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扫明-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守备见到刑一刀几人不怀好意的眼神,顿时又惊又恐的后退了几步,就连说话都有些结巴起来。
    守备的家丁同样见到对方来者不善,已经暗自将手握在刀柄上,警惕的看着列队进城的山东兵,但他们势单力孤,周围布满了握着刀枪的山东兵。
    山东军进城后第一时间便接管了海州的城防,解除海州兵的武装后,有一名哨官在城楼上将守备官的旗子扔在地上,换上一杆“王”字大旗。
    见到如此情景,海州守备心中更加不安,企图用大义来说动陆井荣,但陆井荣听到这番话后却只是“哦”了一声,紧跟着揶揄的笑道:
    “本将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了,你们可曾是听说过?”
    说着,陆井荣不断对那些已经山东军解除兵器的海州兵指指点点,每指到一个地方,那里的海州兵便是立刻避开。
    开玩笑,这种时候谁还敢为他说一句话,那姓陆的眼中分明带着杀气,他们毫不怀疑自己说出去的那刻就会血溅当场。
    见状,陆井荣也没什么意外,呵呵笑了几声,上前道:
    “守戎,大家都没人听见,这话可不能乱说,不然咱们就要伤了和气!”
    “禀将军,人找到了,被关在柴房!”
    忽然,一名兵士带着一个身穿破烂囚服的男子来到几人眼前,这个人就是前一阵子帮山东军回禀的海州把总邱武。
    邱武自从回禀之后就不见了踪影,陆井荣刚到海州的时候就有所怀疑,现在一看,果真是被那黑心的守备削职关了起来。
    刘雄点了点头,说道:
    “邱把总,海州守备何大虎剿贼不力,马上就要自缢身亡,你可是想继任为海州城守备,与咱们山东军一同剿贼平乱。”
    守备听到这话,顿时感觉不对劲,直接想要抽刀,他的家丁们刚有个动作,却立马就是软绵绵的倒在了地上。
    早就准备好的山东兵在这些家丁动作后就不再犹豫,直接出刀结果了这些人的性命,就连海州守备也被两名什长一左一右的制服,见暴起不成,他顿时换了一副谄媚求饶的嘴脸。
    “不要哇~,小的一定尽心竭力的配合山东军老爷们,不再惹是生非,饶命饶命啊——”
    可是这话还没说完,海州守备便仰面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个时候刑一刀将染血的刀收回鞘,若无其事的看了一眼把总邱武,道:
    “刘将军说的不错,海州守备剿贼不利,畏罪自缢身亡!”
    邱武心中咯噔一下,赶紧纳头便拜:
    “意,必然对王大帅的吩咐言听计从!”
    说起来,邱武当日回禀也是于心不忍,却被这守备直接问罪夺职关了起来,本就是心有怨愤,加上已经几年没有得到饷银,早就对朝廷没有什么好感。
    这种时候就算是傻子也该明白哪一方有绝对的实力,更何况邱武又能因此升官发财,这可真是前一秒地狱下一刻天堂,谁不愿意干。
    

第三百一十二章:进剿河南,皮癣顽疾
    海州守备何大虎自缢身亡的消息直到晚上才传到知州衙门,山东军入城的当日,守备便自缢身亡,这之间的联系足够让人想入非非。
    知州不是刚进仕途的小白,自然明白这“自缢”其中包含的巨量信息,但是知州衙门一早被山东军封锁,知州除了坐立不安之外也是别他法。
    但即便到了夜里,这件事似乎还没有结束,山东军的兵士一改往日入城便安稳不扰民的作风,在城内挨家挨户的搜查,凡是有隐藏来历不明身份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是立刻拿人。
    这也是吸取了陆井荣在林洪镇吃的亏,客军入城本来就被各方人士所忌讳,若这个时候再表现出软弱,到时候定然会有人拿守备何大虎之死来作文章。
    在城内外的各路道口,甚至是小道河沟,都有山东军的兵士看守在那里,但凡在宵禁闭城的头一夜鬼鬼祟祟出来的,都会被立刻擒住,没有放走任何一个漏网之鱼。
