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降贞观-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遗直连忙问道:“莫非赵兄说的外力,就是范亭举和罗蕴和他们”

“嘿嘿,除了他们,也没人能帮上咱们了。”赵云泽说道,“他们可带着粮食呢,整整六十万斤。”

“可那些粮食,不是要送往辽东吗”房遗直诧异道。

“是要送往辽东,可那些乡绅不知道这些粮食的使项呀”赵云泽奸笑道。

房遗直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大人是要用这些粮食,来设计那些乡绅。”

“哈哈哈,知我者,房兄也”赵云泽大笑道,“某就给他们来个树上开花之计。”

丁大顺好奇的问道:“大人,什么树开花呀”

“什么树也不开花,弄些假花而已。我的意思是说借势布局”赵云泽刚说到这里,忽然诧异道:“大顺,你是怎么知道范亭举和罗蕴和到了马城的”

“噢,我们特战队今天进行马术训练,在城西二十里遇上了范亭举他们派来给大人通报行程的信使。”

“原来如此你们今日这马术训练搞的好呀。”赵云泽道。“那信使呢”

“某又打发他回去了。某得了信,就赶紧来告诉大人了。”

“唉,你怎么就打发人家回去了呢。这下好了,我们还得派人去趟马城县了。”赵云泽叹气道。

“还去马城作甚下午他们人就到石城了。”丁大顺不解道。

赵云泽朝丁大顺招了招手,丁大顺狐疑的凑到赵云泽面前。

“你这样,派个人去石城县,告诉范亭举和罗蕴和这么办”赵云泽对着丁大顺面授机宜一通。

“得嘞,保证不误了大人的事情。”丁大顺答道。

第454章树上开花(上)

赵云泽听丁大顺禀报说,范亭举和罗蕴和他们马上要到石城县了,连日来焦躁的心情一扫而空。

丁大顺得了赵云泽的吩咐,立即就要离开。可他刚走到门口,却又回过身,对赵云泽说道:“大人,某还忘了一件事。那信使说,博陵崔氏长房的三公子崔敦诚,带着他的夫人与范亭举和罗蕴和同路而来。”

赵云泽一听,立刻诧异的与房遗直对视了一眼。“崔氏长房的三公子怎么跟范亭举他们走一道了”

丁大顺道:“听说,是他的夫人患病,他来石城县找孙道长看病的。路上遇上了范亭举他们,就一道而来了。”

“哦,孙道长在石城县的消息,传的倒是快。”赵云泽会意的点了点头。

丁大顺走后,赵云泽站起来伸了伸懒腰,道:“双喜临门呀”

房遗直问道:“赵兄,你不会连那位崔三公子的主意也打上了吧”

“哈哈,这位崔三公子,某在贞观元年跟随魏征大人巡视时,就曾见过他。此人有趣的很,不喜欢读书,却又爱附庸风雅;没有当官的志向,只乐于经商。据说,崔氏的玻璃厂,就是由他打理的。他既然来了石城县,某怎么也得让他出出血,给石城县的建设添砖加瓦。”

“那大人下午要出城迎接一下崔三公子吗”房遗直问道。

“当然要出城迎接了,这位可是财神爷呢,岂能慢待”赵云泽一脸笑容道,“不但某要出城迎接,县衙的人,再加上那些乡绅,都要一块儿出城迎接。房兄,麻烦你派人通知住在县城和近郊的那些乡绅,让他们午后来县衙。”

“那某这便去安排。”房遗直当即起身,就要出去。

“等等”赵云泽又喊住了他。“还要麻烦房兄写份告示,把青苗法的内容原原本本的写上。然后告诉百姓,十日后,县衙开仓贷粮。让别人帮着多抄写一些,命人遍贴石城县各处。”

“赵兄,粮食还没着落,现在就贴出告示,是不是操之过急了”房遗直疑惑道。

“不把告示贴出去,如何让那些乡绅着急呀官府一放贷,他们的粮食就放不出去了。到时候,只能求到某头上,哈哈哈哈”赵云泽大笑起来。

房遗直琢磨了一阵,也笑了:“这样一来,就主宾易主了。”

