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庄子的故事-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家说,我们都来源于道!一切都是因变化而来的……

  

    我们人类、我们的地球、我们的日月、星辰、宇宙,都不是什么神可以创造出来的。而是!由最初的某个物质经过无数无数年的演变而来的……

  

    这个最初地物质,它就是道。

  

    我们也是道,也是最初的物质!

  


第388章 庄子讲人与人类

  庄子用了三天时间,用来讲什么是道。直到所有人都听懂了,明白什么叫道了,他才换了一个话题,开始讲人。

  

    这三天时间内里,他都吃住在镇长大人的家里,也就是住在镇衙内。白天在讲台上讲道,晚上,给嫂夫人和嫂夫人的朋友等人开小灶,继续讲道。

  

    嫂夫人每次安排完家里的一切事务后,都会到镇衙门口讲台的后方来听道。她让人搭建了一个帷子,把自己藏在里面。太阳倒是晒不到她,外人也看不见她,可毕竟是夏天,帷帐内还是很热的。

  

    卖儿也很想来听庄哥哥讲道,更想过来看热闹。可她还是不放心家里的金子和银子,只得守在家里。正好!照顾乞半、乞分兄弟两人。

  

    漆园人听说庄子开坛讲道,凡是有时间的人,凡是能抽出时间来的人,都一边赶集,一边过来听道。

  

    有不少人,都搬到镇衙这边的亲戚家来了。他们早上去集市上赶集,出售带来的商品。或者!买自己需要的商品。上午,去镇衙门前广场听道。下午,回到亲戚家,帮亲戚家做活,算是交住宿费用了。

  

    亲戚家也高兴,也就提供一个住宿,却得到了一个或者几个劳动力。他们不但不觉得麻烦,还盼着亲戚多住一些时日。此时正是夏天,农活都挺多的,多一个帮手自己就轻松多了。

  

    漆园镇上的商贩、商店、酒肆、饭馆、客栈,木匠铺、成衣铺、金银珠宝首饰店,等等地方,都因庄子讲道而生意兴隆。

  

    镇衙门前广场,本来面积也不小,可由于前来听道的人太多,还是显得小了。有不少素质低下的人,把广场周边的庄稼给糟蹋了,引发了庄稼地主人的不瞒,还差点引发了打架事件。不过!有道家的护法士和镇衙内的人出面,很快就摆平了。

  

    护法士和镇衙方面都表示,愿意赔偿给庄稼地的主人。事后,真的给予了双倍的补贴。才将事态平息,庄稼地的主人,也就不再管有没有人踩庄稼了,反正!踩了就可以找镇衙要双倍赔偿。

  

    庄子用三天时间讲道,又用三天时间讲人,讲什么是人。

  

    只有人们懂得了什么是道,才可以讲什么是人。

  

    庄子告诉人们,说人来源于道。

  

    人和大地上的万物一样,都来源于道,都只是一个物种而已。人和大地上的其他物种一样,都只是一种适时而生的物种。当大地适宜人类居住、生存的时候,人类就生活得很好,当大地上不再适宜人类居住、生存,人类就跟其他物种一样,就要灭绝。

  

    当然!这只是道家的猜测、断定,是根据道的理论而延伸出来的观点。是观看其他物种的生存与灭亡规律,而推断出来的结果。

  

    说具体点,是根据老子中的“有”与“无”的理论而推断出来的

  

    决定了人类的命运后,庄子又开始讲人的命运。

  

    不要混淆了,人类的命运和人的命运不是一回事。人的命运是可见的,有几十年时间。而人类的命运,暂时还不知道。我们可以预测,人类的命运和其他物种的命运一样,可具体到什么时候才灭绝,还无法确定。

  

    而人的命运、人的寿命,是可以确定地。我们人的寿命,顶天也就一百多岁。而对于某些人,也许只有很短地时间。夭折、几天、几个月、几年、几十年。

  

    按照正常情况来看,人的寿命也就几十年而已。

  

    既然人类的命运不过如此,跟其他物种一样,不过是一种适时而生的物种。那么?对于人类的将来,我们应当如何面对?

