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降贞观-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众人都走了,崔敬立刻吩咐一名仆从,让他准备两份贵重的礼物,说是今晚就去县衙,拜访赵云泽和崔敦礼。

分割线

天色刚擦黑,县衙食堂内已经摆开了宴席。赵云泽设宴招待崔敦礼、范亭举、罗蕴和、冯霄等人。

宴开两桌,这次却不是赵云泽亲自下厨做的菜了,而是明月和彩霞做的。

崔敦诚也许是记挂着他夫人的病情,在宴会上并不怎么活跃。其余人,虽然都是赵云泽以前的属下和老朋友,但当着崔敦诚和县衙属官的面,他们也有些放不开。

众人应付公事一般,很快就结束了宴会。崔敦诚自回客房休息。范亭举、罗蕴和、冯霄等人则跟随赵云泽来到后院赵云泽家。

“范兄,你们这次带来的粮食,好像没有六十万斤吧。”众人落座后,赵云泽开门见山的问范亭举。

范亭举道:“只有二十万斤。”

“不是说好了是六十万斤吗”赵云泽疑惑道。

冯霄这时说道:“是陛下不让带这么多的。陛下说,先给辽东那些异族一点甜头,却不能一次喂饱。再说了,一次带六十万斤粮食上路,也太兴师动众了。”

赵云泽恍然大悟:“还是陛下深谋远虑啊”

范亭举想了想,问赵云泽:“赵大人,您下午在城外时,说要跟某在石城县做生意的事”

赵云泽一笑,道:“范兄不必多虑,某那话是说给那些乡绅听的。”

“那就好”范亭举长舒一口气,“某的生意都在长安,某可不想挪到石城这小地方来。”

赵云泽道:“范兄,你别看石城现在穷困,似乎做生意不赚钱,可某下一步,就打算大力开发石城了。你要是能来石城县做点生意,也是很好的选择呀就算你习惯跑外单,也可以跑跑辽东高句丽和突厥这条线。”

范亭举道:“某跑惯了西域,一挪地方,西域那边的关系网就断了。某还是先观望一下再说吧。”

“也好,某也只是给你个建议而已。”赵云泽说道。

就在这时,秦安走进了客厅,向赵云泽禀报道:“大人,崔敬来了。”

“这么晚了,他来做甚么”赵云泽纳闷了。

秦安道:“其实他早就到县衙门口了,一直等着大人散了宴席,才进的县衙。”

“呵呵,鱼儿上钩了。”赵云泽神秘的一笑。又对范亭举等人说道:“劳驾诸位先至厢房稍坐。待我会会这位崔先生。”

众人在秦安的引领下去了厢房。赵云泽这才出了小院的门口,迎接崔敬。

“啊呀崔兄,你也真是的,某设下宴席你不来,这都散了宴席了,你又来了。倒让某难做人了。”赵云泽一见崔敬就说道。

“呵呵,某夜晚登门,叨扰赵大人了。”

“不叨扰不叨扰,刚好喝多了酒睡不下。”赵云泽客气着,将崔敬让到客厅。

赵云泽和崔敬在同一张矮几上对坐。崔敬双手奉上一个礼盒,道:“赵大人,某前日得了一根老山参,您来石城县为乡亲父老操劳,殚精竭虑,正好用这老山参滋养下身子。”

“啊呀,这怎么好意思啊”赵云泽假意推辞,却接过了礼盒。

他也不打开看,又直接问崔敬:“崔先生登门,不知有何见教啊”

崔敬道:“两日前您不是说要借粮嘛,某思虑一番,决定响应您的政令,为石城县父老出一把力。特来给赵大人个信儿。今日正好是三日之期,还不算晚吧”

“啊呀崔先生,您还真来晚了。”赵云泽一拍额头说道。

“为何呀”崔敬明知故问。

“今日下午来的那个胡人崔先生可见到了”

“见到了。”

“那个胡人,可是带了二十多万斤粮食来石城县呀。”赵云泽说道。

“赵大人,咱们石城县有粮食,您怎么还让人从外地运来呢”崔敬假意埋怨赵云泽,“您这不是绝了我们为石城县父老乡亲尽一把力的机会嘛。”