赵云泽又叮嘱房遗直:“写告示的时候,用大白话,越直白越好。别跟上次邓烨写的那份告示似的,读书少的人还看不懂。再让贴告示的人顺便跟百姓宣讲一下。”

“某明白了”房遗直应下。

“那就辛苦房兄了。某先回后院眯一觉,这些天,愁得我是吃不香睡不安啊。这会儿总算是云开雾散了。”

赵云泽说完,就往外走。

分割线

两刻钟过后,崔敬最先收到了县衙的通知。

“这位赵县令莫不是急了,又要召集我们议事”崔敬自言自语的猜测。“哼,这年轻人的脑子不灵光呀。你要是各个击破,还有那么一点成功的可能。把大家召集起来,岂不更难为就算是有心借粮给你的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怎么敢答应你呢得罪了大家,以后还混不混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家中一个奴仆向崔敬禀报:“老爷,县衙又贴出告示了。”

“告示上都说了什么”崔敬喝着茶,很随意的问道。

那奴仆道:“说是县里要推行青苗法,缺粮种的农民,可以五户联保向官府借粮种。秋后收了庄稼,以一成的年利息偿还。还说十天后就开始放粮了。”

“啊”崔敬懵了。“这个赵云泽,难道弄到粮食了不成,我得亲自去看看告示。”

几分钟过后,崔敬就站到了他家街头的一张告示底下。

此处,已经围满了人。崔敬费了老大劲,才挤进人堆。告示底下,正有一名衙役在向围观的百姓讲解告示的内容。

崔敬没有心情听那衙役讲的是什么,直接自己看起告示来。

只见,那告示上写道:石城县的父老乡亲们,你们都听好了。眼下马上就要春耕了,可是呢,很多人家里的粮种不够用。新上任的县令赵云泽大人,知道这个情况后很着急,就想了一个办法替大家解决难处。这个办法叫青苗法。

青苗法具体是什么呢就是官府借粮种给百姓,等秋天收了粮食,百姓再还债。你们不用担心利息,官府收的利息很低,只收一分利息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你现在借十斤粮种的话,秋里要还给官府十一斤。官府多收的这些利息呢,将来如果遇上收成不好的年份,也还是要用到百姓身上的。

有需要粮种的百姓,可以五户一联保,十天后,也就是三月初八,到各乡正处借粮。到时候,县衙会派人把粮食运过去的。县城的百姓,可以直接到县衙借。

借了粮种的百姓,一定要记得偿还。要不然,明年这青苗法可就不实行了。

房遗直果然遵照赵云泽的吩咐,用大白话写了告示。

崔敬看完告示,整个人都呆了。

愣了半晌,他才晃过神来,连忙挤出人堆,往家里赶去。

崔敬回家没一会儿,崔懿和郑德就上门了。一见面,崔懿顾不上寒暄,直接问崔敬:“亭山兄,可看过县衙新出的告示了”

“某刚出去看过。”崔敬答道。

“姓赵的搞什么鬼难道他筹到粮食了”

崔敬摇了摇头,道:“某一直派人盯着县衙呢。这两日,赵云泽就没出过门。除了城外军营的那个丁校尉,在半个多时辰前去过县衙,也没有外人进县衙啊。他不可能筹到粮。”

“那他怎么敢贴出告示”郑德狐疑道。

崔敬琢磨了一会儿,说道:“我估计是赵云泽被逼急了,在虚张声势。”

“亭山兄的意思是”郑德又问。

“他是在吓唬咱们。目的,还是想让咱们借粮给他。”崔敬说道,“要是咱们信了告示上说的,那肯定着急。一着急,要么,就得像告示说的那样,把借粮给农民的利息压下来,跟县衙一样的利息;要么,就要借粮给县衙了,咱们就得反过来求赵县令收粮了。”

崔懿恍然大悟:“定是如此了。咱们要是还想着跟姓赵的做生意,只能借粮给他。他倒是打的好主意”

“那咱们现在怎么办”郑德问道。

崔敬道:“以不变应万变。你们也通知一下其他人,告诉他们赵云泽的阴谋。”

“嗯,我们这便分头行动。”崔懿说道。

第455章树上开花(中)

