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到后来吕布降了姜述,高怀也成为朝廷士兵,这在他看来实属正常,就如当初从丁原部转成董卓部一样,无论名义上最终属于谁,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别。

不久军中实行新政,管理制度参照青州军实行,这让他感到十分兴奋,因为青州兵丁都有军饷。第一次领军饷时,都伯陪着一位军官到军中,将兵丁召集起来,详细询问记录每位士兵的情况,并问军饷是否需要发给家人。高怀没有亲人,军官问明情况,拿着一张卡片问他,每月要现钱还是记帐,若是记帐就收下这张卡片,需要花钱的时候,凭卡到大汉钱庄提取现钱。尽管大汉钱庄信誉很好,已在各地建了数十家钱铺,但是高怀不相信卡片,他认为还是现钱让人感觉踏实。此后,每月月底军官都会到军中,给兵丁发饷,每个兵丁上前领饷或在卡片上按手印,军官都会随口说道:“饷钱是丞相的恩德。”

高怀终于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金钱,他十分兴奋,他很感激丞相。传说丞相是天上的星星,下凡人间救助万民、造福百姓。传说虽然很美,毕竟只是故事,距离小人物十分遥远,饷钱却把丞相与他拉得很近,钱虽然不多,却是丞相给的。

高怀想起丞相,不由想起那次丞相的讲话,不由干劲十足。高怀曾经见过丞相,那天完成训练之后,郎将集合全军,带到营前,道:“丞相今天前来视察,都打起精神,别给老子丢面子。”

吕布是一条好汉,很能打仗,除了上次栽在丞相手中,从未败过。丞相年纪不大,相貌很英俊,有一种慑人的威势,他的眼睛似能看透人的心灵。丞相是大英雄,平常威风凛凛的吕布,在丞相面前像一个乖宝宝,恭恭敬敬跟在丞相身后。丞相讲话没有大道理,说得都很朴实,兵丁们都能听懂,一席话很暖人心,让兵丁们知道打仗不是目的,奋力杀敌最终是让天下和平,异族不敢欺凌,百姓安居乐业。高怀听完这席话,感觉浑身充满力量,原来当兵不仅可以吃饱饭、拿饷钱,而且很有意义,要负起保家卫国的光荣责任。

高怀过惯了苦日子,从不乱花钱,后来饷钱攒得多了,见战友将钱存入钱庄,换成一个卡片,携带十分方便,高怀也有些意动,到了钱庄,拿出银钱要换成卡片的时候,却又舍不得,最后将饷钱换成金子,一直随身藏在怀里。

高怀想到这里,摸了摸甲衣内的硬物,不自觉地笑了。正在这时,身下忽然传来轻微的颤抖,高怀猛然打了个激灵,快速跑到官道上,伏身倾听。远方传来急骤的马蹄声,从声音判断至少数百人以上,高怀立刻发出几声悦耳的鸟叫,这是斥候间传递的暗语,他的手下会依照暗语迅速行动。

手下迅速将战马从树后拉出来,道:“伍长,快走吧,敌军快要到了。”

第一卷姜述篇第146章恢复并州3

高怀能从蹄声分析出敌军的大概数量,这是高级斥候需要掌握的本领之一,他又认真倾听片刻,大致判断敌军千骑左右。高怀迅速起身,招呼手下上马,往主力埋伏的方向急驰而去。

袁绍带着千骑,包蹄摘铃,借着月光悄然出城,全军噤声慢慢行出四五里,这才放马往前急奔。听身后一直没有动静,袁绍不由放下心来,放慢马速,谓审配道:“姜述也非神人,不想竟让我等逃出生天。”

审配尚未答话,只听前方突然人呼马嘶,袁绍不由大惊,策马往前探视,前军颜良报:“前方道路不平,一匹马折了腿,还伤了数名士兵。”

原来是虚惊一场,袁绍心情顿时安定下来,道:“速速赶路。”

颜良道:“受伤士兵如何处置?”