“唉,某倒是没通知他带粮食来。原本,他是打算把粮食卖到辽东的。他正好欠着我的债。我昨日得知他带了这么多粮食来石城县,便写了封信跟他说,你也别大老远的往辽东跑了,干脆,把粮食在石城县卸下吧,用来抵债。他就答应了。这不,今日粮食果然就来了嘛。”赵云泽满嘴跑火车了。

“朝廷不是不准粮食出境吗”崔敬狐疑道。

赵云泽伸出一根手指朝屋顶一指,小声道:“人家上面有人,崔先生懂了”

“哦哦”崔敬连忙点头。不管赵云泽说的是真是假,他也不想较这个真儿,他来找赵云泽,可不是为了打听一个胡人的事情的。

“可是赵大人,您不是说,粮种的缺口有五十万斤嘛,那这二十万斤粮食也不够呀”崔敬又说道。

赵云泽道:“唉,都怪那个胡人。他听说我这边缺粮食,就想着再运粮食来。我都跟他说用不着了,可他却看上了那一成的利息。这些胡人,一点小利也看在眼里呀。”

“他哪来那么多粮食”崔敬疑惑道。

“人家从西域运来的。”赵云泽说道,“听说,他们那里去年大丰收,粮食贱的很,折合成咱们这边的铜钱,才三四文一斗。他就运了几百万斤粮食来大唐。这家伙,可发了横财了。”

“那他为何不把粮食卖到别的地方,偏偏要运到石城县来呢”

“咳,这胡人精着呢。你当他真看中那一成的利息他是想讨好我而已。”赵云泽神秘兮兮的说道,“这家伙,想从我这里买烧制玻璃的秘方,回西域建玻璃厂呢。”

赵云泽把话说的滴水不漏,崔敬还真就信了。沉默了半天,崔敬又道:“赵大人,咱们乡里乡亲的,总不能让那胡人赚了便宜去呀。这样吧,您不妨回了那胡人,就用咱们自己的粮食来推行青苗法如何那三十万斤粮食的缺口,某自己就能包下一半。”

赵云泽一听崔敬的话,心中当即窃喜。可他面上却犹豫道:“这那胡人与某也是两三年的交情了。某还真不好意思再变卦呀。”

崔敬又道:“就近取粮,也省的误了农时呀。您不是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嘛。”

“此话倒是甚有道理。”赵云泽点了点头。假装思考了一会儿,他又道:“这样吧,崔先生给某一晚上的时间考虑,明天上午,某给崔先生个准信儿。”

“也好也好”

第458章神秘人

当天晚上,崔敬还去拜访了崔敦诚。至于他跟崔敦诚谈了些什么,那就不为外人所知了。

第二日上午,赵云泽本打算去城外军营看一下范亭举运来的货物,可他却出不了门了。因为,石城县的乡绅们,都一个个的来拜访他了。

这些乡绅来找赵云泽,抱着跟崔敬同样的目的,委婉的恳求赵云泽用他们的粮食推行青苗法。

赵云泽一概含含混混的应付着,只说要考虑考虑。其实他心里已经乐开花了,光是已经登门的乡绅报出的借粮数目,就已经满足五十万斤的缺口了。况且,还有那么三四个乡绅没来呢。

没有来的乡绅,多数是家住的离县城比较远的,昨天并没有跟随赵云泽迎接范亭举一行。他们不知道赵云泽已经有粮食了,还想着继续跟赵云泽干耗。

可是有一人,家明明就住在县城,却也没有来拜访赵云泽,这人便是崔懿。

崔敬昨天晚上去县衙,以及今天上午众乡绅陆陆续续去县衙的事情,崔懿并不是不知道。他也想去县衙求赵云泽收他的粮食,可有一个人,却阻止了他。

“仇先生,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崔懿家的书房内,只有崔懿和一个白面书生对坐。崔懿一脸不耐之色的问那白面书生。

那白面书生微微一笑:“葆瑜兄这就急了”