    不过第二天的一大早,百姓们发现山东军做事还是讲究分寸的,那些被抓的人里面,一些有家有室的老实人和妇女都被放回家,留下的只是一些无亲无近的地痞无赖和原海州兵痞。
    这天早上山东军没有继续让百姓们待在家里,反而是放松了城内各路的看守,连夜在城内中心空地上搭建了一个简陋的高台。
    说这高台简陋,也就是用一些木石临时拼凑在一起,并不比地面高出多少,而刑一刀、刘雄和陆井荣三个人要做的事情也很简单。
    先是派兵士在城内各家各户通告消息,紧跟着山东兵押着昨夜拿住的人犯分批来到高台上,将这些人绑的结结实实按倒在上面,选出来的兵士早明甲持刀的等在上面,看这样子竟是要斩首立威。
    台子上被抓住那些人明白自己处境,有痛哭流涕求饶的,也有嚎啕怪叫不止的,少部分甚至不管不顾的开始痛骂,总之这种声音是不绝于耳,听得周围走出门的百姓们都是心惊不已。
    前几日对山东军进入淮北的行为还是有些说法的百姓这个时候却没有人再敢说出一个字,到现在,不少人的心里已经明白过来许多事情。
    这些从山东来的官兵,并不是不敢杀人,单单论起杀人和战斗的本领,这些山东兵其实比起本地那些狐假虎威的兵丁要强上百倍。
    从前他们之所以如此的和气待人,那都是为了彰显与寻常欺压百姓官军的不同之处,是讲道理的兵马,可不是因为害怕他们闹事,更不是这支军队的将军们无能。
    眼下,就在海州城最中央的高台,红得有些发紫的血液已经成河般流淌而下,几百颗头颅不断翻滚到地上。
    为了防止尸体污染环境,有些山东兵不断的在高台旁边游走,往刚刚被扔下来的头颅和无头失身泼洒石灰。
    陆井荣、刑一刀和刘雄这三名山东军的大将背着手站在台子上,目光淡然的看着这一切,仿佛杀了这几百个人对他们来说并无任何影响。
    陆井荣暗自松了口气,心中还是有些气愤。
    本来和王争的心思一样,想着以山东军如今的实力,有了名分以后要控制淮安府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却没想到刚进来就遇到这么多事情。
    还不止如此,刑一刀他们进来的时候也并不是一路太平,路上断断续续的遭到马贼拦截,尽管没有什么损伤,但这些小毛贼挥之不去,除之不净,倒是让人头疼。
    事情滚雪球一般的闹成眼下这个样子,听陆井荣说,那袭击山东军的竟然是淮安柴家,而且还是家主柴璐亲自出马。
    本该尽快报知大帅,但三个人转念一想,要是这点小事情他们都处理不好,传到自家总兵耳中又会是个什么印象,恐怕今后有什么重要的任务也不会交到他们三个手上。
    但这任务要想完成却也不那么简单,不只是豪强们和百姓对山东军有抵触,就连那些明面上请君入瓮的盐商们也没安什么好心,只是想借着山东军之手保护盐路而已。
    只要安稳下去,他们定然会动用一切的关系把山东军立马弄出淮安府地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看来这淮安府的事情急不得。
    反正能拖一阵是一阵,现在自己这边已经牢牢占领海州,每年拿出一百多万两雪花银的又不是山东军,三个人叫上随行的军议司参谋,商议了一夜,还是觉得用老方法最为稳妥。
    从百姓身上下手,先把百姓们稳住,只要他们抵触的心思一下去,这淮安府的事情就好办了。
    淮安府那边开始稳步前行,但王争率领战兵十二营自打从翁州府出了山东境内后,就没有一天安稳的日子,夜里都不消停。
    要说如今的中原各省,要是不出来还真是想不到,到底乱成了什么样子,现在王争已经率军出了归德府,来到了河南境内的开封府地界。
    但是这一路上就没安稳过,尽管山东军是战兵十二营,足有将近两万人,并且王争早早将哨骑散了出去,但依然有多如牛毛的小匪小盗和流寇不断袭扰。
    不过这些人各自为战,鲜少有危急到左右军的,更别说是王争亲自带领的中军了,多是被高速支援的骑兵营剿灭。