午后的阳光照着一片生机的大地。

小草已经露出了一指长的嫩芽。陌上河边,干褐色的荒坡野岭,也都覆上了一层薄薄的嫩绿。生芽较早的蒿草、苦菜、荠菜,早已舒展开了一片片叶子。一些妇女,领着大大小小的孩童,挎着筐子、篮子散布荒野之中,挖着野菜。

风轻轻的、柔柔的、暖暖的,像是慈母用手指划过熟睡中婴儿的脸颊一般,吹在人身上说不出的舒服。

“娘亲快看,好多大马车呀”一个挖野菜的孩子忽然指着官道,对他前面的妇女说道。

那妇女抬头看了看官道,回头对那孩子笑道:“那是官家的车队。宝儿要好好读书,快快长大。等长大了,也像那些人似的穿官衣,骑大马,挣好多钱。娘和你爹,就可以享福了。”

那孩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天真的说道:“我一定听娘亲的话,好好读书。等长大了当大官,再娶村西头的二丫当媳妇,给娘亲生孙子。”

“咯咯咯咯”那妇女被这孩子逗乐了。“好好好,娘亲等着抱孙子。”

那条官道,是马城县通往石城县的道路。此时官道上,出现了一支庞大的队伍。注:马城县,今河北省滦县。

队伍中,光是马车就有一百多辆,绵延好几里路。马车两侧,每隔十来米就有步行的士兵手持兵器护卫着。队伍前头,一队十几人的骑士开道。骑士后面,紧跟着几辆载人的马车。

范亭举和罗蕴和同乘一车,就在队伍当中。

“罗掌柜,咱们离开长安时还一片萧杀,如今,却是春光明媚了。”范亭举手打车厢侧帘,边向外面张望着,边对罗蕴和说道。

“是呀,这一路走了半个多月,可算要到石城县了。”罗蕴和说道,“我这把老骨头,都快颠散了。”

“哈哈,您吃几粒仙丹,不就缓过来了嘛。”范亭举转过头,玩味的看向罗蕴和。

“范东家,你也不是什么好人,又拿我老罗的那点破事取笑我了。”罗蕴和没好气道,“唉,说来也怪,某自从跟了赵大人,才觉得活得有点人样了。”

“您以前是太上皇的座上宾,岂不更风光”

“别提以前了。那会儿某虽然风光,可这心里虚着呢。你当骗人就那么轻松某那会儿夜里睡觉都睡不踏实,总担心算了,不说了。”

罗蕴和叹了口气,又一脸正色的问范亭举:“赵大人派人通知的那件事情,你可安排好了”

“放心吧,赵大人吩咐的事儿,某可不敢大意。某还指望赵大人保举我一个大唐的爵位呢。”

分割线

石城县西门外,赵云泽带着房遗直等县衙属官、特战队军官、以及六七名乡绅、还有十几个衙役,正在等候车队的到来。

那些乡绅到现在也没弄明白,赵云泽带他们出城,是要迎接什么人。就连县衙的众属官,除了房遗直,其余人也都不知道是什么人要来石城县了。

可看赵云泽摆出的这个架势,又像是迎接大人物。

众人边山南海北的闲聊着边等候。约两刻钟后,西边官道上传来的马蹄声。紧接着,就出现了一队骑士。

“来了”赵云泽说了一声,就率先往前走,其余人也连忙跟上。

很快,一条长龙现出了面目。

“乖乖,怎么那么多马车,这些是什么人呀”一个乡绅感叹道。

从他们立足处望去,那条长龙只是现出了半截身子,可也有几十辆马车了。后面,马车还在一辆接一辆的出现。

队伍最前头的骑士,在离赵云泽等人二三十米的地方停了下来。他们纷纷下马,走向了后面的几辆马车。

那几辆马车上的人也下来了,与那十几个骑士一起,往赵云泽这儿走来。

崔敬好奇的望着那些来客,他忽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以为自己看错了,崔敬又揉了揉眼睛再看。

“亭山兄,别揉眼了。你没看错,那就是元真三公子。”崔敬身旁的崔懿忽然小声说道。

“三公子怎么会来石城县赵县令莫非就是为了迎接他的”崔敬疑惑道。

“你问我,我问谁”

