这才看见一道黑光从人群中又回到罗大纲手中。众人继而才赫然发现,周法贵摇晃着身子缓缓倒地,后脑勺上一个鹅蛋大的血洞,汩汩往外喷血。
  “杀了他们,为大当家的报仇!”人群中周法贵的几名亲信吼道,手持长刀挥了过来。啪~啪~啪~刚跳出来的几名亲信纷纷倒地,都是头中几粒铁弹,倒地而亡。却是罗大纲身边几名牌刀手,皆是原来广东天地会老兄弟,跟罗大纲一样,武艺非凡,以细绳系鹅蛋大小铁弹作为暗器,专掷人脑袋,近距离杀人,百发百中。
  众寨兵一时迟疑,人群中那名矮小瘦弱的中年男子站出大呼:“大家住手,听朱某一言!”
  却是山寨二当家朱红站了出来,拦在寨兵和牌刀手之间!


第26章 连克两县(下)
  众寨兵见失了大当家的,本欲报仇,见二当家有话要说,便暂时停住脚步,手中刀叉却还举着,准备随时上前扑杀。
  罗大纲也示意围绕身旁保护自己的牌刀手暂停攻击,保持警戒。
  “前几天,太平圣军使者就跟我和周大当家的提起入伙之事,周大当家的只想自己做山大王发财,可我朱红得为兄弟们着想!太平圣军诚心邀请我枫树寨入伙,包吃包穿,生活不用愁!为什么我们不加入呢?”朱红高喊道。
  也许是山寨穷苦太久,有一顿没一顿的,众人一听包吃包穿,立马眼露馋色。甚至有些寨兵配合着响起肚子咕咕地响音,对经常饿肚皮的人来说,能吃饱饭对他们来说吸引力太大。当下有人就问道:“真的包吃?每天都管够?”
  “当然!圣军每天都有米粥吃,要是行军打仗,还有白米饭和肉吃。”何禄见状,立马接口回道,“弟兄们,乡亲们,我何禄就是道州人,原来也是吃不饱饿得发慌,加入圣军后,每天都吃得饱饱的,瞧我这肚子!”说着,拍拍自己故意挺起来的肚皮。
  “说的没错,何将军也是道州人,不会骗我们。”朱红说道。
  “兄弟们,太平圣军的将军们对下面都当亲兄弟,可不像我们山寨大当家的,自己每天吃的饱饱的,可是让兄弟们饿着!你们为这样的人,跟太平圣军拼命,值得吗?”
  听着朱红这一句话,寨兵立马没了气势,手中的刀叉也垂了下来。
  见状,罗大纲眉头舒缓下来,心中略安。刚才,若是这几百寨兵不管不顾地冲上来为周法贵报仇,自己这边一百来人,怕是得死伤惨重。想想,自己有些逞强了!
  难怪圣王曾经评价,认为自己:“大纲作战骁雄劲悍,用兵剽迅如风,又爱兵一如父母,与众同甘苦,这都很好!但不能每战必身先士卒,万一遇险,不但让我失却一好兄弟,还会导致整军败退,甚至整个战事失利。要知道,火器时代已经来临,个人勇武已失去作用,为帅者,重不在冲锋陷阵,而在战事谋划。大纲需牢记在心!”
  当时,罗大纲还不以为然,眼下想想,不由一阵后怕。如果这山寨兵,用鸟铳朝自己开枪,如何抵挡?自己身死枫树寨倒不打紧,只是这样一来,圣一军肯定得攻打这枫树寨,耽误攻占江华永明两地不说,这上千号寨兵也无法顺利招募进圣军了,耽误圣王交代的大事。以后,自己倒是要少逞个人勇武才好。
  罗大纲心中暗暗嘱咐自己。
  见众寨兵对于加入太平圣军,已有所意动,他连忙发话道:“枫树寨的兄弟们,我罗大纲曾经也上过山寨,还当过水寇,生活朝不保夕。如今加入太平圣军,做了圣军的金官副将军。眼下,我在圣军中说话还算有点分量,我敢保证,只要你们加入我们太平圣军,遵守圣军军规,吃饱饭只是小事!如果你能多杀清妖,还能跟我一样,做圣军的将军。”
  罗大纲的一番话,彻底消除了山寨众人的疑虑。
  “好,我们都加入圣军。”随着几个小头目的表态,山寨众人在二当家朱红的带领下,纷纷表示加入圣军。
  除了周法贵几个亲戚被赶下山外,整个枫树寨一千三百余人全部投奔太平圣军。另外还有几十人散落在山寨下各处,朱红也派可靠之人通知,另有十余名山寨的探子潜伏在江华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