“废话,眼看着赵云泽的粮食就凑够五十万斤了,我要是再不上凑,那就赶不上了。家里还有这么多存粮,要是不脱手一部分,就要烂在仓里了。”崔懿说道。

“多晒几次,粮食又岂会烂掉”那书生说道,“大唐如今缺粮,葆瑜兄囤着粮食,早晚能发财呀。”

崔懿一滞,便冷笑道:“仇先生,一听你这话就知道,你不问世事。大唐缺粮是不假,可这粮食的价格,却一年比一年低呢。贞观元年河北闹灾,米价到了斗米一百七十文;可朝廷设立了常平仓,去年河北这边的米价就降到了斗米一百二十文;现在呢,才一百文稍出头。囤粮食亏本呀,再加上晾晒的人工费用,就更亏本了。那姓赵的虽然给的利息低,可总比让粮食压在仓里划算呀。”

仇先生淡然的笑了笑,道:“葆瑜兄,你说的这些,某都知道。可某却是为你好呀”

“你这明明是在害我”崔懿没好气道。

仇先生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贞观元年某落魄至石城县,多亏葆瑜兄收留。你对某有恩,某可不是背德之人,又怎么会害你呢”

“那你为何不让我借粮给赵云泽”

仇先生沉默了一会儿,又道:“这个中原因,某不便说明。不过葆瑜兄尽管放心,用不了几日,那赵云泽就得上门求你借粮给他了。”

“你哪来这么大把握”崔懿狐疑道。

仇先生的脸色突然阴沉下来,说道:“因为某确信,赵云泽的粮食保不住。”

“啊”崔懿愕然了。

仇先生又道:“葆瑜兄,这两年我给你出的主意,可有失算过”

崔懿想了想,道:“这倒是没有。某的家业,还真亏了仇先生帮衬。”

“那葆瑜兄就再听某一次劝吧。”

崔懿犹豫了一下,道:“好吧,我就再等几天看看。”

“多谢葆瑜兄信任。”仇先生朝崔懿一拱手,又道:“某要出门一趟,最多三五日便回。在某回来之前,葆瑜兄千万要稳住。”

“你要去哪儿”崔懿惊问道。

仇先生笑了笑,道:“某出门办点事,至于去哪儿,却不便相告了。”

“算了,你仇先生老是这么神神秘秘的,某也习惯了。”

分割线

当天下午,赵云泽就派人通知那些愿意借粮给县衙的乡绅,让他们做好准备,明天将粮食运到城外军营。

反正,五十万斤的粮食缺口已经满足了,赵云泽也不再等那几个至今没表态的乡绅了。

崔敦诚虽然才来石城县一天,可他却已经按捺不住性子了。几次催问赵云泽,什么时候给他的夫人动手术。他这是被赵云泽做出的病情分析吓坏了,生怕他夫人出意外。

赵云泽对崔敦诚说,等过了明日,他就看情况给崔夫人安排手术。崔敦诚这才稍稍安心了一点。

第二天一早,赵云泽就带着陈昭、邓烨和一大班衙役来到了城外。

范亭举运来的那些货物,并没有堆放在军营内,而是紧挨着军营,另找空地堆放的。丁大顺派出一个中队的兵力,轮流看护这些货物。运送货物的民夫,也在军营外搭起了帐篷,暂时这么住着。

至于护送货物的那些军兵,却是沿途地方军府派出的。冯霄手里有李世民的圣旨和兵部公文,自然能调的动地方军府的兵力护送车队。昨日,那些护送车队来石城县的军兵,已经返回了他们的驻军之地。