袁绍淡然道:“杀了。”

颜良只觉浑身一凉,心中也生出寒意,却又不想坏了部下性命,急道:“此地离城已远,属下认为不必伤他们性命,将他们挪到官道远处即可。”

袁绍略一思忖,道:“也罢,任其自生自灭吧。”

往前行了里许,前方又是一阵人呼马嘶,袁绍正欲上前探视,颜良策马过来,道:“前方官道人为破坏过,有许多陷马洞,战马不慎踏入其中,马腿便折。”

袁绍道:“全军点起火把,小心行军。”

审配沉思片刻,道:“若有人故意为之,前方或有埋伏。”

袁绍哈哈笑道:“前方若有埋伏,必不会挖这些陷马坑惊动我等,大胆行军便是。”

此时月亮被乌云遮住,天地间瞬时黑暗下来,众军点起火把,周边骤然一亮。颜良到前面观察一番,打马又来中军,道:“前方路上小洞密密麻麻,应是敌军派人故意为之。”

袁绍道:“命令兵丁覆土而行,一路填埋,铺出路来。”

苏由在旁说道:“前方官路不畅,不若走小路为上。”

袁绍道:“此敌军疑兵之计,若无异状,反而要加倍小心。官道既然设了障碍,必无伏军。”

颜良领兵在前,逢洞则填,行速顿时减慢,袁绍派人传令前军:不必整理全部,只须铺出容一骑通去的通道即可。颜良部闻令而行,速度立时加快。众军又行三里左右,道路渐平,行军速度顿时骤增。

此时天色微亮,袁绍勒马看往身后,没有一点动静,哈哈大笑道:“这般小计,如何逃过我袁本初的眼睛?”

话音未落,突闻激昂的号角声传来,在黎明前的寂静中显得尤为突兀,官道两旁忽然冒出无数士兵,硬弓强驽扑天盖地而来,袁军瞬间伤亡无数。

突见伏兵现身,袁绍不由脸色大变,喝令道:“聚兵前冲。”

颜良集合前军,文丑集合后军,袁绍集合中军,形成三个方阵,依令往前直冲。只见前方火把亮处,无数骑兵挡在前路。颜良定睛看时,不由骇了一跳,道:“这杀神何时跑到前面来了?!”

为首大将正是吕布,左有曹性,右有宋宪,跃马向前,方天画戟指向袁绍,喝道:“袁本初,此路不通!”

吕布武力无双,董卓尚要惧上三分,袁绍虽有惧意,但此时无路可走,只能硬着头皮,厉声下令道:“前军后军准备!冲阵!”

颜良细观敌阵,人马众多,准备充分,冲阵无疑与送死无异,但是军令如山,不得不行。颜良与文丑互视一眼,皆面露无奈之色,各自下令道:“起速。”骑兵渐自加速,直往前方冲击。

吕布策马回到本阵,见袁军速度渐将冲起,下令道:“箭驽准备!立盾!起索!”

吕布部下奉命行事,弓手拉弓引箭,驽手瞄准方向,盾兵立起巨盾,前方忽然拉起数十道绊马索。

袁军骑兵眼看就要接近敌阵,忽见前方绳索突起,前排骑兵不及收速,直接撞将上来。绊马索一侧固定在左侧大树上,另一侧为活头,绳索在右侧大树上绕了数圈,有十余名步卒紧紧拉住。前排士兵即便有备,此时只能眼睁睁看着马匹悲嘶倒地,兵丁从马背上倒栽葱摔将下来。后排骑兵已经提起速来,躲闪不及,与前排骑兵撞在一起,正在人马混乱不堪之际,又听对方一声军令:“射箭!”

只见弓箭强驽铺天盖地而来,战场之上纷嚷起来,马匹的悲鸣声,兵丁的惨呼声,将校的传令声,号手的号角声,弓驽的飞射声,大树受大力冲击发出的哗哗声,数种声音掺杂在一起,整个场景显得异常悲惨。

等到声音渐小,再看战场上已是血流成河,袁军前后两军六百骑卒,只余百余骑还留得性命,幸存者皆面露惧色,聚集在颜良、文丑两将周围,不敢继续上前厮杀。

袁绍策马上前,见到这般惨状,不怀怜悯之心,反而满面怒色,冲着颜良、文丑喝道:“带得什么兵?!如此不堪一击!”

颜良、文丑部下残兵皆面露怒色,颜良、文丑两将互视一眼,也眼蕴寒意,但昔日受过袁家恩德,两人叹一口气,欲领残兵再次冲阵,亲兵轻声劝道:“军心已失,如此与送死无异。”

审配在侧,见袁绍如此行止,已让兵将离心,急忙谏道:“主公,敌军兵多,有心在此设伏,非兵将之过。”

袁绍急道:“已无路可走,如之奈何?”