    从山东到湖广的襄阳府,途中要穿过整个河南,现在河南可是农民军闹最欢的地方之一,王争清楚地明白,李自成绝不会让自己安安稳稳的到襄阳布置防务。
    去年九月,清军两路入边,京师戒严,洪承畴、孙传庭率军入卫,西北官军因此减少,趁此时机,张献忠、罗汝才、张天琳等先后再起。
    张献忠率部势如破竹,连破房县、保康等地,在罗猴山痛歼左良玉军,崇祯皇帝因此大怒,下旨捕杀五省总督熊文灿,后派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军进剿。
    于此同时,别号“曹操”的罗汝才在香油坪全歼官军,但不久前与张献忠先后败于玛瑙山及夔州,被迫转进四川。
    杨嗣昌剿贼心切,督率主力追击入川,李自成遂乘机挺进河南,实行他占据“河洛”的战略目标,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落魄秀才宋献策和牛金星分别归顺。
    没多久,“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闻风而起,使得闯营迅速发展为数万之众,危急督治襄阳。
    杨嗣昌焦心难耐,却苦于无兵可调,遂随传督令于山东,命令山东总兵王争率山东军各营进剿河南的李自成,以护卫襄阳周全。
    

第三百一十三章:乱象纷纭,闯营挑衅
    四月底,王争率山东军来到河南开封境内。
    山东军行军速度不急不缓,一直是列阵前行,王争又广散哨骑,尽管小事不断,但却从没出过什么大乱子。
    说来也是可气,杨嗣昌的督令上说得好好的,山东军出境后一切的粮饷军需都由地方上酌情供给。
    刚出山东在归德府的时候还算可以,也许是那边距离山东较近,乱子比较少,当地的知府衙门和官军还没有溃散许多,对于山东军的供应也是尽心竭力。
    不过要是说起来到开封府后的待遇,王争简直就是气不打一处来,屋漏偏逢连夜雨,山东军辎重营只能带一个月的军粮,但第一天率军进入开封地界,第二天就断了一切的军需。
    各处衙门说正在“尽力筹办”,不过谁都知道这是敷衍之词,客军援剿,想要什么粮食给养都需要自己想法子才行,这也是不成文的规矩了,因为朝廷这边是根本靠不住的。
    本来王争也做了这个心理准备,但没想到境况竟然糜烂成这个样子,地方上到处都是白骨和饿死的人尸体,要是想从一些村庄上讨要购买粮食,想都不要想。
    经过哨骑传回来的消息,王争这才是恍然大悟,原来河南最近已经闹了好长一阵子饥荒,而且在这饥荒之中不时的又有蝗灾、旱灾接踵而至。
    地方官府自顾不暇,上报到朝廷以后,发下来的赈灾银两和粮食又被各级官吏贪墨一大部分,最后到手头的杯水车薪,简直是民不聊生。
    倒不是地方的知府衙门对督臣命令视而不见,而是根本就没办法接济什么进剿的官军,那点物资用来供养地方上的守备兵力都是有所不足,日夜的溃逃。
    况且,进剿的官军已经被左良玉那等军阀一般的人物将名声搞得恶臭无比,所以现在各地的难民百姓有个不同寻常的现象。
    见到官军仿佛见到草寇一般的躲避,见到真正的流寇却好像是真正的正义之师,争相开门“迎闯王”,加上李自成采取了宋献策和牛金星的策略,起码现在闯营的军纪还是约束的很不错。
    相比左良玉那等到处杀人放火解决自己部下粮食给养问题的朝廷官兵,百姓们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显然明白哪一方更应该支持。
    听闻闯王李自成已经身在河南,而且闯营数夜之间已经聚众数万,开封府有没有什么官军驻守,各地官军又惊又惧,几天之内接连溃散了将近一半的人马。
    这些人要么是胁裹而逃,要么是转头加入闯军与农民军各部。
    有了这些原明军的加入,李自成更加如虎添翼,听闻已经接连攻破了好几个县城,实行那开仓放粮,诛杀贪官乡绅的大快人心之举。
    开封府是河南重地,开封城内的知府听到四处都是农民军起义的消息已经是惊魂未定,加之城内官军日夜不断的溃散,到现在已经不剩下几个人。