巳时许,崔敬最先运送粮食来到城外。他要借给县衙的粮食有十五万斤,这么多粮食,一趟根本运不过来。崔敬第一趟运来的粮食,只有五大车,差不多六七千斤。

赵云泽立即安排陈昭和邓烨点收粮食。陈昭和邓烨二人,每年都负责收取赋税,这收粮的事情,他们熟练的很,赵云泽也不去干预他们。

崔敬运粮出城不久,就又有乡绅也陆续运粮过来了。

特战队今天没有训练,所有人都全力协助赵云泽收粮。可犹是如此,人手也不宽裕。

中午,众人都在城外吃的午饭,吃过午饭后继续收粮。

赵云泽又看了一阵,见陈昭和邓烨指挥的有条不紊,众人经过一上午的磨合,也都熟悉了收粮的工作,他便把事情都交给了陈昭和邓烨,自己带着秦安、黎仁回城了。

“黎仁,等把粮食送到了农民手里,你就跟范亭举、罗蕴和他们去辽东吧。”路上,赵云泽对黎仁说道。

“大人不亲自去吗”黎仁诧异道。

赵云泽苦笑道:“我倒是想亲自去。可现在这边的事情千头万绪,我根本就走不开呀。唉,当了地方官才知道,跟当京官完全是两码事。有些事情,想的简单做起来难啊。反正,你去年也跟某去过靺鞨部跟契丹部,与耶律真哥和乌施蒙也熟悉的很。你们这一趟去,也没有别的任务,就是送粮给他们。做生意的事情,让范亭举自己去忙活就行。等我忙过了这一阵,再亲自去辽东一趟。”

“那好吧,某听从大人的安排。”黎仁答道。

第459章冤家路窄(上)

抚宁县位于石城县东北,与卢龙、石城二县北部接壤。长城的重要关口渝关,就在抚宁县。

隋朝时,抚宁县隶属于平州。大唐平灭窦建德取得河北之地后,因抚宁县是抵御北方异族的军事重地,武德六年,朝廷在抚宁县设渝关镇守府,屯驻边军。抚宁县便从平州的行政建制中剥离,归渝关镇守府兼管。抚宁县的县令,也由渝关镇守使兼任。

武事衙门兼管当地民生,这在大唐也不是稀奇事。各州都督,很多都兼着本州的刺史之职。比如程咬金就曾任过泸州都督兼泸州刺史。当然,如此设立官职的地方,都属于军事要地。武将监管民生,或者说文官兼领军事,便于统一调配当地资源。不过,这也为大唐后来的节度使之乱埋下了隐患,此事倒与本文无关,先略过不提。

抚宁县北部,便是燕山山脉。位于抚宁县的这一段山脉中,有一山称为豹子山。山中立有一寨,原名叫豹子寨。可是不知怎么的,贞观元年年末,这豹子寨就改名飞云寨了。

飞云寨中住的并非良民,而是一伙足有三四百众的马贼。豹子山位于大唐和突厥边境,这伙马贼两边通吃,专抢商队。冬天商队少的时候,这伙马贼也会骚扰大唐境内的老百姓和突厥的牧民。甚至,有时还跑到东边高句丽境内作案。注:此时高句丽的国土占据着后世的辽宁省东南部。

突厥人放着这伙马贼不管。大唐这边倒是出动过军队剿贼,可豹子山地形复杂,这伙马贼又信息灵通、熟悉地形,加之来去如风,剿贼的军队一进山,他们就逃到突厥境内。军队一撤,他们就又回来了。渝关镇守府的人也拿他们没办法。

这天,豹子山脚下出现一匹快马。马上坐的,是一个身着白袍的书生。

那书生来到豹子山下后,直接就驱马进了山。

行路约两刻钟,书生来至一处山口,停马不前了。

书生端坐马上,望着前方山口笑了笑,忽然一声大喊:“前方的好汉,还请现身相见。”

他话说完,却并未见到有人现身。又沉默一会儿,这书生再次大喊:“飞云寨的好汉,某是来拜山的,还请现身相见。”

这次,书生话音刚落,就听到一声锣响。随即,山路两边冒出五六名手持刀枪之人,将书生围了起来。前方山口处,也冒出了一个人。那人手持一把横刀,扛在肩膀上,嘴里叼着一根草,一摇三晃的走到了书生的马头前面。

“哟呵,你小子是行家呀,居然能看出来爷们儿在这里埋伏着暗哨”那从山口走下来的人,显然是这伙山贼的头目,他阴笑着对那书生说道。

那书生一笑,端坐马上朝那山贼头目一抱拳,道:“这位头领请了,某乃石城县仇昭,特来拜见飞云寨余大当家的。还请诸位引我进寨。”

“石城县的”山贼头目一愣,随即道:“石城县的居然也知道我们飞云寨你说你叫什么”