审配道:“只需退兵返回,必可无虞。”

袁绍略一思忖,下令道:“回军崞县。”

吕布也不着急追杀,让魏续带领后军打扫战场,统领部下随在袁军身后,貌似一路护送,等袁绍一行进城,便与公孙瓒、孙坚两部兵马合军,分派兵马,围住四门。

姜述闻知袁绍困于崞县,谓郭嘉道:“计策已成,并州可以立下,就是不知马腾是否上勾。”

姜述随即下令冀州兵马重兵出击,皆至上党城会合,命关羽担任此战总指挥,调邓茂、臧霸、朱桓、贺齐、董袭、孙策、吴懿六将归关羽麾下。关羽会集众军共有六万,以张燕为副将,中军兵马一万,其余兵马分为十军,部将各领兵马五千,以周仓、邓茂、臧霸、朱桓、贺齐、董袭、孙策、吴懿、龚都、刘辟为将,集兵攻打长子城。

再说匈奴左贤王刘豹,闻知呼厨泉战死,顾不上他事,径自引军返回,与右贤王刘靖争夺单于之位。上党太守逢纪见左贤王引军撤回,冀州军陆续增兵,与郡尉陈震商议,道:“主公兵败,被困崞县,匈奴左贤王撤回,城中守军不足五千,敌军兵多将广,有何妙策应对?”

陈震道:“关羽世之虎将,冀州军多为黄巾精锐出身,身经百战,战斗力强横,我军即便固守亦不可为。我有一策,或可生效。”

逢纪喜道:“请孝起教我。”

陈震道:“如今之计,非奇计不可行之。可行诈降之计,今日我派亲信赴敌军营寨献降,约期献城。其军入城之时,必会先至郡衙,我军将兵马埋伏,突起而围杀中军,或可擒杀其主将。军无首不行,主将有失,或能大败其军,危势可解。”

逢纪依计,两人仔细商议相关事宜,定好策略。陈震回府,派心腹家人陈丁,口齿伶俐,灵活机变,叮嘱诸般说词,使其到关羽大营请降。

诸军整合完毕,关羽正与张燕琢磨攻城事宜,闻长子城来人求见,使左右唤进帐来。陈丁入帐,上前见礼道:“奉我家主人之命,前来请降。”

关羽道:“你家主人何人?如何行事?”

陈丁道:“主人陈震,字孝起,南阳人,现任上党郡尉。想于今夜二更,打开南门,接应大军入城。”

关羽细问诸般详情,陈丁一一道来,关羽遂允陈震请降,道:“你家主人,向有才名,今来请降,乃顺天应命之举,我怎能拒之门外。你回城让你家主人准备妥当,二更时我亲自统兵入城。”

关羽目送陈丁出帐,谓张燕道:“飞燕以为此事如何?”

张燕沉思片刻,道:“其中有诈。陈震担任郡尉已久,威望甚高,若真心归降,只须调派兵丁,抓拿逢纪献城来降,何需如此费力?”

关羽笑道:“飞燕所想与我暗合,我欲将计就计,今夜便攻下长子城。”

陈丁入城,细说与关羽见面过程,陈震以为得计,厚赏陈丁,与逢纪一同做好诸般准备。当夜二更,果然有兵马到达南门,陈震引领亲信打开城门,接应大军入城。

第一卷姜述篇第147章恢复并州4

孙策率部首先入城,并不依陈震指引行事,分派兵马先抢了城门,然后从外到内依序占据要害,步步为营。陈震上前来问,孙策冷笑道:“诈降之计,早为将军识破。”

陈震面色顿变,待要走时,却被孙策一把生擒过来,丢给军士绑起。邓茂、臧霸、朱恒统兵依序进城,不往城内冲击,各沿城墙内侧绕行,先去占了其余三门。候关羽统领主力进城,方才合力杀向郡衙。

逢纪统兵埋伏,见陈震许久未引敌军过来,正在焦躁不安,忽见有兵马从南边杀来,以为得计,在火光中寻找中军位置,正欲指挥伏兵出击,不料敌军并不沿路急行,而是占据街道巷口,依序慢慢前压。逢纪见状,知道计策不成,此时敌军进城,不得不发,指挥兵马杀出。