    一样的情况,知府衙门也是乱作一团,根本没有任何有效的政令能缓解燃眉之急,结果还是许州守备韩友德星夜前来援助,率领几百的许州兵入驻开封城,这才稳住人心。
    当然,那韩友德从许州逃到开封城,自然不是完全的好心,因为那边已经完全的无可救药,待下去也守不住了。
    进城的第二天,韩友德就去找开封知府要他写一封行文证明自家的忠勇无畏,与许州如今的乱局是没有半点关系。
    眼下韩友德是开封唯一的助力,知府为了笼络他的心只好照办,哪知道韩友德的算盘很响,就连开封城守不住的退路都已经想好。
    近来传得最多便是杨嗣昌老贼从山东调来一支客军援助河南,说起领兵的人那是不可小觑,是那个在奇袭建奴兴京的山东总兵王争。
    所以韩友德也有准备胁裹知府与知府夫人而走的想法,到时候那王争应该也会投鼠忌器。
    这次进入河南的山东军算是西北之地唯一的朝廷精锐,听闻未曾有过任何败绩,甚至曾经在辽东斩了三千个建奴首级。
    这等的功绩不需要王争去自卖自夸,朝廷自然会帮着歌功颂德,六科廊的那些文官也是挥洒笔墨,什么不世奇功之类的文章雪片一般飞往各地,所以即便远在河南的李自成,偶而也是对王争和山东军有所耳闻。
    当然了,农民军对建奴所知甚少,他们听到的无非就是辽东的边军如何如何被清军大败,建奴如何的勇猛,但未曾亲眼见过谁都不相信。
    就算是李自成本人,一样对崛起于东北之地的女真毫不担忧,觉得闯军天下第一。
    不少农民军的头领也在暗自琢磨,这个山东军会不会也是和左营一般空有名头,暗地里却只是个绣花枕头。
    开封知府听闻有这样一支军队进剿河南,如今已经到了开封地界,赶紧是动员开封府的各级官吏,生拼硬凑也要拉出一批粮饷给王争送过去。
    王争那边受宠若惊,实在是没想到这开封知府竟能知错就改,对自己般的好,但却不知道这家伙一样在暗地藏有小心思。
    山东军接受了这么一批粮饷后,就算是欠了开封知府衙门一个人情,到时候要是有所不测,请山东军援救开封也能张得开嘴。
    况且,有了王争这一层关系后,那韩友德应该就不会太过放肆。
    不过王争带着山东军刚刚赶到通许县,喜滋滋的准备去接受粮饷的时候却听到个坏消息,说这批给山东军的粮饷前脚出了开封城,后脚就被闯营给劫了。
    时间就在几天前,现在押送的官军已经溃散。
    李自成这般的做法,看在王争眼里就相当于赤裸裸的宣战,况且,自己带着山东军刚刚进入河南,粮饷直接被劫了那不就相当于狠狠的被抽了一耳光。
    河南这么大,到处都是流寇,闯营来去如风,一时间王争还真不知道从何剿起,不过有一点他还是知道,民心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打下基础的,闯营已经在河南经营了这么多年,已经是人心所向。
    山东军若是想自保,就只能从上层的地方豪强与乡绅地主阶级去看,一个阶级占不到,但总归是要稳住另一个阶级的心。
    这些地方豪强和乡绅地主往往是闯营口号中打击的对象,他们有财有势,就连朝廷和南北两直隶都有不少人脉,但却对朝廷官军失望透顶,但这些人除了朝廷兵马还真就是无所依靠。
    这个时候要是王争打出一场漂漂亮亮的胜仗,再朝他们抛去橄榄枝,就算提出什么无理的要求,这些人还不是要颤颤巍巍的接住。
    

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围,列阵摧锋
    河南开封,通许县城。
    在王争眼前的通许县城已经是一片死寂,城外横七竖八的躺着不少尸体,其中有官军的,但更多却是破衣烂衫的难民。
    附近一片的寂静,并且按照之前得到的消息,闯营几日前截获粮饷后就已经不见了踪影,谁也不会想到这城内居然是暗藏杀机。
    王争骑着马来到城下,静静看着匾额上的通许县三字,喊了一声“驾”,当先朝城内而去,想看看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忽然间,身侧的一名马兵却是大喊:
    “大帅,有埋伏!”