“某叫仇昭哦,这仇昭乃我的化名。我的真实名字,叫做沐清风。这位头领只需跟你们余大当家的一说,他自然知道。”那书生说道。

沐清风没错,这个书生正是护龙会的前长老,木长老沐清风。至于那仇昭,他方才自己也说过了,乃是化名。仇昭仇昭,这是仇赵的谐音。可见,沐清风是多么痛恨赵云泽了。

沐清风怎么会出现在石城县这还要从贞观元年说起了。

当时,赵云泽跟随魏征巡视河北河南两地,在洛阳时遇上了王晊的刺杀。赵云泽将王晊抓获,经过审讯后得知了沐清风和涂墨的阴谋。而在长安的沐清风和涂墨,在赵云泽还未回长安时,就已经察觉出事情败露了。他们二人连忙卷了一些护龙会的重要典籍和贵重物品,带着三名忠心的执事和二三十个会中弟子,逃离了长安。

离开长安后,涂墨与沐清风经过商量,反其道而行之,顺着黄河一路向东逃亡。当时,赵云泽以为沐清风和涂墨会去投靠颉利可汗,追查他们踪迹的力量,也放在了西边和北边,就这么让他们成功逃脱了。

依着涂墨的意思,是想经河北逃往突厥,去投奔颉利可汗。可沐清风却不看好这条路。他更多的,却是想着杀回长安找赵云泽报仇。二人意见不合,又因为分赃不均闹了矛盾,便分道扬镳。

沐清风毕竟太年轻了,城府又浅,不会收买人心。跟随着他和涂墨一块儿逃出来的护龙会弟子,结果都跟随了涂墨。沐清风一人孤单无靠,也没法回长安找赵云泽报仇了。他便独自流浪,一路到了石城县。

那天,沐清风生了重病,晕倒在了石城县大地主崔懿家的门口。被崔懿家的奴仆发现,便报告了崔懿。崔懿出门一看,见沐清风虽然落魄,但面容和衣着倒不像是受苦之人,就以为他是哪家大户人家的公子离家出走了。便把他弄回家里救醒了。

崔懿本打着施恩图报的主意,可沐清风那时,能拿什么报答他两人后来也不知怎么谈的,沐清风就在崔懿家住下,当起了崔懿的食客。

沐清风过了两年安稳日子,也一直没回长安找赵云泽报仇。要不是他与崔懿一见面时就自称“仇昭”,少了这个化名的提醒的话,他说不定就像个普通百姓一样,在石城县落户,安度余生了。

正因为沐清风现在用着“仇昭”的化名,他才时不时想起心中的伤痛。秦茉儿被赵云泽抢走了,自己护龙会会主的地位也让赵云泽抢走了。更可恨的是,自己都一让再让了,赵云泽还不放过自己,逼得自己像丧家之犬一样逃离了长安。

心胸狭窄之人就是如此,他沐清风也不想想,这一切的后果,都是他跟赵云泽过不去,咎由自取的。倒把责任推到了赵云泽身上。

正可谓冤家路窄,赵云泽居然来石城县当县令了。这让沐清风惊讶之余,也欣喜不已。自己没到长安去寻赵云泽报仇,他居然送上门来了,好得很

赵云泽来石城县后,沐清风几次想刺杀于他。可都没找到机会。在护龙会中,沐清风的武功并不算高。赵云泽又一直没单独行动过,即使有时他身边没有黎仁,沐清风又错过了。他总不能没事老盯着赵云泽呀。

赵云泽借粮的事情,沐清风自然知道。也因此,他把主意打到了那些粮食上面,想坏了赵云泽的大事,出一口气恶气。要是能顺便干掉赵云泽,那自然更好。

沐清风势单力孤,是无法成事的,他便想借助外力了。因此,他才来了飞云寨。

第460章冤家路窄(下)

沐清风为什么会来飞云寨呢因为飞云寨的大当家的名叫余偃白。这位余大当家不是别人,正是原护龙会的土长老涂墨。余偃白便是涂墨的化名。

两年前,涂墨在河北跟沐清风分道扬镳后,带着一众属下一路向北,企图投奔东突厥颉利可汗。

他们不敢走渝关过长城,便进了燕山,企图寻找长城的缺口偷越边境。

大唐立国后,李渊当皇帝时,全国尚未统一,顾不上修长城。李世民即位后,认为依靠长城根本抵御不住异族的入侵,秉承以精兵良将代替长城的理念,也不修整长城。这样一来,长城因为连年战乱产生的一些缺口,就一直存在着。涂墨他们要找的,便是这些缺口。