  

    既然确定了人类的命运,那么!就会有人消极对待,觉得人类也没有什么意思,反正早晚会死的。

  

    庄子说,那是不知将来什么时候才可能发生的事,不知多少多少代后的事,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事,那是我们的后代需要面对的事。而我们!需要面对地是如何活着。

  

    我们需要面对的是现实,而不是将来的未知。

  

    我们需要面对地是我们这一生的过程,我们这一生将如何生活。如果我们自己现在都无法活下去,我们去想人类的将来命运又有什么意义呢?

  

    关于人类将来命运结局的事,是那些对此感兴趣的人和那些生活无忧的人想和做的事,而不是我们这些为生存而奔波的人所想、所操心的事。

  

    人、人生,才是庄子重点讲的。

  

    庄子认为,我们生而为人,是道赋予我们的,是我们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事。

  

    如果觉得人生苦短不愿意来到这个世界的话,可以选择的话,那我们可以选择不来到这个世界上。可是!我们没有那个权利。我们就那么糊里糊涂地来了、没有选择余地就来了。

  

    正是因为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既然来了,无论是痛苦一生、还是快乐幸福,我们都必须面对!

  

    既然来了!生而为人,我们就必须面对!我们就必须珍惜这一次生而为人的机会。

  

    我们只是一个物种而已!

  

    我们只是生而为人而已!

  

    假如?我们是树呢?我们是老虎呢?我们是风呢?我们是空气呢?我们是泥土呢?我是猪、狗呢?我们……

  

    不管我们成为什么,我们都只是一个物种而已!

  

    既然生而为人了,我们就把自己当成人吧!

  

    我们这个物种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人有人的生活习惯、习性,其他物种有其他物种的生活习性。既然我们是人,那么?我们有哪些人的习性呢?

  

    人和其他物种一样,活着是我们的目的和任务,我们无法回避。人自从出生下来,就是为了活着,一直活到死,是一次生命的过程。

  

    人的出生,我们自己无法左右。而人的死,我们是可以左右的。

  

    作为有了智力的人,我们可以让自己活到终老,而不是半途而废。自然地生、自然地终老,才是一次完整地人生。

  

    庄子把人生定义为从出生到自然终老,为一个完整地过程。接着!庄子又开始讲人这一生中所经历的事。又重复着讲人的婴幼儿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讲人一生中我们经历和面对的事,讲我们做人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小的时候由爹娘、长辈抚养照顾长大。我们到青年的时期重复爹娘、长辈们的生活,开始婚育抚养自己的子女后代。而到了老年时期,我们不能照顾子女后代了我们还需要子女后代来照顾。所以!我们一样有照顾爹娘、长辈的责任。

  

    这是我们做人所无法回避的责任和担当!

  


第389章 庄子讲家庭亲情

  庄子又用了三天时间,专门讲人。讲人与其他物种一样,都只是地球上的一个物种而已。再讲人与其他物种的区别,人是人,其他物种是其他物种。

  

    他又用了三天时间,讲一个人与爹娘长辈的关系、与兄弟姐妹的关系、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关系、与身边人的关系、与这个地区的关系、与这个国家的关系、与大周天下的关系。

  

    但他的演讲重点,还是在个人与家庭,与爹娘长辈、兄弟姐妹、与有关系的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亲情关系。然后!才讲个体的人与周围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

  

    “我们人来源于道,但我们直接的感受是,我们来源于父母爹娘。我们是爹娘欢悦地结果,我们是爹娘的希望。在我们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我们的父母爹娘就已经寄于了我们很大地希望。他们希望我们能给他们带来欢乐,他们希望我们的生活优越于他们,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实现他们的梦想。他们还有许多许多希望……

  

    其实!在我们还没有出生之前,他们就对我们很关注了。

  