    这话说完,王争心中也是大吃一惊,但这时候要想反应却是来不及,方才还是万籁俱寂的城内怪叫四起,一名粗壮大汉带着无数的兵丁忽然出现。
    城上也是一瞬间出现一排的弓箭手,一杆“闯”字大旗赫然出现在王争头顶,城上的闯营头领吼道:
    只听“嗖嗖”的破空声,无数箭簇朝王争疾射而来,王争没什么绝世武功,自然不会那等乱挥刀枪格挡箭支的本领,当下第一时间狼狈的翻滚下马,躲在马腹下面。
    马匹虽然披着甲胄,但却防不住如此近距离的射击,被射中头部后直接轰然倒下,露出下面的王争。
    “保护大帅!”
    这个时候,战兵们纷纷赶到,竖起盾牌,用身体挡在王争的身边,从城门出缓缓退了出来。
    “贼官兵,跑的快!”
    “贼官兵,跑得快!哟~”
    似乎这种情形就在对方的意料之内,城内城上的闯营兵丁纷纷举起刀枪大喊,王争却在战兵的护卫下灰头土脸上了另外一匹马。
    是可忍孰不可忍,王争遭遇此等变故后大怒不已,为了保护自己方才已经有一名战兵被射死在城下,他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这个亏。
    “举!”
    反应过来的山东军立刻列起阵型,两千多名鸟铳手整齐出列,引燃火绳,平端鸟铳,只等营官任胡一声令下,便是一轮齐射。
    任胡正要狠狠下令,却听到后方一阵马蹄声传来,一名哨骑跑回来大喊:
    “后方烟尘,有敌!”
    平原之地向来是望山跑死马,看着烟尘升起自然知道对方有人马在行军,而且王争粗粗一眼看过去,对方人数怕是不少。
    至于为什么一下子就能知道来的是敌人,因为用屁股去想也能知道,眼下河南的开封府这一带,除却进剿的山东军之外的大明官军都是溃散,哪里还会有这么大的声势。
    “将军,怎么办,打还是不打!?”边上的军官扯着嗓子喊道。
    这个时候眼瞅着就要被对方夹击,但山东军却还不知道他们到底来了多少人,城内是个怎么情况,家底就这么多,冒失的去打显然没有好果子吃。
    不过却也不能下令逃跑,一来对军心有影响,二来山东军已经列成阵型,撤退的话动作太大,反倒有可能被对方打成大溃。
    想到这里,王争猛的喝道:
    “列阵!”
    主帅军令已下,各营的营官立刻就是找到主心骨,军令连绵不绝的穿了下去,紧跟着任胡下大喊:
    “炮呢,把那什么佛朗机都推上来,还有虎墩炮,狠狠的打!”