不想,涂墨等人进了燕山没多久,就遇上了豹子寨的山贼。那是一伙暗哨,根本就敌不过涂墨等人。有逃走的山贼,又引着大队人马杀出了山寨。带队的,就是山寨的大当家。

这大当家也是轻敌,他要是守着山寨,涂墨等人也得不了便宜。可这一出寨,就失了地利。一番激战下,涂墨等人干掉了豹子寨的大当家,豹子寨众喽啰降服。涂墨便成了豹子寨的大当家。

后来,涂墨听说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起了矛盾,便不敢再进东突厥了。因为他去找颉利的话,要经过突利的地盘。就这样,涂墨在豹子寨安顿下来了。又将豹子寨改名为飞云寨。

涂墨占据飞云寨后,将主事的全换成了他带来的人。整个飞云寨,也被他牢牢控制。

俗话说,宁为鸡头,莫当凤尾。涂墨在飞云寨当起马贼头子之后,逍遥自在,也慢慢绝了去投奔颉利的心思了。飞云寨经过涂墨的一番打理,声势更壮。由原来的小二百人发展到了近四百人。

沐清风这两年住在石城县,也不安稳,他经常外出打听事儿。有一次,他在抚宁县的一家饭馆,听人说起了飞云寨的事情。一听说飞云寨的当家的叫余偃白,他一下就想到了涂墨。因为涂墨的表字就是偃白。而那个“余”姓,也与“涂”姓很接近。

他再一打听,这个飞云寨是贞观元年冬天才改名的,而且,这个余偃白,也是那时候才当上飞云寨的寨主的。这下,沐清风就更认定余偃白就是涂墨了。

那会儿,沐清风是鄙视涂墨的。堂堂护龙会长老,竟然当起了马贼头子,这不是越活越倒退了嘛。他也不想想,他还不是沦为了一个地主的食客。

正因为沐清风鄙视涂墨,所以他也一直没去飞云寨找涂墨。可是他现在想对付赵云泽,没有别的外力可借之下,就只能放下身段,来找涂墨了。

沐清风遇上飞云寨的暗哨之后,直接自报家门,说是来拜访余寨主的。飞云寨的暗哨也没难为他,让他先在原地等候,暗哨的头目又派了人回飞云寨给涂墨报信。

涂墨一听说沐清风居然来找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沐清风居然还活着,还在石城县住着,他胆儿够肥的。

再一听说沐清风还有个化名叫“仇昭”,涂墨就笑了。

仇昭仇昭,这是“仇赵”的谐音啊这个沐清风,对赵云泽还真是恨到家了。听说赵云泽去石城县当了县令,莫非,沐清风想找我帮忙,干掉赵云泽石城县,那地方好像没有驻军,凭我手下的人马,攻破石城县不难。干掉赵云泽,顺带着发点财,倒也不是不可以。

涂墨真的堕落了,现在的他,满脑子都已经全是马贼的思想了。

“那位沐清风,是某的故人,你们要以礼相待,请他进寨吧。”涂墨吩咐报信的喽啰。

“诺”那喽啰得令而去。

涂墨又召来了山寨的其他几个当家的,让他们摆开架势,随他一同迎接沐清风。那几个当家的,便是跟随涂墨一块出逃的原护龙会执事。

飞云寨建在豹子山顶部偏下一点的位置。沐清风跟随领路的喽啰一路行来,但见山路七拐八绕,山路两边,地形极为复杂,沟壑山崖不断。有的地方,一侧是深沟,一侧就是立直的悬崖,山路仅能容两匹马并行。这飞云寨当真是易守难攻。