    所以!我们要感恩!我们要有幸福感!我们要有那种被爱的感觉,而不是被遗忘的感觉。

  

    等到我们出生后,爹娘又是如何地关心、照顾我们。我们的长辈们,也都在关注着我们。试想?如果他们都不关注我们,我们能够顺利地成长起来吗?特别是我们的娘亲,对于我们照顾,更是无微不至。还有我们的爹的!任劳任怨,照顾我们母子的生活。

  

    所以!娘亲和爹的,都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如果没有她们,就根本没有我们。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健康成长。

  

    接下来!就是要感谢我们的长辈和身边的人。

  

    首先!我们要感谢、感恩的,是我们爹娘的爹娘!

  

    我们的爹娘,他们也是别人的子女后代。所以!他们也是得到了他们的爹娘和长辈们的照顾,才活下来的,才生活得很好地。所以!我们一样要感恩于我们的长辈和身边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照顾,我们才得以健康成长。

  

    所以!当我们成年后,我们也要去照顾我们的子女后代。我们也要像爹娘长辈那样,去照顾我们的子女后代、照顾我们身边的人。

  

    这是人道!

  

    由此及彼!我们身边的人都是这样,他们也一样照顾着他们的子女后代、照顾他们的爹娘长辈。

  

    他们的父母长辈,曾经也照顾过他们。所以!我们不仅要照顾自己的父母长辈,也一样要照顾身边人,照顾别人的爹娘长辈。

  

    他们跟我们一样,都疼爱自己的子女后代。所以!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别人的孩子。

  

    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地,所以!就不分彼此。

  

    这就是人道!

  

    如果我们的爹娘和长辈都不照顾我们,那么!我们就不是如今的我们了。这个社会,也就不是人的社会,那跟野兽们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大家都看见了,在野兽的世界里,是很野蛮地!强者生存,弱肉强食,没有团结精神。而它们中,也有不少智者,认识到了这一点,搞起了团结。可是!它们还是晚了一步,让人类走到前面了。人类已经团结、合作了多少代了。

  

    之所以人区别与野兽,就是因为人看到了相互团结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人类不团结,我们人类与野兽又有何异呢?

  

    试想:如果我们的爹娘不关心、照顾我们,一味地只顾自己,我们能够生活得好吧?如果是那样,我们为了生存,也一样不择手段。

  

    这是‘家之乱’,乱之根本,爹娘长辈们的自私决定了他的子女后代的自私。

  

    事实上也证明了,一个人有着自私地父母爹娘和长辈,他们中大多数子女后代都是自私地。

  

    因为!不自私无法活。所以!为了活下去,他们必然学会自私。

  

    如果我们是自私地!一味地只顾自己,根本不顾爹娘长辈们的养育之恩,不管妻子子女后代们的死活,只有受而没有予。那么!这就是‘人之乱’,乱之根本。

  

    社会是个大家庭,是由无数人、无数家庭、无数地区、无数团体的组合体。所以!如果我们当中有个别人出现问题了,自私得只顾自己而不顾及别人的死活,影响了别人的生活、生存,那么!社会这个大团体,也就开始混乱起来。所以!社会这个大团体,是不能值得我们完全相信的。

  

    人太多,我们只能保证自己不作恶,而无法保证他人不作恶。

  

    当这个社会乱起来了,家庭成员也不能值得我们完全相信,包括我们的父母长辈。

  

    当这个社会乱起来了,我们的配偶,也不能值得我们完全相信。

  

    当这个社会乱起来了,我们的子女后代,也不能值得我们相信。

  

    当这个社会乱起来了,我们的兄弟姐妹,也不能值得我们完全相信。

  

    当这个社会乱起来了,我们身边的人,也不能值得我们完全相信。

  

    只有当我们看到爹娘长辈对我们好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相信他们,把他们当成爹娘长辈。如果他们自私而我们无私,那么!我们不是吃亏了么?