这时,来客和赵云泽一班人已经走到了一块儿。

范亭举、罗蕴和、冯霄等人连忙给赵云泽施礼。

“诸位可算来了,辛苦辛苦”赵云泽回礼道。

“鹏羽兄可还认得某”一个年轻人走到赵云泽面前,笑眯眯的一拱手说道。

这年轻人大约二十四五岁的年纪,一身白袍,仪表不凡。

“哈哈,元真兄也太小瞧某的记性了。贞观元年,某来河北时,多蒙元真兄照拂。这次元真兄来石城县,某却成地主了。说不得要好好招待元真兄了。”赵云泽也朝那人一拱手,笑道。

“哈哈,鹏羽兄好记性啊,某正是崔敦诚。此来石城,倒真要叨扰鹏羽兄一番了。”

原来,这个年轻人就是博陵崔氏的长房三公子崔敦诚。

崔敬和崔懿见赵云泽和崔敦诚如此熟络,忙诧异的对视了一眼。随即,崔敬就一拉崔懿的衣袖,两人也连忙上前,去给崔敦诚见礼。

“崔敬崔懿见过三公子。”

崔敦诚一见崔敬和崔懿,面现茫然之色:“二位是”

合着人家崔三公子根本不认识他俩。由此也可以看出崔氏一门分支的庞大了。

“某乃崔氏第三十五世子孙,崔敬崔亭山。”

“某同为崔氏第三十五世孙,崔懿崔葆瑜。”

“哦,原来是二位族兄,失敬失敬”崔敦诚连忙还礼。

赵云泽呵呵一笑,道:“诸位远来辛苦,还是随某进城叙话吧。”

“有劳鹏羽兄了。”崔敦诚说道。

这时,范亭举上前几步,对赵云泽说道:“赵大人,某这次来石城县,可是奔着发财来的。某带来这么多货,还望赵大人给安置一下。”

“哈哈,范东家放心吧,我石城县有的是让你发财的机会。眼下,某正有两桩生意要跟范东家谈谈呢。咱们先进城,你的这些货物,就由某的部下来安置如何”

“那就有劳赵大人了。”范亭举说道。

赵云泽转身吩咐丁大顺:“丁校尉,劳你带着范东家的车队,去往军营。派人严加看管货物。”

“诺”丁大顺应了一声,便上前招呼那些赶马车的:“大家辛苦一下,随我来。”

丁大顺在前面引路,车队前面的几辆大车转弯,朝南而去。

这庞大的车队,早就引起了跟随赵云泽出城的那些人的好奇心。他们此时也都在打量着车队,猜测着车上装的是什么。

麻袋,那些大车上装的全是麻袋。

忽然,一辆大车拐弯拐急了,两个麻袋从马车上一下滑落到地上。

“哗啦”一声,那两个麻袋的扎口被摔开了,淌出的,全是麦子。

“吁”那辆大车的车夫连忙停下车,跳下车就去收拢那些粮食。后面几辆车上的车夫,也连忙去帮忙。

“都小心点,别把粮食弄洒了”范亭举连忙朝着车队喊了一嗓子。

那些乡绅见到马车上装的都是粮食,顿时惊的大眼瞪小眼了。

第456章树上开花(下)

众人跟随赵云泽步行进城。那几辆载人的马车,也一起进了城。

进入城中,崔敦诚边走边问赵云泽:“鹏羽兄,听说孙思邈孙神医就在石城县”

赵云泽点点头道:“正是。孙道长是随某从长安来的石城。”

“拙荆患病多日,一直未愈。某此来石城县,正是要寻孙神医为拙荆诊病的。”崔敦诚又道。

“此事某已知晓。”赵云泽道,“但为何未见崔夫人”

崔敦诚道:“拙荆抱恙,身子太虚,某未让她下马车。”

“哦,那等进了县衙,某立刻请孙神医为崔夫人诊视。”赵云泽道。

“有劳鹏羽兄了。”

“元真兄不必如此客气。你我乃旧识,你的兄长兵部侍郎崔敦礼大人,乃是某以前的上官。咱们之间,理应多多亲近啊”