关羽部下精锐,数量十倍于守军,一经接战,守军便溃不成军,逢纪见大势已去,欲待要走,却被贺齐赶上生擒。守军无人指挥,见汉军势大,纷纷伏地求降。

天亮之时,合城皆下,关羽分派兵马驻守城池,张榜安民。上党郡城百姓,闻知汉军占了城池,心中忐忑不安,后来见兵将军纪严明,并无欺压抢夺之事,尽皆喜悦不提。

关羽入城抚民已毕,记下诸军军功,分派部下统兵驻守各县,又聚众将商议,道:“上党既下,并州七郡已占其二,我与张燕将军合计,欲兵分三路,我引中路军攻打晋阳;分两路偏师攻打乐平、西河两郡,众将何人愿去?”

众将踊跃争先,关羽道:“乐平、西河两郡守兵不多,唯晋阳守军兵多将广。”

众将闻言,立即住口不言,再无求偏师之任者,关羽与张燕互视一眼,笑道:“众将皆欲建功立业,确为可嘉可贺之事。既然如此,我来分配诸将任务。众将听令。”

众将皆出列称喏,关羽道:“孙策、臧霸,你两将统领本部兵马去取西河。”

两将神色皆不情愿,但军令不得不领,道:“喏。”

关羽又道:“攻下西河郡城,臧霸守护郡城,分兵去取各县,防备长安兵马,以防守为重。派人与河东驻军黄忠将军联系,相互呼应,不得误事。”

又吩咐孙策道:“西河为凉州、并州通道,近得消息,凉州马腾派兵东上,欲救袁绍。孙策统领部下在官道附近驻扎,若凉州兵马来援,则放其过境,然后屯兵建寨,截断援军与凉州之间联系,便是大功一件。”

又点贺齐,道:“你领本部兵马去取乐平,分兵占领各县,等候朝廷派人接管,再引兵与主力汇合。”

关羽谓张燕道:“上党新下,请飞燕暂留此地,处理诸事,我让周仓引军在此相助,待朝廷来人交接,再与我等汇合。”

众将依序上前接了军令。

关羽又谓余将道:“你等回营收拾,明日起程往取晋阳,龚都部为先锋,刘辟部押送粮草,其余诸将随我同行。”

众将上前领命,各自回营准备不提。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少为郡吏,守剡长,威震山越。转守太末长,诛恶养善,期用尽平。历史上官至吴后将军,徐州牧。贺齐文武双全,尤通兵法战略,齐郡朝廷召贤,贺齐辞官前去,姜述以其为亲随。

贺齐为江东大族贺家嫡子,性情与甘宁相仿,生活奢侈,后随姜述左右,为姜述点拨,方改恶习。后来派至军中历练,上下皆赞其才能,姜述拔其独统一军。

贺齐前番建功,生擒逢纪,今得令去取乐平,军令在身,正欲建功,次日便领本部兵马,径往乐平进发。沿途均无兵防守,贺齐分兵一千,先取诸县,自引四千兵马,攻打乐平郡城。

乐平太守陈琳,字孔璋,广陵人,与山阳人王粲字仲宣、北海人徐干字伟长、陈留人阮字元瑜、汝南人应字德琏、东平人刘帧字公干并见友善,皆以文名传于世。历史上陈琳曾书讨曹檄书,曹操阅后惊出一身冷汗,文名扬于天下。

贺齐统兵杀来,早有探马报知陈琳,陈琳文才虽好,但不知武事,急忙聚众商议。郡尉田畴道:“前番刺史下令,已派精兵两千北上救援崞县。合郡之兵不足三千,老弱居多,贺齐部下精锐,人马又众,如何抵挡?洛阳为大汉正朔,合该出城降之。”

贼曹袁佑为袁绍族侄,闻言怒道:“今并州归附长安,岂能归降叛逆?此皆你等怕死而托言尔。”

田畴冷笑一声,道:“往昔并州归附洛阳时,为何不称为叛逆?并州乃大汉国土,非袁家私产,今郡兵羸弱,与其相争,与残民之举何异。”

袁佑欲再出言,陈琳道:“今日聚集乃议事,诸位勿起争执,但请畅所欲言。”

袁佑自谓弓马娴熟,奋然请命道:“我引兵马一千,与其相争,若是不胜,再议降不迟。”

田畴道:“姜开继乃大汉国戚,声名闻于天下,又有识人之明,起用之人,无论文武,皆世之俊杰。武有吕布、黄忠之勇,文有贾诩、郭嘉之智。贺齐领兵前来,虽不闻名,然曾为姜开继亲随,又岂是易与之辈。袁大人引兵去争,除了损折兵丁性命,又有何益?”