    山东军就这样从容的在城下列阵,城上的郝摇旗倒是有些意外,竟然没跑,这不符合狗官兵的常理,不过想这么多干什么。
    这次咱们闯营可是出动了数万人,怎么都能将这所谓的强军给击溃,到时候看这河南还有谁敢同闯营作对。
    闯营自然不能让山东军在城下安然的布置,一阵细细索索的动作后,城上林林总总的上来了几百个弓箭手,张弓搭箭的正要往下射。
    但就是这几百个射手还是东拼西凑的,现在能熟练张弓搭箭的角色实在不多,即便是以闯营如此庞大的基数下想凑出来也绝非易事。
    见状,城下战兵反射的就是挺起盾牌,王争反手一挥,大喊:
    “任胡,虎墩炮打不着后面,都调到城下,给他们轰的抬不起头来,还有那个城门,轰烂了最好!”
    炮手们轰然答应,任胡指挥辅兵摆起数百门虎墩炮和小型铜铁炮,这些炮就像是抗日神剧的九二步兵炮,远的打不着,但近距离威力还是很客观的。
    郝摇旗自然看到这些炮,但却没什么恐惧的样子,他随李自成转战中原多年,遇到大明的火器也不算少了,早就发现这些玩意儿多只是声音响,威力并没有多大。
    “贼官兵,跑得快,阎王肚里来相见”
    城上的闯营兵丁竟然嘻嘻哈哈的唱起了歌谣,显然是对山东军一系列的动作没有任何害怕之情,轻松得很。
    任胡也是满心的愤怒,心道和大帅走南闯北这么些年,还没遇到如此自大的流寇,真是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其实任胡的想法,也是大部分战兵心中的想法。
    山东军的战兵人人都是久经战阵,经历了层层考较才能入选,被区区流寇如此辱骂,是个男人心中都会憋着一股气。
    “轰——”
    炮火连绵,烟尘滚滚。
    巨大的响声中,一阵的地动山摇,几百门火炮一同发射,闯营的兵丁们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阵势,居然有种身在船上的摇晃感。
    城头,一处垛口被打个正着,霎时便是碎石横飞,在后面躲着的三个弓箭手惨叫一声,直接被巨大的力道击飞到城下,眼见着就是生死不明。
    地平线上,一杆“闯”字大旗摇摇升起,旗下的是无数身披白衣,手持大刀,胸间绣着“闯”字的闯营兵丁。
    在这些兵丁的前面,一名头戴毡帽,系着红色披风的陕北汉子被马队簇拥着出来,身边有两名秀才打扮的文士,剩下的就都是虎背熊腰的壮汉。
    这个人,正是四年后建立大顺灭亡明朝的李自成,只不过此时,李自成远远看着同骑着马的王争,嘴角却噙起一抹笑容。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闯营就已经开始逐步迈向制式化,尽管这些兵丁不是人人披甲,但也是声势十足。
    事实上,闯营自从跟随李自成进入河南后,从西向东的目标一直都是各地的乡绅大户,没有占据城池的心思。
    起初闯营上下还有些忐忑,但随着不断的的大胜与明军几乎都是闻风而逃,他们的信心越打越强,钱越打越多,归附而来的难民百姓也是从不间断。
    自从杨嗣昌调集西北官军主力围剿张献忠计划破产后,明军已经是转优势为劣势,主力被张献忠、罗汝才、张天琳各部拖在湖广,短时间内追不上也回不来。
    而其余的精锐,诸如秦军、白杆兵等都被调往山海关锦州一线驻守,最近清军可不消停。
    换句话说,留在河南的大明兵马已经没有任何一支能阻挡李自成的步伐,闯营连战连捷,直到山东军奉令援剿。
    在这些闯营兵丁的眼中,所谓什么山东军,不过和其余大明军队一般,是纸糊的老虎,一戳就破。
    

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机妙算,天公作美
    山东军在河南的一举一动,其实闯营都是明明白白的看在眼里,上到各处的衙门内部,下到底层的难民乡民,几乎全都是农民军的眼线。