“哈哈,鹏羽兄说的极是。”崔敦诚笑道,“既如此,鹏羽兄又为何与某客套呢,称呼某一声元真即可。”

“噢”赵云泽一愣,随即会意过来,呵呵一笑道:“那某便称呼你一声贤弟吧。”

“如此甚好”

众人边走边聊,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县衙。

赵云泽先安排秦安喊来了明月彩霞,两个侍婢又引着崔夫人的马车去往后院,找孙思邈看病。

崔敦诚放心不下,向赵云泽告了一声罪,跟随着明月彩霞去了后院。赵云泽引众人来到县衙内堂用茶。

当着那些乡绅和县衙一班属官的面,赵云泽和范亭举等人也不好谈公事。众人只作闲聊。

过了一会儿,秦安回到内堂,向赵云泽禀报说,孙思邈请他去后院。

赵云泽向众人告罪一声,请房遗直代为招待客人,就要离去。

崔敬和崔懿互递一个眼色,崔敬起身朝赵云泽一拱手,道:“赵大人今日事务繁忙,我等就不多做打扰了,这便告退吧。”

“诸位不必急着走。”赵云泽说道,“劳诸位与某一同迎接元真三公子和一众客人,某实在过意不去。这眼看着就要天黑了,不如诸位一同用过晚饭,再各自归家不迟。”

崔敬婉拒道:“我等前几日刚吃过赵大人的宴席,怎好再搅扰。不如等客人安顿下来后,过几日由某设宴,邀请赵大人、元真公子和诸位贵客。”

赵云泽假作犹豫片刻,点点头道:“既如此,那某只好失礼了。诸位慢走”

崔敬等人当即出了内堂,赵云泽亲自送至县衙门外。

望着崔敬等人离开的背影,赵云泽笑了。这下,你们该着急了吧这么急着离开,定是商议应对之法去了。

赵云泽又来到后院孙思邈的住处。却见崔敦诚陪着一婉丽女子,正在听孙思邈说着什么。崔敦诚和那女子身后,还站了两个侍婢。却未见孙灵儿。

崔敦诚一脸凝重之色。那女子虽然面容俊美,但脸色却现出不健康的潮红之色。

见赵云泽来至,崔敦诚连忙起身,朝赵云泽一拱手说道:“鹏羽兄,劳你移驾了。”

那女子见到赵云泽,就要起身行礼。可她刚一起身,脸上就现出疼痛之色。

赵云泽忙道:“这位便是弟妹吧,安坐安坐,千万别对我客气。”

那女子强挤出一丝歉然的笑容,又坐了回去。

赵云泽入座,问孙思邈:“崔夫人病情如何”

孙思邈道:“贫道和灵儿已经为崔夫人做过诊断。崔夫人是患了卵巢肿块。灵儿说,那肿块怕是已有鸡蛋大小。”

“这么巧”赵云泽下意识的说道。

崔敦诚不解的望向赵云泽。

“元真贤弟误会了。某的意思是,这段日子孙道长刚好在研究妇科病的治疗,弟妹来的正是时候。”赵云泽连忙向崔敦诚解释。

“原来如此。”崔敦诚释然了。

孙思邈对赵云泽说道:“肿块如此大,单靠药石难以消除。贫道准备为崔夫人动手术切除,这才把鹏羽请来。”

赵云泽犹豫了一下,问孙思邈:“孙道长,这两年你可又做过肠痈的手术”

孙思邈点点头,说道:“算上梁康那一例,肠痈手术贫道已做过四例。开刀接骨的手术,贫道更是做了不下十例了。”

“可有失败过”赵云泽忙问。

“未曾失败一例。”孙思邈答道。

“如此说来,孙道长对于外科手术已经非常娴熟了。那倒是可以给崔夫人试试。实在不行,大不了拉开再缝上,做无功之举而已。”赵云泽说道。

你当人的肚皮是布块呢

孙思邈犹豫道:“可是,这妇科手术,贫道却是第一次做呀。”

赵云泽道:“卵巢肿块的切除,跟肠痈手术差不多。孙道长只要找准了开刀位置,这手术不难。”