袁佑固请道:“我统兵出战,若擒不得贺齐,那时任太守投降不迟。”

袁绍对陈琳有知遇之恩,陈琳见袁佑固要如此,心道若是不战而降,恐惹人非议,因此应允下来。让袁佑挑选兵马一千,于城中操练。此日闻知贺齐率部已至,袁佑统兵出城迎敌,望见贺齐领军来到。

贺齐见守军不守反迎,心中暗骂此人****,当下也不安营扎寨,列成阵势,与其交战。袁佑飞马绰刀而出,贺齐挺枪出马,责骂袁佑道:“乐平乃朝廷之地,朝廷派兵前来,何敢迎战?!”

袁佑骂道:“我等只知长安,岂顺洛阳?”

贺齐大怒,挺枪骤马,直取袁佑。袁佑挥刀来迎,两马相交,战到四五合,袁佑抵挡不过,拨马便走,贺齐策马追赶。袁佑回顾贺齐马渐相近,忽将手中刀掷去,被贺齐拨开。此时两马极近,贺齐打马疾行,一枪径中袁佑后心。贺齐下马斩下袁佑首级,挥军杀上,守军四散奔走,降者无数。

贺齐大胜,扎下营寨,唤俘虏上前,叱责道:“你等一郡之兵,安敢与朝廷相抗?我今不杀你等,放你等回去,说与陈琳,早来投降。”

众卒谢了贺齐不杀之恩,急忙跑回城中,对陈琳细言其事。陈琳召集众人,道:“前番欲降,怎奈袁佑恃强要战,以致如此。”

郡中诸官,田畴本就欲降,今袁佑已死,众人皆无异议。陈琳赍捧印绶,引手下文武十余人出城投大寨纳降。贺齐出营迎接,待以宾礼,置酒共饮,纳了印绶。

贺齐顺利取了乐平,遣人分头向关羽处报捷,又举荐陈琳、田畴等人。

再说孙策、臧霸引军去夺西平郡。入了西平境内,孙策与臧霸商议,道:“西平兵少,攻取此郡甚是简单。但其与长安防区相接,若长安出兵,我军兵力则不易抵挡。如今需与汉升将军通报信息,约定防区,以防长安出兵。”

臧霸点头称是,与孙策商议一番,派心腹去与黄忠说明情况,分兵一千往攻各县,自领两千兵马赴长安边界要路择险设寨,防备长安援军。派遣副将引兵两千随同孙策攻打西平郡城。

西平郡为并州西南门户,西南为长安朝廷辖境,东南为司隶,西方为马腾辖区北地郡,战略位置非常重要。黄忠得到消息,知晓此地为门户所在,不容有失,分兵北移屯扎,与臧霸部遥相呼应。

孙策独领大军,欣然西上,星夜投西平郡治所离石城而来。西平太守袁朋为袁绍从弟,原为上庸郡尉,因为刘姓诸侯奉召讨袁,潜逃至并州投靠袁绍。袁绍见袁朋熟悉战阵兵法,甚是倚重,令其统兵一万守护西南门户。袁绍被困,袁朋派心腹引兵五千往援崞县,闻知大军来攻,手中兵马太少,弃了各寨,集兵郡城。听得孙策引兵到了城下,乃集齐将校,整点精兵器械,出城迎敌。郡尉公孙度谏曰:“敌军精锐,将校骁勇,不可迎敌,不如固守为上。”

袁朋怒道:“你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未战先怯,欲与贼通连为内应尔?”喝令左右推出斩之。众官皆告曰:“先斩家人,于军不利。”袁朋乃喝退公孙度,自率兵出城迎战。