    现在这种时候,已经不会有人再为朝廷说话。
    不过李自成之所以没有下令在夜晚袭击,不是因为心慈手软或是对王争有所忌惮,而是时机还不到。
    根据闯营的两位军事宋献策和牛金星断言,王争听闻粮饷被劫,定然恼羞成怒的前往通许县查看,与其贸然的与对方交战,还不如在那边设伏,打山东军个措手不及。
    现在发生的事情已经说明这两位新加入没多久的闯营军师简直是神机妙算,李自成信心满满,剩下要做的就是四面合围。
    只见他身侧的长胡子老道牛金星摇着羽扇,轻轻吐气道:
    “山东军一朝落败,大业可期。”
    闯王李自成已经现身,拉起的渔网已经在收拢,看着山东军列阵以后的声势,农民军们却并没有什么吃惊的神情,反倒是觉得对方怕了,不敢与闯营正面相抗。
    对于李自成来说,眼前就摆着一大块肥肉,不吃到肚子里实在是对不起自己,随着李自成手中大刀朝前方一指,撒豆子一般的闯营兵丁喊叫着朝山东军方阵冲击而来。
    这是一股白色的浪潮,即将与对面红色的山峦撞击到一起可以料想,那将是何等的惊天动地。
    “枪头成一线,侧身平端,预备!”
    山东军的阵中连绵不绝的响起这种喝令声,近两万人,这种人数已经不少了,但却不都是战兵,其中也有一部分辎重兵、炮手、传令标兵、鼓号手等一些辅兵。
    这些人阵前厮杀没有大作用,但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却必不可少,按着王争的军令,此刻山东军摆出的阵型分成四个方面。
    李自成带领主力自西面冲来,黄阳带着三个营正面应对李自成主力的冲锋,邓黑子和高亮各自带着两个营的兵力,分别负责南北两侧的防务,而董有银则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命令。
    董有银闷声如雷,人高马大且有一身的蛮力,曾经带着三百名战兵在平度州城下抗住几千乱民的进攻,这次王争让他负责通许县,并且拨给他三个营的兵力。
    不论如何,在平地坚守总不是个办法,王争寄希望于董有银,希望他能带着人攻下通许县城,大军退入城内防守也更为简单。
    山东军战兵十二营的营官与战兵都已经明白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四名方面主将坐镇一方,王争带着最后的两营战兵与辅兵作为中军,观察战场形势,随时发下相应的军令。
    山东军的每个方阵右翼都站着各营旗牌官,他们唯一需要负责的就是手中紧握的军旗,只要军旗不倒,这些山东军战兵将奋战至最后一刻。
    阵型的左翼走着基层将官,是各队的正副队官,这些人起到对阵型的维护和传达命令的作用,这已经是数万人级别的战斗,看着对方潮水一般的向自己喊杀而来,唯有这些受过训练,有充足实战经验的老兵才能稳定下来。
    闯营冲了没多久,一阵猛烈的炮火声从对方明军的阵营中响起,天上出现无数颗弹丸,如同雨点一般的倾斜到闯营兵丁头顶。
    山东军自然不可能坐视对方朝自己冲来,闯营兵丁刚刚进入射程。火器营开就开始在任胡的喝令下开始攻击。
    平日他们遇见明军的火炮和火铳不算少,闯营兵丁起先被这种大阵势吓住,但转念一想,自己有什么好怕,官兵的火炮不过只能打几发炮膛就会发射,等一会看见自己冲得近了,他们就会方寸大乱的溃败。
    不过这等想法刚刚进入脑海,一部分正在嚎叫的流寇却是人仰马翻,短肢残臂在天空上飞舞,不少人没有被当场炸死,而是哀嚎着想要逃离战场。
    这种场面给幸存下来的人心理冲击更大,闯营的势头一下子就弱了下去,这次喊叫声中夹杂了无数的哀嚎,不少人已经有些害怕。
    与此同时,对面的明军阵中有鸟铳手小跑到阵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