  

    如果教条地宣扬一定要对爹娘长辈好,孝顺什么地,必然会助长爹娘长辈的自私。助长爹娘长辈的自私,就等于助长身边人的自私,助长这个社会的自私。

  

    只有当我们发现我们的配偶是真心地对我们好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相信他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人生伴侣。我们组合成一个家庭,共同生育儿女,抚养后代。

  

    如果我们的配偶是自私地,是有目的的。而我们无私,那么!我们是不是吃亏了么?我们为什么要跟一个自私地人结合呢?

  

    如果你愿意这样,那也没有办法!

  

    只有当我们彼此真心相爱,都愿意付出,愿意共同抚养子女后代,我们才可以组合,组建成一个家庭,共同养育子女后代。只有与配偶彼此真心,我们才能养育出合格地子女后代。我们的子女后代,才有一个健康地心理、正确地人生观。

  

    配偶的选择,是很重要地!它关系到子女后代,关系到整个社会。因为!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组合而成,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合而成。而家庭!又是无数个体的生产作坊……”

  

    庄子认为,当爹娘长辈不照顾你的时候,你就不要去照顾他们,不要被儒家的“孝道”所束缚住了。因为!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亲情了,这种亲情关系被爹娘长辈放弃了。

  

    生存是根本,别人不顾及我的死活,我又为何去顾及他人呢?

  

    当你有那个能力去照顾他们的时候,你可以去照顾他们。当你没有能力照顾他们的时候,你可以不去照顾他们。

  

    不过!当爹娘长辈都对你很好,一直对你很好,他们的付出多于你对于他们的赡养,你就不能不顾及他们。哪怕自己都无法生存下去,你也要照顾好他们。

  

    亲情!是相互地!不相互,哪里来的亲?

  

    对待爹娘长辈的亲情是这样,对待兄弟姐妹的亲情也是这样。当兄弟姐妹不顾及你的死活的时候,你就不要教条于什么血脉亲情、血浓于水了。在这个时候,什么“血脉亲情、血浓于水”,那些都是骗傻子的,骗没有社会阅历的无知少年的。

  

    怎么让自己活下去,才是真理!

  

    不要说我冷酷,这个社会的冷酷,不是因为我的不配合、我的冷酷,而是因为社会秩序已经被别人破坏了!

  


第390章 庄子眼中的孔夫子

  庄子认为,男女相悦结合而生养子女后代,子女长大后赡养、照顾爹娘、长辈,是人道。

  

    可是!有人打破了这个格局,不遵守人道。他们只顾男女身体上的愉悦,而根本不抚养子女后代。相反!还以为子女后代的到来是累赘。他们不知道自己来自何处,不赡养爹娘、不照顾长辈,也一样认为爹娘、长辈是个累赘,他们只顾自己。

  

    他们做父母的时候,觉得子女后代是累赘。而当他们当年做儿女的时候,却又认为父母长辈养育子女后代是应该地。

  

    庄子认为,这种人打破了人道,都是另类,都是该死的。尽管!他们是我们的父母长辈,或者是我们的子女后代。或者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或者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虽然不能把他们怎样,把他们杀死,但我们可以选择不理睬。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庄子奉劝大家,不要被儒家的那一套仁义给束缚了,也不要被当时的君王律法给束缚了,更不要被别人的说教给束缚了。在生存面临,怎么让自己生存下去,那就是律法。不影响别人的生存,不被别人影响了你的生存,那就是律法!

  

    当某些人不遵守人道的时候,当太多地人不遵守人道的时候,社会就乱了,人类社会就会重返到了野兽一样地生活。这个时候,仁义礼教是不起作用的。所以!我们要把所有束缚、影响我们生存的律法、道德,都统统地抛弃。我们就重返野兽般地生活,强者生存、智者生存、幸运者生存。弱者、弱智者,都将成为历史的炮灰,成为文明进程中的牺牲品。

  

    “……我们道家,也要学孔夫子!但是!”庄子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我们要学习孔夫子的坚守,而不是要学习他所传授的那一套儒家学说理论!”