孙策营寨初立,闻守军出城,令副将统领本部立营,自引部下列阵迎敌。孙策挺枪立马,大喝道:“我乃富阳孙伯符,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第一卷姜述篇第148章恢复并州5

袁朋问部将:“谁敢出战?”众皆畏惧,莫敢向前。袁朋无奈,自骤马舞刀迎之。

孙策见袁朋近前,大喝一声,挺抢直取袁朋,一合之间,袁朋两臂发麻,拿刀不住,不敢交锋,拨马便走。孙策引众军随后掩杀。袁朋逃至城边,城上乱箭射下。袁朋惊视之,见公孙度立于城上,道:“你不顺天时,自取败亡,我与百姓自降朝廷矣。”

言未毕,忽有一箭射中袁朋面门,袁朋坠于马下,左右军士割头献给孙策。公孙度率众出城纳降,孙策让公孙度交接诸事,令其赍印绶,往崞县大营去见姜述。

姜述连闻胜绩,又知公孙度、田畴、陈琳归降,不由喜出望外。陈琳文名虽佳,姜述尚不放在心上,然公孙度、田畴皆非常人。

公孙度字升济,辽东襄平人,历史上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恒,威行海外。以辽东为基业,扩土千里,分设数郡,奠定了三国魏、吴、蜀之外之燕国根基,其孙公孙渊立国。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文武双全,尤善边事,有军事才能,熟识边境地理,曾被曹操征为议郎,官职不高,却以德义闻于天下。

姜述得此三人,让其皆到洛阳丞相府候命。又传讯让贾诩、程立等商议文武官员人选,安排到并州新下诸郡就职。

晋阳守军四万,并州兵曹袁强、晋阳郡尉袁希,皆为袁氏族叔,素得袁绍信赖。袁希前期统兵往救袁绍,被姜述伏兵击败,死伤万余,无奈退回晋阳。诸人见崞县形势危急,近日操练兵马,欲再出兵援救崞县,却闻关羽大军杀来,不敢启行。

关羽引领部下来取晋阳,在城下扎寨。袁强召集众人商议,袁希道:“本初被困崞县,形势危急,并州主力皆在晋阳,若不出援,本初势危。然今日关羽统兵来攻,援军不得出,须得想法退了此路兵马,再设法营救本初。”

袁强道:“我军新败,兵力又少于敌军,如何退敌?”

袁希道:“我等倚城相战,兵力虽然稍少,但城中壮丁可征,占得地利人和,出战或有胜机。”

袁强又道:“关羽武艺高强,诸将皆非对手,奈何?”

袁希道:“我部下勇将潘凤,有万夫莫挡之勇,可以敌之。”

袁强思忖片刻,道:“既然如此,趁敌军立营未稳,可急击之。”

众军紧急集合,袁强尽出晋阳守军,到城外列阵。袁强统兵出战,实是为形势所逼,内心对敌军的战斗力深为忌惮。见到敌军迅速摆出攻击战阵,袁强心里怯意已生。袁希前番统领两万兵马往救崞县兵败,收拢不足一万残军,吃过姜述的大亏。若非袁绍命在旦夕,袁希实在不想跟关羽部硬碰,但是又不得不为,此时见敌军阵势杀气冲天,方才的豪情壮志顿时消失,早看不见出城前的意气风发,强自控制不露怂相,表面自做镇静,内心却是提心吊胆。两位主将心理生出这番变化,各项军令不免有些迟缓,出城列阵后迁延不进。

守军举动早让关羽看在眼里,不由冷笑一声,抬头看了看天色,见日头已是西斜,不再多做耽搁,面色一肃,高声下令道:“骑兵随我身后,全军出击,违令者,杀无赦!”