“那贫道就有信心了。”孙思邈说道。

崔敦诚听了赵云泽和孙思邈的谈论,连忙问道:“孙神医和鹏羽兄说的手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还要动刀”

赵云泽向他解释道:“贤弟,弟妹这病,我把它叫做卵巢囊肿。这种病,初期病人不会有任何表现症状。有的病人,一生也感觉不出异样。可是,方才我见弟妹一起身都疼痛难忍,这就说明她腹内肿块已急剧增大,很有可能发生了囊肿蒂扭转。若不及时将肿块切除,一旦溃烂破裂,腹腔内脏器就会并发感染,那将会危及生命啊”

崔敦诚一听赵云泽的话大吃一惊,可随即,他又狐疑的问赵云泽:“鹏羽兄也懂医术”

不待赵云泽回答,孙思邈就说道:“崔公子,鹏羽虽然别的医术不算精通,可对于外科手术,却是贫道的老师了。”

说完,孙思邈又立即问赵云泽:“何为囊肿蒂扭转”

赵云泽想了想,解释道:“我们可以把肿块比作一个小西瓜,那这小西瓜就有瓜蒂。肿块急剧变大之后,瓜蒂就会跟随着扭曲。病人的疼痛,也是因为囊肿蒂的扭曲引发的。”

赵云泽之所以知道这么多,是因为他在未穿越之前,他的母亲就曾动过卵巢囊肿切除的手术。他这套理论,全是听大夫说的。

“贫道受教了。”孙思邈起身,郑重的朝赵云泽一礼。

“道长客气了。”赵云泽连忙起身还礼。

崔敦诚听了半天,也有些明白了。他又问道:“孙道长和鹏羽兄的意思,是要剖开拙荆的肚腹,把那肿块切除”

“正是如此。”赵云泽说道。

“这”崔敦诚惊得额头出汗了。

“贤弟,剖腹治病,听起来的确有些吓人。不过你方才也听到了,孙道长已用此法为数人救治过,无一失败。所以,你也不用过于担心。”赵云泽说道。

崔敦诚咬着嘴唇,犹豫起来。

赵云泽道:“不过,某也得把利害跟贤弟说明一下。无论是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根据病人的体质以及外在条件的不同,都是有风险的。哪怕是喝草药汤,也不是一点风险都没有。剖腹动手术的风险也更大一些。可话说回来,弟妹这病,也的确到了刻不容缓之时,若不治,也很有可能会危及生命。究竟该如何,还得贤弟和弟妹自己拿主意。”

听了赵云泽的话,崔敦诚深皱眉头,上牙紧咬下嘴唇,陷入了痛苦的思想斗争之中。

崔夫人这时说话了:“夫君,妾相信孙神医,就让孙神医试试吧。若妾平安无事,便是造化。若妾出了事,也是命中该绝。”

崔敦诚又犹豫了一会儿,叹气道:“事已至此,某也只能拜托孙神医了。”

孙思邈微微一笑,道:“崔公子光是拜托贫道可不行。这卵巢肿块的切除,贫道也是第一次做,还得鹏羽在一旁指导啊。”

崔敦诚一听,又连忙向赵云泽拱手:“有劳鹏羽兄了。”

赵云泽却愣住了。片刻过后,他有些尴尬的说道:“贤弟,这卵巢囊肿的切除手术,是要露出肚腹和下体的,弟妹毕竟是女子,我”

崔夫人一听赵云泽的话,顿时羞得低下了头。

崔敦诚却面不改色道:“鹏羽兄,你是为了给拙荆治病,还有什么好忌讳的”

孙思邈也说道:“鹏羽,有你在一旁,就算不发一言,贫道也有底气一些。”

“那某只好勉为其难了。”赵云泽说道,“贤弟和弟妹先在客房住下,这一两天内,某便视情况为弟妹安排手术。”

就在这时,孙灵儿端着一个碗走了进来。

“师父,药煎好了。”孙灵儿说道。

孙思邈点点头道:“这便请崔夫人服下吧。”说完,他又像赵云泽解释道:“这是止痛祛炎症的汤药。”

赵云泽点了点头,又问孙灵儿:“灵儿,以往孙道长给病人动手术时,可是你在一旁协助的”