行走了一会儿,沐清风就看到了飞云寨的寨门。那寨门建于一处山口中间,两边有巨大的山石,形成了天然的寨墙。寨门只有五六米的宽度,两侧还建有箭楼。

涂墨带着二三十个山寨头领,已在寨门前等候沐清风。

此时的涂墨,身着深蓝色长袍,头上未戴璞巾,只以一条缎带裹成发髻。花白的头发梳的一丝不乱,三缕胡须修剪的溜光水滑。单看这衣着打扮,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一位身着便服的贵族呢。

涂墨身后那二三十人,有一大半沐清风都认识。正是与他和涂墨一起逃离长安的护龙会众弟子。

“哈哈哈,真没想到,老朽有生之年还能见到熙然呀”涂墨见沐清风来至,一脸烂笑的迎了上去。可他说的话却很耐人寻味,什么叫有生之年还能见到人家沐清风这到底是说沐清风还没死呢,还是别的什么意思

“两年未见,余寨主风采依旧啊。可喜可贺,可喜可贺”沐清风下了马,面带一脸玩味的笑容,拱着手迎上了涂墨。风采依旧有什么可喜可贺的难道你沐清风认为人家涂老爷子行将就木才正常

涂墨身后那些人,都只是朝着沐清风拱了拱手,却未说什么话。或许,在这种场合下见面,他们也不知该说什么。

“熙然远来是客,咱们又两年多没见面了,走走走,随老朽进寨,咱们好好叙叙话。”涂墨很热情的上前搀起沐清风的胳膊,拉着他进了山寨。自有山寨的喽啰,牵着沐清风的马进寨。

进入山寨,沐清风但见寨内是一片数亩地大小的平地。平地四周,又建有房屋。这些房屋竟都是用石块建造的。正对寨门的房屋,分外高大。从那房屋门口,到山寨大门,两队喽啰各执刀枪,相隔五六米立着,形成了一条人胡同。

这老东西,在跟我摆谱呢。沐清风心里说道。

“熙然观老朽这山寨如何”涂墨一脸得色的问沐清风。

“颇为雄壮啊,比长安护龙会的总舵都要雄壮几分。”沐清风话里有话的说道。

涂墨一听沐清风这话,脸上黯然之色一闪而过。“唉,长安的事情已经成往事了,不提也罢。熙然,随老朽进山寨大堂叙话。”

第461章再施奇术

三月二十八这天,石城县城外依然在收粮。而赵云泽却没有再出城,因为,崔夫人的手术就安排在今天上午。

赵云泽所住的小院之中,西厢房的一间房子昨日就被腾了出来。明月彩霞进行了精心的打扫后,赵云泽又点燃硫磺对房子进行了熏烟消毒。

两年前,在朔方给梁康动手术时,一应物品、器材的准备都是由赵云泽来完成的。手术虽然是由孙思邈操刀的,但赵云泽却全程指导,可以说他才是那次手术的主力。而这一次,赵云泽却不需要过多干预了,一应手术的准备工作,基本都是孙思邈完成的。

差不多是十点钟的样子,崔夫人进了“手术室”。赵云泽、孙思邈、孙灵儿三人早已做好了准备。

“手术室”门口,赵云泽安排了两名衙役站岗,任何人不得进入打搅。用赵云泽的话来说,“就是皇帝的圣旨来了,也让传旨的钦差先等着”。

崔敦诚被赵云泽安排到了客厅喝茶,可他哪有心思喝茶他在客厅根本就坐不住,不停的在院子里来回晃悠。

手术室内,赵云泽和孙思邈站在窗户前,面朝外面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孙灵儿则帮助崔夫人脱去衣服,扶着她躺到了一张小床上。又为她盖上了经过消毒的被子。

虽然,赵云泽和孙思邈并没有注视崔夫人宽衣,可崔夫人依然羞的面色通红。她也知道,赵云泽和孙思邈迟早要看到她的身体。

这也就是在唐朝这个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的朝代,要是放在封建礼教观念严重的明清二朝,崔夫人哪怕就是病死,也绝不会答应两个男子给她动手术。就是崔敦诚,恐怕也会心存芥蒂。

崔夫人躺下后,孙灵儿用一把小剃刀,给她刮去了下腹的体毛。这就是赵云泽那天叮嘱孙灵儿要做的事情。

之后,孙灵儿又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