关羽命令下达,部下将士轰然应命而动,关羽一马当先,龚都、刘辟、朱恒等部将随之杀出,一万五千铁骑如浪潮般向敌军席卷而去。

袁强官职最高,是此战第一指挥官,见敌军骑兵蜂拥而来,不免有些慌乱,挥舞大刀,吼道:“整理阵形,准备防御。”此令一下,各级将校嘶吼不断,开始整顿队形,口令声响成一片,将出城时列成的进攻阵型转换为防御阵型,阵型看来十分严整,但士兵战心因此低落不少。

跟随关羽进攻的全是骑兵,速度奇快,瞬间已经接近晋阳军战阵,关羽冲锋在前,并未停下整顿阵型,率部毫不停歇,发动猛烈冲锋。

“弓弩准备!”望着汹涌而来的敌军骑兵,袁强心里立马打起鼓来,不敢下令反冲锋应战,只想稳固防御。

晋阳军尽管士气不高,可底子是大汉并州边军,令行禁止,闻主将下令,排在全军正前方的三千弓弩手立马举起强弓,人人张弓搭箭,准备给冲锋而来的敌军迎头痛击。晋阳军算盘打得不错,奈何却在做无用之功。

关羽部骑兵皆习游猎战术,怎会傻到冲入弓弩有效射程挨揍?离晋阳军阵约一百五十步时,关羽高呼一声:“右转!”率部划出漂亮的弧线,如奔雷般直往敌军侧翼冲去。

袁希与姜述部下交过手,吃过此种战术的大亏,来不及告知身侧的指挥官袁强,代替袁希下令道:“侧翼骑兵立即冲锋!”

号鼓手、传令兵未闻袁强下令,不敢妄行,袁强闻言去看袁希,见他神色惶急,知道必有原因,不待细问,喝道:“依此下令!”

袁希猜出关羽部的战术,自是不愿让兵马坐等挨箭,其下令侧翼骑兵发动冲锋,试图趁着敌军侧翼暴露之际,将敌军拦腰截断,战术没有问题,军令虽略有耽误,尚算来得及,致命的是袁希漏了一事,此法若是攻击阵型尚可,但是先前转为防御阵型,一万五千步兵皆排在阵列前方,数排弓箭手、盾刀手挡在骑军前面,此时出击,骑兵如何按令行事?如此致命军令下达,整个侧翼顿时乱成一团,步骑挤在一起,人马相互践踏,不等敌军攻击过来,军阵已经崩溃。

关羽本就想对敌军侧翼动手,今见其侧翼乱得不可开交,自然不会放过破敌良机,没有下令直接扑击敌军,而是喝令全军弓驽齐射,只听机簧声、弓弦声、马蹄声齐响,前排骑兵侧转身,将手中弩机对着敌军侧翼直射,后面骑兵则是强弓侧上斜射,晋阳军更是人仰马翻,乱成一团,惨嚎连连。

远程打击结束,正面冲击的时机到了,关羽喝道:“直冲!”率部直接杀入侧翼。

晋阳军侧翼军阵已乱,如何抵挡精锐骑兵的攻击?侧翼步骑兵不及御敌,纷纷逃命,小部分逃往城门方向,大部分逃往中军。溃兵在前挡住中军弓驽,敌方骑兵在处追杀,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关羽见胜机已现,立即下了决断,进入决战阶段。身为主将,关羽自然不会再冲锋陷阵,让龚都等部将各自指挥部下作战,引领亲军驻马高处指挥,让步兵截断晋阳军退路。又招呼一名校尉过来,让他带领五百步卒,依计行事。

袁强尚未狠到射杀自家溃兵的程度,被溃兵瞬间冲散防线,中军亦乱了起来,晋阳诸将失去战阵,各自引领部下抵挡,可是军心已乱,逃兵不断出现,大败之势已不可逆转。

关羽亲军此时不断齐呼道:“皆是汉家儿郎,弃械者不罪。”随即诸军开始响应,声音越来越大,整齐划一在战场上空飘荡,最终完全掩盖住了战场上的其他声音。

在如此声威之下,早有心志不坚的晋阳兵丁弃械,弃械一经开始,随即无限放大,晋阳军士气尽泄,很快战场上就跪满弃械投降的兵丁。

袁强等将竭力呼喝指挥,但在汉军整齐划一、震耳欲聋的吆喝声中,指挥体系几乎失效,只余近万中军士兵聚集在袁强等人周围,被关羽部下紧紧围住。

关羽见大局已定,让邓茂分兵招纳降兵,引到大营安置。降兵渐次被押出战场,纷乱场面逐渐变得清晰分明。关羽部下步骑将袁军围在核心,逐渐集成一个圆圈。

关羽站在高处观看形势,打出旗语让诸将调整阵型,场中形势慢慢变化,部下兵丁围成的圆圈生出一个尾巴,这是为晋阳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