“对呀”孙灵儿答道。

“那就没问题了。”赵云泽又道。

孙灵儿眼睛眨巴了几下,不解道:“赵大哥什么意思”

“这个嘛”赵云泽面现尴尬之色。他看了崔夫人一眼,又朝孙灵儿招了招手。

孙灵儿凑到了赵云泽面前。

赵云泽压低声音,不知跟孙灵儿说了些什么,孙灵儿的脸色一下就红了。

“我知道了。”孙灵儿白了赵云泽一眼说道。

待崔夫人服下汤药,赵云泽便为崔敦诚安排客房住下。

第457章主客易位

赵云泽没有猜错,崔敬等乡绅离开县衙后,并没有各回各家,而是聚到了崔敬家议事。

众人坐在崔敬家客厅里,一个个表情凝重。

“亭山兄,您的推测不准啊,人家赵县令可是运了粮食来了。”崔懿的话里,带着那么一点嘲讽的意味。

崔敬白了崔懿一眼,道:“葆瑜老弟也别光把责任往我身上推呀,我可没拦着你们借粮给赵云泽。”

“你”崔懿语塞了。

“二位二位,此时不是互相抱怨的时候,咱们得想个应对的法子呀。”郑德连忙出言打圆场。“亭山兄,你是做粮食生意的,依你估计,赵县令运来的那些粮食,能有多少呀”

崔敬想了想,道:“那些大车都是两头骡子拉的,一辆大车,就得装两千斤粮食。那上百辆大车,怕不下二十万斤。”

“二十万斤,这么说的话,这些粮食还是不够农民借贷的。咱们还有回旋的余地呀。”郑德说道。

崔懿冷冷一笑,道:“可你们谁又能保证,这些粮食就是全部了运粮来的那人明显是个胡人。姓赵的连胡人都有交情,何况是中原人呢。也许,明天就又有人来给他送粮了。”

崔敬也说道:“是呀,远的不说,我们崔氏的长房三公子崔敦诚,就跟赵云泽有交情。赵云泽要是再向崔敦诚借粮,三十万斤粮食的缺口,崔三公子都不用请示族老,他自己就能做主。”

“那我们的粮食,难道就这么借不出去了”一个乡绅着急道。

崔懿又道:“何止是粮食,恐怕咱们今后做别的生意,也要受到压制了。你们没听那个胡人说么,他来石城县是奔着做生意来的。姓赵的不也说,眼下就有两桩生意可谈么。究竟是两桩什么生意,各位应该都能猜出来吧。”

“唉,自然是白酒和饭庄的生意了。”一个乡绅说道。

众人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崔敬叹了口气道:“早知道赵云泽有这么好的路子,我们当初跟他较的什么劲呀”

郑德皱起眉头,道:“奇怪了,既然赵县令有这么好的路子,为什么还要找我们借粮呢”

崔懿道:“人家那是想就近取水解渴,见这近水指望不上了,自然取远水了。这下倒好,远水一来,咱们这些泉眼的水,都流不出去了。”

“那怎么该怎么办呀”一个乡绅着急的问道。说完,他又望向崔敬:“亭山兄,要不,我把多余的存粮卖给你吧你做的就是粮食生意,总有法子卖出去。要是继续搁在库里,这开了春一下雨,那粮食就不好保存了。”

这个乡绅的话一说出,其余人都是眼神一亮,一个个都说要把粮食转卖给崔敬。

崔敬面现苦色,道:“诸位,你们这不是帮我,是要害我呀我是做粮食生意的不假,可我的买卖,也只限于石城县一地。你们压给我这么多粮食,我也卖不了啊。”

稍一顿,崔敬又叹气道:“如今,某也没有法子帮各位了,各位还是自谋出路吧。”

说完,崔敬就把他的茶杯,连同杯托一块儿端了起来。这就是要端茶送客了。

众乡绅一见崔敬如此,也只能唉声叹气的告辞而去。

待众人都走了,崔敬立刻吩咐一名仆从,让他准备两份贵重的礼物,说是今晚就去县衙,拜访赵云泽和崔敦礼。

分割线

天色刚擦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