  

    庄子尊重孔夫子的人格和他的坚守信念的精神,但不推崇儒家那一套学说!

  

    在讲解道家学说的时候,难免会提及一下其他学说门派。提及一下墨家、儒家、法家和兵家,等诸子百家,并用来作以比较。

  

    “我们要学习孔夫子和他的弟子,他们的坚守,而不是他们的儒家理论。儒家的理论,只适合在盛世时期,采用国家权力,去强行推广、普及给广大民众,而不适合在乱世!在当今乱世,生存才是人们的律法。怎样让自己活下去,才是律法。

  

    在这个乱世中,格局打破了,大家都不遵守律法、礼数了,如果我们还去教导别人去遵守,那就是在坑别人!在欺骗别人!那就是让别人接受律法、礼数的束缚。那就是让别人不能自由、灵活变通地生活。

  

    无论是在乱世时期,还是在太平盛世时期,社会永远都存在着阴暗的一面。只是在太平盛世时期,社会的阴暗面相对来说少一些,而在乱世时期,阴暗面相对来说多一些。

  

    社会永远都有阴暗面,这是不争地事实!

  

    所以说!无论是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我们都要以生存为律法。以不影响他人的生存、不被他人影响自己的生存,为律法。只有这样,才符合人道,人类生存之道!”

  

    庄子尊重孔夫子的人格、敬佩孔夫子坚守信念的精神,但不推崇儒家那一套学说!认为儒家学说只能用在盛世,用来普及广大民众。在太平盛世的时期,以国家权力为手段,进行普及推广是可行地。而在乱世,推广儒学,或者以国家权力为手段去进行普及推广,那就是在害人。

  

    庄子认为在乱世时期,生存就是律法!不影响别人的生存,不被别人影响了你的生存,那就是律法!

  

    总之!庄子对孔夫子的人格,还是尊重的。特别是对孔夫子的坚守信念的精神,是很推崇的。认为道家也要像孔夫子那样,坚守信念,做到:不影响别人的生存,也不被别人影响了你的生存。

  

    还有!庄子对儒学也不是持全盘否定地态度。他认为,儒学在盛世时期,是可以推广使用的。因为!人类确实需要一个具体地行为准则。

  

    认为儒学是治德之学,而不是治世之学,更不是生存之学。认为法家以法治国,是值得推崇的。认为应该“以法治国、以儒治德、以道治心。”

  

    认为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合而成的,要想治理好社会,就必须先治理好个体的人。

  

    如何治理个人?庄子认为,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是用明文规定来规范就可以的。也不是用这个标准、那个标准来衡量,就可以的。而主要看一个人的人心。明文规定、道德规范,这标准那标准什么地,别人都可以装,都可以迎合、规避。别人可以表面上遵循,而内心里根本不遵循。

  

    所以!这个衡量标准那个衡量标准,都没有用。只有我们与这个人长期接触,才知道他是个什么东西。

  

    所以!不管你以国家权力还是以个人的名义,你要求别人如何如何,都是行不通的,都是在束缚别人。只有别人自愿遵守,才是也效果。

  

    所以!国家律法、礼数等等这规定那规定,都是束缚老实人的枷锁。对于坏人、对于脑袋好使的人,根本不管用。对于坏人、脑袋好使的人来说,你有律法、道德规范也没有用,对他们有利他们就遵循;对于他们不利,他们是绝对会想办法规避的。

  

    庄子认为,孔夫子的人格魅力不是因为他的学识,不是因为他懂得周礼而推广周礼。不是他推行他的那一套“仁义”理论,也不是他整理了六艺,更不是他教授了许多弟子。而是!他的坚守!

  

    作为万世师表,他一直遵循着他的那一套儒家的“仁义”理论,他的做人原则!

  

    只有先正己,才能有资格去说别人,去教导别人!所以!庄子对孔夫子的人格大为赞赏。

  

    不过?庄子觉得,也太不会变通了。生存才是硬道理,如何能够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不丢性命,完成这一次人生使命,活着才是硬道理。

  

    只有我们活着,我们才能感受到一切。

  


第391章 先自私后无私


  这是庄子第一次公开讲道,经过十几天的讲道,可以看出,非常成功。‘‘‘Xs‘

  为了不耽误听道的人,不耽误农民种地,不耽误各行各业的正常生活。从第八天开始,他只讲夜场,白天不公开讲道。白天只给个别人开小灶,比如说,给嫂夫人开小灶,给嫂夫子的朋友开小灶,给漆园镇上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开小灶。

  晚上他是从天黑开始讲道,讲两到三个时辰,不影响人们正常休息。

  庄子讲道,不同于师父杨朱。当年师父杨朱讲道,重点讲他的“一毛不拔”理论。而庄子,他先讲道,讲什么是道。然后讲人与万物的关系,讲人与万物都来源于道,讲人与其他物种的区别。最后!开始讲人。

  庄子讲道的重点在于讲个体的人,个体的人与家庭的关系,主要讲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再讲个体的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讲一个人与父母与兄弟姐妹、长辈,以及子女后代的关系。然后引申出家族的关系,由家庭到家族、再由家族到与身边的人的关系。

  用那种将心比心的类比方法,告诉世人,别人跟你也是一样的,你有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别人也有这种亲情。所以!你一样要尊重别人的父母长辈、爱惜别人的子女后代,不要有彼此之分。你不尊重、爱惜别人,别人也会那样对待你。如果这样,这个社会就乱了。

  讲解完乱之根本,庄子才开始讲如果保护自己,如何保护自己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和身边的人。

  首先!你必须先保护自己!只有你活着,你才能照顾好你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和身边的人。

  为自己而活,这个路数与杨朱的路数一致。庄子承袭了杨朱的理论,重生、重己。

  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

  庄子认为,是自己活下来能帮助别人,而不是成为别人的负担、累赘。重生、重己是指自己活下来更有用,能帮助别人。是在这种情况下,才重生、重己的,而不是贪生怕死,更不是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比如说:我、我的爹娘、我的妻子、我的子女,我们一家人。当我们一家人面临危险的时候,当只能存活一个人的时候。谁在前面,谁最有可能生还,只能是谁了,哪怕这个人是我们最小地孩子,他活下来了将来都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机会都要给他。此刻!因为他幸运,他才活下来了。

  当我们一家人面临危险的时候,当我们一家人相互帮助可以活一个人下来的时候,如果我觉得自己活下来更有价值,那么!我们不要推让,我们要主动要求,让大家帮助我活下来。

  比如说,我们面临仇杀,是别人无缘无故地杀害我们。这个时候,我必须活下来。因为我年轻,我活下来了我可以报仇雪恨。而我的爹娘他们即使活下来了,他们也报不了仇。我们的儿女年幼,他们也报不了仇。就算让他们暂时活下来了,一样会被人仇杀的。我的妻子她不会武功,也一样报不了仇。

  也就是说,谁最有活下来的价值,就让谁活下来。

  不要感情用事,要理智!

  假如!面对这种情况,有两个人或者三个人可以活下来。我们当如何呢?道理也是一样地,谁最有活下来的价值,就让谁活下来。

  重生而不是贪生!重己而不是只顾自己!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就另当别论了。比如说!我们一帮陌生人在一起,如果出现了危险只能一个人逃生,或者几个人逃生的情况下怎么办?他们不是我们的家人,他们是陌生人,怎么办?”

  讲到这里,众人都屏住呼吸,静静地听着,等待着庄子继续讲下去。

  “幸运!这个时候讲的是幸运!道理也是一样地,帮助可以逃生的人顺利逃生。当我们有能力逃生的时候,我们只能自己逃生了。当需要大家帮助逃生的时候,我们只能遗憾了,尽量把机会让给别人,让给那些最有价值的人,让给孩子和孕妇……”

  讲完重生、重己,庄子开始讲如何规避危险。

  “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